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简答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简史

中国教育简史

《中国教育简史》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一、填空1、中国教育的起源是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2、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

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被称为官学。

3、先秦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和墨家。

4、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是有教无类。

5、“因材施教”的提法源出于《朱熹〈四书集注法〉》。

6、中国古代第一个论述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教育家是孔子。

7、“教育”、“学校”的概念最早都是出于《孟子》一书。

“启发”一词最早出于《论语·述而》一书。

8、孟子将教育对人类的发展的作用概括为性善论,意思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心。

9、《中庸》关于学习的五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简答题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什么特点?(p91-96)答: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特点,孔子主张学思并重,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者不宜偏废。

已初步揭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强调“思”的作用,“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更侧重于“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2、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P91-92)答: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有: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全(1)1111

中国教育史题库附参考答案-全(1)1111

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就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劳动的需要,起源于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是与社会生活需要相应的,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言传与身教,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3.原始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与军事训练教育。

4.文字的产生,文字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

5.古史中关于学校萌芽有多种传说,如五帝传说时期的成均,有虞氏之学庠等。

6.夏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7.夏代王都所在地有序这种学校,但它并非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8.夏代据说不仅国都有学校,地方也有学校,据《孟子》,这种地方学校就是校。

9.从有大学小学或右学左学之分,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10.在文化教育上,西周时代的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11.西周时期的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包括小学和大学教育两个阶段。

12.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乡学。

13.六艺教育起源于夏朝,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14.“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结果是打破了“学术官守”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到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

15.春秋时期200多年,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而已,一是鲁僖公修泮宫,一是郑国的子产不毁乡校。

16.私学的出现,有其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17.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将士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

18.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影响最为深远?A. 春秋战国时期B. 唐代C. 宋代D. 清朝答案:C. 宋代2. 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A. 名教B. 官教C. 儒教D. 法教答案:C. 儒教3. 古代中国文人雅士多通过下列哪种途径接受教育?A. 私塾B. 儒家学堂C. 宫廷教育D. 藏书阁答案:A. 私塾4. 《高等学校法》是哪年出台的?A. 1901年B. 1912年C. 1949年D. 1978年答案:C. 1949年5.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下列哪所大学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现代大学?A. 北京大学B. 清华大学C. 复旦大学D. 上海交通大学答案:C. 复旦大学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2. ×科举制度始于唐代,结束于明朝。

3. √ 清朝时期,官方对基础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4. √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5.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教育进入了停滞状态。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答: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代的大力推行,成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文学诗词和策论等。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1905年废止。

2. 请简要阐述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

首先,教育被列为国家的基本建设之一,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实现了初等教育全面普及。

其次,在高等教育方面,逐步建立起以大学为核心的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此外,还进行了教育思想的解放,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

3. 请探讨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答:中国教育史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2.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礼不下庶人;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在这种体制下,教育权、受教育权被奴隶主贵族所掌握。

3.文翁兴学——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选派郡吏中聪慧者到长安,就学于博士。

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于是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属县子弟入学,学成者都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

蜀郡从此学风大盛。

4.苏湖教法——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

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明清时期的蒙学教材。

前三种是以识字为主的教材,《千家诗》是诗歌类教材,合称“三、百、千、千”,是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

6.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八股文取士,八股文源于宋代,通称制艺,是一种严格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文体。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1.学校教育是怎样产生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哪些?参考答案:学校教育的产生:其一,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一部分人逐渐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其二,教育事务逐渐复杂,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其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建立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构,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内容。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成均”;第二种是“庠”。

2.简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3、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4、《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5.韩愈《》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6.夏代“为政尚武”,故在国都设“”以培养武士。

7.稷下学宫采取“”的办学方针,保证了稷下先生学术自由。

8.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而又实际推行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等人拟定的《》。

9.192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的教育方针。

10.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秦始皇采纳法家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A无为而治 B儒道释三教合一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 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3.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A帖经 B墨义 C诗赋 D策问4.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A学习四书五经 B“明其理” C应科举 D“学其事”5.王安石在太学的教学管理上实行了…………………………………()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 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6.西周时期教育主要特征为……………………………………………()A.政教一体,学在官府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A. “存天理,去人欲”说B. “致良知”说C. “教为圣人”说D. “知行合一”说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B.修己以安人C.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D.学而优则仕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10. 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1分)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明堂"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什么重要建筑?A. 文庙B. 太学C. 书院D. 寺庙答案:B. 太学2. 哪位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A. 严复B. 冯天瑜C. 陆费逵D. 蔡元培答案:C. 陆费逵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明清时期?A. 南北朝B. 元明时期C. 唐宋时期D. 战国时期答案:B. 元明时期4. 儒家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核心价值观是什么?A. 仁爱B. 礼义C. 忠诚D. 克己奉公答案:B. 礼义5.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现代教育时期?A. 民国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C. 清朝时期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 民国时期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名学是儒家、道家、墨家和________。

答案:法家2. 中国第一所完全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兴办的大学是________大学。

答案:北京大学3.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五四运动”发生于西历的哪一年?答案:1919年4. 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的新中国教育法规是________。

答案:《教育法》5. 中国现行高等教育最高学位是什么?答案:博士学位三、问答题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及影响。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主要以太学为核心,培养统治阶级的子弟,强调儒家思想和礼仪道德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诚于封建王朝的官员和士人。

这一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稳定运行,并对后来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介绍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推行近代西方教育制度、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等。

在近现代,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措施有哪些?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包括普及基础教育、教育免费化、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整合以及职业教育的加强等。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3、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4、《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5.韩愈《》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6.夏代“为政尚武”,故在国都设“”以培养武士。

7.稷下学宫采取“”的办学方针,保证了稷下先生学术自由。

8.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而又实际推行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等人拟定的《》。

9.192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的教育方针。

10.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秦始皇采纳法家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A无为而治 B儒道释三教合一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 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3.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A帖经 B墨义 C诗赋 D策问4.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A学习四书五经B“明其理” C应科举D“学其事”5.王安石在太学的教学管理上实行了…………………………………()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6.西周时期教育主要特征为……………………………………………()A.政教一体,学在官府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A. “存天理,去人欲”说B. “致良知”说C. “教为圣人”说D. “知行合一”说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B.修己以安人C.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D.学而优则仕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10. 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1分)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明人伦”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 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建于1862年。

3.革命根据地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二)名词解释:1.豫时孙摩是《学记》中提出的四个教育原则。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即在不良行为尚未出现时就要加以预防。

“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即要抓住最适宜的时机进行相应教育。

“孙”是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要依照一定次序开展教育。

“摩”是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即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2.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

1924年建于广州郊区的黄埔,到1927年4月共办了5期,毕业生近7000人,为革命培养出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黄埔军校变质为培养他的嫡系军官的场所。

(三)简答题: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那些主要见解?他引用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强调家庭教育应该及早进行。

他对许多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无教而有爱”的溺爱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主张要把爱与教结合起来。

特别要注重对子女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小不骄横,不任性。

在学习方面,应当虚心与师友切磋,反对“高谈虚论”,要务实学,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

2.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第一,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制,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补充而已。

第二,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形式是什么?A. 私塾B. 学宫C. 书院D. 国子监2.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A. 因材施教B. 学而优则仕C. 仁者爱人D. 礼治天下3.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多长时间?A. 1000年B. 1300年C. 1500年D. 1800年4.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倡“知行合一”?A. 王阳明B. 朱熹C. 荀子D. 韩愈5. 清朝末期,哪项教育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A. 废除科举B. 建立新学C. 推行洋务运动D. 创立京师大学堂6. 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教育内容的更新B. 教育制度的改革C. 教育思想的转变D. 所有以上选项7. 新中国成立后,哪项政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A. 普及义务教育B. 推行素质教育C. 实行双轨制D. 推广职业教育8.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六艺”?A. 礼B. 乐C. 射D. 算9. 现代中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C. 培养应试教育的高分学生D. 培养国际化人才10. 以下哪个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标志性事件?A. 清华大学的建立B. 北京大学的建立C. 复旦大学的建立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立答案:1-5 B A B A A 6 D 7 A 8 D 9 A 10 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被后世尊为______。

2.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______朝。

3.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其中______是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

4.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其中______是改革的重点。

5. 现代中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美育。

中国教育史简答题(1)带答案

中国教育史简答题(1)带答案

简答题1.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家教奠基,父母有责教儿婴孩,勿失良机偏宠有害,严教师爱注意环境的影响注重家庭的语言教育重视儿童心理观察2.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积极作用:学校教育制度是陪养人才的制度,成为国家社会人才的重要来源,学校不断输送人才供科举考试选拔,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

科举考试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开辟了政治出路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相辅相成,关系相当密切。

消极作用:第一,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

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学校教学安排围绕科举进行,导致学校教育中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

这种风气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

第三,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催生了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读书观、学习观。

3.古代私塾教育的特点及意义:特点:(1)多由私人经办,办学形式多样。

(2)注重启蒙,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私整教有十分强调对儿童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

例如,在生活礼节方面,要求儿童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堂室必洁等。

(3)制定学规,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蒙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大,为了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家制定了各种形式的《须知》《学则》等,对儿童的衣服冠腹,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都作了详密的条文式规定,(4)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意义:(1)蒙学教材丰富:(2)营学教师的散业精神:(3)产生了一批蒙学教学理论;(4)运用小学教育的读写教学方法。

4.古代书院的特点及精神: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

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的印刷出版机关。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明人伦”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 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建于1862年。

3.革命根据地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二)名词解释:1.豫时孙摩是《学记》中提出的四个教育原则。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即在不良行为尚未出现时就要加以预防。

“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即要抓住最适宜的时机进行相应教育。

“孙”是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要依照一定次序开展教育。

“摩”是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即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2.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

1924年建于广州郊区的黄埔,到1927年4月共办了5期,毕业生近7000人,为革命培养出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黄埔军校变质为培养他的嫡系军官的场所。

(三)简答题: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那些主要见解?他引用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强调家庭教育应该及早进行。

他对许多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无教而有爱”的溺爱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主张要把爱与教结合起来。

特别要注重对子女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小不骄横,不任性。

在学习方面,应当虚心与师友切磋,反对“高谈虚论”,要务实学,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

2.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第一,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制,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补充而已。

第二,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的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的答案
退回
简答: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 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 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 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 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 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 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 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退回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监生历事: 2、卧碑: 问答:
3、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 在
4、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回首页
1、监生历事:
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 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 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 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 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 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 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 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退回
3、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 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 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 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 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 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 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 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设立的学校是:A. 太学B. 国子监C. 书院D. 私塾答案:A2.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是:A. 因材施教B. 有教无类C. 学而优则仕D. 以上都是答案:D3. 科举制度起源于:A. 汉朝B. 隋唐C. 宋朝D. 元朝答案:B4. 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中,最高学府是:A. 国子监B. 太学C. 书院D. 府学答案:A5.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B6.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于: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答案:B7.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是: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职业教育D. 终身教育答案:B8. 21世纪初,中国教育的重点是:A.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发展高等教育C. 提高教育质量D. 促进教育公平答案:D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提高国民素质C. 促进经济发展D. 传承文化答案:A10.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 课程改革B. 考试制度改革C. 教师教育改革D.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A. 重视道德教育B. 强调经典学习C. 重视实践能力D. 重视师生关系答案:ABD2. 科举制度的主要影响有: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强化了儒家思想C. 限制了科技发展D. 削弱了地方势力答案:ABD3.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A. 废除科举制度B. 建立新式学堂C. 推广白话文D. 实施义务教育答案:ABC4.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包括:A. 普及基础教育B. 建立高等教育体系C. 实施素质教育D. 推动教育公平答案:ABCD5.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A.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B.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C.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D. 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意味着教育应该面向()。

A. 所有人B. 贵族C. 有才能的人D. 有财富的人答案:A2.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汉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3. 以下哪位教育家主张“性善论”?A. 孟子B. 荀子C. 朱熹D. 王阳明答案:A4. 宋朝时期,书院教育开始兴起,以下哪个书院是当时著名的书院之一?A. 岳麓书院B. 白鹿洞书院C. 嵩阳书院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答案:C6.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中创立的新式学堂是()。

A. 京师大学堂B. 同文馆C. 江南制造局D. 以上都是答案:D7. 五四运动后,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化转型,以下哪个不是五四运动后的教育改革措施?A. 提倡白话文B. 废除科举制度C. 提倡女子教育D. 恢复科举制度答案:D8.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的改革中,以下哪项不是改革的内容?A. 普及义务教育B. 推行九年义务教育C. 实施素质教育D. 恢复科举制度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A. 教育公平B. 教育民主C. 教育产业化D. 教育终身化答案:C10. 当前中国教育的重点是发展()。

A. 职业教育B. 高等教育C. 基础教育D. 学前教育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中。

答案:《论语》2. 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得教育与选拔人才的制度更加______。

答案:系统化3. 宋朝时期,书院教育的兴起,促进了学术的自由发展和______的交流。

答案:思想4. 洋务运动中创立的新式学堂,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它引进了______的教育理念。

答案:西方5. 五四运动后,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其中提倡白话文的目的是使教育更加______。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打印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中国教育简史练习

中国教育简史练习

中国教育简史练习《中国教育简史》练习一、填空题1.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

” 2.明代国子监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

3. “_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456.既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是时创立的鸿都门学。

7.唐代在中央设有、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为六学。

8.《劝学篇》是_____ 所著,其中内篇宗旨是,外篇宗旨是。

9.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由__________开办。

10.西周"六艺"指的是,,,,,。

11.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12.稷下学宫采取“ ”的办学方针,保证了稷下先生学术自由。

13.192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 ”的教育方针。

14.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和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15.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 ”两大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1.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A .“存天理,去人欲”说B.“致良知”说 C .“教为圣人”说D.“知行合一”说2.察举制度的特点是录取士人主要根据()。

A.社会舆论B.“家世”C.“品”、“状”D.试卷成绩3.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

层配习题到敷设电气、气设备进高中程中备调在进度内来置动停机。

A.《学记》B.《孔子世家》C.《颜氏家训》D.《朱子读书法》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

A.尊师重道B.师法、家法C.能者为师D.师道遵严5.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

A.学习四书五经B.“明其理”C.应科举D.“学其事”6.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7.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8.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l分。

共22分)1.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____和____两类。

2.____是战国时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

3.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____和____。

4.汉代地方官学始创于景帝末年,创办人是蜀郡太守____。

5.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____,标志着____的创立。

6.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写的《____》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7.韩愈的《____》,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

8.由范仲淹主持的____,是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兴学运动。

9.宋代书院教学实行“____”,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都可前来听讲。

10.明清时期,“____”,是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韵蒙学教材。

11.《劝学篇》是张之洞所著,其中内篇宗旨是____,外篇宗旨是____12。

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的____。

13.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____。

14.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____。

15.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____和____16·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团结、____、____、活泼”。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

共18分)1.教学相长2.三大文教政策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三、简答(每题l0分。

共30分)1.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2.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3.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四、回答(每题30分。

可以二选一)1.试比较孟子、苟子关于教育作用及学习方式上的主要异同。

2.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渊源、主要观点及意义。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每空l分。

共22分)1.国学乡学2.稷下学宫3.儒学墨学4.文翁5.进士科科举制6.颜氏家训7.师说8.庆厉兴学9.门户开放10.三、百、千、千11.正人心(或中学为体) 开风气(或西学为用)12.福建船政学堂13.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4.新文化运动15.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允许次序颠倒)16.紧张严肃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题库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教育简史》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每空l分。

共22分)1.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第二种是“-------’,2.《中庸》提出 ----- 、 ------- 、 -------- 、 ------- 、------的学习五步骤。

3.“三,百,千”是指 ---------- 、 -------- 和----------- 。

.4.元代除普通国子学外,还有-------- 和----------。

5.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是----------- 。

6.----------------- 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

’7.中国人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是-------- 年建立的 --------- 。

8.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 。

9.------- 提出“活教育”课程的两条原则是---------- 和------------10.抗大全称是--------------,它的前身是-------------------------- 。

二、解释(每题6分,共l8分)1.六学二馆2.庚款兴学3.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三、简答(每题l0分,共30分)1.朱熹是如何划分小学和大学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宗旨的?2.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四、回答(30分。

可以二选一)1.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教育观点?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简答题:0.“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

(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

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

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

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

(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大同书》中是如何构建理想教育体系的?答:《大同书》是康有为构思理想社会的著作,完成于1884年,但直到变法失败后经过修改才发表。

《大同书》中包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想教育体制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

(1)人本院和育婴院,属于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6岁儿童入学;(3)中学院,11岁入学;(4)大学院,16岁以上中学毕业生。

《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思想与借鉴西方学制结合的产物。

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杜威的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

教改内容:(1)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通过日本传入中国;(2)设计教学法;(3)道尔顿制;(4)文纳斯特卡制也开始介绍到中国;(5)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做法也被引进中国。

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答:(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答: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

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

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6.何谓“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何影响?答:“九品中正”选士制度,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

中正官根据标准评定士人,将其分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即所谓“九品”,朝廷择“上品”任官。

这种制度,具体实施始自魏文帝曹丕执政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这种选士制度,在开始实行时,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到后来,则蜕变为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也不屑学习。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这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极作用。

7.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答:20世纪初,大批赴美留学生回国,使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剧增。

以反传统教育自居,并在世界范围的进步教育运动中有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恰好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

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

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通过日本传到中国,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也在中国加以推广。

此外,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做法也被引进中国。

所有这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独特的长处和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时教育界反对传统教学法的需要,克服了传统学科教学相互割裂、不能满足儿童个体生活需要及忽视儿童的个性发展的弊端。

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8.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9.简述孟子的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理论。

答:孟子关于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大的方面:(1)持志养气;(2)动心忍性:(3)存心养性;(4)反求诸己。

简述墨家对教育内容的主张。

答:墨家的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墨家主张培养“兼士”,其主要品德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

而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2)技能教育方面的内容:注重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和军事知识等技能训练。

(3)思维方法方面的教育内容:注重思维方法的教育。

10.简述我党早期的工农教育运动。

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积极地在工人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在北方,最早成立的工人教育机构是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1920年由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举办。

在南方,共产党上海支部于1921年在沪西小沙渡开办了劳动补习学校。

此后,在武汉、济南、广东等地,也相续举办了工人补习学校。

1922年11月,毛泽东等发起成立了湖南工团联合会。

1922年到1923年间,澎湃成立了海丰农民总会。

1925年至1926年,许多省都召开了农民代表会,通过了农民教育决议案。

农民教育运动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并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的骨干。

11.简述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

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继承辛亥革命未竞的事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

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

新文化的先驱们将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封建礼教。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文学革命和普及教育。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

五四前后,除了教育部所属的有关教改组织如教育调查会外,还出现了很多民间性质的教育社团,影响较大的是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科学社等。

1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答: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

因此,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的选择和采用起决定作用。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荀子认为当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有尊严,使人敬服;(2)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3)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违反师说;(4)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至于一般的传习学问,不在其列。

13.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答:(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

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14.解放战争期间在新解放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有哪些?答:教育政策:(1)要求各部队在战争进行中要保护各类学校和教育机关,必要时要派出军队进行保护;(2)对所接管的各级学校建立新的领导体制,取缔反动党团组织,取消训导制度,废除“党义”、“公民”、“军训”、“童子训练”等课程及有法西斯毒素和封建迷信的教材;(3)对原有教职员,除少数反动分子和破坏分子外,一律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4)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政治教育,使广大师生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认清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前途,明确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和个人努力的方向。

措施:(1)在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2)进行教育改革,迎接全国解放。

1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答:(1)中学、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范畴,各中等学校普遍开设地方干部培训班;(2)学制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不强求一律;(3)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形势和各地具体情况而定,要求精简、集中、密切联系根据地的建设实际;(4)各中等学校学生的班级编制和生活管理大都实行军事化;(5)学生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

16.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答: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培养的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团结协作精神。

17.明清两代在文教政策方面的主要政策是什么?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答:主要政策和措施:(1)尊孔崇儒,推崇儒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