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连和移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拈连和移就

一、拈连

人教版初语第三册有一篇人物通讯,标题为《种树“种到”联合国》。这是个颇具特色和情味的标题。难道真的是文中的主人公王果香到联合国“种”树去了吗?细读课文,发现并非如此,而是说王果香带领家乡人民发展果园经济,改造沙漠,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使家乡沙地面积曾占80%的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因此,王果香被邀请参加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的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王果香在会上介绍了她的治沙经验。这就是王果香种树“种到”联合国的具体内容。在这里,课文标题运用了一个独特的修辞格——拈连,从而使文章标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那么,什么是拈连修辞呢?

甲乙两件事物连起来叙述的时候,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顺势拈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就叫拈连。如上例课文标题“种树‘种到’联合国”,“种树”是一件事,到联合国开会是另外一回事,这两件事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作者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树)的词语“种”顺势拈用于“乙事物”(联合国)上,使两个不同的概念互相联系和映衬,生动活泼,明快别致。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拈连辞格的理解,我们再举出几例加以分析:①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树秧,也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诗选•植树歌》)

②惊心动魄的一九七六年,新中国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新年中刚撕下了几页日历,竟撕裂了八亿人民的肝胆!(光未然《惊心动魄的一九七六年》)

③我们人穷志不穷。

例①中的“种下一株株树秧”,动宾相配,符合语法的一般规律,下文巧妙地把“种”这一动词移用到“希望”这一对象上,说成“种下了一下美好的希望”,这就是依靠上文而作的变通,使平常不能相配的现象不但能站得住,而且具有引人联想的深义。

例②是用拈连辞格真切而深刻地描绘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逝世产生的悲痛心情。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人民悲痛万分。用“竟撕裂了八亿人民的肝胆”连接上文“新年中刚撕下了几页日历”,显得十分自然。

例③中“人穷”主谓搭配,这是通俗的说法,“志不穷”就是变通的说法了。“志”一般用“大”或“坚”等形容词来搭配,现在顺势拈用“不穷”搭配,显得生动而深刻。

请细心体会下列两例拈连辞格:

①打铁,打铁,一天到晚打不歇,早晨打出万缕红霞,晚上打出一轮明月。

②金沙江水滚滚滔滔流了半个世纪,把一个二十四岁青年船夫流成了七十四岁的老人。

需要注意的是,拈连这种辞格必须有上下文的联系,如果没有上下文的帮助,都是不通、不妥、不好的说法。只有合理地利用上下文,巧妙地把原来不能搭配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新颖、别致、风趣之效。

二、移就

在高中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两个句子:

①“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②“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琐忆》)

①句中,“浓黑的悲凉”用颜色“浓黑”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悲凉”,这里“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却用来形容主观感觉——“悲凉”,通过感觉的互通,更确切地刻画出旧社会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②句中,“倔强”一般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现在却用来修饰“头发”,正是这种临时性的搭配,把肖像和性格沟通起来,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以上两句中都用了“移就”的修辞。“移就”作为修辞的一种,虽然经常可以看到,但却并不为人们所熟悉。移就,又称词语移用。《辞海》注曰:“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定义是:“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

移就是在特殊语言环境中改变词语搭配关系的一种临时迁就,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从语言逻辑上看,好像不合规范,也不合情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却能赋予一个词语以新的意义,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恰当地使用“移就”好处很多。

一.移就使文句更简洁生动。

如茅盾《子夜》:“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由于移用“铁青色”来修饰“苦闷和失望”,就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勾通起来,省去了分别去写肖像和心理的许多笔墨,使文句显得更简洁生动、深刻有力了。张洁的散文《挖荠菜》中,用“懒洋洋”来修饰“筷子”,通过这种巧妙的移用,来表达晚辈们对荠菜感情之淡漠,从而表现出两代人之间的隔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二.移就使语句表达力更强。

李瑛的长诗《我的中国》中,写“南京大屠杀”之后有这样的诗句:“历史/倚着愤怒的废墟/站在地狱的门口/以热血/一次次淘洗我们/黎明前的祖国”,其中“愤怒的废墟”就用了移就,连“废墟”也在“愤怒”,可想而知,这些经

过高度凝缩的诗句,蕴含了如何深不可测的潜在的力度,更具有了如何震撼人心的力量。

同样在这首诗中,写十年动乱时诗人用了“忧伤的云”、“窒息的河流”等诗句,通过对具有忧患意识的意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层思考,对十年动乱的深刻反思。

三.移就给人想象的空间,给人以无穷诗意。

词语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用得合适就是好。移就是词语创造性的活用,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往往能够给人以无穷诗意。如“学生们举行中秋联欢会,操场上燃起了欢乐的篝火”一句中,“欢乐”修饰“篝火”,能充分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想到操场上熊熊燃烧着的篝火,想到一张张年轻的笑脸,想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它比罗嗦的一大段描写更管用。还有如诗歌中经常出现的“苍白的日子”、“消瘦的日子”、“滚烫的话语”、“温情的茄子”、“浅浅的虫鸣”、“沉默的绿意”等等,这些看似有语病的组合,却往往能唤起我们的想象,传达丰富的情感,给我们以无穷的诗意。

总之,移就看似词语的错用,但正是这种错位,错出了一种美丽,错出了一种诗意,产生出无穷的艺术张力,起到了出奇制胜的好效果。灵活使用词语,是词语使用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写作时不妨尝试着“移就”一番。

三、拈连与移就的异同:

相同点:

拈连与移就属于词语的移用

区别:

(1)拈连以上下文的关连为条件,而移就不以上下文语义关联为条件。

从上面例句可看出,前文的“承担战争”、“承担艰辛”是正常搭配,在末句中,构成拈连的两个词语“承担”和“离情”间的搭配,孤立地看是不合常规的,没有前面两句,这一句就不能成立。

(2)用来拈连的词语一般是谓语动词,而移就所移的一般是修饰语。

(3)拈连往往借助上下文联系,将上文描写具体事物的词语拈来,用于下文的抽象事物,而移就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只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移植来修饰乙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