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警示药品管理操作规程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和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和临床使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d8e4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7.png)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和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院内高警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高警示药品定义: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在使用错误时,有很高的机率对患者造成明显的伤害或危险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药品等。
二、医院引进新的高警示药品时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药剂科应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三、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和临床使用管理办法:1.高警示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
需要冷藏的,应放在冷库的专用区域。
存放区域/药架/药柜的醒目位置应标识有“高危”的标识牌,提醒保管使用人员注意。
院内高警示药品流转时使用高警示药品专用发药箱(袋2.临床医师开具使用高警示药品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3.药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2医护人员。
4.各病区药品责任人负责每月对本病区高警示药品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药剂科每季度负责对全院高警示药品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改进。
5.本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9版》,同时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制定本院高警示药品目录。
6.高警示药品(特别是A级高警示药品)不得超说明书用药剂量。
护士配制时,必须两人核对确定配制到安全浓度后方可使用。
静脉用时注意输液巡视,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7.科室存放高警示药品,须专柜上锁存放、钥匙由指定的护士随身携带,每日交接。
如遇抢救情况,由护士根据抢救医师口头医嘱按要求使用高警示药品,抢救结束后由医生及时补开医嘱,至调剂室领回后及时存放入专柜。
县妇幼保健院高警示药品目录。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2ace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3.png)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1.目的:为促进高警示药品的合理使用,加强该类药品的监管,减少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落实用药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2.使用范围:全院。
3.定义: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的药品。
4.内容:4.1 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措施4.1.1 高警示药品目录由医务科、药学部和护理部共同制定,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生效,每年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高警示药品目录进行更新。
4.1.2 新引进高警示药品应经专家充分论证,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批准方可采购使用,并及时更新药品信息。
4.1.3 临床科室原则上不存放高警示药品(抢救车、急诊室、手术室、各类监护室等除外),如确有需求可申请领取,少量存放,严格管理,并熟悉其使用注意事项。
4.1.4 存放高警示药品基数的临床科室,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共同制定品种和基数,按照《科室、病区急救等备用药品使用和管理制度》审批、领取。
4.1.5 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4.1.6 医务科、药学部、护理部每月对全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整改。
4.1.7 医务科、药学部、护理部定期排查医院内使用药品中与高警示药品的外观相似、发音相似的药品清单,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2 高警示药品的贮存与保管措施:4.2.1 药学部高警示药品须设置专门药架或专区存放,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4.2.2 病区高警示基数药品,设置专柜存放,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基数目录中的高警示药品专柜加锁管理,并建立高警示药品使用登记本,记录的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使用剂量、使用情况(时间、病历号和姓名)等。
4.2.3 高警示药品储存处有醒目的警示标识。
4.2.4 高警示药品有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管理。
4.2.5 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没有过期药品。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及规范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30281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5.png)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规范。
二、高警示药品的定义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2. 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抗高血压药等;3. 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药等;4. 麻醉剂、肌松药、心肺复苏药物等;5. 肾脏病药物、肝脏病药物、血液病药物等;6. 放射性药物、细胞毒性药物等;7. 其他具有高危险性的药品。
三、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制度1. 建立高警示药品目录: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高警示药品目录,并定期更新。
2. 高警示药品的采购与储存:(1)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采购高警示药品,确保药品质量;(2)设立高警示药品专用储存区域,专人负责管理;(3)储存条件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检查药品质量。
3. 高警示药品的调配与使用:(1)调配高警示药品时,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原则,确保药品准确无误;(2)对使用高警示药品的患者,需进行详细询问病史,评估患者用药风险;(3)严格按照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剂量或给药途径;(4)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高警示药品的监测与评价:(1)定期对高警示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用药风险;(2)对发生用药错误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3)开展高警示药品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用药安全意识。
四、高警示药品的规范管理1. 高警示药品的标识与存放:(1)高警示药品存放区域设置明显警示标识;(2)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处设置醒目标签,标明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等信息;(3)高警示药品领用必须开具单独的领用单,并定期进行盘点。
2. 高警示药品的调剂与临床使用:(1)调剂高警示药品时,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2)临床使用高警示药品时,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品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3)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有效期管理,保证先进先出。
医院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医院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fe7a4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3.png)
医院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加强高警示药品临床应用管理,规范高警示药品全程监管和临床用药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修订本管理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高警示药品系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等。
二、高警示药品的危害在于因使用错误,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品不会比其他药品常见,但其后果严重。
三、高警示药品实施全院统一的警示标志,在使用各环节中给予药师、护士、医师等相关人员警示提示。
四、高警示药品贮存与保管的所有区域,需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或专层或专用药盒放置。
五、高警示药品实行专人管理。
药学部门各工作室指定专人负责上架高警示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
六、护理单元特殊需要备存高警示药品时应提出书面申请(品种、剂型、规格和数量),注明理由,需征得所在病区临床主任同意并签字,由护理部审核通过,提交药学部配发。
护士长负责本病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每日核对,确保用药安全。
七、药学部各工作室、各护理单元需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保养,做到“近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八、应用高警示药品的临床医师须具备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了解高警示药品的特点,掌握规范的应用方法。
九、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和有关规定合理应用,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拟订给药方案,严禁超说明书用药。
十、高警示药品品种遴选和调整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织医学、药学及相关专家论证,医院基本用药目录收载。
十一、高警示药品采购依据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和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供应。
特殊情况可启用临时采购程序,须保留完整记录。
十二、高警示药品调剂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经复核后,严格按照“四查十对”进行核对,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十三、静脉用高警示药品的配置,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的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等进行调配或在有防护设施的条件下进行配置。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4f39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d.png)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高警示药品误用、滥用,参考国家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制定该制度。
二、适用范围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内的药品的购进、存放、使用和管理适用于该制度。
三、人员职责(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批准高危药品目录,指导高警示药品使用和管理。
(二)药剂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定期对药剂科各部门及病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三)宣传统战部负责按规定制作醒目的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和白底红字高警示药品专用标签。
(四)药剂科各部门组长、各病区护士长为药剂科各部门、病区高警示药品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所管理部门的高警示药品管理工作。
(五)药品库房采购员负责对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进行更新,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在审批通过后将高警示药品目录发放至医院各相关部Ilo (六)医师负责在确定高警示药品治疗使用方案前,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
四、制度正文(一)高警示药品的定义高警示药品,是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高警示药品引起的差错可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
高警示药品的存放管理按照如下规定执行:1.设置专用存放区域、药架或药柜等,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2.药品储存处放置有明显高警示标识。
3.药品标签上应有高警不药品标识。
麻醉、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者,按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执行,不在本制度所述之列。
(二)药品引进及药品目录的制定1.高警示药品须经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入院。
2.药品库房采购员根据我院《药品目录》整理出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草案,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同意后,采购员将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发放至医院各相关部门。
3.药品目录更新时,药品库房采购员应在一周内及时更新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后,采购员应在一周内将更新后的《高警示药品目录》发放至医院各相关部门。
高警示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高警示药品的使用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5788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0.png)
高警示药品的使用与管理高警示药品是指那些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的药物,可能存在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品。
合理使用和管理高警示药品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警示药品的特点、使用原则以及管理方法。
高警示药品的特点高警示药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潜在严重不良反应:部分高警示药品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中毒、过敏反应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使用限制:可能有使用限制,如禁忌证、特殊适应症等。
因此,在使用高警示药品时需谨慎对待,以确保患者安全。
高警示药品的使用原则1.严格遵医嘱使用:使用高警示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医嘱使用,严禁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改用药频次。
2.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如需同时使用其他药品,应遵医嘱,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高警示药品,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3.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使用高警示药品后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4.注意禁忌症和特殊适应症:对于存在禁忌症或特殊适应症的高警示药品,患者和医生应慎重考虑是否使用。
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方法1.定期复查和监测:在使用高警示药品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2.建立用药档案:对于长期使用的高警示药品,建立完整用药档案,包括药品名称、剂量、使用频次等信息,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药师介入:药师在高警示药品的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应提供患者用药指导,解答疑问,并定期跟进用药效果。
4.紧急处理预案:针对高警示药品可能引发的急性不良反应,患者及家属应掌握相应的紧急处理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应对。
综上所述,高警示药品的使用与管理需要患者、医生和药师共同合作,遵循严格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通过正确的使用和管理,高警示药品的疗效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118fa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3.png)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给出定义:高危药物(high-alert medication),亦称为高警讯药物,即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国内的定义:高警示药物是指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
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物不会比其他药物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
高危性药物的种类主要包括:高渗透性、强酸强碱性和胰岛素、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药物等。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由药剂科、护理部共同制定我院常用的高警示药物目录(具体品种见《医院高危药品目录》)。
(二)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措施(ABC分级)A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B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C级高警示药品管理措施1.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三)高警示药物使用5R原则:病人对(Right patient)、药品对(Right drug)、剂量对(Right dose)、给药时间对(Right time)、给药途径对(Right route)。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17446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8.png)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本制度所称高警示药品包括《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中所列药品。
第三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加强对高警示药品的管理,确保高警示药品的合理使用。
第二章高警示药品的分类与管理第四条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一)A级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警示药品。
(二)B级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三)C级高警示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
第五条 A级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一)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三)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四)A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第六条 B级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一)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三)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进行核对,确保用药安全。
(四)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第七条 C级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一)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二)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警示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三)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13ad798bd63186bdebbc96.png)
XXXX医院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附: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9版)
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性药品等。
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我院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相关要求,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药库、药房和病区药柜等药品储存处必须标示全院统一的高警示药品专用标识。
二.药库将高警示药品标示维护在药品信息中(黑色三角▲),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高警示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三.护理人员执行高警示药品医嘱时,需双人核对后给药。
四.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门急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高警示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五.高警示药品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六.高警示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七.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八.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
高警示药品管理流程
![高警示药品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6e9502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6.png)
高警示药品管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警示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或需要特殊管理的药品,需要严格管理以确保安全使用。
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8f77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e.png)
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高警示药品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潜在危险性,不当使用容易引起严重后果或者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疾病、残疾甚至死亡的药品。
针对这些高警示药品的使用及管理,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以确保高警示药品的合理使用。
本文将从高警示药品的界定、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实及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高警示药品的界定高警示药品的界定需充分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后果,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和临床经验进行科学论证。
通常,高警示药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药品:肝毒性药物、心脏毒性药物、神经毒性药物、致畸胚性药物、催生药物等。
这些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重大威胁。
三、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的建立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政府部门应当根据高警示药品的特点和使用风险,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高警示药品的分类、使用条件、使用者资质等要求,规范高警示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2. 完善配送及使用登记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高警示药品的配送及使用登记制度,包括高警示药品的采购、存储、配送、使用情况等记录,确保高警示药品的使用得到严格监管。
3. 制定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当结合高警示药品的特点,制定详细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明确高警示药品的使用范围、剂量、频次等,提高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的使用管理水平。
4.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四、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的落实1.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工作组织,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内部审核、督导和评估机制,推动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2.加强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应当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高警示药品的使用及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高警示药品的追溯和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ffbd5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c.png)
高警示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是指那些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了确保这些药品的安全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警示药品使用及管理的基本要点:1. 药品分类:根据药品的潜在风险,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药品风险最高,包括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药品。
B级和C级药品的风险依次降低。
2. 存储管理:高警示药品应单独存放,有明显的标识,并且在药房、药库和病区小药柜等储存处应有醒目的专用标识。
药品存放架应标识醒目,提醒医护人员注意。
3. 使用管理: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A、B级高警示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 用药交代: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警示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确保患者了解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5. 不良反应监测: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定期总结汇总,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6. 效期管理: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7. 培训与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高警示药品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高警示药品风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8. 紧急处理:制定高警示药品使用错误的紧急处理流程,以便在发生用药错误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9. 记录与报告:建立高警示药品使用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药品的领取、使用和剩余情况,以及任何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的报告。
10. 定期审查:定期对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警示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fbf71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6.png)
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规定一、高警示药品的定义和分类A类高警示药品是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时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和监测。
常见的A类高警示药品包括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等。
B类高警示药品是指使用时可能导致一般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常见的B类高警示药品包括抗凝剂、心血管药物等。
C类高警示药品是指使用时可能导致一般不良反应或有较高风险,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
常见的C类高警示药品包括镇静剂、催眠药等。
二、高警示药品的医疗机构管理要求医疗机构需要建立高警示药品使用与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包括高警示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和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医疗机构需要设立高警示药品专门管理人员,负责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培训和监督。
三、高警示药品的临床使用要求医疗机构在使用高警示药品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评估和监测,包括病历审核、医嘱审核、患者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临床使用高警示药品应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对于初次使用高警示药品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四、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需要建立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保障患者的安全。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积极主动向医疗机构报告高警示药品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
五、高警示药品的信息宣传和教育医疗机构应积极宣传和教育高警示药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不良反应风险、正确使用和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加强对高警示药品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高警示药品的储存和处置医疗机构需要建立高警示药品的储存和处置制度,确保高警示药品的存放环境符合要求,避免因储存条件不良而导致药品效能下降或不良反应增加。
医务人员在处置高警示药品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保证药品安全。
综上所述,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规定涵盖了高警示药品的定义、分类、医疗机构管理要求、临床使用要求、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信息宣传和教育以及储存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1f50d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3.png)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包括采购、储存、使用、调配、退药等环节。
三、高警示药品的定义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具有强烈毒副作用或药理作用迅速的药品;2. 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的药品;3. 具有潜在滥用风险的药品;4. 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频率和给药途径的药品。
四、管理制度1. 采购管理(1)医院药学部门应根据临床需求,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医院药品采购流程,选择合格的高警示药品供应商。
(2)采购高警示药品时,应详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质量。
2. 储存管理(1)高警示药品应储存在专用药柜或专区,药柜应加锁,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2)药品储存处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光,符合药品储存条件。
(3)定期检查药品储存条件,确保药品质量。
3. 使用管理(1)临床医生开具高警示药品处方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合理用药。
(2)护士执行高警示药品医嘱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确保用药安全。
(3)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防止用药错误。
4. 调配管理(1)药房药师在调配高警示药品时,应认真核对处方信息,确保药品正确无误。
(2)药房药师在调配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药品污染。
5. 退药管理(1)高警示药品一经调配,不得退回药房。
(2)患者因特殊原因需退药时,应由临床医生提出申请,经药房药师审核同意后,方可退药。
五、监督检查1. 医院药学部门应定期对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高警示药品的监督管理,确保药品安全。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d43c0e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e.png)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为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疗差错和用药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1.将原有制度中的高危药品统一改称为高警示药品,高警示药品的定义为“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
2.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
专业委员会推荐的高警示药品目录,结合本院实际,建立高警示药品管理目录;
3.HIS系统中高警示药品名称为红色斜体标识,起到警示作用;
4.西药房各部门应对高警示药品设置专门存放区域,单独存放,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
5.护理工作站原则上不存放高警示药品(抢救药除外),如确实需要,须单独贮存在固定的地方,贮存处有醒目的警示标识,限量存放;
6.药师调剂高警示药品实行双人核对制度,确保调剂准确无误;
7.临床使用高警示药品时,实行双人核对制度,严格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药物剂量、给药时间及给药途径等内容,无误后签字;
8.对使用高警示药品的病人,根据药品风险因素和监测要点加强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主诊医师交流及时处理;
9.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高警示药品合理用药的方法、药
品信息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10.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通过并执行,解释权归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2ee7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0.png)
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规范我院高警示药品临床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高警示药品定义高警示药品定义:由于使用错误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临床上一般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胰岛素、肌肉松弛药、细胞毒化药品及中药注射剂等。
二、高警示药品管理(一)高警示药品的贮存管理1、药剂科高警示药品的贮存和保管(1)高警示药品设置专门的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2)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应有醒目标识,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3)高警示药品实行专人管理。
药房组长负责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上架高警示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
(4)各药房需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养护,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2、护理部高警示药品的贮存和保管(1)护理单元原则上不存放高警示药品(抢救药品除外)。
如确实需要,须专柜存放,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
(2)高警示药品设置统一的警示标识。
(3)高警示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定期核对,严格交接。
(4)各护理单元需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养护,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二)高警示药品的调剂和发放药剂科负责高警示药品的调剂和发放。
调剂和发放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严格做到“四查十对”,确保高警示药品调剂和发放准确无误。
(三)高警示药品的监督管理1、药剂科对高警示药品的监督管理(1)药剂科对高警示药品目录进行更新,并将新引进高警示药品信息及时告知相关科室和护理单元。
(2)药剂科定期对各药房及护理单元的高警示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3)药师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4)药剂科定期排查与高警示药品外观相似、发音相似的药品,按“相似药品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警示药品管理操作规
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高警示药品管理操作规程根据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高警示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药架/药柜,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需要冷藏的应放在冷库(冰箱)的专用区域。
二、高警示药品存放区域/药架/药柜的醒目位置应黄底黑字标识“高警示药品”的标识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该柜发药时须单独发放并用专用药盒存放。
三、高警示药品必须凭临床医师的处方、医嘱调剂。
药房在对外发放高警示药品前应查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与处方是否一致。
发出药品时应使之与其他普通药品有效区分,并明确告知领药者该高警示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必要信息。
四、高警示药品的领用、发放和调剂,要实行双人复核双人签字;高浓度高警示药品注射液的稀释和临床使用应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五、药库、各药房及病区小药柜对高警示药品应做到账目与实物数量一致。
六、护理单元要求严格控制高警示药品的备用种类,临床确需立即要用的药品才列入备用目录。
护理单元备用的高警示药品药盒上应贴有“高警示药品”的醒目标签,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
七、护士在使用高警示药品过程中必须提高警惕,在给药时应严格执行给药的5R原则,即病人对、药品对、剂量对、给药时间对、给药途径对,确保准确给药。
八、加强高警示药品的有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九、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警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十、新引进高警示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