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钻井专用工具

水平井钻井专用工具
水平井钻井专用工具

水平井钻井专用工具

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指在一定钻井工艺的控制下使井眼由垂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或近似水平状态,这种钻井原理同定向钻井极为类似,也可以说,水平井钻井即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特殊定向钻井。水平井要求在产层或某一指定的地层钻成有一定长度延伸的水平段,这就决定了其工艺上固有的特殊性。而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必须能够保证钻头(或钻柱)按照设计的井眼轨迹准确运行。

水平井、特别是中半径水平井井身轨迹的特殊性,需要造斜工具必须具有较高的造斜能力,这是钻成水平井的基本保障;其次,在满足高造斜率要求的基础上还必须使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要想使井眼有一定的偏斜并不困难,以往的定向钻井工艺早已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但当井斜角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斜、至使井斜角接近或超过90°,这就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这是常规的定向钻井工具所不能完成的。另外,水平井段的钻进也是我们前未遇的新问题,钻柱在这种特殊状态下的延伸必须有特殊的工具辅以维持。

为了满足水平井钻井施工的需要,设计制造出钻各种大、中曲率半径水平井的井下专用工具,通过现场试验使用进一步改进完善,总结出适合水平井钻井的工具模式。一般说来,水平井钻井的生产工序环节,大致上分为造斜,增斜、稳斜或稳平,有时根据地质要求需另附加水平取芯段。水平井井身轨迹的控制要求严格,各阶段使用的工具不尽相同,各种工具的研究技术难点也各不相同。

水平井钻井工具主要包括水平井钻井常用井下工具和地面工具两部分,该章主要介绍的井下工具是稳定器、无磁钻铤、螺旋钻铤、加重钻杆、定向接头、弯接头、定向弯接头、定向造斜专用PDC钻头、井底动力钻具(螺杆动力钻具、涡轮钻具)?和水平井取心工具等。地面工具主要包括转盘量角器、钻杆量角器、钻铤量角器、方钻杆标定尺、钻杆划线规、定向键调节扳手。

稳定器

一、概述

稳定器用途最为广泛,不论是增斜降斜段,还是稳斜稳平段,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根据不同生产段的需要和水平井自身的特点,有着不同稳定器的形状及几何尺寸。综合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确定稳定器在钻具组合中的最佳位置。

1.稳定器的种类:

按稳定器的结构可将稳定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螺旋稳定器、直条稳定器、无磁稳定器、可换片稳定器、滚子稳定器、偏心稳定器、近钻头稳定器(双母稳定器)等。

2.各种稳定器的特点:

(1)?直条稳定器有结构简单起钻较容易的特点,对井壁切削最严重,稳定器效果不如螺旋稳定器好。

(2) 螺旋稳定器稳定器效果好,但起钻困难,易泥包。

(3)?滚子稳定器扭矩最小,稳定效果好,方位不易右漂,但存在结构复杂、价格高、更换滚子困难等缺点。

(4) 无磁稳定器用于无磁钻铤之间需要使用稳定器的情况下。

(5)?近钻头稳定器(双母稳定器)直接接钻头,不需要配合接头,缩小了钻头到稳定器中点的距离。

3.稳定器的用途特点

井底钻具组合通过在不同部位接入稳定器,可以有效的改变钻具与井壁的触点,使得钻具成为增斜组合、稳斜组合、降斜组合等。稳定器与钻具组成不同钻具组合用以完成各井段的施工,其基本工作原理在水平井中同样得到了充分利用,水平井稳定器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a)在大斜度或水平井段使用旋转方式钻进时必须具有更好的保径性能及耐磨性能。

b) 在大斜度或水平段使用时,要有利于传递钻压、减少摩阻。

c)在钻具组合中能更好地起到单点支撑作用,有利于控制井身轨迹达到设计要求。

d)在各类地层中都有良好的扶正效果,并使井径扩大率控制到最小。

e) 减少泥浆流动的环空阻力,保证井眼畅通,起下顺利。

f)在测量对磁性干扰有特殊要求的场合,稳定器应采用无磁材料。

二、水平井稳定器的结构

稳定器在水平井中的作用效果与其本身的形状和外形尺寸有密切关系。为了满足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控制增斜,稳斜或降斜等的需要,设计了短螺旋稳定器、球形稳定器,锥形稳定器、偏心稳定器和动力钻具稳定器。

1. PWZ锥形稳定器

PWZ 型锥形稳定器主要用于近钻头的钻具扶正。设计扶正翼较短、取三棱螺旋状结构,螺旋槽在转动时能使泥浆以较小的阻力流过,有利于清洗井壁,扶正翼与本体间以30°倒角过渡,螺旋条凸起表面及倒角背锥加密镶装硬质合金以增加其耐磨性。为在软地层中加强稳定效果并能有效地控制井径扩大率,螺旋体取圆锥外形增加了与井壁接触面积。

2. PWD型短螺旋稳定器

PWD 型外螺旋稳定器为钻柱型稳定器,?在钻具组合中通常加于PWZ之上,与一般螺旋稳定器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减少了扶正面积,可降低磨擦阻力,其他设计要求与 PWZ基本相同。

3. PWQ球形稳定器

PWQ 形稳定器表面设计近似球形,主要是为了减小磨阻,容易通过造斜井段。在旋转钻井钻具组合中通常配接在 PWD之上,用于稳直段;有时,该稳定器也替代 PWD与 PWZ配合用于增斜或降斜。

4. PWL型动力钻具稳定器

PWL 型动力钻具稳定器用于弯壳体动力钻具的近钻头扶正,主要作用为增斜。?基于减少磨阻和便于钻压传递的考虑,PWL型稳定器初始设计为五棱鼓形结构,由于在使用中发现因块正条翼间距较大,条翼凸部与动力钻具的背弯不易准确对正,难以实现与井壁稳定地支撑,而凸、凹部位做为支点所产生的造斜效果却相差较大,为此在设计上做了如下的改进:将其中两扶正条间填平加工成一个宽条,其宽度约为原在单扶正条的3倍,宽块正条安装在动力钻具的背弯方向,在井内支撑于下井壁。这一改进较好地解决了稳定扶正和有效控制造斜率的问题,在以后水平井的施工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5. PWP型偏心稳定器

PWP 型偏心稳定器通常加接在紧靠在动力钻具的上面,有利于增强动力钻具的刚性,?从而使造斜率均匀一致并保证方位稳定。PWP偏心稳定器的加入可与动力钻具组配成更有利于造斜的钻具结构。安装时应使其偏心距最大的部位与动力钻具弯向一致,使之与上井壁接触,从而迫使稳定器的背部成为钻具在下井壁的一个稳定支点。PWP与近钻头稳定器相互作用,使动力钻具的倾斜、钻头偏移量和侧向力的方向都将更有利于井身轨迹沿增斜趋势延伸。

三、稳定器在定向井、水平井钻具组合中的作用原理

稳定器在钻具组合中的安放位置不同,钻具组合所表现的性质就不同,一般地将,近钻头稳定器离钻头越近,钻头的增斜力就越大,反之钻头的增斜力则越小。对于用两只以上稳定器的钻具组合来讲,一号稳定器和二号稳定器之间的距离在有效范围内越大,钻头的增斜

力越大,反之钻头的增斜力越小。下边应用力学理论对稳定器的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图5-1 底部钻具组合示意图

设a.井壁是刚性的;

b.稳定器与井壁之间无摩擦;

c.钻柱旋转无影响;

d.钻具组合中共有n 个稳定器。

根据纵横连续梁理论,那么第i (i=1,2,…,n )个稳定器的三弯矩方程为:

式 中:

S i 第i 段钻柱的轴向力 N M i 第i 个稳定器处的钻柱内弯矩 N 2M R i 第i 个稳定器处的井壁反力 N R 0 钻头处的井壁反力 N Q i 第i 段钻柱的横向载荷 N/m I i 第i 段钻柱的惯性矩 m4 E 钻柱的弹性模量 N/m2 P i 第i 段钻柱在空气中单位长度重量 N/m ρc 钢材密度 g/cm3 ρm 钻井液密度 g/cm3 α 井斜角 (°) Δr i 第i 个稳定器与井壁之间的半径差值 m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EQ I L q I L q M I L M I L I L M I L 6442131

1131111111+--=+???? ?

?++++++++++++-γγαββα2

11123

)2sin(3I i i i i i

i i i i i u u u L r r L r r Q -=

?-?-?-?=

++-α2

12324)

(3)2(23

)2(3???

? ??=-=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EI

L S u u u tgu u tg u u γβ

Y i 第i 段钻柱的最大挠度 m θφ 钻头转角 rad

切点处的辅助方程:

第i 个稳定器处的井壁反力

式 中:

由上述三式可以求得钻头处的侧向力Pc :

式中 Δr I =D i -D 井眼

D I 为稳定器的外径, D 井眼 为井眼直径。

上式表明了稳定器的安放位置、外径对钻头的侧向力起着重要作用。当井径一定时,稳定器外径在有限范围内越大,钻头的增斜力越大。安放位置离钻头越远,钻头增斜力越小。

四、稳定器在定向井、水平井轨迹控制中的应用实践

稳定器在钻具组合中的工作原理,早已在一般直井和定向井的钻井实践中得到了认识。由于水平井和大位移井在世界各油田的普及与发展,使得人们对稳定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下的造斜规律取得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虽然理论推导和公式计算与实际有一定差距,但也正确地反映了其作用规律。下边针对多年来的钻井实践,通过对部分井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稳定器在钻具组合中影响造斜性能的一般规律。

1

1

1131

1111246+++++++++?-?=+n n n n n n n n n n n L r r EI L q EI L M γα"

'i i i R R R +=1

11121

1"1

112'

1)(21)(2+++++++--?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L r r S M M L q R L r r S M M L q R i

i i i i i c L r S M L q R P 1220???? ???-+-=-=

稳定器间距与造斜率的相关关系

注:表中 L1 为钻头与第一稳定器的间距, L2、L3 分别为第一、

第二和第二、三稳定器的间距。

统计结果表明,在以转盘钻方式钻进过程中,稳定器间距在水平井钻具组合中对造斜率的影响基本上与普通井的规律相吻合:

a)当L1<1.15m,L2<10m,L3<10m时,该工具组合有稳斜、稳平作用。

b)当L1<1.15m,L2≈20m,工具组合有增斜效果,且造斜率随着L2的增大而增大。

c)?当L1>4m,L2≈20m,工具组合有降斜效果,且降斜率随着L1的增大而提高。

应当指出,以上规律仅为胜利油田范围内部分水平井的统计结果,现场操作者的实际经验、操作水平以及地质情况对工具造斜性能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所提供的数据只能作为使用者在设计钻具组合时的参考。

水平井特殊管具

一、无磁钻铤

1. 无磁钻铤的材料及性能

无磁钻铤使用无磁材料制成,目前现场使用无磁钻铤的材料多为孟乃尔合金(monels)?,它的弹性模量为:E=26*106磅/英寸 ,普通钢钻铤弹性模量为:E=29*106磅/英寸 ,铝为∶E=11*106磅/英寸 。由于无磁钻铤的机械性能不同于普通钻铤,弹性模量较小,且费用高,因此使用应特别小心防止损坏。

2.无磁钻铤的作用

当使用磁性单多点测斜仪测量井眼数据时,磁罗盘必须与地球磁场相符合,因此罗盘所在的钻柱处不能有使罗盘读数失真的局部磁场。普通钢钻铤是可以磁化的,尤其在接头处还会形成"磁极"。为了防止罗盘失真,必须将罗盘放置在无磁环境中,所以仪器保护筒和测量时仪器所在的钻铤必须都使用不能磁化的无磁材料制成。一般使用铜、镍、铬和其他金属合金制成。

3.无磁钻铤的安放位置及长度的确定

无磁钻铤在钻具组合中的安放位置。使用降斜钻具组合时,无磁钻铤直接与钻头连接;使用增斜钻具组合时,无磁钻铤安放在近钻头稳定器上方;使用井底动力钻具组合时,无磁钻铤应安放在动力钻具或弯接头之上。

图5-2 无磁钻铤长度选择图

无磁钻铤长度的确定及测量时罗盘所处的位置是和井斜角度、井斜方位角及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的。

a.在曲线A以下,无磁钻铤选用9米(一单根)

b.在曲线B以上,无磁钻铤选用18米(两单根)

c.在曲线A与B之间,钻具组合使用一个近钻头稳定器时,无磁钻铤选用9米,无磁钻铤以下是多个稳定器或动力钻具时,无磁钻铤选用18米。

二、螺旋钻铤和加重钻杆

螺旋钻铤和加重钻杆是定向井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井下工具,螺旋钻铤和加重钻杆除起到加重和钻具稳定之外,还能够有效的防止粘附卡钻事故。

钻铤或加重钻杆重量的确定

常规定向井钻铤重量的确定,应根据设计的最大钻压,计算确定所需钻铤的总重量,在

确定各种尺寸钻铤的长度。所需钻铤在空气中的总重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G t ----钻铤在空气中的总重量,t p----设计的最大钻压,KN k----安全系数;

f----钻井液浮力校正系数; α----井斜角,(°)

常规定向井的安全系数,一般应取1.4以上。以保证中和点始终处于钻铤或加重钻杆之上。

在大位移井、水平井中或复杂井中,为了减少钻柱的旋转扭矩、摩擦阻力以几高密度钻井液引起的粘附卡钻,一般采用钻杆(加重钻杆、普通钻杆、铝合金钻杆等)代替钻铤施加钻压。在采用钻杆代替钻铤时,应对钻杆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钻杆开始弯曲时的临界压缩载荷按下式计算:

式中:F max ----钻杆开始弯曲时的临界压缩载荷,kN f ----钻井液浮力校正系数 E ----管材的弹性模量,Pa

I ----管材的截面惯性矩,m 4

ρ ----管材密度,kg/cm 3

α ----井斜角,(°) r ----钻杆与井眼之间的间隙值,mm 。 钻杆稳定性设计所需要的条件按下式计算:

F max >p-wcos α

式中:p----设计的最大钻压,kN; w----井底钻具组合的浮重,kN.

三、定向接头、弯接头、定向弯接头

1. 定向接头、弯接头、定向弯接头的结构

定向接头是由定向接头本体、内套、定向键、密封圈及固定螺钉组成构成。

弯接头和普通接头的区别在于它的公扣轴线和本体轴线有一个夹角α,α就是弯接头的弯曲角度。

定向弯接头是定向接头和弯接头的组合。它用一个接头代替了两个接头,但随着单双弯动力钻具的推广使用单独的定向接头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定向接头、弯接头、定向弯接头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定向接头必须和弯接头或单双弯动力钻具配合使用,使用时在地面使用定向键调节扳手将定向键调整到弯接头或单双弯动力钻具的弯曲方向,并用固定螺钉固定紧,不能转动,才能使斜口管鞋测量出正确的工具面角。

α

cos 8.9f pk G t =

2

1

max sin 8.92?

?

?

??=r A fEI F αρ

四、定向造斜专用PDC钻头

1.定向造斜专用PDC钻头的结构特点定向造斜专用PDC钻头的结构和普通全面钻进PDC 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保径短,易于造斜;

(2).使用水眼较大,防止钻头回压太大,泥浆刺坏动力钻具的轴承;

(3).切削齿布置较稀,以防止泥包;

2.定向造斜专用PDC钻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根据钻进时排量的大小选择好水眼尺寸,使钻头回压小于动力钻

具要求回压。

(2).下钻时不要接上PDC钻头进行动力钻具试运转,以防止在井口将

钻头切削齿碰坏。

(3).下钻迂阻不能硬砸。

(4).不能使用PDC钻头长井段划眼。

(5).开始钻进时钻压不宜太大,等小钻压造好井底后在加标准钻压钻

进。

3.常用定向造斜PDC钻头有:川石-克利斯坦森的∶R433、R435,江汉-休斯的∶B15M―B18M、BST1M,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研究院的D215型PDC钻头。

动力钻具简介及现场应用

一、井底动力钻具的种类

井底动力钻具大体可以分为电动钻具、涡轮钻具和正排量螺杆动力钻具三大类。由于电动钻具需要建立地面和井下的电力通道,所以应用起来很麻烦。涡轮动力钻具结构复杂、检修困难、造价高。由于螺杆动力钻具结构简单(总共有40多个零件)、造价低、检修容易,所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正排量螺杆动力钻具。加拿大生产单线(头)螺杆动力钻具配合行星减

速器(油浴密封),寿命长,效率高。前苏联设计制造了涡轮和螺杆相结合的复式井下动力钻具,涡轮部分在螺杆部分的上面,涡轮钻具转速高扭矩小,而螺杆钻具转速较涡轮低但扭矩大,两者相互配合使得井下动力钻具的性能更加优越。由于电动动力钻具已经淘汰,我们主要介绍涡轮钻具和杆动力钻具。

二、涡轮钻具

1.涡轮钻具的组成

涡轮动力钻具由外壳、止推轴承、定子、转子、径向轴承和下部轴承等组成。

图5-3 涡轮钻具结构示意图

2.涡轮钻具的性能特征

涡轮钻具是一种把轴向流动的泥浆能量转换成转子轴转动能力的装置。下面通过分析涡

扭矩

速度

图5-4 涡轮钻具的扭矩与转速的关系

转速

图5-5 涡轮钻具的特性

当泥浆流过涡轮而涡轮转子不受阻力时转速最大?(这个速度被称为失控速度)?,这时输出扭矩为零。另一个极端情况是转子制动时,这时的转速为零,但扭矩最大(制动扭矩)。速度和扭矩之间近似直线关系。

从涡轮钻具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涡轮的压降不受转速和扭矩的影响,也就是说,涡轮的压降只与排量有关。功率和效率都按曲线形式变化,实际应用中通过控制钻压来控制涡轮钻具主轴的扭矩的大小,使其工作在最大功率区和最高效率区(工作区,图中斜线部分)。

3.涡轮钻具的现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A.检查涡轮钻具的外观,注意上下连接丝扣和推荐扭矩等参数。

B.检查涡轮钻具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轴向间隙。

C.进行涡轮钻具试运转,试运转时用吊钳卡住外壳,防止外壳转动,

并且将涡轮钻具下入井口内,防止泥浆外溅到钻台上。

D.注意控制泥浆含砂量,因为泥浆含砂量高不仅会降低机械钻速,还

会加速涡轮叶片和轴承的磨损。

E.泥浆排量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使其尽量符合生产厂家的规定排量。

F.钻压的大小通过试钻进行确定,钻压太小涡轮转速高,这样会加速

涡轮和钻头的磨损速度;钻压太大造成涡轮钻具制动而无法钻进。

通过试钻选择机械钻速最高的钻压。

三、螺杆动力钻具

由于我国定向井钻井现场大部分是应用的螺杆动力钻具,下面较为详细的介绍螺杆动力钻具。

1.螺杆动力钻具的发展概况

螺杆动力钻具是根据Rene Moineau 原理制造而成的。Moineau是一位法国工程师,?他在1930年~1948年研究了多种螺旋装置并获得了专利。第一台工业螺杆动力钻具是根据W.?Clark1957年上报的专利在美国生产出来的,这就是取名为Dyna-Drill的i=1/2的单波齿动力钻具。

1962年~1964年,?苏联钻井技术科学研究所对螺杆马达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于1966年生产出了i=9/10的多线螺杆动力钻具。

1975年,Schlumberger公司生产由技术协调局(BTC)研制的外径为10-1/4″,i=5/6的螺杆动力钻具,取名为georotor。同时美国的Baker 公司开始研究i=3/4的螺杆动力钻具。西德的Christensen公司生产了一系列单头螺杆动力钻具,?取名为Navi-Drill。Eastman-Whipstock公司也在美国生产自己的单头螺杆动力钻具。

Dyna螺杆动力钻具钻具的工作压差从1765、2452、3432kPa(18、25、35 kgf/cm2)?达到了4707kPa(48kgf/cm2),新型Delta1000系列从1-3/4″到12″。Navi螺杆动力钻具使用多级球推力轴承和WC径向轴承使得螺杆动力钻具寿命大大提高。?11-1/4″Navi螺杆动力钻具功率超过220KW。下表是国外几家大公司螺杆动力钻具发展情况。

国外几家大公司螺杆动力钻具发展

2.螺杆动力钻具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A.旁通阀总成----是起下钻作业和接但根时的泥浆进出的通道。在

钻进过程中旁通阀关闭。

B.马达总成----由钢制转子和固结在外筒的橡胶定子组成。在钻井

液的推动下转子转动并带动钻头旋转。

C.万向连轴节总成----上端连接转子,下端连接驱动轴。其作用是

将转子的偏心运动转化为驱动轴的同心运动。

D.轴承总成----Navi-Drill钻具有三套轴承,两套径向轴承,一套推力轴承。上下径向轴承起驱动轴的扶正和稳定作用及限制钻井液的溢流量的作用。推力轴承承受上下的轴向载荷。

E.驱动轴总成----上端接万向连轴节,下端接钻头。起驱动钻头转动的作用。

3.螺杆动力钻具的工作特性及应用范围

A.螺杆动力钻具的工作原理

螺杆动力钻具是多级模诺泵的逆用。当高压流体从钻柱眼进入螺杆动力钻具时,液体迫使旁通阀活塞下行并密封旁通阀筛孔。此时整个钻具变形成了一个高压密封系统。当液体通过转子和定子间组成的连续密封腔时,就推动转子转动。从而带动钻头旋转。

图5.3 螺杆动力钻具构造示意图

由于螺杆动力钻具是正排量动力钻具,其工作原理和特性和涡轮钻具是不同的。

B.螺杆动力钻具的特性

Δ

螺杆钻具的工作特性曲线涡轮钻具的工作特性曲线

图5-6 螺杆钻具与涡轮钻具工作曲线对比

图5-7 螺杆动力钻具结构示意图

C.螺杆动力钻具与涡轮钻具的特性对比∶由于螺杆动力钻具是正排量动力钻具,其工作原理和特性和涡轮钻具是不同的

a.螺杆动力钻具的转速和排量成正比。当排量一定时,其转速是基本不变的,所以控制好螺杆动力钻具的排量也就较准确的控制了螺杆动力钻具的转速。涡轮钻具的转速和排量的平方成正比,而且排量一定时,转速是随负荷的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变化范围相当大(从制动到速度失控)。所以涡轮钻具很难控制钻头转速。

b.当排量一定时,螺杆动力钻具的压力降是随钻头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的。所以,从泵压的变化可以较准确的掌握钻头在井底工作状况。而钻头负荷的变化对涡轮钻具的压力降基本不影响。所以在地面很难掌握钻头工作状况。

c.螺杆动力钻具的效率较涡轮钻具高,如单线螺杆动力钻具的效率可达到80%左右。而涡流钻具只有50%左右。

D.螺杆动力钻具的应用范围

a.应用于常规钻井作业

b.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的定向造斜和轨迹控制

c.取芯作业

d.修井及特殊作业

4.螺杆动力钻具的现场使用注意事项

A.根据井眼尺寸和地层硬度合理选择螺杆动力钻具在选择使用动力钻具时,要结合施工井情况,按照各类型钻具的性能规范,选择相适应的钻具,避免动力钻具超负荷工作。地层硬度大时,应选择尺寸较大的动力钻具。

B.考虑反扭角时,要注意上部钻具的刚性及装值角与高边的关系使用刚性小的钻杆(如铝合金钻杆)?反扭角就大些;使用刚性强的钻具反扭角就会小些,例如钻铤数量多或者使用了加重钻杆等。

C.钻进排量要符合生产厂家推荐的数值范围,以免造成动力钻具的先期损坏。

D.控制好钻井液的含砂量钻井液的含砂量高,会大大加速动力钻具的定子、转子、轴承及万向连轴节的磨损,造成钻具的提前大修或报废。

E.注意钻井液中不要有铁屑。

F.加钻压时要考虑由于井斜产生的摩阻力的影响定向井中钻进时,由于上部钻具不转动,送钻时会产生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造成指重表显示钻压不准(指重表显示的是钻压和摩阻力之合)。这是可以通过上下活动钻具求出摩擦阻力的大小,指重表显示钻压减去摩擦阻力就是实际钻压。这是也可以通过控制动力钻具压差(压力降)的形式进行钻进。因为摩擦阻力不会增加动力钻具的压降)。

G.考虑井下温度不要超过动力钻具允许使用的温度极限

H.钻头压力降要求钻具性能规范的范围以内,以免造成钻具的轴承严

重磨损或烧毁。

5.螺杆动力钻具的现场使用

A.下钻

a.检查旁通阀活塞是否上下活动灵活;

b.接方钻杆试运转;

c.?检查轴向间隙是否超过标准;检查方法是首先将动力钻具立在转盘面上(方钻杆接在上面),测量驱动短节和轴承壳体的间隙D2,然后提起动力钻具再测量驱动短节和轴承壳体

的间隙D1,?D1-D2要小于厂家推荐最大轴承间隙值。

螺杆钻具允许磨损表

d.下钻过程中严禁猛冲猛砸,在通过防喷器、套管鞋和裸眼井段时,注意下钻速度防止突然迂阻而损坏钻具。

e.下钻至到底1~2米时,开泵记录钻具空转泵压。

f.上下大幅度(7~9米)活动钻具数次,消除钻具扭矩,确保定向准确。

B.钻进

a.?离井底1~2米时,开泵启动钻具,当排量达到正常排量时,纪录立管钻压。

b.慢慢加压钻进,这是立管压力不断升高,立管压力升高值不能大于动力钻具推荐最大压差。如果压力升高太大提起钻具,待压力恢复后再慢慢加压钻进,钻进过程中注意选择进尺较快的钻压。

c.螺杆动力钻具在钻进过程中的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C.起钻

a.在决定起钻后,螺杆动力钻具不能和涡轮钻具一样压死循环泥浆。

b.起钻过程中严禁转盘卸扣。

c.再一次测量D1和D2,并计算轴承间隙决定该钻具是否能够继续使用。

d.使用转盘排出钻具内钻井液,旁通阀注入润滑油。

表4-4 螺杆动力钻具在钻进过程中的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表

━━━━┳━━━━━┳━━━━━━━━━━━━━━━━━━━━━━━━━━━━故障类型┃发生原因┃解决方法

━━━━╋━━━━━╋━━━━━━━━━━━━━━━━━━━━━━━━━━━━泵压突然┃马达压死┃上提钻具,重新启动并降低钻压

┣━━━━━╋━━━━━━━━━━━━━━━━━━━━━━━━━━━━

┃马达┃马达卡死主要由轴承卡死造成,提离井底重新启动,如果启动无效

┃轴承┃可以采用转盘启动的方法,加压30~50Kn,慢慢转动转盘,使卡死

┃卡死┃轴承活动开。提起钻具重新启动,如无效起钻更换马达。

┣━━━━━╋━━━━━━━━━━━━━━━━━━━━━━━━━━━━升高┃马达堵塞┃起钻更换马达

━━━━╋━━━━━╋━━━━━━━━━━━━━━━━━━━━━━━━━━━━泵压慢慢┃钻头磨损┃小心钻进,如果机械钻速太慢,起钻更换钻头

┣━━━━━╋━━━━━━━━━━━━━━━━━━━━━━━━━━━━增加┃地层变硬┃改变钻进参数钻进

━━━━╋━━━━━╋━━━━━━━━━━━━━━━━━━━━━━━━━━━━泵压慢慢┃循环漏失┃检查钻井液总量

┣━━━━━╋━━━━━━━━━━━━━━━━━━━━━━━━━━━━

┃钻柱刺坏┃起钻检查钻具

┣━━━━━╋━━━━━━━━━━━━━━━━━━━━━━━━━━━━降低┃旁通阀损坏┃起钻更换

━━━━╋━━━━━╋━━━━━━━━━━━━━━━━━━━━━━━━━━━━无┃钻头严重┃

┃磨损┃起钻更换钻头

┣━━━━━╋━━━━━━━━━━━━━━━━━━━━━━━━━━━━进┃地层变化┃改变钻进参数,如果无效,起钻改变钻头型号,以适宜地层情况┣━━━━━╋━━━━━━━━━━━━━━━━━━━━━━━━━━━━

┃钻具卡死┃处理办法同上

尺┣━━━━━╋━━━━━━━━━━━━━━━━━━━━━━━━━━━━┃无压差┃马达严重磨损或万向节短,起钻更换

━━━━┻━━━━━┻━━━━━━━━━━━━━━━━━━━━━━━━━━━━

钻具形式及应用

大港-迪纳钻具适用于各种钻井条件和参数要求。?其产品分类、结构特征和应用如下:1、3.5型系列钻具

2传动轴总成能承受有限的轴向载荷,马达部分相对较短,提供中等动力能力,但具有足够的侧向载荷能力。适用于周期较短的定向井作业。

2全尺寸钻进,无需扩孔器。

2连续钻井,井眼光滑无狗腿。

2侧向力稳定,有利进行侧钻。

2、7型系列钻具

2功率大,轴承负荷高,可用于深井长直井段的钻进和周期较长的定向井造斜。

2钻头水眼压降高达7MPa,提供了极佳的清洗井眼动力。

2转子为单头的钻具,?因转速高适宜于PDC和天然金刚石钻头匹配,转子为多头的钻具因转速低,是配带牙轮钻头及PDC钻头的理想工具。

3、14型系列钻具

2可用于导向钻井系统,一次下井可边连续进行直井段钻进和斜井段造斜作业。

2使用先进的金刚石滑动磨擦轴承,其寿命长,允许较高的钻头水眼压降,可承受高钻压,可进行喷射钻井。

2高速钻具可用来与新一代金刚石钻头、PDC或TSD钻头匹配,低速钻具可用来与牙轮钻头和PDC钻头匹配。

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

2推荐最大含砂量不超过1%。

2应根据推荐工作流量和钻头水眼压降进行操作,否则会降低钻具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2为获得最佳工作效率和工作寿命,应严格把钻具马达两端压降控制在推荐值范围内。

2不允许泥浆长时间流过制动状态的钻具,以免损坏钻具马达。

注:□ LZ □3□□─轴承结构形式

││└───最大允许钻头水眼压降(MPa)

│└─────钻具直径(mm)

└────────转子瓣数(单头省略)

C:船用橡胶轴承

Y:硬质合金轴承

J:金刚石轴承

0:转子中空 1:改进型

2:挠性轴 3:弯壳体

4:双弯壳体 5:稳定器

6:稳定器+弯壳体 7:稳定器+双弯壳体

弯壳体动力钻具

1.概述

水平井动力钻具包括直马达加螺旋稳定器动力钻具和各种型号的单弯、同向双弯、异向双弯导向动力钻具,不同的动力钻具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直马达加螺旋稳定器动力钻具组合,是根据水平井钻井的需要在直马达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这类工具的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螺旋稳定器位置的确定和螺旋稳定器直径的选择。

导向动力钻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钻井工具,单弯、同向双弯动力钻具有造斜率高、造斜的效果好的特点,是水平井钻井必备工具之一;异向双弯导向动力钻具,常用于水平井段钻进,有微增、降斜的功能,稳斜、稳平效果好,可配合旋转方式钻进,控制轨迹方便。导向动力钻具的技术关键是各弯点的选择及弯角加工精度的控制。

2.导向动力钻具的种类

(1) 单弯螺杆钻具

单弯螺杆钻具的设计是根据弯接头配接普通直马达钻具组合用于造斜的基本原理,按照动力钻具在水平井中的工作要求,在现有直螺杆钻具结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它可以获得较高的造斜率,为达到更好的稳定效果使用中通常配以上下两个稳定器,设计主要需要解决三项关键技术:

a)弯壳体及弯点的确定

螺杆钻具马达部分在普通直壳体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但为了水平井高造斜率施工的需要,增斜钻具的弯点必须下移,这就要求将马达的直壳体改为弯壳体。壳体弯点的选定应不影响其它全部件的工作、不影响矩扭功率的输出,从螺杆钻具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钻具的最低弯曲部位只能选择在万向轴壳体上。

螺杆钻具的万向轴依靠两只反向装配的万向节构成柔性联接,将转子的行星运动转化成传动轴的定轴转动,使马达产生的扭矩传至钻头。由于万向轴的运动形式是以下万向节为锥尖的倒园锥运动,为避免在外壳上选取弯点位置时可能引起的万向轴与壳体相互干涉,本项设计中弯壳体弯点选在下万向节相应的部位、即运动锥尖处。实际使用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弯壳体角度的设计是根据钻具造斜能力的计算和实际使用要求确定的。其系列范围选在

0.75~2°之内,级差为 0.25°,精度公差< 0.1°。

b )近钻头稳定器位置的确定

对动力钻具近钻头稳定器的设计考虑,前面已作过论述。近钻头稳定器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单弯动力钻具组合的造斜能力,本设计是根据“七2五”期间有关定向井技术研究的成果,并参考国外部分样机资料确定的,即稳定器中心位置距动力钻具的钻头接头端面的0.85 米。

按上述原则确定的位置,稳定器应装于动力钻具传动轴壳体部位。从安装工艺考虑,我们先后设计过套装式和整体式两种形式的结构。套装式稳定器采用焊接方式组装,便于扶正条与钻具背弯方向的对正;整体式是将传动轴与稳定器加工成一体,结构强度可靠,加宽扶正翼与钻具背弯方向的对位在工厂完成,互换性较差。

c)采用中空分流马达

原有动力钻具许用排量范围较小,使提高环空返速和携屑能力受到限制,为适应大斜度及水平井段钻进施工中需要较大排量的要求,将钻具的转子设计成中空形式、增加了分流孔道,并在上部装有限流喷嘴。限流喷嘴采用普通钻头所用的喷嘴,来源广泛,其孔径可根据需要的分流量进行选择。

(2) 同向双弯动力钻具

同向双弯动力钻具的基本结构与单弯动力钻具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在单弯钻具的旁通阀和马达定子之间增加了一个弯向与万向节弯外壳方向一致的弯接头。在这样两个同向弯度的作用下,钻具的造斜能力将有增加,并且在无稳定器工作条件下,上下两个弯点与井壁接触可以保持钻具有较稳定的造斜率。为便于制造和使用管理,我们把同向双弯动力钻具的上弯角统一确定为1°,下弯角按需要作成 1.25~2°,系列差值为 0.25° ;上下两个弯度在工厂装配时对正、使之弯向相同,弯向偏差<±2.5°。 (3) 异向双弯导向动力钻具(DTU)

异向双弯动力钻具是在单弯的基础上改制的,主要用于水平段的稳平钻进。其万向节外壳上设有两个弯点,位置分别与万向节的两个节点对应,两个弯点所形成的钻具弯曲方向各互相异。这种组合,与单弯钻具相比钻头偏移量减少,动力钻具各部分所受应力降低,可使钻出的井眼更趋平滑,在需要时能以转盘方式钻进,使轨迹控制达到要求。设计确定上下两个弯度的比值为 1∶2 ,差值分别为0.32°、0.48°、0.64°,这一差值即DTU动力钻具之公称角度。

3.(弯壳体)动力钻具造斜率的几何分析及公式推导

对井底钻具组合的造斜能力及井眼轨迹预测方面,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成果,然而在理论上精确的分析计算十分复杂,并且由于地层因素、井眼条件等参数在现场施工中难以确定,预测的造斜率与实际总有相当的误差。因此,以简单的解析方法预测计算工具的造斜能力,仍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在一般资料中通常介绍有“三点定圆”的计算方法,即以钻头、上稳定器、下稳定器三点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工具的造斜能力,因水平井钻井中所使用的工具种类较多,不同工具的结构参数各不相同、且对造斜率都有很大影响,而上述计算的约束条件与实际相差很多,因此不能满足对工具造斜能力预测的要求。为此,我们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这一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以同向双弯动力钻具为基本模型、以综合弯角代替原公式的角度,推导出下面一种水平井动力钻具造斜率的计算公式: 200C2δ

造斜率 BUR=--------- 单位 度/100米 L1+L2 L1+L2

曲率半径 R=------------ 单位 米 2sin(c 2δ)

式中:C—修正系数?(与地层条件、钻井参数、井眼状况有关,其值可按使用者的经验取0.75-1.0。

δ—综合弯角 单位 度

其 中:

A

2

4

22322arccos cos arccos L D D arctg

B A L B A A L L fs fx c -+?-+++=δδc

L L L L A δcos 2332?++=)

cos(2442ψδ+??++=e L A L A B A

L L c δψcos arccos

3?+=

L1、L2、L3、L4——钻具结构尺寸,单位米

Dfs、Dfx—分别为钻具上、下稳定器直径,单位米

δe、δc—同向双弯动力钻具钻具上、下弯角单位度

此式同样可以用于单弯或异向双变动力钻具组合的计算,由公式

不难看出:

a)取δe=0 L4=0 时,钻具即为单弯组合;

b)取δe为负值,钻具即为异向双弯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设计时,应注意对L1值的选取。L1即近钻头稳定器与钻头间的距离,是影响钻具组合造斜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不限定L1的长度则难以保证计算准确合理,L1值的选定一般在1-1.5m较为合适。

从已钻水平井的实践说明,以此计算钻具组合的造斜率与实际结果基本相符,可以满足水平井设计和指导实际施工的需要,有一定实用价值。

水平井钻井技术经验概述

第一章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节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1.定向井丛式井发展简史 定向井钻井被(英)T.A.英格利期定义为:“使井筒按特定方向偏斜,钻遇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我国学者则定义为,定向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角、方位角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定向井相对与直井而言它具有井斜方位角度而直井是井斜角为零的井,虽然实际所钻的直井它都有一定斜度但它仍然 石油管理局的河50丛式井组,该丛式井组长384米,宽115米,该丛式井平台共有钻定向井42口。 2.定向井的分类 按定向井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定向井 多目标定向井 定向井丛式定向井 救援定向井 水平井 多分枝井(多底井) 国外定向井发展简况

(表一)

10.井眼尺寸不受限制 11.可以测井及取芯 12.从一口直井可以钻多口水平分枝井 13.可实现有选择的完井方案 (4).短曲率半径水平井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 1.井眼曲线段最短1.非常规的井下工具 2.侧钻容易2.非常规的完井方法 3.能够准确击中油层目标3.穿透油层段短(120—180米)4.从一口直井可以钻多口水平分枝井4.井眼尺寸受到限制

5.直井段与油层距离最小5.起下钻次数多 6.可用于浅油层6.要求使用顶部驱动系或动力水龙头 7.全井斜深最小7.井眼方位控制受到限制 8.不受地表条件的影响8.目前还不能进行电测 第三节定向井的基本术语解释 1)井深:指井口(转盘面)至测点的井 眼实际长度,人们常称为斜深。国外 称为测量深度(MeasureDepth)。 2)测深:测点的井深,是以测量装置 率是井斜角度(α)对井深(L?)的一阶导数。 dα Kα=─── dL 井斜变化率的单位常以每100米度表示。 8)井深方位变化率:实际应用中简称方位变化率,?是指井斜方位角随井深变化的快慢程度,常用KΦ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dΦ KΦ=─── dL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加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高效,清洁,经济地开采地下能源已经成为目前继续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水平井钻井技术应运而生。它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综合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对油井产量提高已经油田采收率提高都起到了只管重要的作用,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出现是石油钻井技术方面重大的突破。 水平井技术作为油气田开发的一项成熟,适用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日益得到推广应用,近几年来,随着水平井工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综合钻井成本逐年下降,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水平井在许多不同油气藏开发中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水平井的优点及应用范围,论述了水平井的施工技术,并结合钻井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最后点出了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水平井,钻进工艺,攻关目标水平井钻井技术存在的问题,井眼轨迹控制,随钻测量。

第1章绪论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平井钻井技术成为最重要的钻井技术之一。在此情况下,水平井钻进技术应运而生。它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其目的主要是提高石油的产量,降低采油成本。并且随着MWD (随钻测量仪)、PDC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和高效导向螺杆钻具的应用,水平井技术已日趋完善。 总的来说。21世纪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向自动化,智能化,轻便化和经济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公关领域,主要是为钻井施工提供实用心情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目的是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水平井是未来钻井队的主要作业方式,对水品经的研究和发展将成为我们今后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一定要重视和完善。

JPH-373井钻井工程设计(有导眼)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东胜气田锦58井区JPH-373井钻井工程设计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二○一七年八月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东胜气田锦58井区JPH-373井钻井工程设计 设计单位: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设计人: 初审人: 审批单位:华北油气分公司 审核人:梁文龙 审批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二○一七年八月

设计审批意见 原则同意该设计,同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执行。 1、本井施工斜导眼完后,着陆点深度均要根据地层变化作相关调整。为加快作业 进度对回填部分斜导眼的轨迹符合率在满足中靶前提下不做严格要求;钻穿导眼目的层后,可根据快速钻进需要改变钻井方式和钻具组合。 2、二开下技术套管间隙较小,井队和固定队应根据实钻情况制定完善的通井、下 套管及固井措施;钻井过程中出现漏失的,下套管前通井需堵漏并做不低于3MPa的承压试验,否则不能下套管,确保固井质量符合要求,特别注意下完套管后固井前循环钻井液排量要控制在环空返速在1.2m/s以上。 3、技术套管固井前钻井队充分作好井眼准备工作,通井正常后方可进行下套管作 业,水泥浆性能试验要取现场水质进行检测。 4、本井完井管柱结合实钻情况和投产方式另行通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2017年8月

目录 1.设计依据 (1) 2.地质概况 (2) 3.井身结构及套管程序 (6) 4.井眼轨道设计 (8) 5.测量方案及轨迹计算方法 (13) 6.钻井设备及管理要点 (14) 7.钻具组合及强度校核 (16) 8.钻井完井液设计 (21) 9.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26) 10.钻开水平段目的层技术措施 (27) 11.井身质量要求 (27) 12.固井设计 (28) 13.油气井压力控制 (33) 14.复杂情况对策 (47) 15.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要点 (49) 16 弃井要求 (52) 17 风险识别及削减措施 (54) 18.施工进度预测 (57) 19.钻井主要材料计划 (57) 20.资料提交 (58) 附录1:工程应急预案 (59)

1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The Operation Reg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Horizontal Drilling 1 范围 本标准作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企业标准,规范了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全过程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钻前准备及验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作业、水平井测量作业、水平井完井作业、水平井钻井工程质量要求、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要求、水平井钻井工程资料汇交要求等六项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水平井钻井工程的设计、施工作业、工程质量要求、资料汇交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UCBM 0301 煤层气钻井作业规程 GB/T 8979 污水排放要求 GB/T 11651 劳动保护用品 SY/T 5172 直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 SY/T 5272 常规钻井安全技术规程 SY/T 5313 钻井工程术语 SY/T 5322 套管柱强度设计推荐方法 SY/T 5334 套管扶正器安装间距计算方法 SY/T 5358 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 SY/T 5396 石油套管现场验收方法 SY/T 5411 固井设计格式 SY/T 5412 下套管作业规程 SY/T 5435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SY/T 5526 钻井设备安装技术、正确操作和维护 SY/T 5547 动力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8 套管用浮箍、浮鞋 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 SY/T 5672 钻井井下事故处理基本规则 SY/T 5724 套管串结构设计 SY 5876—93 石油钻井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 SY/T 5957—94 井场电器安装技术要求 SY/T 5958 井场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SY/T 5964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规范 SY/T 6075 评价入井流体与多层配伍性的基础数据 SY/T 6228—1996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方法中第八章和第10.5、10.6款 SY/T 6283—1997 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 SY/T 6426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3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表A-1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地质概况29: 井别:探井井号:设计井深:3265m 目的层: 当量密度为:g/cm3 表A-2设计系数 石工专业石工(卓越班)1201班学生:木合来提.木哈西

图A-1 地层压力和破裂压力

一.井身结构设计 1.由于该井位为探井,故中间套管下深按可能发生溢流条件确定必封点深度。 由图A-1得,钻遇最层压力当量密度ρpmax=1.23g/cm3,则设计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为:ρfD=1.23+0.024+3245/H1×0.023+0.026. 试取H1=1500m,则ρfD=1.23+0.024+2.16×0.023+0.026=1.33 g/cm3, ρf1400=1.36 g/cm3> ρfD 且相近,所以确定中间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为H1=1500m。验证中间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1500m是否有卡钻危险。 从图A-1知在井深1400m处地层压力梯度为1.12 g/cm3以及320m属正常地层压力,该井段最小地层压力梯度当量密度为1.0 g/cm3。 ΔP N=0.00981×(1.10+0.024-1.0)×320=0.389<11MPa 所以中间套管下入井深1500m无卡套管危险。 水泥返至井深500m。 2.油层套管下入J层13-30m,即H2=3265m。 校核油层套管下至井深3265m是否卡套管。 从图A-1知井深3265m处地层压力梯度为1.23 g/cm3,该井段的最小地层压力梯度为1.12g/cm3,故该井段的最小地层压力的最大深度为2170m。 Δp a=0.00981×(1.23+0.024-1.12)×2170=2.85Mpa<20 Mpa 所以油层套管下至井深3265m无卡套管危险。 水泥返至井深2265m。 3.表层套管下入深度。 中间套管下入井深1500处,地层压力梯度当量密度为1.12 g/cm3,给定溢流数值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 摘要当前我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施工整体表现出成本高、周期长、复杂事故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国内页岩气井进行了技术跟踪,归纳了当前我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所面临的轨迹优化及控制、井壁稳定、摩阻扭矩、井眼清洁以及固井技术等难点问题。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轨迹控制井壁稳定摩阻 美国页岩气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商业化利用,正在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而同为世界能源进口大国的中国,同样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政策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不但表明了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页岩气资源的决心,而且正在积极推进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聚集成藏并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藏相比,页岩气储层孔隙度主体小于10%,储层孔隙为0~500nm,孔喉直径介于5~200nm,渗透率极低,一般多采用水平井并经水力压裂技术改造后进行开发。当前,公认的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的页岩气藏需具备以下条件:①页岩气储集层厚度大于100ft(30m);②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丰富,TOC > 3 %;③成熟度Ro在1.1-1.4之间;④气含量>100ft3/t;⑤产水量较少,低氢含量;⑥黏土含量小于40 %,混合层组分含量低;⑦脆性较高,低泊松比、高杨氏弹性模量;⑧围岩条件有利于水力压裂控制。页岩气藏作为典型的连续型油气聚集,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大、分布广的集“生-储-聚”为一体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页岩作为粘土岩常见岩石类型之一,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脱水、重结晶作用后形成的,其成分复杂,除包含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粘土矿物外,还含有诸如石英、长石、云母等碎屑矿物和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自生矿物,页岩层理构造发育,多呈页状或薄片状(图1左),并沿层理发育有大量裂隙和微裂隙(图1右),脆性高、易碎,外力击打作用下易裂成碎片,且吸水膨胀性强,长时间裸露浸泡后极易引起井壁缩径、垮塌、掉块等复杂事故。例如,四川威远-长宁构造完成的3口页岩气水平井,水平井段钻进过程多次遭遇井壁垮塌、掉块等复杂,引发卡钻、报废进尺等事故,并导致3口水平井储层段40%进尺作业占总作业时间70%以上。同时,页岩气水平井井壁失稳问题频发,不但严重影响到钻井周期、钻井成本等问题,还直接导致井身质量差、固井难度大、储层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给后续开发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初,四川威远、长宁及云南昭通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完钻的4口水平井,平均井深3357米,平均钻井时间118天,而北美地区井深4000~5000米,水平段1500~2000米的页岩气井钻井周期通常在15~20天,水平段钻井时间仅为5~8天。由此可见,我国相对落后的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

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章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节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1.定向井丛式井发展简史 定向井钻井被(英)T.A.英格利期定义为:“使井筒按特定方向偏斜,钻遇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我国学者则定义为,定向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角、方位角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定向井相对与直井而言它具有井斜方位角度而直井是井斜角为零的井,虽然实际所钻的直井它都有一定斜度但它仍然是直井。 定向井首先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在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的旋转钻井代替了顿钻钻井。当时没有考虑控制井身轨迹的问题,认为钻出来的井必定是铅垂的,但通过后来的井筒测试发现,那些垂直井远非是垂直的。并由于井斜原因造成了侵犯别人租界而造成被起诉的案例。最早采用定向井钻井技术是在井下落物无法处理后的侧钻。 早在1895年美国就使用了特殊的工具和技术达到了这一目的。有记录定向井实例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享廷滩油田钻成的。 第一口救援井是1934年在东德克萨斯康罗油田钻成的。救援井是指定向井与失控井具有一定距离,在设计和实际钻进让救援井和失控井井眼相交,然后自救援井内注入重泥浆压死失控井。 目前最深的定向井由BP勘探公司钻成,井深达10,654米; 水平位移最大的定向井是BP勘探公司于己于1997年在英国北海的Rytch Farm油田钻成的M11井,水平位移高达1,0114米。 垂深水平位移比最高的是Statoil公司钻成的的33/9—C2达到了1:3.14; 丛式井口数最多,海上平台:96口;人工岛:170口;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发展情况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开始起步,首先在玉门和四川油田钻成定向井及水平井:玉门油田的C2—15井和磨三井,其中磨三井总井深1685米,垂直井深表遗憾350米,水平位移444.2米,最大井斜92°,水平段长160米;70年代扩大实验,推广定向井钻井技术;80年代通过进行集团化联合技术攻关,使得我国从定向井软件到定向井硬件都有了一个大的发展。 我国目前最深的水平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JF128井,井深达到7000米,垂深位移比最大的大位移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郭斜井,水平位移最大的大位移井是大港定向井公司完成的井,水平位移达到2666米,最大的丛式井组是胜利石油管理局的河50丛式井组,该丛式井组长384米,宽115米,该丛式井平台共有钻定向井42口。 2.定向井的分类 按定向井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定向井 多目标定向井 定向井丛式定向井 救援定向井 水平井

水平井工艺技术措施

水平井技术措施 1. 侧钻 1) 直井段要保证钻直,钻进至造斜点测ESS,及时计算出井身轨迹数据,以此为依据计算设计下部施工的井眼轨道; 2) 侧钻井段要选择在井径规则、钻时较快的井段,最好是砂岩段; 3) 水泥塞要保证打实,候凝48小时以上,检查水泥塞质量。检查方法:修水泥面,试钻钻压50~80千牛,钻时不高于5~8分/单根,水泥塞质量达到上述要求后钻至侧钻点井深; 4) 侧钻用直马达加弯接头,使用MWD监测井身轨迹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侧钻成功; 5) 严格按照推荐上扣扭矩紧扣; 6) 控制起下钻速度在15柱/小时以下; 7) 开泵前要确保已安放了钻杆泥浆滤清器; 8) 钻井参数服从马达参数,轻压,根据钻进直井段时的钻时选择控制好侧钻钻时; 9) 随时注意钻进时的返砂情况,根据返砂情况及时调整钻井参数,确认新井眼与老井眼偏离2米,新砂样达90%,可确定出新井眼,方可起钻; 10) 起钻前,充分循环至振动筛上无砂子返出; 11) 起钻后采用导向系统钻进。 2. 导向钻进 1) 严格按照推荐上扣扭矩紧扣; 2) 控制起下钻速度在15柱/小时以下; 3) 若下钻遇阻,划眼时应保证工具面是钻进该井段时使用的工具面; 4) 开泵前要确保已安放了钻杆泥浆滤清器; 5) 钻井参数参考马达使用参数; 6) 如果造斜率偏高,马达角度在2度以下可考虑采用10-30转/分以下的转速启动转盘导向钻进; 7) 如果造斜率偏低,起钻换高角度马达; 8) 工具造斜率应稍高于设计造斜率,避免因造斜率不足而起钻; 9) 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使实钻轨道尽量靠近设计轨道; 10)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段循环,及时短起下,保证井眼清洁; 11) 钻具倒装,原则是井斜30度以深井段采用18锥度钻杆,加重钻杆

水平井工程设计及轨迹控制

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及轨迹控制 一、水平井的概述: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水平井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为提高勘探效果,提高单井产量和油层采收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给石油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革命,胜利油田从1990年9月开始,以埕科1井为起点,展开了水平井研究与应用,针对各种类型油藏,如整合油藏、不整合油藏、稠油砾石油藏、低渗透块状砾石油藏、砂岩油藏、石炭系砂岩油藏、古潜山漏失型油藏等进行攻关研究。“八五”期间组织了六个油田、五个院校,762名科技人员,在水平井钻井的设计技术、轨迹控制技术、钻井液技术、完井技术及测井射孔技术的五个方面共31个专题进行了四年的攻关,在理论研究、实验技术、软件技术、工具仪器研制和工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包括了16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内的30项技术成果,形成了一整套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截止1995年7月项目提交国家鉴定时,胜利油田完成各类水平井30口。“八五”攻关计划完成后,水平井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很快形成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局面。到1996年底我国陆上已完成水平井94口,推广面积达到13个油田,六种类型的油气藏。仅投产的47口科学实验水平井增产原油78吨,新增产值9.52亿元, 获直接经济效益6.46亿元。到98年底全国陆上油田已钻成水平井204口,其中胜利油田所钻井和以技术服务形式在外油田所钻水平井共计119口。更重要的是,“水平井是增加原油产量、提高采收率和开发特殊油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勘探开发工作者的共识,从而带动了与水平井有关的地质、油藏、采油工程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推动石油的科技进步。 自项目推广应用以来,应用的油藏类型逐步扩大,完成的水平井类型逐步增多。除本油田以外,先后应用到塔里木、长庆、吐哈、青海、中原、江汉、河南、大港、玉门、江苏等油田,以及江苏省洪泽县非石油行业的芒硝矿开采,完成了以水平探井、阶梯水平井、连通式水平井等为代表的12种类型水平井,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所完成的开发井稳定产值为同地区直井的3倍,其投资仅为直井投资的1.8倍左右,1997年《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被列为国家”八2五”国民经济贡献巨大的十大攻关成果。 在油田的整体开发建设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2015钻探与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钻探与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安排: 本学期按照课程设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作业。一律打印。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1 掌握钻探与钻井及完井工程设计流程和设计规范、格式; 2 掌握井身结构的设计方法; 3 掌握钻进工具的选用及钻探参数的设计计算; 4掌握固井工程设计方法,包括套管柱强度设计、注水泥设计等;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的成绩为百分制,课程考核标准组成: 1.格式、规范10分 评分依据:工程设计规范 评分标准:10*符合程度% 2.设计的依据与原则准确性30分 评分依据:工程设计依据与原则 评分标准:30*符合程度% 3 . 过程的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和计算过程的可靠性30分 评分依据:参数符合工程实际;计算过程可靠 评分标准:30*符合程度% 4. 结果准确性30分 钻探与钻井工程概述 钻探:以钻孔取样的方式(包括工作有:钻探、取心、测井、维护孔壁、封孔等)。探查地下地质信息(地质资料,水文资料,矿产信息)钻井:以钻孔的方式,开发地下资源(包括油、气、水、地热、煤、各类盐碱),从勘探直到开采出来的整个过程与其中所涉及的设备、工艺和关键技术。具体包括:钻头与钻柱、喷射钻井、优选参数钻进、井斜及控制、定向钻井、地层压力检测与井控技术、固井与完井及钻井新技术等。为将来学生毕业后从事这些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大纲(目录) 一、地质设计摘要 二、井身结构设计 三、固井工程设计 1.套管柱强度设计; 2.套管柱管串结构及扶正器安放; 3.水泥及水泥浆设计; 4.注水泥浆及流变学设计; 四、钻柱设计 五、钻井设备选择 六、钻井液设计 七、钻进参数设计 1.机械破岩参数设计(包括钻头选型,所有钻头选用江汉钻头厂牙轮钻头、选取钻压和转速)(√); 2.钻井液体系及性能设计(仅设计钻井液密度,其它参数不作要求) 3.水力参数设计(√); 4.钻柱与下部防斜钻具结构(√); 八、下部钻具组合设计 九、油气井控制 十、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 十一、地层压力监测要求 十二、地层漏失试验 十三、油气层保护 十四、完井井口装置 十五、环保要求 十六、钻井进度计划 十七、成本预算

XX井钻井工程设计1

川东高陡褶皱带包鸾-焦石坝背斜带焦石坝构造井号:XX井井别:开发井井型:水平井钻井设计

1、钻井地质设计 1.1基本数据 井号:XX井 井别:开发井 井型:水平井 地面海拔 592.47m,补心高 9.0m,补心海拔 601m 计算 地理位置:重庆市涪陵区江东街道办凉水村 5 组 构造位置:川东南地区川东高陡褶皱带包鸾-焦石坝背斜带焦石坝构造 目的层: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优质页岩气层段(对应焦页 87-3 井 3610.6-3649.2m/38.6m) 设计井深:A靶点垂深:2799m, C靶点垂深:2777m, B靶点垂深:2821m; AB 段长:2074.10m;完钻井深:5160m; 完钻层位: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页岩段 完钻原则:钻至 B 靶点留口袋完钻 完井方式:套管完井 1.2钻探依据 设计井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深水陆棚相沉积,邻井焦页 87-3HF(导眼井)发育厚达89.6m灰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TOC平均为2.44%,优质页 岩段(①-⑤小层)平均TOC为2.85%;有机质类型为Ⅰ型,热演化程度(Ro)为 2.42- 3.13%,有利于天然气的大量生成。 邻井焦页87-3HF(导眼井)目的层以灰黑色粉砂质、炭质泥页岩夹放射虫炭质泥页 岩为主,物性分析表明优质页岩段(①-⑤小层)孔隙度为3.81-5.21%,平均孔隙度达4.48%,具较好储集性能。 邻井焦页87-3HF(导眼井)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含气量 1.45-6.62m3/t,平均为3.49m3/t,其中,优质页岩段(①-⑤小层)含气量3.69-6.62m3/t,平均为5.16m3/t,具有较好的含气性。

阶梯水平井钻井技术

阶梯水平井钻井技术 冯志明 颉金玲 (大港油田集团公司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天津大港 300280) 摘要 阶梯水平井是在水平井完成第1水平靶区后,通过降斜、稳斜、增斜段的调整,进入并完成第2水平靶区井段的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将水平井技术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水平井的应用扩展到常规油气层,连续薄油层、断块油层等复杂油气田。文中从施工难点、优化工程设计、井眼轨迹控制3方面论述了阶梯水平井的钻井技术。列举了TZ406井、YX2P1井、LN61-H1井3口阶梯水平井的施工数据。针对TZ406井施工经过、施工要点、施工技术措施,对阶梯水平井的设计、轨道控制技术、施工难点经验、体会和认识,做了全面的论述。现场应用表明:阶梯水平井显著地增加了产量,大幅度地提高勘探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必将成为油气田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题词 水平井 导向钻井 井眼轨迹 工程设计 钻具组合 作者简介 冯志明,1966年生。1987年毕业于重庆石油学校钻井工程专业,工程师。 颉金玲,1945年生。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现任副经理,高级工程师。 阶梯水平井是指在一个井眼中连续完成具有一定高度差的两个或者多个水平井段,形成具有两个或多个台阶的井眼轨迹,用一个井眼开采或者勘探两个或多个层叠状油藏、断块油藏的水平井井型。利用阶梯水平井连续在这两个油层中水平延伸一定长度,节约了重复钻井的投资,增加了单井产量,可取得最佳的开发效果。 一、施工难点 1口成功的阶梯式水平井,能实现取代2口或多口水平井的开发目的,既节约投资,又能获得好的效益。常用于阶梯式水平井开发的区块具有以下特点:(1)层叠式或不整合薄油藏;(2)断块油藏;(3)上部油层断失或尖灭,存在下部可供开采的油藏。 1.目的层油层薄,区块复杂,井眼轨迹拐点多,不平滑,不利于送钻和钻压传递,控制和调整井眼轨道工作量大。着陆、阶梯过渡段控制困难。 2.对钻井装备、钻井液净化设备要求高,井眼的净化和携砂难度大,大斜度井段易形成岩屑床,造成井下复杂情况发生,需要有足够的动力,配套齐全的净化设备。 3.钻具组合、监测仪器等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钻柱受力复杂。 二、优化工程设计 1.优化井身剖面设计 阶梯水平井的地质设计,通常只给定AB段、CD段两个阶梯水平段的入窗窗口和目标靶区,工程设计则需要满足以下3个方面的条件。(1)满足地质对轨迹控制的要求:即中靶要求。(2)井下专用钻具、工具、仪器装备能满足设计井眼轨迹控制的要求。(3)完井电测、下套管、固井等完井工艺技术水平须满足开放要求。 阶梯式水平井,与普通水平井不同的是怎样依据地质要求,对第1水平段终点到第2水平段终点间的井身剖面进行设计。 2.优化井身结构 根据TZ406井、YX2P1井和LN61-H1井的施工技术,结合国内外其它地区阶梯水平井的施工经验、油层特点和完井方式,一般认为技套必须封固目的层以上的异常高压以及易垮塌、破碎带等不稳定地层,以保证水平井安全、快速地钻井和完井。 三、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1.合理的钻具组合设计 分析近年来完成的数十口水平井资料,总结出几套适合于常规水平井和阶梯水平井施工,目前国内工艺技术和装备又能够实现的钻具组合结构。 (1)侧钻钻具组合。钻头+螺杆钻具+定向接头+无磁钻铤+MWD短节+钻铤+钻杆。该钻具组合常用于回填导眼后的侧钻井段和第1造斜井段的施工,平均造斜率达10~12(°)/30m。 (2)钻盘微转增斜钻具组合。钻头+稳定器+无磁钻铤+MWD短节+无磁钻挺+稳定器+钻铤+ 22石油钻采工艺 2000年(第22卷)第5期DOI:10.13639/j.od pt.2000.05.006

第一章 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章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定向井丛式井发展简史 定向井钻井被(英)T.A.英格利期定义为:“使井筒按特定方向偏斜,钻遇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我国学者则定义为,定向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角、方位角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定向井相对与直井而言它具有井斜方位角度而直井是井斜角为零的井,虽然实际所钻的直井它都有一定斜度但它仍然是直井。 定向井首先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在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的旋转钻井代替了顿钻钻井。当时没有考虑控制井身轨迹的问题,认为钻出来的井必定是铅垂的,但通过后来的井筒测试发现,那些垂直井远非是垂直的。并由于井斜原因造成了侵犯别人租界而造成被起诉的案例。最早采用定向井钻井技术是在井下落物无法处理后的侧钻。早在1895年美国就使用了特殊的工具和技术达到了这一目的。有记录定向井实例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享廷滩油田钻成的。 第一口救援井是1934年在东德克萨斯康罗油田钻成的。救援井是指定向井与失控井具有一定距离,在设计和实际钻进让救援井和失控井井眼相交,然后自救援井内注入重泥浆压死失控井。 目前最深的定向井由BP勘探公司钻成,井深达10,654米; 水平位移最大的定向井是BP勘探公司于己于1997年在英国北海的RytchFarm 油田钻成的M11井,水平位移高达1,0114米。 垂深水平位移比最高的是Statoil公司钻成的的33/9—C2达到了1:3.14; 丛式井口数最多,海上平台:96口;人工岛:170口;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发展情况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开始起步,首先在玉门和四川油田钻成定向井及水平井:玉门油田的C2—15井和磨三井,其中磨三井总井深1685米,垂直井深表遗憾350米,水平位移444.2米,最大井斜92°,水平段长160米;70年代扩大实验,推广定向井钻井技术;80年代通过进行集团化联合技术攻关,使得我国从定向井软件到定向井硬件都有了一个大的发展。 我国目前最深的水平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JF128井,井深达到7000米,垂深位移比最大的大位移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郭斜井,水平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课程设计 年月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 题目 专业学号 主要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设计主要容: 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口井的钻井工程相关参数的计算,最终确定出钻井、完井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液、钻井参数设计和完井设计。 2、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一口井的基础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专题设计,设计报告的具体容如下: (1)井身结构设计;(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4)钻井液设计;(5)钻井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7)设计结果;(8)参考文献; 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主要参考资料: 王常斌等,《石油工程设计》,东北石油大学校自编教材 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2000 《钻井手册(甲方)》编写组,《钻井手册》,石油工程,1990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前言 钻井工程设计是石油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确保油气钻井工程顺利实施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是钻井施工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组织钻井生产和技术协作的基础,是搞好单井预算和决算的唯一依据。钻井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关系到一口井作业的成败和效益。科学钻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钻井设计水平的提高。 设计应在充分分析有关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按照安全、快速、优质和高效的原则进行,并且必须以保证实施地质任务为前提。主要目的层段的设计必须体现有利于发现与保护油气层,非目的层段的设计主要考虑满足钻井工程施工作业和降低成本的需要。 本设计的主要容包括:1、井身结构设计及井身质量要求:原则是能有效地保护油气层,使不同地层压力梯度的油气层不受钻井液污染损坏;应避免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发生,为全井顺利钻进创造条件,使钻井周期最短;钻下部高压地层时所用的较高密度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不致压裂上一层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下套管过程中,井钻井液柱压力之间的压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等严重事故以及强度的校核。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给钻头加压时下部钻柱是否会压弯,选用足够的钻铤以防钻杆受压变形;4、钻井液体系;5、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钻井施工进度计划等几个方面的基本设计容。

苏里格气井水平井快速钻井配套技术

苏里格气井水平井快速钻井配套技术 摘要:随着苏里格气田的不断开发,水平井规模开发已成为苏里格开发的重点。由于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钻遇气层多为薄产层,尖灭快,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导向预测不准等原因,钻井过程中遇到许多影响因素,对钻井提速造成很大困难。结合今年水平井现场施工情况,分析了影响钻井提速的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及改进和研究方向,达到安全、快速、高效钻进的目的。 关键词:钻井提速预防措施轨迹控制钻井液 随着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水平井开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近年来的水平井钻井施工,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钻井的施工速度,直接影响钻井效益。因此就影响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钻井提速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找到钻井提速的有效措施。 2.制约提速因素 2.1.地质因素的影响 2.1.1地层稳定性差,增斜井段增斜困难,水平段稳斜困难。 2.1.2气层位置不确定性,增加了轨迹控制难度。 2.1.3地层的特殊性,地层缺失。 2.1.4地层倾角的影响,方位漂移。 2.1.5地层压实程度差,承压能力低,易发生井漏。 2.2钻井因素的影响 2.2.1水力作用的影响

排量大,对井壁冲刷严重,井径扩大率大,影响增斜、稳斜效果。 2.2.2钻井参数的影响 钻井参数不合理达不到单弯螺杆理想的造斜率。通常钻压大,转速低增斜率高,反之,增斜率则低。 2.2.3摩阻和扭矩的影响 由于水平段长、井斜角大,钻具贴于下井壁,重力效应突出,上提、下放钻具的阻力增加,钻进加压困难;钻柱摩擦阻力大、扭矩大,下部钻具易屈曲,传递扭矩困难,机械钻速大为降低。 2.2.4钻井液的影响 钻井液是钻井施工的血液,钻井液性能的好坏与地层的适应情况对钻井施工来说至关重要,甚至说钻井液性能是决定一口井成败的关键。钻井液性能差,水力清除井底岩屑的能力也大大降低,在很多情况下因岩屑不能及时清除而导致重复破碎,甚至泥包,致使钻头的机械钻速下降。严重的易发生堵水眼、缩径、掉块、井塌、油气侵、井漏、长井段的划眼、倒划等复杂情况,引起砂卡、粘卡、键槽卡钻等事故。 2.3钻井工具、仪器的因素 2.3.1钻头寿命以及钻头选型的影响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钻遇地层多、岩性变化大。不同钻头厂家生产的不同钻头地层适应性有所不同,选型不同,寿命不同,钻井速度大为不一样。 三牙轮钻头复合增斜比较容易,返出岩屑有利地质导向辨认地

羽状水平井钻井工艺

定向羽状水平井钻井工艺 定向羽状水平井技术适合于开采低渗透储层的煤层气,集钻井、完井与增产措施于一体。其主要机理在于多分支井眼在煤层中形成网状通道,促进微裂隙的扩展,又能连通微裂隙和裂缝系统,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气液两相流的导流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井眼波及面积,降低煤层气和游离水的渗流阻力,提高气液两相流的流动速度,进而提高煤层气产量和采出程度。 一、钻井设备: 1.钻机、钻塔、钻铤和钻具。 2.造斜工具 中、长半径造斜工具(包括P5LZ165、PSLZ197、P5LZ120三种尺寸系列、多种结构规格的固定弯壳体造斜马达)和短半径造斜工具。 3.水平井测井仪器。包括钻杆输送式、泵送式两种测井仪器和下井工具,以及湿式接头和锁紧装置等。 4.射孔工具。包括旋转弹架和旋转枪身等2种高强度定向射孔枪和传爆接头。 5.完井工具。包括金属棉筛管、新型套管扶正器及其它9种完井工具 6.铰接式钻具 羽状分支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是空间弯曲线,既有井斜的变化又有方位的变化,通常需要在钻铤或钻杆连接处加装一个具有柔性连接的铰接式接头。这种接头具有万向节的功能,在一定角锥度范围内可以任意方向转动,同时具有密封功能。此外,采用铰接式钻具组合,最大限度降低扭矩、摩阻和弯曲应力。 7.可回收式裸眼封隔器/斜向器

斜向器是分支井钻井的关键技术工具,对分支井的钻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分支点处引导钻头偏离原井眼按预定方向进行分支井眼的钻进。煤层气钻进中的斜向器是可回收式带裸眼封隔器的,它由斜向器和封隔器两部分组成,斜向器的斜面上开有送入和回收的孔眼,用于施工作业中送入和回收斜向器,可膨胀式封隔器用于固定和支撑斜向器。 8.井眼轨道控制 由于煤层可钻性好,钻速快,单层厚度薄(3~6m),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为将井眼轨迹控制在煤层内,可采用“LWD+泥浆动力马达”或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实现连续控制,滑动钻进,提高轨迹控制精度,加快钻进速度。同时要避免井眼轨迹出现较大的曲率波动。钻进中尽量避免大幅度变动下部钻具组合结构、尺寸和钻进参数,并控制机械钻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防止井眼出现小台肩现象。 9.其它工具和装备。例如专用取心工具、无磁钻挺、纺锤形稳定器等多种工具和装备。 二、材料: 钻井液:油基钻井液、水基钻井液、无土相钻井液和气基钻井液。 套管等。 三、工艺流程: 1.煤层气羽状水平井完井方法 分支井作为水平井与定向井的集成与发展,其技术难点不再是钻井工艺技术而是完井技术。同水平井及直井相比,分支井完井要复杂的多,主要是分支井根部的连接密封以及分支井眼能否再次进入的问题。目前,国外分支水平井的完井方法主要有三种:裸眼完井、割缝衬管完井和侧向回接系统完井。裸眼完井较为常见,但易出现井壁坍塌等问题。割缝衬管完井虽然能克服这一缺陷,但安装比较困难。如果水平段的岩性比较硬可用裸眼完井或割缝衬管完井,一般较软岩石可用水平井回接系统完井。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对于煤层气定向羽状分支水平井的完井方式,工艺较简单。如要采用裸眼完井,直接投产。2.钻出工艺 目前国外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钻出分支井: 1)开窗侧钻

浅谈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工程技术论文-工程论文

浅谈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工程技术论文-工程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油气开发中,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主要应用于较薄油气层、裂缝性油气藏的开发过程中。近年来,我国逐渐将油气开发重点转移到低渗透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的开发中来,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的研究力度。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油气开采中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情况,并对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油气开发效果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平井;钻井技术 水平井钻井主要通过增加地上集水建筑物、地下油气资源之间的接触面积,来达到提升石油开采效率的目的。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开发与利用,我国油气资源的储量逐渐降低,油气资源的开发难度不断上

升、开发环境日趋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不断对油气开采技术进行创新,提高油气开采水平,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现石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情况 我国在水平井钻井方面起步相对较晚,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过不断研究与实践,近年来,我们已经在水平井钻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就我国水平井钻井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针对不同的储层及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已经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水平井[1]。实践发现,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产量高、成本低、污染少等一系列优势。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高油气采收率、油气开采产量,还为实现不同油气藏之间的转换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随着节能降耗与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能源短缺问题、能源供求矛盾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提高油田开发效率与质量,是现阶段石油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2]。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水

钻井工程设计概述

目录 1. 设计依据 (1) 1.1 ........................ 构造名称: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1 1.2 ........................................ 地理及环境资料1 1.3 .............................................. 地质要求1 1.4 .................................... 地质分层及油气水层1 2. 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5) 2.1井身质量要求 (5) 2.2 钻头、套管程序及固井质量要求 (5) 2.3 钻井取心质量要求 (5) 3.工程设计 (7) 3.1井身结构 (7) 3.2 钻机选型及钻井要紧设备 (8) 3.3 钻具组合 (10) 3.4 钻井液设计及气层爱护要求 (11) 3.5 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14) 3.6 油气井压力操纵 (16) 3.7 取心设计 (18) 3.8 中途测试安全措施 (20) 3.9 固井设计 (20) 3.10 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 (25) 3.11 完井设计 (29)

3.12 弃井要求 (30) 3.13 钻井进度打算 (30) 4. 健康、安全与环境治理 (32) 4.1 差不多要求 (32) 4.2 健康、安全与环境治理体系要求 (32) 4.3 关键岗位配置要求 (33) 4.4 健康治理要求 (33) 4.5 安全治理要求 (35) 4.6 环境治理要求 (38) 5. 完井提交资料 (40) 5.1 完井提交资料 (40) 6. 附则 (41) 6.1 钻井施工设计要求 (41) 6.2 专门施工作业要求 (41)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致密砂岩油气藏、页岩油气藏正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流和热點,这些非常规油气资源只有通过水平井开采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随钻地质导向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中对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录井地质导向技术存在的难点,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对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标签:水平井;钻井技术 前沿 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水平井的钻井技术能够数倍提高油气的产量,效果突出。因此,在油田开采建设中,水平井钻井技术得以迅猛发展,施工技术水平也日渐成熟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油田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薄油气田和浅层油田的开发建设上,水平井钻井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油井产量,提高油田的采收优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水平井钻井的技术含量较高,开采施工过程难度较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如下。 1 水平井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气层厚度对采收率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各向异性比为1,地层损害忽略不计,同时气体性质和地层温度都相同的情况下,水平井采收率与气层厚度成反比例关系,即气层厚度减小时,采收率增加。反之亦然。研究表明,宜选择气层厚度相对较小的水平井进行天然气的开采。 井段长度对采收率的影响。水平井采收率与井段长度成正比,产量随井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加。所以水平井通常比垂直井的采收率要高。 各向异性对采收率的影响。各向异性表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渗透率不相等。研究发现,水平井采收率各向异性比(水平渗透率与垂直渗透率之比)成反比,即随着各向异性比增加,油气藏垂直方向渗透率减小,采收率随之减小。所以垂直裂缝油气藏用水平井开采的效果相对于垂直井开采较好。 水平井在油气藏中的位置及地层损害对采收率的影响。水平井位置影响采收率的实质是偏心距(水平井与井中心距离),呈“倒U”趋势,当水平井位于气井中部时,有最大采收率。同时,当水平井长度一定时,随地层损害程度的增加,采收率降低,应注重储层保护,避免过度损失。 2 水平井钻井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水平井钻井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水平还需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