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治疗与护理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重人工气道的管理,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wk.baidu.com持呼吸道通畅。
➢ 重视人工气道的湿化及温化,纠正、维持病人水平衡。
➢ 维持呼吸道正常排痰功能,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防止肺部感染发生。
循环监测
➢ 严密观察循环系统功能,其中主要有ECG、血压、 脉搏、肢端循环及面色等。
➢ 若亚低温治疗有效,病人应表现为微循环改善,肢 端温暖,面色红润,血压正常,脉搏整齐有力,心 率偏慢。
发症。
血液降温:
➢ 静脉输液法:30 分钟静脉输注4 ℃的类晶体 30ml/ kg
➢ 体外循环法:经体外循环机中变温器或体外膜肺 ECMO进行降温
➢ 血管内热交换法:将闭合的冷盐水循环管道插入 静脉系统内进行降温
复温
过早复温有害,先撤去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恢 复,同时逐渐降低冬眠合剂的量,最后停用冬眠合 剂。推荐缓慢地复温, 防止出现反弹性高温加重脑 损害。
Ⅳ号方: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有呼吸衰竭的病人 。
Ⅴ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因 5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少尿患者,对 于有心率慢及心律紊乱者慎用。
➢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单 间。
➢ 室温应控制在2 0~25 ℃之间,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 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定。
神经系统观察 ➢ 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的
症状,应特别提高警惕。
➢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 注意颅内压的监测。
➢ 必要时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
低温治疗与护理
中山三院外科ICU 蒋高智
目录
历史发展 低温分类 降温技术 低温的护理
低温
低温可使脑细胞的氧需量降低,维持脑氧供 需平衡,起到脑保护作用,是脑复苏综合治疗的 重要组成部分。体温每降低l℃可使代谢率下降5 %~6%。
历史发展
40年代
提出
低潮+转择
50-80年代
90年代
兴起
历史发展
Ⅱ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 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 用于心动过速的病人。
Ⅲ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丙嗪 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应症同Ⅰ号方。
轻度低温33~35 ℃ 中度低温28~32 ℃ 深度低温17~27 ℃ 超深度低温16 ℃以下
轻、中度低温(28~35 ℃ )称之为亚低温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具体方法为 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目前国内外 临床最常用的降温方法。
病理机制
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让患 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并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的体温保 持在32℃ ~34 ℃范围内。
禁忌症
➢ 脑电无活动的昏迷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 终末期患者 ➢ 活动性出血者 ➢ 凝血功能障碍者 ➢ 孕妇
低温治疗的时机
脑缺氧耐受的时限只有4-6分钟,超过会出现不 可逆的损坏。ILCOR(国际急救与复苏联合会)提倡 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持续进行12~24小时 的亚低温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亚低温治疗原则上越早越好,降温速度越快越好。
药物降温
降温 技术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一般通过服用各种退热药物来控制体温,常 用药物有凡拉蒙、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冬眠 灵等,注射冬眠合剂。 ➢ 特点:使用方便。 ➢ 缺点:降温效果有限,常用其它低温技 术的辅助降温措施。
冬眠合剂
Ⅰ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杜冷丁)100mg,异丙嗪(非 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 躁的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
呼吸监测及护理 ➢ 冬眠合剂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
呼吸频率相对较慢,但节律整齐。
➢ 若病人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不等,且胸廓呼吸动度 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 过度。
➢ 因此应立即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 剂静脉滴入或行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管理 ➢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胸廓起伏情况。
➢ 若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心律 不齐
➢ 立即停用冬眠药物并给予保暖,纠正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 环。
体温监测 ➢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5℃之间,颅脑患者应 维持鼻腔温度在33~34℃。
临床作用
降低机体新陈代 谢及组织器官氧 耗
改善血管通透性, 减轻脑水肿及肺 水肿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 于抑制状态,对外 界及各种病理性刺 激的反应减弱,对 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提高血氧含量, 促进有氧代谢; 改善心肺功能及 微循环
适应症
颅脑损伤及重 型颅脑术后 高热惊厥
低温麻醉
颅内感染患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 心肺复苏后脑病
复温原则是先撤物理降温,再撤药物降温。
并发症
呼吸道并发症 凝血功能障碍
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
复温时的全身感染 循环系统改变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 环境要求 ➢ 神经系统观察 ➢ 呼吸监测及护理 ➢ 人工气道护理 ➢ 循环监测
➢ 体温护理 ➢ 物理降温的实施 ➢ 体位护理 ➢ 复温护理 ➢ 基础护理
环境要求
20世纪40年代,国外学者已将低温治疗用 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以期达到脑保护的效果。
50-60年代,国内外学者曾将冬眠疗法用于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80年代,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28~35℃低温 能降低颅脑损伤的死亡率。
90年代初,国内学者江基尧提出把28-35℃ 的低温称为“亚低温的概念”。
低温分类
通用方:氯丙嗪(冬眠灵)
物理降温
体表降温
体腔降温
血液降温
体表降温
可用冰水浸浴或冰屑、降温毯降温, 也可用冰 袋、冰帽置于头部和大血管浅在部位。 ➢ 优点:简单易行。 ➢ 缺点:时间长,不均匀、 难控制,易反跳。
体腔降温 用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灌入胸腔或腹腔进行灌
洗降温。 ➢ 优点:常用于手术中的降温。 ➢ 缺点:易发生心室颤动或其它心律紊乱等严重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