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教育幼儿园案例分析不自信幼儿.doc
幼儿园个案记录:不自信的涛涛
![幼儿园个案记录:不自信的涛涛](https://img.taocdn.com/s3/m/1e66ac8a941ea76e59fa0414.png)
不自信的杨世涛我们班的杨世涛小朋友,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给人唯唯诺诺的感觉,跟老师说话声音很小,甚至老师说的话不知道他是故意不听,还是真的没听懂,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慢半拍。
当我走过去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总是“啊...”,不知道是没听清楚,还是在思考该怎么回答。
当我再次重复问题的时候,他仍然是一副茫然的表情。
但是我发现他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还是很活泼的,很开心地打闹。
他应该不是听不懂,可能是不够自信,不知道老师说完这句话,他那样做对还是不对,所以他要等小朋友都那样做了,他再做。
于是,我开始认真地观察他。
观察一:世涛小朋友做事虽然慢,但是跟其他小朋友相比,他是很规矩地在做。
比如,当我开始弹奏搬椅子的琴声时,小朋友们立即搬起椅子来就走,也不管旁边有没有小朋友是否已经在搬着椅子了,横冲直闯地就过去了。
而他呢,每次都是跟小朋友的后面,慢慢地走。
搬小椅子的方式也很规范,而且他距离前面的小朋友总是有一点点的距离,或许他是怕碰到前面的小朋友。
分析与措施:对于杨世涛小朋友的表现,我觉得他不是不会做,而且由于不自信不敢去做。
所以每当我按小组请小朋友们做什么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已经按照我的要求在做时,我都会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说一句:“老师,请现在请第五组的小朋友搬椅子、洗手、做游戏...了哦!”他看看我,就起来按我的要求去做了。
观察二:这是开学的第四周了,我值早班,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早上杨世涛小朋友一进班级的门口就跟我打招呼说:“老师好!”,看到他敢主动跟我讲话了,我摸摸他的头,对他说:“宝贝,早上好!你今天真棒!竟然这么有礼貌地跟老师打招呼。
”之后的一个星期内,他都主动跟我问好,而且当我再请一组组的小朋友做事的时候,我话一说完,他竟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是第五组的。
”,我说:“是的,现在就是请第五组的小朋友...的。
”之后的每一次都是这样,只要我说:“现在请第五组小朋友...”话音一落,他就立即起来说我是第五组的,我朝他点点头,他就按我说的去做了。
幼儿园心理健康乐园:建立自信心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健康乐园:建立自信心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20179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1.png)
幼儿园心理健康乐园:建立自信心案例分析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加勇敢和有信心。
在幼儿园中,如何建立自信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本文,我们将详细分析一个幼儿园建立自信心的案例,并探讨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启发。
案例一:小明的自信之路小明是一名幼儿园的学生,他在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非常害羞,总是不敢和其他孩子交流。
在课堂上,他也经常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幼儿园老师在发现小明的问题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1. 肯定和鼓励幼儿园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肯定小明,并鼓励他参与各种活动。
每当小明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老师都会给予积极的回馈,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表现得到了认可。
2. 创设成功体验幼儿园老师刻意安排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有机会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在这些活动中,小明逐渐学会了和其他孩子交流和合作,也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3. 给予责任和信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老师给予小明一些小的责任和信任,比如帮助整理课桌、分发教具等。
这些小的责任让小明感到自己很重要,也锻炼了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努力和引导,小明逐渐克服了他的害羞,建立起了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他能够和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也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体现了幼儿园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方面的成功经验。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1. 肯定和鼓励是建立自信心的关键。
幼儿园老师要学会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2. 创设成功体验是培养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给予责任和信任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式。
幼儿园可以通过一些小的责任和信任来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总结回顾:建立自信心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建立起自信心,这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心理教育自信心培养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心理
![幼儿园心理教育自信心培养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cea3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3.png)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开始,也是他们个性和心理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的心理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幼儿园阶段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个性发展呢?本文将通过一个幼儿园心理教育自信心培养的案例分析,探讨幼儿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1. 案例背景在某幼儿园中,有一名孩子叫小明,他是一个内向而缺乏自信的孩子。
在幼儿园中,他总是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的老师们发现了他的问题,并通过多次观察和沟通,决定对他进行心理教育,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2. 重视个性差异在幼儿园的教育中,重视个性差异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尊重,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
对于小明这样内向的孩子,老师们明白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而不是简单地给予惩罚或者忽视他们的差异。
在心理教育中,幼儿园的老师们首先对小明的个性差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3. 建立信任关系在心理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小明来说,与老师之间的亲近和信任是他建立自信心的基础。
幼儿园的老师们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关怀,逐渐取得了小明的信任。
他们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给予他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让小明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重视的。
4. 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为了帮助小明建立自信心,幼儿园的老师们在教育环境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他们在班级中创设了积极、活泼的氛围,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小明积极参与其中,增强他的亲和力和自信心。
老师们也鼓励其他孩子们与小明进行互动,让他感受到集体中的温暖和支持。
5. 培养自我认可和自尊心在心理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可和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的老师们通过适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小明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帮助他建立自尊心。
他们也引导小明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他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
幼儿园学前教育案例分析幼儿的自卑心理(重点资料).doc
![幼儿园学前教育案例分析幼儿的自卑心理(重点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7d1f9ddac77da26924c5b03b.png)
幼儿园案例分析:幼儿的自卑心理幼儿教育专家认为:个别的儿童阶段产生的自卑心理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是如不注意调控,也有少数儿童将变得孤僻、寡言、内向、缺乏自信心。
在教育实践中,本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幼儿的特殊情况,采取一系列策略,如真诚师爱、语言激励、扬长避短、储蓄成功、家园合力,使该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激活、建立和发展。
一、个案背量幼儿姓名:黄婷君性别:女年龄:5岁班级:大三班家庭教养情况:祖母接送,属于隔代育儿。
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孩子的情感。
园所表现情况:◆通常一天当中,很少能听到她说话。
◆集体活动时,小朋友很少邀请她一起玩。
◆班级自由活动时,她总是一个人悄悄的躲在一边看别人玩。
黄婷君是我们幼儿园大三班的一名幼儿,她性格十分的内向。
作为班主任的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她在班级中没有朋友,那么孤单。
就开始注意观察她,寻找她的优点和长处。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发现她乐感很好,很喜欢唱歌、跳舞。
于是我在音乐活动中邀请她来表演,可她却连连摇头。
傍晚家长接送时,我与她奶奶交流了此事,希望她能多多引导孩子,没想到她奶奶却当着孩子的面说:“这孩子胆子特别小,就是这么没用。
”看着情绪低落的君君,我心里沉甸甸的。
由于各种原因,孩子已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出现了自卑心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呢?二、原因分析1.家庭环境君君的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
鼓励支持少,家人给孩子很多消极的评价,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也总是给孩子消极的评价,奶奶也常常在孩子面前说“你真笨,你真没用”之类的话;父母的冷漠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家人的消极评价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些无疑加重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2.园所环境教师关注少由于君君的沉默寡言,在幼儿园里,她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同伴排斥,没有接纳常常受到同伴的排斥。
这些都让孩子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
3.社会因素小时候由乡下爷爷奶奶带大的她,没有人加以正确的引导,容易受到自卑的困扰。
一个缺乏自信心幼儿的个案研究
![一个缺乏自信心幼儿的个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ce8710227916888486d724.png)
活动 )
3 儿 园 环 境 与 教 育 方 法 因 素 。 裕 裕 刚 到 我 们 班 . 幼 不 久 。 上 的 两位 教 师 就 都 发 现 了她 在 舞 蹈 和 绘 画两 班 方 面 的 优 秀表 现 ,也 经 常 就 她 的 这 些 表 现 而 表 扬 她 。 教 师 的 经 常 性 表 扬 也 使 得 其 他 小 朋 友 非 常 地 “ 拜 ” 崇 、 “ 喜欢 ” , 她 很快 , 就成 了班级 中 公认 的 “ 能人 ” 在 她 小 。
失 败 的 挫 折 感 , 累 了 “ 不裕 裕 得 不 到 自信 心 形 成 所 必 需 的成 功 体验 . 反
些教 育措 施 , 以帮 助 他们 拥 有 更 加 快 乐 的明 天 。 二 、 察 对 象 及行 为 表 现 观
而 时 常 经 历 失 败 , 裕 裕 由 经 常 的 自我 怀 疑 而走 向 自 使 卑 , 生 了退 缩 行 为 。 兴 趣 班 的 学 习 中 , 裕 失 去 了 产 在 裕 这 是 一 个 具 有 较 强 生 活 自理 能 力 和 独 立 性 的 小 她 渴 望 的 与 父 母 相 处 的 时 间 . 来 了父 母 的 “ 么 老 换 怎
至很 多 方 面 都 不 如 别 的 孩 子 ,表 现 出 被 动 、退 缩 、 抑 郁 、 独 和不 快 乐 。在 工作 中 , 对 此 类 缺 乏 自信 心 的 孤 我
幼 儿 做 了 一 些 观 察 、 究 , 针 对 他 们 的 情 况 采 取 了 研 并
幼儿园自卑教育的案例(2篇)
![幼儿园自卑教育的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1d999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6.png)
一、案例背景小明是幼儿园大班的一名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班级中很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常常表现出自卑心理。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小明常常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感到沮丧,甚至在面对挑战时选择逃避。
二、案例分析1. 家庭环境因素:小明家庭环境相对封闭,父母工作繁忙,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导致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和支持,从而形成了自卑心理。
2. 同伴关系因素:小明在班级中缺乏自信,害怕被同伴嘲笑,因此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时显得拘谨,这使得他在同伴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3. 教育方式因素: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小明关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他的自卑心理,给予适当的关爱和引导。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增进亲子关系。
2. 增强自信心:通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小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3. 培养社交能力:组织团队活动,鼓励小明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4. 教师引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给予他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引导他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肯定。
5. 榜样示范:邀请自信、乐观的小朋友作为榜样,让小明学习他们的优点,激发他的积极性。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在家庭、学校和同伴关系中的自卑心理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开始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自信心逐渐增强。
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逐渐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注幼儿自卑心理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背景:小明是一名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由于家庭原因,小明从小生活在较为贫困的环境中,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小明成长的关注和陪伴。
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小班个案分析
![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小班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9f43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d.png)
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小班个案分析
个案背景:小明,男,3岁,小班幼儿。
家长反映小明在幼儿园表现内向,不敢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一、问题分析
1. 家庭教育方面: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与孩子的互动较少,导致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和人群时缺乏安全感。
2. 幼儿园教育方面:幼儿园教师对小明的关注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他建立自信。
3. 小明自身因素: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认识。
二、干预措施
1. 家庭教育方面:
(1)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表扬孩子的进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2. 幼儿园教育方面:
(1)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像小明这样的内向孩子,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
(2)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鼓励孩子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教师要针对小明的特点,设计适合他的活动,让他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3. 小明自身因素:
(1)教师要引导小明学会表达自己,鼓励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教师要关注小明的成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三、效果评估
1. 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表示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
2. 幼儿园教育方面:教师表示会更加关注小明,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鼓励孩子们相互帮助。
3. 小明自身因素: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鼓励,小明在幼儿园的表现有所改善,敢于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案例缺乏自信(2篇)
![幼儿园教育案例缺乏自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3dbf7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a.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5岁的幼儿,刚进入幼儿园不久。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表现出明显的缺乏自信,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他总是默默无闻,很少主动参与。
这让他的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担忧,担心小明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无法融入,影响他的成长。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较为宽松,父母对他的教育较为民主。
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过于关注小明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其自信心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对小明的进步表示肯定,但对于他的不足之处,却很少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使得小明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其自信心。
2. 学校因素小明所在的幼儿园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小明的关注程度不足。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往往关注那些表现突出的幼儿,而忽视了像小明这样的“默默无闻”者。
这使得小明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感觉自己被忽视,从而降低了自信心。
3. 个体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他感到自己无法融入,担心自己会受到排斥。
这种心理压力导致小明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主动发言,从而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加剧了其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多与他沟通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参加各种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
(3)家长要教育小明学会面对困难,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
2. 幼儿园教育(1)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特别是像小明这样的缺乏自信的幼儿。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小明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3)教师要教育幼儿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3. 个体心理辅导(1)针对小明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自卑幼儿个别教育案例(3篇)
![自卑幼儿个别教育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d97bc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2.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5岁,系某幼儿园中班幼儿。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班级中较为沉默寡言。
据家长反映,小明在家中也较为安静,不喜欢与其他孩子玩耍,经常独自一人玩玩具。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小明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情绪,例如在集体活动中不敢发言,与同伴互动较少,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小明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1. 社交能力较弱:小明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导致同伴关系紧张。
2. 自信心不足:小明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容易产生逃避心理,缺乏自信。
3. 情感表达受阻:小明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致在遇到挫折时难以寻求帮助。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2. 增强小明的自信心,使其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勇敢面对。
3. 帮助小明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其心理素质。
三、教育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 教师通过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建立信任关系。
- 在日常活动中,给予小明充分的关注和鼓励,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2. 开展社交技能训练:- 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小明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如何与同伴交流。
- 鼓励小明在集体活动中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 引导小明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
3. 培养自信心:-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小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 鼓励小明面对困难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适时给予小明肯定和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4. 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通过绘本故事、音乐等方式,引导小明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 鼓励小明在遇到挫折时,与教师或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帮助。
四、教育过程1. 第一阶段(1-2周):- 教师通过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建立信任关系。
- 在日常活动中,给予小明充分的关注和鼓励,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小班案例分析:变自卑为自信
![小班案例分析:变自卑为自信](https://img.taocdn.com/s3/m/d215171e0912a21614792994.png)
小班案例分析:变自卑为自信小班案例分析:变自卑为自信泉泉是我们班的一名小朋友,他性格内向沉闷,胆小害羞,特别的不自信。
表现为对于老师的询问,总是以最简短最简单的言语回答,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点头或摇头表示;他很敏感,小朋友欺负他了,他会一整天闷闷不乐,却不敢向老师和小朋友说;上课他不举手发言,大家都高兴地做游戏,他却在一旁远远观望,不敢也不愿意积极参与;在孩子身上应该体现的好奇、好问、爱动等均不在他身上有所显露,对周围事物缺少兴趣,没有主见、不愿与别人交往;甚至于可以坐在椅子上一整天而不声不响,他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角。
实例一:晨间活动时,男孩子与女孩子拿着各自的玩具玩开了,女孩子拿圈跟着音乐跳起了舞,男孩子拿着绳子开起了火车。
大家都在很投入地玩,而我发现泉泉只是空垂着双手,津津有味地在旁边看着他们玩,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嘴角不时地轻轻上扬。
实例二:泉泉旁边的黄宇航是个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孩子,由于他的能言善道、出色表现,很多孩子都很崇拜他,泉泉也不例外。
有次在离园前,我们请勇敢的孩子选一个自己的好朋友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小朋友纷纷要求上来表扬。
这时,黄宇航拉着泉泉的手上来了。
泉泉有些羞涩,但还是跟着宇航并肩地来到了同伴们的前面。
两人交头接耳地商量了一会儿说:“我们为大家念一首儿歌《爸爸瞧,妈妈看》。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虽然宇航的声音盖过了泉泉,但我们还是依稀听到了泉泉那不太响亮的声音。
等他们两人一结束,我和孩子们马上给了他们热烈的掌声,还特别表扬了泉泉。
看着他眼睛里闪现的亮光,我能感受到他是那么的兴奋和激动!实例三:一个下午的户外活动,“哇噻,好漂亮的孙悟空呀,他还会吹泡泡呢!”我拿着一个会吹泡泡的孙悟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孩子们都围着过来抢泡泡。
“抓泡泡喽!”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泡泡飞向空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抓着抢着,哇!破了!孩子们快乐地追着,抓着,笑着……“咦,没有水了!我们再来加点水!”泡泡继续吹着,孩子们继续笑着。
幼儿园性格培育案例分析:自信心
![幼儿园性格培育案例分析:自信心](https://img.taocdn.com/s3/m/6f37af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0.png)
幼儿园性格培育案例分析:自信心一、案例背景小明,男,4岁,就读于某市区一所幼儿园。
小明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与同学互动,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性格问题,希望幼儿园可以帮助他培养自信心,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
二、问题分析小明的性格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信心不足,不愿意主动与同学交往。
这可能与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三、解决方案1.建立良好的家园互动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
对于小明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幼儿园老师积极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和问题,与幼儿园老师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克服性格问题。
2.鼓励孩子自我表达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拼图、画画等形式,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慢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同时,老师也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活动和机会,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4.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整理书包、自己吃饭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执行方案1.家园互动幼儿园老师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了解到小明在家中表现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的情况,家长也表示非常担心孩子的性格问题。
幼儿园老师了解到家长的想法后,表示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孩子。
同时,幼儿园也会定期邀请家长到校交流,增强家园互动。
2.自我表达幼儿园老师通过游戏、画画、拼图等活动让小明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小明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兴趣培养幼儿园老师发现小明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就组织小明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小明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而激发他的自信心。
4.自立能力培养幼儿园老师通过让小明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吃饭等方式,让小明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自信心培养与实际案例分析
![幼儿自信心培养与实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0be4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9.png)
幼儿自信心培养与实际案例分析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使人拥有自我认知清晰、自我评价积极的特征。
对于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对其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践方法以及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自信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
一个自信的幼儿,通常会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期待,在面临困难时也会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相反,缺乏自信的幼儿则可能表现出害羞、退缩,甚至产生自卑情绪。
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于促进其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方法1.营造鼓励性环境家长和教师应该以积极、鼓励的方式与幼儿互动,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肯定,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得到认同。
也要给予幼儿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家长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适当调整教育方式,避免对比和过度要求。
对于表现较差的幼儿,应该耐心引导,给予适当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和否定,这样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或课堂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
也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机会,让他们在玩耍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引导幼儿建立积极自我形象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幼儿树立积极乐观的自我形象,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过多地关注缺点。
也要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成就观,让他们明白,成功不一定要追求完美,关键是付出努力,勇于尝试。
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际案例以下是一个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际案例:小明是一个5岁的男孩,在幼儿园里,他总是表现得很安静,不爱表达自己,老师发现他缺乏自信心。
为此,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日常教学中,老师经常给小明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受到重视。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的个案分析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的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4912d876a20029bd642dd7.png)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的个案分析(一)研究前个案情况分析我班李彦华今年四岁,是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但为人比较内向,依赖性强,做事缺乏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个案观察记录个案一:在走比较高的平衡台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能够大胆地走上去,但彦华总是不敢往上面走,怕摔下来,后来需要老师在旁边扶住才敢走过去。
个案二:在体育活动时,老师提供了很多活动材料,她都不敢大胆运用材料进行各种活动,只是处于一种模仿,缺乏大胆想象,表现自己的信心。
(三)原因分析1、家园交流在园在家表现: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很牢,但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造成孩子娇气,依赖性较强,做事情动作很慢,不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
2、家园共同分析原因缺乏自信心。
孩子受尽长辈的宠爱,对一些困难,家长们也都会竭力解决,大大削弱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使孩子事事处处依赖别人,当孩子遇到困难后就手足无措。
(四)方法1、家庭教育措施改变以往的做事方法,能够让她自己独立完成的,就让她自己操作,杜绝包办代替现象,家长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2、幼儿园教育措施(1)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区别对待。
例如在走平衡台时,老师同时安排不同的高度,让她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的高度冲击的信心。
(2)让她自主探索,感受成功的喜悦。
(3)多鼓励。
当她缺乏自信是时,根据她的特点运用鼓励的方法。
如:“走上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可以的”等。
让她感受自己的价值。
(4)正确评价。
多运用“你很勇敢”,“你做的很漂亮”,“放松些”等语气,从而获得胜利感和成就感。
(五)个案转化效果通过以上的方法,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李彦华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李彦华变的自信了。
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大胆地游戏,大胆的想象,大胆地表现。
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案例分析
![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d9a28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9.png)
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案例分析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案例分析背景介绍:本案例涉及到一所幼儿园中一个名叫小明的幼儿。
小明是一个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总是不敢和其他孩子交流,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班级中,小明总是被其他孩子排斥和忽视。
问题分析:小明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缺乏自信心,并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来帮助他。
经过与老师沟通后,发现小明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小明没有强烈的动机和兴趣爱好;2. 小明缺乏互动和交流能力;3. 小明过于依赖父母和老师。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帮助小明建立动机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让小明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在其中寻找他感兴趣的事物。
例如:让他参加绘画、音乐等课程,或者参加户外探险活动等。
2. 培养小明互动和交流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游戏和团体活动来培养小明的互动和交流能力。
例如,让小明参加班级合唱团或者其他团体活动,让他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交流。
3. 帮助小明独立自主:我们可以鼓励小明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等。
这样可以帮助他建立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减少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
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他开始对绘画、音乐等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在班级中,他也开始与其他孩子交流,并且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结论:通过本案例分析可知,培养幼儿自信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动机和兴趣爱好、培养互动和交流能力以及帮助幼儿独立自主等。
只有通过全面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幼儿自信心培养与实际案例分析
![幼儿自信心培养与实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0d090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c.png)
幼儿自信心培养与实际案例分析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
拥有自信的孩子往往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勇敢面对挑战,积极与他人交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进行分析。
一、幼儿自信心缺乏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观察到一些幼儿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比如,有些孩子在面对新的任务或活动时,总是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尝试,害怕失败;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可能显得格外沉默,不愿意主动参与,总是躲在角落里;在与他人交流时,声音很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面对批评或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自我否定。
案例:孩子姓名1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在幼儿园的手工课上,她总是看着其他小朋友动手制作,自己却不敢拿起材料。
当老师鼓励她尝试时,她怯生生地说:“我不会,我做不好。
”二、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父母过于严厉、批评过多,或者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总是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从而逐渐失去自信。
相反,如果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支持和鼓励,孩子则更有可能建立起自信。
案例:孩子姓名 2的父母对他要求非常严格,每次考试只要不是满分,就会严厉批评他。
久而久之,孩子姓名 2在学习上变得越来越焦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自信心严重受挫。
2、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与幼儿的互动方式也会影响幼儿的自信心。
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会更有信心去探索和学习。
但如果教师经常忽视孩子的努力,或者只关注孩子的不足,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缺乏自信。
案例:在幼儿园的绘画活动中,孩子姓名 3画了一幅自己心目中的城堡,虽然线条不够流畅,色彩搭配也不是很完美,但充满了想象力。
然而,老师却只评价了其他画得更“标准”的孩子,没有对孩子姓名 3的作品给予任何肯定。
幼儿园心理辅导教育案例分析:让孩子自信
![幼儿园心理辅导教育案例分析:让孩子自信](https://img.taocdn.com/s3/m/e1c96ba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3.png)
幼儿园心理辅导教育案例分析:让孩子自信幼儿园心理辅导教育案例分析:让孩子自信背景:小明是我们幼儿园的一位三岁班的男孩,他是一个非常调皮活泼的孩子,在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下,我们发现小明在自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他不喜欢和其他孩子玩耍,也不喜欢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对此,我们幼儿园采取了心理辅导教育的方式,帮助他扭转自信问题。
分析:1. 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加强了孩子的情感教育,建立一个安全和温馨的学习环境。
在教师和家长关注下,小明开始慢慢放下了自己的防备心理,更愿意和其他孩子玩耍。
2. 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在小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他的鼓励和肯定,鼓励他多尝试新的事物,多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们也通过乐器、课程、游戏等多种途径,激发他内在的潜能,让他现学现卖,让他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3.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在日常的交流中,鼓励孩子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他们从小就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
我们为小明和其他孩子搭建了一个谈话的平台,让他们在日常交流中畅所欲言,逐渐喜欢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幼儿园还采用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教育方法,如拍摄小短片、举办小型毕业典礼、集体表演等,让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得到肯定。
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建立起自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
结果:经过几个月的心理辅导教育,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大幅提升,他变得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表现自己,更能与其他孩子和谐相处。
家长和教师也发现,小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学习和生活的表现也越来越优秀。
我们在后续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教育,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自信,成为优秀的幼儿。
幼儿园心理教育自信心培养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教育自信心培养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51a5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f.png)
幼儿园心理教育自信心培养案例分析幼儿园心理教育自信心培养案例分析自信心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幼儿园阶段正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
如何在幼儿园内开展有效的自信心培养教育,让孩子长大后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以下是一个自信心培养案例分析。
背景小明是一名幼儿园大班学生,因为性格内向,经常被人欺负,遭受过多次打击和挫折,导致他缺乏自信心,不敢与别人交往,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解决方案幼儿园老师通过以下措施,成功地培养了小明的自信心:1. 鼓励表现幼儿园老师经常给孩子们提供演出和表演的机会,同时鼓励他们勇敢跳上舞台表现自己。
针对小明,老师特别鼓励他说话,让他在班级中发言,让他感到被重视,同时也使他在同学面前获得一些认可感。
2. 细心关注幼儿园老师十分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并特别关注小明的情况。
当小明受到 bullying 时,老师及时出面解决,让小明感受到被关注,同时避免了打击和挫折。
3. 引导自我认知在教育中,幼儿园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自我认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
对于小明,老师更是充满耐心地告诉他自己的优点,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让他知道还有进步的空间。
4. 倡导友善幼儿园老师会倡导孩子们友善互助、不欺负他人的行为。
针对小明,老师更是鼓励他与其他孩子互动,让他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并且在他产生孤独感的时候及时同他交流,让他感到被理解和关爱。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教育,小明在幼儿园中变得越来越自信。
他能够勇敢地说话和表演,与同学相处融洽,自信心也逐渐增强。
小明的妈妈回忆道:“我非常感激老师,因为她们的陪伴帮小明渡过了最难熬的阶段,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结论在幼儿园中开展有效的自信心培养教育,需要教师用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同时不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认知,倡导友善互助。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温暖的教育氛围下,自信地成长。
如何培养幼儿园儿童自信心案例分析
![如何培养幼儿园儿童自信心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05750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f.png)
如何培养幼儿园儿童自信心案例分析如何培养幼儿园儿童自信心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自信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成功的迈向成长之路。
下面是一个案例分析,介绍如何通过实践来培养幼儿园儿童的自信心。
主题:如何培养幼儿园儿童自信心要求:1.提供具体的案例2.案例字数在1500字左右3.案例采用简明扼要的风格4. 不要在回答中包含任何网址链接和图片5.用排版格式输出案例分析在某个幼儿园,在班级中有一个孩子名叫小黄。
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太喜欢参加许多活动。
她通常会选择坐在角落里,远离其他的孩子。
在班级中,老师和同学对小黄都十分关心,他们试图找到方法来帮助小黄走出来,参与更多的活动,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园老师了解到小黄不自信的原因是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不好,因此不敢参与太多的活动。
为了帮助小黄走出自己的阴影,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老师告诉小黄及其他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这些想法和感受是值得被尊重和表达的。
小黄开始感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被尊重,于是她也开始敞开心扉,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
2. 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在班级活动中,老师设置了一些活动,让小黄可以更多地参与。
例如,与其他孩子合作完成小型作业,进行一些个人表演等。
这些活动让小黄感到更有安全感,也更加有信心。
3. 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成果当小黄完成学习任务或参加课余活动时,老师鼓励她分享自己的成果。
班级每周进行一次表演和讲解,小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
通过这些措施,小黄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愿意参与活动。
她现在不再坐在角落里,而是和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大笑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结论:通过上述措施,幼儿园老师成功地帮助小黄克服了她的不自信,让她走出了阴影,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和玩耍。
这种方法可以为其他孩子所借鉴。
同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并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成果,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一声鼓励一份自信学前儿童教学案例分析
![一声鼓励一份自信学前儿童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299b71cc7931b765ce15b5.png)
一声鼓励一份自信学前儿童教学案例分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声鼓励,一份自信学前儿童教学案例分析背景:《纲要》中指出: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幼儿园中,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面对新事物,常常表现为害怕、哭泣、退缩、抵制等。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运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和针对性,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案例描述:场景一:晨间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正在垫子上玩着团身滚。
轮到佳玲了,她却悄悄地溜到后面,接连二次,她都这样,最后索性排到后面不前移了。
我径直走过去,问:“怎么不玩呀?”她不吭声。
“瞧,她们玩得多开心啊!”说完伸出手去拉她,她可急了,身子连忙往后缩,还哭了起来。
看着她那样儿,我蹲下身来问:“是不是不会滚呀?”或许是我猜中了她的心思,她看着我,点点头。
“没关系,让老师来帮助你。
”就在她思考的一刹那,我连拉带抱地和她来到了垫子前。
先请她躺下,两腿抬起,弯曲在胸前,然后叫她两手抱住腿,往旁边滚,就在她使劲滚,但有滚不过去的一瞬间,我在她背上使了一把劲,助她顺利滚了过去。
顺着这股力,她又自己滚了一个。
“啊呀,佳玲滚得不错嘛?连着滚了两个。
”听了我的话,从垫子上爬起来的佳玲笑了。
从她的笑容中仿佛听到了:“嘻嘻,我也会了。
”场景二:课堂上,小朋友们正在积极地回答问题,佳玲坐在那儿听着,但一次都没举过手。
于是我就主动请她来回答问题,她却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我走过去,轻轻地对她说:“大胆一点,说错也没关系。
”就在我牵着她的手请她站起来时,她哭了,无论如何也不肯站起来。
最后只能由我说一遍,她学一遍。
场景三:中午进餐时,香蕉宝宝上来端饭,可只有佳玲坐在那儿不动。
我喊她:“佳玲来端饭。
”她捂着嘴摇摇头,不吭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案例分析:不自信幼儿
幼儿园案例分析:不自信幼儿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我国颁布的《幼儿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培养幼儿自信心作为重要目标,我园以和谐教育课程为途径,开展了“我能行”的主题教育意在通过教育引导幼儿在观念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以达到增加幼儿自信心的目标,为此我针对幼儿自信心发展的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
通过对许多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依恋父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惧怕陌生人。
2、上课时不敢或很少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
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
3、不敢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或其他小朋友的游戏。
4、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经常要求成人的肯定,“老师我做得对吗?”“老师是不是这样?”
5、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是被别人笑话。
6、不敢主动地与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缩,退避,独处或独自游戏。
7、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强的小朋友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
8、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回避,容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9、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的或有挑战性的新活动。
10、在必须完成一件未曾做的或看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时,常常先说:“老师我不会的。
”,“老师帮帮我”。
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我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成人过度的包办代替、过多的接受外界否定评价、教育方法的不当,是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主要因素。
一、过度保护与包办代替
幼儿期,是孩子们学习各种技能,培养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外界各种大量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刺激着幼儿生理,心理上的机能,不断促进其功能的运转。
而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
有的怕孩子做事太慢,或反而给自己惹麻烦,大包大揽;有的过分偏重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的怕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忽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正常需求,导致孩子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不安和无助。
许多老师也有同样的行为,认为孩子是弱小的,需要我们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尽自己所能为幼儿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
护,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游戏能力、而且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与人交往、缺乏独立性、依赖他人,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而形成自卑。
二、消极及评价与过多否定。
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缺乏独立性,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
由于受不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成人习惯地认为我们给予孩子的都是合理的、正确的,而孩子应该是无条件地接交我们的给予。
于是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的安排,“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动,你会弄环的。
”“你不会你还小呢。
”用这种毫不遮掩的态度来怀疑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对自己错误的认识。
过高地要求也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父母由于自己的志愿未能实现或是社会潮流的影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孩子由于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难以达到成人的高要求,为此受到批评、否定甚至训斥,这种经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极否定,会使幼儿产生已不如人的感觉,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验,反而使他们经历失败走向自卑。
三、教育要求的整齐划一与横向比较
很多老师由于受教育观、自身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教育活动时,不考虑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对全体幼儿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使许多能力弱的幼儿经常不能达到设定的目标,缺乏成功体验而经常体味挫折感,另外有不少成人习惯性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以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如“瞧亮亮画得多好,看看你画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颗五角星,
你才三颗,真让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这孩子什么都不会。
”这种比较会使幼儿认为自己很多笨,很差,怀疑自我的价值,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充分认识,它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尤其是幼儿自我评价水平密切相关,自我评价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
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促进幼儿积极自我评价形成。
1、培养幼儿的自信,就要给幼儿以鼓励和肯定。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善于鼓励幼儿,“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与激励。
因此,对于幼儿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热烈的赞扬。
正确的表扬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减少心理紧张。
其做法是对事不对人,要对活动过程中孩子所作的努力进行评价,让幼儿明白真正值得表扬的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贴上“好孩子”标签。
例如:“当孩子主动地向老师或客人问好时,正确的表扬应该是:“你真有礼貌!”而不是“你真是个好孩子!”其次,表扬要诚心诚意,不要参杂批评的成份,如“今天画得不错,可你不如豆豆画得好。
”老师的本意是鼓励孩子进步,可孩子却觉得老师在批评他。
使自信心受到害伤而放弃努力。
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成人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点,特别是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
让孩子从成人的赏识,夸奖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会觉得“我能行”“我一定能干好”2、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
自信心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认识,幼儿时期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
期,想让幼儿从自身获得信心,感受到自己实力,成人就必须给幼儿以充分的信任,帮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经历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识与评价。
如:对身体素质差的孩子,成人要多鼓励帮助,陪伴孩子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对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要多给机会练习;对手工、绘画、舞蹈技能差的孩子要耐心指点。
使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易完成的事,使孩子有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后再增加难度。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应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
即使孩子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培养孩子能力时,成人不能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锻炼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同时也不能操之过急而责备孩子,否则对孩子树立自信心不利。
3、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现代情绪理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
儿童的阅历和能力是有限的,在许多事情上容易面临困难与挫折,因此,成人一定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切不可拔苗助长。
我们提倡的教育方法是重视孩子发展区的需要,提出的要求应是循序渐进的,成人对孩子的期望值要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及所处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
如发现这一期望值不适合孩子的实际发展状况时,应及时调整,避免孩子经常处于踮着脚尖还够不到苹果的处境。
因为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丧失信心。
4、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就要增强幼儿的耐挫力和教给补偿的办法。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珍视孩子的努力,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要让幼儿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只有不断战胜困难的人,才能进步。
如有的孩子遇到失败只会伤心难过,这时成人要主动接近他,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
有的孩子智力发展一般,但社会性发展较好,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成人要帮助他们发扬长处获得自信。
成人还要教育孩子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长处,当自己获得成功时要关心帮助弱者,当自己失败时也不自卑。
成人要经常展示孩子的强项,使孩子获得自信。
总之,自信心是一种动力,推动孩子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自信心是一洲新绿,散发着勃勃生机;自信心是一面风帆,鼓动理想之舟抵达胜利的彼岸。
如果家长和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教育孩子,从小为其播下自信的种子,那么将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获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