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地面塌陷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成为了很多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盾构技术则成为了地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方式。
然而,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地面往往会出现一些沉降现象,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地面沉降的原因1. 地源性因素地面沉降一部分是因为地质条件的影响。
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沉降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比如,在岩溶地貌区,地面沉降多以整体下降的形式出现;在地层含水量大的区域,地面沉降容易出现表层松散层塌陷等现象。
2. 工程因素盾构施工中,不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式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
比如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土体松动区域进行有效的润湿处理,施工速度过快,导致松动土层未能充分稳定等均会导致地面沉降。
二、应对措施1. 严格的前期勘探在盾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探和承载力评估。
通过分析地质特征、地下水位、地下能源管线等相关数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降低地面沉降的风险。
2. 合理的施工方案应对地面沉降,合理的施工方案也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针对不同地质环境,采用不同的润湿材料和润湿方式,采用低速推进的方式,缩短推进长度和施工时间等都是减少地面沉降的有效措施。
3. 现场监控在盾构施工中,需要严格的现场监控。
通过测量地表沉降量、地下水位变化、盾构隧道周边压力等指标,并且及时进行调整,以减少地面沉降的风险。
4. 推进过程中的处理盾构施工中,在推进过程中颗粒物的产生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吸附、过滤、消磁等方式减少其对沉降的影响。
同时将土体松动区域进行充分稳定,也能有效减少地面沉降。
本文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无论是通过前期勘探降低风险,还是调整施工方案、现场监控实时调整等,都可以有效降低地面沉降的风险,为城市地铁建设提供保障。
地铁塌方事故紧急处理预案
地铁塌方事故紧急处理预案地铁在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地铁塌方事故可能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地铁塌方事故紧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应急预案编写的步骤,对地铁塌方事故紧急处理预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编写地铁塌方事故紧急处理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前筹划,有效处理地铁塌方事故,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预案的范围应包括地铁车站、线路、车辆以及相关设施和人员。
二、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编写地铁塌方事故紧急处理预案需要形成一个专业的团队。
该团队应由包括地铁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医疗救援部门以及安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每个部门都需要派出经验丰富的专家,并确保相关方面的合作和协调顺畅。
三、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铁塌方事故,必须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首先,需要评估地铁线路的稳定性以及附近建筑物的情况;其次,需要分析可能导致塌方事故的原因,例如天气、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
在这个过程中,必要时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实地勘察和模拟分析。
四、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当地铁塌方事故发生时,应急响应流程的制定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明确事故报警、人员疏散和安全隐患处理的流程和责任;其次,需要建立与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确保快速联动和信息沟通;最后,应制定事故调查和处理的详细流程,包括现场勘察、事故原因分析以及随后的修复工作。
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在地铁塌方事故中,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对于救援和恢复工作至关重要。
预案中应明确各类资源的整合和调配机制,包括人员、设备、物资以及救援力量的优化配置。
同时,还需要规范资源调度和使用的流程,并制定对应的时间表和任务清单。
六、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地铁塌方事故发生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至关重要。
预案中应制定明确的沟通机制,包括信息共享、责任界定和工作协调等方面,以确保信息畅通和工作高效性。
地铁施工地表沉降及其管控措施
地铁施⼯地表沉降及其管控措施地铁施⼯地表沉降及其管控措施温饱之后,出⾏的⽅便成为⼀个⼤问题。
城市⼈⼝和车辆的增多,不但带来环境污染的压⼒,交通拥堵也⽇益严重,成为⼀个全世界城市都不得不⾯对的函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铁交通应运⽽⽣,其速度快,并且载客量⼤,运⾏平稳快捷,乘坐舒适,⽽且不占⽤地⾯空间,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经成为各⼤城市发展的⾸选。
地铁隧道的开挖,难免对地层造成扰动,引起地表沉降,基于此,⽂章主要研究地铁施⼯地表沉降及其管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施⼯;地表沉降;管控措施引⾔由于地铁主要设施位于地⾯以下,使得地下施⼯成为地铁建设⼯程的主体。
在地铁地下施⼯过程中,地⾯沉降、塌陷和开裂等问题时有发⽣,不仅造成城市环境破坏,也给地铁⼯程⾃⾝带来巨⼤安全隐患。
在地铁⼯程中,盾构结构施⼯往往会引发地表沉降现象,针对地铁盾构施⼯地表沉降问题进⾏深⼊研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对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的地铁⼯程来说⽆疑是⼗分重要的。
⼀、地铁施⼯过程中地表沉降原因分析⼤量实际统计数据表明,地铁盾构⼯程中引发地⾯沉降的原因包括施⼯造成的地层损失、地铁盾构隧道附近地层因为遭受扰动和剪切破坏⽽导致的重塑⼟再固结等。
在众多地⾯沉降现象中,施⼯地域地层受盾构推进造成的挤压、超挖以及盾构尾部压浆的影响⽽发⽣扰动,从⽽导致地铁隧道附近的地层形成正、负超孔隙⽔压⼒,最终导致的地层沉降称之为固结沉降。
根据形成机理不同,固结沉降包括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两种沉降⽅式。
受超空隙⽔压⼒消失影响导致的⼟层压紧密实形成的沉降是主固结沉降。
因⼟层⾻架结构发⽣蠕动使⼟层在剪切⼒作⽤下发⽣变形导致的沉降是次固结沉降。
⼆、地铁施⼯过程中地表沉降影响因素1、注浆作业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注浆作业是地铁盾构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浆作业的好坏对于因盾构施⼯造成的地表沉降有着⾄关重要的影响,因⽽在地铁盾构施⼯中,注浆作业往往作为控制地表沉降程度主要措施。
某地铁盾构区间地面沉陷分析及处理
某地铁盾构区间地面沉陷分析及处理摘要:目前中国各地城市轨道建设如火如荼,区间盾构施工应用较广泛,盾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盾构施工的风险性也较大,一旦出现事故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对单位及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下面以某市某地铁盾构区间掘进引起的地面沉陷为例,对盾构掘进引起的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采取的处理措施及处理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盾构区间;地面沉降;处理措施一、工程概况盾构区间从始发车站出发,下穿某城轨明挖区间向北延伸后向东转,下穿某村民房向东北向延伸,下穿某高速公路后到达接收车站。
盾构段里程为Y(Z)DK0-951.685~Y(Z)DK0+353.178,左线长度1323.703m,长链值20.840m,右线长度为1304.863m。
区间设置了2处联络通道,其中1#联络通道兼做废水泵房。
1#联络通道的里程为YDK0-402.517(ZDK0-373.572)、2#联络通道的里程为YDK0+120.000(ZDK0+124.814)。
沉降区域隧道埋深约24m,沉降范围内地质情况由上至下为素填土(厚度约3m)、淤泥质土(厚度约3.7m)、淤泥质粉细砂(厚度约6.3m)、淤泥质土(厚度约9m)、粉质粘土(厚度约3m)、中粗砂(厚度约4.8m)、粉质粘土(厚度约2.5m),隧道底部以下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图2 沉降区域内隧道拱顶及掌子面地质示意图二、地面沉陷情况简述2018年08月26日,某盾构区间左线在掘进428环时,在里程段ZDK0-331(414环)~ZDK0-311(427环)(盾尾至盾尾以后20m范围内)地表出现隧道中心向外扩散形裂缝。
根据第三方监测单位上报的监测报告显示,地表监测点DBC-Z-331在08月25日11:00~26日10:00下沉量为-32.65mm,26日10:00~14:00下沉量为-2.56mm,至26日14:00累计变形值达-40.52mm。
某地铁盾构施工引发地面塌陷分析及防控
某地铁盾构施工引发地面塌陷分析及防控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地铁区间地表塌陷的原因分析,从工程地质、地表监测、盾构掘进参数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针对地面坍陷控制的建议,以期为减少或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有益参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盾构施工;地面坍陷;土洞1 工程概况某地铁AB区间里程范围左线为ZDK6+707.950Z~ZDK7+721.950,左线全长1001.457m,右线为YDK6+707.950Z~YDK7+721.950,右线全长1020.539m两线总长2021.996m,线间距为12m(线路中线距离),本工程段采用两台泥水平衡盾构机分别进行左右线隧道掘进施工,隧道衬砌采用“3+2+1”预制管片错缝拼装,盾构隧道净空直径5400mm,衬厚度为300mm。
2 地面塌陷情况2014年6月5日16:30左右,左线正推进426环时(刀头位置430环),刀头位置地面发生沉陷,沉陷面积约10平方米,塌陷深约10m,地表无建筑物,属于城市道路行车路面。
发现隐情后,施工单位随即封闭塌陷位置,并通知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混凝土。
从下午到晚上约10点,共有约21辆混凝土搅拌车参与救援。
期间大暴雨,对混凝土灌注影响很大。
至晚上10点基本把塌陷位置填充完毕。
由于塌陷位置旁边为排水箱涵,在灌注混凝土时部分混凝土会进入排水箱涵,凝固后将堵塞。
本次事故直接损失约10万元,因发现及时并立即采取围蔽措施,所幸无人员伤亡。
3地面塌陷原因分析1.1地质水文和掘进参数分析从地质断面图看出刀盘前方开挖面为灰岩微风化带层,洞顶上覆土层依次为可塑粉质粘土层、、,在隧道434环上方有粉细砂层。
从掘进参数分析,根据左线盾构机掘进参数原始记录显示,盾构机在415环至426环切口水压在170~180kpa 之间波动,推力均在16000~18000KN之间,刀盘在转速1.23rpm左右,刀盘扭矩1200KN·m左右,每环同步注浆均在5.0~5.8m3,二次注浆在1.8~2.6m3之间,所有参数未出现异常情况。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主要是由于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和压实引起的。
下面,将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盾构施工过程中,隧道中的地下水会因为施工活动而发生变化,导致地下土体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在施工前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控制好盾构施工中的水文条件,可以有效减少地面沉降。
2. 土体位移:盾构施工中,隧道推进时会对周围土体施加巨大的水平压力,使得土体发生位移。
当土体的承载力不足以承受盾构的压力时,会发生沉降。
需要对地下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详细研究,选择合适的施工参数和技术方案,以避免土体发生过大的位移。
3. 土体压实:盾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会对土体进行挖掘和回填,这会对土体进行压实。
土体压实过程中,土壤颗粒间的间隙会发生变小,导致初始地面沉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土体的压实过程,避免过度压实,以减少地面沉降。
针对以上的原因,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减少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
1. 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在施工前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如果发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化,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进行加固和排水。
2. 采用适当的土体加固措施:根据土体力学性质的研究结果,选用合适的土体加固措施。
可以采用加固桩、土钉墙等方式对土体进行加固,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减少地面沉降。
3. 控制土体压实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施工参数,避免过度压实土体。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土体得到适度的压实,减少初始地面沉降。
4. 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来减少地面沉降。
采用可控压实技术对土体进行处理,可以减小土体的初始沉降;引入高效盾构机械和地铁车站的整体下沉技术等,也可以减少地面沉降的影响。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地表的干扰,是地铁建设中的重要施工方法。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给周围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带来影响。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保障地铁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非常重要。
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下工程施工会对地下的土层和地下水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面沉降的风险更大。
在软土层和含水层的情况下,地下水的排泄和土层的变形会导致地面沉降。
2. 施工工艺3. 施工技术不当地铁盾构施工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严谨的施工操作。
如果施工中存在操作不当、技术不到位等问题,会导致地面沉降。
施工机械的调整不合理、挖掘参数的选择不当等都会影响地面的稳定性,从而引起地面沉降。
4. 设计不合理地铁盾构工程的设计是施工的基础,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对施工和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隧道的深度、施工方向、施工期限等设计不合理都会导致地面沉降问题。
二、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应对措施在地铁盾构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下情况,确定地下水位、土层特性、地下管线等信息,为施工后的地面沉降提前做好准备。
2. 采用适当的加固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加固措施对地面沉降进行控制。
可以使用加固材料、加固桩等方式,增强地下土层的稳定性,减少地面沉降的风险。
控制施工工艺是减少地面沉降的有效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避免过分开挖和挖掘不当等操作,减少对地下土层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4. 严格控制施工参数施工参数的选择对地面沉降有重要的影响。
施工方需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施工参数计算,并严格控制施工参数的选择,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地面沉降的控制。
5. 加强监测和管理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地铁施工坍塌垮塌事故应急方案
地铁施工坍塌、垮塌事故应急方案(ISO45001-2018)1.0事故起因分析坍塌、垮塌事故可分为两大类,即基坑坍塌和构件垮塌。
构件垮塌危害程度分析如下:由于工序复杂,交叉作业、垂直作业多,机械设备及构件频繁挪动施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大型设备倒塌,脚手架、模板及钢支撑垮塌事故。
坍塌、垮塌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单位和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2.0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迅速行动、灵活应对。
处理事故险情时由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以人为本。
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强化防护。
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0预防与预警3.1危险源监控针对基坑坍塌:通过对施工区域及其周边不稳定土体、特殊季节时的地表裂纹、建筑物等进行监控、观察,以及对地表沉降进行观测,进行坍塌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及时地、准确地做好数据分析研究。
同时听取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2针对构件垮塌:大型机械设备、脚手架、模板及钢支撑安装和拆除必须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严格按方案和规范施工,教育施工人员不违章、违规施工,此类行为性的事故重在预防,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和控制,能有效遏制此类事故的发生。
4.0预警行动4.1基坑坍塌预警行动: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设计文件及图纸以及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坍塌地质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做出灾情预警。
当地表出现异常裂纹、较大沉降、基坑周边出现松动等即为事故前兆,按照现场处置方案及时确定应对,并通知各施工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根据灾情预警,对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及时做出必要的预警或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
事发单位和项目各部室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
地铁车站地面塌陷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
地铁车站地面塌陷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站西端头地面塌陷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一、塌陷险情情况20**年**月**日下午**时**分,现场巡视人员汇报,**站西端头井北侧围挡下方发生地面塌陷,塌陷位置在**站西端头井北侧约5米,塌陷南北向宽度约3米左右,东西向宽度约6米左右,深度约1.5米左右,塌陷边缘距离房屋约6.5米,塌陷处部分管线可见,无破损,坑内可见泛黄污水。
二、协调处理情况项目部接到塌陷情况汇报后,立即上报监理、业主,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立即对塌陷范围进行隔离并做好安全防护设施,并对周边进行加密监测,监测频率增加为4小时/次。
经多方协调,对坍塌部位进行加固回填,对破损地面进行破除,并重新浇筑混凝土;为预防次生灾害发生,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轮值巡视。
三、原因分析塌陷部位位于盾构始发掘进右后方,**站西端头地铁盾构已掘进55米,且洞门封闭和注浆均已完成,端头降水已停止7天,近期该处未进行任何施工。
该部分居民住宅在90年代后期建设,围墙下方位置均设置简易排水接口,排污口不畅;既有地面裂痕较多,且近日连续阴雨,管线渗漏冲刷较久;且该地段为沙土,自稳能力极差,极易造成坍塌,导致下部土体水土流失,是造成本次塌陷的主要原因。
四、下步采取措施1.采用地质雷达对污水管道沿线带自建排水口部位进行探测,若发现存在空洞,及时上报业主单位,与地方政府和村民沟通,征得同意后进行注浆加固。
2.派人对沿线进行巡视,对发现的路面及房屋裂纹、坍塌及时进行处理。
3.对淤积的排污井及时进行疏通,避免对土体进行浸泡,减小水土流失,避免再次发生坍塌。
4.对地面沉降及房屋变形加大施工监测频率,一旦发现数值报警,立即根据报警等级采取不同措施,确保安全。
5.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对掘进参数、注浆量等进行调整,减小路面沉降量及房屋变形量。
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地铁地面坍塌事故的快速、有效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事故定义地铁地面坍塌事故是指地铁建设、运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施工操作等原因,导致地面出现坍塌,对地铁设施、车辆、人员及地面交通造成影响的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疏散、警戒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等工作。
(3)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疏导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供应等工作。
(6)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紧急处置(1)现场指挥组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人员安全。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必要时将伤员送往医院。
(3)交通管制组对事故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2. 持续处置(1)现场指挥组组织力量对坍塌区域进行挖掘、清理,确保地面稳定。
(2)医疗救护组持续关注伤员救治情况,确保伤员得到有效救治。
(3)交通管制组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交通管制措施,确保交通秩序。
3. 后续处置(1)善后处理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3)物资保障组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确保地铁正常运行。
五、应急响应1. 一级响应:发生重大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影响范围较大,需启动一级响应。
2. 二级响应:发生较大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影响范围较小,需启动二级响应。
3. 三级响应:发生一般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影响范围较小,需启动三级响应。
六、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地铁建筑工程塌陷应急方案
地铁建筑工程塌陷应急方案一、总则为确保地铁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塌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减轻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方案。
二、应急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组成,负责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2. 应急小组:包括现场救援组、技术分析组、信息发布组、后勤保障组等,分别负责现场救援、技术分析、信息发布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流程1. 塌陷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塌陷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指挥部应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往现场。
3. 现场救援现场救援组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组应立即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供技术支持。
5.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组应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6.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应确保救援现场的后勤需求得到满足,包括救援设备、物资、通讯等。
7. 善后处理事故处理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四、救援措施1. 人员救援: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搜救,确保被困人员安全。
2. 警戒隔离: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交通疏导:配合交警部门进行交通疏导,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4.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5. 信息采集:收集事故现场的影像、物证等资料,为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五、注意事项1. 所有救援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确保自身安全。
2. 救援过程中应遵循统一的指挥和调度,确保救援效率。
3.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4. 做好舆论引导,确保社会稳定。
六、培训和演练1.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塌陷事故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地铁车站施工常出现问题及采取措施
撑连接的高强螺栓进行二次紧固。
钢支撑架设
8、基坑内连续墙接头加固
在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接头处理不 好,在基坑降水开挖后容易出现接头涌水突 泥现象,造成地面下沉或基坑被淹。针对此 问题采取措施:首先在连续墙施工过程中要 把好质量关,处理好连续墙之间的接头质量 ;其次是在土方开挖后及时检查连续墙接头 处是否有渗水现象,如发现接头渗水,绝不 能麻痹大意,立即处理。
9、坑内降水
基坑开挖降水采用基内降水,降水井布置一搬 20m一个,降水井直径采用300mmPVC管,为 保证滤管垂直于流水向,降水井埋深进入泥岩不透 水层0.5m; 同时为了避免在抽水过程中带粉细砂层的泥砂 ,过滤器只设置在圆砾层中,长度约8m,管透水 孔孔距50mm,梅花形布置;滤水管外包一层40目 的滤网,滤管与滤网之间缠绕直径10mm尼龙绳 与之隔离,提高透水率,尼龙绳间距200mm,滤 网用铁丝捆绑牢固。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预 防和处理: (1)、成孔要保证钻孔垂直度,保证槽壁面 平整;严格控制钢筋笼外形尺寸;钢筋笼上 下两节对正,并保持垂直状态。 (2)、如因槽壁面弯曲而使钢筋笼不能放入, 应修整槽壁后再吊放钢筋笼。 (3)、控制好成槽深度及钢筋笼的吊放标高, 必要时在导墙下设锚固点固定钢筋笼。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 预防及处理: (1)、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一般为2~6m,导 管接头连接严密并在使用前进行试压; (2)、首批灌入混凝土量要足够充分,使其有 一定的冲击量,并使混凝土面一次性超过底 口0.8m以上;做好灌注前的准备工作,中 途停歇时间不超过15min,槽段内混凝土上 升速度不应低于2m/h。
钢筋笼吊装
5、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常出现的问 题及采取措施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地铁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地铁的建设中,地铁盾构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具有安全、快速和高效等优点。
然而,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是一项经常发生的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一、地面沉降的原因分析
1. 强度不足的地层:地铁盾构施工范围内的岩土材料如果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承载能力,则会导致地面沉降。
2. 施工规范不当:在盾构施工中,如果操作不规范、保护不到位,将会导致地面沉降。
3. 地下管线工程:在盾构施工中,未能及时发现地下管线工程,也会导致地面沉
降。
二、应对措施
1. 强化施工管理:在盾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保护到位,尽可能地减少地面沉降的风险。
2. 加强地质勘探:进行盾构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对勘探结果进行充分分析,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切实把控地下岩土的力学特性,以防止地面沉降。
3. 进行夯实处理:地下松散岩土区域必须作出严格处理,使用加固技术进行夯实,
确保车辆轨道的安全操作,防止地面沉降。
4. 加强监测力度: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地面沉降、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
的实时监测。
综上所述,地面沉降是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从施工管理、地质勘探、夯
实处理和监测等多个方面,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提高盾构的施工效率和运行效果。
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及预测研究
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及预测研究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及预测研究1. 引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铁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然而,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频发,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损失。
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致因机理,并进行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致因机理分析2.1 地质环境因素地质环境是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重要致因之一。
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各异,如地下岩层、土体的性质不同,地下水位的高低、稳定性等因素都会对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造成影响。
同时,地铁施工过程中会对地下岩层、土体产生较大的变形和破坏,进一步加大了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概率。
2.2 工程施工因素工程施工因素是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
地铁车站的施工包括挖掘、支护、绿洲切削、土方开挖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
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指导与管理水平、安全意识等都会对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造成影响。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故障、工艺问题等也会引发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
2.3 设计因素设计因素是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
地铁车站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周边土层、水位等情况,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与方法,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然而,在一些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中,设计缺陷常常成为事故的诱因。
如设计的支护结构不合理、过程中的安全监测不到位等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3. 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预测研究针对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严重性和频发性,进行事前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地质勘探、地下水位测量、土体力学性质测试等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预测。
同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地下三维模型技术、实时监测雨水渗透等先进方法,可以实现对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监控与预警,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轨道交通车站工程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轨道交通车站工程坍塌事故应急预案1、坍塌事故出现的情况基坑的严重失稳将导致基坑坍塌,对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周围建(构)筑物、管线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一旦有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将会是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基坑严重失稳出现基坑坍塌时,现场施工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汇报,接到汇报的成员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应急救援小组进入紧急抢救状态。
(1)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地下涌水和流砂的现象,出现涌水和流砂就会使土体失稳,使基坑下沉、基坑支护或临边和桩孔变形造成坍塌,也会造成支护桩变形倒塌。
(2)开挖后的临边受振动或雨水浸泡,也会使土体失稳和变形,也导致基坑出现开裂坍塌和支护桩倒塌。
(3)模板工程支架变形失稳、整体稳定性差、承载力不足坍塌,或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下沉造成模板支架坍塌。
2、坍塌事故的处理措施:(1)项目生产经理立即到达现场,组织队伍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理:立刻停止作业,当险情危及重大设备及人生安全时,人员、设备尽快撤离危险区。
应急义务消防组维护现场,对基坑失稳地段设置铁马栏杆、警示带,进行交通疏导或临时交通管制,禁止车辆及行人通行,待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制定后,根据处理措施,再决定是否向交通管理部门申请交通管制。
(2)综合协调组组长组织组员,立即将情况向监理、业主汇报,同时向影响到的管线、建筑物产权单位报告,并联系项目部的各协议单位如:基坑咨询专家组、应急救援可能用到的材料设备供应商等相关单位,以及向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等各相关单位汇报情况。
(3)后勤保障组组长组织组员,准备好应急救援物资,组织向事故现场调配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物资及人员,以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做好处理准备工作,以待在处理方案出来后能最快速度进行加固处理。
(4)抢险组在施工班组中挑选工人成立应急救援行动组,对基坑进行紧急处理:基坑积水时投入应急救援用的大功率水泵、污水泵抽水排污,加大降水井降水力度,确保基坑的干燥,防止基底、基脚土体被水浸软化造成基坑进一步失稳;在失稳临近部位加钢支撑或增加钢支撑预应力,对危险部位进行必要加固,尽量将失稳状态控制,同时对受影响管线加设木板并架设临时钢管支撑。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指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 地面表层发生下沉的现象。
地面沉降是盾构法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可能会给周围建筑、地下管线等带来不良影响。
下面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原因分析:1. 地质条件不良:地铁盾构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可能存在坚硬的岩石层、淤泥等地质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土层变形和下沉。
2. 盾构机施工不当:盾构机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容易引起地面沉降。
3. 周边建筑密集:盾构施工周围有大量建筑物,由于施工振动和沉降,容易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
4. 施工区域地下管线较多:地下管线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容易因为挤压和移位而导致地面沉降。
5. 施工区域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高会增加地面沉降的风险, 地下水的泥化和渗透性等因素会导致地面下沉。
二、应对措施:1. 选择合适的盾构机: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盾构机,确保其具备应对地质条件不良的能力。
2. 施工前进行勘察: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地下管线勘察,了解地质、地下管线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3.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通过监测地面沉降、地下水位等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施工方案,减小地面沉降的影响。
4. 施工中控制振动和沉降: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如减小盾构机的振动力,控制压力和速度等,减少地面沉降的程度。
5. 施工中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按照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避免施工不当导致的地面沉降问题。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的地质勘察、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加强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等多种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小地面沉降带来的不良影响。
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地铁地面坍塌事故,确保地铁运营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地铁运营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地铁地面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体系2.1 领导小组成立地铁地面坍塌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地铁公司总经理副组长:地铁公司副总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员2.2 工作机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机构:(1)现场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2)救援协调组:负责组织协调救援力量、物资、设备等。
(3)现场保障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物资供应等工作。
(4)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等工作。
(5)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宣传报道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3.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
(2)现场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3.2 初步判断(1)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初步判断事故原因和影响范围。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初步判断,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3 启动预案(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
(2)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3.4 救援协调(1)救援协调组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协调救援力量、物资、设备等。
(2)现场指挥部根据救援协调组汇报,安排救援力量、物资、设备等。
3.5 现场保障(1)现场保障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物资供应等工作。
(2)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保障组汇报,调整应急处置方案。
3.6 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收集、整理、报送事故信息。
(2)现场指挥部根据信息报送组汇报,调整应急处置方案。
3.7 宣传报道(1)宣传报道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发布、宣传报道事故信息。
地铁保护区地面塌陷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地铁运营安全,增强地铁保护区地面塌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地铁保护区因地质条件变化、施工等原因导致地面塌陷,影响地铁运营及周围环境安全。
三、演练组织1. 领导小组:由地铁运营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整体指挥和协调,下设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疏导组、信息发布组等。
3. 参演单位:地铁运营公司各部门、救援队伍、医疗救护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等。
四、演练内容1. 现场模拟:模拟地铁保护区地面塌陷,影响地铁运营及周围环境安全。
2. 应急响应: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医疗救护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等开展救援工作。
3. 救援行动:- 救援组迅速到达现场,对塌陷区域进行围蔽,确保现场安全。
-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 交通疏导组对周边交通进行疏导,确保救援车辆通行顺畅。
4.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组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确保信息透明。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 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组织架构等。
- 召开演练动员大会,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
- 准备演练所需物资,如救援设备、医疗救护器材、交通疏导设施等。
2. 演练实施:- 按照演练方案,模拟地面塌陷场景。
- 各参演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 演练过程中,指挥部对各参演单位进行监督指导。
3. 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
- 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形成演练总结报告,上报相关部门。
六、演练要求1. 各参演单位要高度重视演练工作,认真组织,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参演人员要严格遵守演练纪律,确保演练安全。
3. 演练过程中,各参演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地铁塌陷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提高应对地铁塌陷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地铁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地铁塌陷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2. 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铁塌陷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保障地铁运营秩序和城市交通正常运行。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地铁运营区域内发生的塌陷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成立地铁塌陷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地铁塌陷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各相关部门职责(1)运营部门:负责塌陷事件的现场处置、人员疏散、运营调整等工作。
(2)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塌陷事件进行调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消防部门:负责现场火灾扑救和人员搜救工作。
(4)医疗急救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5)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现场交通管制和疏导工作。
(6)供电部门:负责现场电力设施抢修和供电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报告与启动(1)运营部门发现塌陷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处置(1)运营部门组织人员迅速疏散周边乘客,确保人员安全。
(2)消防部门进行现场火灾扑救和人员搜救工作。
(3)医疗急救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治和医疗救护。
(4)交通管理部门对现场交通进行管制和疏导。
(5)供电部门对现场电力设施进行抢修和供电保障。
3. 恢复运营(1)塌陷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运营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清理。
(2)经相关部门确认,地铁运营恢复正常。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
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3. 技术保障: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地铁站倒塌应急预案
地铁站倒塌应急预案1. 背景地铁站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原因,地铁站倒塌的风险不能完全排除。
为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一份地铁站倒塌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2. 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在地铁站倒塌事件发生时,快速、有序地展开应急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应急响应措施以下是地铁站倒塌应急预案的主要措施:3.1 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 确保事故地点的安全,封锁周边区域,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 快速组织救援队伍,包括医疗救援和消防救援。
3.2 人员疏散和安置- 组织人员有序撤离事故地点,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 寻找临时安置点,为受灾人员提供食宿和基本生活用品。
3.3 伤者救治和伤亡情况处理- 确保伤者及时得到救治,组织医疗队伍提供紧急救护和治疗。
- 统计和处理伤亡情况,通知家属,并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3.4 事故调查和处理- 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 追究相关责任,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改进意见。
4. 应急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应急响应的高效性,以下准备工作需要提前完成:4.1 应急物资储备- 确保足够的救援物资储备,包括食品、医疗器械、通讯设备等。
4.2 应急人员培训- 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3 演练和演-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演,测试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和员工应对能力。
5.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 定期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修订和更新。
以上是地铁站倒塌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为确保预案的实施效果,请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密切配合、认真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西端头地面塌陷原因分析
及处置方案
一、塌陷险情情况
20**年**月**日下午**时**分,现场巡视人员汇报,**站西端头井北侧围挡下方发生地面塌陷,塌陷位置在**站西端头井北侧约5米,塌陷南北向宽度约3米左右,东西向宽度约6米左右,深度约1.5米左右,塌陷边缘距离房屋约6.5米,塌陷处部分管线可见,无破损,坑内可见泛黄污水。
二、协调处理情况
项目部接到塌陷情况汇报后,立即上报监理、业主,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立即对塌陷范围进行隔离并做好安全防护设施,并对周边进行加密监测,监测频率增加为4小时/次。
经多方协调,对坍塌部位进行加固回填,对破损地面进行破除,并重新浇筑混凝土;为预防次生灾害发生,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轮值巡视。
三、原因分析
塌陷部位位于盾构始发掘进右后方,**站西端头地铁盾构已掘进55米,且洞门封闭和注浆均已完成,端头降水已停止7天,近期该处未进行任何施工。
该部分居民住宅在90年代后期建设,围墙下方位置均设置简易排水接口,排污口不畅;既有地面裂痕较多,且近日连续阴雨,管线渗漏冲刷较久;且该地段为沙土,自稳能力极差,极易造成坍塌,导
致下部土体水土流失,是造成本次塌陷的主要原因。
四、下步采取措施
1.采用地质雷达对污水管道沿线带自建排水口部位进行探测,若发现存在空洞,及时上报业主单位,与地方政府和村民沟通,征得同意后进行注浆加固。
2.派人对沿线进行巡视,对发现的路面及房屋裂纹、坍塌及时进行处理。
3.对淤积的排污井及时进行疏通,避免对土体进行浸泡,减小水土流失,避免再次发生坍塌。
4.对地面沉降及房屋变形加大施工监测频率,一旦发现数值报警,立即根据报警等级采取不同措施,确保安全。
5.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对掘进参数、注浆量等进行调整,减小路面沉降量及房屋变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