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喉常用方剂

合集下载

耳鼻喉科验方(近期全国各地中医期刊中精选)

耳鼻喉科验方(近期全国各地中医期刊中精选)

耳鼻喉科验方(近期全国各地中医期刊中精选)1 外耳道炎耳炎灵[药物]枯矾 8 克,黄柏 2 克,黄连、猪胆汁粉各 1。

5 克,冰片 0,2 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装入大口瓶中,紫外线照射 45 分钟备用。

使用前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拭干后将药末撤于患处,隔天1次。

[疗效]此方治疗外耳道炎症186 例,全部治愈。

一般3~5 次可愈。

[来源]吕韶光,等,陕西中医芩柏滴耳液[药物]黄芩、黄柏各 12 克,枯矾 6 克,冰片 3 克,麻油 500 毫升。

[用法]将黄芩、黄柏放入麻油中浸泡24 小时,置入铁锅煎炸变为黑黄色,取出后研末,与枯矾、冰片细末同时放入麻油煮沸,过滤装瓶备用。

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局部涂抹或塞入外耳道,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外耳道炎 96 例,痊愈 93 例,无效 3 例。

[病例朱××,男,3 岁。

1 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耳疼痛,渐加重,夜间烦躁哭闹不能入睡。

检查右耳廓牵拉痛,外耳道急性充血、肿胀,鼓膜边缘充血。

以此方治疗3次后症状消失,检查外耳道皮肤正常。

[来源]谷志平,辽宁中医杂志消炎膏[药物]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 6 克,朱砂 1。

5 克。

[用法]将乳香、没药麸炒去油,与余药共研细末,加适量蜂蜜调匀成膏备用。

使用时,用药棉制成粗细合适的棉栓,蘸此药膏塞敷患处,每天或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外耳道疖肿 197 例,有效 139 例,无效 58 例。

2中耳炎桑叶滴耳剂[药物]新鲜桑叶数片。

[用洁]上药洗净捣烂取汁,每次将桑叶汁滴入耳内 1~2 滴,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一般 2~3 天即愈。

[病例]朱××,男,3 岁。

患儿耳内发炎,有脓液流出20天。

诊为化脓性中耳炎。

经此方滴入耳内,3 天即愈。

[来源]朱培忠,等。

四川中医中耳炎方[药物]鲜蒲公英全草。

[用法]上药用清水洗净晾下,剪成碎片,捣成糊状,用双层消毒纱布包住用力拧挤取汁,干净器皿盛接。

中医治耳鼻喉科秘方

中医治耳鼻喉科秘方

中医治耳鼻喉科秘方1,鼻净丸成份:清半夏150克,炒枳壳100克,茯苓150克,陈皮150克,苍耳子100克,生薏苡仁50克,白芷150克,川芎100克,鱼腥草200克,生甘草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

功能:理气止痛,消肿排脓。

主治:鼻塞不利,流黄脓涕。

用法:每日两次,温开水进服。

用量:每次服二钱。

规格包装:每袋六钱装。

禁忌:妊妇忌服。

2、鼻炎丸I号成份:生麻黄150克,生石膏100克,杏仁250克,生甘草150克,炒栀子2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

功能:清热宣肺,排脓通窍。

主治:鼻塞不利,浊涕不止。

用法:日服二次,温开水进服。

用量:每次服10克。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禁忌:忌辛辣。

3、鼻炎丸II号成份:嫩桂枝75克,大枣200克,北防风100克,杭白芍200克,黄芪150克,干姜25克,白术150克,炙甘草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

功能:通气固表。

主治:鼻塞不利,鼻痒嚏多,流涕不止。

用法:日服二次,温开水送服。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4、鼻炎丸Ⅲ号成份:苍耳子150克,辛荑花150克,白芷150克,薄荷50克,薏苡仁500克,败酱草300克,川芎100克,北细辛5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

功能:通气排脓,消肿止痛。

主治:鼻塞头昏,脓涕不止。

用法:日服二次,温开水送服。

用量:每次服10克。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禁忌:妊妇忌服,忌辛辣。

4、鼻炎丸IV号成份:嫩桂枝125克,白芍200克,干姜25克,炙甘草50克,大枣200克,山药200克,茯苓200克,石菖蒲1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

功能:和营,固表。

主治:鼻塞不利,鼻痒涕多。

用法:日服二次,温开水进服。

用量:每次服10克。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禁忌:妊妇忌服。

5、养阴丸成份:北沙参150克,麦冬150克,玄参150克,紫丹参150克,生地黄200克,赤芍200克,升麻25克,生甘草50克,黑芝麻150克。

中医耳鼻喉常用方剂趣记

中医耳鼻喉常用方剂趣记

耳科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木通甘草趣记:术麻通知老膏当地荆参蝉风牛→朱妈通知老高当地竟生产疯牛。

地黄饮生地黄熟地黄首乌当归丹皮玄参白蒺藜僵蚕红花甘草趣记:二地参牡僵红老当首蒺→二弟生母将红老当(四声)手机。

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趣记:牵正散蚕全附→牵正散惨全覆。

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

趣记:当地穹仁赤红芪→当地穷人持红旗。

通气散柴胡香附川芎趣记:通气散穹香柴→通气散穷想财。

通窍活血汤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老葱麝香红枣黄酒趣记:芍黄芎老香找红仁→少皇兄老想找红人。

托里消毒散黄芪皂角刺金银花甘草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人参趣记:八珍少地皂桔黄人老白银→八珍少地招集黄人捞白银。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趣记:白天二陈枣生姜→白天二陈找生姜。

真武汤茯苓白芍白术生姜附子趣记:术姜芍附苓→珠江少妇灵。

耳聋左慈丸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泽泻茯苓五味子磁石石菖蒲趣记:五六味磁石→五六位吃屎。

鼻科苍耳子散白芷薄荷辛夷花苍耳子趣记:苍白荷花→苍白荷花。

温肺止流丹人参荆芥细辛诃子甘草桔梗鱼脑石趣记:诃人老桔鱼荆细→客人捞鲫鱼精细。

咽喉科六味汤荆芥防风桔梗僵蚕薄荷甘草趣记:老僵桔荷黄金→老将急喝黄金。

清咽利膈汤连翘栀子黄芩薄荷牛蒡子防风荆芥玄明粉金银花玄参大黄桔梗黄连甘草趣记:老桔芩连荆防荷参芒牛银连黄栀→老纪清廉尽防和珅盲留银联房子。

养阴清肺汤玄参甘草白芍麦冬生地薄荷贝母丹皮趣记:老荷参麦地贝白皮→老和珅卖地被白批。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趣记:梅核气生夏厚苏茯→梅核气生下后舒服。

中医耳鼻喉常用方剂

中医耳鼻喉常用方剂

1、三蚣散〔"奇效良方"〕三蚣散内星芷麝功专搜风又祛痰口眼歪斜面肌挛此方当可保**由蜈蚣、南星、白芷、麝香组成,热酒调服。

搜风祛痰通络。

治口眼口呙斜、面肌痉挛、抽搐。

2、三黄凉膈散〔"喉科紫珍集"〕三黄凉膈治喉痛芩柏连栀归芍芎玄草射竹青陈皮花粉银花灯心送由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当归、赤芍、川芎、玄参、生甘草、射干、竹叶、青皮、陈皮、天花粉、银花、灯心组成。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治邪毒由表入里,咽喉红肿疼痛,恶寒发热。

便泌加大黄。

3、千金内托散〔"喉科紫珍集"〕千金内托治喉痈银翘桔草朴芍芎青陈蒌灯防花粉五目未溃参归功由银花、连翘、桔梗、生甘草、赤芍、川芎、厚朴、青皮、陈皮、瓜蒌、灯心、防风、天花粉、人参、当归组成。

清热消毒,托里破痈。

治喉痈应溃而未溃,红肿疼痛。

4、化脓汤〔"朱宗云经历方"〕化脓汤中贝皂甲银翘栀板僵芩花豆根芦根十二味解毒排脓朱氏法由银花、连翘、栀子、板蓝根、山豆根、芦根、黄芩、天花粉、僵蚕、贝母、皂角刺、穿山甲组成。

清热解毒,排脓消肿。

治咽喉痈肿成脓未溃。

5、升麻解毒汤〔"谭敬书经历方"〕升麻解毒苍芷芩升葛芍草蒲桔腥肺热鼻渊流浊涕欲求特效此方寻由升麻、葛根、赤芍、生甘草、黄芩、蒲公英、苍耳子、白芷、鱼腥草、桔梗组成。

清热解毒,排脓通窍。

治肺热鼻渊,浊涕量多不止,面颊疼痛。

便秘加大黄,尿黄加木通。

6、止衄散〔"类编朱氏集验方"〕止衄散中用当归黄芪芍药生地随再加茯苓与阿胶益气生血衄可退由当归、黄芪、赤芍、生地、茯苓、阿胶组成。

益气生血、凉血止衄。

治气虚血少,鼻衄时发。

7、少阴甘桔汤〔"外科正宗"〕少阴甘桔升柴陈羌芎黄芩葱玄参咽痛口糜并腐烂身热脉沉病不轻由桔梗、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羌活、川芎、黄芩、葱白、玄参等十味药组成。

疏风解毒,清利咽喉。

治少阴咽痛,或口糜烂及咽喉,脉沉细而身犹热者。

中医养生中医药调理耳鼻喉健康的秘方

中医养生中医药调理耳鼻喉健康的秘方

中医养生中医药调理耳鼻喉健康的秘方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和调理方法。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耳鼻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它们的健康与人体的整体健康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中药调理耳鼻喉健康的秘方。

一、中药调理耳鼻喉的基本原则中医认为,耳鼻喉的健康受到气血流通和阴阳平衡的影响,因此调理耳鼻喉健康的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痰、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调理耳鼻喉健康的秘方。

二、桑百病饮【配方】桑白皮10克,柴胡6克,旱黄芪15克,甘草6克,大枣3枚。

【制作】将以上药材洗净,加水煎煮。

【用法】每日服用1剂,分2次饮用。

【功效】该方能活血化痰,清热解毒,适用于耳鸣、喉痛等症状。

三、苦参饮【配方】苦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6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

【制作】将以上药材洗净,加水煎煮。

【用法】每日服用1剂,分2次饮用。

【功效】该方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适用于鼻窦炎、咽喉炎等症状。

四、黄耆养阴饮【配方】黄耆15克,党参10克,熟地20克,白术6克,玉竹6克。

【制作】将以上药材洗净,加水煎煮。

【用法】每日服用1剂,分2次饮用。

【功效】该方能益气养阴,滋养身体,适用于口干咽痛、耳鸣等症状。

总结:中医养生中药调理耳鼻喉健康有着丰富的秘方,通过活血化痰、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方法能够改善耳鼻喉相关疾病的症状。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并在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中医养生还包括调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方面,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

请广大朋友们在关注耳鼻喉健康的同时,重视中医养生,走向健康的生活。

中医耳鼻咽喉科内治法

中医耳鼻咽喉科内治法

中医耳鼻咽喉科内治法一.耳科内治法㈠祛风法:1.祛风散寒法:主要用于风寒侵耳所致的耳胀病。

常用方如三拗汤、荆防败毒散;药物如麻黄、杏仁、荆芥、防风、柴胡、川苜等。

2.祛风散热法: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风热湿邪犯耳所致的耳病,常见于如耳拜耳疮、旋耳疮、耳胀、脓耳、耳鸣耳聋等病证。

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药物如薄荷、银花、连翘、蔓荆子、菊花、柴胡等。

3.祛风止痒法:用于耳痒症。

因风热湿邪所致者,如急性旋耳疮、耳窍霉痒症,多配合清热利湿法,常用方如消风散;药物如荆芥、防风、蝉蜕、地肤子、草解、苦参等。

因血虚生风化燥所致者,如慢性旋耳疮,多配合养血滋阴法,常用方如四物消风饮;药物如白疾藜、熟地、僵蚕、荆芥、蝉蜕等。

㈡清热法1.清利湿热法:用于湿热熏耳所致的病证,见于耳郭痰包、耳疮、旋耳疮、脓耳、耳鸣耳聋、耳眩晕等。

属肝胆湿热证,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药物如龙胆草、夏枯草、黄苓、茵陈蒿、桅子、木通等。

属脾经湿热者证,常用方如甘露清毒丹;药物如黄苓、草解、慧松仁、滑石、赤茯苓等。

2.清肝降火法:用于肝火犯耳证所致的耳鸣耳聋、耳眩晕等。

多配合疏肝解郁法、平肝潜阳法。

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逍遥散加减,天麻钩藤饮。

3.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法:用于热毒攻耳证,如断耳疮、耳拜、耳后疽、黄耳伤寒等。

常配合活血排脓法,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瘟败毒饮;药物如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黄苓、桅子、赤芍、大黄、芒硝等。

㈢和解法:主要指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枢机不利所致的耳病,如眩晕、耳胀、耳鸣耳聋、耳眩晕等。

常用方如小柴胡汤;药物如柴胡、黄苓、青蒿等。

㈣祛痰法1.清热化痰法:用于痰热扰耳证,如耳鸣耳聋、耳眩晕等。

常用方如清气化痰丸、加味二陈汤;药物如黄苓、胆南星、竹茹、瓜篓、贝母、半夏等。

2.燥湿除痰法:用于痰浊聚耳证,如耳郭痰包、耳胀、耳闭等。

常用方如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物如白术、党参、陈皮、泽泻.半夏、茯苓等。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耳鼻喉科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1、鼻窦炎【处方】1:党参10g 桔梗10g 赤芍10g 路路通10g【功效】:健脾益气,宣肺通窍。

【适应症】:鼻塞或重或轻,鼻涕粘白,稍遇风冷刺激则鼻塞加重,嗅觉减退,头昏头胀,自汗畏风。

【处方】2:泽泻10g 夏枯草10g 辛夷6g 川芎6g炒苍耳子9g 柴胡6g 防风10g 鱼腥草30g 【功效】:清胆泻火、化浊通窍。

【适应症】:鼻涕浓浊,色黄或黄绿相间,量多有腥味,嗅觉减退,头痛剧烈,烦躁易怒,寐少梦多。

2、慢性鼻窦炎【处方】:柴胡6g 黄芩10g 炒苍耳子9g 白芷6g茯苓10g 滑石10g 甘草3g【功效】:清热利湿,排脓通窍。

【适应症】:鼻塞,流涕。

3、口腔炎/扁桃体炎【处方】:金银花10g 丁香5g 薄荷6g 檀香3g【功效】:清热养阴。

【适应症】:口舌生疮,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口干口臭,口渴引饮,便秘溲黄。

用法用量:含漱。

上药加60~100ml开水溶解后,待水稍凉不烫舌时,每次喝适量药液含漱30~60秒后吐出,连续3~5次,漱完为止。

一日一剂。

4、声带小结【处方】:赤芍10g 白僵蚕10g 浮海石10g 昆布10g 浙贝母10g 法半夏9g 陈皮6g 枳壳6g 郁金10g 夏枯草10g 【功效】:理气活血,化痰散结。

【适应症】:颈部痰核,结聚日久,按之摁手,不红不痛,但不碍饮食与呼吸。

5、急性喉炎【处方】:瓜蒌皮10g 僵蚕10g 薄荷12g 桔梗10g 浮海石10g 【功效】:宣肺化痰,开音散结。

【适应症】:声嘶日久,讲话费力,喉内异物感或有痰粘着感,常需清嗓,胸闷不舒。

6、慢性喉炎【处方】:桃仁10g 红花5g 当归10g 赤芍10g 地黄10g柴胡6g 桔梗10g 甘草6g 玄参10g 蝉蜕6g 诃子10g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适应症】:声嘶,声带小结或息肉。

7、急性咽炎【处方】:荆芥10g 防风10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蒲公英10g 玄参10g 桑白皮10g 桔梗10g 甘草3g 牛蒡子10g 浙贝母10g 【功效】: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国家三甲中医院建设-耳鼻喉方剂目录--整理表格版

国家三甲中医院建设-耳鼻喉方剂目录--整理表格版
补气活血通络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48
通窍活血汤
《医林改错》
赤芍、川芎、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麝香
活血化瘀
通窍活络
49
会厌逐瘀汤
《医林改错》
当归、赤芍、生地、桃仁、红花、柴胡、玄参、甘草、桔梗、枳壳
活血化瘀
通络利咽
会厌逐瘀汤芍地,桃红柴玄草枳桔热病余毒入络脉,咽肌麻痹功效奇
健脾祛湿
半夏白木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滑石、黄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利湿化浊
清热解毒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57
五苓散
《伤寒论》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利水渗湿
温阳化气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58
真武汤
《伤寒论》
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疏风清肺
通利鼻窍
苍耳子散辛夷花,薄荷白芷四药抓
疏风祛邪通肺窍,鼻塞涕浊效堪夸
4
六味汤
《喉科秘旨》
荆芥、防风、僵蚕、桔梗、薄荷、甘草
疏风利咽
六味汤中用荆防,桔草薄荷与僵蚕
5
银翘散
《温病条辨》
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鲜苇根
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劳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6
桑菊饮
《温病条辨》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苇根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

1.麻黄汤《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温服,盖被微汗【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苦薄白脉浮紧2.桂枝汤【源】《伤寒论》【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饮热粥,冬加被,微汗出。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喷嚏,鼻鸣干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3.苍耳子散(《济生方》)白芷薄荷辛夷苍耳子4.六味汤(《喉科要旨》)桔梗甘草薄荷荆芥穗防风僵蚕5.银翘散《温病条辩》【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查9克薄荷(后下)6克淡竹叶9克牛蒡子9克淡豆豉9克荆芥穗6克生甘草6克芦根20克。

【用法】水煎服(原方为散剂,现多改作汤剂,亦有作丸剂片剂者)。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症见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心烦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6.桑菊饮【源】《温病条辨》【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湿咳嗽服之消。

【组成】桑叶12克菊花9克杏仁9克桔梗9克连翘9克芦根20克生甘草6克薄荷(后下)6克【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症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7.疏风清热汤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赤芍桑白皮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8.败毒散9.大承气汤【源】《伤寒论》【组成】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用法】水煎服。

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汤成去渣,入芒硝微火烊化,温时服下。

得下,余勿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麻黄汤(《伤寒论》)2.桂枝汤(《伤寒论》)3.苍耳子散(《济生方》)4.六味汤(《喉科秘旨》)5.银翘散(《温病条辨》)6.桑菊饮(《温病条辨》)7.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8.败毒散(《摄生众妙方》)9.大承气汤(《伤寒论》)10.小柴胡汤(《伤寒论》)11.四逆散(《伤寒论》)12.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3.半夏泻心汤(《伤寒论》)14.大柴胡汤(《金匮要略》)15.白虎汤(《伤寒论》)16.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17.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18.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19.清咽利膈汤(《外科正宗》)20.银花解毒汤(《疡科心得集》)21.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22.黄苓汤(《医宗金鉴》)23.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24.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25.理中丸(《疡医大全》)26.温肺止流丹(《疡医大全》)27.四逆汤(《伤寒论》)28.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29.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0.补中益气汤(《脾胃论》)31.玉屏风散(《丹溪心法》)32.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33.益气聪明汤(《证治准绳》)34.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5.归脾汤(《正体类要》)36.八珍汤(《正体类要》)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38.耳聋左慈丸(《重订广温热论》)39.肾气丸(《金匮要略》)40.四神丸(《证治准绳》)41.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42.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43.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44.通气散(《医林改错》)45.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6.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4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48.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49.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50.川芳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1.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52.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53.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54.蕾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5.三仁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6.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57.五苓散(《伤寒论》)58.真武汤(《伤寒论》)59.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0.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歌诀

耳鼻喉科常用方剂歌诀
6、止衄散(《类编朱氏集验方》)
止衄散中用当归 黄芪芍药生地随
再加茯苓与阿胶 益气生血衄可退
由当归、黄芪、赤芍、生地、茯苓、阿胶组成。益气生血、凉血止衄。治气虚血少,鼻衄时发。
7、少阴甘桔汤(《外科正宗》)
少阴甘桔升柴陈 羌芎黄芩葱玄参
咽痛口糜并腐烂 身热脉沉病不轻
由桔梗、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羌活、川芎、黄芩、葱白、玄参等十味药组成。疏风解毒,清利咽喉。治少阴咽痛,或口糜烂及咽喉,脉沉细而身犹热者。
由茯苓、猪苓、泽泻、藁本、杏仁、生地、栀子、木通、知母、黄柏组成。清热利湿,化湿通窍。治萎缩性鼻炎,鼻中浊脓量多。
15、加味升麻葛根汤(《潭敬书经验方》)
升麻葛根芍草芩 二皮二通地麦寻
清解肺经与阳明 鼻渊鼻窒效验灵
由升麻、葛根、赤芍、甘草、桑白皮、地骨皮、木通、路路通、生地、麦冬、黄芩组成。清热解毒,通窍止涕。治慢性鼻渊,鼻塞,涕黄浊量不多,属肺经或阳明郁热者。
16、加味升葛汤(《医学见能》)
加味升葛地芩硝 枳芷花粉杏银翘
肺胃郁热成鼻燥 此方服来病即消
即升麻葛根汤加味。由升麻、葛根、赤芍、生甘草、黄芩、生地、芒硝、枳壳、白芷、天花粉、杏仁、银花、连翘组成。清热生津,升清润燥。治肺胃郁热,鼻腔干燥少涕。
17、加味导赤散(《中医喉科学》)
加味导赤加桔梗 玄牛银翘薄连芩
慢性喉痹阴虚证 此方常服咽喉康
由玄参、麦冬、生甘草、桔梗组成。清咽化痰。治慢喉痹,咽喉干燥疼痛,小瘰增生,吭喀少痰。
12、半夏散及汤(《伤寒论》)
半夏散中桂枝草 伤寒咽痛此方好
由半夏、桂枝、炙甘草组成。散寒祛邪,利咽止痛。治少阴病咽痛(阳气不足,外感于寒,邪客咽喉,咽部淡紫微肿,疼痛不利)。
13、加味二陈汤(《外科正宗》)

耳鼻喉方剂

耳鼻喉方剂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常用方剂目录1.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6g 桂枝4g 杏仁9g 炙甘草3g【功用】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非寒表实证。

2.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9g 芍药9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4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3.苍耳子散(《济生方》)【组成】辛夷6g 苍耳子5g 白芷9g 薄荷3g【功用】疏风止痛,通利鼻窍。

【主治】风邪上攻之鼻渊。

4.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连翘15g 银花15g 苦桔梗6g 薄荷6g 竹叶4g 甘草5g 荆芥穗4g淡豆豉5g 牛蒡子6g【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5.桑菊饮(《温病条辨》)【组成】桑叶7.5g 菊花3g 杏仁6g 连翘5g 薄荷2.5g 桔梗6g 甘草2.5g 苇根6g【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6.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组成】荆芥6g 防风6g 牛蒡子10g 金银花12g 连翘15g 桑白皮12g 赤芍12g 桔梗10g 天花粉15g 玄参15g 浙贝母12g 甘草6g【功用】疏风清热排脓。

【主治】肺素蕴热又合外邪入侵之鼻渊。

7.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组成】柴胡9g 前胡9g 川芎9g 枳壳9g 羌活9g 独活9g 茯苓9g 桔梗9g 人参9g 甘草5g【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

8.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12g 厚朴24g 枳实12g 芒硝6g【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9.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24g 黄芩9g 人参9g 甘草6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

10.四逆散(《伤寒论》)【组成】柴胡6g 芍药6g 枳实6g 炙甘草6g【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郁脾滞证。

1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当归9g 芍药9g 柴胡9g 茯苓9g 白术9g 甘草4.5g 生姜3片薄荷2g【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蔡福养:耳鼻喉科方5首】

【蔡福养:耳鼻喉科方5首】

【蔡福养:耳鼻喉科方5首】河南省著名耳鼻喉专家、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蔡福养,从医58年,长于运用辨证施治治疗各种耳鼻喉疾病1.补阳疗嚏汤【处方】苍耳子6~10g,辛夷10~15g,白芷10~20g,细辛3~6g,党参20~30g,桂枝10~15g,白芍12~20g,黄芪30~60g,白术20~30g,藁本10~15g,鹿角霜10~20g,巴戟天12~15g,炙甘草6~10g,徐长卿15~20g,制附子10~12g,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10~15分钟,放凉温服。

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服。

【主治】温阳补气,疗嚏止痒。

用于阳虚鼻鼽。

【加减】脐下隐疼有重坠感或妇女带下者加韭子、芡实;头脑冷痛者加吴茱萸,重用细辛;耳鸣耳聋者加五味子、灵磁石;鼻塞持续而重者加地龙、丝瓜络;鼻涕量多,连连不止者加苍术、茯苓、干地龙;腰膝冷痛或脊背凉楚者加杜仲、鹿角胶、狗脊等。

2.苍耳子散加味【处方】苍耳子15g,白芷9g,辛夷6g,薄荷10g,豆豉12g,苏叶10g,葱白3根【功效】辛温通窍【主治】风邪侵肺型鼻炎,症见鼻塞流清涕,鼻内粘膜淡白水肿,伴恶寒头痛,脉浮紧。

3.溃疡散【处方】锻炉甘石250 血竭15 儿茶15 乌贼骨(去粗皮)100 五倍子20 冰片2【制法】把上药研成极细末,6克为一包,封袋备用【用法】分内服和外用两法(1)内服,用溃疡散1包兑白开水冲服,自杀2次(外用)用溃疡散适量,吹撒患处,1日2_3次【主治】周身各部位粘膜红肿溃疡,流脓,流水等4.鼻炎灵【处方】苍耳子(砸裂纹)60 白芷60 辛夷60 冰片6 薄荷霜5 芝麻油500ml 液体石蜡1000ml【制法】将芝麻油白芷苍耳子辛夷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加热待苍耳子,白芷,辛夷炸成黑黄色捞出,在下冰片粉薄荷霜,液体石蜡搅匀,分装眼药水瓶中备用。

【用法】仰头滴鼻,每次滴1—2滴,日1—2次【功效】疏风祛湿,活瘀止痛,滋润粘膜,收缩息肉【主治】鼻黏膜充血,或干燥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5.加味二陈汤【处方】陈皮、茯苓、半夏各10克,甘草6克,苍术、白术、枳实、白芥子各9克。

耳鼻喉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案有哪些

耳鼻喉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案有哪些

耳鼻喉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案有哪些耳鼻喉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包括耳部的中耳炎、耳鸣、耳聋;鼻部的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喉部的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耳鼻喉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案。

一、耳部疾病1、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炎症,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中药治疗中耳炎主要以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为主。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其主要成分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等。

龙胆泻肝汤具有清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可有效缓解中耳炎引起的耳部疼痛、流脓等症状。

另外,还可以使用五味消毒饮,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的作用,对于热毒炽盛型的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

2、耳鸣、耳聋耳鸣、耳聋的病因较为复杂,中医认为其多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肝胆火旺等有关。

对于肝肾阴虚型的耳鸣、耳聋,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耳聋左慈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磁石、五味子等组成,具有滋肾平肝的功效。

气血不足型的耳鸣、耳聋,则可以使用归脾汤进行治疗,其成分包括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等,能够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若是肝胆火旺型的耳鸣、耳聋,可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

二、鼻部疾病1、鼻炎鼻炎分为多种类型,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

对于过敏性鼻炎,中医认为多与肺、脾、肾三脏虚损及风邪侵袭有关。

治疗时常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苍耳子散由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组成,可祛风通窍。

慢性鼻炎则多与肺气虚弱、邪滞鼻窍有关,常用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2、鼻窦炎鼻窦炎多由外感风邪、胆经郁热、脾胃湿热等引起。

医治耳鼻喉偏方

医治耳鼻喉偏方

医治耳,鼻,喉,偏方1 外耳道炎耳炎灵[药物]枯矾8克,黄柏2克,黄连、猪胆汁粉各1.5克,冰片0,2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装入大口瓶中,紫外线照射45分钟备用。

利用前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拭干后将药末撤于患处,隔天1次。

[疗效]此方医治外耳道炎症186例,全数治愈。

一般3~5次可愈。

[来源]吕韶光,等,陕西中医1992;(6):247芩柏滴耳液[药物]黄芩、黄柏各12克,枯矾6克,冰片3克,麻油500毫升。

[用法]将黄芩、黄柏放入麻油中浸泡24小时,置入铁锅煎炸变成黑黄色,掏出后研末,与枯矾、冰片细末同时放入麻油煮沸,过滤装瓶备用。

使历时用棉签蘸药液局部涂抹或塞入外耳道,天天1~2次。

[疗效]此方医治外耳道炎96例,痊愈93例,无效3例。

[病例]朱×\u65292X男,3岁。

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耳疼痛,渐加重,夜间烦躁哭闹不能入眠。

检查右耳廓牵拉痛,外耳道急性充血、肿胀,鼓膜边缘充血。

以此方医治3次后症状消失,检查外耳道皮肤正常。

[来源]谷志平,辽宁中医杂志1988;(3):48消炎膏[药物]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6克,朱砂1.5克。

[用法]将乳香、没药麸炒去油,与余药共研细末,加适量蜂蜜调匀成膏备用。

使历时,用药棉制成粗细适合的棉栓,蘸此药膏塞敷患处,天天或隔天换药1次。

[疗效]此方医治外耳道疖肿197例,有效139例,无效58例。

[来源]程煦和,浙江中医杂志1991;(7):3092中耳炎桑叶滴耳剂[药物]新鲜桑叶数片。

[用洁]上药洗净捣烂取汁,每次将桑叶汁滴入耳内1~2滴,天天3次。

[疗效]此方医治化脓性中耳炎,一般2~3天即愈。

[病例]朱×\u65292X男,3岁。

患儿耳内发炎,有脓液流出20天。

诊为化脓性中耳炎。

经此方滴入耳内,3天即愈。

[来源]朱培忠,等。

四川中医1985;(5):封3中耳炎方[药物]鲜蒲公英全草。

[用法]上药用清水洗净晾下,剪成碎片,捣成糊状,用双层消毒纱布包住用力拧挤取汁,干净器皿盛接。

【宋祚民:耳鼻喉科方2首】

【宋祚民:耳鼻喉科方2首】

【宋祚民:耳鼻喉科方2首】1.利咽汤【处方】芦根15g 茅根15g 菊花10g 板蓝根10g 川贝母10g 僵蚕10g 元参10g【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养阴利咽【主治】可用于治疗乳蛾,西医属扁桃体炎。

【加减】夹表证而有恶寒者,加芥穗6g,淡豆豉10g,麻黄3g;夹表证而不恶寒者,加薄荷10g,金银花10g;高热者,加生石膏15~30g,知母6~10g,或炒栀子3~6g;扁桃体肿大者,加马勃1.5~3g,苦梗6g,牛蒡子6g;扁桃体红赤甚而紫赤者,加丹皮10g,赤芍6g;已化脓或有少量脓栓陷窝者,加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喉肿痛剧者,加山豆根3~6g,锦灯笼6g;咽干痛者,加青果10g,石斛6g;咽哑者,加凤凰衣6g,或蝉衣10g,木蝴蝶6g;乳蛾只肿不红者,加夏枯草6g,橘叶10g;大便秘结者,加瓜蒌10g,元明粉3g (冲服),或用生军1.5~3g用开水泡兑服;余热不净,或有低热者,加天花粉10g 或玉竹10g,骨皮10g。

2.乳蛾汤【处方】荆芥6克,薄荷10克(后下),生石膏18克(先煎),知母、炒山栀、桔梗、牛蒡子、石斛各6克,元参、天花粉各10克,马勃1.5~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祛风清热,养阴散结。

【主治】小儿乳蛾高热。

【加减】扁桃体紫赤者,加丹皮10克,赤芍6克;已化脓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6克或金银花、连翘各10克;咽肿痛剧者加山豆根5克或锦灯笼6克;音哑,加凤凰衣6克或蝉衣6克,木蝴蝶6克;只肿不红,加夏枯草、橘叶各5克;大便秘结者,加瓜蒌10克,元明粉3克(冲服)或生军1.5~3克(用开水泡兑服);余热不尽有低热者,加玉竹10克。

【方源】宋祚民,《名医治验良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三蚣散(《奇效良方》)三蚣散内星芷麝功专搜风又祛痰口眼歪斜面肌挛此方当可保安康由蜈蚣、南星、白芷、麝香组成,热酒调服。

搜风祛痰通络。

治口眼口呙斜、面肌痉挛、抽搐。

2、三黄凉膈散(《喉科紫珍集》)三黄凉膈治喉痛芩柏连栀归芍芎玄草射竹青陈皮花粉银花灯心送由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当归、赤芍、川芎、玄参、生甘草、射干、竹叶、青皮、陈皮、天花粉、银花、灯心组成。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治邪毒由表入里,咽喉红肿疼痛,恶寒发热。

便泌加大黄。

3、千金内托散(《喉科紫珍集》)千金内托治喉痈银翘桔草朴芍芎青陈蒌灯防花粉五目未溃参归功由银花、连翘、桔梗、生甘草、赤芍、川芎、厚朴、青皮、陈皮、瓜蒌、灯心、防风、天花粉、人参、当归组成。

清热消毒,托里破痈。

治喉痈应溃而未溃,红肿疼痛。

4、化脓汤(《朱宗云经验方》)化脓汤中贝皂甲银翘栀板僵芩花豆根芦根十二味解毒排脓朱氏法由银花、连翘、栀子、板蓝根、山豆根、芦根、黄芩、天花粉、僵蚕、贝母、皂角刺、穿山甲组成。

清热解毒,排脓消肿。

治咽喉痈肿成脓未溃。

5、升麻解毒汤(《谭敬书经验方》)升麻解毒苍芷芩升葛芍草蒲桔腥肺热鼻渊流浊涕欲求特效此方寻由升麻、葛根、赤芍、生甘草、黄芩、蒲公英、苍耳子、白芷、鱼腥草、桔梗组成。

清热解毒,排脓通窍。

治肺热鼻渊,浊涕量多不止,面颊疼痛。

便秘加大黄,尿黄加木通。

6、止衄散(《类编朱氏集验方》)止衄散中用当归黄芪芍药生地随再加茯苓与阿胶益气生血衄可退由当归、黄芪、赤芍、生地、茯苓、阿胶组成。

益气生血、凉血止衄。

治气虚血少,鼻衄时发。

7、少阴甘桔汤(《外科正宗》)少阴甘桔升柴陈羌芎黄芩葱玄参咽痛口糜并腐烂身热脉沉病不轻由桔梗、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羌活、川芎、黄芩、葱白、玄参等十味药组成。

疏风解毒,清利咽喉。

治少阴咽痛,或口糜烂及咽喉,脉沉细而身犹热者。

8、中和汤(《医宗金鉴》)中和汤里八珍配减去地苓加芪桂桔芷排脓姜枣冬补虚托毒藿香替由黄芪、肉桂、人参、白术、炙甘草、白芍、川芎、当归、白芷、桔梗、藿香、麦冬、生姜、大枣组成。

补益气血,托毒排脓。

治骨槽风,溃烂日久,时流清脓、死骨,正虚邪恋。

9、六味汤(《喉科秘旨》)六味汤中用荆防桔草薄荷与僵蚕外感风寒咽喉病赶紧煎服保平安由荆芥、防风、僵蚕、桔梗、薄荷、甘草组成。

疏风利咽。

治咽喉病初起,不论风寒风热,皆可随证加减应用。

10、双砂汤(《外科证治全生集》)双砂砂仁与砂糖灵仙草果骨刺康由砂仁、草果、威灵仙、白砂糖组成。

化骨利咽。

治鱼刺、骨鲠在咽喉。

11、玄麦甘桔汤(《方药备要》)玄麦甘桔汤法良养阴清热又化痰慢性喉痹阴虚证此方常服咽喉康由玄参、麦冬、生甘草、桔梗组成。

清咽化痰。

治慢喉痹,咽喉干燥疼痛,小瘰增生,吭喀少痰。

12、半夏散及汤(《伤寒论》)半夏散中桂枝草伤寒咽痛此方好由半夏、桂枝、炙甘草组成。

散寒祛邪,利咽止痛。

治少阴病咽痛(阳气不足,外感于寒,邪客咽喉,咽部淡紫微肿,疼痛不利)。

13、加味二陈汤(《外科正宗》)加味二陈有芩连薄荷六克姜三片清热化痰疗效著消除痰包少花钱由法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芩、黄连、薄荷、生姜组成。

清热化痰。

治耳郭痰包、口腔痰包、鼻唇痰包等,局部肿起,肤色或肌膜色泽不变,微胀,按之有囊状感。

14、加味八脉散(《中医诊疗要览》)加味八脉二苓泽藁杏地栀通知柏利湿化浊治清窍萎缩鼻炎当清热由茯苓、猪苓、泽泻、藁本、杏仁、生地、栀子、木通、知母、黄柏组成。

清热利湿,化湿通窍。

治萎缩性鼻炎,鼻中浊脓量多。

15、加味升麻葛根汤(《潭敬书经验方》)升麻葛根芍草芩二皮二通地麦寻清解肺经与阳明鼻渊鼻窒效验灵由升麻、葛根、赤芍、甘草、桑白皮、地骨皮、木通、路路通、生地、麦冬、黄芩组成。

清热解毒,通窍止涕。

治慢性鼻渊,鼻塞,涕黄浊量不多,属肺经或阳明郁热者。

16、加味升葛汤(《医学见能》)加味升葛地芩硝枳芷花粉杏银翘肺胃郁热成鼻燥此方服来病即消即升麻葛根汤加味。

由升麻、葛根、赤芍、生甘草、黄芩、生地、芒硝、枳壳、白芷、天花粉、杏仁、银花、连翘组成。

清热生津,升清润燥。

治肺胃郁热,鼻腔干燥少涕。

17、加味导赤散(《中医喉科学》)加味导赤加桔梗玄牛银翘薄连芩燥湿解毒治口糜清热化浊利心经由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黄芩、黄连、银花、连翘、薄荷、玄参、牛蒡子、桔梗组成。

清心利尿,解毒化浊。

治口糜属心火壅盛者。

18、耳聋左慈丸(《重订广温热论》)耳聋左慈地萸山丹泽苓磁五味菖功专力强治聋鸣耳聪心宁睡眠香由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磁石、五味子、石菖蒲组成。

补肾聪耳。

治肾阴亏虚,耳鸣耳聋,睡眠多梦。

19、当归芍药汤(《五官科学》)当归芍药用八珍荑蒲芩菊易地参再加地龙通络脉慢性鼻炎去病根由当归、赤芍、川芎、白术、茯苓、甘草、辛荑、薄荷、黄芩、菊花、地龙组成。

益气活血,清热通络。

治鼻窒夹郁热之邪,鼻黏膜红肿色暗,时流少量浊黄涕,不闻香臭。

20、全真一气汤(《冯氏锦囊秘录》)全真一气参麦味术附牛膝熟地随温肾壮阳降虚火咽痛口疮功效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白术、附子片、牛膝、熟地黄组成。

温阳益气,降火利咽。

治阳虚火升浮之口疮、喉痹。

21、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会厌逐瘀汤芍地桃红柴玄草枳桔热病余毒入络脉咽肌麻痹功效奇由当归、赤芍、生地、桃仁、红花、柴胡、玄参、甘草、桔梗、枳壳组成。

活血化瘀,通络利咽。

治热病伤阴,瘀血阻络,咽肌麻痹,饮水即呛。

22、苏叶散(《冰玉堂方》)苏叶散中辛芷风桂枝荜茇草姜葱风寒牙痛受不住赶紧煎服快风功由苏叶、细辛、白芷、防风、桂枝、荜茇、甘草、生姜、葱白组成。

祛风散寒止痛。

治风寒牙痛。

23、抗渗耳方(《谭敬书经验方》)抗渗耳方柴芎香术苓芩泽芪归菖银花水蛭穿山甲解毒化瘀治耳胀由柴胡、香附、川芎、石菖蒲、白术、茯苓、银花、黄芪、当归、黄芩、水蛭、炮山甲、泽泻组成。

健脾利水,化瘀通络,清热解毒,行气通窍。

用于渗出性中耳炎,证属脾虚湿热兼气滞血瘀者。

24、丽泽通气汤(《兰室秘藏》)丽泽通气羌独苍麻黄椒芷防葱姜升葛芪草配红枣益气解表鼻病安由羌活、独活、苍术、麻黄、川椒、白芷、防风、葱白、生姜、升麻、葛根、黄芪、甘草、大枣组成。

辛温散寒,益气解表。

治体虚不足,外感寒邪,久病鼻窍窒塞不利,不闻香臭。

25、连理汤(《张氏医通》)连理汤用理中方参术苓草连炮姜燥湿解毒培中州脾虚湿热口糜安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连、炮姜组成。

治脾胃不足,湿热上蒸之口糜。

26、辛夷散(《证治准绳》)辛夷散中羌芷芎藁防升草细辛通祛风散寒利清窍头痛鼻塞建奇功由辛夷、羌活、白芷、川芎、藁本、防风、升麻、甘草、细辛、木通组成。

祛风散寒,通窍除涕。

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清涕不收。

27、辛夷清肺饮(《外科正宗》)辛夷清肺芩栀杷知膏麦合草升麻肺胃蕴热痰浊结鼻中息肉一见化由辛夷、黄芩、栀子、枇杷叶、知母、石膏、麦冬、百合、甘草、升麻组成。

清肺利气。

治肺胃郁热,痰浊凝结所致鼻中息肉,色紫质硬,鼻窍不通。

28、羌乌散(《丹溪心法》)羌乌散中用细辛二乌羌草与黄芩风寒犯头眉骨痛此方服下笑吟吟由羌活、细辛、川乌、草乌、甘草、黄芩组成。

疏风驱寒,温经止痛。

风寒犯头所致眉骨痛。

29、枇杷叶丸(《外科正宗》)枇杷叶丸枇杷尝芩草花粉酒泛丸食后盐汤茶汤下赤鼻一退美面王由枇杷叶、黄芩、甘草、天花粉、白酒组成。

清泻肺经郁热。

治齄鼻属肺经郁热者。

30、奇授藿香汤(《外科正宗》)奇授藿香汤猪胆配藿香清热化湿浊专治慢鼻渊由藿香、猪胆汁组成。

清热利胆,芳香化浊。

治慢性鼻渊因于胆经蕴热者。

31、肾热汤(《千金要方》)肾热汤用地芍冬磁蛎术草大枣葱育阴潜阳利耳窍久病聋鸣脓亦终由生地黄、赤芍、麦冬、磁石、牡蛎、白术、甘草、大枣、葱白组成。

治阴液不足,虚火上炎,耳鸣耳聋,慢性脓耳。

32、栀子清肝汤(《外科正宗》)栀子清肝归芍芎柴芩连膏牡丹充牛子甘草十一味清肝降火耳痛松由当归、川芎、赤芍、柴胡、栀子、黄芩、黄连、牡丹皮、煅石膏、牛蒡子、生甘草组成。

清肝降火,活血止痛。

治肝炎上攻,耳疖、耳疮、耳肿痛。

33、荆芥连翘汤(《杂病源流犀烛》)荆芥连翘归芍芎枳桔芷栀草防风柴胡黄芩清少阳养肝疏邪耳痛松由荆芥、连翘、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桔梗、白芷、栀子、甘草、防风、柴胡、黄芩组成。

疏风清肝,消肿止痛。

治耳疖耳疮,急性鼻渊属肝胆风热者。

34、茜根散(《景岳全书》)茜根散用芩柏叶阿胶生地甘草得功能清热兼补益一剂而下止鼻血由茜草根、黄芩、侧柏叶、生地黄、阿胶、生甘草组成。

清热凉血止血。

治肺热,鼻衄时作。

35、星夏汤(《杂病源流犀烛》)星夏汤中用细辛苍曲芷草黄连芩清热除痰散结滞鼻中息肉可消平由胆南星、法夏、细辛、苍耳子、神曲、白芷、黄连、黄芩、甘草组成。

清热除痰散结。

治脾胃湿热积滞,痰浊上乘,鼻息肉窒鼻不通。

36、养金汤(《杂病源流犀烛》)养金汤中知白皮地胶沙杏麦与蜜肺阴不足声嘶哑此方服下歌如笛由知母、桑白皮、生地黄、阿胶、沙参、杏仁、麦冬、蜂蜜组成。

滋阴清热。

治阴虚肺燥,虚火上炎,咽喉干痛,声音嘶哑。

37、钩藤汤(《方药备要》)钩藤熄风蝎蚣蚕地龙南星天麻蝉口眼口呙斜久不愈此方拈来赶紧尝由全蝎、蜈蚣、僵蚕、地龙、胆南星、天麻、蝉蜕、钩藤组成。

搜风通络。

治口眼口呙斜,日久不愈。

亦治热甚而肝风内动、惊厥、高血压脑病。

38、选奇汤(《兰室秘藏》)选奇汤中用羌活防风黄芩炙草着驱风散邪功专擅眉棱骨痛此方酌由羌活、防风、黄芩、炙甘草组成。

驱风散邪。

治风邪上壅,眉棱骨痛。

39、复音汤(谭敬书经验方)复音汤中参术茯芪归棱莪半夏枯蝉桔山楂与海藻声带肥厚息肉无由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当归、三棱、莪术、半夏、夏枯草、蝉蜕、桔梗、山楂、海藻组成。

健脾除痰,益气活血,软坚散结。

用于声带肥厚、小结、息肉,证属脾虚痰瘀结聚者。

40、眉棱骨痛方(谭敬书经验方)眉棱骨痛苍芷芎芍草芩腥夏皂蚣桃仁木通制草乌鼻窦化脓服之松由苍耳子、白芷、川芎、赤芍、生甘草、黄芩、鱼腥草、半夏、皂角刺、大蜈蚣、桃仁、木通、制草乌组成。

逐瘀化痰,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用于急慢性鼻窦炎,证属瘀热痰浊风毒互结,眉棱骨痛者。

<DD last">41、桔干汤(《类证治裁》)桔干汤中荆防牛翘玄竹草山根求痰热上壅气道窒疏风清肺利咽喉由桔梗、射干、荆芥、防风、连翘、牛子、玄参、竹叶、甘草、山豆根组成。

疏风清肺,利咽化痰。

治肺热上壅盛,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气息不利。

42、益气清金汤(《医宗金鉴》)益气清金参草苓竹麦牛贝薄栀芩陈苏桔梗理肺脾化痰散结功效灵由人参、甘草、茯苓、竹叶、麦冬、牛蒡子、浙贝母、薄荷、栀子、黄芩、陈皮、苏叶、桔梗组成。

益气清肺,化痰散结。

治脾胃不足,肺金郁热,痰浊上乘,结滞为瘤,形如圆眼,阻于咽喉。

43、凌霄花散(《世医得效方》)凌霄花与栀子配清肺凉血齄鼻退由凌霄花、栀子各等份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