【参考借鉴】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期末重点.docx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内容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内容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内容一、.行政与管理的区别:行政一般被当作国家或政府的活动,是指政务的推行或与公共事务相关的活动;而管理一般被当作与工商企业组织相关的活动,即与计划、决策、指挥、协调、控制一类相关的功能活动。

行政本质上包含着遵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管理注重基层员工的操作、控制,是一种微观的方法,而行政着眼于整个组织,重点是组织的高层,是一种宏观的方法。

二、帕金森定律:定律一: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源动因造成的。

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如“投票”);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如行政审批,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既得利益驱使)定律二:中间派决定原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

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耳朵不大灵光的人定律三: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第二阶段,这些庸妒症患者不幸进入或原本就在高层,尽一切可能手段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拒绝提升能力强的人;“愚蠢比赛”第三阶段,机关仿佛被喷了DDT,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入内,机关病入膏肓,此时的机关已经无药可救了定律七:退休混乱(50岁现象):一般退休的年龄是R,在前3年(R-3)人的精力会开始减退;问题在于如何挑选合适的接替者,工作表现越优秀,任职时间越长,越难寻得合适的接替者,而在位者总会设法阻止职位较低的人接近自己的职位,以至不得不延长自己的退休时间。

定律八:无效率系数。

由于复杂的利益关系,决策性委员会的非必须成员愈来愈多,以至于决策效率变得低下,变得不可救药,不得不再设立核心决策团体。

定律九:人事遴选庸才。

人们设计了许许多多遴选人才的办法,但大部分测试是事与愿违、徒劳无功的。

遴选条件和遴选方法将遴选者引入歧途,最终不得不艺考偶然性遴选。

三、社工行政与社会政策学科之间的联系: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政策都是源于西方的概念。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填空题一、社会组织三大组成部分:基金会、社团、民办非企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功能:1、福利服务功能2、经济调剂功能3、政治维护功能4、文化价值倡导三、社会服务机构依据功能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1、院舍照顾机构2、社区照顾机构3、社工服务机构4、支持型服务机构四、社会工作行政的主客体1、主体是依法获得实施社会工作行政权力,承担社会工作行政责任的实践者,即机构全体管理人员,涉及机构领导者、中层管理者和团队成员2、客体即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包括被管理的人和具体事务五、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一)具体执行社会政策以传递社会服务(二)运用科学工作方法以提高机构服务效率(三)执行机构流程以确保机构事务顺利进行(四)监控效率和效果的一致性六、决策是一个对行动目标,以及为实现而要采用的方法的确定过程七、决策方法与技巧包括:问题界定的方法与技巧、确定决策目标的方法与技巧、选择方案的方法与技巧、决策有效性评估的方法与技巧八、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授权、协调、沟通九、组织包括: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和环境五个基本要素十、领导方式的分类(1)按照领导活动的侧重点,可分为任务取向、人员取向和人事并重三种领导方式(2)按照领导活动组织的方式,可分为命令式、说服式、激励式和示范式四种领导方式(3)按照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可分为指令型、参与型和自由放任型三种十一、沟通的类型根据沟通的边界可分为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十二、社会服务机构为员工创造理想的“工作生活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将工作范围扩大,二是增加工作深度十三、社会公益服务项目通常分为:服务型项目、评估型项目、和研究型项目十四、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项目的定义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交付阶段十五、督导的三大功能:行政功能、教育功能、支持功能,督导的支持和教育功能比行政功能更重要十六、督导的内容:行政性督导的内容、教育性督导的内容、支持性督导的内容十七、督导的方法:讨论、计划、日志回复、模拟示范、问题解决法、直接督导、现场观察和指导、共同工作十八、日常资金管理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存货管理十九、民间非盈利组织的的财务会计报告又: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二十、社会服务评估的四个基本要素:主体、对象、目标和方法二十一、社会服务评估的一般过程:准备评估、实施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应用评估结果名词解释一、塔西佗效应: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同样会得罪人民。

社会工作行政考试重点

社会工作行政考试重点

社会工作行政名词解释(4个)1、社会工作行政:是在社会工作领域的行政活动,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相关的行政行为,它是某一社会服务机构对社会某一服务的整体设计。

2、社会行政组织:泛指为了推行社会政策,提供社会服务而将人们通过特定的结构形式、权责分配结成的系统的、协调的机构,也称社会工作机构。

3、社会行政组织的气候,也叫组织氛围,是指组织成员因观点、情感、人格、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而产生的普遍且持久的组织氛围。

4、社会行政组织的筹款:非营利组织基于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向政府、企业、社会大众、基金会等发起的筹集资金的活动,简答(4个)1、社会行政的运行环节POSDCRBEplan-计划;organize-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领导;coordinate-协调;report-报告;budget-预算;evaluate-评估;2、宏观社会行政(社会福利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社会工作行政)功能上的区别社会福利行政是以政府为主体,功能上:(1)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2)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创立与修订(3)社会福利行政方法的研究与试验(4)社会工作制度与标准的建立社会工作行政是以机构为主体,功能上:(1)研究所在地区的情况,确定具体的服务目标(2)发展机构的服务方案、工作程序以及实现机构的工作目标(3)进行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会计工作3、社会行政组织的目标层次(1)冲击性目标:机构所确定的旨在影响和改变受助者的目标(2)过程性目标:(3)后勤性目标:为实现机构的服务方案而提供的支持性服务4、社会行政领导的功能(1)完成组织目标(2)维护和开发组织的各类资源(3)维持组织的完整和团结(4)制定并维护组织的制度规范(5)保持组织对环境的适应5、社会行政领导者的素质(1)良好的专业态度:尊重、接纳、关爱、赞赏、信赖(2)知识能力(3)娴熟的领导艺术(4)突出的工作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5)完备的情商(6)优良的工作作风(7)健康的体魄6、APC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当前中国非盈利住址客观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一套适合只中国非盈利组织发展的评估框架,即对非盈利组织问责、绩效和组织能力的全方位评估,简称为‘APC’问责是指非盈利组织对其使用的公共资源的流向及其使用效果的社会交代。

《社会工作行政》要点整理

《社会工作行政》要点整理

社工本科《社会工作行政》复习大纲社会工作行政(名词)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中心含义为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

社会工作行政特征1.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2.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3.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社会工作行政运作程序的环节(多选)组织,计划,执行,评估。

社会工作行政应遵循的原则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2)整体性原则3)专业责任的原则4)法制原则5)协调的原则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社会工作行政功能(多选)1)实施社会政策2)进行有效管理3)总结经验,修订政策学习和研究社会工作行政学的目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大大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其他各项事业服务,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名词)在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中,所采取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和基本制度与方法的统称第一章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组织的基本要素(多选):人员、目标、结构、制度、行为、环境等。

行政组织的组成要素(多选):1)物质要素2)精神(形式)要素3)环境要素4)目的要素组织成员极其职位构成了行政组织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一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其中包括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的工作服务组织(如社团协会、民间营利性组织)。

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科学管理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和组织管理方式。

韦伯所划分的三种权威(选):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的权威。

1933年,艾顿.梅奥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标志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兴起。

(单选)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选):1)传统原则2)动态设计原则3)权变原则。

尚择优选GFD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期末重点.docx

尚择优选GFD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期末重点.docx

第一讲导论(一)社会工作行政的概念1、含义:就是指对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即通过各种活动以实现社会工作的使命和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目标——有效地传递社会福利而满足案主的社会需求,恢复和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追求社会正义。

第二讲当代中国的社会服务机构(一)社会行政体制1、概念:国家或权力机构实施社会政策的制度化架构,包括政治制度、福利体系、组织体系等内容。

基本架构:①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是社会工作行动的指导方针、最高原则,而社会行政是其执行与发展。

②组织机构:分为全国性、地方性、单一性三大类机构。

③人员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须接受社工专业教育及训练。

④经费管理:如何获得经费、如何进行财务管理。

2、影响因素(1)国家政治制度(阶级机构)①法团主义福利体制:等级森严的社会保险巩固了中产阶级对特定福利国家类型的忠诚(中度去商品化,中度分层化)。

②自由主义福利体制:中产阶级逐渐制度化地与市场结合在一起(低度去商品化,高度分层化)。

③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社会主义主义的成功与中产阶级福利国家的建立密切相关,这种福利国家使传统的工人阶级和新的中产阶级额都从中受益(高度去商品化,低度分层化)(2)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基本制度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多大关系,但具体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形式和社会福利的待遇水平肯定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如社会保障的典型模式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逐渐演进:从家长式统治时代的贫困救助到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险,再到服务范围延伸至以保持与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3)福利资源募集方式①政府按年度编列财政预算。

②政府为举办某种社会福利事业而开征特别税,专款专用(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③政府拨付特定税收的全部或部分,作为社会福利基金,专款专用。

④政府制定有效办法奖励国内民间机构团体及热心人士的捐赠,并建立志愿服务完整体制,有效结合民间力量配合政府推广社会服务。

(4)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社会工作反过来会推动社会政策的改进。

社会工作 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工作 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要点一、概念解释1、社会保障首先是一种制度或社会政策。

现代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以政府为主体,经过立法程序,通过动员全社会资金,或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办法,对社会上的贫弱者实行救助,使他们能够享有最低生活;对劳动者暂时或永远失去工资收入后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及为城乡全体公民举办福利措施,而赖以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增进公民生活福利的一种制度或社会事业。

具有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

2、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融价值、理论与实务于一体的多维系统,是社会工作组织或机构及其社会工作者,依托特定的价值伦理与专门技术,服务于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和机构的弱势领域的过程,以此协助于当事人改变与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其目标在于促进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适应性平衡,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倡导社会公正,从而维持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

3、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帮,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工作者通常指从事社会工作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

西方国家主要指在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服务的人员。

中国泛指在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中,从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风俗改造、社会基层管理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

5、什么是价值?什么是社会工作价值?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

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

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

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

社会工作价值是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在社会活动中引导和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动。

6、受助者及其类型受助者: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活动直接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和直接受益者,也称当事人、服务对象、案主。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

2.社会服务机构:由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非盈利组织。

目的是提高服务对象的社会能力,协助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其健康。

3.职位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位的管理活动,对该项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职位规范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位说明和职位规范的系统过程。

4.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组织。

特征:(1)非营利性:①不以盈利为目的;②不进行剩余收入再分配;③不得将组织的资产转变为私人资产。

(2)非政府性——区别开政府:①独立自治;②自下而上;③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3)志愿公益性——依靠自愿精神连接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①资源获取取决于志愿者和社会捐赠;②组织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③提供两种公共物品——“公益”,“互益”。

职能:(1)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为政府和企业“拾遗补缺”;(2)政府实践其福利政策的中介机构;(3)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的积极介入来推动公共政策的形成和改变,改善边缘性社会群体的生存环境。

5.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6.激励制度: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完成任务,达到组织所期望的目标。

原则:(1)目标结合原则(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①物质激励:工资、奖金、福利等,具有通用性和有限性;②谨慎激励:表扬、信任、尊重等,具有无限性和无成本性(3)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原则:①外部激励:通过满足职工生理、安全社交需要,改善其工作环境,消除其不满情绪;②内部激励:使员工从工作本身获得的兴趣、乐趣和挑战性,新鲜感或工作本身意义重大,获得自我实现感(4)正激与负激相结合:以正激为主,负激为辅(5)按需激励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6)民主公正原则:赏罚分明,商法适度。

11.社会服务项目特点(1)明确而具体的目标;(2)较明显的时间特征;(3)社会性的集体活动;(4)各种资源的动员的组合;(5)非重复性;(6)项目需要具体实施。

社会工作行政(1206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行政(1206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行政(本)》期末复习资料(201206)一、考试情况介绍(一)考试方式:终结性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入场(纸张由各地方电大统一发放,可于纸张正反面上记录知识要点)。

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1.名词解释题(4道题,每题5分)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3.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少选每个选项得1分。

每题4分,共4道题)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5.材料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4分)二、复习范围以文字教材《社会工作行政》(时立荣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为依据,以本次期末复习指导(文本)为重点范围进行复习。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 社会工作行政P5第一段2. 社会服务机构P24最后一段3. 社会工作行政领导P148第一段4. 战略规划P206倒数第二段5. 下行沟通P122倒数第一段6. 目标管理P236第三段7. 使命陈述P31倒数第二段8. 社会服务机构行政计划P78第二段9. 志愿者P262第一段10. 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结构P107第二段11. 正式沟通P122第二段12. 冲突控制P190倒数第一段13. 社会工作督导P268第一段14. 社会服务评估P303第三段15.授权及其内容:授权是指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移交给下属的过程,目的是让社会服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也有助于提高下属或员工的满意度、工作动机。

可授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授予任务;二是授予权力;三是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

16.SWOT分析:是指把对机构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发现机构重要的战略机遇,它是综合考虑机构内外部环境变量,以此来选择机构战略。

(二)单项选择题1. “机构行政”价值的核心内容是(C )。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

这个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会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得,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有需要得服务对象提供专门服务得非营利性社会福利组织。

2.授权及其内容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移交给下属得过程,目得就是让社会服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也有助于提高下属或员工得满意度、工作动机。

可授权得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就是授予任务,即指派下属或员工完成多项任务;二就是授予权力,即通过授予下属或员工一定得职权来完成任务;三就是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得限制,强调所授权力仅限于从事某一特定任务。

(教材P111) 3.下行沟通下行沟通就是指信息通过组织得层级体系从上级向下级传递得过程,即所谓得“上情下达”,这就是开展行政工作所必不可少得环节。

4.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就是一种将工作转化为目标,以目标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得系统得管理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得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10分)1.社会服务机构得( )就是以机构愿景为基础得,但比愿景更加清楚地说明了机构得性质与发展方向。

选择一项:A. 战略目标B. 机构宗旨C. 机构远景D. 机构使命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二章第一节机构愿景(远景)、与使命得区别。

正确答案就是:机构使命2.社会服务机构得领导为了增进员工对工作得兴趣,方便机构未来得人力需求计划,最常采用得方法就是( )。

选择一项:A.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B. 鼓励员工参与机构决策C. 轮换工作岗位D. 减少员工工作量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八章第一节激励得一般方式。

正确答案就是:轮换工作岗位3.在社会服务机构中,不属于冲突控制方法得就是( )。

选择一项:A. 强制解决B. 回避与妥协C. 加强沟通参与D. 实地考察机构得运作活动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九章第一节控制得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就是:实地考察机构得运作活动4.年度计划就是确定机构在未来一年时间内要实现得目标与完成得工作,其制定者通常就是社会服务机构得( )。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要点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行政概述1、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社会工作行政是把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转换社会政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二是积累转化的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2、社会工作行政的推行要素社会立法与社会政策组织机构经费来源人员3、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管理的区别第二部分社会服务计划1、社会服务机构规划的内容——使命和宣言——战略性的计划——运作性的计划2、社会服务方案策划定义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通过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建立服务目标和选择最有效的服务策略,通过发动和动员所需资源及输入服务资源的构想和随后的实践,达到服务的效果。

3 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过程第一步: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需求评估第二步:目标制定阶段——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第三步:方案安排阶段——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方案——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分配——制定行动计划第四步:考虑方案的评估——评估方法——评估内容:过程和效果第三部分社会服务组织组织结构特征1.复杂性:分化程度(区域、分层、分工)2.正式化:规则和程序3.集中性:决策权组织形态与职权种类1.直线式的组织结构与职权优点:权责关系简单、明确,有助于责任归属;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缺点:剥夺了管理者的授权,事必躬亲;剥夺了下属的成长、自主、负责的机会。

2.直线幕僚式组织结构与职权优点:利用幕僚的专业知识,有利于理性决策;管理者可以更好集中管理。

缺点:经常使用幕僚建议,容易削弱权威;幕僚专家有机会扩大其对直线部门的影响力,破坏直线部门的指挥链;幕僚职权也会产生责信问题,幕僚士气容易受挫。

1、授权的定义授权是指组织的上层主管,适当地将职权转移给部属的过程。

2、协调的定义协调是将组织中各部门的活动,化为一致性行动的过程,强调发挥团队精神,顺利执行各部门的活动,达到共同目标。

3、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特点——非营利/非牟利,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捐助,注重施与而不在乎回报;——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宗旨是为服务对象谋幸福和改善社会,富有理想抱负,充满“道德”色彩。

社会行政重点

社会行政重点

1.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a.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弱势群体b.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不以赢利为目的c.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工作要求专业化d.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分为宏观和微观2.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组织:有意识的协调相互之间行动的体系;计划:通过推测,系统思考而有目的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执行:对计划的具体实施;评估:对计划和执行过程及成果的评定和审查;2.社会工作行政的原则:a.社会工作价值原则;相信社会工作行政人员的能力和创造力尊重社会工作行政对象的尊严和价值b.整体性原则;各方配合、整体协调c.既有专业水平又有职业道德;d.依法管理,体现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e.协调的原则;f.行政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调群众的参与性;3.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由四方面因素构成:机构、制度、课程、保障;第一章1.动态的组织行为和系统的组织过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梅奥、赫茨伯格、麦格雷戈伍德沃德2.社会工作行政的组织理论基础:A.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2.制作工作定额;3.实施标准化管理;4.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5.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6.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法约尔7.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B.科层组织理论:1.权利和权威会使社会稳定;2.权威有三种: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的权威;3.科层制的基本原则是行政人员必须遵守规则不得越规越级办事;C. 人际关系理论;“艾顿·梅奥”人际关系学说: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拉动生产效率;组织协作理论;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制度学派理论;3.社会工作行政动态设计原则:职权与知识结合;集权与分权的权衡;组织与地位的弹性;4.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核心问题: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的名义、实际归属及其运用。

《社会行政》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行政》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行政》期末复习要点社会行政复习要点1.社会工作行政是指社会工作领域的行政活动,社会福利行政是社会福利领域的行政活动,它是以社会福利为对象的行政活动。

2.社会管理是以转整个社会(包括地方社会)为对象的管理活动。

3.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象不同(2)方法不同(3)任务不同4.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

5.英国是最早实施现代社会工作的国家。

梯特马斯把社会分为: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剩余性福利,以就业为基础的、以福利津贴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福利,通过税收渠道安排的相关津贴和待遇即财政福利。

6.在落实、实施社会政策方面,政府是首要责任主体,但不是唯一行为主体。

7.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可以相对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的权限。

8.社会行政的要件(1)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社会行政的基础(2)社会福利资源:社会福利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服务资源(3)社会服务机构(4)社会行政人员(5)社会服务人员:在将政策变为服务的系统中,社会服务人员处于该过程的最末环节。

9.宏观社会行政的特征:(1)将强的政治性(2)广泛的协调(3)对政策实施负有主要责任(4)运用权力系统推动政策实施。

10.由于微观社会行政面对的是基础的、具体的、局部的工作,所以行政人员所从事的协调、统筹工作也是局部的。

11.POSDCORB: P——计划、O——组织、S——人事、D——指挥、C——协调、R——报告、B——预算12.社会行政的社会效果:(1)满足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要(2)增进社会福利:社会行政的基本职能是实施社会政策,促进向有需要的人群特别是困难群体、弱势群体传送福利资源。

按照庇古的看法,福利经济学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即社会财富应该产生更大效用。

(3)促进社会工作及社会秩序13.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1)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2)社会福利行政组织(3)社会福利人员管理和财务管理14.社会行政体制的影响因素:(1)国家政治制度(2)经济发展水平(3)福利资源募集方式(4)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从政府获得的财政支持还是其主要的经费来源。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

社会工作行政重点
★立法原则:依法立法的原则,民主立法的原则,科学立法的原则。
★立法程序:规划,起草、列入规划,审议,签署发布。
★立法缺陷:社会工作行政立法观念落后;权限不清;质量不高;程序不严格。
★立法缺失:立法效力的缺乏;对社会工作机构管理的具体环节缺乏系统规范;对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工作机构缺乏法律的专门规定
★指挥者的条件: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是要有足够的权威基础、必须具备运用权威的能力(是否敢于指挥、是否善于指挥)
★沟通的作用:作用: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目标的确定;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管理;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效果评估
★沟通的障碍:语言符号方面的障碍;认识和理解上的障碍;组织和地位上的障碍;空间距离的障碍;信息量负荷过重的障碍
★领导方式的运用:根据上下级关系不同、根据工作机构性质和完成工作任务结构不同、根据领导者在机构中所处的权力位置、根据以上三个因素相结合关系的情形不同、根据被领导者的素质不同
★决策特征:权威性、广泛性、政治性
★决策作用:社会工作行政决策是社会工作行政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是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成功的关键、是衡量领导者能力的重要指标
★社会工作行政特征:服务范围的有效性、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服务手段的专业性、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社会工作行政原则:社会工作价值原则、整体性原则、专业责任原则、法治原则、协调原则、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功能:实施社会政策、进行有效管理、总结经验修订政策
★组织理论基础: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组织协作理论、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制度学派理论
★实施的作用: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决策目标的实践检验过程、其政策是评估判断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重点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的专业方法,它是通过对组织(即社会工作机构)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以最大化满足社区和民众社会需求的专业活动。

功能:1、执行社会政策,实现社会政策目标。

2、提高机构服务效率特点:1、强调专业价值观 2、以案主为中心。

3、社会工作机构的主体是作为知识工作者的社会工作者。

主要目标:1、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拓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范围;3、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一批数量充足、治理科学、服务专业、作用明显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高其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能力。

购买主体:1、各级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2、各级财政部门具体负责本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规划计划审核、经费安排与监督管理;3、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评估,向同级民政部门申报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并具体实施购买对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一支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专业团队,具备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的规章制度、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以及较强的公益项目运营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监督管理:1、建立由购买方、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及时组织对已完成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结项验收。

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估,发挥专业评估机构、行业管理组织、专家等方面作用。

2、坚持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短期效果评估与长远效果评估、社会效益评估与经济效益评估相结合。

3、将考评结果与后续政府购买服务挂钩,对考评合格者,继续支持开展购买服务合作;对考评不合格者,提出整改意见,并取消一定时期内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格;情节严重者,依法依约追究有关责任。

4、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机构征信管理制度。

社工行政复习重点

社工行政复习重点

总目标——代表了未来某个时期内机构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机构对 要完成的任务所做出的概略陈述,它是制定子目标的依据 子目标——代表了机构计划完成的具体任务,通常有相应的实施要求和 时间限制 子目标通常可分为三类:(互相关联) a、冲击性目标(功能性目标),机构所确定的旨在影响和改变受助者 的目标。 改变人的技术有两种:人自身/环境 b、过程性目标(服务性目标)为实现机构的功能性目标而采取的若干 服务方案。 c、后勤性目标,为实现机构的服务方案而提供的支援性服务,能够为 过程目标的实现提供现实支持 六、冲击性目标在制定时,尤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a、用明确的表示变化的动词描绘冲击性目标的效果,如减少、加强、 提高等。 b、明确受助者改变的数量标准,如:减少虐老个案30%等。 c、冲击性目标的项目不宜过多,应量力而行。 d、目标的实现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定。 七、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1、根据实际情况思考未来并做出计划 2、评估一项特定计划的可行性 3、考虑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4、预测和评估决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5、安排优先考虑的事项 6、决策 7、同时承担多重角色和任务 8、维持个人的平衡 9、理解科层制和组织理论的功能,并运用这种理论实现机构目标 10、取长补短,从而有效的工作 11、建设性地运用职权 12、与员工有效的沟通 13、果断地行动 八、社会工作者的知识要求 1、了解机构的目标、政策、服务和资源 2、具有人类行为的基本知识(人际交往的情绪和情感常常比人们所拥 有的知识更重要) 3、对社区资源有全面地了解,特别是与自己所在机构有关的社区资源
第五章 决策 一、决策的定义和重要性 1、决策: 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 2、决策的重要性: 是社会服务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是社会工作行政成功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导论(一)社会工作行政的概念1、含义:就是指对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即通过各种活动以实现社会工作的使命和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目标——有效地传递社会福利而满足案主的社会需求,恢复和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追求社会正义。

第二讲当代中国的社会服务机构(一)社会行政体制1、概念:国家或权力机构实施社会政策的制度化架构,包括政治制度、福利体系、组织体系等内容。

基本架构:①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是社会工作行动的指导方针、最高原则,而社会行政是其执行与发展。

②组织机构:分为全国性、地方性、单一性三大类机构。

③人员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须接受社工专业教育及训练。

④经费管理:如何获得经费、如何进行财务管理。

2、影响因素(1)国家政治制度(阶级机构)①法团主义福利体制:等级森严的社会保险巩固了中产阶级对特定福利国家类型的忠诚(中度去商品化,中度分层化)。

②自由主义福利体制:中产阶级逐渐制度化地与市场结合在一起(低度去商品化,高度分层化)。

③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社会主义主义的成功与中产阶级福利国家的建立密切相关,这种福利国家使传统的工人阶级和新的中产阶级额都从中受益(高度去商品化,低度分层化)(2)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基本制度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多大关系,但具体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形式和社会福利的待遇水平肯定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如社会保障的典型模式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逐渐演进:从家长式统治时代的贫困救助到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险,再到服务范围延伸至以保持与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3)福利资源募集方式①政府按年度编列财政预算。

②政府为举办某种社会福利事业而开征特别税,专款专用(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③政府拨付特定税收的全部或部分,作为社会福利基金,专款专用。

④政府制定有效办法奖励国内民间机构团体及热心人士的捐赠,并建立志愿服务完整体制,有效结合民间力量配合政府推广社会服务。

(4)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社会工作反过来会推动社会政策的改进。

组织机构组织:人们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社会群体。

根据赞助者不同可分为志愿性组织、公共组织、营利组织。

(二)非营利组织1、含义: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2、特征:(1)非营利性(区别于企业)(a)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为了实现整个或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

(b)不能在参与者中进行剩余收入的分配(可以开展营利性业务,但经营性收入都不能作为利润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而只能用于组织所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及自身发展)。

(c)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其资产不属于组织所有,也不属于捐赠者,而是属于社会。

非营利性组织在一定意义上是作为受托人来行使公益资产的所有权)。

(2)非政府性(区别于政府)(a)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独立自主决策和运作)。

(b)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通过横向和网络联系与坚实的民众基础动员社会资源,形成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组织)。

(c)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采取竞争性手段来获取必要的社会资源并提供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3)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a)志愿者或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

(b)活动的社会公开性和透明性。

(c)提供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公共物品,“公益性公共物品”(如植树绿化)和“互益性公共物品”(如行业互助、会员福利)。

社会服务机构含义:由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目的:提高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协助他们解决面对的问题及促进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特征:①强调价值观。

②以案主为中心。

③人际取向。

(三)在资源与制度之间:农民工草根NGO的生存策略——以珠三角农民工维权NGO为例(论述)1、什么是草根NGO?草根组织特指非营利组织中那些扎根城乡社区的基层民众组织(王名)。

那些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并且开展活动的“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徐宇珊)。

2、当代中国草根组织面临的主要生存困境有哪些?(1)合法性:根据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必须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方可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

【注意】合法性如何区分?(2)资源:国家仍控制大部分资源,并且控制社会组织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解释权。

3、为了应对这些困境,草根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采取了哪些行动策略?(1)戴大帽子。

【有哪些常用的词汇】(2)诉诸体制外的道义/正当性,包括寻求媒体支持。

(3)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理事会等方式获得知识精英的背书。

(4)在体制内寻找代理人。

(5)以行为合理性寻求身份合法性。

4、如何理解社会组织的自主性?(1)结构自主性:成立动力、领导人来源、资金来源等。

(2)牺牲结构自主性换取了实际影响力。

第三讲管理理论(一)有限理性理论(详见53页)1、传统决策理论:主要源自古典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如韦伯。

该理论流派的基础是理性人或经济人假设。

认为决策者是具有绝对理性的,可以收集和分析到有关决策问题的所有信息,罗列和比较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2、有限理性理论:西蒙认为决策者并非“经济人”而是“行政人”。

行政人具有的是有界限的理性或有限理性,不要求选择利益最优化或最大化,而只要求“令人满意”。

决策者(二)科层制理论1、概念合法统治有三种纯粹类型:①法理型统治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力的合法性之上,统治者是经合法授命进行统治的。

法理性统治的最纯粹形式就是科层制。

②传统型统治建立在一般的相信历来适用的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

③魅力型统治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英雄气概或者楷模样板之上。

2、科层制的特征(1)存在固定的、通过规则即法律或行政规则普遍安排有序的、机关的权限的原则。

(2)存在着职务等级的和审级的原则。

(3)现代职务的执行时建立在文件(案卷)之上和建立在一个各种各样的常设官员和文书班子的基础之上。

(4)职务工作一般是以深入的专业培训为前提的。

(5)职位得到充分发展时,职务工作要求官员要投入他的整个劳动力。

(6)官员职务的执行,是根据一般的、或多或少固定的和详细说明的、可以学会的规则进行的。

3、科层制中管理者的特征(1)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服从于官职的义务。

(2)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

(3)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

(4)根据合同,其雇佣(原则上)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

(5)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不是选举)——在最合理的情况下,拥有通过考试获得或通过证书确认的专业业务资格。

(6)采用固定的货币薪金支付报酬,大多数有权领取退休金。

(7)把他们的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

(8)可看清自己的前程:职务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或两者兼而有之,取决于上司的评价。

(9)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物质分开”,个人不得把职位占为己有。

(10)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

4、韦伯对科层制的评价一般认为,科层制是低效的,往往与官僚作风、文牍主义(以及人的科层制心态)联系在一起。

但韦伯认为,科层制是一种有效的合理-合法的组织制度。

(1)合理是指手段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即科层组织像一个设计精密的机器,用来实现其功能或达到组织目标这样的理性目的)。

(2)合法是指统治或权威的合法性建立在普遍的和抽象的规章制度之上。

所以,纯粹的科层制的行政管理在技术上已达到最高的完善程度,是实施统治形式上最合理的形式,可以运用于营利企业或者慈善机构,以及政治的或者僧侣统治的团体。

(三)霍桑实验1、简述:是1924年在西部电气公司霍桑分厂进行的一项调查,最初目的是研究照明和工人效率之间的关系,后来发现二者无显著关系。

1927年,梅奥受邀加入。

①第一阶段:继电器装配室6名女工。

工作条件无论怎么变,生产效率都提高。

可以互相交谈、监工(实验人员)愿意听取和重视她们的建议。

②第二阶段:监工被训练成“访谈者”,多听少说,能够关心和理解工人的工人问题。

更注重人性的因素,更关心人,并掌握了处理社会和工人情况的技巧。

③第三阶段:绕线室14名男工。

非正式团体的发现。

自建有生产规范;自行限制工作量;决定了各个工人的生产量(社会因素);设立了社会规范。

结论:团体对个人的行为影响深刻,团体的标准建立个人的工作产出,金钱对产出的影响并不如团体的标准、感情及安全感的影响。

2、评价(1)霍桑实验发现了人际关系和团体或更广泛意义上的人性和社会因素对工人生产行为的影响。

“霍桑研究的结果是号召人们掌握一种综合的管理技能。

(2)这些技能对于处理人群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技能包括:第一,了解人群情况的诊断技能;第二,对工人进行咨询、激励、引导,提高他们的信息交流的人际关系技能。

要处理好霍桑实验所发现的行为,只有技术方面的技能是不够的。

”第四讲计划(一)甘特图表时间月份(二)SWOT分析1、概念:就是对组织最重要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作一次全面的概述。

评估环境:SWOT矩阵是制定计划过程中的环境分析工具。

(1)优势:组织的内部优势是什么?(做得最好的是哪些事?)(2)劣势:组织的内部劣势是什么?(做得不足、可以改进的有哪些部分?)(3)机会:在追求使命的过程中,有哪些外部机会?(环境发生什么变化,足以使我们达成使命的工作更为顺利?)(4)威胁:什么样的外部威胁会阻碍我们达成使命?(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需要有所防范或趁早准备?)2、战略选择SO战略:最大-最大。

可能是最成功的战略,可能充分利用组织的优势和机会。

WO战略:最小-最大。

如为了利用机会而采用的克服劣势的发展战略。

ST战略:最大-最小。

如利用社团的优势应付或避免威胁。

WT战略:最小-最小。

如削减开支、减少活动或社团合并以使劣势或威胁最小化。

【案例:某上海老年服务社工机构在草创阶段的发展战略】外部机会:老龄化,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增大。

外部威胁:其他机构的先发优势。

内部优势: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高。

内部劣势:拥有的资源与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

如何选择战略?——SO:充分利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重点突破,错位发展,将核心业务定位于提供政府急需的社会工作评估、社会项目设计以及社会工作督导咨询等宏观或间接实务。

第五讲决策(一)决策树(详见63页)1、含义:方框代表选择;圆圈代表不确定性;两个部分由“分支”来连接。

2、设计决策树的规则:(1)从一个选择结点延伸出来的分支只能有一种选择。

(2)从不确定性结点延伸出来的分支必须一个互斥和完备的结果集。

(3)每个结果的值附在每条结果分支的末尾。

(4)随着时间推移,可能路线要重新绘制。

第六讲组织(一)组织1、组织的核心要素(1)社会结构,即呈现常规模式的活动、关系和互动;(2)参与者,即组织中的人员;(3)目标,即组织所追求的目的;(4)技术,即组织将物质、信息或人力等原材料转变为最终产品的手段;(5)环境,即组织边界外所有受组织影响或影响组织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