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广西兴业县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及经验总结
-140-兴业县位于桂东南地区,隶属于玉林市管辖的以种养为主的农业县,为广西壮族自治区49个区级贫困县之一。
在中央、自治区和玉林市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兴业人民多年的攻坚克难,经贫困人口脱贫“双认定”和贫困村脱贫摘帽认定,相关指标均达标,全县人均年收入达到3300元以上,于2017年12月成功摘除贫困帽。
兴业县精准实施“增收工程”、“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和“住房保障”等四大工程,切实抓好扶贫要扶智和建设特色产业项目等重要举措,通过发展优质水稻、生态养猪、规模养鸡、马铃薯、食用菌和农产品深加工、光伏发电等“5+2”特色产业体系,实施“一十百千万”扶贫产业行动,使9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674户74520人顺利脱贫,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总结兴业县产业扶贫发展特点和脱贫致富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概况1.1 兴业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兴业县位于桂东南地区,地势平坦、耕地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土壤肥沃,适合种植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的高效作物。
位于粮食产区玉贵走廊上,东面与广东、海南等省份相邻,西北紧靠广西、云贵川腹地,南部紧挨广西几大港口,是云贵川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因此,兴业县有着独特的地理区位,起到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作用。
这样的区位优势不仅能够降低作物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和农产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同时对于相关产业产品的运输、销售、出口起到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将相邻区域的经济串联起来,利用彼此的优势,不同地区间资源互补,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助推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1.2 兴业县产业扶贫发展概况兴业县在市、县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脱贫摘帽为奋斗目标,开展产业扶贫、增产增收工作,紧密围绕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高贫困户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5+2” 扶贫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分别为优质水稻、养猪业、养鸡业、马铃薯和食用菌产业,二个备选产业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回顾与展望曹世武【摘要】从时间、研究内容两个层面梳理出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研究的发展脉络,发现国外主要从旅游业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的程度、类型、受益情况以及旅游扶贫的核心理念展开研究.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模式、效应、政府作用、社区参与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旅游扶贫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需要努力的方面.【期刊名称】《农业展望》【年(卷),期】2016(012)002【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旅游扶贫;研究回顾;展望;精准扶贫【作者】曹世武【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旅游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方式,旨在通过发展旅游业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或者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作为扶贫(反贫困)的一种方式,开始受到国内外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旅游界的关注,旅游与贫困的关系俨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议程和研究课题,在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文献的回顾,从时间和内容两个层面对旅游扶贫研究的发展脉络展开梳理阐述,进而对已有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从时间脉络上,国外关于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中涉及到旅游扶贫的研究起步较早,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旅游乘数效应研究为代表。
1999年之前,旅游伦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研究关注的焦点,彼时贫穷问题尚未成为关心的中心议题。
1999年4月,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OD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使用PPT(Pro-Poor Tourism,指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的概念,首次真正意义上将贫穷与旅游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
2001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上通过的《最不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加那利群岛宣言》(UNLDC III)重申,旅游发展作为所有欠发达国家“增加参与国际经济、减少贫困和取得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标志着贫困与旅游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已开始实践。
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内在联系和策略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共3篇
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内在联系和策略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共3篇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内在联系和策略研究——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1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都在不断推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一系列对贫困地区进行改善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关系着国家的整体发展,其内在联系程度也非常紧密,而现阶段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为促进农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这些重要政策,并分析其内在联系以及未来的应对策略。
一、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指通过科学而精准的手段,对贫困人口进行有效的救助和帮扶。
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目的,首先是要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确保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这一政策的实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探索和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综合运用“贷、担、保、富”等多种金融扶贫方式,为贫困地区提供各类展业用的财务权益,支持其产业发展和创业致富。
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财务支持,促进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
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加强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变城乡差距。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建设新型乡村,推进和细化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特别是要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扩展和产业升级,建立起新的城乡相融、产供销对接、人才交流共享的发展机制。
同时,金融手段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
金融机构可以支持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的就业和创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三、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政策等途径,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增强发展财富和各项权益的一种发展理念。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成就共同富裕必须保证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并通过优秀的制度机制,实现全民受益,共享发展成果。
2023 广西 扶贫政策 知识点 汇总
2023 广西扶贫政策知识点汇总2023年,广西展开了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工作,实施了多项扶贫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将对2023年广西扶贫政策的知识点进行汇总,详细介绍具体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扶贫政策的背景和目标广西是中国西南地区重点扶贫省份之一,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
为了实现充分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广西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旨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精准扶贫政策1.精准识别贫困户:广西采用了“零报告、双重核查、联席认定”的方式,通过建立贫困户信息系统,对贫困户进行全面排查和认定,确保精准识别贫困户。
2.产业扶贫:广西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组织了培训和技术指导,提供财政扶持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
3.就业扶贫:广西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供职业培训、鼓励创业等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政府加大了对劳务输出的支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
4.教育扶贫:广西通过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助学金、改善学校条件等方式,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政府还鼓励高校、企事业单位开展支教和志愿者活动,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
5.医疗健康扶贫:广西通过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方式,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问题。
政府还鼓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贫困地区开展义诊和巡诊活动。
6.生态扶贫:广西通过生态补偿、林果养殖等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政府加大了对生态补偿项目的投入,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三、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1.精准识别贫困户:广西建立了贫困户信息系统,全面排查和认定贫困户,确保精准识别。
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认定贫困户154.3万户、贫困人口566.1万人。
2.产业扶贫:广西发展了一批特色农产品产业,如柚子、花椒、竹鼠养殖等。
政府组织了相关培训和技术指导,为贫困户提供了财政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
云南“零分贝”扶贫模式对广西扶贫的启示
云南“零分贝”扶贫模式对广西扶贫的启示作者:陈康明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3期[摘要]近年来,广西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
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尚未脱贫的贫困户,其致贫原因更为复杂,脱贫主体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需要解决的都是扶贫攻坚期难啃的“硬骨头”。
广西与云南毗邻,都属于欠发展的西南多山落后地区,贫困程度相似,致贫因素相似。
已经在云南地区取得不错成绩的“零分贝”平台将公益力量有效地引入到扶贫中,进一步壮大扶贫的主体力量,其取得的喜人成绩和经验对广西新阶段该如何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精准扶贫;“零分贝”;扶贫模式;广西扶贫;启示[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在“十三五”时期,为了确保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
广西7000万贫困人口要想如期脱贫,进入小康社会,扶贫主体不仅任务繁重,而且时间紧迫。
此时的扶贫面临更多的是难啃的“硬骨头”,难度相对前期来说明显加大。
因此,如果要在未来短短的几年内完成精准扶贫任务,从政府层面来说,除了通过产业发展脱贫、异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和保障兜底脱贫这五种方式外,还应该加入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和方式,公益扶贫。
“输血型”公益资金的加入,使得政府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放到更有效的更加根本的“造血型”扶贫上来,从根本上铲除致贫因素。
同时,也只有当我们的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能取得实效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力量来参与到扶贫中,形成良性稳定的循环。
1 云南“零分贝”模式介绍云南“零分贝”扶贫平台是由一支视野开阔,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年轻人为主的团队建立的。
在“零分贝”成立之前,该团队发现,在中国的扶贫进程中,由于信息、资源和渠道的不对称、不匹配,导致了贫困户的信息无法被有能力帮扶的人员和机构了解,而社会爱心人士和相应的公益机构也同样遇到很难精准地找到需要帮扶的受助人的困境。
农村社区公共事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为例
(二)数据优化。
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同时,先后剔除了有缺失数据的样本262份,最终本研究使用的有效样本农户为964个。本研究所使用的样本兼具不同性别(男性占57.3%,女性占42.7%)(见表1)、不同年龄(30岁以下占23.5%,30~45岁占35.5%,45~60岁占31.3%,60岁以上占9.6%)(见表2)、不同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20.4%,初中占37.7%,高中占24.8%,大专及以上占17.1%)(见表3)、不同职业身份(普通农民占50.0%,外出务工人员占11.3%,村干部占11.9%,村医生占2.3%,做小生意的占7.7%,乡村教师占4.4%,企业主占0.8%,无业人士占3.3%,其他占8.3%)(见表4)、不同政治面貌(群众占68.2%,共青团员占8.8%,民主党派占0.8%,中共党员占22.2%)(见表5),从样本的分布频率来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创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参与供给公共服务的创新协助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宣传、政策优惠和制度创新,动员社会各方资金力量参与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如农村社区的商业设施、公共文化设建,遵循“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在对模型进行估计之前,先对5个自变量(ZFDY、QYCY、SHZZ、GDYX、CGRS)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计算VIF(方差膨胀因子)值。检验结果显示,各自变量的VIF统计值均小于5,VIF平均值为2.6,明显低于10。这说明,模型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接下来再利用SPSS17.0对6个变量做回归(因变量MYD,自变量ZFDY、QYCY、SHZZ、GDYX、CGRS),分析广西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政府动员社会各方资金力量参与村里建设、有企业参与村里的发展建设、志愿者和各种社会组织经常到村里开展活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农技推广活动较多、回乡探亲成功人士的投资及捐赠等5个社会参与行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见表8)。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2025年广西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2025年广西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4.07.20•【字号】桂科发〔2024〕130号•【施行日期】2024.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2025年广西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部署,实现科技决策科学化,为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与智力支持,根据《广西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桂科政字〔2022〕32号)要求,经研究,现发布《2025年广西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项申报指南》。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重点2025年度广西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助力广西增强科技创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重点聚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科技战略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交流合作、构建科技评价体系等领域,提出可供参考的路径、方案、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申报方式(一)本批课题采用公开择优方式。
请按照申报指南和申报须知的要求,做好本单位的课题组织申报、筛选、审核和推荐工作。
(二)申请单位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网站“广西科技管理信息平台”中进行课题申报及提交相关材料(具体流程见附件1),由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三、时间安排本批课题申报系统受理时间:2024年7月24日8:00至2024年8月7日18:00,申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申报时间截止后申报系统准时关闭。
科技精准帮扶实施方案
科技精准帮扶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精准帮扶已经成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
科技精准帮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技精准帮扶的概念、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技精准帮扶的概念。
科技精准帮扶是指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制定相应的帮扶方案,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科技精准帮扶的核心在于精准定位和精准帮扶,通过科技手段获取贫困地区的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分析,找出贫困地区的痛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方案,实现精准帮扶。
二、科技精准帮扶实施方案的制定。
1. 数据采集与分析。
首先,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对贫困地区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获取贫困地区的人口、土地、资源、产业结构等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贫困地区的薄弱环节和发展潜力。
2. 制定帮扶方案。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技精准帮扶的实施方案。
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制定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帮扶方案,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多方面的内容,确保帮扶措施能够精准对接贫困地区的需求。
三、科技精准帮扶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
1. 产业扶贫。
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可以通过技术培训、科技创新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 教育扶贫。
利用科技手段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
可以建设远程教育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3. 医疗扶贫。
通过科技手段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
可以建设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生资源的共享;利用健康大数据分析,实施健康管理,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四、结语。
科技精准帮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利用科技手段对贫困地区进行精准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方案,实现精准帮扶。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与建议研究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与建议研究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努力解决贫困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评估其实施效果,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建议。
本文将探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和建议。
一、方法1. 定性研究方法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走访和访谈贫困地区的居民和政府官员,了解他们对政策实施的感受和看法,进而评估政策是否能够实现减贫目标。
2. 数据分析方法政府可以通过收集贫困地区的相关数据,如贫困人口比例、贫困程度等指标,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政策与贫困地区发展情况的关系,从而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3. 对照组研究方法为了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贫困地区作为对照组,与实施政策的地区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两组地区在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间接评估政策的效果。
二、建议1. 完善数据收集机制政府应加强贫困地区的数据收集工作,及时更新和公布相关数据。
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标准和指标体系,便于对政策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2. 强化基层调研和评估工作政府可以派遣专业人员深入到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通过与贫困地区居民的直接交流,获取更准确的信息,为政策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3.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考核机制,对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团队,负责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4. 加强宣传和宣讲工作政府应加大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宣讲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政策认知度。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片等形式,将政策解释清楚,让居民了解政策的内涵和目标。
5. 加强政策的整合与创新政府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加强政策的整合与创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扶贫经验,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政策。
同时,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总结起来,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需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对照组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探究“数商兴农”新模式助力永州乡村振兴
探究“数商兴农”新模式助力永州乡村振兴发布时间:2023-06-06T09:12:09.01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5期作者:范小婧[导读] 本调研报告探究了数商兴农新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情况,以及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
(湖南潇湘技师学院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000)摘要:本调研报告探究了数商兴农新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情况,以及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
数商兴农新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形成新的经营模式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数商兴农模式在永州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东安县,政府与京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京东的物流和销售平台,将当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此外,在双牌县和江永县等地,政府还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建立了电商平台,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关键词:数商兴农、乡村振兴、现代信息技术、电商平台科技指导性项目:永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州数商兴农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YZKJZD-017),项目负责人朱宏。
作者简介:范小婧(1987年11月),女,汉族,湖南祁阳人,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数商兴农新模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乡村经济、农业产业等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中,数商兴农新模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调研报告将探究数商兴农新模式的具体实践情况以及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
一、永州数商兴农新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情况(一)永州数商兴农新模式的基本概念永州数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型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农业生产、供应链管理和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
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热点及展望——基于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
区域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21期16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F T Y 018)㊂作者简介:易灵芝(1995-),女,湖南怀化人,硕士,主要从事社会体育与管理研究工作㊂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热点及展望基于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易灵芝(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进行扶贫工作的关键措施与热点领域,本文借助C i t e S pa c e 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3817篇核心㊁C S S C I ㊁C S S C D 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从2014年起,我国精准扶贫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综合类高校是研究的主力军;农业经济学科是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热点学科,热点关键词主要为贫困户㊁精准扶贫㊁ 互联网+ ㊁反贫困以及区块链等㊂研究认为:应加大基层㊁社会等多元研究平台的构建,促进社会有效合力的形成;同时,着力满足贫困人群对于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构建建跨学科参与贫困治理的多元体系,推动扶贫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㊂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治理;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C i t e S pa c e 中图分类号:F 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3198.2021.21.0080 引言最早在2013年11月提出精准扶贫 的思想,2014年1月详细规划了精准扶贫模式,助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落地㊂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贫困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故采用C i t e s p a c e 5.5.R 2(32-b i t)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㊁C S S C I ㊁C S S C D 期刊中3817篇精准扶贫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研究,通过C i t e S p a c e 软件生成的图谱,进行年发文量㊁研究机构发文㊁研究热点学科和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透视我国精准扶贫研究领域的脉络传承和研究热点,总结经验,助力 后精准扶贫时代 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㊂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是基于中国知网(C N K I)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0年4月㊂遵循的检索流程如下:进入高级检索,选择文献类别为 期刊 ,输入检索主题词为 精准扶贫 ,得出相关文献26448条㊂为提高相关文献研究的参考价值和准确性,设置期刊来源类别为 核心期刊 C S S C I C S C D ,以上述设置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去除 通知 简介 等部分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共检索到与精准扶贫主题相关的文献记录3817条,以此作为文章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的最终样本㊂1.2 研究方法基于C i t e s pa c e 5.5.R 2(32-b i t )软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㊁词频统计法㊁共现分析法等方法对本文的主题研究展开了系统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在中国知网(C N K I)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 精准扶贫 ,依据上述操作流程获得数据与图谱结果,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实施和研究实践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传承和研究热点㊂2 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可视化分析2.1 年发文量分析年发文量的发展规律是该研究领域研究态势㊁水平的直观反映,研究精准扶贫领域文献年发文量的发展趋势(见图1),可促进了解我国精准扶贫研究发展总体趋势,更全面的掌握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状况和理论水平㊂2014年学者何柳提出:着力搞好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是我国精准扶贫研究有记载刊登的最早核心文献㊂图1 精准扶贫主题年发文趋势注:作者根据中国知网(C N K I)提供数据统计㊂通过对中国知网(C N K I )收录文献的年发文量的统计,发现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 2019年分别为:8篇㊁72篇㊁522篇㊁940篇㊁1053篇和993篇,2020年预测值为1428篇㊂2014年是我国精准扶贫高水平研究的开端,年发文量为8篇,2014 2015年对其研究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2015年共发文72篇,同比2014年增翻9倍之多,拉开我国精准扶贫研究快速增长的序幕㊂2015 2018年与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数量稳中有增,到2018年达到第一个高峰,共发文1053篇㊂2018 2019年对其相关研究达峰后稳中有降,但年发文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共993篇㊂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关于精准扶贫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预测值为1428篇,这要求我们持续关注扶贫㊁脱贫的工作开展,更加重视对扶贫㊁脱贫的相关研究,以防止减少 返贫 现象的发生㊂2.2 研究机构发文分析研究机构通过获取科研信息㊁共享研究资源等途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21期17径,为重要研究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㊂研究精准扶贫领域研究机构发文量网络共现分布特征(见图2),有利于了解我国研究机构关于精准扶贫研究分布规律,进一步推动高水平研究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我国扶贫工作深化开展提供平台保障㊂图2 精准扶贫研究机构共现图谱注:作者根据中国知网(C N K I)提供数据统计㊂通过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发现,精准扶贫领域研究机构发文量排名前10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98篇),武汉大学(90篇),中国农业大学(85篇),华中师范大学(68篇),北京师范大学(67篇),西北农业科技大学(52篇),西南大学(51篇),四川大学(45篇),中央民族大学(42篇)和中共中央党校(40篇)㊂从排名前10发文机构类型上看,有4所机构为综合类大学,发文量占44.51%,有3所机构为农业和民族类大学,发文量占28.06%,有2所机构为师范类大学,发文量占22.16%,有1所机构为中共中央党校,发文量占6.27%,从中可以看出综合类大学是从事我国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的主力军㊂从地理位置分布上看,有5所机构位于北京市,其余分别位于湖北省2所㊁陕西省1所㊁重庆市1所㊁四川省1所,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是我国精准扶贫科学研究的主要集中地,华中和西南地区亦是推动我国精准扶贫研究发展的坚实基础㊂3 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3.1 研究热点学科分析学科分类的发文量统计,有利于从侧面了解该研究领域研究切入点与理论基础,故将中国知网(C N K I)收录关于精准扶贫领域发文量排名前20的学科进行分类统计(见表1),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学科结构体系特征㊂表1 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学科分类序号学科分类文献数(篇)序号学科分类文献数(篇)1农业经济237511财政652教育35912商业经济593金融27313文化524政治21714理论经济学505公共管理20115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96社会17516法学477旅游经济12117保险458国民经济11718区域经济439图书情报档案8619工商管理3010新闻传播7920民族25注:作者根据中国知网(C N K I)提供数据统计㊂在精准扶贫领域发文学科分类表中,排名前5的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2375篇),教育(359篇),金融(273篇),政治(217篇),公共管理(201篇);前5名占前20名发文量总和比重分别为:农业经济53.15%,教育8.03%,金融6.11%,政治4.86%,公共管理4.50%;前5名发文量总和占前20名发文量总和比重为71.80%,6-20名发文量总和占前20名发文量总和比重为28.20%㊂从中可以看出农业经济㊁教育㊁金融㊁政治和公共管理是精准扶贫研究的重点学科,其中,农业经济学科方面研究的发文量远超其他学科,农业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其占据主导地位㊂新时代,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经济贫困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与此同时也给我们提出新的变化与挑战㊂在保持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其他学科对于精准扶贫研究的开展,进一步优化我国扶贫工作开展优化配置,从而建立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从经济㊁精神㊁制度和医疗等多维学科保障贫困问题得到长期有效的解决㊂3.2 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研究主题和内容的概括和提炼,通过关键词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和判断该领域的研究热点㊂对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有关精准扶贫的核心期刊㊁C S S C I ㊁C S C D 文献关键词进行统计和整理(见图3),发现我国学者对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主要以贫困户㊁精准扶贫㊁ 互联网+ ㊁反贫困以及区块链等方面为切入点㊂综合这些关键词分析发现,现阶段精准扶贫研究涵盖了扶贫措施㊁扶贫区域以及跨学科理论运用至扶贫工作等研究热点㊂图3 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图谱注:作者根据中国知网(C N K I)提供数据统计㊂目前,我国关于精准扶贫领域研究分别以精准措施扶贫研究㊁精准区域扶贫研究和跨学科理论精准扶贫三大研究热点为主㊂精准措施扶贫主要包括:异地扶贫搬迁㊁改革开放㊁乡村旅游㊁产业扶贫㊁金融扶贫和乡村治理等研究关键词㊂精准区域扶贫主要有:贫困户㊁深度贫困地区㊁农村㊁贫困村和农村贫困等研究关键词㊂跨学科理论对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有:大数据㊁职业教育㊁ 互联网+ ㊁区块链㊁网络扶贫和农村体育资源开发等研究关键词㊂其中,区块链技术在扶贫中的运用是我国精准扶贫领域的新兴热点,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底层技术,将全面助推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效能有效提高,并完善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㊁实施效益有机衔接,有效形成合力㊂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其运用于贫困治理将是今后我国现代物流与采购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21期18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校级2018年教学科研改革项目(D F K Y 2018010)㊂作者简介:刘泽(2000-),男,汉族,山西阳泉人,福州工商学院2018级物流管理本科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㊂扶贫工作开展的长期热点之一㊂4 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趋势及展望精准扶贫研究是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知网核心期刊㊁C S S C I ㊁C S S C D 期刊收录的精准扶贫领域文献是对扶贫工作理论发展历史轨迹的重要见证,通过对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㊁研究热点的统计分析,较为明了地掌握其基本现状和趋势,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年发文量的统计分析,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年发文量从2014年至2019年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预期在 后精准扶贫 时代仍将保持稳态增长趋势㊂第二,通过研究机构发文分析发现,综合类高校是从事我国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的主力军,北京市是我国精准扶贫科学研究的主要集中地,华中和西南地区亦是助推我国精准扶贫研究发展的坚实基础㊂第三,通过研究热点学科分类分析发现,农业经济学科是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热点学科,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主导因素㊂第四,通过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我国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户㊁精准扶贫㊁ 互联网+㊁反贫困以及深度贫困地区等关键词,涵盖了措施㊁区域以及跨学科理论等研究热点㊂5 结束语基于对我国精准扶贫研究脉络㊁研究热点的统计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建议:第一,构建多元研究平台,推动扶贫工作稳定深入开展㊂我国精准扶贫研究高水平文献发文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但研究机构多以高校为主,区域分布较为不均,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研究机构参与度不高,因此,需加大基层㊁社会等多元研究平台的构建与保障,推动社会多元有效合力的形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注入新型动力㊂第二,构建多元研究理论,推动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贫困问题不单单局限于经济贫困,在推动农业经济持续㊁健康㊁稳定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满足贫困人群对于美好生活的新追求,积极运用新技术㊁新理念㊁新产业,构建跨学科多元参与扶贫工作的治理体系,从经济㊁精神和医疗等多维度构建扶贫长效机制,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㊂参考文献[1]曾莉,周浩男,王寅,等.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的变迁与未来趋势 基于305份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4):27-35.[2]何柳.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2014,(05):35-36.[3]张艳,张越.农业经济研究领域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研究:前沿热点与未来展望 基于17种农业经济领域核心期刊的C i t e S pa c e 分析[J ].农业经济,2020,(02):142-144.[4]胥爱欢,李红燕.区块链技术在我国金融精准扶贫领域的应用[J ].金融理论探索,2017,(05):34-40.5G 时代邮政提升物流竞争力对策研究刘 泽 魏秀林(福州工商学院,福建福州350715)摘 要:邮政物流作为我国物流产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在带动物流行业发展㊁提升物流行业发展能力上扮演着重要角色㊂在当今新时代的发展下,物流市场竞争加剧,众多企业纷纷开始利用新技术提升企业自身能力,争夺市场㊂因此本文以邮政物流目前发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邮政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㊂关键词:5G ;邮政物流;智慧物流中图分类号:F 2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3198.2021.21.009 当前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巨大㊂据‘2019年中国物流年鉴“中指出,2018年,我国全年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连续5年保持全球快递业务量第一的地位㊂虽然市场发展迅速,但是随着国内外许多企业能力的增强,市场竞争已愈演愈烈㊂邮政物流在经过前期快速发展后,许多问题也随之逐渐暴露出来,使得邮政物流没办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物流行业竞争的需要,加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邮政物流出于产业自身动能的培育㊁供给质量的提升也不得不进行新时代的改革㊂1 我国物流产业总体特点1.1 总体运行趋势趋于稳定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 的比率为14%;物流业总收入为10.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4年稳居第一,年业务量占全球45%以上,可见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平稳,物流产业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求进的基本趋势㊂1.2 物流企业集中度增强由于我国物流产业仍属于新兴产业,并且随着电商资源优势对快递价格的 打压 ,加之各类中小型企。
看,红河这匹黑马!——广西红河红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快速发展纪实
看,红河这匹黑马!——广西红河红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快速发展纪实覃超恒;黄敏莹【期刊名称】《中国农垦》【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3页(P59-61)【作者】覃超恒;黄敏莹【作者单位】广西农垦报社;广西农垦红河农场【正文语种】中文有人说,广西红河红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简称“红河红园区”)是匹黑马,只用一年多时间,就获得多项市级﹑自治区级园区称号,从桂中腹地一下子“蹿”到世人面前,成为广西农垦和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成为广西全区现代农业建设领域令人瞩目的焦点。
南国春来早,当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一个旨在研究部署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申报工作的垦地联席紧急会议刚刚结束,各工作组便领了任务分头行动起来。
随着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使命任务的不断加码,几近满负荷的忙碌早已成为园区上下的工作新常态。
广西农垦红河农场是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
近年来,由于产业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再加上部分土地被周边村民侵占,红河农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是四平八稳固守传统,还是果断出击主动破题?面对“十三五”农业和农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红河农场领导班子作出抉择:担当改革先行军,创建农业示范区,多条腿走路,促企业发展。
在交通条件有待完善﹑区位优势不甚明显﹑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区域创建现代农业园区,这个抉择最初并不被看好。
“改革总会遇到阻力,但只有改革才能为企业找到出路!”面对质疑,红河农场领导班子态度坚决,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农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新形势下,发展以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是农场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
令人振奋的是,此思路与来宾市兴宾区委﹑区政府一拍即合。
经洽谈商讨,双方决定垦地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建设园区。
2015年6月,垦地共建的红河红园区破土动工。
园区位于红河农场二分场和兴宾区正龙乡大岭村,规划核心区7133亩,拓展区1万亩,辐射区10万亩,总投资约8亿元。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路径探究——以广西为例
第58卷 第1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8,No.01 2024年1月GUANGDONG CANYE Jan . 2024·151·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4.01.48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路径探究——以广西为例刘冬霞(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0)摘 要 近年来,我国各地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阐述了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概括了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升数字化观念和培养与引进数字化人才的优化路径,以期推进广西数字乡村建设,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关键词 数字乡村;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优化路径;广西 中图分类号:F49;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4)01-151-03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数字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还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并对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建设智慧绿色乡村及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要求[1]。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全国多地积极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如何让数字乡村建设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成为我国乡村振兴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此,文章对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现状、广西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问题及优化路径进行探讨,以推动当地乡村振兴进程。
1 广西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1.1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同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准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精准扶贫中的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精准扶贫中的数据分析技术研究近年来,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精准扶贫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重要工作。
如何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数据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大数据在社会及经济方面的广泛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在精准扶贫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数据分析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数据分析技术是指利用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等多种工具和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挖掘,从而实现科学的数据决策和智能化的数据应用。
在精准扶贫中,数据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应用方向:1.人口信息系统的构建人口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的涵盖了人口基本信息、社会关系、家庭状况、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就业状况等诸多领域的数据体系。
在精准扶贫中,建立人口信息系统有力地支撑了精准识别和普查工作,实现了对贫困人口信息的高效管理和获取。
2.基础设施数据的收集基础设施数据主要指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医疗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基础建设的情况。
在精准扶贫中,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收集这些基础设施数据,可以为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撑。
3.公共服务设施数据的挖掘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数据。
在精准扶贫中,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服务薄弱的地区和人群,以及贫困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为政府提供制定合理政策、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科学和依据。
4.扶贫项目数据的管理扶贫项目管理数据主要包括扶贫项目的收集、监督、统计、分析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扶贫项目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扶贫资金、扶贫措施的使用情况,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对财务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提高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二、数据分析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实际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来支持和改善精准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
扶贫工作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引言:在全球范围内,减贫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之一,扶贫工作一直是国家的重点任务。
为了实现“脱贫不脱贫”目标,科技创新与应用在扶贫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科技创新在扶贫工作中的意义以及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作为支持。
一、科技创新为扶贫工作带来的意义科技创新为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科技创新为解决传统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应用新技术和新理念,可以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其次,科技创新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为贫困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和创收途径。
最后,科技创新为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通过智能水资源管理系统和监测设备,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从而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
二、科技创新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案例1.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是贫困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种植业领域,通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如无土栽培和精准施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
在畜牧业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改善饲料配方和畜牧管理,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和质量。
2. 电商扶贫电商扶贫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扶贫模式。
通过互联网平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可以直接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销售。
这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和手工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创收途径。
同时,电商平台也提供了对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的监督和支持。
3. 教育科技创新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和教学质量。
例如,通过智能化教学设备和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帮助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
4. 医疗科技创新医疗卫生是扶贫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配置。
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经济纵横7产 城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庞中燕摘要:本文选取1999-2018年广西各项指标数据,通过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建广西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广西经济发展质量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广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化解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引起的结构性矛盾,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实施宏观调控和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加。
但是,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做大经济总量,关键要提高发展质量。
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广西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经济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主要依靠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进行高耗能发展,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大,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积极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对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广西经济发展质量现状1.1 广西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1.1 指标选取本文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理论内涵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充分考虑广西经济发展的状况,建立广西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广西经济发展质量(表1)。
该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其中包括14个正向指标和8个负向指标。
正向指标越高,表明经济发展质量越好;负向指标越高,表明经济发展质量越低。
表1 广西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计算方法指标性质经济发展有效性GDP增长率(%)(当期GDP一上期GDP )/上期GDP×100%正指标人均GDP (元/人)广西统计年鉴正指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某期地区生产总值/同期地区平均就业人数正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报告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量/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额正指标经济发展稳定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GDP×100%正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广西统计年鉴负指标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负指标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正指标经济发展持续性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占GDP比重(%)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GDP×100%正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广西统计年鉴负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广西统计年鉴负指标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广西统计年鉴负指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广西统计年鉴正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计算方法指标性质经济发展创新性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总额/当期GDP总额×100%正指标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人员(人年)广西统计年鉴正指标全年专利申请授权量(项)广西统计年鉴正指标经济发展福利性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农村居民平均收入负指标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广西统计年鉴负指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广西统计年鉴负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广西统计年鉴正指标医疗卫生机构数(个)广西统计年鉴正指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广西统计年鉴正指标1.1.2 广西经济发展质量的测算大部分学者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嫡值法等方法对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途径研究
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途径研究唐东升;张慧荣【摘要】资助工作是一项关乎贫困生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而加强资助队伍建设是促进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广西高校资助工作队伍不断充实,资助人员综合素质不断优化,资助工作体制不断健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试图从加强管理规范,强化培训教育,完善考核及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进程等方面加强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5页(P136-139,157)【关键词】广西;学生资助队伍建设;途径【作者】唐东升;张慧荣【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全国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师范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精准扶贫工作已成为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和重要的民生工程。
广西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对于高校而言,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做到精准资助。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作为精准扶贫的实施者,其素质和效率决定了高校精准扶贫的效果。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是指在高校专门从事并负责大学生的奖、贷、助、减、补、勤等资助工作的专业化资助育人队伍。
当前,广西高校资助工作队伍不断健全,人员综合素质不断优化,体制不断完善,努力适应高校资助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发展。
(一)资助工作队伍不断充实建设适度规模的资助工作队伍是高校资助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有效开展贫困生管理、教育及服务的重要保障。
据调查,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队伍从无到有,从有到专,不断发展充实。
广西 78所高校均配备有专职或专兼结合的资助工作人员,有的普通本科高校专职资助人员达到4—6人。
绝大多数高校设有专门的资助工作场所及办公设备。
62.3%的高校反映资助工作队伍建设能实现正常运转。
(二)资助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断优化资助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高校精准扶贫的深度和资助育人的质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部署,为脱贫攻坚推进实施工作提供决策研究支持,2016年10月底,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社会调查课题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就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
课题组深入走访南宁市马山县,北海市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等地的乡镇、贫困村及贫困户、田间地头、扶贫产业园,并与自治区区直相关部门分别展开座谈,获得大量一手资料。
调研发现,广西通过创新扶贫机制、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等,提高了扶贫工作的精准度与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精准识贫、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的体制机制。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广西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情况广西集“老、少、边、山、库”于一身,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十二五”期间,广西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区贫困人口从2010年末的1012万人减少到2015年末的452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0.5%。
但由于历史因素、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等复杂原因,目前广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未全面改善。
2015年底,全区贫困人口总数居全国第四位;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5.7%)高4.8个百分点。
全区111个县(市、区)中,105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54个属于贫困县,33个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贫困发生率超过25%的有5个。
全区16197个村委会(社区)中,有5000个贫困村,其中贫困发生率在25%以上的有1632个,占32.6%;贫困发生率超过50%的有232个,有的甚至超过80%。
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根据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以“攻坚五年、圆梦小康”为主题,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十大行动”,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县和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
信息化视角下广西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研究
2018年14期高教研究高教学刊信息化视角下广西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研究*陈成,谭海梅,李艳霞(广西科技大学学工处,广西柳州545005)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其产生的深刻影响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校资助工作不仅涉及人才培养、教育公平、帮助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就业更关乎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和落实。
因此,大力发展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部,集山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等特点。
独特的地域性和历史性发展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对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以广西某医科类高校为例,国家每年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全体学生的25-30%,将如此大额经费高效、精准资助符合条件的学生是摆在广西区内各高校面前的难题。
信息化资助体系的构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采集传统的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而且还可以利用大数据获取学生银行卡、校园一卡通、支付宝、手机卡等的消费信息。
通过广西高校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服务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资助资源分配、资助宣传工作的开展、资助工作流程的改造等方面。
一、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目前广西高校资助工作主要面临三个问题,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不够完善;其次不健全资助管理体系所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够精准;最后是重资助,轻育人,对资助效益无法评估,资助效果缺少及时反馈。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不够完善,难以全面准确的进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认定工作目前广西高校将学生贫困等级分为建档立卡和非建档立卡两种,建档立卡学生数据由生源地政府提供,可直接进行认定。
在非建档立卡的学生认定过程中,由于家庭情况隐蔽性、认定动态性特点增加了工作难度。
一方面是认定方式和申请流程不合理问题,认定方式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证明不正规、复查机制不健全,申请流程一般为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学校公示,在这个过程学生的真实情况很难掌握导致难以确定学生贫困情况,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比如人缘好的学生被评上机会很大,往往一些非贫困生通过审核占用资助名额,真正贫困生就失去受资助机会;另一方面是资助对象的问题,奖助学金的申请一般由本人提出,一些学生怕被人瞧不起,索性就不申请,一些学生家庭不贫困也申请,这类就是虚假申请,一些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不符合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作者:韦世友
来源:《南方企业家》2018年第05期
摘要: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扶贫模式有了很多新的研究,而科技精准扶贫不仅仅结合了精细化和科技化,更是一种基于实际出发的创新模式。
在国务院扶贫办2014年6月发布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中,精准扶贫主要内容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
因此科技精准扶贫模式代表着我们要在精准扶贫里有效运用科技,以求能达到更好的扶贫效果。
关键词:科技;精准扶贫;模式
中国在扶贫上做出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
科技精准扶贫是在符合精准扶贫要求的情况下,运用科技手段,更好地进行扶贫。
比如说,针对一些贫困住户,可以针对性地将他们迁移至科技新开发的地区,给他们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生活水平。
对人民来说,精准的扶贫意味着对每个贫苦家庭的关注,而运用科技则是现代社会进步赋予的优势。
因此,研究科技精准扶贫模式是非常重要而有用的。
本文就广西地区的具体情况而言,希望探究其科技精准扶贫模式。
精准扶贫
内容及要求
精准扶贫是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作出“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的重要指示。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面对的问题
精准扶贫里很重要的一点是“精准性”,但是对于“精准”的要求和识别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要做到非常精准,付出的成本代价很高。
而且其中的规定和流程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办法进行更全面的监督,那么,这种情况下对精准的识别就不够了。
如果精准程度不够,后面要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了解就更不能好好进行。
这个时候,不仅浪费了巨大的成本资源,而且还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预期。
同时,精准帮扶难度很大。
由于政府往往有集中分配的优势,但是
精细化的任务要求势必需要更精细的执行。
这就造成一些执行时的障碍,需要政府人员更加努力,做到更好。
广西地区扶贫工作的现状
就广西地区而言,精准扶贫总体获得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这项政策拯救了不少挣扎于贫困中的人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贫困人数庞大,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贫困人口的问题。
这个情况是客观存在、不能忽视的。
可以了解到,扶贫是一个需要时间付出的过程,要做到准确有效,仍需不断努力。
另外,由于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较深,原因较复杂,所以导致脱贫难。
在广西山区,这里地区闭塞、环境恶劣、经济滞后,因此存在很多情况复杂的贫困人口。
而且很多人往往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也会给扶贫带来很多困难。
科技精准扶贫模式
利用网络推广
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很多贫困人口的信息、可以将扶贫政策传递给更多人,可以针对性地给一些贫困人口提供援助。
网络目前越来越普及,利用网络了解贫困地区的环境、生活状态,对于更好地帮助贫困人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区域支柱产业开发
在一些贫困地区进行科技产业开发,同时可以针对性地提升该区域的经济水平。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招募一些贫困人口中的劳动力进行工作,让他们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收入来源,过上依靠劳动的、有尊严的、衣食无忧的生活。
迁移
可以针对性地将一些贫困人口迁移到开发地区,即为他们中一些劳动力提供一些工作,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告别山里的闭塞环境,接触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好的生活。
所以,多多筹建一些科技开发地区,同时帮助贫困人员进行迁移是两个很重要的部分。
这么做的好处是,不仅仅可以让这些人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给了他们机会去接触新鲜的、发达的事物,帮助他们开拓眼界、学习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拥有谋生手段是保障他们有一个稳定生活的前提。
结语
对于一些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我们往往需要针对性地给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而就广西而言,由于山区较多,贫困人口所处地区往往消息闭塞。
这时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贫困人口,针对每家每户的特点,利用一些科技手段(诸如互联网之类),帮助该地区的贫困人民更好地生活,这时我们就做到了科技精准扶贫。
扶贫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很多人的配合,甚至有时候还需要贫困人口的观念变通。
因此,这需要人们长期的努力。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科技精准扶贫模式与示范推广研究”(项目编号:2018KY0994)
(作者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桂拉旦,唐唯.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為例[J].西北人口,2016,37(02).
[2]刘宇翔.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