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音乐史(原始----春秋战国)

合集下载

音乐史-1-古代乐舞到学堂乐歌

音乐史-1-古代乐舞到学堂乐歌

第一编乐舞时代一、原始社会时期1、原始乐舞概念:歌、舞、乐“三位一体”《葛天氏之乐》原始乐舞,反映了原始人的敬神意识、宗教信仰和生活愿望,“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措辞》祭歌《云门》黄帝部族崇拜云图腾的乐舞《朱襄氏之乐》炎帝部落的乐舞,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前以音乐娱神、祈求降雨的愿望《萧韶》舜时乐舞,排箫为主奏乐器,是富于变化的“多段体”作品,“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2、原始乐器(材质、演奏方式)贾湖骨笛:能吹奏完整的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距今8000余年。

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音高观念、音阶规律的认识;是我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乐器。

骨哨、石磬、陶钟、陶埙、鼓、陶响器二、夏商时期1、夏商乐舞《大夏》夏代歌颂夏禹治水《大濩》商朝初期创作,歌颂正义战争获得胜利,夏桀得到应有惩罚《雩舞》商民族盛行的求雨舞《魌舞》商代驱鬼逐疫《桑林》商代,祭祀祖先、男女相会活动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1、礼乐制度(等级性、制度化)指古代为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而建立的一套文化典章制度,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通知目的。

“佾”制度: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乐悬”制度:王宫县四面,诸侯轩县三面,卿大夫判县二面,士特县一面“四夷之乐”:秦、楚、吴、越以及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被收集在宫廷“房中乐”:周代宴飨宾客(后宫),娱乐性强,采用民间乡乐(江汉流域一代的民歌)2、新乐与古乐古乐:雅乐(有节制、适度的音乐);新乐:郑卫之音(周代黄河流域一带,郑、卫、宋、齐等地的民歌)起到了加速“礼崩乐坏”进程作用雅乐最高典范:六代之乐(即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云门大卷》黄帝祭天神云图腾《大咸》尧祭地神水、鱼图腾《九韶》舜祭四望鸟图腾《大夏》禹祭山川《大濩》商祭先妣《大武》周祭先祖歌颂武王伐纣的历史性战功,有着宏伟的战争场面和磅礴的气势前三部以图腾崇拜为主,后三部以歌颂开国元勋的赫赫功绩。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古-先秦(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1、骨笛:新石器时代/8000年/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

最古老的乐器:骨笛;闭口吹奏乐器:埙。

骨笛、骨哨是苏格兰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风笛2、音乐起源:劳动起源说/情感表达起源说/模仿/精神起源说3、原始乐舞:歌舞乐三位一体(歌唱/舞蹈/奏乐)4、葛天氏之乐=八阙:《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一个八阙。

”5、弹歌:《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ru。

”6、商:巫乐-民间音乐和淫乐-宫廷音乐7、周:礼乐制度-王(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天子8佾,诸侯6佾,卿大夫4佾,士2佾。

礼乐机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春官包括大司乐、乐师、大师;大司乐的职能:音乐教育、行政管理、音乐表演。

礼崩乐坏-郑卫之音:民间音乐(新乐)雅乐(古乐)8、《诗经》=《诗三百》:第一部歌诗总集风:民间歌曲;雅:宫廷歌曲;颂:祭祀乐舞。

9、《楚辞》:第二部歌诗总集;楚声:下里、巴人、阳春、白雪、采菱等屈原《九歌》有11首,离骚、招魂等10、《成相篇》战国荀子荀况/最早的说唱音乐形式内容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他们改变作风,实行开明政治11、六代乐舞:《云门》皇帝;《大咸》尧;《箫韶》舜;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尽善尽美”《大夏》夏(大禹治水);(侈乐)《大濩》商(商汤伐桀);(巫乐和淫乐)《大武》周(武王伐纣)。

“尽美未尽善”12、歌手:秦青“声振林木之势”;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13、琴曲: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高山流水》。

师旷:《阳春白雪》。

14、“八音”:周/制作材料/金(钟)石(磬)土(缶埙)木(柷敔)丝(琴瑟)革(鼓)匏(笙簧竽)竹(箫)“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琴瑟友之,钟鼓乐之”15、曾侯乙墓编钟: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65件,3层16、音乐思想:儒家:倡乐/孔子、孟子、荀子/《乐记》-儒家礼乐思想大成;最早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

中国音乐史-第二章 春秋战国的音乐

中国音乐史-第二章 春秋战国的音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儒家学派创 始人,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

《乐记》(儒家音乐理论专著)
① 关于音乐的本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 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 田猎令人心发狂。‛ ——《道德经》

墨家的音乐思想(墨子)
① 否定音乐的社会政治作用
‚是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 以 治天下也。‛——《墨子· 三辩》 “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 为乐非也。‛——《墨子· 非乐》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 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墨 子· 非乐》
《 国 关 风 求之不得, 雎 寤寐思服。 》 周 悠哉悠哉, 南
·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
“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 百,舞《诗》三百。”——《墨子· 公孟篇》
《论语》—— “不学《诗》,无以言。”
发掘现场
(编 钟)
(编 磬)
(古
琴)
(瑟)
(篪)
(排 箫)
(笙)
(建鼓底座)
(铜冰鉴)
(方鉴)
(方壶)
(青铜尊盘)
(左为盘
右为尊)
♪ 音乐家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音史一.远古时期:1.音乐形式:歌、舞、乐合而为一(基本因素是节奏),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古歌、古乐舞)。

①《弹歌》——狩猎。

②《八阙》——农牧。

③《蜡辞》——祭歌。

④《云门》——黄帝拜神乐舞(图腾)。

⑤《咸池》——尧崇天乐舞(星座)。

⑥《萧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2.乐器:1、贾湖骨笛:1986~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骨笛有七音孔和八音孔价值:①它为我国早期原始社会音阶的形成提供了新材料;②它反映了我国当时路雪的发展高度;③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音乐创作情况;④它把中华文化的可考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

①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据。

20支,距今9000年。

音孔不一,五、六、七、八。

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孔)、籥。

③鼓——山西陶寺鼍鼓,永登土鼓,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

二.夏商时期。

1.音乐发展:与远古乐舞性质不同,有阶级烙印。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雨,驱鬼逐疫,出征。

2.乐器:磬——石制。

虎纹大石磬。

山西陶寺夏磬。

编磬——故宫商代编磬,三枚一组。

“永启”、“夭余”、“永余”。

埙——商代,五孔。

钟——陶钟。

商代青铜钟。

编钟——河南安阳商代编钟,三个一组。

编铙——殷墟,五件一组。

三.西周。

(奴隶制社会达到鼎盛)1.周代礼乐制度实质——等级制度。

(可作填空或名词解释,如:判县。

)a.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①乐队——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周代礼乐制度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天子的乐队为四面排列,称宫县。

)②舞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依次递减。

b.典礼仪式,祭祀,宴飨的步骤。

2.乐舞:①六代乐舞: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宴享,儒家雅乐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箫韶(九韶);孔子“尽美以,尽善也”。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典音乐和器乐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典音乐和器乐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典音乐和器乐艺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音乐和文化蓬勃发展,成为了当时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古代中国,音乐和语言一样被认为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所以音乐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学、艺术的重要部分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史可以追溯到周朝晚期。

当时的音乐和文化非常的保守,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融合和进步促进了音乐文化的繁荣。

在这个时期,古典音乐的表演和创作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

例如,音乐器材被改进,各式各样的乐器逐渐出现。

除了已经使用的歌钟、乐箫和竹笛等器乐之外,还有播放方法特别的新乐器,如琵琶、筝、瑟、鼓等。

春秋战国时期,古典音乐的名称也逐渐多样化。

从古代的雅乐和颂乐发展到更多的子类别,如君乐、宴乐、舞乐等。

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艺术表演也被用于不同场合的祭祀和宴会中,如君主的庆祝活动、宗教仪式、婚礼或葬礼等等。

除了音乐和乐器进步之外,春秋战国时期还见证了古典音乐的文艺复兴,出现了一系列杰出的音乐家和创作者。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左丘明,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创作了多部歌曲和作品,影响了古代文学和音乐。

就像其他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音乐也是当时文化交流和国家间和平的促进因素之一。

例如,秦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的音乐影响了其他国家,如安吴(另一个国家),并且安吴(另一个国家)也开创了其他不同类型的音乐。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它不仅见证了音乐和器乐的发展,而且是文化和思想传承的坚实基础。

从君主到平民百姓,每个人都可以从音乐和艺术中得到灵感和激励。

虽然这个时期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是它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和器乐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贡献。

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1.作为精神力量的需要产生2.表达感情和娱乐而产生3.为模仿大自然音响与鸟类的鸣声产生4.直接起源于劳动生产过程远古骨笛骨笛是用猛禽的肢骨在一侧钻孔制成的吹奏乐器,属于直吹乐器。

目前发现最早的是1986-1987年于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的骨笛,其中有八、七、六、五孔笛,共计18支。

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七孔笛,用简单的指法就可吹出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

其音阶结构至少为六声音阶,可能为七声音阶。

它们距今已经有9000年,是我国音乐具有9000年的依据舞蹈纹彩陶盆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距今约5000余年,盆内有三组舞者,每组五人,装饰有头饰、尾饰,可能是装扮鸟兽,他们手挽手列队跳舞,舞姿优美,富于节奏感和情感。

这是我国乐舞具有悠长历史的确证,八阕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云门》(黄帝时期)《咸池》(尧)《韶》(舜)《韶》是古乐舞中最著名的一首。

这是一部宗教性乐舞。

它共有九次变化,歌也有九段,伴奏用若干管编排起来,既“萧”(排萧),据说高潮时有扮演的凤凰出现。

孔子评价它“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是古人最早提出的评价艺术作品的准则。

夏、商大夏(夏)大(商)商代虎纹大石磬1950年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虎纹大石磬,制作工艺水平极高,音色柔美,发音略高于#C1西周、春秋、战国春官这是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而设置的我国第一个礼乐机构。

大司乐这是周初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机构,它的特点是:机构庞大、分工明细、各司其职。

它的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国子、世子、学士,教学内容为“乐德”、“乐语”、“乐舞”。

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其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最高统治。

除教育职能外,大司乐还有另外两个职能:严格的行政管理与音乐表演职能《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产生于春秋末年,分风、雅、颂,共305篇。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音乐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音乐

三分损益法
• 我国最早的生律法,最初见于《管子· 地员
篇》,是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计算的。 • 是用增加或减少弦长的三分之一,往返交替反 复求律的方法。生出了徵、商、宫、羽、角五 音。
三分损益十二律
• 在“三分损益法”生五律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推算,

生出十二律 ,称作“三分损益十二律”。 十二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黄大太夹姑仲蕤林夷南无应 钟吕簇钟冼吕宾钟则吕射钟
曾侯乙编钟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乐器
• 2003年4月~2004年12月,无锡鸿山发掘了
7座越国贵族墓,墓葬年代约为公元前470~ 前450年,属战国早期。 • 墓中出土了2000多件随葬器物,其中有三 足缶、于、丁宁、钮铎、句、钮、甬钟、 磬、铃形器、簴座等500余件青瓷乐器和乐 器部件。这是继曾侯乙墓之后我国音乐考 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 由“三分损益法”所生的十二律,实际上
是一种不平均律。 • 它所形成的古代大全音(204音分)较十二 平均律的全音(200音分)为大;古代小半 音(90音分)较十二平均律的半音(100音 分)要小。 • 因此,三分损益法上下相生到第十二律仲 吕时,就出现了“仲吕极不生”,“黄钟 不能还原”的现象,暴露出十二律不能回 归本律和无法“周而复始”旋宫转调的问 题。
• 礼乐制度的具体规定:
用乐规模:“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 士二。” “乐悬”: “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 县, 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音乐机构
• 周朝的乐官之长称为“大司乐”,后世将
其作为周朝音乐机构的代称。这是我国历 史上最早记载的具有较完备体系的音乐教 育机构。
音乐作品
• 《易经》中的歌谣: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国音乐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这段时间内中国音乐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为了独特的音乐体系和风格。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古代中国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古代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音乐形式是原始的歌唱和敲击乐器,用于祭祀、娱乐和传递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中国音乐逐渐发展出丰富的乐器和音乐形式,如箜篌、筝、磬等。

2. 中国古代音乐的经典时期中国古代音乐的经典时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如韩非子、子夏等。

他们对音乐的研究和创作对后来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3. 唐宋时期的音乐繁荣唐宋时期(公元618年至1279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音乐在宫廷和民间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宫廷音乐受到皇帝和贵族的赏识,形成为了独特的宫廷音乐风格。

民间音乐则广泛流传于百姓之间,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份。

4. 明清时期的音乐衰落与复兴明清时期(1368年至1912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低谷时期。

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动荡,音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压抑。

然而,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音乐家坚持不懈地保护和传承着古代音乐的传统,为中国音乐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5. 当代中国音乐的发展与创新近代以来,中国音乐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浮现了许多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音乐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6. 中国音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音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传递情感、表达思想、传承文化。

中国音乐通过其独特的音调、旋律和节奏,传达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观,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综上所述,中国音乐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代的起源到当代的创新,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中国音乐史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

中国音乐史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

参差荇菜,
《 左右流之。 国 关 风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
雎 求之不得, 》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周 南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楚辞》
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它是 《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体。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 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 叫“楚辞”。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他对民歌进行整理加 工写成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 魂》等几部代表作品。
卿、大夫 卿大夫判悬(排两面) 四佾(四行四列)

士特悬(排一面)
二佾(二行二列)
音乐机构及音乐教育
• 大司乐——周王朝音乐机构的管理职位称谓 • 音乐教育:国子之教
瞽矇之教
♪ 宫廷音乐的发展
六代乐舞
是保留在周代宫廷中的六个代表性的乐舞,大多是先代传下来的古 乐舞。包括黄帝时期《云门大卷》、尧时期《咸池》、舜《大韶》、夏 代《大夏》、商代《大濩》、周代《大武》。这六部规模宏大的典礼音 乐,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歌颂统治者的文德武功。
(左为盘 右为尊)
♪ 音乐家
宫廷乐师
• 善于弹琴
师 旷

师旷(春秋晋国乐师) “师旷之聪”
琴 雕
师涓(春秋卫国乐师)

师襄(春秋鲁国乐师)
师文(春秋郑国乐师) “得心应手”
“文所存者不在弦, 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於心, 外不应於器, 故不敢 发
手而动弦。”——《列子·汤问》
• 善于歌唱 师乙(春秋鲁国乐师) “累累乎端如贯珠”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国音乐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音乐史的各个时期及其特点,从古代到现代,从宫廷音乐到民间音乐,带您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脉络。

一、古代音乐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220年)古代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的起源阶段,主要包括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宗教祭祀和宫廷娱乐为主要目的。

其中,商周时期的音乐以乐舞为主,主要流派有雅乐和俗乐。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乐曲的形式和结构也开始变得复杂。

秦汉时期,音乐更加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伯牙、钟子期等。

二、中古音乐时期(公元220年-公元1279年)中古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音乐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其中,隋唐时期的音乐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如韩愈、杜牧等。

宋元时期,音乐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音乐形式,如曲子、曲牌等。

三、近代音乐时期(公元1279年-20世纪初)近代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包括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20世纪初。

这个时期的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音乐形式和演奏技巧。

其中,明清时期的音乐以宫廷音乐为主,民国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民间音乐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音乐进一步与西方音乐接轨,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聂耳、冼星海等。

四、现代音乐时期(20世纪初至今)现代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史的最后一个时期,主要包括20世纪初至今的音乐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呈现出多样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创作理念和技巧,同时也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

现代音乐的流派和风格繁多,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

同时,中国音乐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许多中国音乐家和作曲家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和赞誉。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第三章西周春秋战国音乐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第三章西周春秋战国音乐
音乐与文化交流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音乐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 作用。如《楚辞》中的一些乐曲传入北方,对北方音乐产 生了影响;同时,北方音乐也影响了南方音乐的发展。
音乐在当代的传播与价值
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 的价值
传统音乐的传播途径
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地 位
03
音乐与社会文化
音乐与政治
音乐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
在西周时期,音乐被视为政治教化的重要手段,通过音乐来 传达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宫廷音乐与政治统治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宫廷均设有乐队和歌队,以演奏和 歌唱来彰显统治者的权威和地位,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政治凝 聚力和向心力。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乐器,如编钟、 琴、瑟等,这些乐器在形制和演奏技 巧方面都有所创新。
音乐风格与特点
抒情性增强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加注重情感表 达,旋律线条流畅,情感丰富。
节奏变化多样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音乐的节奏 也变得更加多样,出现了多种节拍 和节奏型。
地域性风格明显
由于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音乐的 风格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如北方的粗犷豪放、南方的细腻柔 美。
音乐与宗教
祭祀仪式中的音乐
在西周时期,音乐在祭祀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用于与神灵沟通,表达对 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乐器与神话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乐器如琴、瑟、鼓等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与传说和神话故事 紧密相连,增强了音乐的神秘感和宗教意义。
音乐与教育
“六艺”中的音乐教育
在西周时期,“六艺”是贵族子弟必 须学习的科目,其中包括“乐”,即 音乐。音乐教育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 音乐素养和道德情操。

中国古代音乐史2

中国古代音乐史2

楚声
《楚声》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 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品的总称,在音乐上称“楚 声”,也叫“南音”。
楚声中的九歌 《九歌》是“楚声”的一部代表作,其歌词被保存在伟大的爱
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和属于他的流派作家 们的诗歌集——《楚辞》之中。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祀鬼神的乐歌基础上,为宫廷举行大 规模的祀典而创作,并取古代乐歌为名,这部作品与人民的生活 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大都是恋歌。不仅有歌有舞,其中还有故事 叙述,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大型歌舞曲。它共有11首,其标题如 下: ①《东皇太一》;②《云中君》;③《湘君》;④《湘夫人》; ⑤《大司命》;⑥《少司命》;⑦ 《东君》;⑧《河伯》;⑨ 山 鬼》;⑩ 国殇》;⑾《礼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曾侯乙墓编钟
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敦的“曾侯乙墓”出土 由65枚钟组成的巨大编钟,分三层悬挂在矩型 钟架上,显示了我国奴隶社会音乐的发达和乐 器制造技术方面的成就。
曾侯乙,是楚国下属的曾国一个名叫“乙”的 侯。生年不详,约死于楚惠王55年(公元前 433年)。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乐器有编钟共 65枚,分三层悬挂在钟架上。
思考题
1 、名词:三分损益法、八音 2、说出“十二”律各律的名称; 3、简述西周的礼乐制度及其意义 4、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在我国音乐历史上的
意义 5、简述先秦儒、道、墨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的意义:
《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 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 音乐美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 的一个总结,在我国的音乐美学史上发展的历 史中,不仅是第一部最有系统的著作,而且还 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中国古代音乐史》第一编(远古-春秋战国)-1

《中国古代音乐史》第一编(远古-春秋战国)-1
虞舜时期的韶或称箫韶夏禹时期的大夏或称夏龠商汤时期的大濩周武王时期的大武当今土著人or原住民呈现的社会音乐形态当今一些原住民在社会形态上任然遗留着某些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及音乐形态如
中国古代音乐史
1.什么是中国音乐史? 2.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什么? 3.作为一门学科,它从什么时候 开始?
当今土著人or原住民呈现的社 会、音乐形态 当今一些原住民在社会形态上 任然遗留着某些原始社会氏族 部落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及音乐 形态,如:美洲爱斯基莫人、 南美洲原始森里里的土著人、 澳洲土人的“考劳伯芮舞”、 非洲土著人的乐舞、 台湾原住 民的乐舞等。

第 一 章 远 古 至 夏 商 时 期 的 音 乐

荀子(成相)篇
第 二 章 西 周 至 春 秋 战 国 音 乐
著名音乐家及其艺术成就:
民间歌手: 韩娥、秦青、王豹、宋玉、宋意 乐器演奏家: 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学琴; 孟尝君听琴; 高渐离击筑;
第 二 章 西 周 至 春 秋 战 国 音 乐
(2)西周王朝以夏商礼乐为基础制定周礼,
作为奴隶主的行为准则,各级奴隶主必 须按照自已的身份地位享受礼乐。
2. 东周:包括春秋(前770一前476)和 战国(前475一前耸221)
(1)诸侯蜂起,大国间相互争霸,先后出 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2)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 产得到极大的发展; (3)城市兴起、贸易繁荣,商业出 现很大迸步; (4)文化方面出现”百家争鸣”的 勃勃气象; (5)天文、历法、地理、医学、数学等 方面都取得较大成就,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一)周代的雅乐 所谓雅乐是指郊庙祭祀、朝 会典礼时演奏的音乐。它是与仪 式相表里的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 务的音乐,因此,他被认为是古 代的正乐,或雅正之乐。 雅乐的运用范围: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一·上古音乐(原始社会)1.贾湖骨笛:●在河南舞阳县于1986和1987年两次发掘“骨笛25件,完整17件,残器6件,半成品2件。

”●贾湖骨笛是目前所知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骨笛出土于不同时代的墓葬,其年代跨度长达两千余年,音阶结构随着年代的距离而变化。

●描述贾湖骨笛:早期,距今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左右,骨笛上开有5孔6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至今八千六百至八千二百年左右,骨笛上开有7孔,能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至七千八百年左右,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以外的一些变化音阶.骨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160件,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作,有2—3孔。

3.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这是原始社会极为着名的一部乐舞作品。

●表演形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八支歌内容:《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4.黄帝《云门》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

.尧《咸池》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是一部远古时期优秀的乐舞作品。

咸池是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它是西方日落之处。

.舜《萧韶》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

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萧韶》;乐舞有个段落,所以称《九韶》;有9次歌唱,称《九歌》;有9次变化称《九辨》。

二、(夏商周春秋战国)西周:1.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和乐舞,在周代包括用于宗庙、宫廷礼仪、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的音乐。

雅乐一直延续至清末。

2.六代之乐: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

●尧《咸池》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

●舜《萧韶》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

●禹《大夏》歌颂大禹治水。

●商《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一·上古音乐(原始社会)1.贾湖骨笛:●在河南舞阳县于1986和1987年两次发掘“骨笛25件,完整17件,残器6件,半成品2件。

”●贾湖骨笛是目前所知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骨笛出土于不同时代的墓葬,其年代跨度长达两千余年,音阶结构随着年代的距离而变化。

●描述贾湖骨笛:早期,距今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左右,骨笛上开有5孔6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至今八千六百至八千二百年左右,骨笛上开有7孔,能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至七千八百年左右,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以外的一些变化音阶2.骨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160件,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作,有2—3孔。

3.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这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作品。

●表演形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八支歌内容:《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4.黄帝《云门》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

5.尧《咸池》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是一部远古时期优秀的乐舞作品。

咸池是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它是西方日落之处。

6.舜《萧韶》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

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萧韶》;乐舞有9个段落,所以称《九韶》;有9次歌唱,称《九歌》;有9次变化,称《九辨》。

二、(夏商周春秋战国)西周:1.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和乐舞,在周代包括用于宗庙、宫廷礼仪、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的音乐。

雅乐一直延续至清末。

2.六代之乐: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

●尧《咸池》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

●舜《萧韶》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

●禹《大夏》歌颂大禹治水。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第一章远古(约公元前21世纪前)1、音乐的起源:劳动起源说,模仿说,异性求爱说(达尔文在《进化论》),巫术说(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游戏说(席勒),信号说,“太一”说,潜意识(无意识)说,情感表达说等。

2、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被称为中华第一笛。

(丹顶鹤的尺骨,演奏七声)3、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

音乐的早期形态是一种歌唱,舞蹈,奏乐结合在一起的乐舞形态,它们互相依赖。

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形式是野蛮时代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音乐美学论著《乐记》。

彩陶盆(三组舞蹈图案,每组五人)4、远古时期狩猎活动的歌谣《弹歌》。

反映农牧生活的乐舞有《八阕》(葛天氏之乐),朱襄氏之乐(士达的人造了一张五弦琴用来求雨)。

古乐舞“击石附石﹑百兽率舞”5、原始音乐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原始音乐以诗歌舞三者相结合为主,节奏是基本的因素,音高音色也得到了注意。

原始音乐往往与现实生活﹑巫术﹑宗教相结合6、原始社会音乐文化总结?音乐的本质:原始音乐是社会实践的反应,是全体民族公社成员集体创作的产物,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生产力低下,人们共同努力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生活得生动写照,其目的在于为整个公社服务,在于受生产经验和斗争知识,在于组织全体公社成员,同心同德对自然界或氏族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

局限性?同时,原始社会的音乐艺术,与当时人们现实世界的认识密切相关,认识的局限性使他们一方面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又用幻想的方式去理解巫术﹑宗教,为达到他们物质愿望的手段,因此原始社会的音乐常常与宗教﹑巫术相结合,乐舞以歌舞乐为一体,尤其是“万物有灵”的巫术观念,创造了原始音乐文明的独特面貌。

第二章夏、商(约公元前21世纪前—前11世纪)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文化和夏代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夏文化应该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

中国音乐史总结

中国音乐史总结

中国音乐史总结中国音乐史总结篇1中国音乐史总结中国音乐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漫长且丰富多彩。

以下是对中国音乐史的总结:1.远古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如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丰富的音乐活动。

在这个时期,音乐被用来祭祀、庆典和娱乐。

同时,还出现了多种乐器,如石磬、骨笛、琴瑟等。

2.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和《周礼》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民间音乐如歌谣、曲艺等也得到了发展。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汉时期,音乐成为了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秦朝设立了“乐府”,负责收集和整理民间音乐。

汉朝的音乐发展更加繁荣,乐器种类增多,音乐风格也变得丰富多样。

4.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589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成为了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和《乐府诗集》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民间音乐如山歌、小调等也得到了发展。

5.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至960年)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音乐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样,如唐大曲、琴曲、佛教音乐等。

此外,隋唐时期设立了“教坊”,对民间音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规范。

6.宋元时期(公元960年至1368年)宋元时期,中国音乐继续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形式以唱作为主,如词曲、戏曲等。

同时,乐器演奏和音乐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宋代的“乐府”和元代的“行省”成为了重要的官方音乐机构。

7.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至1644年)在明朝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与戏剧紧密相连。

这个时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小调等得到了繁荣发展。

同时,音乐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8.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至1912年)清朝时期,中国音乐的风格趋向于世俗化和民间化。

这个时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小调等继续繁荣发展,同时,西方音乐也开始对中国音乐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春秋战国1根据考古发现,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乐器是(骨笛骨哨),距今已有8000年。

2 据文献记载,著名原始乐舞作品有《弹歌》《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乐》《朱襄氏之乐》。

3 《吴越春秋》中记载有一古来的民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它是描写先民们的狩猎活动的。

4 河南舞阳县出土的骨笛其制作材料是(鹤骨),能演奏(七声音阶)。

5 目前我国考古中发掘最早的一件乐器是(骨笛),它迄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它是鹤骨制作的,其骨笛有(22.2)厘米,有(七个音阶)。

6 在《尚书·尧典》一书中载有(击石拊fǔ石)一词,说的是乐器(磐)。

7“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八阙说的是(八首民歌),是(葛天氏)时代的音乐作品8《吕氏春秋》中记载了(朱襄氏)时期的以为音乐家,他叫(士达),制作了一件乐器叫(五弦琴)。

有人认为是(七弦琴)的前身。

9 据资料记载,最为古老的情歌是(大禹)时期的,其歌词是(侯人兮猗)。

10 远古时期的乐舞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11 我国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一古墓出土了一件内壁绘有乐舞蹈图案的(陶盆),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后期的作品,陶盆中绘有一幅乐舞图,共有(15)人歌舞,每(5)人一组,共有(3)组。

12 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160多件能吹奏的骨哨,它们全都是用鸟禽的(肢骨)制作的。

13 传说中的远古乐舞《箫韶》,也叫《九歌》《九辨》。

14 《云门》是(黄帝)时期的乐舞,它被记载在《周礼》一书中。

15 尧时期的一位大音乐家叫(质),这一记载于《吕氏春秋》书中。

16 《大夏》这一乐舞所歌颂的领袖人物是(大禹)。

其表现的内容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形象。

17 根据文献记载,(侈乐)最早出现在(夏代),夏代的一种大型乐舞叫(侈乐)。

18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出土的一枚铜钟是(夏代)的。

19 据史料记载,夏启大量使用侈乐,在他的宫中每天早晨为其歌舞的女乐多至(3万)人。

20 尧帝时期的的乐舞叫《咸池》。

21 成汤时期的乐舞叫《大濩》。

22 六代之乐是指(周)时代以前的六部大型乐舞。

23 六代之乐是指《云门》《咸池》《大韶》《大濩》《大武》《大夏》。

24 六代乐舞有(文舞)(武舞)两种乐舞形式。

25 六代之乐舞主要是用于(祭祀天地)和(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音调平淡)(缓慢肃穆)。

26 在商时期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并领导音乐与乐舞等艺术活动的代表人物是(巫)。

27 为商纣王创作靡靡之音的乐师叫(师延)。

28 六代乐舞在当时最受统治者重视,这种乐舞有(大司乐)亲自掌教。

29 商纣王使用音乐形式主要是(淫乐)。

30 在周代繁琐的礼仪中,乐队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王宫县)是指(四面)用的乐队;(大夫判县)是指(两面)用的乐队。

31 在周代繁琐的礼仪中,天子使用的乐队的排列是东西南北四面的,这种排列叫(宫县),诸侯使用的乐队排列是东西北三面的,这种排列叫(轩县),卿、大夫使用的乐队是两面的,叫(判县),士使用的乐队排列是一面的,叫(特县)。

32 周天子用乐舞人数(64),诸侯用乐舞人数是(36),卿大夫用乐舞人数是(16),士用乐舞人数是(4)。

33 我国最早一部记载乐律的书是《管子·地员篇》。

34 春秋时期由(管仲)著的(《管子·地员篇》)一书中记载了音乐的(乐律)。

35 十二律律名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36 在周代以前已有七声音阶,而周代七声音阶是:五声为正,二声为变。

37 周代在五声音阶上加入了(变宫)(变徵)二声,形成了七声。

38 周景王向乐官(伶州鸠)咨询十二律与七声的问题。

39 雅乐的旋律是非常(呆板)(冗长)的,它应用在祭祀郊庙场合。

40 在八音分类法中,乐器种类最多的要属(皮革)(竹制)。

41 八音分类法是:(金)(石)(革)(木)(土)(匏)(竹)(丝)。

42 在八音分类法中属于敲击乐器的有:(金)(石)(革)(木)。

43 在八音分类法中属于吹奏乐器的有:(土)(匏)(竹)。

44 在八音分类法中有一类乐器是属于弦乐器,它是(丝)。

45 在古代有一种乐器分类法,它是根据乐器制作的材料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法叫(八音分类法)。

46 在古代的乐器分类法中,八音一词是指乐器的(制作材料)。

47 始于(周)代的乐器分类法是我国古代一种较完整的八音分类法。

48 “吾,”形状如伏虎,背有27片锯齿,演奏时用尺刮之,表示乐曲(结束),是八音分类法的木类。

49 春官大司乐是周代的一种(音乐教育)性质的机构。

50 “木兄”这种乐器是八音分类法中的木类,用它演奏时表示乐曲的(开始)。

51 我国最早的一部科技著作是《周礼·冬官·考工记》,在这部书中只论述了钟、磐、鼓的制作。

52 根据文献记载,乐器发展到西周大约已有(70)多种。

53 西周音乐的等级化主要表现在使用音乐的(规模上)。

54 西周的宫廷雅乐主要是(典礼仪式)的乐舞。

55 周代的乐舞主要是夸耀(文德武功)用的。

56 周代把乐教的地位提得非常高,把音乐教育视为(国教)。

57 在周代教授国子乐德、乐语、乐舞的是(大司乐)。

58 在周代教授国子小舞、帔(pèī)舞、羽舞、干舞、人舞的是(乐师)。

59 在周代掌管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诗的是(太师)。

60 周代音乐教育的招生生源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于(贵族子弟),一种是来源于(平民子弟)。

61 周代的音乐教育有两类:一种是(职业音乐教育),一种是(学校音乐教育)。

62 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音乐学校是我国(周代)的(春官大司乐)。

63 古代统治者有一种向民间收集民歌的制度,这种制度叫(采风),它兴起于我国的(西周)朝代。

64 “四夷之乐”这一政策是指(西周天子)容纳(夷狄蛮戎)少数民族音乐奏于(郊庙),来(炫耀)、(威慑人民)。

65 “制礼作乐”这一政策是由(西周)统治者制定的。

66 《大武》是歌颂领袖(周武王)的乐舞。

67 西周宫廷中有一种(燕乐)不用(钟磐)只用(琴瑟),由(后妃)歌唱从民间采集来的诗歌,以供天子观赏用,这种音乐形式在当时叫(房中乐)。

68 在(杜佑)的《通典》中有“应钟为变宫,蕤ruì宾“为变徵,自殷以前但有五声,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

其中的两变和文武二声说的是(fa)、(xi)。

69 (周代)到民间采集民歌的官员叫(太师)。

70 “旋宫转调”是我们现代所说音乐术语(“转调”),其最早记载于《礼记》一书中。

71 《诗经》中的(风、雅、颂)三类音乐体裁。

72 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是《诗经》,它包括(风、雅、颂)三类音乐,其中(风是民间歌曲)、(雅是贵族创作歌曲)、(颂是祭祀乐舞歌曲)。

73 《诗经》是孔子从(西周)保存下来的3000多首民歌中整理、删改、加工出一部民歌集,其书共有歌曲(305)首。

74 据史料记载孔子掌握多方面的音乐技艺,他会(鼓琴)、(击磐)、(弹瑟)、(歌唱)、(作曲)。

75 孔子曾这样说过:“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76 孔子闻《韶》曰:“尽善尽美”,闻《大武》曰:“尽美矣,未尽善也。

”77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对音乐/文艺作品评价的概念,其内容是(真)、(善)、(淫)。

78 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79 “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乐何?”是(孔子)最早把音乐与(仁德)结合在一起的。

80 《诗经》中记载了(29)种乐器,其大部分乐器是用于(歌舞伴奏)场合的,而敲击乐器占了(20)种。

81 《诗经》中的风,包括(15国)的民歌,其地域相当于现在的(长江以北)地区。

82 古籍中有六经,它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83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以及“大音希声”。

这是(老子)的音乐思想观点。

84 春秋战国时期歌唱家(薛谭)的声乐老师是(秦青)。

85 春秋战国时期形容(韩娥)的歌声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86 钟子期赞伯牙鼓琴“善哉,巍巍兮若泰山”,说的是琴曲《高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说的是琴曲《流水》。

87 在(楚王)面前假扮贤相(孙叔敖)的人是宫廷优人(优孟)。

88 (齐湣王)使人吹竽好(一人),(齐宣王)使人吹竽好(三百人)。

89 “滥竽充数”这广为人知的典故说的是(南郭处士)吹竽。

90 文献资料记载中最早一位创作歌曲的女性是(百里奚)的夫人。

91 《战国策》中载:“临淄,苏秦夸到,甚福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苏秦说的是齐国的民情。

92 “下里巴人,阳阿薤(xīè)露,阳春白雪,引商刻羽杂以流徵”是出自《战国策》《宋玉答楚王问》一文中。

93 儒家学派对音乐的态度是(肯定)的,墨家学派对音乐的态度是(否定)的,道家学派对音乐的态度是(否定)的。

94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一套编钟(64枚),总音域有(五个八度以上),其每件能发出相差一个(小三度)或一个(大三度)的音来,是(战国时期)所使用的宫廷乐器。

95 湖北随县出土曾侯乙墓一套编磐共(32)件。

96 《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音乐美学)理论专著,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原有32篇,现存(11篇)。

97 据史料记载我国出土最早的一枚铜制钟是在(战国)时期。

98 我国史料记载最早的以为音乐考古学家是战国时期的(高子)。

99 我国史料记载的最早一次音乐考古,它被记载在《孟子》一书中。

100 《楚辞》中记载的一种曲式叫“乱”,“乱”是乐曲中的(高潮)部分。

101 《楚辞》中的少歌是乐曲曲式的一种,可作(结束)用,少歌也是表示故事情节的(咏叹)部分,在大型的音乐作品中,少歌又是乐曲曲式的关键地方。

102 《楚辞》中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九歌》,共有(11)首组成。

103 《成相篇》是战国时期(荀子)的作品,它是一种独特的(说唱)音乐形式。

104 《成相篇》在演唱形式上是用(相)打击乐器伴奏。

105 《成相篇》是战国时期(荀况)的作品。

106 《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鼻祖的作品。

107 瓠hù巴鼓瑟而渊渔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m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