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的跨学科整合:发展中的扎根认知论
扎根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近几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逐渐变得更为重要。
许多学者倾向于提出新的研究理论,以更好地探索教育问题,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艾尔维兹于1960年提出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认识和描述社会建构和行为变异的非常有用的理论框架。
随着时间的推移,扎根理论在其他学科中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也开始采用扎根理论来探索教育问题,深入探究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如何推动教育变革。
扎根理论主要是以社会结构为基础,以社会关系作为教育行为的基础,认为通过形成社会关系和联系,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的社会性活动,从而增强教育环境。
例如,学生可以从家庭、朋友、学校、学习资源等中获得所需的社会支持,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接受特定的教育建构,在“偷懒”的时候按照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增进学习参与。
此外,扎根理论还具有许多其他好处,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知识背景,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识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期望,对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扎根理论的原则,在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穿插各种实践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最后,教育研究者可以利用扎根理论,在实验室和实践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动机进行有效的探究。
根据研究发现,利用扎根理论相关的测量工具,教育者可以通过探究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开展比较研究,分析教育背景及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此外,教育研究者甚至可以利用扎根理论,研究不同地区的教育问题,如失学问题、减少教育差距等,从而为教育变革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扎根理论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它为教育实践和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能够深入探究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教育变革,努力减少教育差距,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陈向明发表日期:2005年9月29日作者: 本页面已被访问 735 次在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领域,一个十分著名的方法是格拉斯(Glaser )和斯特劳斯(Str auss )提出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1967)。
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
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
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
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
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
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
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
扎根理论和思辨相结合
扎根理论和思辨相结合扎根理论又叫扎根理论法或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斯特劳斯和格拉斯两位社会学者在1967年出版的《扎根理论的发现》一书中率先提出来的,是一种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以建构理论的方法。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由于受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影响或追求文章看起来有据可依、科学严谨,故而,在现在条件下的教育学研究中对定量研究较为重视,对定性研究比较排斥。
而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没有一定的范式,只能对资料进行简单的描述,研究者只能凭借主观判断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得出研究结论,未能对资料进行深入挖掘而获取内在有用的价值信息,不能构建出严谨的理论。
扎根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尝试在教育中应用,但迄今为止尚处于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的改造阶段,还没有成为主流的范式。
2扎根理论的内涵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其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构建理论。
简单的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就是研究者针对与自身相关或感兴趣的主题,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不断地加工、比较、分类、概念化,加以关联和建构,将隐藏在资料中的理论通过研究者的理论触觉挖掘出来,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理论。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脚踏实地的去高等教育的现场进行实地调研、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升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从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自下而上的抽象出理论、提升理论,最终建构理论。
因此,扎根理论要有经验的支持,但它主要宗旨不在于经验性,而在于从经验的事实中抽象出新的理论和思想。
3扎根理论的特点3.1扎根理论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扎根理论特别强调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获得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建构出一定的理论框架。
在扎根理论研究者看来,任何理论的获得都必须建立在丰富、详实的资料基础上。
因此,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实地的访谈、调查、参观等方法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起来。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认知心理学正在经历着迅猛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类思维、学习、记忆、意识等心理过程,为探索人类思维和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跨学科的融合与应用、实证研究的多样性和数据科学的发展。
一、理论和方法的创新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理论和方法被提出和应用。
其中,认知神经科学是最为显著的创新之一。
认知神经科学基于神经科学的一系列技术手段,通过测量和研究大脑的神经活动,揭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神经机制和运作方式。
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认知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引领认知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在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推动下,认知心理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和丰富。
例如,相关研究更加关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成分和复杂的心理反应。
新的研究工具,包括他们的应用范围和方法,也正在不断发展。
二、跨学科的融合与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第二个发展趋势是跨学科的融合和应用。
认知心理学研究所需的数据和技术,需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经验和技术。
在理论和方法上,认知心理学已经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这些交叉领域的研究不仅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方法,还为解决许多复杂的真实世界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突破口。
跨学科的融合也让认知心理学得以更好地应用,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工业和商业等领域。
例如,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社会了解学习和教育过程,并为改善教育环境和推动平等教育制度作出贡献。
在医疗领域,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医学专业人员诊断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并改善障碍者的治疗保障。
在工业和商业领域,认知心理学可以用来改善产品设计,解决生产和营销问题,提高企业效率和社会价值。
三、实证研究的多样性认知心理学的第三个发展趋势是实证研究的多样性。
认知心理学对许多实验方法有强烈的需要。
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意涵、建构与融合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方法论; 建构主义; 后现代视角 作者简介: 吴继霞( 1962— ) ,女,江苏如皋人,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格心 理学与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常生活中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研究”( 项目编号: 14BKS080) 的阶 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068( 2019) 01-0035-15 收稿日期: 2019-03-01 DOI: 10. 19563 / j. cnki. sdjk. 2019. 01. 004
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扎根理论作为方法论的
意涵已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扎根 理论与具体研究实践的结合为扎根理论的发展提 供了诸多可能。笔者从扎根理论的不同理论基础 出发,梳理当前研究方法论中的不同形式,并在此 基础上对扎根理论研究实践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具身认知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以跨学科为视角
具身认知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以跨学科为视角吴俊;唐代剑【摘要】随着旅游研究的日益深入,引入跨学科的新兴理论并合理应用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趋势性的热点问题.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强调人类思维对于身体及情境的嵌入性依赖与互动关系,具有自然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双重理论背景,为旅游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文章基于对具身认知理论渊源及其内涵的认识,分析了具身认知理论对跨学科科学研究的意义,为应用具身认知理论开展旅游研究提出了思路.从科学研究应用意义来看,具身认知理论具有从跨学科视角解释旅游者行为、体验及其形成的理论优势,可以帮助旅游研究者打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壁垒,从而有效地构建科学的跨学科旅游研究范式.【期刊名称】《商业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7页(P71-77)【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跨学科研究;旅游研究【作者】吴俊;唐代剑【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1吴俊,唐代剑.具身认知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以跨学科为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6):71-77.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具身认知理论(Theory of Embodiment Cognition)在科学研究实践中逐步成为解释人类身体的物质存在与人类思维、情绪、道德等心智抽象概念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依据,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为解释“身”与“心”的复杂系统关系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与理论支撑,在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都得到了重视[1]。
随着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成熟,具身认知理论已经由单纯的认知学科概念发展成为成熟的跨学科研究范式,相关的研究技术、工具及理论不断更新,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旅游研究者开始关注到旅游者的身体(Body)。
心理学中的认知科学研究
心理学中的认知科学研究在现代科学中,人类的认知过程一直被心理学家所关注。
认知科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方法论,它将形式逻辑、实证心理学等学科整合在一起,旨在研究人类大脑的认知机制,从而推进学科的发展。
一、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认知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计算机工程师开始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过程,试图揭示大脑认知机制的本质。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正式提出,心理学家开始尝试建立有关知觉、思维和记忆等方面的认知模型,逐步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0世纪70年代,神经科学家开始将神经元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建立了认知神经科学。
随着人类对认知过程的了解逐渐深入,认知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并涉及到语言、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成为了探讨人类智力和大脑认知机制的研究基础。
二、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1.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认为人类在面对外部环境时,会按一定的机制获取、编码、存储、检索和运用信息,进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2.认知模型认知模型是指认知科学中对人类认知过程进行建模的一种方法。
通过建立模型,可以对人类各种认知任务进行预测和解释,从而深入探究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
目前,人类的认知模型已经涵盖了感知、记忆、语言、创造性思维等各个方面。
3.神经元模型神经元模型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在于神经元对刺激的响应。
神经元模型以神经元为基本单元,试图构建神经元网络和神经元编码机制,进而探究认知过程的行为和理论。
三、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法是认知科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实验室环境下的控制和模拟实验,通过记录实验对象的反应和生理变化等数据,来研究不同认知过程中的行为和神经机制,从而验证或推翻理论假设。
2.脑成像技术脑成像技术是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电生理学和脑皮层刺激等方法,对认知过程中的大脑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探究人类思维和决策过程的神经机制。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强调将学科知识作为课程的中心,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概念置于课程设计的核心位置。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出现,标志着教育理论的一次重要转变,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课程设计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和学生中心主义的倾向,使课程设计更加科学、系统和有效。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主要包括认知导向流派、社会建构主义流派和整合主义流派。
认知导向流派强调学科知识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科知识的学习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
认知导向流派的代表性理论有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科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发展。
社会建构主义流派强调学科知识的社会性和建构性。
它认为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和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社会建构主义流派的代表性理论有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布朗费尔德的情境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实现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整合主义流派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综合。
它认为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课程设计应该突破学科边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融合。
整合主义流派的代表性理论有泰勒的综合课程理论和提姆普尔的跨学科整合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综合,通过设计有机的学习活动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流派在实际教育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发展。
不同流派的理论对于课程设计的不同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认知导向流派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构建;社会建构主义流派注重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知识的建构;整合主义流派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综合。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标志着该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一、初期衍生阶段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出现。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行为和动机。
早期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群体行为、领导力和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态度和观点。
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实验室实验和观察研究。
二、理论建立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社会心理学进入了理论建立阶段。
以康奈尔大学的Lewin为代表,社会心理学家开始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如场论和认知一致性理论。
这些理论试图解释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认知革命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社会心理学进入了认知革命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他们强调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和解释,以及个体对社会情境的认知评估。
这个阶段的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实验、调查、模拟和现场观察等。
四、应用拓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社会心理学进入了应用拓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关注个体在实际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心理学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如领导力、团队合作、决策和人际关系等。
这一阶段的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五、跨学科整合阶段21世纪以来,社会心理学进入了跨学科整合阶段。
社会心理学家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如神经科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这种跨学科整合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
研究者开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脑成像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探索社会心理学中的问题。
总结起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期衍生、理论建立、认知革命、应用拓展和跨学科整合等几个阶段。
这些阶段的发展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从最初的研究到理论建立,再到应用拓展和跨学科整合。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2023-11-11contents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概述•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研究设计•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与特色•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评估体系目录contents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实践案例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挑战与展望目录01跨学科教育学硕士概述定义跨学科教育学硕士是一种以跨学科为基础,融合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能够在复杂教育环境中应对现实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位。
背景随着教育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单一学科的教育学已经难以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因此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定义与背景跨学科教育学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工具,从而推动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复杂的教育工作。
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跨学科教育学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动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趋势。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跨学科教育学的意义国外现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跨学科教育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和项目,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国内外跨学科教育学的现状与趋势国内现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我国也开始重视跨学科教育学的发展,一些高校和教育机构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
发展趋势跨学科教育学将会成为未来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发展将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跨学科教育学将会与这些新技术相结合,推动教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02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学科教育学研究设计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旨在从实际数据中提炼出理论。
扎根理论在中 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
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和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实践的日益丰富,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在中国教育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和探索。
扎根理论由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于 1967 年提出,它强调从经验资料中自下而上地构建理论,而非先预设理论框架再进行验证。
这种方法注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概念、构建范畴,并通过不断的比较和归纳,形成具有解释力和创新性的理论。
在中国教育研究中,扎根理论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深入挖掘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中国教育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情境和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可能难以全面、深入地揭示其内在机制。
扎根理论通过对大量真实的教育数据进行细致分析,能够帮助研究者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和深层次的因素。
其次,扎根理论有助于推动教育研究的本土化。
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和社会环境,国外的教育理论和模式在应用时往往需要进行本土化的调整和创新。
扎根理论强调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理论,能够更好地结合中国的教育实际,为解决本土教育问题提供针对性的理论支持。
再者,扎根理论能够促进教育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深入教育现场,与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密切互动,获取第一手资料。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能促进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扎根理论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对扎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差。
一些研究者可能没有充分掌握扎根理论的核心原则和方法,导致研究过程不规范,数据收集和分析不够深入,从而影响研究质量。
另一方面,研究资源和条件的限制也给扎根理论的运用带来困难。
扎根理论的研究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而在现实中,研究者可能面临时间紧张、经费不足等问题。
跨学科教学:整合知识,培养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学:整合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引言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科的划分使得知识被固化在各个独立的领域中。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综合化。
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跨学科教学的概念,其背后的理论依据,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
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与背景跨学科教学,又称为综合性教学、融合性教学,指的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相互关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过去,教育系统往往将知识划分为各个独立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不同的学科来获取相关知识。
然而,这种划分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而跨学科教学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学科边界,使得学生能够在多个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全新的认知模式。
跨学科教学的理论依据跨学科教学的背后有两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即认知负荷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1. 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脑在处理信息时有一个认知负荷的限制。
学习者在接触新知识时,需要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整合和运用,从而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果学习者同时接触过多不相关的知识,就会导致认知负荷过大,无法有效地进行学习。
而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减少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2.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个体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而实现的。
学习者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教学的优势和挑战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1. 优势•整合知识:跨学科教学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第一章引言认知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的认知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还包括感知、思维、记忆和意义等方面。
认知学习理论不仅在理论上对于教育有重要的启示,而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
本文将从认知学习理论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入手,探讨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针对其应用和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认知学习理论融入教育实践中。
第二章认知学习理论的概念2.1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认知学习理论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理论,其核心概念是人的认知过程,即人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应用信息方面的活动。
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人的认知过程,认为学习是通过信息处理和知识建构来实现的。
2.2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认知学习理论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但该领域的繁荣始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其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理查德·安德森和哈伯德·斯皮尔维奇等人的出版物《认知心理学》。
2.3 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实践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控制变量和操作因变量来研究认知学习的影响因素和结构;实践研究主要是通过教育实践来验证认知学习理论,探究认知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3.1 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五大原则:信息加工、学习建构、活动参与、社会互动和元认知技能。
这种教学设计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和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3.2 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评价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评价教学者的教学质量。
3.3 教育咨询中的应用教育咨询是通过个人或小组交流来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教育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时也能鼓励学生发展元认知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基于扎根理论的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路径探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路径探析基于扎根理论的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路径探析扎根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劳德·冯·格尔德纳(Govan Gardner)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该理论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中。
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职教)中,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也可以通过扎根理论来进行探析。
本文将基于扎根理论,探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路径。
一、扎根理论概述扎根理论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来构建理论模型。
扎根理论认为,社会现象是复杂而多样的,它们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并呈现出多重关联关系。
扎根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数据的深入研究和解释,从而构建理论模型并深入洞察研究对象的本质。
二、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路径在职教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扎根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路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视觉模式扎根理论中的“视觉模式”是指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深入观察和分析,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视觉图景。
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视觉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教师需要通过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建立起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整体认知,并形成知识的结构框架。
2. 而立之年扎根理论中的“而立之年”是指研究者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后,形成的初步理论框架。
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而立之年可以理解为教师在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上达到的一个新的境界。
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并且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深圳天擎扎根理论中的“深圳天擎”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解释,形成的深入洞察和理论构建。
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深圳天擎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能够深入思考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基于扎根理论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动态变化
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其专业认同感有重要影响。
师资力量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态度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产生积极影响。
社会认可度
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对学生的专 业认同感产生消极影响。
05
讨论与建议
Chapter
针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培养建议
重视学科交叉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背景的知识和技能。应注重学科 交叉,鼓励学生选修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拓宽知识面。
缺乏实证研究
尽管有一些研究涉及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但这些研究 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研究。
缺乏动态研究
目前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某一时间点的专业认同感,入的理论探讨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出发,对教育技术学 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探 讨。
专业认同感各维度变化情况
知识技能维度
01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逐渐增强,但在实践
应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情感态度维度
02
学生对专业的态度从陌生到熟悉,但部分学生在高年级时对专
业的热情有所降低。
价值观维度
03
学生对教育技术的价值逐渐认可,但部分学生仍存在疑虑和困
惑。
专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
样本特征
样本年龄分布在18-22岁之间,其中大部分 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使用能
力。
专业认同感总体变化趋势
专业认同感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波动。
大一新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随着年级的升高, 专业认同感逐渐增强。 大三、大四阶段,专业认同感有所下降,可能与学业压 力、就业前景等因素有关。
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
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引言: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一种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旨在通过理论生成的方式从数据中建构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概念和理论。
自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扎根理论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教育研究领域,随着对质性研究的重视和应用的普及,扎根理论的运用也逐渐增多。
本文通过探索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深入探讨其局限和发展方向。
一、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1. 量化与质化研究的结合在中国教育研究中,传统上更偏向于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而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
近些年来,中国教育研究领域逐渐开始将定量和质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借助扎根理论来深入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
这种结合使得研究者能够从定性数据中获取更全面、深入的信息,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文化和背景的考量在中国教育研究中,考虑到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扎根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教育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通过定性或定量研究无法完全解释。
扎根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到教育现象的多样性,并将其考虑在内。
同时,扎根理论以开放性和灵活性为特点,能适应不同的研究环境和文化背景,保持了研究的多样性。
3.理论的生成与修改扎根理论以数据为出发点,通过不断比较、归类和综合数据,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概念和理论。
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研究者逐渐意识到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或理论。
因此,研究者通过与实际数据的对话,逐步生成、修订和完善理论,使其更贴近实际情况。
二、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局限性1. 可靠性和效度的问题尽管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一些研究者对其可靠性和效度提出了质疑。
由于扎根理论强调理论的生成过程,容易使得研究结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可重复性。
有根·有度·有融——基于跨学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析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 . 11哈尔滨市兆麟小学谷丽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与综合素养。
基于跨学科理念能够避免综合实践活动的费时低效。
如何避免“跨”的空洞化、随意化、庸俗化和浅表化,关键在于教师要运用好“有根、有度、有融”的“三有”模式。
一是落到实处,跨而有“根”;二是有序推进,跨而有“度”;三是自然贯通,跨而有“融”。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学习有根·有度·有融案例分析课堂/实践KETANG SHIJIAN荩———基于跨学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析表1 “我的蔬果表情包”跨学科学习一览表表1 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饮食观的跨学科教学一览表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阶段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较强的学科[1]。
这样的“四性”指向了跨学科理念。
因为“跨”,学科与学科之间有交集、有融合、有叠加;因为“跨”,学生能够综合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模拟,有能力应对真实问题及情境的挑战。
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能随意而“跨”,要避免“跨”的空洞化、随意化、庸俗化和浅表化。
一、落到实处,跨而有“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应杜绝“假大空”,注重“细小实”,必须基于儿童学情实际、扎根于儿童生活实情,做到跨而有“根”。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或问题,关系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关乎到成长和精神底座的搭建。
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贴近儿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才会好好地伸展,发生接地气的成长。
比如,针对部分小学生有挑食、偏食的现象,可以联合多学科教师进行如下的跨学科教学(见表1)。
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借此对其以后的生活观与价值观产生正向的影响。
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关联到多门学科,既基于学生的现实,又基于学生学习兴趣,跨学科学习有效落地,并且做到了跨而有“根”,不经意间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
二、有序推进,跨而有“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导向,基于跨学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基于这一导向而开展的[2]。
简述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中心课程论是一种教育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1. 社会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主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公民。
课程内容应该以社会问题和挑战为核心,关注社会变革、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
2. 跨学科综合性:社会中心课程主张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3. 学生主导学习:社会中心课程主张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学生在社会中心课程中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4. 培养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社会中心课程主张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社会问题和挑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增强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并主动参与社会改革和发展。
5. 联系实际生活:社会中心课程主张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
总之,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是以社会问题和挑战为核心,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学生主导学习,培养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联系实际生活。
这种课程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扎根认知的概念扎根认知的英文表述是“grounded cognition”或“groundingcognition”。
我们在翻译时参照的是“groundedtheory”(扎根理论)。
我们认为,之所以称作扎根认知,主要是因为扎根认知和扎根理论有很大的共性。
扎根理论所建构的理论扎根于研究者收集的质性资料中,扎根认知论认为,认知扎根于环境、情境、身体和大脑的模块系统中。
扎根认知理论认为,环境、情境、身体和大脑模块系统中的模仿,构成了认知中核心表征的基础。
认知系统把环境和身体看作补充内部表征的外部信息结构。
同时,内部表征具有情境化的特征,通过对大脑中模块系统的模仿和执行,使其能更好地与外部结构相匹配。
2扎根认知的起源和发展扎根认知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从古典哲学家伊壁鸠鲁到英国的经验主义者贝克莱、休姆、洛克,再到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普赖斯、里德,他们都认为模块表象表征知识。
20世纪中期心理学领域发生了认知革命,认知概念重新出现。
大约三十年前,扎根认知作为认知革命中模块取向的一种现象,以多种形式出现在认知科学中。
在认知语言学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身体经验是抽象概念的基础。
在生态光学中,Gibson认为环境在促进知觉的内部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通过行为范式,证明了知觉表征高级认知活动中的心理表象。
在心理语言学中,Clark和Marshall的研究表明了,情境和符号对句子、文本语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Warrington和Shallice的研究发现,大脑模块系统损伤是类别知识缺陷的一个原因,这表明模块系统在知识表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些研究引起了认知科学界的兴趣,但它们对这一时代占据支配地位的模块理论影响很小。
在随后的10年中,扎根认知继续发展,但仍然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Fauconnier等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扎根于经验中的认知语法和心理空间等概念,并对语言和思维进行解释。
在认知生态学中,Hutchins证明了环境、情境与个体之间认知的分布特点。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Brooks等提倡把环境和身体纳入新一代的机器人中。
在认知神经科学中,Jeannerod等人证明了表象产生于大脑的知觉、行动模块系统中。
在发展心理学中,Thelen和Smith认为,环境、身体和动作系统对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认知心理学中,Barsalou提出,知识扎根于一个混合的知觉符号系统中。
最近10年,扎根认知的研究迅速增加,研究的重要性日益被提升。
这些研究逐渐被看作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Martin,Pulvermüller和Thompson-Schill对记忆、知识、语言和思维任务进行了脑成像研究。
结果发现,当人们进行这些任务时,大脑的模块系统被激活,它表明高级认知扎根于模块系统中。
在社会神经科学中,研究者发现,当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和人类认识社会情境时,他们在动作和情感系统中进行模仿,理解社会活动,产生同情,并进行其他社会活动。
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发现,感觉—动作方面的变量影响知觉、行动、记忆、知识和思维等任务。
社会心理学中,许多研究发现,面部、头、胳膊和躯干的变化会影响评价、决策和归因等高级认知活动。
在发展心理学中,Smith& Gasser进一步证明了环境和身体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扎根认知的理论观点3.1认知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代表性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
该理论认为抽象概念好像扎根在具体和情境性知识中。
确切地讲,人们拥有关于他们身体(如吃)和情境(如垂直)的丰富知识,而且抽象概念以隐喻的方式使用这些知识。
例如,爱可以被理解为“吃”(恋人消耗爱),情感体验可以被理解为“垂直”(快乐在上,悲伤在下)。
大量的跨语言学证据表明,人们常使用具体的隐喻谈论抽象概念。
3.2情境行动的理论情境行动的理论认为,环境在影响认知机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这些理论关注目标达成过程中知觉和行动的密切关系,并且对此的研究日益关注社会的交互作用。
这些理论中有许多理论起源于机器人技术。
因此,机器人技术可以为发展和评价(试图解释统一要素而不只是成分过程的)扎根认知理论提供测试平台。
情境行动的理论常常把动力系统(而不是变形符号的操作结构)作为自己的结构。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人脑中不存在固定的表征。
大脑中的多个系统执行知觉、行动和认知活动。
每一个系统都能够无限地存储许多连续结构中的一种结构。
渐渐地,这些系统的结构会连接起来,反映相互作用的类型以及作用类型和有效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吸引力的事物或人)。
3.3认知模拟理论3.3.1知觉符号系统Barsalou的知觉符号系统理论认为,传统认知观强调符号操作在解释经验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
尽管扎根理论普遍被人们看作记录系统,但知觉符号系统理论表明扎根认知可以自然地执行符号功能。
经过模仿者的构念(与标准理论中的概念和类型大体一致),知觉符号系统执行了类别捆绑,推理、产生、递归和命题形成的标准符号功能。
符号知觉系统进一步假设,大脑中存在一个单一的多模块表征系统。
这一系统支持着不同认知过程(包括高水平的知觉、内隐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和概念知识)的不同模拟方式。
知觉符号系统认为,这些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对多模块状态和模仿机制的理解的差异。
在高水平知觉活动和内隐记忆的过程中,一种感觉形式中的联结区域获取表征(如视觉),并引起知觉、重复启动等模仿活动。
工作记忆使用相同的表征系统,但在模仿过程中对它进行不同的控制,即通过额叶机制使一个模块表征系统被短暂激活。
长时记忆也使用同样的表征系统模拟短期事件,但它是通过中间的颞叶系统而不是额叶区域对其进行控制。
最后,概念知识使用同样的表征系统模拟知识,但是通过颞叶、顶叶和额叶的联结区域对其进行控制。
根据知觉符号表征理论,模拟是大脑中不同加工活动统一的运行规则。
这些加工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Yeh等人用情境认知对知觉符号系统进行整合后提出,模拟常常为代表背景情境的类别提供背景。
这些背景情境包括物体、媒介、行动、事件和心理状态[31]。
Barsalou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情境模拟可通过形式—达成推理机制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具身效应。
3.3.2记忆理论Glenberg指出,人们对记忆的传统解释过多地关注信息的消极存储,而很少关注情境行动的重要性。
Glenberg认为,记忆最初是用来控制情境行动的。
记忆的存储类型反映了追求目标过程中身体动作的性质和个体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能力。
这与Gibson的看法一致,即人们对相关物体的知觉会引起记忆中存储行为的情境支持。
相反,人们对未来行动的推理依赖于抑制环境知觉时对支持情境的回忆。
Rubin指出,人们对记忆的传统解释局限于解释单一的实验范式。
当考虑到更多的记忆形式(如自传记忆、口头史料)时,我们需要建立更复杂的理论。
Rubin 认为,基本系统理论是对复杂记忆现象的一种解释,与知觉符号系统及其内涵相似。
基本系统理论认为,一项复杂的记忆包括来自视觉、听觉、行动、空间、情感和语言等方面的多模块成分。
一项记忆的提取包括认知活动对多模块成分的同时模仿。
3.4社会模仿理论模仿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我们是如何表征别人的心理状态的。
模仿理论认为,我们通过模仿我们自身的思想来表征他人的思想。
为了感受别人的痛苦,我们模仿自己的痛苦。
镜像神经元回路是社会模仿理论的基础。
当知觉到对追求目标起作用的其他媒介时,灵长类动物用于控制物体的神经回路的一个子集就会被激活。
为了识别和理解其他媒介的作用,灵长类动物模仿它们自身动作系统的知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神经回路中,镜像神经元对行动目标(而不是行动本身)的反应最强烈。
因此,镜像回路有助于知觉者推断出行动者的意图,而不是简单地识别正在进行的活动。
社会神经学家认为,镜像回路为我们理解他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提供了一种基本机制。
为了理解他人厌烦时是如何感受的,我们模仿我们厌烦时的感受。
根据这一观点,模仿为形成同理心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机制。
模仿理论者进一步假设,模仿为其他社交过程(如亲密和社会协作)提供支持,如一些模仿理论学者认为,镜像回路有助于人类语言的进化。
4讨论与展望扎根认知是对认知研究局部整合的初次探索。
它建立在对传统标准化理论梳理和较为广泛的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
一方面,它对传统的认知理论提出了挑战,促进了认知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它还不太成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研究者对扎根机制作用的认识存在分歧。
一些研究者认为扎根机制在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相对次要的作用,甚至是一种副现象。
这些机制可能和标准的符号机制一起在传统结构中存在,起着促进加工或连接认知操作和外部世界的作用。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在控制良好的实验室条件下,控制扎根机制会影响高级认知。
其次,扎根认知研究缺乏正式的和计算的理论解释。
客观地讲,目前扎根认知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实验证明。
正如科学哲学家所说,当一个新的领域出现时,实证研究主要证明该领域的意义。
最终,理论机制的出现会促进新一轮研究,它能够区分不同机制的解释和进一步阐述机制解释。
再次,大脑是如何执行符号操作的,如何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的,这些问题用扎根的观点很难解释。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执行判断、争论、捆绑、概念组合、递推等符号操作时需要变形符号的参与。
扎根理论为解释符号操作和模拟机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抽象概念扎根在具体现象中。
另一种解释是,抽象概念扎根在内省经验和情境的模拟中。
未来扎根认知的研究应该把扎根机制逐步整合吸收到认知结构中,应该注重研究扎根机制对经典认知现象的解释。
最后,从根本上讲,扎根认知的一些理论(知觉符号系统等)是应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建立起来的。
扎根理论的提出者Glaser和Strauss最初就认为,扎根理论定性研究以它们自身为基础。
扎根理论研究的数据收集有明确的规则,它通过对问题和大量的研究进行分析来理解人类行为。
它提供了灵活的、其他研究者可以改进或更新的分析,这些分析可以对理论进一步概化。
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数据收集的范围,建立更普适、规范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