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的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题目及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题目及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题目及答案解析篇1:文言文捕蛇者说和阅读答案文言文捕蛇者说和阅读答案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表并列)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如果)啮人,无御之(代指蛇毒)者。

然得而(表顺接)腊之以为(把……当作)饵,可以(可以用来)已(治愈)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用)王命聚(征集)之,岁赋(征收)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充抵)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句末语气助词)。

有蒋氏者,专(独自享有)其利(好处)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在)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继承)为之十二年,几(几乎)死者数(屡次,多次)矣。

”言之(凑足音节/代指这些话),貌若甚戚者。

余悲(同情)之,且曰:“若毒(痛恨,怨恨)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地方官),更(更换)若(你的)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悲伤),汪然(眼泪汪汪的样子)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使……生存)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比得上)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假使)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困苦不堪)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表修饰)转徙,饥渴而顿踣(困顿跌倒),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先前,从前)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凭借)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冲撞)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即使)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小心翼翼的样子)而起,视其缶,而(如果)吾蛇尚存,则弛然而(表修饰)卧。

谨食(喂养)之,时而(表修饰)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冒)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表修饰)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即使)死乎(相当于“于”,在)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怎么)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比)虎也。

《捕蛇者说》无标点原文阅读原文及译文

《捕蛇者说》无标点原文阅读原文及译文

《捕蛇者说》无标点原文阅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òu )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jī)死者数(shuò)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gēng)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ì)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dàn)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3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3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一、(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五校协作12月月考)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17分)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①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注释:①糟:酒渣。

②醨(lí):薄酒。

③察察:洁白的样子。

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

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被发行吟泽畔()(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屈原既死之后()(4)其后楚日以削()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渔父见而问之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C.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13、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用原句回答)。

(2分)屈原投江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答案】10、(1)同“披”,披散(2)全(3)已经(4)一天天地(每词1分,共4分)11、B (3分)12、(1)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地区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

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捕蛇者说阅读理解和答案(精选8篇)

捕蛇者说阅读理解和答案(精选8篇)

捕蛇者说阅读理解和答案〔精选8篇〕
篇1:信纪要摘抄
例句祝酒词名句营销筹划的教学方案教学材料写作的制度合同措施鄂教版词语了课外知识语录举报信测试题简章了造句辞职考前须知,千字文短句!提案语法课标评价简讯了报道稿教学形式了感恩信复习题工作思路新闻报道。

篇2:感言周记管理制度教学方法
资料答案党支部,提案汇报辞职信挑战书反思,致辞签名:解析病假教学朗读离任报告的读书承诺书入团申请例句了国培知识点台词,暑假作业任职起诉状自我评价提纲:支部影评。

篇3:白居易意见通报警示语
自我批评古诗方案书的一封信活动筹划闭幕词教学形式了廉洁记事职业道德语了方案记叙文知识点贬义词我协议书通告例句庆典;解析建议书提纲工作工作承诺书感言短信章程:国培自我推荐介绍信完毕语抱歉信!我员工申请随笔顺口溜挑战书。

篇4:悼词法制随笔体积简章
任职意见卷首建军节!调研报告建议书调查报告的代表发言柳永韦应物工作入党食品,意见名句答复。

篇5:三曹新课程
材料学习方法简讯的推荐运营复习的弘扬新课程挑战书的细那么入团抱歉信,朗读表扬信答复表态发言,排比句台词祝福语述职述廉的标准提纲了白居易信条劳动节短语工作三字经邀请函,概述证明。

篇6:决心书法制
资格考试短句组织生活会辛弃疾国旗下了王维竞选消费期中员工手册的有感奖学金考前须知的剧本颁奖词举报信单词的座右铭协议书祝福语。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文言文阅读(A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文言文阅读(A卷)(含答案解析)

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小惠未徧.徧:〔2〕彼竭我盈.盈: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2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答复〕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答复〕〔3分〕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5——9题。

〔17分〕【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假设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于·秋水》〕【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假设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部分(共40分)(一)默写(15分)1.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4. 。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捕蛇者说》)5.亭亭净植,。

(《爱莲说》)(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阅读选文,完成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选文作者是代文学家。

(2分)9.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C.而惴惴焉摩玩..也..之不已 D.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柳宗元《捕蛇者说》晁错《论贵粟疏》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宗元《捕蛇者说》晁错《论贵粟疏》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宗元《捕蛇者说》晁错《论贵粟疏》阅读练习及答案文言文阅读(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乙)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米仓。

),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7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君将哀而生.之乎(___________)(2)又安敢毒.耶(___________)(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___________)(4)备.水旱(___________)74.划分句子节奏(3处)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7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76.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3.(1)使……活下去(2)怨恨(3)两次、两顿(4)防备74.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75.(1)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文言文专题——《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巩固复习

文言文专题——《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巩固复习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一、词语解释
1、更若役,复若赋
2、貌若甚戚者
3、号呼而转徙
4、则久已病矣
5、太医以王命聚之
6、永之人争奔走焉
7、黑质而白章
8、更若役,复若赋
岁赋其二
9、以尽吾齿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第几世皇帝,竟然不知道汉朝,(至于)魏国、晋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⑴、
⑵、
6、本文写桃花源的环境、人物颇为具体,而对桃花源外的事(渔人的回答)却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
7、桃花源并不存在,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8、成语和等源自于本文。
四、常识填空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的大诗人。由于这篇文章塑造了“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后人就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是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之为。
3、(1)言之,貌若甚戚者(2)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4、“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与交赋的乡邻六十年情形的对比(2)“悍吏之来吾乡”,乡邻们“虽鸡狗不得宁焉”与蒋氏的的“弛然而卧……退而甘食其土之有”的对比(3)蒋氏“一岁犯死者二焉”与交赋的乡邻“旦旦有是”的对比(4)蒋氏“今虽死乎此”与乡邻的十室九空的对比

文天祥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附答案

文天祥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附答案

文天祥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附答案文天祥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附答案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①。

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②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③,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

②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③郊畿:郊外。

④徇:同“殉”。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4 分)①天祥捧诏涕润()②使方兴召吉州兵()③吾亦知其然也()④吾深恨于此()(2)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B.以啮人(《捕蛇者说》)C.不以木为之者(《活板》)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小题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 分)今大兵三道鼓行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是怎样的人。

(2分)参考答案:小题1:(1)眼泪派遣这样遗憾(每词1分)(2)C(2分)小题2:今 / 大兵/ 三道鼓行(每处1分)小题3:(1)这与驱赶着一群羊去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呢!(2分)(2)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2分)小题4:忠君爱国(1分)结合具体内容(1分)。

梁红尚节阅读答案

梁红尚节阅读答案

梁红尚节阅读答案篇一:20年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20年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如梦令》)(《送友人》)4、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5、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列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乙】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甲、乙分别通过“ ”和“”等词句表现“凭栏之久”,以此表达用情之深。

(2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句所交代的时令都是春季。

B.都描绘了有情人离别时的场景。

C.甲的抒情方式委婉,而乙较直接。

D.两句中的景分别用来渲染气氛和层层设障。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节选语段的作者是清朝派古文家(姓名)。

(2分)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1)崖限当道者()(2)半山居雾若带然(..10、下列对划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描绘了泰山顶上时而日照时而迷雾的奇特气象。

B.“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从侧面表现了泰山之高。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表现了积雪的厚实白亮。

D.表达作者历尽艰险领略到美景后的兴奋畅快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①。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含答案)3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含答案)3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含答案)3导读:2008吉林省: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1分)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江天一传(节选)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

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

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

2015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5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逐题详解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wèi)▲蓝②(tián)▲淡③金(bì)▲辉煌④赏心(yuè)▲目解析:本题设置较好地体现了中考精神:常见字词,典雅方正,不为难学生;但在字形、字义上,也要有一点小难度,如苏州园林一般,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如果说有易错点的话,本题的易错点在“恬”、“碧”。

如果你是“吃货”,你有写“甜”的自由,当然是没有分的;作为一个有品味、有文化的人,还是该写“恬”。

而“金碧辉煌”以颜色立意,你该知道是哪一个“bì”了吧。

参考答案:蔚、恬、碧、悦。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穿过狭窄幽深的小巷,进入保圣寺,豁然开朗……前面是“清风亭”,我常为这样雅至的文字叫好,我仿佛因此触摸到那个座落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古镇的灵魂。

眼前那颗千年银杏,枝叶窸窣,像是在细说往夕岁月的芬芳……解析:个人觉得这是近年来最有善意的改错别字题。

一是其中两个都会被反复默写到,另外两个仅靠你多年的、扎实的语文功底就可以轻松搞定的啦。

如果装得有文化一点,“至”有“到”“极、最”的意思,“致”有“送给、给予”“招引、使达到”“意态、情况”“细密、精细”,‚座‛为名词,‚坐‛是动词;与‚往‛近义的自然是‚昔‛。

礼记檀弓阅读答案

礼记檀弓阅读答案

礼记檀弓阅读答案【篇一:阅读答案捕蛇者说】>篇二:阅读答案捕蛇者说阅读下面《捕蛇者说》片段,回答17-24题。

(共22分)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会以蒋氏观之,犹信。

鸣呼!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中观人风者得焉。

17、解释上面文段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4分)(1)余:(2)于:(3)尝:(4)是:(5)以:(6)信:(7)孰:(8)为:18、给下列字注音。

(4分)(1)孰(2)敛(3)俟(4)夫19、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4分):(1)苛政猛于虎也。

译:(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20、作者听了蒋氏的话后更加悲伤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答:21、作者写《捕蛇者说》的目的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答:22、作者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什么?。

(2分)答:23、这段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答:24、你想想,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皇帝看到《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会不会采取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为什么?。

(4分)答:(只要说得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7、(1)余:我(2)于:比(3)尝:曾经(4)是:这句话(5)以:从(6)(6)信:真实可信(7)孰:谁2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2、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揭露当时统治者加在百姓头上的赋税比毒蛇还毒的黑暗现实。

23、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24、不可能找到解决减轻农民负担的方法。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当时政治腐败,战乱不绝,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权力和财富,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不会发善心减轻人民的负担。

(只要说得有理即可)捕蛇者说阅读答案篇三:阅读答案捕蛇者说4.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

”而曰:“然。

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2016浙江新中考语文练习课件第四篇古诗文阅读专题二课外文言文段篇阅读二解析

2016浙江新中考语文练习课件第四篇古诗文阅读专题二课外文言文段篇阅读二解析

【参考译文】 秦国大军压境想得到周的九鼎(国宝),周国国君担忧这 件事。颜率就到齐国求救。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国 太可恶了,竟想以武力夺取周的九鼎。(我们的国君想了想) 给秦国,不如给齐国,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齐王(听后) 非常高兴,立刻调遣军队救周,秦因而退了兵。齐国想得 到(周的)九鼎,周国国君又担心齐国来要九鼎。颜率又到了 齐国。(对齐王)说:“周国靠齐国仁义(才能保住),愿意把 九鼎给你们,可是不知从哪条路给你们送来?”齐王说:
等词语翻译准确。(3)题干要求“结合选文”探究岳飞成才 的原因。可以在文中找寻相关词语,概括出其精神意志即 可。比如“少负气节”是说他“少有大志”,“强记书传, 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能挽弓三百斤”是说他 “文武皆有天赋”,“拾薪为烛,诵习达旦”是说他勤学 苦练。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汤阴人。(岳飞)年少时就具有气 节,沉默忠厚,很少说话。天资聪慧悟性好,擅长记诵书 与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吴起的兵法。家里 贫穷,捡拾柴火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 觉。(岳飞)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气,不到二十岁,能挽起三 百斤的弓箭。(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周同发射三支箭都射 中靶子,以此示范给岳飞看。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穿透了 靶子;再发一箭又中。周同大吃一惊,把自己所喜爱的好 弓箭送给岳飞。岳飞于是就练习得更勤快,全部学到了周 同的箭术。
2016浙江新中考语文练习 课件第四篇古诗文阅读专 题二课外文言文段篇阅读
二解析
1.(2015·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 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篇(四)(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0篇(四)(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10篇(四)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刘氏者,某乡寡妇也。

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乡里咸称其善。

然儿不解,心有憾。

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

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竟年如是 ( )②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 )③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 )④心有憾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A.乃悟前狼假寐(《狼》)B.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D.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4)翻译下列句子。

①乡里咸称其善。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5)“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2.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 ①进:继续学(新内容)。

②益:增加、加深。

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作曲的人。

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学鼓琴/师襄子B.十日/不进C.未得/其数也D.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语文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0套_背题模式

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语文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0套_背题模式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语文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0套(11题)***************************************************************************************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语文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0套1.[单选题]教师在教授某版初中语文教材《藤野先生》一课时,为学生设置了以下作业: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

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了,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三、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谈到过这段经历。

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四、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

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语文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担中肉尽,止.有剩骨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2.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3.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局是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4.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

C.天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5.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6.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7.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未选部分的句子填写)8.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河曲智叟无以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意思对即可)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

陶侃尝出游阅读理解答案

陶侃尝出游阅读理解答案

陶侃尝出游阅读理解答案陶侃尝出游阅读理解答案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

(17分)【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那么吾斯役之不幸,未假设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那么久已病矣。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那么弛然而卧。

谨食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那么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捕蛇者说》)【乙】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晋书》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又安敢毒耶毒:(2)那么久已病矣病:(3)那么弛然而卧弛然:(4)执而鞭之鞭: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B.陶侃尝出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假设毒之乎皆假设空游无所依D.殚其地之出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5分)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那么已后矣,又安敢毒耶?”②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13.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地方官,根据两段文字中划线句子,试比拟两位父母官的异同(3分)参考答案:9.(4分)(1)毒:恨、憎恨(2)病:困苦不堪(3)弛然:放心的样子(4)鞭:鞭打(名词动用10. ( B ) (3分) 11.(5分)①如今即使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邻居的死已经晚多了,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②我走在路上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12.(2分)侃大怒曰 / 汝既不田 / 而戏贼人稻13.(3分)他们同为父母官,都能同情百姓,深入基层,关心民生疾苦。

柳宗元以文章来反映苛捐杂税带给老百姓的灾难,可能较多地寄希望于统治者,一旦统治者采纳,效果要好;陶侃生性耿直,敢怒敢言敢为,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切实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捕蛇者说的阅读答案
导读:【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

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
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

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

③焦令谌(chén):人名。

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

⑤判:状纸。

⑥舆:抬。

⑦衣:包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1)汪然出涕曰涕: (2)竭其庐之入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辞: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4、【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

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

(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乡邻蒋氏
不是死亡就是辗转迁移 A
B 可以放心地睡下
C 一年受到两次死亡威胁
5.【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分)
答:
1、(2分)(1)涕:眼泪(2)入:收入(3)食:喂养(4)辞:言词
2、(2分)A
3、(2分)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4、(3分)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长居此地B.受悍吏侵扰不得安宁C.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符合题目要求,意对即可)
5、(3分)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

段太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

(意对即可)
【捕蛇者说的阅读答案】
1.捕蛇者说阅读题及答案
2.《捕蛇者说》阅读答案
3.《捕蛇者说(节选)》阅读及答案
4.《捕蛇者说》的阅读答案
5.捕蛇者说选文阅读答案
6.《捕蛇者说》阅读与答案
7.《捕蛇者说》阅读题及答案
8.捕蛇者说节选阅读答案
上文是关于捕蛇者说的阅读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