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案例版,第2版)(罗家洪,李健 主编)思维导图
流行病学(二)预防医学课件16[可修改版ppt]
分析性研究
根据分析找出问题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并对流行原因提 出假设。经进一步调查,证实流行原因,称为分析性研究。
流流行行病病学学因因果关果系关探系索的探基索本的研究基思本路研究思路
三间分布
人W按群时h分e间n布
人群
健康 问题
人按W群特h分征o布
流原W行因h规假y律设
W流原h行因at
HH干措干措o预施预施ww
组别 病例数 非病例数 发生率
暴露组
a
b a/(a+b)
非暴露组 c
d c/(c+d)
三、实验性流行病学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 实验性调查研究也是从因究果的前瞻性
调查。通常也需要进行平行比较研究, 即设立观察组和对照组。
• 如果实验组的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则 说明该干预措施有效。
四种常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特点归纳
现况调查 病例对照调查 队列调查 实验性调查
研究属性 描述性
分析性
观察时间 对照设置
横断面 (现况)
同一人群 内部分组
回顾性
病例组 对照组
资料 分析方法
组间 存在率比较
组间 暴露率比较
因果关系 三间分布分析 从果究因 研究探索 提出因果假设
因果关系 说服力
可疑
较强
流行病学(二)预防医学课件 16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某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未患该 病的对象作为对照组。分别回忆两组对象既 往暴露于某些可疑因素的情况。
•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结果(指疾病)已经 发生,凭借回忆暴露史寻找原因,故病例对
分析性
实验性
前瞻性
暴露组 对照组
《健康管理师》思维导图第5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第五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一)流行病学的定义p94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特点:1、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2、它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和事件。
3、它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
4、最重要的是,它的落脚点是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流行病学的任务p94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健康信息收集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影响或决定因素——健康风险评估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三)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p95二、常用指标(一)率与比p951.比例同一事物局部和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包含在分母之中公式:P=a/(a+b)2.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二)发病指标p951.发病率新病例用途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御措施的效果2.患病率新病例和旧病例用途:针对病程长的慢性病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依据患病率来合理地计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研究疾病流行因素,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三)死亡指标p971.死亡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2.病死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3.生存率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四)相对危险度p981.相对危险度(RR)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o)之比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意义:RR=1,表明暴露与疾病没有关系<1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1表明存在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2.比值比OR要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最新第五章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课件-PPT文档
时间分布
• 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马志平,1991)
三、疾病分布的形式
(一)时间分布
4.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指对疾病长期 (数年至数十年)连续动态观察,探讨疾病的临 床表现、发病率或死亡率在一个较长时期的变化 趋势
三、流行病学的用途
(一)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 (二)探讨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及病因 (三)临床临床诊断 (四)评价疾病防制效果 (五)揭示疾病自然史
第二节 疾病分布
一、疾病频率常用测量指标 二、疾病流行强度 三、疾病分布形式
疾病的布概念
➢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是指疾 病在不同时间、空间和人群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 征,简称为疾病的“三间”分布,是疾病的群体 表现
病死率 某同时期间患内某因病某的病数 病死人 1亡 00数 %人
受疾病严重程度、医疗水平和早期诊断能力影响
一、疾病频率常用测量指标
7.生存率(survival rate)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 人或某病的患者,随访n年(通常为1、3、5年) 后,存活的病人所占的比例
生存率 随随 访n访 年 满n年 满 尚的 存病 活例 的数 1病 0% 0例数
三、疾病分布的形式
(三)人群分布
5.行为 据WHO报告,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 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60%~70%是 由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因素造成的
➢ 常见危害健康的行为有吸烟、酗酒、吸毒、不正 当性行为、静坐生活方式等
第三节 现况调查
二、疾病流行强度
3.流行(epidemic) 指在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 过(如3~10倍)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大流行(pandemic) 指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 的水平,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常跨过省界、 国界甚至洲界。
流行病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用途
❖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 探讨病因与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 ❖ 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 ❖ 疾病的预防控制 ❖ 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第四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特征
❖ 群体的特征 ❖ 对比的特征 ❖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 疾病多病因论的观点 ❖ 预防为主的观点 ❖ 发展的特征
第五节 流行病学进展
一、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学科形成前期 (~18世纪) ❖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20世纪初) ❖学科发展期 (20世纪40、50年代~)
❖ (现代流行病学时期)
第五节 流行病学进展
(一)、学科形成前期:18世纪以前
❖ 古希腊医师 Hippocrates 著有《空气、 水与土壤》:阐述了气候、土壤、水、生 活方式、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提出了流行 (epidemic)一词。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 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 康的问题。
——Last.《流行病学辞典》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 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 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 略和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
❖唐:永和末年(公元356年),多疾疫,旧制 朝臣家有时疾染易3人以上者,身虽无疾, 百日不得入宫。
第五节 流行病学进展
(一)、学科形成前期:18世纪以前 ❖ 隋:开皇初年(公元581~589年),开设“疠
人坊”,隔离麻风病人。
❖ 宋 : 11 世 纪 , 峨 眉 山 人 创 用 “ 种 花 ” 预 防 天 花。
第五节 流行病学进展
威 廉 . 法 (William Farr 1807—1883) , 英 格 兰 和 威 尔 士登记总署的第一任摘要的编撰 人。他阐明了若干条流行法则, 定义了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 他观察到流行似乎发生在不卫生 地区,经过一个有规律的过程, 然后下降。由此他用数学方法证 明:一个正在减弱的流行,其死 亡率以一个相对固定的加速度减 小,从而建立了数学模型用以解 释流行性疾病的自然史。
流行病学ppt
考虑社会决定因素与环境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
将社会因素纳入流行病学研究范围,探讨社会经济、文化、 政策等对健康的影响,为制定更为全面和公平的预防政策提 供依据。
环境因素的研究
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01
流行病学为临床医学提供病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支
持,有助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
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02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与社会医学的关系
03
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相互促进,研究疾病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
系,为改善社会环境和健康政策提供依据。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队列研究设计
通过队列研究可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的关系,包括前瞻性队列研究和 回顾性队列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可以评估干预措施对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影响,包括单盲、 双盲和三盲试验等。
03
流行病学应用
公共卫生监测
描述疾病流行趋势
通过长期监测,掌握疾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隐私保护问题
流行病学研究需要对大量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因此 面临着隐私保护的挑战。如何在保证研究效果的同时,保护 好研究对象的隐私,是流行病学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
05
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与精准流行病学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医疗、健康、环境等数据进行高效、精准的分析, 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一、流行病学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任务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分布、传播规律及相关因素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规律,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规律,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规律,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人群特征、环境因素等。
3.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主要采用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实验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干预试验等。
4. 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疾病控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基本指标疾病的发病率(incidence):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疾病新发病例的数量,通常用每10万人年作为单位。
疾病的患病率(prevalence):指在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某一疾病或危险因素存在的状况,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一定时间内某一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每10万人年作为单位。
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指某一疾病发病者中死亡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在特定时间内患病者存活下来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2. 流行病学三要素流行病学研究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宿主(host)、病原体(agent)和环境(environment)。
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宿主:指可能成为某种疾病的发病对象,包括人、动物或植物等。
病原体:指导致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环境:指影响宿主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
流行病学知识梳理课件
9 219页人工自动免疫和221页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自动免疫3类和概念
10计划免疫概念223冷链概念
11新发传染病概念224
第十三章
1伤害流行病学概念
2伤害分类致病因子233
3 249页Haddon策略和5E策略
第十四章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分级260
2 376思考题第二题答案在362
第二十章到二十八章考的比较少
知道每种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就行还有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382页死亡率前五是?三早预防是?书上476页到477页看特别是CDD规划505页感染和发病看下原发感染
507页分类概念看下
515页控制策略DOTS很重要!问答形式见519页思考题
520判断地方病的依据
2 109页临床试验的特点和具备实验性研究的特性110页随机对照试验概念偏倚控制见118
3 112页一些效应要知道名解选择填空常用对照方式填空常考
4随机分组类型盲法类型名解单盲双盲三盲
5 116页ITT意向性分析失访118页干扰和沾染概念
6 119页结局变量分为?和?考哪个是中间变量书上例子看下
7现场试验社区试验类型119
5 75页(二)显著性检验下面一句话选择常考
第五章
1.病例对照研究名解基本原理
2.匹配匹配过头83
3.84页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看下
4.病例与对照的来源选择86-87页必须细看
5.92页的OR
6.98页的1:1匹配资料子数少OR公式
7.常见偏倚必须认真看100-101
8.103页图比较那个背下来
第六章
1实验流行病学概念基本特点主要类型107页类实验
流行病学知识点梳理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
用于推断某种疾病病因的数学模型,如元分 析、Poisson回归模型等,有助于确定主要 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点。
03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 特定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
流行特征
包括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等,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传染 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状况等,影响非传染 病的传播和流行。
宿主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不 同人群对非传染病的易感性不同。
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策略
包括针对不同疾病特点的综合性 预防控制策略和针对特定人群的 分层预防控制策略。
健康促进
通过改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等 手段,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预防非传染病的发生。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流动、免疫接种等,这些因素对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 变异都有重要的影响。
传染病的爆发调查
01
定义与分类
传染病的爆发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突然出现的大规模传染病
疫情,可分为预期性爆发和非预期性爆发两种类型。
02
调查内容
包括确定爆发点、现场调查、病例定义与搜索、样品采集与检测、爆
社区干预模式
包括健康促进模式和健康服务模式等。
健康服务模式
提供连续、综合的健康服务,满足社区居 民的健康需求。
健康促进模式
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 的健康水平。
05
健康相关行为流行病学
行为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绪论 ppt课件
第二节 定义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可用6个w概括
即什么人(who)、在何时(when)、 何地(where)、发生何事(what)、为什 么发生(why)和如何处理(how)。最终达 到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欧洲新生儿畸形
灾难的处理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病因研究实例
(一)观察发现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出现大面积的异常现象
人类短肢畸形正常情况下很少见。在19591961年,欧洲出现万余例海豹式的短肢畸形,具 有特异性。对各个临床医生来说,在一生中遇到 单个或少数几个书上已描述的疾病并不一定引起 注意,而流行病学者将许多临床医生这种经验总 结起来就立即提示了某种异常的情况已经发生。
人群是一个群体概念,流行病学是从群体的 角度宏观地认识疾病和健康的状态。临床医学以单 个病人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单个病人的诊断、治疗 为主要任务,所以,临床医学实施的是个体诊断; 流行病学则是研究群体的疾病或健康,研究群体疾 病或健康的分布和分布的影响因素,所以,流行病 学实施的是“群体诊断(mass diagnosis)”。
格廷根
汉堡 梅德尔堡 明亨 蒙斯特 伯明翰 利物浦 3
3
1 2 4 3
1
30 4 14 27 4 8
10
154 26 44 96 13 25
14
185 32 60 126 17 33
斯特林
10
病因研究实例
20
15
10
反 应 停 销 售 量 ( 占 销 售 总 量 的 比 例 )
150
短 肢 100 畸 形 例 数
服用反应停史 病例组的母亲 有 34 无 16 合计 50 服用反应停史比例 68.0%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摘录,以下是其中几个:
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学科,也是临床医生、卫生管理人员和政策制 定者的重要工具。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流行病学的重要性。流行病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流 行趋势、病因和预防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也为 卫生管理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合理,各章节内容丰富、连贯且具 有深度。通过真实的流行病学案例,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 方法,还展示了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对于学习和研究流 行病学的人来说,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学习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阅读感受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深化理论,实践智慧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这本书是由徐望红所著,由人民卫生社的。作为医药 卫生领域的专业书籍,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实践操作提供了 宝贵的指导。定价为00元,对于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 一份极为重要的资料。
流行病学作为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不仅涉及到基础理论,还注重实践应用。 在这本书中,徐望红通过精心挑选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流行病学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以及在面对复杂健康问题时所需的策略和方法。每个案例都经过了 深入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实践。
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流行病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观察性研究是通过收集数 据并观察其分布情况来了解疾病的情况,而实验性研究则是在人为控制下,对 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并观察其效果。
统计分析是流行病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句话强调了统计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 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
流行病学1绪论ppt课件
一组孕妇服用反应停 一组孕妇不服反应停 追踪观察畸形出现率
(四)对初步确定分布影响因素进行 进一步验证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病因研究实例
*
分组
儿童数
肢体缺陷发病率%
有肢体缺陷者
无肢体缺陷者
共计
怀孕后8周内有服用反应停史者
10
14
24
42.00
早期无服用 反应停史者
51
21434
21485
0.24
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的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RR=42/0.24=175 服药组比未服药组出现畸形危险大174倍 AR=42-0.24=41.76% 若不服药,则肢体畸形出现率可减少41.76% 发现 反应停与肢体畸形存在因果联系,初步证实反应停是致病因子
第一节 概述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来源于希腊词epi(在……之中、之上)和demo(人群),直译即为“研究在人群中发生(事情)的学问(学科ology)”.
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四、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包括个体和人群中疾病的自然史; 有助于早期预防、发现疾病,促进康复。
五、探讨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
六、疾病预防(制定策略、评价效果)
七、个体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第五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群体观点
比较观点
概率论观点
第六节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
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流行病学思维导图
病原体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宿主
以隐形感染为主
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
感染谱
以显性感染为主
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
传染源
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死亡指标
病死率 生存率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患者数 接受某种治疗的患者或患某病的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尚存活的患者数所占比例
累积死亡率
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
散发
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
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 明显联系
-1-
疾病的分布
疾病流行强度 疾病分布的形式
控制方法
限制、匹配、随机化、统计处理
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
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疾病监测
宏观水平
卫生工作方针 社会大卫生观念 现代医学模式 影响健康的因素 社区诊断
一级预防
疾病的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病因预防,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 预防、控制、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三早预防 在疾病的潜伏期(亚临床期)为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临床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期(发病期)为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数据整理与分析 偏倚及其控制
优点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好
可提高统计效率和检验效率
描述性统计
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均衡性检验
指暴露组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