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当下民间文学研究的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民间文学走向多元化

2进入到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进入到多维视野与多元范式的研究阶段。“作家文学中的民间文学”和“作为相似艺术形式的民间文学和文学”引起关注;“民间文学源头论”被重新梳理与批评检视;民间文学被重新置于中国文学史脉络中梳理与反思,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交融、作家作品对民间文学的使用亦重新梳理与思考,同时新兴的人工智能、网络文学也被纳入此讨论视野。其讨论中心转移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重合”“交叉”“相似”等。民间文学被真正的当成“口头文学”来看待,民间文学研究发生了从书面到口头的转换,同时民间文学也渐趋被替换为“口头传统”(或“口头文学”)等。

二、口头诗学、表演理论、民俗志诗学研究

口头诗学的发展推动了学界对“口头性”关注与新的阐释路径。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等开始大量译介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其关注口传文本背后“口头的诗歌传统”,注重分析总体性的民族文化谱系,在口头诗学理论的影响下,学界开始建立一种“活形态”的史诗观,学者们以“口头性”和“文本性”问题意识为导向,突破了以作家文本为参照模式的文学研究框架,学者们对以往研究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特征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反思,并出现了回归传统,回归民间文学本身的学术思考。

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的表演理论引入,学界渐渐注重口传叙事的“表演(或演述)语境”,“语境中的表演”、“交流实践”中的文本等成为“口头性”分析的新维度。尤其是对我国的史诗研究来说,转变了过去从书面文学角度研究史诗的方法,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了“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朝戈金将我国史诗研究从20世纪末到21 世纪初的研究概括为“从文本走向田野,从传统走向传承,从集体性走向个人才艺,从传承人走向受众,从‘他观’走向‘自观’,从目治之学走向耳治之学。”。

民俗志研究以明确的问题意识为先导,注重对民间叙事的日常生活属性的分析,这一研究维度与民俗学的“民族志”研究对接,关注神话、民间故事等民间叙事研究的当下性。这一经典研究维度曾一度成为民间文化研究的主流,但其缺失与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反思,尤其是民俗志中大量记录语言的符号出现,会把研究关注点引向文本以外的因素上。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他方面研究

此外需特别提及的就是兴起于21世纪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它成为民间文学研究新的历史境遇与理论推手。2006 年国家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热度不断,在学术领域成为话语引领。此外,也有学者关注新媒介传播中的口头文学,如网络谣言、都市传说等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它无论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还是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方面都值得作家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欣赏的对象。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民间文学独特的思想内容和体裁样式,是不可多得的文学财富,像神话、史诗、叙事长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空白。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于其自然质朴的内容和单纯、鲜明的经典艺术形象当中。民间文学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千百年来深入民心,成为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并成为现代创作的源泉。作家创作中的许多原型就来源于民间文学,引起人们世代传存于潜意识层次的强烈共鸣。

第二,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就以歌谣为例,歌谣常常具有反复、冗长、一唱三叹、甚至结构并列的特点,这可以作为口头美学的一种反映,不能用作家文学的艺术标准去衡量。近年学界研究表明,正是由于民间文学的即兴创作和口头性以及分段讲述等原因构成了故事和歌谣重章叠句,重复叙事的艺术特点。

第三,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还在于给作家文学以丰富的乳汁和营养。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都受到民间文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像李季、贺敬之、闻捷等许多诗人的作品,大胆吸取民歌的艺术手法、质朴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语言,因而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二、认知价值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描述,它汇总了民众生活中掌握的各方面知识,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就如一座未经提炼的富矿,是研究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像农谚对于气象学、历史传说对于历史学,民间歌谣对于地方风俗等都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文学所不具备的。

(一)重要的记载和传播文化的价值

许多民间文学作品描述了古代各时期民众社会生活状态的全方位场景,这些内容在官方的史书和文化精英的文字记录中常常不被记录或语焉不详

或被歪曲,而许多历史传说故事依靠民众的口头传播一代又一代传下来,使我们能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风尚、民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等。

(二)民众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观念

民间文学中反映的人间百态、社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时间、空间中民众眼里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生活,了解到他们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各方面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对一些正统文献忽略或者认识有失偏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需要借助民间文学资料加以比照或

补充,才能让我们更加完整和清晰地认识历史。其中,地方传说和历史传说尤其包含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让人们认识地方社会或历史现象。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保存和传播了人民群众关于劳动生产、气象、医学、哲学、法律、道德标准等各方面的知识。有的不仅对其他艺术创作,对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都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