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光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过一遍,不如手写一遍”,我认为,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步骤的条条框框,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遍,仅仅一节课,不会达到多么明显的效果,但我相信,坚持这样做,点点滴滴的积累,一定会在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作用。
(三)关于课堂
课堂中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特别是复习课。本次课堂上,有一处是我意料之外的地方。
难点有两个:光路图的做法;虚像概念;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本节课堂教学主要安排了通过视频回顾《平面镜成像》和《反射定律》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
根据课标和青岛市教学要求,我将目标设计为: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举例
记忆
问答
计算
人文
作图
实验探究
常数图像
1.光的传播
光源,光线
1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
40—30分 4人 20—30分 3人 20分以下 2人
由检测成绩反馈发现: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后进面较多,中间学生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后进生,利用小组竞学、小组合学、小组展学,调到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成绩。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复习安排看:本节复习《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将本章的折射放到下一章与透镜一起复习。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表达平台。此时,“对老师来说,重要的是听;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说。”让学生充分表达,才可以暴露出存在的问题。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复习课必须要考虑到课堂效率,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解决了两个实验复习的主要任务;在拓展部分,考纲为主线延伸至更多的同一类型的相关实验和问题,帮助学生利用本节课的思考过程和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的复习类似的实验和知识。
(一)关于教学内容
除了内容目标的完成,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交往与沟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我很关注与学生的互动情况。
(二)关于教学方式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复习课,我仍然选择学生实验为主的方式,会使他们更愿意主动投入学习过程,并且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我提问了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信心十足地等待他给出我正确的答案。结果他给出了我全然不靠谱的错误答案。强自镇定的给出了简单的解释和评价。课后,细细琢磨,这样的处理太草率,没有因势利导的纠正学生头脑中错误地认识,以避免他后面再出现同样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我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慌了神,也是表现出我备课,备学生的环节还不够充分。
2.视频播放《平面镜成像特点》
看书实验步骤,标注关键词
投放反馈练习题
3、光路图教学
投放学生练习
带着问题观看
竞学课件练习
完成学案一
带着问题观看
竞学课件练习
完成学案二
纠错
完成学案三
四、小结检测
小结教学目标要求
小组交流
完成检测题目
四、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有是实现复习课的高效性,同时兼顾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实验是基础
实验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复习课上重复进行实验,会让学生失去原有兴趣,所以本课教学设计利用视频播放,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以知识的内在结构为主线
复习课不是进行新的知识建构,而是完善和细化,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三条途径,用线将知识点逐个串起来,使知识更有条理性。同时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物理图景。
1
1
1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4条)及原理作图
1
1
1
3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翻转
检测课前自主复习笔记、投放检测题目
思考、回忆
练习
小组合学
二、课堂答疑
投放概念一点
思考、回答
竞学
合学
三、课堂正规学习
1.视频播放《光的反射定律》
看书实验步骤,标注关键词
投放反馈练习题
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光现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二的学习中是以定性记忆和现象了解为主。具体来说:
概念上,遗忘较多已经比较模糊;
通过课前作业来看作图题掌握的很差;
对研究方法不能正确识记理解。
效果分析
检测成绩:
100分 8人 90—100分 7人 80—90分 13人
70—80分 2人 60—70分 5人 50—60分 2人
学情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举例
记忆
问答
计算
人文
作图
实验探究
常数图像
1.光的传播
光源,光线
1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
1
1
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1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1
1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
1
光的反射定律(3条)
1
1
1百度文库
3
镜面反射、漫反射,光路可逆,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
1
1
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1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1
1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
1
光的反射定律(3条)
1
1
1
3
镜面反射、漫反射,光路可逆,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
1
1
1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4条)及原理作图
1
1
1
3
3、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内容;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并知道光的反射定律
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提问,以适合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
二.教学背景分析
1.以学生为本
初三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的压力比较大;同时也容易更关注分数的提高,所以会逐步陷入题海之中。针对这两点情况,本节复习课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白,除了做题目以外,还有其他的复习方法和途径。此外,通过对课堂任务“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分析与解决,让学生有成功的经历,让他们感受“我能行,我能学会,我明白了……”的情感体验。
(三)关于课堂
课堂中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特别是复习课。本次课堂上,有一处是我意料之外的地方。
难点有两个:光路图的做法;虚像概念;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本节课堂教学主要安排了通过视频回顾《平面镜成像》和《反射定律》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
根据课标和青岛市教学要求,我将目标设计为: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举例
记忆
问答
计算
人文
作图
实验探究
常数图像
1.光的传播
光源,光线
1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
40—30分 4人 20—30分 3人 20分以下 2人
由检测成绩反馈发现: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后进面较多,中间学生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后进生,利用小组竞学、小组合学、小组展学,调到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成绩。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复习安排看:本节复习《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将本章的折射放到下一章与透镜一起复习。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表达平台。此时,“对老师来说,重要的是听;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说。”让学生充分表达,才可以暴露出存在的问题。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复习课必须要考虑到课堂效率,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解决了两个实验复习的主要任务;在拓展部分,考纲为主线延伸至更多的同一类型的相关实验和问题,帮助学生利用本节课的思考过程和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的复习类似的实验和知识。
(一)关于教学内容
除了内容目标的完成,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交往与沟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我很关注与学生的互动情况。
(二)关于教学方式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复习课,我仍然选择学生实验为主的方式,会使他们更愿意主动投入学习过程,并且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我提问了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信心十足地等待他给出我正确的答案。结果他给出了我全然不靠谱的错误答案。强自镇定的给出了简单的解释和评价。课后,细细琢磨,这样的处理太草率,没有因势利导的纠正学生头脑中错误地认识,以避免他后面再出现同样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我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慌了神,也是表现出我备课,备学生的环节还不够充分。
2.视频播放《平面镜成像特点》
看书实验步骤,标注关键词
投放反馈练习题
3、光路图教学
投放学生练习
带着问题观看
竞学课件练习
完成学案一
带着问题观看
竞学课件练习
完成学案二
纠错
完成学案三
四、小结检测
小结教学目标要求
小组交流
完成检测题目
四、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有是实现复习课的高效性,同时兼顾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实验是基础
实验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复习课上重复进行实验,会让学生失去原有兴趣,所以本课教学设计利用视频播放,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以知识的内在结构为主线
复习课不是进行新的知识建构,而是完善和细化,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三条途径,用线将知识点逐个串起来,使知识更有条理性。同时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物理图景。
1
1
1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4条)及原理作图
1
1
1
3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翻转
检测课前自主复习笔记、投放检测题目
思考、回忆
练习
小组合学
二、课堂答疑
投放概念一点
思考、回答
竞学
合学
三、课堂正规学习
1.视频播放《光的反射定律》
看书实验步骤,标注关键词
投放反馈练习题
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光现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二的学习中是以定性记忆和现象了解为主。具体来说:
概念上,遗忘较多已经比较模糊;
通过课前作业来看作图题掌握的很差;
对研究方法不能正确识记理解。
效果分析
检测成绩:
100分 8人 90—100分 7人 80—90分 13人
70—80分 2人 60—70分 5人 50—60分 2人
学情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举例
记忆
问答
计算
人文
作图
实验探究
常数图像
1.光的传播
光源,光线
1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
1
1
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1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1
1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
1
光的反射定律(3条)
1
1
1百度文库
3
镜面反射、漫反射,光路可逆,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
1
1
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1
2.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1
1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
1
光的反射定律(3条)
1
1
1
3
镜面反射、漫反射,光路可逆,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
1
1
1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4条)及原理作图
1
1
1
3
3、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内容;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并知道光的反射定律
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提问,以适合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
二.教学背景分析
1.以学生为本
初三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的压力比较大;同时也容易更关注分数的提高,所以会逐步陷入题海之中。针对这两点情况,本节复习课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白,除了做题目以外,还有其他的复习方法和途径。此外,通过对课堂任务“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分析与解决,让学生有成功的经历,让他们感受“我能行,我能学会,我明白了……”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