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平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朝诗人。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
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纳兰性德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文学成就: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12]《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清家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
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
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更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12]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纳兰研究进入一个高潮。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自在,号菱湖,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
他是浙江嘉兴人,是浙西山水世家纳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平经历纳兰性德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纳兰容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对纳兰性德的文学才华有很大的影响。
他从小就对文学充满了热情,立志成为一名杰出的词人。
在求学时期,纳兰性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在国子监期间,他接触到了当时最新的文学思潮和先进的文化观念,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纳兰性德的学业并不顺利。
由于他的放纵和桀骜不驯,他常常逃课、游玩。
这导致他最终被学校开除,使他无法完成学业。
尽管如此,纳兰性德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文学艺术,并以其才华横溢的作品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
二、文学成就纳兰性德以其出色的词作而闻名于世。
他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词作描绘了人生百态,抒发了他自己的情感体验。
他善于运用比喻和意象,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纳兰性德的词作涉及各个方面的主题,既有对生活琐事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汪小菡《十七岁》中有这样的一句词:“目断魂消,累床纡缩到天明。
”这句词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纳兰性德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各种文学选本,并被后来的词人们广泛研究和传颂。
三、人生哲学纳兰性德的人生哲学可以概括为“活在当下”。
他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经历每一个情感的起伏。
他的词作中常常出现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这首词表达了对时光的流逝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他的人生哲学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人,并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诗人名人纳兰性德人物介绍PPT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哲学思想
从纳兰性德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受到了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侧重略有不 同。由于出身显贵,才华过人,纳兰性德最初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追求积极入世。 他在《渌水亭杂识》中大量描述了为君者和为臣者的处世之道,表露了身处政治 中心的纳兰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此外,大量的边塞词也表露了纳兰渴望在战场上 建功立业的野心。
诗词特点
注重用典、化用
纳兰性德共有348首词作,其中又100多首都涉及到了用典,数量大、比例 高,且纳兰用典自然贴切,与语境巧妙结合。如悼亡词《金缕曲·亡妇忌 日有感》下片中“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中 首句“重泉若有双鱼寄”中的“双鱼”出自《文选·古乐府之一》:“客 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是用“双鱼” 代指书信,期望能够与亡故的妻子互通书信。此外,纳兰性的还擅长化用 前人诗句,尤其喜欢化用唐宋诗人及花间派词人,化用方法多样、自然典 雅,含蓄蕴藉。
第二部分
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 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 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
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
经典作品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 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 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
介绍一下纳兰性德的生平经历
介绍一下纳兰性德的生平经历纳兰性德(1655 - 1685年),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原名纳兰成德,因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以下是对其生平经历较为详细的介绍:早年经历(出生 - 康熙十五年):- 顺治十一年(1655年)冬,纳兰性德出生于北京,因其出生于冬季,乳名“冬郎”。
- 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五六岁时就开始接受骑射技艺、兵法知识和满汉两语的文化教育,启蒙老师丁腹松教其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和八股文章。
- 康熙十一年(1672年),17岁的纳兰性德入国子监,成为贡生,因文采出众得到国子监祭酒徐文元的赏识,后徐文元将他推荐给自己的兄长内阁学士徐乾学。
- 康熙十二年(1673年),纳兰性德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但因病错过殿试。
在此期间他开始撰写《渌水亭杂识》,并结识了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等文人。
同年他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
- 之后他出资搜集著作,在老师徐乾学等帮助下,用近两年时间编订《通志堂经解》,收集了一百四十多种自宋元以来解释儒家经典的书籍。
仕途生涯(康熙十五年 - 康熙二十四年):- 康熙十五年(1676年),纳兰性德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
之后随康熙帝出巡昌平,期间作有《虞美人·峰高独石当头起》等词。
同年结识顾贞观,两人合编《今词初集》。
- 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1677年6月29日),妻子卢氏难产去世,纳兰性德此后创作了大量的悼亡词,如《青衫湿·悼亡》《沁园春》等。
- 康熙十七年(1678年)闰三月,顾贞观、吴绮辑《饮水词》成。
- 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二月,康熙帝东巡,纳兰性德作为护卫侍从,期间作有《长相思·山一程》等词作;八月,与副都统郎谈出使觇梭龙,期间作有《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等词。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五月,纳兰性德扈从康熙帝至古北口外避暑,八月至十一月,扈从南巡,至金陵、扬州、苏州等地。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与个人经历
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与个人经历1. 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鹤亭,号张石山民,江南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他生活在康熙时期,是清代文人群体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位词人。
2. 纳兰性德的作品特点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浪漫主义色彩、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情感描述著称。
他的作品意境优美、含蓄隽永,常常描绘出一种悲凉忧伤、离愁别绪的氛围,给人以深沉而富有共鸣的感觉。
他对音乐与艺术的爱好也使得他在词歌方面具备了较高的造诣,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3. 纳兰性德个人经历纳兰性德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在家族早逝后由祖母抚养长大。
18岁时与堂弟纳兰容若一起应举人出仕,后来因得罪权贵而流落江南,开始以文学为生。
性德的一生充满了荒芜与沧桑,他多次遭受官场排挤和家族变故的打击,在此过程中饱尝世事无常之苦。
然而,这些挫折与困境也让他对悲欢离合、人生百态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4. 纳兰性德的代表作品纳兰性德共创作了数百首词曲,留下了众多不朽的佳作。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有《长相思·山一程》、《浣溪沙·漠漠轻寒》等。
这些作品既能体现纳兰性德个人遭遇及情感体验,又具备普遍可感受到的哲思和艺术价值。
5. 对后世影响纳兰性德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以其独特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才华出众的词曲创作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开创了纳统派词风,成为清代中期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与思想对后来的文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以及个人经历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他的作品和探索他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清代文学和那个时代人们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
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引导语:《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为纳兰性德的词作品。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
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对于纳兰性德估计很多人听过,他是清代词人,文风婉约优美。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作者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供大家学习。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1685年7月1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祖籍开原威远堡镇东北的叶赫河岸,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词人、学者。
纳喇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
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一年后,太子易人,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
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
他是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萦云、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
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纳兰性德,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
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3],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康熙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清史稿》有传。
有词集《侧帽集》《饮水词》刊行于世,后人合称为《纳兰词》。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 年7月1日)纳兰性德病故,享年31岁。
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浮生萦云,婚后三年卢氏难产不幸亡故。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简介?经典纳兰词赏析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简介?经典纳兰词赏析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
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后世学者何焯编撰有《通志堂经解目录》)。
辑有《全唐诗选》。
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
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
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合为《纳兰词》。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纳兰性德知识点总结
纳兰性德知识点总结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灵素,号南溪,清代诗人。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
他的诗作以清丽清新、婉约含蓄而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纳兰性德的生平事迹、诗歌特点、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生平事迹纳兰性德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颖好学,精通经史。
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很高修养的文人,对纳兰性德的文学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幼聪慧的纳兰性德很早就展现了出色的文学天赋,被誉为“神童”。
他十岁时就已精通《书经》、《三礼》、《诗经》等经典著作,被称为“小诗仙”。
在儿时,纳兰性德的家境颇为殷实,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他的命运在十七岁时发生了改变。
其父逝世后,家庭陷入了经济困难。
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纳兰性德开始在海上贩运货物,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的苦难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在海上漂泊的生活中,纳兰性德曾多次遭受到各种挫折和磨难,但他却依然沉浸在诗歌创作之中。
他的诗作多描绘了寂寞、孤独、离别等主题,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怨和忧伤。
1685年,纳兰性德因病过世,年仅三十一岁。
然而,尽管他的一生短暂,却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学遗产,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文学宝藏。
二、诗歌特点纳兰性德的诗歌特点主要包括清丽清新、婉约含蓄、情感真挚等方面。
首先,纳兰性德的诗歌以清丽清新、鲜明的特点著称。
他的诗篇多以婉约含蓄的文字表达,擅长以淡泊的笔墨描绘出田园风光、山水景色等美好的自然景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洒脱。
其次,纳兰性德的诗歌情感真挚,能够表现出深沉的哀怨和忧伤。
他在诗作中多以离别、孤独、寂寞等主题为题材,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神思融入其中,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此外,纳兰性德的诗歌清丽婉约、含蓄而不失深沉,有时候表现出一种婉约之美。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营造出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唯美氛围。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于二十二岁时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其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与世长辞,葬于京西皂荚屯。留有三子四女。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清贵公子,康熙御前带刀侍卫(错了,带刀侍卫是小宝,他只是侍卫,不带刀),亦会骑射,康熙出行,总爱令他随驾出征。纳兰词名盛极一时,花间小词凄婉哀怨,冷峭绝伦,一些边塞词也写的极好(今古山河无定数,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等等,总之好词极多),当时名震海外,高丽人惊叹:“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王国维更是有言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本文不是评他的词,不多讲了。但纳兰的身世与他的性格大有干联,不得不提一下。
纳兰的父亲明珠,辨若悬河,兼通满汉文字,被封太傅,有才华。但亦是个贪欲无度之人,独揽朝纳,卖官鬻爵,他的母亲也绝非什么贤淑女子,醋劲极大,而且心如蛇蝎(这个词过份了点?也不会)。一次明珠见倒茶的小婢眼眸长的美,便多看了两眼,第二天,收到夫人送来的锦盒,打开一看,里面便是那小婢的眼珠。是以说在纳兰家那朱薨碧瓦之下包藏着数不尽的罪恶,殊不为过。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留《纳兰词》著称于世。被誉为清代词家三绝之一。纳兰容若是清代文坛的一个奇迹,今天,年轻人对纳兰词的热情依旧不减,以致有“纳兰一族”之说。纳兰容若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
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正三品。
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生于天潢贵胄之家,赫赫宰相府,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
娶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继娶官氏,赐淑人。
其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
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其居渌水亭经常为他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无形中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
而且,这些多是其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
其词现存348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
纳兰性德是朱邸红楼中的贵公子,才华艳发,多愁善感,气质上受汉文士影响很深。
虽曾有积极用世的抱负,却更向往温馨自在、吟咏风雅的生活。
侍卫职司单调拘束、劳顿奔波,远不合他的情志,使他雄心销尽,失去了“立功”、“立德”的兴趣。
上层政治党争倾轧的污浊内幕,也使他厌畏思退。
诗人禀性和生活处境相矛盾,是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端的悲剧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长期随驾出巡还破坏了他的家庭生活。
纳兰性德生平介绍
纳兰性德生平介绍纳兰性德生平介绍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纳兰性德生平介绍,希望大家喜欢!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
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为避太子讳始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他年少聪颖过人,工诗文、擅骑射,文武全才,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十二岁时参加了殿试,得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但他并没有如愿成为翰林院庶吉士,而是受到皇帝的赏识留在身边伴驾,授予三等侍卫官职,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在旁人眼里,这种“皇恩眷顾”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可纳兰性德的文人气质及其对汉文化的向往是与这种赳赳武夫的差事大相径庭的,本来就淡薄门第利禄的他并不以为然。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悦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纳兰性德生平
纳兰性德生平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
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最有名的有《长相思》《浣溪沙》等等。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
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
说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
最初打动我的,便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
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夜深千帐灯”的壮美,还是“故园无此声”的委婉,纳兰将生活跃于纸上,这种美,都是心灵的体验。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风格及对后世影响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一、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子真,号石屏山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
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小饱读诗书,精通古文和诗词。
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清代晚期,对于该时期的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作品风格1.感伤悲凉:纳兰性德的作品以感伤悲凉为主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爱情失意以及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复杂情感。
他擅长描绘离别之情和对过去幸福时光的怀念。
2.唯美细腻:纳兰性德的作品语言优美婉约,运用了大量含蓄委婉而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
他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来表达情感,使作品更加细腻动人。
3.自省思考:纳兰性德在其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和反省。
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痛苦、迷茫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探索。
4.借古讽今:纳兰性德在部分作品中借用古代典故或历史人物来批判现实社会,流露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情绪。
三、对后世影响1.文学艺术影响:纳兰性德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思想内涵,在清代文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细腻婉约的作品风格,开创了晚清詩風,为后世文化大师尊崇。
2.教育启示:纳兰性德自幼秉承严谨求真的学习态度,注重诗歌技巧与内心真挚感情的结合。
他的作品激发了很多读者对美好情感和知识追求上进精神。
3.情感共鸣:纳兰性德描写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纠结的情感,使得后世读者能够从中找到共鸣。
他的作品经典而真实,留给后世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
4.文化传承:纳兰性德的作品广为流传,并译为多种文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也对海外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总结纳兰性德是清代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他以独特的作品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文学界的璀璨之星。
他的作品悲凉而美丽,挖掘了人类情感世界和生命意义的深处。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情感、对社会现实和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和诠释,这使他的影响超越时代,在后世还能引发人们对美好与真善、审美与情感等层面的思索。
纳兰性德人物简介
纳兰性德人物简介生平、感情经历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1]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
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命运多舛,年命不永,情深不寿。
与他最亲近的三个女子,劳燕分飞,谱下了一曲曲凄婉的哀歌。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十八年来堕世间,听花嚼芷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纳兰在18岁那年,情窦初开,整日嚼着香草,弹弄琵琶,寻觅着意中人。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这小女子娇美可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泪痕仿佛秋雨中的一朵芙蓉花,插在鬓上的钗环轻轻颤动,离去时,她转过回阑,拔下头上的那根精致玉钗,轻叩着回阑。
纳兰性德简介
三一文库()〔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纳兰性德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1685年7月1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祖籍开原威远堡镇东北的叶赫河岸,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词人、学者。
纳喇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
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一年后,太子易人,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
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
他是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萦云、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
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纳兰性德,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
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3],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康熙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清史稿》有传。
有词集《侧帽集》《饮水词》刊行于世,后人合称为《纳兰词》。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 年7月1日)纳兰性德病故,享年31岁。
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浮生萦云,婚后三年卢氏难产不幸亡故。
纳兰性德又续娶图赖之孙女官氏。
《百家讲坛》讲师曾言,纳兰性德在与卢氏结发之前,曾与表妹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曲。
在卢氏死后,纳兰性德曾作过多首缅怀诗,之后,又与一女子有情,有诗句为证,但史实有待考证。
纳兰性德人物简介
纳兰性德人物简介生平、感情经历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1]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
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命运多舛,年命不永,情深不寿。
与他最亲近的三个女子,劳燕分飞,谱下了一曲曲凄婉的哀歌。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十八年来堕世间,听花嚼芷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纳兰在18岁那年,情窦初开,整日嚼着香草,弹弄琵琶,寻觅着意中人。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这小女子娇美可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泪痕仿佛秋雨中的一朵芙蓉花,插在鬓上的钗环轻轻颤动,离去时,她转过回阑,拔下头上的那根精致玉钗,轻叩着回阑。
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生平简介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属满洲正黄旗,他的家族纳兰氏是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也就是后来的叶赫那拉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纳兰性德生平简介纳兰性德出生在顺治十二年,满族人,字容若,通常也被称作纳兰容若。
本名叫纳兰成德,避讳改成性德。
纳兰性德是清朝非常有名的词人,一生作品广为传唱。
他出生于名门贵族,父亲乃康熙时期的大学士、重臣纳兰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的五女。
此外纳兰家族还是清初大姓之一,纳兰性德的曾祖父的妹妹嫁给努尔哈赤做妃,为皇太极之母。
纳兰性德身为朝廷重臣纳兰明珠之子,在外界看来应当享尽荣华富贵,可他并非安于现状。
他跑到康熙身边做武官,陪皇帝游历大江南北,参与战略侦察,还编制著述,因此受赏多次,是一位文武兼备的青年才俊,小小年纪就颇得皇上器重,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满腹经纶的纳兰,一生淡泊名利,厌倦了官场充满虚伪的做派。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就是他当时的内心写照。
纳兰明白虽有一身才华却并不能一等侍卫上大展拳脚。
康熙16年,妻子的去世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也是在这期间诞生了被后世传唱的《饮水词》,成为纳兰的巅峰之作。
纳兰性德于康熙24年抱病而终,年仅30岁,实在很可惜。
纳兰性德诗词特点纳兰性德诗词大概有348首,包括了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情诗等,作品集有《侧帽》、《饮水》,一般统称为纳兰词。
纳兰性德的词量不大,眼界狭窄,不过诗词本来就因为情缘而柔美,正好他本人就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所以他的诗词中有很多经典之作。
纳兰性德诗词以事物的特性照见事理,而描写的景物中主要以水和荷花为主。
偏爱水的纳兰性德把一处别业取名为渌水亭,以便与友人聚会,邀请了当时的文人共同探讨诗词。
在傍水的渌水亭内,纳兰性德借用水的特性,创作了了富有清丽、涵远的诗词。
另外,荷花有君子之风,象征着高尚的品质,也受到了纳兰性德的青睐。
走进纳兰性德
身在高门广厦, 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侧帽集》 《饮水词》
《纳兰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长子,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1655年1月19日)出生 于满州正黄旗。 17岁入太学读书 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 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 二甲第七名 31岁时,于康熙 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 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 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生平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长子,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1655年1月19日)满州 正黄旗人。 17岁入太学读书 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 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 二甲第七名 31岁时,于康熙 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 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 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纳家 兰家想,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 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山盟海誓 的诺言,只剩下一个依稀的背影。 金甲的战神披着天边的彩霞在故 事中定格成永恒的记忆,猜得中 绚烂的开头,又有谁见到了那早 已注定的结尾?
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 多好。
“若容相访饮牛津” ——牛郎织女的故 事。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 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 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 丛认取双栖蝶。
白头偕老
真 心 真 爱 真 情 实 意
相 知 相 恋 相 濡 以 沫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纳兰容若即纳兰性德,是纳兰明珠的儿子。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
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
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成长经历
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寄情诗词
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
作为皇帝身边的纳兰性德,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
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内心深处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一生虽懂骑射好读书,却并不能在一等侍卫的御前职位上挥洒满腔热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
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
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
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
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藏书大家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
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后世学者何焯编撰有《通志堂经解目录》)。
辑有《全唐诗选》。
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
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
嘱友人秦松龄、朱彝尊为购求宋元诸家经解,得抄本140余种,环拥古书万卷,建藏书楼“通志堂”、“珊瑚阁”,以弹词歌曲、评定书画、鉴藏古籍为乐。
藏书印有“珊瑚阁”、“绣佛斋”、“鸳鸯馆”等字。
英年早逝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葬于何处位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
建于清代顺治三年,总面积约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两个部分,共有宝顶9座,土坟两座。
纳兰性德墓的宝顶建筑宏大,底座为青石,宝顶中部为汉白玉,镌刻有图案,上部为三合土夯实的半圆顶。
纳兰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后多次被盗。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
1970年冬,被彻底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