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转逐渐减量 ; rN及 向蛋 白营养支持 , “ 征 ” 同 时 可 见 肠 管 壁 增 厚 、 系 膜 ③ P 靶 , 肠
并 对 肠 壁 严 重 水 肿 及 合 并 大 量 腹 水 者 于 出 血 水 肿 及 腹 腔 内 游 离 积 液 等 间 接 征
参 考 文 献
静 滴 白蛋 白后 予 速 尿 针利 尿处 理 ;④ 前 象 。
静 增 M T患 者 病情 好 转 的一 肽 针 微 泵 维 持 抑 制 消 化 液 分 泌 ,开 始 时 增 粗 、 脉 内 有 低 密 度 的 血 栓 影 , 强 扫 升 可 视 为 部 分 A V 每 日总 量 达 08 l g .~ m .随 着 临 床 症 状 好 描 还 可 出 现 因 静 脉 壁 强 化 的 直 接 征 象 个 指 标
T检 查 ,对 高 表 现 .或 是 血 栓 形 成 导 致 血 小 板 快 速 消 均 予保 守 治 疗 。 体 治 疗 方 案 如 下 : 禁 ③ 早 期 进 行 腹 部 B超 及 C 具 ①
食、 胃肠 减 压 、 感 染 、 酸 及 补 液 扩 容 度 怀 疑 患 者 行 腹 部 增 强 C 或 C V 检 耗 表 现 。本 组 3例 血 小 板 减 少 患 者 经 抗 抗 制 T T
治 疗 研 究 概 况 叨 . 国 中 医 骨 伤科 杂 志 , 中
2 0 , ()5 — 0 0 3 1 1: 7 6 . 1
侵袭 . 起 经 脉 闭 阻 , 身 或 局 部 气 滞 血 奏 补 益 肝 肾 、 风 散 寒 、 血 祛 瘀 、 湿 引 全 祛 活 除
瘀 , 则 不 通 . 通 则 痛 。气 滞 血瘀 日久 , 止 痛 的功 效 。 本 组 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瘀 不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血, 对中、 重度 富颈靡烂 , 不失为一 种疗效好 的方法
组搠 4 周 5耐 J 6 周 7 周 8 周 9 周
参考文献
1 王椒 贞 .妇 产 科 理论 与 宴 馥 .上 海 t 梅 科 学 技术 出 版牡 . 9 5 上 18,
4 6 9
2 苏 虚 宽 , 增 样 替 江森 主 编
炎? 肠梗阻? 入院后经补液、 抗采 、 胃肠 减压 等治疗 , 天后症 1 状好转 , 腹痛减轻 , 并渐进 饮食 . 各项化验正常 。 至第 7 , 天 腹
痛再次 出现 , 第 9天 , 到 腹痛 明显 加重 , 脐周及 左上 腹 为 以
著。 查体 , 腹平软 . 脐周及左上腹压痛 . 腹部 Q T检查示 t 门静 脉 似有血桂 形成 即在连续硬膜外 麻醉下 剖腹探查 , 中见 术
3 讨论 3 1 红外线治疗宫颈 靡烂 , . 目前属软 理想的治疗手段 。 但术
后 阴道 浇 血 时 间 长 . 面愈 合 慢 创
净阴道 、 宫颈 分 泌橱厦粘藏 , 按照 宫颈靡烂面 积大小备好 大
小不等柿块 ( 厚约 0 m~1m)把 蘸有爱宝疗浓 缩液 的棉 . c ,
3 2 爱宝疗 的活性成份 为聚 甲酚磺醛 , . 它是 一 种高酸 性特
棒插入官蕞管 . 耀约 lm, 留 1 c 停 分钟 ~2 钟取 出, 分 将授 有 爱宝疗浓缩液的 四形柿块 敷盖 子靡烂面 3分钟~4分钟 ・ 待 靡烂面变成 灰 白色 , 如此富 强上药 隔 3日 1次 , 3次之 后 共 隔 日自行将 一枚 爱宝疗拄放 于阴道探处 . 6 。 共 枚 1 23 两组 均 于红 外 线 治疗 后第 4周 、 、 .. 5周 6周 、 、 7周 8 周 、 周 复查 . 9 记录 阴道 流血情况 厦愈合情 况 ・ 月内完全 3十
产妇产后引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合并肠坏死的多学科治疗(2020完整版)
产妇产后引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合并肠坏死的多学科治疗(2020完整版)患者女,30岁,以“顺产后10天,停止排气排便4天,腹痛2天”为主诉于2020年1月10日入院。
患者10天前顺产1女婴,产后出现腹泻,4天前停止排便、排气,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不适,主要为脐上区域钝痛,无绞痛,无恶心呕吐,起初未在意,后腹胀发作频繁,且有加重趋势。
急查肠系膜上动脉CTA提示:符合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征象,如图1-2;肠系膜上动脉CTA未见明确异常征象。
经抗凝及镇痛治疗后腹痛缓解1天后再发加重,排血性水样便,复查全腹部CT提示:空肠及升结肠异常改变,考虑肠缺血可能,如图3-4;肠系膜渗出性改变;盆腔积液;子宫增大。
考虑患者围产期高凝状态继发外周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肠系膜主干血栓形成,可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祛除暑,针对外周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可联合肠系膜上静脉插管间接溶栓治疗。
遂于2020年1月12日进行肠系膜上静脉吸栓术+肠系膜上动脉置管肠系膜上静脉间接溶栓治疗,手术过程:患者仰卧DSA床,右手抱头。
右侧胸腹部及腹股沟区常规消毒铺单。
利多卡因右侧股动脉区局麻生效后穿刺右股动脉成功,置入6F动脉鞘,给予肝素5000单位肝素化。
透视定位后右侧肋间利多卡因局麻生效后,22G穿刺针经皮肝脏穿刺,退针同时造影可见门静脉右支分支显影,进入微导丝并调整后进入门静脉主干,退出穿刺针,沿导丝进入扩张鞘,交换泥鳅导丝并调整后进入脾静脉内,退出扩张鞘,进入7F长鞘,并进入5F椎动脉导管,造影可见脾静脉、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肝内分支显影良好。
肠系膜上下静脉主干未见显影。
调整导丝,进入肠系膜上静脉分支,造影可见肠系膜分支及主干未显影,考虑血栓导致。
反复进入6F导引导管负压抽吸后可见大量血栓,陈旧及新鲜血栓均有,再次造影可见肠系膜上静脉主干部分显影,但仍存在明显充盈缺损征象。
术中讨论:血栓负荷仍较重,单纯抽栓效果差,可经肠系膜上动脉间接肠系膜上静脉造影,并给予阿替普酶间接溶栓。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_管强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0例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科住院1~2岁患儿,临床诊断均符合小儿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1],均选择了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均有腹泻为蛋花汤样便,均便常规未查出白细胞。
60例幼儿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A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1.6±0.3)岁,平均体质量(12.4±2.9)kg;B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1.6±0.3)岁,平均体质量(12.2±2.8)kg;2组幼儿在年龄,体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2组均不使用抗生素。
均口服蒙脱石散剂每次1.5g,每日3次,利巴韦林注射液每天每千克体质量10~15mg,静脉滴注,有脱水症状者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
A组加用口服甘草锌颗粒,每次0.75g,每日2次,开水冲服;B组不加用,经过治疗观察病程天数。
1.3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全身状况好,大便成糊状,次数每日<3次,无脱水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A、B 2组中,每一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记录每个患儿的病程天数,A组(4±3)d,B组(5±4)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
说明A组在病程时间上明显短于B组。
3 讨 论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性肠炎的病因系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渗透压增加所致,临床治疗主要为维持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祖国医学认为病毒性肠炎属“泄泻”的范畴,其病因主要是内伤乳食、感受外邪及脾胃虚弱,脾虚湿困是其基本病理机制。
其治疗关键在于运脾除湿[2],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它可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现代科学已知它含甘草甜素,水解后产生甘草次酸、葡萄糖醛酸。
肠系膜静脉血栓致小肠坏死误诊3例分析
肠系膜静脉血栓致小肠坏死误诊3例分析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小肠坏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临床并不常见,加上临床医师对本病常缺乏认识,故诊断十分困难,因此,MVT很难在术前确诊。
由于病情进展引起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是一种早期难以诊断的危重急腹症。
目前临床对该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共收治自1996年7月~2011年4月AMVT患者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63岁,因“持续性腹部隐痛7天,进行性加重2天”而入院。
该患者7前无明民诱因出现腹部隐痛,未进一步检查治疗。
2天前腹痛突然加重,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缓解。
发病以来无发热、寒战。
近2天未排便、排气。
入院查体:腹略膨隆,全腹轻压痛,以两侧为著,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
患者病史不详。
血常规WBC 8.6×109>/sup>/L,N 0.78,HB 86g/L。
腹彩超见腹腔大量积气,肝胆未见异常,胰腺显示不清。
腹平片见肠管积气明显,肠腔内多个液平。
空腹血糖15.6mmol/L。
血尿淀粉酶正常。
入院诊断;急性肠梗阻。
经保守治疗2天,患者腹痛减轻,腹胀症状明显加重,肠鸣音消失,腹平片示腹内大量液气平面,遂转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小肠系膜血栓形成,大量小肠坏死,颜色深绿发黑。
腹腔内血性渗出液约1200ml,术中切除坏死部分小肠近100cm。
术后诊断:肠系膜静脉栓塞,小肠坏死。
例2:患者,男,65岁。
因阑尾切除术后5d伴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入院。
5天前,曾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入院体检:T 39.0℃,P 120次/分,R 30次/分,BP 80/60mmHg。
神清,腹略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右下腹见长约5cm术后切口,未拆线,无感染表现。
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以脐周为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8例临床分析
trm oi S T . to s T ec ncl aao 8csst ae o 0 2t 2 0 u optl e ho b s s( MV ) Meh d h l i t f ae r t f m 2 0 o 0 7 i o r si r i ad 2 e d r n h aw e
a ay e er s e tv l Re ul Amo g28 c s s, 4 c s swe ec r d a d 4 c s sd e Amo g t e2 a e n lz d rto p ciey. s t s n a e 2 a e r u e n a e id. n h 0 c s s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报告_贺立敏
片 75 mg / d, 随访 1 年, 未复发。
2 讨论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起病缓慢, 常有数天至数周腹部不
适, 厌食, 大便习惯改变等先驱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而腹痛加 剧, 腹胀, 呕吐, 血便, 呕咖啡样物, 腹膜刺激征甚至循环衰 竭。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 红细胞浓缩。腹平片可见 肠管扩张、肠壁水肿增厚和肠袢之间分离。腹腔穿刺如抽到 腹水, 提示肠管已坏死。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 术前诊断困 难, 常因急性肠梗死合并腹膜炎在剖腹探查中确诊, 病死率 高。治疗可行血栓切除术, 如有肠坏死者, 需同时行肠切除 术。由于病变有复发性, 故常规予抗凝治疗。该患者既往有肺 栓塞病史, 早期有腹胀、腹痛症状, 随后出现血便、腹膜刺激 征, 及时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行肠切除术及抗凝治疗, 预 后良好。由于该病早期诊断困难, 故对伴有高凝状态( 如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和癌症) 、肠系膜上静脉损伤 ( 外伤、手术、放 疗、门- 腔静脉分流术后) 、腹腔感染、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有 周围静脉血栓性炎症病史者, 出现上述症状应想到本病。力 争早期诊断, 从而降低病死率 [1 ]。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
2001. 1805
实用内科学
第 1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4_04_14 收稿)
作者单位: 300280 天津市大港油田职工总医院
417
and moss y fib er sp routing. Ep ilepsia, 1993, 34( 6) : 985- 995 5 Dube C , Boyet S, M arescau x C, et al. Relatio nship betw een
浅析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局部性肠坏死的病因以及治疗办法
浅析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局部性肠坏死的病因以及治疗办法发表时间:2013-06-20T16:30:24.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叶孟华[导读] 急性期患者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慢性期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叶孟华(德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德兴 334200)【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244-02【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局部性肠坏死的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以来收治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肠坏死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50例患者中,进行过腹部手术而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60%,而进行过肝硬化脾切除术而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4例,占腹部手术的80%;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抗凝溶栓治疗两种。
44例患者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经治疗后,1例患者死于肠坏死,2例患者死于中毒性休克,病死率为6.82%,其余41例患者预后良好;6例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无死亡病例,病人预后良好。
结论腹部手术、血液的高凝状态、高血压及门脉高压症是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急性期患者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慢性期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分析临床疗效肠系膜静脉血栓(MVT)形成大多是因为肠内缺血或静脉病变所致的临床并不多见的一种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
由于MVT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所以临床上对于MVT的诊断至今尚有难度,关于该病早在1个世纪前就有描述,但至今仍然未能做出具体的理论阐述,而在疾病的发病初期,更是难以查出[1]。
MVT在外科中比较少见,且当发现并确诊以后往往疾病已经到达坏死程度,因而该病的病死率颇高[2]。
本次实验回顾性分析我院MVT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治分析及预后,现总结报告如下。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并肠坏死1例临床分析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并肠坏死1例临床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血栓(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thrombosis,SMA)是一种绞窄性动力性肠梗阻,由于肠管可能在短时间内广泛坏死,术前诊断相对困难,术中需切除大量肠管,术后遗留营养障碍,因此病情较一般绞窄性机械性肠梗阻更为严重。
本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其形成是在严重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基础上逐渐发生的,因而起病隐匿。
因长期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导致侧支循环的建立,所以临床上急性缺血症状较轻,但随病情恶化可逐渐出现少尿和代谢性酸中毒。
当出现腹膜炎症状和体征时,患者多已发生肠坏死和穿孔。
现报告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并肠坏死患者病例进行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农民。
因突发上腹胀痛5d,于2015年4月入院。
5d前患者进食糯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呈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查体:体温37.0℃,脉搏:60次/min,心率:20次/min,血压:142/92mmHg。
意识清,无畏寒、发热、黄疸,无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无血尿及黑便。
腹部膨隆,胃肠蠕动波无,腹式呼吸减弱。
腹韧,全腹散在压痛,以中上腹部、中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轻度肌紧张,Murphy,s征阴性,无肾区叩击痛,未闻及肠鸣音。
尿淀粉酶934U/L,白细胞23.18×109/L,CT示:左侧冠状动脉、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腹部肠管积气、积液。
腹三位片示:小肠肠梗阻。
5年前院外诊断为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
以“腹痛原因: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收入肝胆外科。
经保守治疗后患者腹部体征进行性加重,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10ml陈旧性血性液体,遂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盆腹腔约1000ml暗血性液体,伴恶臭,距屈氏韧带约20cm至横结肠左段处大部小肠及右半结肠发黑、坏死、蠕动丧失,未见系膜明显扭转,肠壁未见确切穿孔等情况。
肠系膜血栓大量小肠坏死的诊治体会
肠系膜血栓大量小肠坏死的诊治体会1病例介绍患者,男,67岁,因腹部疼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2天入院。
入院后查体:腹略膨隆,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患者既往风湿性心脏病史二十年,脾破裂切除术后五年。
入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三天,患者症状渐加重,肠鸣音消失,x线示腹内大量液气平面,转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小肠系膜血栓形成,大量小肠坏死,腹腔内血性渗出液约1500毫升,术中切除坏死部分小肠,保留肠为近侧空肠80厘米和末端回肠45厘米,行空回肠端端吻合,术后行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
患者术后第4天肠蠕动恢复,开始进少量流质饮食,第8天改为半流食,肠蠕动恢复后出现水样腹泻,量约500ml/天。
腹腔引流管术后仍引出血浆性液约800ml/天。
腹泻中伴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此后患者体重减轻,并逐渐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下肢水肿等营养缺乏现象,经补液、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均有改善,切口经换药三周后愈合,一个月后出院,半年后复查较为消瘦。
每日少量多餐。
化验检查轻度营养不良。
2讨论肠系膜血栓形成病例在临床中发生率较低,在我们基层医院医生中对其早期诊断认知不足。
本例患者住院后因其5年前曾行脾破裂切除术,加之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症状比较明确,于思想上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便先入为主,从而忽略了患者既往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史,有肠系膜血栓形成的可能,而在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经多次复查x线无好转,肠鸣音渐消失,不得不行剖腹探查后才发现肠系膜血栓导致大量小肠坏死,不得不行大量小肠切除。
本例病人医生如果能从思想上重视肠梗阻的病因诊断,考虑到血运性行肠梗阻的可能,及早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就有可能不至于大量小肠坏死,那么,病人术后状况可能会好转很多,应当吸取教训。
本例病人术中情况决定了必须行大量小肠切除,如果小肠切除超过3/4可能引起严重的吸入障碍,但如果残余量超过1米,则大量部分患者可以逐渐得到代偿,而且保留回盲对肠吸收的代偿具有重要意义,本例病人术中采用温盐水纱布湿敷,肠系膜注射普鲁卡因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多的保留小肠,为术后小肠吸收功能提供保障。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18例诊治体会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Jan 29(1)•论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18例诊治体会王坤\李振想施海^(1.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新乡453000;2.新乡医学院第3附属医院普外科,河南新乡453000;3.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消化病院ff肠外科,陕西西安710032)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with Intestinal Necrosis of 18 CasesWANG Kun^LI Zhen—xiang2,SHI Hai3 (1.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of First Peopled Hospital of Xinxiang, Xinxiang 453000 China;2.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of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453000 China;3.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 China)AbstYSiCtl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and the operational mode.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8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necrosis caused by actu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hospitalized from August 2011 to march 2015 in Xijing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stropectively.Of this18 patients,nine underwent bowel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five underwent bowel resection,end-to-side type T anastomosis of jejunum and ileum combined with residual ileum ostomy,two underwent bowel resection,jejunum ostomy combined with terminal ileum ostomy and feeding tube placement,one underwent bowel resection,jejunum ostomy combined with the residual ileum closure and the other one underwent sham-o p e r a te d./?^A m o n g the18 cases, the rest of the hospital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6 patients underwent fistulostomy after 6~9 months.1 cases of short bowel syndrome were followed^.Conclusion 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necrotic bowel disease has no characteristic symptoms and is easily misdiagnosed.Early diagnosis and bowel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or end-to-side type T anastomosis of jejunum and ileum combined with residual ileum ostomy combined with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are critical.Keywords:Mesenteric Yein;Thrombosis;Necrotic Bowel;Bowel resection;Intestinal Anastomosis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的诊断及不同程度肠缺血坏死的手术方式选择。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6例临床分析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6例临床分析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cve nousthrombosis,SMVT)临床较少见,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很难在发病早期确诊。
我院2005~2013年收治6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資料本组共6例,男4例,女2例。
年龄25~73岁,平均56岁。
2例进食不当诱发,其余4例无明显诱因。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时间7 h~20 d,平均5 d。
呕吐者3例,均为胃内容物。
血便者2例,腹胀者4例。
合并肝炎肝硬化1例,心脏病2例,高血压2例,糖尿病1例,有手术史1例,脑栓塞3例。
3例压痛不明显,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者2例,移动性浊音阳性者2例,肠鸣音减弱者4例。
行腹部穿刺者2例,抽取液均为淡红色血性液体。
2例当天即有白细胞计数升高,10.6×109/L~31.3×109/L,平均15.4×109/L。
4例D-二聚体升高,4例行腹部CT检査,3例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增粗,腔内高密度影,腹腔积液。
强化扫描示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
5例行腹部B超检查,2例肠系膜上静脉不显影。
治疗前诊断明确者4例。
1.2方法本组有2例行手术治疗,腹腔渗液均为淡血性,1例为暗红色陈旧性渗液。
肠管坏死20~180 cm。
1例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其余1例行坏死肠管切除,I期造瘘,II期还纳,其手术方法如下:于小肠系膜根部做横切口,约5 cm。
小心分离并找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触及血栓,游离出3 cm近远端,用细橡胶管控制,以尖刀切开前壁1 cm,可见血栓涌出,推挤近端血管,排除血栓。
全身肝素化后,阻断近端,向远端注人尿激酶250万U,阻断远端。
用5-0无损伤单丝尼龙线连续外翻缝合血管切口,排气后打结。
热盐水纱垫处理血运可疑处肠管,20 min后观察其血运有无改善。
切除已坏死肠管,可疑血运障碍肠管外置,并空肠双腔造瘘。
术后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肝素、低分子肝素钠行抗凝治疗。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肠坏死诊断及手术治疗体会
s h o t- r b o w e l s y n d r o me s o c c u r r e d i n 2 c a s e s .N o r e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d e a t h o c c u re d . Al l f o 1 2
间1 4~ 2 0 d 。2例患者术后继发短肠综合征 , 无手术死亡及再 次手术 。全部患者得 到随访 , 随访 6个 月 ~1 年无 1例复发 。结论 S MV T 合并肠坏 死早期及时诊 断和围手术期治疗 的规范化处理 , 可避免
再 手术或形成继发性短肠综 合征 , 尤为重要 。
【 关键词 】 肠系膜血管闭塞 ; 诊断 ; 血管外科 手术
I n i t i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b o we l n e c r o s i s b y a c u t e s u p e r i o r me s e n t e r i c v e n o u s t h r o mb o s i s L y u R u i g u a n g ,Ya n g Xi u f e n g,B a i Hu a t i a n ,Ch e n Ha o we i .De p a r t me n t o f He p a t o b i l i a r y S u r g e r y,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O r d o s Ci t y,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0 1 7 0 0 0,C h i n a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e r :Y a n g Xi u f e n g,E ma i l :y a n g x f 1 9 6 2 @a li y u n . c o n r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肠坏死4例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肠坏死4例
敬长春;陈冰;朱玉森
【期刊名称】《胃肠病学》
【年(卷),期】1999(4)3
【摘要】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
年龄31~78岁,平均55岁。
发病至就诊平均4.5天。
术前3例诊断为肠梗阻,1例诊断为消化道穿孔。
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例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1例有心肌梗塞史,1例原因不明:经手术4例中3例死亡,其中1倒术后2天再次出现小肠系膜血栓形成,
【总页数】1页(P132)
【作者】敬长春;陈冰;朱玉森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52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
【相关文献】
1.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18例诊治体会 [J], 王坤;李振想;施海
2.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并脾梗死1例 [J], 郝国祥;徐新宇
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影响因素的研究 [J], 黄伟华
4.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临床分析 [J], 杨用武
5.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临床分析 [J], 胡永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所致肠坏死22例诊治分析
小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所致肠坏死22例诊治分析杜超;成超;腾云飞;李毅清【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5(024)006【摘要】目的探讨小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所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疑似小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所致肠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小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所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结果 (1)彩色多酱勒超声检测阳性预测值67.7%,灵敏度95.5%,特异度82.1%,检出结果与手术及病理诊断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手术及病理检测确诊22例,手术治愈15例,死亡7例,其中3例为全小肠伴部分结肠坏死无法切除致感染性休克死亡,4例因切除术后继发血栓形成进一步坏死或肠瘘感染死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小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所致肠坏死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早期手术治疗,辅以术后有效的抗凝及溶栓,可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总页数】3页(P689-690,693)【作者】杜超;成超;腾云飞;李毅清【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湖北武汉430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湖北武汉430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湖北武汉430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相关文献】1.小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广泛肠坏死抢救成功一例 [J], 陈亚敏;张家宾;吴宜斌2.急性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肠坏死19例观察及护理 [J], 胡秀梅3.高原地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诊治分析 [J], 邹国有4.子痫并发小肠粘膜下血管血栓形成肠坏死1例 [J], 王非;张斌;等5.高原地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诊治分析 [J], 邹国有[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临床分析【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MVT)是比较少见的外科疾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1]。
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MVT 9例,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MVT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39岁。
全部为术中确诊。
其中有腹部手术史者4例,包括阑尾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术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2例;下肢静脉血栓史患者1例;无明显病史患者2例。
9例均以进行性腹痛入院。
从临床症状出现至确诊平均时间为3 d。
9例患者中伴有恶心、厌食、呕吐者6例,腹泻者4例,便血者2例,中毒性休克者1例。
术前均有腹膜炎表现,腹膜穿刺均抽出血性腹水。
术前均行腹部B超检查,其中4例行腹部CT检查,由于影像技术等因素影响,术前均未能确诊。
1.2 临床处理穿刺出现血性腹水后,经积极术前准备,立即予以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小肠部分或大部分为黑紫色坏死,边缘肠管呈暗红色淤血状态,肠管肿胀,尚未穿孔。
相应肠系膜血管有新鲜血
栓形成,周缘小静脉被血栓阻塞。
立即阻断血栓形成的系膜血管,实施坏死肠段切除和小肠端端吻合。
术中切除肠管70~260 cm,平均160 cm,保留肠管90~320 cm。
术中确诊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并延续至手术后1周,然后改为口服抗凝药(华法令、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持续6月以上。
2 结果
7例治愈,其中2例出现较轻短肠综合征,经一段时间小肠代偿吸收好转,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4个月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2例术后因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MVT病因明确者为继发性,病因不明确者为原发性和特发性。
目前约75%的MVT可以获得病因诊断。
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所导致的高凝状态,如肿瘤、腹腔炎症、手术或肝硬化及门脉高压。
通常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而肠系膜下静脉很少累及。
由于肠系膜血栓性疾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早期误诊率高达95%,多数患者因肠坏死行剖腹探查时才得以确诊[1-2]。
我们认为,诊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高危人群。
高凝血倾向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如有腹部手术史、肝硬化病史、深静脉血栓史及腹腔炎症等高危因素。
2)
“症征不符”是本病最重要的临床特征。
急性患者突出的临床特点是急发腹痛,而早期体征轻微,症状与体征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
腹痛常位于中腹部,呈绞痛性质,约75%的病例就诊前48 h已出现相关症状,常伴有恶心、厌食、呕吐、腹泻。
约15%的病例有呕血、便血或黑便,约1/2的病例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早期体格检查可以是完全正常的。
腹膜刺激征的出现常常预示着肠管的坏死。
若肠鸣音消失或减弱,往往预示需要急诊手术。
3)CT能提供相对早的诊断,但在基层医院,限于影像学技术因素,确诊率还不高,具有决定意义的往往是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B超检查的价值在于发现腹水和鉴别诊断。
腹部血管多普勒有助于发现系膜血栓。
X线射片能够明确梗阻的范围和大体位置。
一般以为,腹部CT对于肠系膜血栓的诊断价值最大,约90%的病例可以明确诊断[3]。
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之一,有报道影像学检查并结合D-二聚体的含量的测定,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4]。
本组病例中4例术前行CT检查,但都未能确诊,可能与我们选择的检查时机以及影像学技术有关。
MVT早期诊断可以行溶栓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免于手术治疗。
对未获早期诊断的患者,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手术中保留尽可能多的肠管,防止短肠综合征的发生。
本组资料显示肠系膜血栓常从边缘血管开始,迅速向周缘和主干静脉发展。
首先用无损伤血管钳阻断毗邻部分肠管的静脉吻合弓,阻止血栓向邻近蔓延;阻断病变部分的主要血管,防止血栓向肠系膜血管主干延伸。
此时再按常规步骤切除肠管,同时立即给予抗凝治疗。
如果边缘部分
微血栓形成的血管再次恢复正常血供,即意味着挽救了更多的肠管。
24 h后的再次剖腹探查可作为避免有活力肠管切除过多的一种治疗方式[3]。
本组病例的坏死肠管多数位于空肠和回肠中上段,末段回肠往往保留得较好,回盲瓣作用存在,切除的肠管相对较长,剩余的肠管大多
≥1 m。
本组<1 m的患者2例,术后发生较轻程度短肠综合征,经过治疗和饮食调节,3个月后恢复正常。
对于短肠综合征的预防,除了尽量保留可能存活的肠管外,还应尽可能保留回盲瓣,这对于机体营养的吸收至关重要。
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早期应用肝素抗凝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3]。
我们术中确诊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100 U皮下注射抗凝并延续至手术后1周,术后每日2次,持续7 d,然后口服抗凝药(华法令、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持续半年以上。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死亡率高,其生存率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年龄、并存疾病的出现与否、诊断及外科处理的及时性等。
术前早期诊断是关键,术中尽可能的保留健康肠管是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前提,术后坚持抗凝可以有效的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巩方明,刘洪俊,石玉龙.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3(9):192.
[2] 高德山.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J].消化外科,2004 ,3 (4) :245–246.
[3]朱理纬,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6)408-409.
[4] 江厚象,潘凯,夏利刚,等.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11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10(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