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形态_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_秦红岭
城市居住形态_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_秦红岭
·总第435期·2010第2期□秦红岭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展开的主要场所,作为城市空间主要的组成元素,居住空间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我国大城市,2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居住空间郊区化的现象,便是城市形态形成“摊大饼”式的圈层扩展和蔓延的重要因素;又如,高低档次不一、类型不同的住宅区组成了城市形态的“马赛克”式的镶嵌图,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极化,以至出现城市的“富人区”和“贫民区”。
〔1〕居住空间形态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城市形态的功能和城市效率的实现。
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城市居住空间格局上的阶层分化趋势,涉及空间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大问题,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从世界范围来看,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芝加哥学派针对当时美国城市出现的两极分化、居住隔离等社会现象,借用了生物界自然竞争的生态学规律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指出人群居住的空间区位是分化与竞争的结果,强调经济因素、土地价值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居住空间结构的三大模型,即伯吉斯(E.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the sector model)、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的“多核心”模式(the multiple nuclei model)。
上个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学派和冲突理论基础上,一些城市社会学研究者提出了住房资源对社会分层的意义,指出不同地理(或空间)区域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居住的空间区位与个体其他社会资源的拥有具有密切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分异加剧。
秦红岭性别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观后感
秦红岭性别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观后感性别视角下的公共空间(publicspace或publicplace)指公民作为平等的性别主体都有权进入的地方,是不同性别的公民在公共的参与活动中,使自由得以展现的空间。
它既包括传统地理学意义上人们进行日常文化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是公民享有公共权力、参与社会事务的共享空间。
它“仿佛一张桌子置于围桌而坐的人们之间”,“把我们聚拢到一起,又防止我们倾倒在彼此身上”[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发展规范复合、兼顾他人的公共空间上做了很多努力,然而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以理性、勇敢自居的男性通常存在于向外延展的公共空间,被定位为非理性和柔弱的女性则被包裹于向内封闭的私人空间中,排斥于公共领域之外,人们对公共空间以男性为考量基础的建构模式已然习以为常,甚至认为公共空间和公共环境是无关性别的。
本文试图通过性别视角下对公共空间的考量来思考现代空间的重塑,并以此为基点重思我国大学公民教育中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问题。
一、现代公共空间中女性的生存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人们的生活与公共生活越来越密切,社会主体间交流、相互协调的特征日益明显。
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陌生人社会里,人们追求平等和谐公共秩序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当前,现代女性的生活空间显然已经不是“私领域”可以限定的。
女性广泛地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参与物质生产和文化生活。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女性所“占据”的公共空间也越来越多,公共空间不再只是男性活动的场所,也不再只为男性设计和服务。
今天,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将她们推向了消费文化的前沿,她们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的女性气质构成了公共空间中社会文化想象的来源和动力。
然而,现代女性在公共空间中仍会感到某些不适。
其一,公共场所和活动空间中,缺乏对性别差异的关照。
从公共厕所间数的规划到地下道阴暗的转角,公共空间各种建筑物或公共设施的设计往往缺乏性别与身体的考量,女性经常感受到与自身性别相关的出行不便。
第23讲 城镇化(练习)(解析版)
第23讲城镇化(2023·山西晋中·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是我国312个城市2020年与2010年城镇及乡村人口数据比较得到的变化率,其中横轴为城镇人口的变化比例,纵轴为乡村人口的变化比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A.大多数城市正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B.所有城市的城镇人口增加C.多数城市的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D.少数城市的乡村人口减少2.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1.A 2.C【解析】1.城市常住人口的组成中既包括城镇人口也包括乡村人口(农民工)。
据图文材料可知,与2010年相比,2020年大多数城市表现为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大多数城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过程,A正确;大多数城市(不是所有)城镇人口增加,B错误;无法确定城镇增加的人口数是由乡村人口转变而来的,C错误;大多数城市的乡村人口减少,D错误。
故选A。
2.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就业机会减少,对人口的吸引力减弱,人口外流,对应乡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数均减小的第三象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本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2023·江苏·模拟预测)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识别指标有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占比等。
这一现象以特大城市郊区最为典型。
下图为2005~2015年杭州半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常住人口、建设用地增长率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杭州半城市化地区()A.建设用地增长低于城市地区B.人口增长全部快于城市地区C.人口增长由中心向边缘递减D.建设用地增长快于人口增长4.杭州部分半城市化地区没有快速转变为完全城市化地区,可能是()A.区域的产业空心化B.农村一二三产融合C.生态环境质量下降D.建设用地严重不足5.长三角地区,最有利于半城市化向城市化转变的措施有()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①加强民营经济发展①政策驱动的重大项目建设①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3.D 4.B 5.C【解析】3.半城市化地区的建设用地增长率显者高于城市地区,但人口增长却明显不及建设用地增长速度。
秦皇岛 居住区 外部空间 环境 发展 形态
秦皇岛论文: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的研究【中文摘要】本课题主要针对秦皇岛不同年代,不同形态的居住区,对其外部空间环境的发展和环境与人之间共存的形态进行研究。
抓住秦皇岛这个地区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特点,以秦皇岛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和居民为研究对象,从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要素调查研究开始,对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要素深入分析,探究居民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空间之间的关系,以探索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的发展变化。
现在全国很多地区已经有人把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做为研究课题,但是还没有人对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进行研究,本研究为秦皇岛今后的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和方向为,为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做出有利的依据。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对秦皇岛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进行实地考察,分析秦皇岛不同年代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要素对人产生的心理和活动行为产生的影响,用对比、列表、分类等研究方法,将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环境空间分为绿植型形态、广场型形态、景观型形态和生态型形态四种不同形态的居住区。
本课题重点在第三章,是从人对环境的认知,环境对行为影响,私密空间与领域性,密度、拥挤感,空对间行为,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等六方面系统的进行研究,研究不同...【英文摘要】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different living regions and outer environment with its development and thecombin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surroundings in Qinhuangdao during different ages. Taking the features of the whole regions and the environment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the living space and the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of it. Nowadays most people have take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outer space as the research topics. But no one did any research in Qinhuangdao about it, so it offers the guidance ...【关键词】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发展形态【英文关键词】QingHuangdao Residential Outer living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Form【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的研究摘要5-6Abstract6导论9-190.1 研究的背景9-110.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0.3 研究的内容12-140.4 相关研究14-160.4.1 居住区概念和结构140.4.2 居住区环境的构成14-150.4.3 关于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相关理论和研究15-160.5 研究方法16-180.5.1 调查方法16-170.5.2 研究分析法17-180.6 研究框架与结构18-19第1章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及构成要素19-31 1.1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概念和结构19 1.2 居民在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行为特征19-22 1.2.1 外部空间环境的心理学20-21 1.2.2 外部空间环境的特征21-22 1.3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22-25 1.3.1 环境认知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2-23 1.3.2 人的领域性23-25 1.4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要素25-29 1.5 外部空间环境要素对居民的影响29 1.6 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对环境的要求29-30 1.7 本章小结30-31第2章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现状分析与把握31-57 2.1 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变迁31-39 2.2 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的分类39-41 2.3 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的代表实例41-56 2.4 本章小结56-57第3章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分析57-85 3.1 从人对环境的认知视点分析57-68 3.2 环境对行为影响分析68-72 3.3 私密空间与领域性72-75 3.4 密度、拥挤感75-77 3.5 空间行为77-79 3.6 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79-84 3.7 本章小结84-85第4章结论85-91 4.1 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结构的变化及问题85-86 4.2 秦皇岛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的发展方向86-90 4.3 结语90-91参考文献91-9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94-95致谢95-96作者简介96。
近代西安城乡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形态特征初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4月,第35卷第2期,Ap r .,2005,Vol .35,No .2Journal of North 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 收稿日期:2004203215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0Z DX M770012) 作者简介:任云英(19682),女,陕西周至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从事城市规划与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
①张寄仙.陕西省保甲史[M ].陕西省长安县政府保甲研究社,1936.81296. ②宋伯鲁.续修陕西通志稿[M ].1934. ③〔清〕高廷法,陆耀遹.咸宁县志.卷十,地理志[M ].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本.近代西安城乡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形态特征初探任云英1,2,朱士光1(1.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62;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摘要:目的 通过解析城市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近代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和发展规律。
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因果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
结果 分析了自清中后期始逐渐形成的以保甲制度为基础的社区管理、相应空间结构及其组织秩序。
结论 在城以“坊”、在乡以“村”为基层居住空间单元,其空间结构经历了农业经济社会背景下,封闭的地域居住空间单元向开放街巷形式的转变和规模结构的相应变化。
关 键 词:城坊;郊乡;居住空间形态;保甲;二元结构中图分类号:K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4Ⅹ(2005)022*******1 居住空间组织及其结构的分化清初承明之旧,至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662年),申行保甲之令;雍正时,保甲之法从仅及于内省之汉民渐至于各边省。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有严饬保甲之令,更定保正、甲长、牌头赏罚及选举族正之规则。
求同存异、归本溯源、营居塑境——城市更新中居住空间单元规划与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
求同存异、归本溯源、营居塑境——城市更新中居住空间单
元规划与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
朱玲;张倩;惠劼
【期刊名称】《住区》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在当前文化复兴与城市更新背景下,针对我校居住空间单元规划与设计课程,结合本土人居经验与智慧,以"求同存异、归本溯源、营居塑境"打开教学新视野,在价值观、传承观、整体观、环境观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通过"归其本、溯其源、营其居、塑其境"四个步骤,指导学生展开教学实践,以期求同存异、归本溯源,培养
学生设计回归本土、着眼当代、继承传统、接续未来的居住空间环境.
【总页数】5页(P133-137)
【作者】朱玲;张倩;惠劼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市更新中如何落实公共开放空间奖励——以深圳市南湖街道食品大厦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实践为例 [J], 伍炜;蔡天抒
2.遵生营境——以《遵生八笺》为例探讨中国传统养生智慧中的健康人居环境思想[J], 高伟;李沂蔓
3.营境学视野下的城市室外人居环境规划与管理初探r——以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园林区环境改造为例 [J], 刘琪;林力腾;古德泉
4.住有所居居乐其境——新时期深圳宜居城市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J], 单樑;周亚琦;荆万里;周正
5.城市更新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叠加与融入 [J], 杨慧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90_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特征_潘竟虎
收稿时间:2014-07-08;修回时间:2014-08-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40);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QNYB12021)作者简介:潘竟虎(1974—),男,甘肃嘉峪关人,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分析。
E-mail :panjh_nwnu@ 。
快速城市化是中国正经历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能够清晰地刻画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城市的空间扩展、功能演替和群组空间的融合,必然引起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变,而城市中不同经济和社会力量的壮大、组合、嬗变,也必将强烈地作用于城市的形态演化过程[1]。
城市空间形态(Urban Morphology )指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在外部形状、紧凑度和破碎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是城市在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城市功能结构、空间发展政策以及规划管理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2]。
城市空间形态以其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成为了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国外,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历经经验主199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特征潘竟虎,戴维丽(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构建了SVBI 指数,以多时相、多波段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1990—2010年中国62个主要城市的建成区,通过测算各城市的紧凑度、形状指数及分维数,分析城市空间扩展和形态演变趋势。
结果发现,20年间我国主要城市的扩张速度与城市的级别成正比,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1990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城市空间形状趋于稳定,集中于正方形与矩形之间;城市的空间紧凑度总体提升,分维数呈下降趋势;城市扩张方向往往趋向于少数几个方向,“摊大饼”式的扩张不多见;39个城市用地规模扩展不合理;H 形和星形形态对消除大气污染的效果最好。
城市化推进、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城市新空间要素出现和政府调控力度加大是影响62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
基于“格局-功能”_关系的秦岭北麓城市水源地空间管控
关键词: 城市水源地ꎬ 空间格局ꎬ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ꎬ 空间管控ꎬ 秦岭北麓
DOI: 10.12169 / zgcsly.2022.05.12.0001
Spatial Control of Urban Water Source in the Northern Piedmont of
第一作者: 兰泽青 (1989- ) ꎬ 男ꎬ 博士生ꎬ 研究方向为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ꎮ E-mail: lanzeqing@ 126 com
通信作者: 岳邦瑞 (1973- ) ꎬ 男ꎬ 博士ꎬ 教授、 博士生导师ꎬ 研究方向为西北脆弱生态区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 西部
乡土景观生态智慧、 大秦岭生态保护ꎮ E-mail: bangruiyue@ 126 com
2 1 数据来源
鲜有基于时空异质性的动态指标分析 “ 格局 - 功
缺乏多功能与全要素的考虑 [11] ꎮ
本研究以 “ 格局 - 功能” 关系的相互作用机
制为重点ꎬ 充分考虑水源地多功能全要素因子的
动态分析ꎬ 引入 “ 空间机制” 概念ꎬ 将 “ 格局 -
参照 GB / T21010 - 2017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第 20 卷 第 4 期
中 国 城 市 林 业
2022 年 8 月
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Vol 20 No 4
Aug 2022
基于 “ 格局 - 功能” 关系的秦岭北麓城市
水源地空间管控 ∗
兰泽青1 岳邦瑞1ꎬ2 王敬儒1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西安 710055
ecosystem services present the decline ̄rise ̄fall changesꎬ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ervice volume in southern
谈城乡的空间分离与空间融合_赵庆海
谈城乡的空间分离与空间融合赵庆海1,任德会2(1.泰山学院音乐系,山东泰安 271021;2.泰安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山东泰安 271000)[摘 要]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建设田园城市,追求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城乡融合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乡村;城市;城乡分离;城乡融合[中图分类号] K9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122(2006)01-0047-02 [收稿日期]2006-01-24 [作者简介]赵庆海(1972-),男,山东东平人,泰山学院音乐系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
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中心主任安娜博士认为:最好的城市就是景观看上去象农村一样的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能实现和谐统一。
早期的城市产生于原始的农业集聚经济,城市在经济方面基本上是依赖于乡村的;未来的理想城市也应充分拥有农村生态的、悠闲的景观。
把城市的活力带给田园,把田园的宽裕带给城市。
一、从“乡村”到“城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一百多万年以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
他们因谋生的需要而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和牧业的发展,人类定居下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愈来愈迫切,随后村庄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畜牧业与农业的商品交换也就变成了经常性的行为,而固定用于交换的场所就逐渐演变为市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扩大了交换范围,交换的日益繁荣,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
市集逐步成为城市。
在谈到大城市的产生时,恩格斯描述为:“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
1990年代以来西安城市居住空间重构与分异
1990年代以来西安城市居住空间重构与分异
邢兰芹;王慧;曹明明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04(028)006
【摘要】依据1990年代以来西安市523个住宅开发项目及相关信息资料,分3个时段8个区段5个档次5种类型,对西安市居住空间的重构、分异、隔离化动态与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危旧房拆迁改造、老城区内填充插补、新区开发建设等途径,在土地制度、房改政策、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下,西安城市居住空间正经历着分化与重构.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住房需求多样化及住宅供给多样化等则是导致居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其结果是产生基于收入差距的居住空间隔离化.
【总页数】6页(P68-73)
【作者】邢兰芹;王慧;曹明明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南充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实证研究 [J], 熊曼
2.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国际研究综述 [J], 张旭坤
3.社会—空间视角下的连云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J], 王海若; 陈晓键
4.基于住宅消费偏好的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研究 [J], 王莹;冯宗宪
5.浅析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 [J], 许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解析体系研究——以计划经济时期西安城市空间为例
“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解析体系研究——以计划经济时期西安城市空间为例刘淑虎;任云英;马冬梅【摘要】以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首先,构建了“形式”、“过程”、“属性”三位一体的内容解析体系,界定了以五大功能空间为主导的研究载体,明确了“尺度”、“比例”、“区位”、“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度量标准;其次,以计划经济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对象,从“形式”、“过程”、“属性”三个方面解析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最后,总结了“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解析体系的价值与意义.【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6页(P82-87)【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三位一体;西安【作者】刘淑虎;任云英;马冬梅【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丝路经济带‘长安-天山’段历史城镇文脉演化机理与传承策略”(编号:515784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居住行为变迁的传统村落空间演变及优化模型研究——以福建为例”(编号:51508100)・・国家人社部出国留学人员资助项目“城市形态学方法及其适用性研究”(编号:6040300549)・・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转型期福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整合与重构研究”(编号:JB12002)・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1]。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普遍被城市形态、土地利用、建筑、道路网络等研究所主导,其系统性研究未被受到重视。
此外,由于众多学科的参与,对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表述方式、研究对象、研究测度存在差异,影响了学科交叉的研究进程。
鉴于此,本文立足城市空间的研究本体,在梳理与总结相关研究进程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体系,以便系统和全面解析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追寻美好:城市设计伦理探讨
追寻美好:城市设计伦理探讨
秦红岭
【期刊名称】《伦理学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针对当代城市设计理论对“什么是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缺乏深入反思,忽视对城市设计价值基础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及我国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价值失序现象,探讨了城市设计的伦理之维.分析作为一种伦理行为的城市设计,反映的是城市设计蕴含的伦理因素及其与伦理学的内在相关性.总结城市设计学者提出的好的城市设计标准,提出具有伦理特质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城市形态人性化、城市环境宜居性和公共空间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明了城市设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共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总页数】7页(P90-96)
【作者】秦红岭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设计伦理的地方城市无障碍设计分析 [J], 高翠娥
2.环境友好型城市背景下的设计伦理研究 [J], 姜文博
3.阅读城市r——城市步行空间的设计伦理研究 [J], 张楠
4.阅读城市——城市步行空间的设计伦理研究 [J], 张楠;
5.休闲,让城市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美好 [J], 魏小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边界走向边缘之新亚洲建筑--秦岭地区规划建筑创作思考
从边界走向边缘之新亚洲建筑--秦岭地区规划建筑创作思考尹宏程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通过对亚洲文化特征和文化根基的分析,总结秦岭建筑建设的模式,就是要注重边缘建筑这一特性,建议未来秦岭的建筑以山水对话型、山居院落型、城市对话型以及心灵对话型等建筑为主。
同时,在秦岭的建设中要打破边界,从边界走向边缘,与城市共生共融,与生态有机融合,进行秦岭的保护和建设。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尹宏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与城市空间整合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方案设计——泉州市鲤城区经济总部建筑综合体创作思考 [J], 郑文亮;李伟林
2.走向边缘的建筑设计——论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过程中的建筑设计 [J], 虞刚
3.国际建筑大师论道“新亚洲建筑” [J],
4.高层办公建筑创作中的人性尺度表现——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办公大厦建筑创作思考 [J], 龚强;蒋涤非
5.走向建筑新秩序——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与创作思考 [J], 郑东军;黄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展中的角色转换--上海居住板块变迁及其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影响
发展中的角色转换--上海居住板块变迁及其对城市空间形态演
化的影响
苗阳;刘芳
【期刊名称】《时代建筑》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居住板块的变迁作为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演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上海居住板块的变迁既显示出上海与其它城市共有的特点,而更突出的却是它的个性表现.文中主要回顾了1990年代以来上海居住板块变迁的主要历程及其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中的角色转换,并简要分析了促成这一发展和转换过程的动力所在.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居住在当前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苗阳;刘芳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TU984.12(251)
【相关文献】
1.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中的一种效应分析--以上海为例 [J], 陈蔚镇;郑炜
2.居住区分期开发中的居住社区变迁——社会发展对居住社区物质环境的影响 [J], 肖达
3.居住区分期开发中的居住社区变迁--社会发展对居住社区物质环境的影响 [J], 肖达;胡钢
4.开发区快速建设影响下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 [J], 龚富华;杨山
5.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新模式及其对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影响 [J], 周征宇;廖宗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红岭:应警惕城市传统因“旧城改造”消失
秦红岭:应警惕城市传统因“旧城改造”消失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建设》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秦红岭认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中存在诸多失序现象,如城市建设中“见物不见人”,城市更新中旧城改造模式不当,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热衷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却不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问题。
尤其是许多城市中心传统街区和街巷生活正在消失,如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北京的胡同等。
以前街区的老房子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高价卖给有钱的商人,脱胎为新富裕阶层或所谓精英阶层消费主义生活模式的各种时尚场所,渐渐跟原住民和大多数普通市民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总页数】1页(P3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4
【相关文献】
1.现代城市规划的价值重估与伦理反思——读秦红岭《城市规划——一种伦理学批判》 [J], 熊坤新
2.再现传统城市的文化价值——佛山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旧城改造 [J], 陈可石;王瑞瑞
3.秦红岭:现代建筑应考虑生态性 [J],
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旧城改造初探——以深圳市红岭片区改造为例 [J], 邵伟
5.北京旧城改造应借鉴战后西方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教训 [J], 司美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运遗产与城市更新的协同效应
奥运遗产与城市更新的协同效应
秦红岭
【期刊名称】《城乡建设》
【年(卷),期】2022()8
【摘要】“重大节事”作为一种规划和城市更新工具,既是文化层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又是物质层面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基础设施优化调整的良机。
奥运会是特殊的城市重大节事,激发和带动城市更新的作用不容小觑。
与以街区为单元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相比,以“重大节事”为工具的城市更新路径,是一个强调区域协调统筹、基础设施完善且时空跨度较长的过程。
同时,基于奥运项目布局应有效利用城市废旧或衰败地块的理念,使得奥运对城市更新的带动作用更为突出。
【总页数】1页(P5-5)
【作者】秦红岭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是奥运非物质遗产
2.奥运治理反思:设计原则、遗产及制度意蕴——北京奥运与伦敦奥运的比较
3.城市更新背景下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考——以洛阳涧西工业遗产为例
4.奥运会遗产规划研
究——以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2伦敦奥运会为例5.城市更新视角下工业遗产保护发展研究——基于青岛工业遗产保护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城市设计的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保护:一种整合性策略
基于城市设计的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保护:一种整合性策略秦红岭
【期刊名称】《中国名城》
【年(卷),期】2018(0)10
【摘要】在北京老城建筑遗产整体保护尚未有效落实的背景下,尝试建构基于历史景观叙事和公共空间整合的城市设计路径,以此探索建筑遗产的整合性保护策略。
基于历史景观叙事的城市设计路径主要体现在铭刻起源、主题建构和节点织补三个方面,有助于提升老城建筑遗产的可读性,增强公众对建筑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基于公共空间整合的城市设计路径,主要体现在以老城传统轴线和城廓形象为基本线索,依托建筑遗产和自然景观节点,建构以历史风貌保护为导向,建筑遗产、景观绿道、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的老城公共空间网络,让建筑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城市生活。
【总页数】6页(P4-9)
【关键词】北京老城;城市设计;建筑遗产保护;景观叙事;公共空间
【作者】秦红岭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7
【相关文献】
1.从两个新视角审视北京老城r建筑遗产整体保护 [J], 秦红岭
2.基于历史风貌保护下的城市更新策略初探--以上海老城厢地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J], 曹继林
3.世界遗产保护发展趋势下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策略初探——基于UNESCO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研究 [J], 郑越;张颀
4.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主题式整合\"保护路径探讨 [J], 秦红岭;王浩
5.实操视角下南京老城建筑高度管控——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空间形态城市设计高度研究 [J], 高源;王建国;张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反思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反思
秦红岭
【期刊名称】《中国名城》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从人文视角对当代中国城市形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反思,提出当代中国城市形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城市空间破碎化导致的城市文脉淡化现象;城市形态趋同化导致的城市特色危机现象;城市形态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表面化和浅薄化现象;城市形态发展中市民视角和人性空间的缺失现象;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以及城市形态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与公平失衡现象.【总页数】6页(P4-9)
【作者】秦红岭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性理念的反思——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价值诉求[J], 石德华
2.人文知识与人文修养关系论——关于大学语文教育问题的一种反思 [J], 张振龙
3.人文教育:须在饱含人文关怀的土壤上生根——对高中语文教学领域强化人文教育问题的若干反思 [J], 董旭午
4.中共党史研究的人文性问题——兼论反思的“人文史观” [J], 侯且岸
5.以反思精神建构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评《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J], 侯同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435期·2010第2期□秦红岭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展开的主要场所,作为城市空间主要的组成元素,居住空间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我国大城市,2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居住空间郊区化的现象,便是城市形态形成“摊大饼”式的圈层扩展和蔓延的重要因素;又如,高低档次不一、类型不同的住宅区组成了城市形态的“马赛克”式的镶嵌图,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极化,以至出现城市的“富人区”和“贫民区”。
〔1〕居住空间形态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城市形态的功能和城市效率的实现。
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城市居住空间格局上的阶层分化趋势,涉及空间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大问题,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从世界范围来看,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芝加哥学派针对当时美国城市出现的两极分化、居住隔离等社会现象,借用了生物界自然竞争的生态学规律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指出人群居住的空间区位是分化与竞争的结果,强调经济因素、土地价值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居住空间结构的三大模型,即伯吉斯(E.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the sector model)、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的“多核心”模式(the multiple nuclei model)。
上个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学派和冲突理论基础上,一些城市社会学研究者提出了住房资源对社会分层的意义,指出不同地理(或空间)区域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居住的空间区位与个体其他社会资源的拥有具有密切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分异加剧。
城市变得更加“分化”、“碎化”和“双城化”:一极是精英阶层在舒适豪华的典雅社区居住,这些社区通过围墙、保安杜绝外人的自由接触,形成所谓防卫型社区(gated community);另一极是城市下层、低收入人群或有色种族在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密集居住。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居民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和社区,同时分异人群逐渐转变为贫富差异,并由此导致了城市低收入和贫困人口聚居化的现象。
如李志刚等学者对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分异指数,发现当前上海存在严重的住房分异,“城市从相对均质型的‘簇状’单位大院向异质型的以社区为单位的新的居住空间的转变。
”〔3〕冯健对北京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查,指出北京社会空间分异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要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4〕沈关宝、邱梦华以广州为例,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局部已出现极化与隔离的现象,严加防护、外人不得入内的高级别墅区和治安混乱、外人轻易不敢入内的城中村就是证明。
〔5〕刘玉亭则以南京市为例,具体着眼于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分布和居住空间状况展开了调查分析,发现城市贫困阶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
其中城市户籍贫困人群多分布在一些早期建设的居民小区内(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北京100044)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适度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度分化与隔离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尤其是富裕与贫困阶层之间社会距离扩大并引起居住空间形态上强烈反差的社会现象,却可能隐藏诸多负面问题,影响社会和谐。
达成居住空间融合的方式,除了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居住模式以外,还应当强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
关键词:城市居住形态;空间分异;空间融合〔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2-0192-03注: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成果。
[收稿日期]2009-06-25[作者简介]秦红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从事伦理学和建筑文化研究。
【社会观察】192·总第435期·2010第2期(主要是一些职工集中居住区),而农村户籍贫困人口则主要居住在一些“城中村”内。
〔6〕陈果等学者的研究认为,我国当代城市的贫困空间呈现相对集中分布的趋势,即贫困家庭向地价低廉的城郊结合带集中,而在城市中心区的外围也由于房地产开发无法获利而造成旧区的衰退,从而形成贫民区。
〔7〕所谓居住空间分异,一般是指不同职业背景、文化取向、收入状况的居民在住房选择上趋于同类相聚,居住空间分布趋于相对集中、相对独立、相对分化的现象。
〔8〕简言之,空间分异是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在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上的反映和表征,表现为同质人群聚集居住、异质人群彼此隔离。
需要指出的是,居住空间分异(differentiation )与居住空间隔离(segregation )是一对常用来分析城市空间极化的概念,本质上说,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相近。
有学者认为,居住隔离和空间分异指的是同一种客观空间现象,是一个城市在空间上的划分状态,居住隔离是对这一状态的微观考察,空间分异是对同一状态的宏观考察,二者描述的都是不同人群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状况,这种分布间接地反映不同人群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占有状况。
〔9〕二客观地说,在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机制的经济模式下,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它是居民居住状况多样性与复杂性的鲜明体现。
其实,城市居住空间适度的分异格局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却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从经济学上看,其合理性主要表现在能够充分实现市场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级差地租的作用规律,实现各个地块的价值最大化,同时有利于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定位与客群定位,增强物业的保值和增值性。
从社会学上看,它有助于适应和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多元需求,维护同一阶层社会成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合群性、共享性特征,而且相近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会增加认同感,减少邻里矛盾纠纷,形成和谐的社区关系。
还有学者认为,不同阶层在空间上的聚集容易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有利于基层民主社会的建立。
〔10〕适度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度分化与隔离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尤其是富裕与贫困阶层之间社会距离急剧扩大并引起居住空间形态上强烈反差的社会现象,却可能隐藏诸多负面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造成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因地域分割而导致的相互交流减少,隔膜加大。
积极的群际交往对城市和谐、社会和谐有重要的作用,正如国际建协的《马丘比丘宪章》所强调的:“在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这一点应用为不同社会阶层选择居住区位置和设计的指针,而不要进行强制分区,这是与人类的尊严不相容的。
”因空间分割而产生的不同人群之间的隔阂现象如果不能有效抑制,会加剧城市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冲突。
其次,使人们的不同的身份、地位通过一种固化的空间特征得以强化,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心理、自我认同产生负面效应,从而诱发人们的不公平感和仇富心理。
如北京某高档小区一夜之间多辆高级轿车被砸,作案人的动机竟是因自己下岗对社会不满。
的确,在城市中,容易引发人们产生不公平感的是个体的居住空间资源占有方式。
一方面是高收入阶层占有过量的、有良好区位性的、有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居住资源,一方面是城市中的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数口之家居于斗室,或居住在环境、公共设施、交通等方面相对较差的区域。
从现实层面看,只要人们的收入存在差别,程度不同的分区居住就不可避免。
但政府不能对不同收入阶层居住空间贫富分异的趋势和空间资源占有的不平等问题听之任之,让其自行发展。
因为,不合理的空间贫富分异,其实质已超出经济实力地位的差异,而是社会不公平、社会不平等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
在这方面,二战后美国针对城市中心贫民区的“城市更新”计划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对我们有一定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1949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住房法及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所显示的主要社会目标是建设公共住房,帮助城市消除贫民窟和重建残破衰败的区域,实现每个美国家庭对体面住房的追求。
然而,这一体现公平原则的社会目标在具体的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并未得到有效贯彻,反而是在市场机制的强大冲击和强势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联邦政府的住房政策不断偏离公平目标,低收入的城市居民没有从城市改造中获得好处,从而导致20世纪60年代公共住房项目的失败,并带来城市日益严重的分裂现象等社会问题。
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用大量篇幅批判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公路计划)所带来的问题,“请看看我们用最初的几十亿建了些什么:低收入住宅区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这些住宅区原本是要取代贫民区,但现在的情况却比贫民区还要严重。
中等收入住宅区则是死气沉沉、兵营一般封闭,毫无城市生活的生气和活力可言,真正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那些奢华的住宅区域试图用无处不在的庸俗来冲淡它们的乏味。
”〔11〕所以从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住房政策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消除贫民区而代之以公共住宅,而是调整为提倡贫富混合居住区的模式,这是美国花了数十年代价得来的经验教训。
虽然我国目前的居住空间分异状况与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还不存在大规模的郊区化问题和严重的种族冲突问题,空间分异程度还远未达到某些西方国家城市的严重程度,但绝不能忽视社会空间分异现象对社会公平、和谐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过于严重的社会分层和两极分化,缓和各群体之间的矛盾,达成住房资源占有的整体公平性,抑制或减轻空间分异的趋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作为空间资源配置的调控工具和公共政策,应有意识、有计划地适度控制居住空间的隔离与分异,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构建一种混合居住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减少不同阶层居住资源差距,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能在合理的空间配置环境中和谐共存与有机融合,这是构建和谐城市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三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控制在美国、欧洲等外国城市早已受到广泛重视,政府作用于居住空间分异的调解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对房地产的介入,避免住房市场过度的【社会观察】193·总第435期·2010第2期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