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制备与合成实验复习题

合集下载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复习题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复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一、简答部分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 熔点管不洁净;(3)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4)加热太快;(5) 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答:(1) 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 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5) 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6) 齐列熔点测定的缺点就是温度分布不均匀,若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这样所测数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做第二次测定?答:不可以。

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3.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 测得混合物的熔点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

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什么?答:(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

(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认为这两个样品为同一化合物。

4.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合成化学复习题

合成化学复习题

在小环体系的桥头碳原子上形成,即双键总是远离桥头。
D、季铵碱加热分解时,遵循Hofmann规则。
12、片呐醇重排反应是立体专属反应,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OH2 CH3 OH CH3 _H _H O
2
CH3 CH3
CH3 OH2 OH CH3 _H O _H
2
CH3O C CH3
O
CH3 CH3O OH2 OH H _H O _H
2
OH2
CH3 _H _H O
2
C H
OH
பைடு நூலகம்
CH3 CH3
CH3
O
13、下列关于绿色合成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合成即设计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路线,物质和能量
构成封闭循环的化学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绿色产品。

B、绿色合成要考虑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即将原料分子 中的每一个原子最大限度的归宿于目标分子中,达到零排放。
O
7、合成:
CH2CO2C2H5 ,下列合成路线中,最为理想的是(



A、苯并-1-环戊酮与溴乙酸乙酯在强碱体系中直接化合。
B、先将苯并-1-环戊酮转变为亚胺,再与溴乙酸乙酯在强碱
体系中直接化合,最后水解。

C、先将苯并-1-环戊酮转变为烯胺,再与溴乙酸乙酯直接化 合,最后水解。

D、先将苯并-1-环戊酮转变为烯胺,再与溴乙酸乙酯在催化 剂存在下化合,最后水解。
Ph O
Ph
EtONa
CO2C2H5 Ph Ph
O Ph Ph
_H O
2
4、合成:维生素D2 .
C9H17
+
C9H17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参考题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参考题

1、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的概念与特点。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具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或高纯度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① 产品功能性强(专用性)② 批量小③ 品种多④ 利润率高⑤ 更新换代快精细化工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

“它属于一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行业” 。

精细化工的特点:① 多品种、小批量 ② 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③ 高技术密集度 ④ 大量应用复配技术 ⑤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费用高 ⑥ 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2、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的类别。

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

3、精细化率的定义、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

精细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为45%。

4、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迅速、重视化境友好绿色精细化学品和超高功能及超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绿色化生产与生物工程技术。

传统精细化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5、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自我供应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市场自给率达到70%左右。

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目前国精细化工产品尚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难以满足高端市场要求,以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严重依靠进口。

●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面前,我国的研发力量还很不足的,特别是薄弱的精细化工的基础性研究已成为我国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重要制约因素。

● 部分国家以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安全性为由,陆续实施了一批新的条例和标准;我国也在不断加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和提%100⨯=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率(精细化率高安全标准,这些因素对精细化工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有机化学实验考试复习题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而在考试前,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机化学实验考试的复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化合物鉴定1. 你在实验室中得到了一个无色液体,它的分子式为C4H10O,你需要确定它的结构。

请列出你将采取的实验步骤和理论依据。

2. 你在实验室中得到了一个白色晶体,它在酸性条件下溶解,但在碱性条件下不溶解。

请确定该化合物的性质,并给出理论依据。

二、有机合成1. 请设计一个合成方案,将苯甲酸转化为苯乙醇。

描述你的实验步骤和反应机理。

2. 你需要合成一个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它的分子式为C10H12O2。

请设计一个合成方案,并描述你的实验步骤和反应机理。

三、反应机理1. 请解释以下反应的机理:苯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2. 请解释以下反应的机理:苯与氯化亚铜反应生成苯基氯。

四、实验操作1. 你需要从一个混合物中分离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描述你的实验步骤。

2. 你需要从苯酚合成对硝基苯酚。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描述你的实验步骤。

五、实验安全1. 你在实验室中进行苯烷酸与溴的反应时,突然发现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请列出你的应急处理步骤和理论依据。

2. 你在实验室中操作苯胺时,不小心溅到了手上。

请列出你的应急处理步骤和理论依据。

这些题目涵盖了有机化学实验的各个方面,包括化合物鉴定、有机合成、反应机理、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等。

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有机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学生不仅要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还要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和机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答。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考试的复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复习题的仔细研究和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备考效果。

有机化学制备与合成实验复习题

有机化学制备与合成实验复习题

有机化学制备与合成实验复习题一、填空题:1、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侵入。

2、(重结晶)只适宜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的提纯。

从反应粗产物直接重结晶是不适宜的,必须先采取其他方法初步提纯。

3、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 水份 )尽可能( 除去 ),不应见到有(浑浊)。

4、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于下列情况:(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 固体 );(2)混合物中含有( 焦油状 )物质;(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氧化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

5、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有用的物质);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除去)。

6、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破裂)。

7、羧酸和醇在少量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等8、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的量既不应超过其容积的( 2/3 ),也不应少于( 1/3 )。

9、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1-1.2mm,长约70-80mm;装试样的高度约为( 2-3 mm ),要装得(均匀)和(结实)。

10、减压过滤结束时,应该先(通大气),再(关泵),以防止倒吸。

11、用羧酸和醇制备酯的合成实验中,为了提高酯的收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可采取(提高反应物的用量)、(减少生成物的量)、(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等措施。

12、利用分馏柱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为分馏。

13、减压过滤的优点有:(过滤和洗涤速度快);(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14、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15、熔点为固-液两态在大气压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温度。

2020高考化学大题专项训练《有机制备类实验题(2)》及答案解析.docx

2020高考化学大题专项训练《有机制备类实验题(2)》及答案解析.docx

2020高考化学大题专项训练《有机制备类实验题(2)》1. 乙酰水杨酸邙可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

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 如下:0.5 mL 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C 左右,充分反应。

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 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 冷水中,析岀固体,过滤。

② 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 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 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

回答下列问题:(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 _________ 加热。

(填标号) A.热水浴B.酒精灯C.煤气灯(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 _______ (填标号),不需使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名称)。

水杨酸醋酸酹 乙酰水杨酸 熔点/°c157〜159 -72 〜-74 135〜138 相对密度/ (g-cm 3)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量138102180D.电炉COOHCOOH+ (CH 3CO)2O浓 H2SO4A乙酰水杨酸+ CHjCOOH(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___________ 。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 %。

【答案】(1)A(2)BD 分液漏斗、容量瓶(3)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结晶)(4)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5)重结晶(6) 60【解析】(1)因为反应温度在70°C,低于水的沸点,且需维温度不变,故采用热水浴的方法加热;(2)操作①需将反应物倒入冷水,需要用烧杯量取和存放冷水,过滤的操作中还需要漏斗,则答案为:B、D;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这两个仪器用不到。

高三化学练习题: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

高三化学练习题: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

高三化学练习题: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
1. 介绍: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及工业中广泛应用,因此掌握其合成与反应机制对于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高三化学练习题,涵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等方面知识。

2. 题目一:
已知化合物A为羰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H8O,在一定条件下与氨和一种醛反应,生成B和C两个有机化合物:
A + NH3 → B
A + 醛→ C
请推测化合物A的结构,并写出可能的反应机制和产物B、C的结构式。

3. 题目二:
已知丙烯酮(分子式C3H4O)可以与氰化钠发生反应。

请写出该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并解释该反应的机理。

4. 题目三:
某有机化合物D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酮酸E。

请写出该氧化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并说明其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

5. 题目四:
已知具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F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请写出F与溴乙烷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并解释该反应的机理。

6. 题目五:
化合物G是一种脂肪酸,其由甲酸和乙醇酸部分组成。

请写出化合物G的结构式,并解释其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的化学反应。

7. 结论:
通过解答以上高三化学练习题,我们探讨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方面的知识。

这些练习题涉及了酰基化合物、取代反应、氧化还原等多个有机化学概念与实践。

通过学习与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变化,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021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三 有机制备实验(综合实验)(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三 有机制备实验(综合实验)(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专题三有机制备实验(综合实验)知识梳理:“有机实验”在高考中频频出现,主要涉及有机物的制备、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实验探究等。

常常考查蒸馏和分液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率的计算等问题。

(1)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方法适用条件实例说明萃取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CCl4和水等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蒸馏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溶的液体,沸点相差较大分离酒精和水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2)典型装置①反应装置②蒸馏装置③高考真题中出现的实验装置特别提醒球形冷凝管由于气体与冷凝水接触时间长,具有较好的冷凝效果,但必须竖直放置,所以蒸馏装置必须用直形冷凝管。

强化训练1.(2020·全国卷Ⅱ,28)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 ℃,100 ℃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

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 a约为10-6,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

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

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_________。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

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_______(填标号)。

有机化学实验2题库

有机化学实验2题库

有机化学实验2 题库一、选择题1、制备甲基橙的实验中,合成重氮盐时应将反应温度控制在(B )。

A、10℃以下B、5℃以下C、-5℃以下D、-10℃以下2、能使刚果红试纸显蓝色,且蓝色最深的是(A )。

A、草酸B、冰醋酸C、甲酸D、丙酸3、安息香的辅酶合成中,用VB1代替了下列哪种试剂?(C )A、KSCNB、KBrC、KCND、KMnO45、色谱在有机化学上的重要用途包括( D )。

A、分离提纯化合物B、鉴定化合物C、监控反应D、以上都是6、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用(D )方法。

A、pH试纸变色B、刚果红试纸变色C、红色石蕊试纸变色D、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色7、减压蒸馏毛细管的正确位置是( D )。

A、随便什么位置都行B、靠近瓶口处C、液面以上D、液面以下并尽量接近瓶底8、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的反应中,应控制溶液为(A )。

A、碱性B、酸性C、中性D、强酸性9、在以苯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肉桂酸的实验中,水蒸气蒸馏时蒸出的是( B ) 。

A、肉桂酸B、苯甲醛C、碳酸钾D、醋酸酐10、在制备己二酸、肉桂酸等固体有机酸的后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 C )来纯化产品。

A、直接酸化B、先酸化再碱化C、先碱化再酸化D、直接碱化11、在减压操作结束时,首先应该执行的操作是(D )。

A、继续加热B、停泵C、接通大气D、停止加热12、VB1碱性条件下催化合成安息香的反应中,VB1的催化活性位为( C )。

A、噻唑环上氮正离子B、含有孤对电子对的硫原子C、噻唑环上碳负离子D、羟基13、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时,应使用的方法是(A )。

A、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色B、刚果红试纸变色C、红色石蕊试纸变色D、PH试纸14、甲基橙的制备中,重氮化需要在何种条件下进行?(B )A、碱性B、酸性C、中性D、强碱性15、在进行脱色操作时,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干燥粗产物质量的(A )A、1%B、5%C、20%D、30%16、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的反应温度应控制在(B )。

有机化学合成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合成题及答案
43、选择适当的方法完成下列转变:
COOH
COOH
44、选择适当的方法完成下列转变:
HO
Cl
HO
COOH
45、用指定化合物为原料完成下列转化(其它试剂任取):
H2C CH2
H2N
NH2
46、用指定化合物为原料完成下列转化(其它试剂任取): COOH OH
47、用指定化合物为原料完成下列转化(其它试剂任取):
CH3COCH2CH2CH2CH2OH
问题三:完成下列转变
(2)
OH
O
CH3 C (CH2)4CHO
问题四:完成下列转变
(3) C2H5OH
问题五:完成下列转变
H2C (4)
H2NCH2CH2CH2CH2NH2
CH2
O =O
问题六:完成下列转变
(1) CH3COCH2CH3
问题七:完成下列转变
(2)
CH3
38、由环己醇与乙醇合成 1-乙基环己醇 39、以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 3-苯基-1-丙醇
OH C2H5
CH2CH2CH2OH
40、用丙二酸二乙酯和不超过一个 C 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
CH3
CH2OH
C
CH3
CH2OH
41、以苯为原料,经重氮盐合成: NO2
Br
Br
42、选择适当的方法完成下列转变: COOH
问题三十二:用不超过四个碳原子的烃类化合物和其它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O
CN
(1) CH3 C CH 2CH 2 CH3
(2)
Cl (3) CH3CH2C CH3
H
(CH2 )3CH3
CH3 CH2CHCH2OH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有机化学制备与合成实验复习题一、填空题:1、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侵入。

2、(重结晶)只适宜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的提纯。

从反应粗产物直接重结晶是不适宜的,必须先采取其他方法初步提纯。

3、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 水份 )尽可能( 除去 ),不应见到有(浑浊)。

4、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于下列情况:(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 固体 );(2)混合物中含有( 焦油状物质 )物质;(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氧化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

5、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有用的物质);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除去)。

6、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破裂)。

7、羧酸和醇在少量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等8、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的量既不应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 1/3 )。

9、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1-1.2mm,长约70-80mm;装试样的高度约为( 2~3 mm ),要装得(均匀)和(结实)。

10、减压过滤结束时,应该先通(大气),再(关泵),以防止倒吸。

11、用羧酸和醇制备酯的合成实验中,为了提高酯的收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可采取(提高反应物的用量)、(减少生成物的量)、(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等措施。

12、利用分馏柱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为分馏。

13、减压过滤的优点有:(过滤和洗涤速度快);(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14、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15、熔点为固-液两态在大气压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温度。

2021届高考三轮复习有机合成专项练习四

2021届高考三轮复习有机合成专项练习四

2020-2021学年度高考三轮复习有机合成专项练习四1.光气()界面缩聚法合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碳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2+→+2NaCl(1)A→B的反应类型为。

C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吸收峰,C的化学名称为。

(2)E的分子式为,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B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4)F与I以1:2的比例发生反应时的产物K的结构简式为。

(5)H→I时有多种副产物,其中一种含有3个环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6)4﹣氯﹣1,2﹣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种。

(7)写出用2﹣溴丙烷与D为原料,结合题中信息及中学化学所学知识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取。

(已知:一般情况下,溴苯不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

例:CH3CH2OHCH2=CH22.制备螺虫乙酯的中间体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①﹣CH2Br②RXRCNRCOOOH③RCOOHRCOClRCONHR′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

(3)D的结构简式是。

(4)E与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5)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6)一取代芳香族化合物X是E的同分异构体,X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

符合条件的X有种。

(7)设计以苯胺()及甲醛为起始原料制备2﹣吲哚酮()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用)3.咖啡酸乙酯具有抗炎作用且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R﹣CHO+(1)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反应②所属反应类型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F的结构简式。

(4)芳香族化合物M是H的同分异构体,1mol M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2mol CO2,M的结构共有种。

(5)设计由苯甲醇()和丙二酸()为原料合成苯丙烯酸()的路线流程图。

(其它无机试剂任选)4.化合物F是合成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Tazverik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有机合成练习题

有机合成练习题

有机合成练习题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一项基础技能,通过特定的反应步骤将起始物转化为目标产物。

在有机合成的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各类反应、试剂的选择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

为了巩固对有机合成的理解,下面给出一些有机合成的练习题。

练习题一:将苯甲酸转化为对硝基苯甲酸。

答案:1. 首先,在苯甲酸中加入浓硫酸,并控制温度在0℃以下,搅拌均匀。

2. 然后,缓慢加入浓硝酸,保持温度在0℃以下。

3. 等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产生沉淀。

4. 过滤并洗涤沉淀,得到对硝基苯甲酸。

练习题二:将苯甲酸转化为对苯甲酰胺。

答案:1. 首先,将苯甲酸与氯化亚磷反应,生成苯甲酰氯。

2. 将苯甲酰氯与氨水反应,生成对苯甲酰胺。

3. 过滤得到固体产物,对苯甲酰胺。

练习题三:将特定的起始物转化为3-甲基-2-苯基-1-丁醇。

答案:1. 首先,将2-溴-3-甲基-1-苯基丙酮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格有机镁试剂。

2. 将格有机镁试剂与丁醛反应,生成3-甲基-2-苯基-1-丁醇。

练习题四:将苯乙酸转化为苯乙酮。

答案:1. 首先,在苯乙酸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并控制温度在60℃左右,搅拌均匀。

2.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蒸馏,得到苯乙酮。

练习题五:将苯硼酸转化为苯乙酸。

答案:1. 首先,将苯硼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苯硼二氧化钠。

2. 然后,将苯硼二氧化钠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苯乙酸。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对有机合成的掌握。

在实践中,需要仔细研究反应机理、合理选择试剂以及控制反应条件,以获得高产率和纯度的产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保持实验室的通风良好等。

有机合成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的技能,通过反复练习和实验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原理。

同时,在实践中也要注重思考,分析反应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以实现更高效、绿色的有机合成方法的开发。

2023年有机化学题库合成

2023年有机化学题库合成

5. 合成题5-1.以环己醇为原料合成:1,2,3-三溴环己烷。

NBSBrBrBrBr2BrOHCCl45-2.从异丙醇为原料合成:溴丙烷。

CH2HBr3CH2CH3BrCHCH CH=CH2OH3ROOR5-3.由1-氯环戊烷为原料合成:顺-1,2-环戊二醇。

H2O2ClC2H5OH O s O4KOH5-4.以1-甲基环己烷为原料合成:CH3CO(CH2)4COOH。

Na(CH2)4 hvC2H5CH3CO3CH3BrBr2COOH CH3O5-5.由CH2OH为原料合成:OCH2CH+CO25-6.以1-溴环戊烷为原料合成:反-2-溴环戊醇。

Br2H2OBr5-7.由1,2-二甲基环戊醇为原料合成:2,6-庚二酮。

(1)(2)O3CH32CH CH33CH3(CH2)3OHCOCH3CO5-8.以2-溴丙烷为原料合成丙醇。

OHBrC2H5Na CH23CH2CH3CHCH CH=CHOH3OH5-9.由1-甲基环己烷合成:反-2-甲基环己醇。

NaC2H5OC2H53CH3CH35-10.以环戊烷为原料合成:反-1,2-环戊二醇。

Br 2hvC 2H 5OH BrKOH5-11以苯及C 4如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C 6H 5H H C CCH 3NBSCH 2CH 2CH 3CH 2Cl+CO CH 2CH 3Br 2CH CH C 2H 5OHBr BrCC CH 3KOHCH CH C 6H 56H 5CHCH 3CH C 6H 5Br C 2H 5OH KOH 6H 5C 2H 5Na NH 3CH 3HC C CH 3C C液C 6H 5C 6H 5H5-12.用甲烷做唯一碳来源合成:CH 3CH 2CH O C O +Cu 2Cl 24CH241500℃OCHCH 4CH 3CHC 2=CH CH=CH C HgSO 4O 23+CH 3OCH 2CH 3CH O CH 2=CH C 12O 2Ag C O5-13.以乙炔、丙烯为原料合成:BrBr CHOCHO Cu 2Cl 24CH NH 3CH CH=CH 2CH C 2=CH CH=CH 2液NaCH 2=CH Br Br Br 2CHO CHO,CHO ,CH 3CH 2=CH CH 2=CH Cu 2O 0.25MPa5-14.以1,3-丁二烯,丙烯,乙炔等为原料合成:CH 2CH 2CH 2OH+CH 2ClCH 2CH=CH 2CH 2=CH CH 2=CH CH 2ClH 2催化剂Lindlar CHCH=CH2CCH 2CH 2CH 22)3OHCH=CH 2CH 2,Cl 2CH 3CH 2ClCH 2=CH CH 2=CH5-15.由乙炔和丙烯为原料合成正戊醛(CH 3(CH 2)3CHO ) +CH CH Na NH 3C 液NaNH2CH+BrCH 23CH 2CH 3;CH=CH 2ROORCH 2CHOCH 3CH 2(CH 2)33CH 2CH 2C35-16.由乙烯和乙炔为原料合成内消旋体3,4-己二醇。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库(含解答)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库(含解答)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库一、填空题:1、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反应中通常加入苯或环己烷的目的是。

答:及时带走反应中生成的水分,使反应平衡右移。

2、若回流太快,会引起现象。

答:液泛。

3、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是和。

答:催化剂和吸(脱)水剂。

4、通常在情况下用水浴加热回流。

答:反应温度较低;物质高温下易于分解时。

5、分水器通常可在情况下使用。

答:将低沸点物质移出反应体系。

6、减压蒸馏通常是用于的物质。

答: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极易分解氧化活聚合(或沸点高、热稳定性差)。

7、减压蒸馏装置由、和三部分组成。

答:蒸馏、抽气(减压)、保护和测压8、当用油泵进行减压时,为了防止易挥发的有机溶剂、酸性物质和水汽进入油泵,降低油泵效率,必须在馏液接收器与油泵之间依次安装、、等吸收装置。

答:冷却肼、硅胶或CaCl2,NaOH,石蜡片。

9、水泵减压下所能达到的最低压力为。

答:当时室温下的水蒸气压。

10、减压毛细管的作用是。

答:使少量空气进入,作为液体沸腾的气化中心,使蒸馏平稳进行。

11、减压蒸馏安全瓶的作用是。

答:调节系统压力及放气。

12、沸点与压力的关系是压力升高,沸点升高;压力降低,沸点降低。

答:压力升高,沸点升高;压力降低,沸点降低。

13、减压蒸馏时,往往需要一毛细管插入烧瓶底部,它能冒出,成为液体的,同时又起搅拌作用,防止液体。

答:气泡、气化中心、暴沸。

14、减压蒸馏操作前,需要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或在一定温度下蒸馏所需要的。

答:沸点、压力。

15、减压蒸馏前,应该将混合物中的在常压下首先除去,以防止大量进入吸收塔,甚至进入,降低的效率。

答:低沸点有机物、蒸馏、易挥发有机物、油泵、油泵。

16、减压蒸馏应选用壁厚耐压的或仪器,禁用底仪器,以防在受压力不均而引起爆炸,连接处亦需利用耐压像皮管。

答:圆形、梨形、平。

17、苯甲醛发生Cannizzaro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苯甲醛,可通过洗涤法除去。

答:饱和亚硫酸氢钠。

18、可根据判断苯甲醛的歧化反应是否完全。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期末复习)复习目标理解卤代烃在不同条件下的取代和消去反应;掌握碳链的增长和引入官能团的化学反应;了解设计合成路线的一般程序,了解有机合成的意义及应用。

基础梳理一、碳骨架的构建1.碳链的增长(1)醛酮与的加成,举例(丙酮与氢氰酸加成)(2)卤代烃(1-溴丙烷与NaCN的取代制备丁酸),(3)羟醛缩合反应(乙醛与甲醛缩合)(4)炔钠与卤代烃的反应(溴乙烷与丙炔钠)(5)酯化反应举例(6)烯烃或炔烃的加聚反应举例2.碳链的减短(1)烷烃的热裂化 C16H34 △(2)烯烃的氧化举例(3)脱羧反应举例(实验室制甲烷)(4)酯的水解举例3.常见的成环反应(1)二元醇分子内脱水 HOCH2CH2CH2CH2OH浓H2SO4(2)二元羧酸分子内脱水 HOOCCH2CH2COOH浓H2SO4(3)羟基酸分子内脱水HOCH2CH2CH2COOH浓H2SO4(4)羟基酸分子间脱水 CH3CHCOOH浓H2SO4OH(5)多元醇与多元酸分子间脱水HOCH2CH2OH + HOOCCOOH浓H2SO44.常见的开环反应(1)环己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2)环状酯的水解(乙二酸乙二酯)典型例题:1.下列反应可以使碳链增长的是()。

A.CH3CH2CH2CH2Br和NaCN共热B.CH3CH2CH2CH2Br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C.CH3CH2CH2CH2Br和NaOH的水溶液共热D.CH3CH2CH2CH2Br(g)和Br2(g)光照2.在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羧基的是()。

A.卤代烃的水解B.腈(R—C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酮的氧化D.烯烃的氧化二、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1.正推法:从确定的某种原料分子开始,逐步经过完成。

按照的顺序依次进行。

2.逆推法:采取从逆推出,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的方法。

逆推过程中,需要逆向寻找顺利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直至选出合适的其实原料。

典型例题:1.已知:①乙烯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醛,这是乙醛的一种重要的工业制法;②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1)若两种不同的醛,例如乙醛与丙醛在NaOH溶液中最多可以形成羟基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制备与合成实验复习题一、填空题:1、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侵入。

2、(重结晶)只适宜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的提纯。

从反应粗产物直接重结晶是不适宜的,必须先采取其他方法初步提纯。

3、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 水份 )尽可能( 除去 ),不应见到有(浑浊)。

4、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于下列情况:(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 固体 );(2)混合物中含有( 焦油状 )物质;(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氧化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

5、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有用的物质);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除去)。

6、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破裂)。

7、羧酸和醇在少量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等8、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的量既不应超过其容积的( 2/3 ),也不应少于( 1/3 )。

9、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1-1.2mm,长约70-80mm;装试样的高度约为( 2-3 mm ),要装得(均匀)和(结实)。

10、减压过滤结束时,应该先(通大气),再(关泵),以防止倒吸。

11、用羧酸和醇制备酯的合成实验中,为了提高酯的收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可采取(提高反应物的用量)、(减少生成物的量)、(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等措施。

12、利用分馏柱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为分馏。

13、减压过滤的优点有:(过滤和洗涤速度快);(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14、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15、熔点为固-液两态在大气压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温度。

对于纯粹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其熔点是(固定的)。

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敏锐的,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超过(0.5-1℃),该温度范围称之为(熔程)。

如混有杂质则其熔点(下降),熔程也(变长)。

16、合成乙酰苯胺时,反应温度控制在(100-110℃)摄氏度左右,目的在于(蒸出反应中生成的水),当反应接近终点时,蒸出的水分极少,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从而出现温度计(上下波动)的现象。

17、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汽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口流出,此时,测定的沸点数值将(偏低)。

18、利用分馏柱使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为分馏。

利用分馏柱进行分馏,实际上就是在分馏柱内使混合物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19、萃取是提取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手段。

它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

20、一般(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反之则溶解度(降低)。

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度下降,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化合物及杂质的溶解度的不同,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21、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及(空气冷凝管);其中,(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合成实验的回流操作,(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 ℃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蒸馏操作中;高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

22、在水蒸气蒸馏开始时,应将T 形管的(螺旋夹夹子)打开。

在蒸馏过程中,应调整加热速度,以馏出速度(2—3 滴/秒)为宜。

二、判断1、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会影响测定结果。

(√)2、进行化合物的蒸馏时,可以用温度计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温度计的位置不会对所测定的化合物产生影响。

(×)3、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最后一步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

(√)4、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5、没有加沸石,易引起暴沸。

(√)6、在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中,分水器中应事先加入一定量的水,以保证未反应的乙酸顺利返回烧瓶中。

(×)7、在加热过程中,如果忘了加沸石。

可以直接从瓶口加入。

(×)8、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

(×)9、熔点管不干净,测定熔点时不易观察,但不影响测定结果。

(×)10、样品未完全干燥,测得的熔点偏低。

(×)11、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定结果。

(√)12、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

(×)13、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

(×)14、样品管中的样品熔融后再冷却固化仍可用于第二次测熔点。

(×)15、用MgSO4干燥粗乙酸乙酯,干燥剂的用量根据实际样品的量来决定。

(√)16、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下口放出。

(×)17、精制乙酸乙酯的最后一步蒸馏中,所用仪器均需干燥。

(√)18、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在水蒸汽蒸馏前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来中和水溶液。

(×)19、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来提纯。

(×)20、在水蒸汽蒸馏实验中,当馏出液澄清透明时,一般可停止蒸馏。

(√)21、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低。

(√)22、在进行常压蒸馏、回流和反应时,可以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23、在进行蒸馏操作时,液体样品的体积通常为蒸馏烧瓶体积的1/3~2/3。

(√)24、球型冷凝管一般使用在蒸馏操作中。

(×)25、在蒸馏实验中,为了提高产率,可把样品蒸干。

⨯26、在正溴丁烷的制备中,气体吸收装置中的漏斗须置于吸收液面之下。

⨯27、在反应体系中,沸石可以重复使用。

⨯28、利用活性炭进行脱色时,其量的使用一般需控制在1%-3%。

√29、“相似相溶”是重结晶过程中溶剂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

(√)30、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高。

(×)31、A、B 两种晶体的等量混合物的熔点是两种晶体的熔点的算术平均值。

(×)32、重结晶过程中,可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来诱发结晶。

(√)33、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

(⨯)34、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35、熔点管壁太厚,测得的熔点偏高。

(√)三、选择题1、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 C )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

A、MgSO4;B、CH3COONa;C、C6H5CHO;D、 NaCl2、正溴丁烷的制备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 A )A、除去硫酸B、除去氢氧化钠C、增加溶解度D、进行萃取3、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 C )方法精制。

A、过滤;B、活性炭脱色;C、蒸馏;D、水蒸气蒸馏.4、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 C )。

A、试样有杂质;B、试样不干燥;C、熔点管太厚;D、温度上升太慢。

5、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 A )A、脱色B、脱水C、促进结晶D、脱脂6、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加入沸石,应该(B )。

A、立刻加入沸石;B、停止加热稍冷后加入沸石;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7、进行脱色操作时,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A )。

A、1%-3%;B、5%-10%;C、10%-20%四、实验操作:正溴丁烷1、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若遇此现象如何处理?若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正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为上层。

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正溴丁烷)下沉。

2、在正溴丁烷的制备过程中,如何判断正溴丁烷是否蒸完?①蒸出液是否由混浊变为澄清;②蒸馏瓶中的上层油状物是否消失;③取一试管收集几滴馏出液;加水摇动观察无油珠出现。

如无,表示馏出液中已无有机物、蒸馏完成。

乙酰苯胺1.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为何需要使用分馏装置?分馏的目的何在?因为反应可逆,为使平衡右移,提高产率,需要不断蒸出产物水,但乙酸与水的沸点之差小于30℃,利用蒸馏装置不能很好地分离它们,故使用分馏。

分馏的目的是除去产物水,让乙酸仍然留在反应瓶中,以提高产率。

2、本实验为何不使用活性更高的乙酸酐来实现对苯胺的酰化?由于水和乙酸的沸点只相差18℃,用蒸馏不能将两者分离开。

3、为什么使用新蒸馏的苯胺?因为久置的苯胺因为被氧化而颜色变深,重新蒸馏以除去其中的杂质,否则将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4、制备实验中采取什么措施可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采取乙酸过量,利用分馏柱除去生成的产物水。

5、合成乙酰苯胺时,锌粉起什么作用?加多少合适?锌的加入是为了防止苯胺氧化。

只加入微量的锌即可,不能太多,否则会产生不溶于水的Zn(OH)2,给产物后处理带来麻烦。

6、合成乙酰苯胺时,柱顶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105ºC左右?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水,以打破平衡,使反应向着生成乙酰苯胺的方向进行。

因水的沸点为100ºC,反应物醋酸的沸点为118ºC,且醋酸是易挥发性物质,因此,为了达到要将水份除去,又不使醋酸损失太多的目的,需控制柱顶温度在105ºC左右。

7、在制备乙酰苯胺的饱和溶液进行重结晶时,在烧杯中有油珠出现,试解释原因。

怎样处理才算合理?这一油珠是熔融的乙酰苯胺,因其比重大于水而沉于烧杯底部,可补加少量热水,使其完全溶解,不可认为是杂质而将其舍去。

熔点测定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管壁太厚样品受热不均匀,熔点测不准,熔点数据易偏高,熔程大);2) 熔点管不洁净(熔点管不洁净,等于样品中有杂质,致使测得熔点偏低,熔程加大);3)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导热慢,所测熔点偏高,熔程拉大);4)加热太快(会使物质快速熔解,无法观察熔点距,或熔点偏高);5) 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不可以,这是因为第一次测过熔点后,有时有些物质会产生部分分解,有些会转变成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形式)。

2、在熔点测定时,接近熔点时升温的速度为什么不能太快?如果升温速度过快,会使物质快速熔解,无法观察熔点距,或熔点偏高。

3、如何鉴定两种熔点相同的晶体物质是否为同一物质?将两种熔点相同的晶体物质等量混合后再测其熔点,如果熔点跟两种晶体物质的熔点相同,则为同一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