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合集下载

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霉菌的形态特征,了解霉菌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将霉菌培养基均匀涂抹在培养皿上,接种霉菌,放置在25摄氏度下培养一周。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霉菌的形态特征。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培养,我们观察到霉菌在培养皿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首先,我们发现霉菌的生长呈现出不规则的菌丝状,有的呈现出圆形,有的呈现出分枝状,有的呈现出丝状。

其次,霉菌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呈现出白色,有的呈现出绿色,有的呈现出黑色。

最后,我们还观察到霉菌在培养基上形成了孢子,孢子的形态也各异,有的呈现出囊状,有的呈现出杆状,有的呈现出球状。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霉菌的形态特征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霉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这些形态特征与霉菌的生长环境、营养条件、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霉菌的形态特征对其生长繁殖、传播途径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研究霉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霉菌的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霉菌的形态特征具有多样性和变异性,这为我们研究霉菌的分类、鉴定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霉菌的生长环境对其形态特征的影响,这对我们预防和控制霉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霉菌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增加了我们对霉菌的认识,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霉菌,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实验五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2.掌握常用的霉菌制片方法二、基本原理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霉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常用载玻片观察,此法是接种霉菌孢子于载玻片上的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后用显微镜观察。

此外,为了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还可利用玻璃纸透析培养法进行观察。

此法是利用玻璃纸的半透膜特性及透光性,将霉菌生长在覆盖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的玻璃纸上,然后将长菌的玻璃纸剪取一小片,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三、器材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 sp.),毛霉(Mucor sp.);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20%甘油,查氏培养基平板,马铃薯培养基;无菌吸管,载玻片,盖玻片,U形棒,解剖刀,玻璃纸,滤纸等。

四、操作步骤1.一般观察法于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2.载玻片观察法(1)将略小于培养皿底内径的滤纸放入皿内,再放上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的载玻片,然后将二个盖玻片分别斜立在载玻片的两端,盖上皿盖,把数套(根据需要而定)如此装置的培养皿叠起,包扎好,用1.05kg/cm2,121.3℃灭菌20分钟或干热灭菌,备用。

(2)将6—7ml灭菌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倒入直径为9cm的灭菌平皿中,待凝固后,用无菌解剖刀切成0.5—1cm2的琼脂块,用刀尖铲起琼脂块放在已灭菌的培养皿内的载玻片上,每片上放置2块。

微生物学 实验5 霉菌的形态观察

微生物学 实验5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
一、实验目的
霉菌的形态观察
(1)观察霉菌的菌落特征。 (2) 观察根霉、青霉、曲霉的形态构造及无 性孢子。
(3)学习并掌握霉菌的制片方法。
二、实验原理
霉菌为真核微生物,菌丝较粗大,有分枝或不 分枝的。菌丝体为无色透明或暗褐色至黑色,或呈 现鲜艳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菌丝皆呈管状。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为绒毛状或棉絮状。一些较 高等的霉菌丝状管道中皆有横隔,将菌丝隔成许多 细胞。霉菌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分散, 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兰染色液。该染色 液①可使细胞不变形;②具有防腐杀菌作用;④不 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⑤溶液本身呈蓝色,有 一定的染色效果。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黑曲霉、青霉、黑根霉。
2. 其他 显微镜、培养箱、养皿、乳酸 石炭酸棉蓝染色液、载玻片、盖玻片、 无菌水、接种环、接种钩、解剖针、酒 精灯、火柴、滤纸、玻璃铅笔等。
四、操作方法
(一)制片观察法(水浸片法制作标本片)
(1) 在一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兰 染色液;按无菌操作,用解剖针挑取少量带有 孢子的霉菌菌丝于染色液中(注:挑取带有颜 色的菌丝),再细心地把菌丝挑散开,然后用 盖玻片盖上(注:不要产生气泡)。 (2)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霉菌菌丝的形态(观察 菌丝有无隔膜、假根、匍匐枝、足细胞;以及 无性或有性孢子的形态、大小和颜色等)。
显微形态:菌丝体无隔,有 假根和匍匐枝,其中,匍匐 黑根霉(匍枝根霉) 枝无色,假根发达呈褐色。 孢子囊簇生呈黑色或褐色, 菌落:初期白色,老熟 可形成球状接合孢子。 后灰褐色
根霉
孢子囊
匍匐枝 假根 接合孢子
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
黑曲霉
曲霉

简述细菌与霉菌的菌落特征及差异。

简述细菌与霉菌的菌落特征及差异。

细菌和霉菌是两类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在菌落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1. 菌落外观:
- 细菌菌落通常呈圆形、点状、线状等形态,直径较小,一般在微米级别,肉眼一般无法看到。

- 霉菌菌落通常呈丝状、片状、粉状或球状,直径较大,一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2. 生长方式:
- 细菌以单细胞方式繁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快速繁殖成群体。

- 霉菌以复杂的多细胞结构形式存在,由菌丝组成,通过分枝和延伸生长。

3. 细胞结构:
- 细菌细胞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包含细胞膜、细胞壁和胞质等基本部分。

- 霉菌细胞结构复杂,包含菌丝、菌核和孢子等多种形态。

4. 营养需求:
- 细菌对营养需求相对较少,可以利用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作为碳源和能源。

- 霉菌对营养需求相对较多,通常需要复杂的有机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生长繁殖。

5. 前述差异引起的影响:
- 细菌通常具有较高的抗生素抵抗力,并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在人体和环境中广泛传播。

- 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以生产多种酶和代谢产物,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但是一些霉菌也会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需要注意的是,细菌和霉菌是非常庞大和多样化的类群,不同种类和属下的菌落特征和差异会存在一定的变异。

此外,在实验室中,鉴别细菌和霉菌通常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和其他生物学实验手段进行判别。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微生物的测微与计数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霉菌的形态特征及鉴别依据。

2.学习使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3.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4.总结并掌握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1. 霉菌定义及用途⏹霉菌不是真菌分类中的名词,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

⏹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食品的关系密切,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的一种微生物,如早期进行的酱和酱油的制作等。

⏹霉菌也可以使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或产生毒素,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霉菌特征⏹霉菌可产生分支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的多(约3-10u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

因此,用低倍镜即可观察。

3.霉菌的菌落⏹松: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较长,菌丝体疏松,因而形成的菌落也比较疏松,呈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大:菌落形态较大,一般比细菌和放线菌的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时会长满整个培养皿;⏹干:外观干燥,不透明;⏹挑: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颜色:由于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颜色不同,不同的霉菌菌落表面呈现不同的颜色,菌落正反面、边缘与中心颜色常不一致。

同一种霉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或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特征可能有所不同。

但同一种霉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和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特征相对稳定。

菌落特征是霉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4、霉菌的菌丝形态⏹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菌丝的宽度一般为3-10μm,比放线菌菌丝宽很多倍,其菌可伸长并产生分枝。

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

⏹一部分菌丝存在于培养基质中吸收营养,称为基内菌线或营养菌丝。

霉菌鉴定结果

霉菌鉴定结果

霉菌的鉴定方法参照微生物学实验手册[118]。

(1)菌落特征的鉴定观察:观察菌落形状、特征,菌落颜色,培养基颜色是否有变化等。

(2)菌株特征及孢子形态观察:挑取菌株的少量菌丝于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的颜色、特点,有无特殊构造,成熟子实体的颜色、形态等。

(3)霉菌的糖化能力测定实验:配制含有4%淀粉的溶液100ml,加入一定体积菌液并发酵24H后,测定溶液中还原糖的含量,采用DNS法测定溶液中还原糖的含量。

霉菌的糖化能力表示为F。

(1) 原理碱性条件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溶液与还原糖溶液共热被还原为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还原糖则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在540 nm 波长下测定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度。

(2) 1mg/ ml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100 mg分析纯葡萄糖(预先在80 ℃烘至恒重),置于小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00 ml的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冰箱中保存备用。

(3)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将6.3 g 3,5-二硝基水杨酸和262 ml 2mol/L NaOH溶液,加到500 ml含有185 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 g结晶酚和5 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

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4) 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取7支25 ml刻度试管,编号0~6,分别加入0、0.2、0.4、0.6、0.8、1.0、1.2 ml 葡萄糖标准溶液于7支试管中,并以蒸馏水补至2.0 ml,然后各加入DNS试剂1.5 ml。

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 min,取出后立即冷却至室温,再以蒸馏水定容至25 ml刻度处,颠倒混匀。

在540 nm波长下,用0号管调零,分别读取1~6号管的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糖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3-1)。

得到回归方程y=49.665x+1.3421,其相关系数R2=0.9951。

霉菌菌落特征描述

霉菌菌落特征描述

霉菌菌落特征描述霉菌菌落特征及其意义霉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它们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长繁殖。

霉菌菌落是指霉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一团团的菌落,它们具有一些特征,可以用来鉴定霉菌的种类和性质。

一、菌落形态霉菌菌落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呈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呈扁平形或凸起形,有的呈菜花状或丝状。

不同种类的霉菌菌落形态不同,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霉菌。

二、菌落颜色霉菌菌落的颜色也是鉴定霉菌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种类的霉菌菌落颜色不同,有的呈白色、灰色或黄色,有的呈绿色、蓝色或紫色,有的呈红色或棕色。

菌落颜色的变化可以反映霉菌的生长状态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三、菌落质地霉菌菌落的质地也是鉴定霉菌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种类的霉菌菌落质地不同,有的呈软质或粘稠质,有的呈硬质或干燥质,有的呈粉状或粒状。

菌落质地的变化可以反映霉菌的生长状态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四、菌落边缘霉菌菌落的边缘也是鉴定霉菌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种类的霉菌菌落边缘不同,有的呈光滑或锯齿状,有的呈毛状或丝状,有的呈分叉状或环状。

菌落边缘的变化可以反映霉菌的生长状态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五、菌落气味霉菌菌落的气味也是鉴定霉菌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种类的霉菌菌落气味不同,有的呈芳香或清香,有的呈臭味或腐臭味,有的呈酸味或苦味。

菌落气味的变化可以反映霉菌的生长状态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霉菌菌落特征的意义在于,它们可以用来鉴定霉菌的种类和性质,为科学家研究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例如,某些霉菌可以产生抗生素、酶类、有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

而某些霉菌也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霉菌菌落特征是霉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信息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推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霉菌菌落特征

霉菌菌落特征

霉菌菌落特征霉菌菌落特征是指霉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它是由许多单个的霉菌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每个霉菌菌落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鉴定和分类。

本文将从菌落形态、菌落颜色、菌落质地和菌落边缘四个方面来描述霉菌菌落的特征。

菌落形态是指霉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整体形状和结构。

不同的霉菌种类形成的菌落形态各不相同。

例如,有些霉菌形成的菌落呈圆形,有些呈不规则形状,还有些呈分枝状。

菌落形态的独特性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霉菌属于哪个科或属。

菌落颜色是指霉菌菌落的外观颜色。

不同的霉菌种类形成的菌落颜色各异。

一些霉菌的菌落呈白色、黄色或浅灰色,而另一些霉菌的菌落呈深绿色、褐色或黑色。

菌落颜色的差异可以提供有关霉菌的一些初步信息,有助于我们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分类。

菌落质地是指霉菌菌落的表面质感。

不同的霉菌种类形成的菌落质地也不同。

一些霉菌的菌落质地湿润、光滑,而另一些霉菌的菌落质地干燥、粗糙。

菌落质地的差异可以提供有关霉菌生长环境的一些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霉菌的生态特征。

菌落边缘是指霉菌菌落的边界形态。

不同的霉菌种类形成的菌落边缘也不同。

一些霉菌的菌落边缘光滑、整齐,而另一些霉菌的菌落边缘呈分叉状。

菌落边缘的差异可以提供有关霉菌生长方式的一些线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霉菌的生长特性。

霉菌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形态、菌落颜色、菌落质地和菌落边缘。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对霉菌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

通过观察霉菌菌落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到霉菌的生长环境、生长方式以及一些生态特征。

因此,研究霉菌菌落特征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霉菌菌落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霉菌 鉴定

霉菌 鉴定

霉菌鉴定
霉菌鉴定是一种确定霉菌物种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可能用于鉴定霉菌的常见方法:
1. 外部形态观察:通过肉眼观察霉菌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菌落颜色、菌丝形态和孢子结构等。

2.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细胞器官、菌丝结构和孢子等微观特征。

3. 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通过对霉菌进行不同生理生化测试,如碳源利用能力、氮源利用能力和温度耐受性等,来判断其特定物种。

4.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将霉菌的DNA提取并进行PCR 扩增,然后进行序列分析,比对数据库中的霉菌物种,可以确定其物种。

5.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对霉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根据不同物种对抗生素的反应来判断其可能的分类。

请注意,霉菌的鉴定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并且有些物种可能需要更复杂的鉴定方法。

因此,如果你需要确切的霉菌鉴定结果,建议向专业实验室寻求帮助。

霉菌形态观察注意事项

霉菌形态观察注意事项

霉菌形态观察注意事项以霉菌形态观察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霉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它们具有丰富的形态特征。

通过观察霉菌的形态,可以了解其生长环境、生活习性以及致病能力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在进行霉菌形态观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标本处理在进行霉菌形态观察前,首先需要处理好标本。

一般来说,从自然环境中采集到的霉菌标本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单一的菌株。

分离时可以使用菌落计数板或菌落选择培养基,将不同的菌落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

纯化后的菌株应存放在适当的培养基中,并保持其活性。

三、培养条件观察霉菌形态时,需要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进行。

一般来说,霉菌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但大部分种类在25-30摄氏度下生长较好。

培养基的选择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霉菌种类进行调整。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玉米粉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等。

四、观察方法1. 霉菌的形态观察可通过裸眼观察或显微镜观察进行。

在裸眼观察时,可观察菌落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在显微镜观察时,需要制备好的菌落切片,并使用适当的染色剂进行染色。

2. 观察菌落的颜色时,应注意光线的影响。

不同的光线下,菌落的颜色可能会有所变化。

因此,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并进行多次观察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3. 在观察菌落的形状时,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

菌落的形状有很多种,如圆形、不规则形、菊花状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菌丝的形态特征,如是否分枝、是否有节等。

4. 在观察菌落的质地时,可以轻轻触摸菌落表面,感受其光滑或粗糙的质地。

同时,还可以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密度和排列方式。

五、结果记录在进行霉菌形态观察时,需要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记录时应注明菌种名称、培养基类型、培养条件等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六、结论通过霉菌形态观察,可以了解霉菌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以及致病能力等信息。

在进行形态观察时,需要注意标本处理、培养条件、观察方法等方面的细节,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七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七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七 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一、目的要求
观察霉菌的菌落特征
观察霉菌个体形态及各种无性 孢子的形态
掌握霉菌的制片方法
二、基本原理
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
有隔菌丝——有横隔膜
无隔菌丝——无横膈膜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
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
溶液,菌丝和孢子染成蓝色,保持菌丝体圆
圆滤纸片,上面放一U型玻棒,在U型玻棒上放一块载玻片和 两块盖玻片,盖上皿盖,于121℃灭菌30 min ,烘干备用
琼脂块制备:通过无菌操作,用解剖刀由马铃薯琼脂薄层
平板上切下 1cm2 左右的琼脂块,将其移至培养小室的载玻 片上,每片两块
接种: 挑取少量孢子,接种于培养小室中琼脂块边缘上,
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
培养: 在培养小室中圆滤纸片上加3-5ml灭菌的20%甘油
(用于保持湿度),盖上皿盖,于28℃培养。:霉菌菌落的观察
青霉
青霉的显微结构
曲霉
曲霉的显微的显微结构
根霉
根霉显微形态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请在实验报告上汇出观察到的霉菌形态 细菌、放线菌、霉菌菌落特征如何识别
透明胶带法
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液于载玻片上 用食指与拇指黏在一段透明胶带两端,使透明胶带 呈U形,胶面朝下,如下图 将透明胶带胶面轻轻触及黑曲霉或黑根霉菌落表面 将黏在透明胶带上的菌体浸入载玻片上的乳酸石炭 酸棉蓝染液,并将透明胶两端固定在载玻片两端, 用低倍镜和高倍镜镜检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培养小室准备及灭菌:在平皿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
形,使细胞不易干燥,并有杀菌作用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
菌种:产黄青霉、黄曲霉、黑根霉

霉菌的形态观察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三、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霉菌的群落特征(2)观察霉菌个体形态及各种无性孢子的形态(3)掌握霉菌的制片方法二、实验原理:霉菌是由许多较之在一起的菌丝体构成。

在超市的条件下,霉菌可以生长出丝状,绒毛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

单个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管状,有的霉菌其菌丝有横隔膜,将菌丝分割为多细胞,成为有隔菌丝。

有点霉菌,其菌丝没有横隔膜,称为无隔菌丝。

菌丝的直径比一般细菌和放线菌菌丝大几倍到几十倍。

菌落形态较大,质地较疏松,其疏松程度不等,颜色各异。

菌丝体经制片后可用低倍或高倍显微镜观察。

在观察时,要注意菌丝直径大小,菌丝体有无横隔膜,营养菌丝有无假根,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时形成的孢子种类及着生方式。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大,而且孢子容易飞散,如将菌丝体制与水中易变形,故观察时用浸片法将其置于乳酸石碳酸棉溶液中、菌丝和孢子染成蓝色,保持菌丝体圆形,使细胞不易干燥,并有杀菌作用。

三、实验材料:(1)菌种:产黄青霉、黄曲霉、黑根霉(2)时间和溶液:乳酸石炭酸棉溶液(3)仪器和其他物品:显微镜、接种环、载片、擦镜纸等四、实验内容:产黄青霉:顶囊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小梗分生孢子有横隔膜黄曲霉: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小梗分生孢子有横隔膜黑根霉:假根匍匐枝孢子顶囊孢子囊舟孢子囊孢子囊孢子五、实验结果:六、讨论(1)霉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孢子各有几种?无性繁殖——无形孢子:游动孢子、包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掷孢子有性繁殖——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2)细菌、放线菌、霉菌菌落特征如何识别?。

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讲解

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讲解

实验五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2.掌握常用的霉菌制片方法二、基本原理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霉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常用载玻片观察,此法是接种霉菌孢子于载玻片上的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后用显微镜观察。

此外,为了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还可利用玻璃纸透析培养法进行观察。

此法是利用玻璃纸的半透膜特性及透光性,将霉菌生长在覆盖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的玻璃纸上,然后将长菌的玻璃纸剪取一小片,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三、器材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 sp.),毛霉(Mucor sp.);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20%甘油,查氏培养基平板,马铃薯培养基;无菌吸管,载玻片,盖玻片,U形棒,解剖刀,玻璃纸,滤纸等。

四、操作步骤1.一般观察法于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2.载玻片观察法(1)将略小于培养皿底内径的滤纸放入皿内,再放上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的载玻片,然后将二个盖玻片分别斜立在载玻片的两端,盖上皿盖,把数套(根据需要而定)如此装置的培养皿叠起,包扎好,用1.05kg/cm2,121.3℃灭菌20分钟或干热灭菌,备用。

(2)将6—7ml灭菌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倒入直径为9cm的灭菌平皿中,待凝固后,用无菌解剖刀切成0.5—1cm2的琼脂块,用刀尖铲起琼脂块放在已灭菌的培养皿内的载玻片上,每片上放置2块。

霉菌的基本特征

霉菌的基本特征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

霉菌的基本特征包括形态、菌落构造和繁殖方式等方面。

1.形态:霉菌的形态多样,其菌丝通常较粗而长,菌落较大,质
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常呈现或松或紧的形状。

此外,
霉菌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其正反面的颜色、
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

2.菌落构造:霉菌的菌丝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
菌丝没有毛细管水,因此它们的菌落与细菌或酵母菌的不同,
而与放线菌相似。

3.繁殖方式:霉菌主要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其孢子形态各异,如
大型复杂纤维状孢子菌、枝状孢子体、单芽孢子体等。

这些孢
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使得霉菌的分布广泛。

除此之外,霉菌的生长条件要求较低,在湿度为85%~90%以上、温度为25℃~30℃的环境中能迅速生长繁殖。

霉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这使得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然而,霉菌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危害,如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这主要源于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防霉、除霉,保持环境的干燥和清洁,以减少霉菌的滋生和传播。

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

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

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细菌酵母霉菌是生物界中的三大主要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中包括了许多能够产生疾病的致病菌,还有能够发酵的菌种。

酵母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常常被用于制作面包、啤酒等,而霉菌则是一类多细胞真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素等重要的生物制品。

在实验室中观察细菌、酵母和霉菌的形态和菌落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些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观察和总结。

一、细菌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其个体较小且呈棒状。

在培养基表面上形成的菌落呈白色或浅黄色,表面平坦,边缘有锯齿状,不同菌株形成的菌落大小不同。

2、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链球菌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个体较小,呈串珠状排列。

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圆形,呈白色或淡黄色,边缘光滑。

二、酵母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有时在显微镜下也可以看到其缢缩分裂的形态。

在液体培养基中,酿酒酵母在表面形成的菌落为白色,表面有糯性,菌落中部凸起。

2、葡萄球菌样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三、霉菌1、青霉菌(Penicillium)青霉菌是一种造型优美的多细胞真菌,个体较大。

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绿色,边缘光滑,表面密布长腔的菌丝,有时会形成分枝状结构。

2、曲霉(Aspergillus)曲霉也是一种多细胞真菌,个体相对较大。

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浅黄色或橙黄色,通常呈半圆形,边缘不规则,菌丝极为密集,呈纵横交错的形态。

霉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霉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 了解四类常见霉菌(曲霉、毛霉、青霉、根霉)的基本形态特征;3. 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霉菌属于真菌的一种,可产生分枝的菌丝体,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3~10μ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三、实验器材1. 菌种:曲霉(Aspergillus sp.)、青霉、根霉(Rhizopus sp.)、毛霉(Mucor sp.);2. 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平板;3. 染色剂: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4.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接种针、显微镜、无菌操作台、酒精灯、镊子、无菌水等。

四、实验步骤1. 霉菌接种(1)将曲霉、青霉、根霉、毛霉分别接种于马铃薯琼脂平板;(2)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25℃、湿度70%;(3)培养2~5天后,观察菌落特征。

2. 霉菌制片(1)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好的霉菌菌落挑取少量;(2)将霉菌菌落涂布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压平;(3)将载玻片置于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染色3~5分钟;(4)取出载玻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晾干。

3. 霉菌观察(1)将制片置于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霉菌菌落特征;(2)观察菌丝的粗细、颜色、分隔情况,以及孢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3)对比四类常见霉菌的形态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落特征观察(1)曲霉:菌落呈放射状,菌丝呈淡黄色,孢子呈球形,颜色为绿色;(2)青霉:菌落呈圆形,菌丝呈蓝绿色,孢子呈椭圆形,颜色为蓝绿色;(3)根霉:菌落呈白色,菌丝呈白色,孢子呈椭圆形,颜色为白色;(4)毛霉:菌落呈白色,菌丝呈白色,孢子呈球形,颜色为白色。

2. 霉菌制片观察(1)曲霉:菌丝粗大,分隔明显,孢子球形,绿色;(2)青霉:菌丝粗大,分隔明显,孢子椭圆形,蓝绿色;(3)根霉:菌丝细小,分隔不明显,孢子椭圆形,白色;(4)毛霉:菌丝细小,分隔不明显,孢子球形,白色。

实训七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训七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训七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了解常见霉菌如青霉、黑曲霉、毛霉、根霉的基本形态特征;3、学会用直接制片观察法和载玻片培养法观察霉菌形态。

二、实验原理(一)霉菌形态特征霉菌是真核微生物,由复杂的菌丝体组成。

菌丝体为无色透明或暗褐色至黑色,或呈现鲜艳的颜色。

菌丝较粗大,皆呈管状,分枝或不分枝。

固体培养基上的霉菌菌丝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

①营养菌丝,深入培养基内吸收营养物质;②气生菌丝,向空中生长的营养菌丝;③繁殖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两类。

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

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

隔膜上有一至多个小孔,使细胞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

(二)霉菌菌落特征霉菌的菌落较疏松,常呈绒毛状(曲霉)、棉絮状(毛霉)、蜘蛛网状(根霉)或毡毯状(青霉)的菌落。

通常菌落大小比细菌和放线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最初通常是白色或浅色,长出各种颜色的孢子后,根据孢子的不同形状、构造和颜色,菌落表面呈不同结构和色泽,如黄、绿、青、黑、橙等。

有些霉菌的培养基正面和反面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菌丝分泌一些水溶性色素扩散到培养基内。

在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同一霉菌可形成不同特征的菌落,但不同霉菌在固定的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是稳定的,因此菌落特征是鉴定霉菌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霉菌的形态观察方法霉菌的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容易分散,所以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制片,可使细胞不变形。

染液呈蓝色,可增强反差,同时具有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防止孢子飞散,并能保持较长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2. 掌握常用的霉菌制片方法
二、基本原理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 细胞不变形;(b) 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 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霉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常用载玻片观察,此法是接种霉菌孢子于载玻片上的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后用显微镜观察。

此外,为了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还可利用玻璃纸透析培养法进行观察。

此法是利用玻璃纸的半透膜特性及透光性,将霉菌生长在覆盖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的玻璃纸上,然后将长菌的玻璃纸剪取一小片,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三、器材
曲霉( Aspergillussp .),青霉( Penicillium sp .),根霉( Rhizopus sp .),毛霉( Mucor sp .);
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20%甘油,查氏培养基平板,马铃薯培养基;无菌吸管,载玻片,盖玻片,U 形棒,解剖刀,玻璃纸,滤纸等。

四、操作步骤
1.一般观察法
于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2.载玻片观察法
(1) 将略小于培养皿底内径的滤纸放入皿内,再放上U 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的载玻片,然后将二个盖玻片分别斜立在载玻片的两端,盖上皿盖,把数套(根据需要而定)如此装置的培养皿叠起,包扎好,用1. 05kg/cm2 ,121. 3C灭菌20分钟或干热灭菌,备用。

(2) 将6—7ml灭菌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倒入直径为9cm的灭菌平皿中,待凝固后,用
无菌解剖刀切成0. 5 —1cnf的琼脂块,用刀尖铲起琼脂块放在已灭菌的培养皿内的载玻片上,每片上放置 2 块。

(3) 用灭菌的尖细接种针或装有柄的缝衣针,取(肉眼方能看见的)一点霉菌孢子,轻轻点在琼脂块的边缘上, 用无菌镊子夹着立在载玻片旁的盖玻片盖在琼脂块上, 再盖上皿盖。

(4) 在培养皿的滤纸上,加无菌的20 %甘油数毫升,至滤纸湿润即可停加。

将培养皿置
28 C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载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3.玻璃纸透析培养观察法
(1) 向霉菌斜面试管中加入5ml 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孢子悬液。

(2) 用无菌镊子将已灭菌的、直径与培养皿相同的圆形玻璃纸覆盖于查氏培养基平板上。

(3) 用1ml 无菌吸管吸取0.2ml 孢子悬液于上述玻璃纸平板上,并用无菌玻璃刮棒涂抹均匀。

⑷置28C温室培养48小时后,取出培养皿,打开皿盖,用镊子将玻璃纸与培养基分开,再用剪刀剪取一小片玻璃纸置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五、实验报告
1.结果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霉菌形态特征。

2.思考题
(1) 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形态上的异同。

(2) 玻璃纸应怎样进行灭菌?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