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历史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雪上加霜—从《晋书·何劭传》中得知,晋代的一个官员叫何劭,他官场上做了一些亏心事,被贬谪到一个寒冷的地方。
一日,突然下起了大雪,他冻得瑟瑟发抖。
正巧,有人将他原来的下场预兆没有了,于是感到雪上加霜。
2. 苛捐杂税—从《春秋·鲁穆公二年》中了解到,当时的鲁国决定实行苛捐杂税,对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这个典故成语就是用来形容捐税过多,苛刻无情。
3. 如鱼得水—源于《庄子·齐物论》中的一个故事。
讲述了一条鱼被人放进了水里,它得了悟道,感到宽心自在。
成语用来形容人在自己的本行或熟悉的环境中得到满足与安适的感觉。
4. 锦上添花—源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春雪》一诗中的意象:白纱疏雪红英坼,深锦补花绿背碧。
意思是说,天上的白雪还没有布满大地,地上的紫花已经盛开,人带来一种惊奇的美感。
成语用来形容在美好的事物上再添加更多的美好,使之更加出彩。
5. 水落石出—出自宋代刘克庄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此之谓积土成山也。
斯盖二者,岂其然乎?其降也,附势者也;其卒也,移蜇者也,水之落也,始也;石之出也,险也。
人皆见之,而难以察觉。
”意思是说,当河水退去的时候,石头就会显露出来,是因为水浸过的地方留下了痕迹。
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真相被揭示出来,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
6. 明瞭如指—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
司马相如在韩国做官时,有一次去参观韩昭侯家的花园,并赞美花木之美。
韩昭侯反问司马相如,你能指出几树是牡丹?司马相如立刻指了出来。
成语用来形容非常明确,一目了然的情况。
7. 画饼充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旧时韩国有个人要刺杀齐威王,王问他想封多少土地,这个人回答想要三百里的土地,王问他怎么能吃到三百里的土地,那人回答说:“吃不到就画个圈儿吧。
”用来比喻一种不切实际的心愿和自欺欺人的行为。
8.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成语故事100个简短
成语故事100个简短1、与羊谋羞成语故事传说周朝有人特别喜欢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狐狸就传警报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羊呼叫同伴一起藏到茂密的森林里去了。
结果他没有制成一件皮袍,没有办成羊肉祭祀宴会。
【解释】谋:商量;羞:珍羞,精美的食物。
跟羊商量要它的肉。
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2、空言虚语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韩信、彭越合兵围攻项羽,项羽在乌江兵败自刎。
各路诸侯与刘邦手下的大臣纷纷要求刘邦称帝,刘邦谦虚地说只有贤人才能称帝,空言虚语的人不能登基。
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刘邦在汜水北岸祭天登基。
【解释】不实在的话语。
3、离群索居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夏生性孤僻,平时很少与同学合群,只与曾参比较要好。
子夏的儿子死了,他差一点哭瞎了眼睛。
曾参前去批评他,子夏听后,如梦初醒,觉得自己离群索居很久就造成这样,于是节哀顺变,与同学打成一片。
【解释】索:孤单。
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4、井底之蛙成语故事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
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
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
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
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
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
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
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
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成语故事100篇1~100
1. 画龙点睛故事:相传古代有位名画家,他的画技非常高超,但每幅画都欠缺了点什么。
一次,他终于完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龙画,但觉得还差了点什么,于是在龙眼上点了一下墨。
画面顿时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这个故事比喻在事物的关键点上做点小手脚,使之更加出色。
2. 杯弓蛇影故事:古代有一位官员,他酒量很差,每次举杯都颤抖不已。
有一天,他正在喝酒,突然看到杯子里有一条弯曲的影子,以为是蛇,吓得扔掉了酒杯。
实际上,那只是杯子的倒影。
后来,人们用“杯弓蛇影”形容因多疑而产生的虚惊。
3. 守株待兔故事:古代有个农夫,他每天辛勤劳作,但运气不佳,收成甚微。
一天,他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他种的一棵株上,他得到了一只意外的兔子。
从此以后,他就整天守株待兔,希望能再次得到意外之财。
这个故事比喻不劳而获,依赖侥幸心理。
4. 路遥知马力故事:古代有位将军,他在战争中需要选择最好的战马。
于是,他派人去考察各地的马匹,让他们在路上奔跑,通过观察它们的跑步姿态和速度来判断马的优劣。
这个故事比喻通过实际行动和观察来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5. 铁杵磨成针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勤奋的少年,他每天都坚持用铁杵在石头上磨,希望能把它磨成一根针。
虽然别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坚持不懈,终于成功地把铁杵磨成了一根针。
这个故事比喻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6. 守口如瓶故事: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下了一道诏令,要求所有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内不能说话。
这个时期里,有一个人口不能守住,他向别人透露了禁令内容。
结果,国王得知后将其处以极刑。
从此以后,人们用“守口如瓶”形容保守秘密或不泄漏消息。
7. 纸上谈兵故事:古代有个文人,他喜欢写文章讨论兵法,但从未参与过实战。
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将军,对兵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结果,他被将军揭穿了他纸上谈兵的本质。
这个故事比喻只懂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本质。
8. 井底之蛙故事: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一个井里,它从来没有离开过井口,认为井就是整个世界。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1. 杯弓蛇影故事:有一位名叫张琴的老人,他非常神经质,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猜疑和恐惧。
有一天,他在山林里行走时,看到了一条弯曲的树枝,误以为是一条毒蛇,并立刻拔出了弓箭准备射击。
然而,当他正准备放箭时,发现弯曲的影子并不是真正的蛇,而是石头破损的影子。
他的恐惧原来是由于自己的错觉造成的。
寓意:形容人们因为多疑而引起的虚惊和自己的过度想象。
2. 铁杵磨成针故事:有一个人叫李进宝,他非常穷困,家里连针线都没有。
他每天只能到田地里劳作,过着艰辛的日子。
他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困境,于是辞去了田间劳作,每天用石头磨一根铁杵。
李进宝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这项艰苦的工作,直到铁杵磨成了一根细针。
他用这根针缝制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出卖后赚了很多钱,从此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寓意:形容人们通过坚持努力和毅力,能够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3. 杯水车薪故事:有一个人叫王大富,他非常宽宏大量,经常帮助他人。
有一天,他看到路边有一辆车被困在河中,他立即拿出一杯水去救车。
然而,车子仍然无法被拖出。
尽管王大富付出了善意和努力,但他的帮助相对于那台车来说微不足道。
寓意:比喻力量或帮助太微小,无法解决问题。
4. 守株待兔故事:有一个农夫种了一棵树,每天都在树下守株待兔,希望能够捉到和杀掉经过的兔子。
然而,每一天都没有兔子经过。
农夫的邻居告诉他,要想捉到兔子必须主动出击,而不是坐在树下等待。
寓意:比喻只是依靠等待和机会而不付出努力,不能成功。
5. 画蛇添足故事:在古代,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蛇。
当他的朋友看到画蛇后,觉得虽然画得很好,但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于是,画家在蛇的身边又增加了一只脚。
这样一来,蛇就变成了一只怪物,失去了原本的美感。
寓意:比喻做事过度,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完美。
这些都是中华成语故事的一部分,继续剩下的故事。
100个成语故事锦集
100个成语故事锦集1、向平愿了成语故事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隐士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一生有才学,就是不愿做官,他抚养几个儿女长大成人,并帮他们成家后,自己同家人告别,同友人北海禽庆遍游五岳名山,最后客死他乡,不知所终。
【释义】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了:了结。
向平的心愿已了。
指儿女都已婚嫁。
2、目不窥园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
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解释】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3、怀璧其罪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臣子张丑在燕国当人质,燕王要杀他,他乘机逃走,在燕国边境被守卫抓住。
张丑心生一计,说燕王要杀他是因为他藏有宝珠,燕王想占为己有,如果你不放行,就说你吞下了宝珠,燕王会把你剖腹的,守卫只好放行.【释义】怀:怀藏。
身藏璧玉,因此获罪。
原指财能致祸。
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4、谈笑自若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与孙权、刘备为首的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曹操被打败。
孙刘联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
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军的先头部队。
孙权手下的大都督周瑜大怒,准备与曹仁一决雌雄。
东吴名将甘宁上前劝阻,认为南郡与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互为犄(jÿ)角,应该先袭取夷陵,然后再进攻南郡。
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
甘宁率军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
曹洪败走,甘宁命令部下迅速夺取夷陵。
当时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过千人。
当天黄昏,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派曹纯和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
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第二天,曹军堆土构筑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
箭如雨下,射死射伤不少甘宁的士兵。
城中的将士们都恐惧起来,唯独主帅甘宁跟平时一样镇定,谈话笑容非常自然。
成语故事100首
成语故事100首1.守株待兔:源自《韩非子·五蠹》。
讲述的是宋国有个人偶然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放下农活,日复一日地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农田荒芜,却再也没等到兔子。
寓意不努力而想侥幸获得成功是行不通的。
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有个人乘船时不小心将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剑落下的位置刻下记号,打算等船靠岸后沿着记号下水找剑,但因为船已经移动,所以找不到剑。
这个故事比喻不懂得事物已发生变化,仍拘泥于旧观念、老办法处理问题。
3.亡羊补牢:源于《战国策·楚策四》。
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后及时修补羊圈的缺口,防止其他羊再丢失。
寓意犯了错误之后要及时改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4.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说的是众人分酒,决定每人画一条蛇,先画完者喝酒。
有个人率先完成,看到别人还未画完,便给自己的蛇画上了脚,结果蛇反而不像,酒也被后来画完蛇的人拿走。
寓意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5.狐假虎威:来自《战国策·楚策一》。
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比喻仗势欺人或借别人的权势吓唬、欺骗他人。
6.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
井底的青蛙以为井口的世界就是全部,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
7.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讲述农民急切盼望稻谷快点长大,用手把稻苗一根根拔高,结果稻苗全都枯死了。
以此告诫人们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8.对牛弹琴:源自《牟子理惑论》。
指对着不懂音乐的牛弹奏美妙的曲子,比喻说话、做事情不看对象,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高深的道理。
9.卧薪尝胆:记载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描述越王勾践为雪耻国辱,在床铺草堆以示艰苦生活,并常含苦胆警示自己不忘国仇家恨。
现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10.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
11.买椟还珠: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画蛇添足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画家受人委托画了一幅生动的蛇。
画完后,他觉得自己的画虽然精美绝伦,但还是不够完美。
于是,他自作聪明地在蛇的四条腿上画上了四只鸟爪。
结果,这幅画变成了一只怪物,失去了原来的美感和神韵。
寓意:不该做过多无益之事,否则只会雪上加霜,画蛇添足。
2. 杞人忧天故事:古时候,有个杞国人总是忧心忡忡,日夜担心着天空会倒下来。
有一天,他去了邻国,发现那里天空依旧高悬,于是他深受启发,终于理解了“杞人忧天”的故事寓意。
寓意:不要过分担忧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免影响内心平静与工作效率。
3. 一石二鸟故事:有个人想要猎杀一对鸟儿,于是他想了一个聪明的主意,将一块石头扔到树上,结果鸟儿因受惊而飞了起来,不幸被他抓住。
这个人得到了两只鸟儿,实现了一石二鸟的目标。
寓意:善于想象和创造,运用一些聪明的技巧,即可达成目的。
4. 掩耳盗铃故事:据传,古希腊有个人名叫修昔底德,他在大街上偷了一个铃铛,但不想别人听到自己的行踪,便手捂耳朵。
结果,人们看到他盗铃的举动,嘲笑他为掩耳盗铃。
寓意:逃避现实,掩盖真相是不可行的。
5. 三顾茅庐故事:古时候,刘备三番请诸葛亮入川草庐,最后才拜他为军师,取得了几次胜利。
此事也因此流传至今。
寓意:只要经过三思而后行,最终可以得到成功。
尤其是在选择人才上,要经过细心推敲和多次考量,而不是随意决定。
6. 守株待兔故事:秦朝时期,有个农夫在一棵树下打盹,他梦到有一只肥美的兔子撞死在了一根树桩上,因此他决定将这个树桩周围清理干净,每天坐在这里等待兔子的到来。
可是兔子并没有来,农夫成了笑柄。
寓意:不要依靠侥幸心理,而要认真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7. 画龙点睛故事:据说,中国著名诗人苏轼曾在为一幅龙画作书法点题时:“兽状虽倚仗风云,不意龙威出泥尘”。
由此可见,点睛之笔可以让画作更加形象生动。
寓意:微小的一笔可以影响整个作品,说明要细心、谨慎且专注于细节。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经典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经典1、流芳百世成语故事东晋时期,大司马桓温专揽朝政,他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
他位高权重,野心萌发,一次躺在床上说:“人生在世不能默默无闻。
”亲信们不敢吭声,他从床上坐起接着说:“一个人即使不能流芳百世,那么就该遗臭万年。
”【解释】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2、牧豕听经成语故事汉朝时期,承宫很小就成为孤儿,靠给别人放牧猪羊为生。
乡里徐子盛老师给数百个学生讲解《春秋经》,8岁的承宫偷偷躲在教室的外面,边放猪边听老师讲解,十分入迷,就想方设法请老师让他进教室听课,作为交换条件是为师生捡柴草。
【解释】一面放猪,一面听讲。
比喻求学努力。
3、杯弓蛇影成语故事“杯弓蛇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误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当成蛇。
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已惊扰自已。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
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来饮酒。
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
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
杜宣看了,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冷汗涔涔。
但县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请他来饮酒的,不敢不饮,所以硬着头皮喝了几口。
仆人再斟时,他借故推却,起身告辞走了。
回到家里,杜宣越来越疑心刚才饮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
家里人赶紧请大夫来诊治。
但他服了许多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过了几天,应郴有事到杜宣家中,问他怎么会闹病的,杜宣便讲了那天饮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
应郴安慰他几句,就回家了。
他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怎么会有蛇的。
突然,北墙上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细细观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
应郴马上命人用马车把杜宣接来,让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里的影子,并说:“你说的杯中的蛇,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罢了,没有其他什么怪东西。
历史人物成语故事大全100
历史人物成语故事大全100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横行无忌(郭圯)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
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0.三顾茅庐(刘备)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已败露。
12.如鱼得水(刘备)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也比喻有所依靠。
13.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太公钓鱼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
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
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
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
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
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
”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
”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
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
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
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 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
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物》。
“晋景公问政于管仲,管仲对曰:‘臣之所以能者,以吾狂也。
狂者,天下之达道者也;故凡达人之所为,皆是一狂字。
’景公曰:‘何谓狂也?’管仲曰:‘手不释卷,口不能言,形容枯槁,几至于死者,谓之狂。
夫至人之达道也,犹且如是,而况其不达者邪?’”据此,可知“画龙点睛”的意思就是为完整的作品点缀上某样精彩,让整个作品更为完美。
2. 马到成功“马到成功”的典故出自股市术语。
其出处为古代传说中,刘备闻曹操攻荆州,甚为担忧,赵云乘马千里来投奔,救下熙熙攘攘的人民。
赵云文武全才,空前绝后,以至被称为“赵子龙”。
历史上,赵云曾于战争中指挥士兵、打败强敌,成为一个战斗天才。
因此,“马到成功”一词通常用于形容能够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达到事半功倍的境地。
3. 水落石出“水落石出”的成语来源于古代一个故事,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蒙恬率领大军攻打匈奴,行军时遭遇暴雨,天空浓云密布,营帐内外水深齐膝。
蒙恬唯有下令修筑大坝、并改变治水方向。
水流被引到坝前,随着水位的下降,暴露在外的石头和石块与“淤泥一体”的沙石渐渐分离出来。
自此,这个成语便被用来形容万事开头难,随着情况的展开一切变得清晰明了,轮廓清晰。
4. 画饼充饥“画饼充饥”的成语出自《列子·汤问》:“汤问曰:‘巫医、栾涂、佗躬,使民以术数服气,鲍叔牙、太公望、乐毅、夫差,以武力服民’。
列子曰:‘然。
有画地为牢,带河为疆者,谁为之先?夫画地为牢,带河为疆者,只是画之者称为有而已。
画牛而不成,以笔杀人,于国利,徒为虚说。
’”从这个典故中可知,“画饼充饥”是指用虚假的承诺安慰疲惫的人。
5.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篇》。
其中描述了一位聪明的盗贼,决定偷一只大铃铛。
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到一个村庄,找到了一家人家的大门,由于大铃铛很大,他无法取下。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他的外衣包住大铃铛,然后用夹在耳朵里的双手来捂住耳朵,把自己耳朵瞎掉,然后大声地喊叫,想骗人们以为是警察来了。
100个成语故事欣赏
100个成语故事欣赏1、紫玉成烟成语故事春秋时,吴王夫差之女紫玉因想嫁给韩重不成郁闷而死。
韩重游学归来吊唁,紫玉现形并送他一颗明珠。
夫差得知韩重有颗明珠,认为他是发冢取物要拘捕他。
小玉为洗脱韩重罪名亲自向夫差说明原委。
夫人听说小玉归来,想拥抱她,小玉已化作青烟。
释义:指少女逝世。
2、乐昌之镜成语故事【释义】比喻夫妻分离。
同“乐昌分镜”。
3、心悦诚服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到各地去游说他的仁道,有人说靠武力照样可以称霸,根本用不上讲仁道。
孟子说:“靠武力称霸必须要以国富民强为基础,是武力压服而非心悦诚服,而以仁道称霸,则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使国力强大。
”。
心悦诚服的意思是:悦:愉快,高兴;诚:硬实。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4、野人献曝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夫,由于家贫终日穿一件粗麻衣,勉强过冬。
第二年春天,天气晴朗,他就脱光衣服在太阳下曝晒,觉得十分舒服,由于没有见过漂亮的皮衣和高大的房子,就对妻子说将把这取暖的办法进献给国王。
【释义】比喻贡献的不是珍贵的东西。
(向人建议时的客套话)。
5、狼狈不堪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骗杀西凉刺史马腾,马腾的儿子马超率军为父报仇,被曹操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马超与韩遂。
马超杀死凉州刺史韦康自立为“征西将军”,韦康的部下联合曹操进攻马超,让马超腹背受敌,十分狼狈,只好投奔刘备。
【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
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6、文灿拒间成语故事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周文灿。
在父母和师长的教导下,从小他就深深地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
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友爱笃甚。
小时候,他们经常一起在外面玩耍。
文灿累了,哥哥就会把他背回家,在哥哥的背上,文灿感到就像在父亲的背上一样安全和踏实。
兄弟俩长大之后,父母相继去世。
文灿和哥哥一直生活在一起,不幸的是哥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经常喝得醉熏熏地回来,一个成年人应该干的活也由于这样的情形而干不了了。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农夫,有一天他的一只羊不小心跑出了羊圈,而农夫并没有及时去追赶。
过了几天,农夫才意识到羊跑了。
他明白如果现在再去追羊的话,已经无法找到它了。
于是他想到了先补牢,继续守好其他的羊,以免它们也跑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不是一直拖延。
2. 四海之内皆兄弟(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和楚国的春申君是好朋友,他们彼此之间非常亲近。
一次,齐国的孟尝君发生了一些意外的事情,春申君得知后立即赶来帮助他。
在这之后,孟尝君感慨地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意思是说,不论人们来自哪个国家,我们都应该像兄弟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聘请了一位画家给他画一幅蛇的画。
这位画家画得十分形象,让人看后几乎无法分辨出真蛇和画蛇的区别。
然而,孟尝君非常不满意,他觉得画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需求,于是便将自己家里养的蛇倒出来,让画家参考。
最终的结果是,画蛇添足,既没有达到画家的期望,也没有完全保留蛇的本来面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度追求完美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
4.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
在战国时期,有个农夫养了一只猴子,每天给它两颗苹果。
猴子吃饱了之后,发现还能得到两颗苹果,它便偷偷藏起来。
农夫发现了之后,就给它少给了一颗苹果,结果猴子生气地将藏起来的苹果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追求眼前的利益可能导致长远的损失。
100个经典成语故事及讲解
100个经典成语故事及讲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很多成语。
可以说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成语言简意赅,但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100个经典成语故事及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成语故事大全100
成语故事大全100成语故事大全1001. 画龙点睛很久以前,有一个画家,他画得非常好,画的每一幅作品都非常精美,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都是一绝。
但是他总是感觉这些画作少了点什么,就像缺了一个重要的部分一样。
有一天,他听闻一位老画家说:“画不要太过完美,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点上一点,才会显得有生气。
”这个建议让画家非常感悟,他决定在自己的画作中进行实践。
于是他在自己的一张画作中点上了一只龙的眼睛,这幅画果然显得活灵活现。
2. 揠苗助长古代,有一位耐心的农夫,他在田地里种植稻子,但他觉得绿苗长得太慢,于是他就很急躁地在田地里跑来跑去,一边拔高稻子,一边加快播种速度。
最终,他失败了,没有一棵稻谷成长。
农夫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绿苗的生长需要自然规律,而不是人为的干涉。
3. 推门而入大约在清朝年间,有一位名叫王宜瑛的人,他在一家古董店里看到了一扇非常漂亮的木制古门,便想买下来。
但店主却告诉他这扇门不能卖,因为它是店家祖传下来的东西。
然而,王宜瑛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竟然直接推门进了店铺抢走了门。
不久之后,他被捕并起诉,最终被判有罪。
这个成语就从他的故事中衍生出来。
4. 挑拨离间东周时,晋国大夫毛遂和齐国大夫谏官用计策来挑拨吴越两国之间的关系。
他们编造了一则x故事,谎言是吴国的国王打算攻打齐国,同时齐国的公主又私通了吴国的大臣。
吴越两国的关系因此而降温,齐国于是准备进攻吴国。
最后,吴越两国因此交恶,而齐国最终也因为这个计谋而一败涂地。
5. 画蛇添足古代有一个故事,一个农民捕了一条蛇,准备杀死它供自己食用。
他发现蛇身上缺了一只脚,于是他拿来画笔,在蛇身上绘制了一只脚。
最后,他杀死了这条蛇,但他却发现蛇身上画的那只脚实在太多余了。
6. 刻舟求剑战国时期,有两个人在划船时,一个人把他的剑掉进了河里。
诚实的人马上拿出他的刀把画在划船的船板上,他们划船向前航行时,他就不断地在水里寻找他失去的剑。
尽管刀刻在船板上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这位少年仍然始终将目光放在他失去的剑上,而不是在水中寻找新的剑。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出自东汉时期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叫做顾恺之的画家,他访问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看到那里的人们吃不饱饭。
于是他用一个板块画了一幅美丽的饼画,然后拿给当地的人看,并告诉他们可以吃这个画出来的饼,等他们饿得极其难受的时候。
人们刚开始并不相信,但是当他们实在等不下去时,就一起砸开了那幅画,发现里面竟然填满了好吃的食物。
2. 杀鸡儆猴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明朝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鲁迅的地主。
他的家里有一只很厉害的鸡,它会打毒蛇。
有一天,鲁迅的仆人在饲养它的时候不小心错杀了一只鸡,鲁迅就把这个仆人公开处罚。
这个故事传开后,就演变成了“杀鸡儆猴”的寓言,用来警示人们不要想着捉弄别人。
3.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韩非子》,讲的是狐狸冒充老虎的故事。
一只狐狸看到了一只老虎的食物,于是它就开始冒充老虎,以配合自己抢食。
其他动物因为害怕老虎,就被狐狸骗过去了。
但是当一只老虎出现后,狐狸就变得很怯懦,然后就被揭穿了。
4. 大开眼界这个成语来源于明代小说《西游记》。
故事讲的是孙悟空和牛魔王比斗的情景。
在比斗的时候,孙悟空和牛魔王施展了许多厉害的招式,吓得旁观的人们瞪大了眼睛。
这个故事被套用到其他场合中,意味着人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5.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则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专门偷铃铛的小偷。
他偷到了一串铃铛后,为了不让别人听到声音,就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但是当别人指出他这样做毫无意义时,他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的干扰没有任何用处。
6. 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
一位老人的马蹦蹦跳跳地跑走了,他的邻居们都表示同情。
但是很快,这匹马却跑回来了,并且带回了一头美丽的骏马。
这时,邻居们都表示祝贺。
但是当老人试图骑这匹骏马时,他摔断了腿。
邻居们都又表示同情,但是很快来了一场战争,因为老人的儿子没有参军,所以老人和儿子都没有被连累。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蒸发殆尽这个成语出现在《战国策》中,故事讲述一个叫芈月的美女,从齐国嫁给了秦国,为了成全国家大业,芈月忍辱偷听到宴会上的机密,拿回去给秦国。
后来她发现自己被秦始皇使用,然后被抛弃,最后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摧残,精神崩溃,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蒸发殆尽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一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者彻底消失,不再存在。
2.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讲述了一个名叫孟子良的少年与他邻居家的女孩居然是青梅竹马,男孩子时不时地拿着自己盗来的果子去交换女孩子家里的青梅,女孩子其实早已相中了孟子良,但一直不敢表白,最终,孟子良得知了这个情况,便向她坦诚了自己的心迹,从此开始了恋爱的生活。
所以青梅竹马是形容儿时有感情的小时候朋友、或者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人。
3. 匹夫之勇在《战国策》中,有一个故事叫做“犇牛之间”,背景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楚国发生战争,楚军攻打齐境,围困了一个名叫庄蹻的齐国将军;庄蹻就调动近侍和士兵,齐骑趁楚军平日不备,尽量寻求外援,最后就和一位皮肤粗糙却非常勇猛的老年农夫一起夺取了被楚军圍攻的玺石,适时的诱取了楚军以兵车为条件退兵。
而这位老年农夫用自己的勇猛和机智,帮助庄蹻打赢了这场胜利,所以,匹夫之勇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一个平凡的人,却充满勇气和智慧,挑战无知人的勇气。
4. 走马观花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张旭的文学家,常常去看梅花;有一天,他去看梅花,却因为风雨交加,得不到真正的了解,只能跑上马来,走马观花,这种方法得到了快感,并且开始慢慢流行,意思是匆忙一瞥风景,没有真正的了解生活的艰辛。
5. 东施效颦东施是南朝时期的一个著名美女,擅长满足一切需求,助长人们的贪欲;因为她的容貌,许多人都来求婚,她却对由陈笑而心仪而不去,于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陈笑,并学着自己打扮起来,张扬一些自己的本来面貌,这就是东施效颦。
6. 心直嘴快这个成语来自《红楼梦》中的黛玉。
讲述了黛玉在清明节的时候,眼睛痛得厉害,因此在一旁坐了很久。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中华成语故事100个第一章:四字成语故事⒈衣冠禽兽:《诗经·小雅·鹤鸣》中的一句诗,意指身穿华丽衣冠的人还表现出禽兽的行为。
比喻外表光鲜但内心卑鄙。
⒉掌上明珠:源自《孟子·滕文公上》中的故事,比喻把女儿视为心爱的宝贝。
⒊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赵策一》中的典故,比喻思路敏捷的人预先想好了多种逃避困境的办法。
⒋画蛇添足: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的故事。
比喻做多余无益的事情。
⒌纸上谈兵:指只在纸面上、口头上谈论问题,没有实际行动,缺乏实践基础。
第二章:三字成语故事⒈春风化雨:比喻有温暖和教育作用的好言语。
⒉瓜田李下:比喻在别人犯罪的现场或附近活动,容易受到怀疑。
⒊狐假虎威:比喻借助别人的威势来压迫人。
⒋守株待兔:比喻不劳而获,只想靠机会而不愿自己去创造条件。
⒌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浪费口舌。
第三章:两字成语故事⒈春暖花开:形容春天天气温暖,百花盛开。
⒉花好月圆:形容夜晚的月亮又圆又亮,景色十分美好。
⒊鸟语花香:指春天的美好景色,形容环境优美,气氛宜人。
⒋月下老人:民间传说中主管姻缘的神仙,在月亮下指引人们的婚姻。
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愚昧无知的人不能了解高尚人物的抱负和追求。
第四章:常用的动物成语故事⒈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眼界狭小的人。
⒉黔驴技穷:比喻做事能力差,达不到要求,无法再进一步发展。
⒊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的人为了逃避灭顶之灾而不顾一切行动。
⒋豺狼当道:比喻社会上充斥着凶险而残暴的人,形势险恶。
⒌画龙点睛:比喻在文艺作品中用简练的笔法处理好关键的部分。
第五章:有关人物的成语故事⒈曾参杀母:古代史书《史记》中记载了曾参杀母的故事,表达了对忠孝的尊重和推崇。
⒉相柳眉梢愁杀人: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形容女子柳眉弯曲的样子愁苦可怜。
⒊文治武功:指在国家管理方面,既有善于教化人民的文化治理,又有能够让国家安稳的军事力量。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鸣锣开道鸣锣开道的成语起源于战争时期,晋国的军队因为需要横渡一条小溪时,干脆造桥相互开车过去,这时一个兵曾建议在水边鸣锣开道,让百姓知道有军队经过,以免惊扰到普通百姓,从此以后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2. 半途而废这个成语典故源于《庄子·外篇》中,讲述了两只乌龟赛跑,其中一只乌龟跑了一半便停了下来,最终输掉了比赛,因而诞生了“半途而废”这个成语。
3. 走马观花这个典故源于《东周列国志·齐世家》中的故事,齐宣王曾经养了一匹漂亮的战马,有一天他跟随手下的将领环游四方,到了一处名胜,宣王只是匆匆一瞥而已,从此以后风行走马观花之说。
4. 马不停蹄马不停蹄这个典故的故事源于古代刘邦的一场战役,他的骑兵虽然身处千里之外,但是却在夜里以马不停蹄的方式往战场赶去,这样的速度相当快,因而形成了相应的这个成语。
5. 杯水车薪这个成语的典故有两个来源,一是《尚书大传》中的“废书崇玉,实杯水车薪之戚也”,另一个则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使用之案例。
二人皆出处来源,各自使用之,逐渐成为后世的成语。
6.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的典故源于《庄子·南华经》之中,有一次庄周看到有一个小孩在玩耍,画了一条龙,但是画龙缺少某种气息,这时一位慧眼识珠的人从旁边走过,点了一下瞳孔,一下龙便立刻栩栩如生。
7. 过河拆桥过河拆桥的故事源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东晋时期江西因为战乱而变得破败不堪,社会动荡不安。
他曾经参加了自然科学的高考,毕业资格和前景都被削去,但把过程变得完整却是很重要的事情。
8.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叫杨修的人说:“兵书五十有余,其事去矣,或云“见机则作”,或云“有调则应”,此实博闻强记,未必先智。
”9. 拔苗助长拔苗助长典故的由来是出自《战国策·赵策十三》。
赵王名国因叛亡被困,再三求援秦国,秦昭王听说赵王援军不足,手中的援军不断增加,赵王见后差点伤心而亡,这便是拔苗助长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个历史成语故事:1. 一箭双雕:传说中有一个叫曹操的将军,他在战场上用一箭射中了两只正在争斗的雕,以此来形容一举两得的情况。
2. 四面楚歌: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交战,楚国的将领项羽被秦国围困在垓下。
四面楚歌形容处境艰难,处于孤立无援的局面。
3. 李代桃僵:古代有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的朋友王之涣写诗讽刺他说:“李白桃花别开脸,同样的东西都不嫌。
”李代桃僵指一个人取代另一个人接受责任或处境。
4. 守株待兔:古代有个农夫,他每天守在一棵桃树旁边等待兔子撞到树上,结果真的有只兔子被吓到撞死在树上。
守株待兔用来形容不劳而获的情况。
5. 虎头蛇尾:比喻开始时势头强烈,后来却变得无力或没有效果。
6. 卧薪尝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范增在魏国被俘,为了报仇而放弃高位,虚心学习,不断隐藏实力。
后来,他带领赵国打败了魏国。
卧薪尝胆形容为了达到目的而忍受艰苦和牺牲。
7. 闭门造车:比喻不考虑外界的意见和建议,自己孤立地进行工作或创作。
8. 纸上谈兵:只是在纸上空谈,没有实际行动或经验。
9. 画蛇添足:战国时期,有个人画了一条蛇的画,感觉还不够完美,于是又加上了蛇的脚,结果弄巧成拙。
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10. 守株待兔:相传战国时期,有一农夫种了一棵薄荷树,他每天都守在树旁等待兔子撞到树上。
有一天,真的有只兔子被吓到撞死在树上。
这个故事比喻不劳而获。
11. 塞翁失马:一个农民的马跑掉了,别人觉得不幸,可是这匹马却跑回来带着一群野马,所以发生的事情并不总是坏事。
12. 弄巧成拙:本意是指想用巧妙的方法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13. 狼狈为奸:指两个坏人勾结在一起,互相勾结做坏事。
14.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上的记载寻找良马。
后用来形容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标准去寻找和选择人才。
15. 鸠占鹊巢:比喻强行侵占别人的家产、职位等。
16. 不自量力:指一个人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
17. 纸短情长:纸短指情书篇幅较短,但表达的情感深长。
18. 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或事物的关键部分做一点点修改或补充,使之更加完美。
19. 守望相助:指彼此守望,互相帮助。
20. 蜂拥而至:形容许多人或物突然聚集到一起。
21. 好事多磨:在做好事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22. 目瞪口呆:由于吃惊或震动而目不转睛地张大嘴巴。
23. 得寸进尺:比喻得到一点利益后,贪得无厌,再向前要求更多。
24. 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示范给他人看。
25. 言过其实:说话夸张、夸大事实。
26. 宝刀未老:宝刀还没有变得钝利,比喻的是一个人的才能、精力和意志还没有衰退。
27. 小题大作:把小事情当成大事情来处理。
28. 含饴弄孙:形容喜欢和孩子玩耍、逗乐。
29. 桃李满天下:比喻自己的学生或门徒遍及四方,成就显赫。
30. 千疮百孔:指破损得非常严重。
31. 画地为牢:战国时期,宋国丞相曹参将宋国的边界用线条勾勒出来,形成一道地图,防止入侵。
画地为牢比喻做出保护措施,使某个区域尽量不受外界干扰或侵犯。
32. 心灵手巧:指一个人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3. 高不可攀:形容某人的地位非常高,难以超越。
34. 自食其果:自己做错事,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35. 增加色彩:意思是对某物体或事情增添新奇、有趣的特点。
36. 不落窠臼:指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37.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
38. 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39. 苟延残喘:苟延残喘意味着勉强保持生存,并且无法繁衍壮大。
40. 东山再起:原来指人经过失败、挫折后重新崛起,重回到权力和声望之中。
41. 一塌糊涂:形容混乱、杂乱无章。
表示某一种状态或某个事物十分糟糕。
42. 亡羊补牢:比喻出问题后补救措施,也可泛指事情发生后及时修复。
43. 酸甜苦辣:酸、甜、苦、辣是四种具有鲜明味道的口感。
44. 片面之词: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或事件,缺乏全面性。
45. 一帆风顺:形容顺利无阻。
46. 哭笑不得:既不能哭也不能笑,形容心里非常矛盾。
47. 愚公移山:愚公是一个乐观而顽强的农夫,他坚持不懈地挖山,最终感动了神仙,使他们把山移到了远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就能战胜困难。
48. 弄巧成拙:本意是指想用巧妙的方法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49. 混水摸鱼:在混乱的环境中趁机捞取利益。
50. 狐假虎威:利用别人的势力来吓唬欺负别人。
51. 金蝉脱壳:传说中,一只蝉为了逃避猎人的追捕,留下了自己的外壳,成功逃脱。
金蝉脱壳比喻在危急关头以巧妙的方式逃脱。
52. 司马青衫:司马青衫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形容景色宜人,意境优美。
53. 孟母三迁:孟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母亲为了给他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三次迁居。
孟母三迁比喻为了子女的教育而作出牺牲和努力。
54. 龙潭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55. 拔苗助长:古代有位种田的农民,急于想看到庄稼长得更快,于是就拔起了幼苗,结果庄稼都枯萎了。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56. 鸿沟难填:形容分歧、矛盾非常深,难以解决。
57.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之虫虽然被打死了,但身体仍然在扭动。
比喻坚韧不拔、死不瞑目。
58. 一言九鼎:比喻说话有分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59.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能力、地位等在众人中突出。
60. 心如铁石:形容心地坚硬,不为外物所动。
61. 自相矛盾:指自己的话或行为互相矛盾,不一致。
62. 含沙射影:比喻用暗中挑拨离间的手段。
63. 异想天开:指有奇怪、离谱的想法。
64. 舍近求远:放弃近处的好处,去追求远处的更大利益。
65. 兔起鹘落:比喻速度极快,迅猛而突然的行动。
66. 螳臂当车:比喻力量悬殊,自不量力。
67. 朝三暮四:比喻心思不定,反复无常。
68. 沧海一粟:比喻微不足道、渺小得不能计数。
69. 三令五申:形容再三叮嘱或下达命令。
70. 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事情真相显露无遗。
71. 铁杵成针:比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完成困难的任务。
72. 南辕北辙:本意为车子向南拐的时候车头却向北,后用来比喻做事适得其反。
73.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困境时给予帮助。
故事源于汉朝司马迁被处以刺字刑罚后,他的朋友郦食其冒雪送来了衣物,帮助他渡过寒冷的冬天。
74. 守口如瓶:严守秘密,不泄漏出去。
75. 狮子大开口:形容要求很高、很贵,让人难以承受。
76. 咄咄逼人:形容态度强硬或言辞尖锐,令人感到压迫。
77. 鸠占鹊巢:比喻强行侵占别人的家产、职位等。
78.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绘画水平极高,笔触犹如龙蛇游动。
79. 四通八达:形容交通发达,道路四通。
80. 一举两得:指在一次行动中同时达到两个目标。
81. 指鹿为马: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82. 人浮于事:指人多事少,岗位不对。
83. 梁上君子:比喻成为无名之人、庸庸碌碌的人。
84. 闭门思过:宋代宰相范仲淹因犯罪被贬到地方担任县令,他在任职期间反省自己的过错和不德行,闭门思过。
这个成语意指反省自己的错误并寻求内心的改变。
85. 四海一家:出自《孟子》,意为天下人都是一家人,应该和睦相处。
用来形容世界上人人都应该团结友爱。
86. 文治武功:古时的君主需要同时重视文化的培养和军事的发展。
文治武功成语形容一个国家既注重文化教育,又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87. 隔岸观火:比喻对他人遭遇危难时袖手旁观,不伸出援手。
88. 赴汤蹈火:比喻为了正义和事业的追求,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89. 哀兵必胜:明代张居正在修筑天津城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暴雨,工地上的工人因为湿衣无法工作,张居正亲自走上前去用水把自己的衣服打湿,示意自己要和他们一起苦干。
最终,这个精神感召了众人,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天津城的建设。
这个成语意指悲壮的军队能够取得胜利。
90. 破釜沉舟:春秋时期,楚国将领项燕为了鼓舞士气,烧毁了船只和锅碗瓢盆,表示与敌人决一死战。
这个成语意指下定决心,毫不动摇地做出决定。
91. 临渊羡鱼:楚国名将项羽围攻赵王城时,城内人民缺食,他们望着深潭中游弋的鱼儿,羡慕它们的自由。
这个成语形容有所追求却难以实现。
92. 抛砖引玉:意指主动抛出一些简单的话题或观点,引发别人更深入的讨论和回应。
93. 一字千金:形容一篇文章、一句话等非常有价值,具有很高的含义。
94. 披荆斩棘:比喻克服艰险困难,勇往直前。
95. 众口铄金:众人一致的意见可以把坚硬的金属熔化。
比喻舆论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决定。
96. 望梅止渴:相传,唐代诗人王之涣远离家乡,他在外地望着远方的梅树,心中想到了家乡的景色而忘记了口渴。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通过回忆或想象满足内心的需求。
97. 相得益彰:指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效果更好。
98. 知错能改:指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
99. 欲速则不达:意为急于追求快速效果,则不能成功。
100. 莫逆之交:指最为亲密、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