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音乐社团建设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农村中学音乐社团建设困惑引发的思考

马海

音乐是人类文化重要形态与载体之一,其普遍性和感染力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艺术社团是引导学生从对音乐的单纯喜好,走上对音乐艺术的科学、规范学习,以及音乐应用可持续、良性发展之路,并使之成为终生相伴的一种艺术能力,是最终实现艺术“有教养的娱乐”最可靠的途径之一。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落实,让艺术社团建设工作在各个学校得到“空前”重视,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有的学校甚至想在一两个月之内建一个管乐队、民乐队。

一、当前农村中学音乐社团建设的困惑与困境

或许是对音乐艺术本身特点缺少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也或许是对音乐社团建设的迫切需求,希望在短时间内能看到“成效”的音乐社团建设高期望值,让农村中学的音乐老师们很是焦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俗语大家都明白,可真正落实到音乐社团的建设上,很多人仍然架不住“成效”的诱惑。在我看来,造成音乐老师们如此任务艰巨、工作忙碌、方向迷惑、收效微薄的困境,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策好,落实不到位。在很多农村学校,音乐老师们看到文件就好像看到了希望,可看到现实就只能当作从来没看到过文件。200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就对学校组织群体性艺术活动提出了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提出更高、更明

确的要求。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实际上到2018年,很多县乡一级的农村学校才开始将社团建设提上工作日程。对于艺术而言,希望“多、快、好、省”地获取成效,是很难行得通的。

其二,学校层面缺少具体的长效落实与激励机制,比如课时安排、工作量核定、职称评定等等,由此造成音乐学科长期“被边缘化”、音乐教师长期“被漠视”,看不到希望,缺少教学激情、教育情怀与进取之心,又何谈音乐社团建设的“成效”?

面对如此难为之事,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音乐老师又当如何应对呢?

二、踏踏实实做好音乐老师做得了的

积极主动地做好音乐教育教学相关的各项工作,是音乐老师最基本的职责。虽然面对的困境与阻碍强大而顽固,但都不是我们回避、放弃的理由,改变首先要从自己开始、从力所能及之处开始。

(一)注重学情调查,寻找特色是基础。

首先,针对学生的调查尽可能全面,包括音乐知识与能力储备、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兴趣方向等等。其次,是对学校的调查,包括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音乐师资状况与特长方向等等。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音乐社团。

(二)培养兴趣,构建特色

首先,要正确认识音乐社团建设“成效”,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大多数人眼中的“成效”,或许是“高质量、高水平”的代名词,而从音乐学科专业角度看,“高质量、高水平”需要持续、科学、规范的学习与积累,在农村中学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高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对于农村中学而言,能引导学生走上科学、规范的音乐学习之路,促进满足社会公序良俗的音乐应用习惯的养成,又何尝不是一

种“成效”?同时,学生的艺术兴趣从来就不是“天生”的或“一成不变”的,在科学、规范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对所学之事“日久生情”,让兴趣逐渐成为习惯,更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其次,要注重教师自我教学兴趣的保持与能力提升。音乐社团质量的高低,教师的兴趣与能力是最核心的。音乐教师要尽一切力量防止专业教学疲惫与专业教学能力退化,尤其是弹唱、演唱能力和指挥能力。

其三,要关注学校支持音乐社团建设兴趣的促成。很多时候,学校是很现实的,音乐教师在音乐社团建设方面长期没有出彩的表现,很难获得学校的肯定与进一步支持,这也是影响农村中学音乐社团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落地生根,成就特色

任何通往成功的路都是靠一个一个坚实的脚步来铺垫的。音乐社团的建设也需要立足班级音乐教学和学校实际,一步一步稳步推进。在音乐社团建设中,合唱队是最为常见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实效、彰显特色,是音乐老师们需要积极思考的。

1、注重班级合唱教学。从时间看班级音乐的课时是最有保障的,只要有音乐课就可以训练。只有时间上坚持足够的正常训练,才能循序渐进地提升能力、培养习惯,真正获得实效。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真正普及合唱教学,并为梯队成员的选拔提供优良基础。

2、注重课堂内外互通互融。从质量上看,普遍学习与个别提升,在课堂内外互通互融,相互支撑。

3、注重强化梯队建设中的声音训练。寻找声音:选合适的队员(基本的音准、听辨要达标);规范声音:学习了解相关基础常识与知识、方法与技能;美化声音:提升技能、声部适配、形式创新。

4、立足作品排练求提升。音乐实践性强,要坚持“善”用“学以致用”

的原则;单纯的技能训练容易枯燥,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通过作品排练进行技能训练,更有利于技能的获得、记忆和掌握。

三、积极协调音乐老师做不了的

艺术社团的建设是一个群体性工作,音乐教师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自然肩负协调沟通的职责。

1、关于学校对教师社团工作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社团工作量核定、适度的音乐教师专业认同与专业尊重,是充分激发教师社团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对学校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积极的进行反应和沟通,尽到自己的职责。

2、关于对社团梯队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对于音乐社团的梯队建设,其重要性、必要性在农村中学目前普遍缺少足够的认识。其一,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应用需要大量的实践,艺术活动的效果需要长期的练习积淀才能显现。因而,梯队建设非常重要。不同层次梯队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并通过测试进行高一级梯队选拔。这需要学校层面的长期安排、指导与监管。其二,当前学校以教学为主,尤其是中学阶段,而社团活动需要实践展示的时间和平台,音乐老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难以协调,所以,从时间到空间都需要学校协调安排。

总之,国家层面对学校音乐社团的建设提出要求,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由于农村中学的教学与师资实际,导致难以落实。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终于纳入了具体的实施日程。虽然还有各种困惑与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共同的努力,让学生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受益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