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说课稿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说课稿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说课稿郑清凤老师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和地位本课介绍了明清两朝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
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往,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但清朝的对外关系却转向保守落后与闭关锁国,这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导致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衰落,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学习本课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当欧美资本主义的国家迅速发展时,封建的中国却停滞不前,到清朝的中期,却陷入了深刻的危机。
本课在《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根据新课标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调动从课外学习中得到的相关知识,学会从课本内、外多渠道获取信息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发扬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闭关锁国政策的学习使学生以史为鉴,树立开放意识,自觉拥护今天改革开放的政策。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为突出重点,通过图文资料,设计活动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加深认识。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过程入手,通过辩论、史料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二、学情分析本课目标达成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他们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内容容易理解,而对理性的、概念性的知识不太容易认识。
从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看学生对郑和、圆明园等内容比较熟悉,有一定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但对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把握,所以在设计时应深入浅出,通过问题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自-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说课稿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说课流程一、学情分析二、教材地位三、教学目标四、重点与难点五、教学方法六、课前准备七、教学设计八、板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开始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对某些问题开始有了一定的看法。
根据这些特点,在本堂课中本人设计了一个活动(“记者招待会”)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也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二、教材地位本课内容主要是明清两朝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郑和下西洋是对唐宋时期开放的对外交往的继承,体现中国人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体现了明朝初期开放式的对外关系。
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贫困落后,为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和掠夺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
前者增加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后者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1、(知识目标)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让学生知道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也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他的远航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加强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的意识,同时树立民族自豪感。
2、(能力目标)在学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过程中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闭关政策相关知识(闭关政策的含义、表现),引导学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唐宋以来的开放传统和现今的对外开放的成就,增强开放的意识四、重点与难点重点:(1)、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及通过郑和下西洋相关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清朝闭关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难点:闭关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及原因五、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制作的课件、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讨论学习。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word教案 (2)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运用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概述郑和七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辩证地分析其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壮观景象。
2.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体会、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
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对航线沿途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小故事。
4、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郑和下西洋是对唐宋时期开放的对外交往的继承,体现中国人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2.认识到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贫困落后,为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和掠夺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课前预习】2.明朝的西洋指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沿岸一带。
3.1405—1433年,郑和共七次下西洋。
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
4.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积极:a.见证了大明国力,展现了技术的高超。
b.加强了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目的在于宣扬,不计;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者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
随着明朝国力,远洋航海的壮举被当成而遭废止。
5.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a.严禁沿海人民擅自b.只开放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c.严格进出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
d.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6.作为皇帝,您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您选择郑和的理由是什么呢?(从郑和的个人经历、品质、信仰以及皇帝的忧虑去分析)7.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我的疑惑】你在预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内容探究与活动】导入:幻灯片展示两张图片图一:《郑和下西洋邮票》和图二:《漫画:鸟笼中的君臣对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北师大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北师大版)江苏省高邮外国语学校集体备课教案课题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型新授编号0723时间主备复备审核教学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影响。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和评价郑和下西洋。
教学难点理解闭关政策的含义及其影响。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个人复备知学一、目标展示揭示目标预学二、预习检查郑和下西洋条件:①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②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_______,船上配备航海图和_______。
时间:1405年---1433年,先后____次。
范围: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_______和_____一带。
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②加强了中国与________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闭关政策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但它限制了我国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阻碍了________的交流。
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______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前预习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
互学三、合作探究.郑和下西洋有哪些有利条件?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客观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郑和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郑和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各船成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说课稿)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说课稿)一、课程标准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二、教材分析明清两朝是封建制度的晚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本课内容介绍了明清两朝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对外交往活跃频繁。
明朝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郑和下西洋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但清朝对外关系却转向了保守落后与闭关锁国,这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停滞与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教科书共分两个子目介绍本课内容,“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初期开放式的对外关系,“闭关锁国”介绍了清朝保守落后的对外政策,两种不同的政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后者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三、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初一年学生学习的内容。
初一年学生活泼好动,开始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对某些问题开始有了一定的看法。
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中本人设计了一个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也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选择了典型的、孩子们有兴趣的图片、文字等材料配合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掌握:经过本课的学习,知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闭关锁国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2)能力要求:培养使用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理和解历史知识的能力;使用比较方法分析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形,让学生理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宏伟景象。
(2)阅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体会、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
(3)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对航线沿途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小故事。
(4)比较、分析开放政策与闭关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课相关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经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备的一个条件的观念,让我们每一个未来的建设者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
郑和下西洋说课稿
1、环节
本课教学共分五个环节,即新课导入、郑和西 洋、清朝的闭关锁国、升华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巩固练习。
2、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2)郑和下西洋 ①、记者招待会 ②、西洋的地理范围 ③、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 (3)清朝的闭关政策 ①、清朝闭关政策的含义 ②、清朝闭关政策的具体表现 ③ 、清朝闭关政策的影响 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 (4)升华总结 (5)练习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闭关政 策相关知识(闭关政策的含义、表现),引导学生分析其 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 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唐宋 以来的开放传统和现今的对外开放的成就,增强开放的意 识。
1、重点
(1)、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及通过 郑和下西洋相关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 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清朝闭关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一、郑和下西洋
1、基本内容 (1)、时间: (2)、次数: (3)、规模:每次两万人左右 (4)、到达最远的地区: (5) 、出发地点: (6)、远航目的: (7)、历史影响: 2、西洋的地理范围 3、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二、清朝的闭关政策
1、闭关政策的含义 2、闭关政策的具体表现 3、闭关政策的影响 4、闭关政策的原因
本课内容主要是明清两朝的历史,在中国历史 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郑和下西洋是对唐宋时期 开放的对外交往的继承,体现中国人放眼世界的开 阔视野。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贫困落后,为 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和掠夺产生极为 严重的消极后果。
1、(知识目标)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让 学生知道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郑和也就成为 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他的远航加强了中国和亚非 各国的友好关系,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加强和亚非拉发展中 国家的友好关系的意识。 2、(能力目标)在学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过程中 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本课主要内容为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以及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教材通过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后果,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和外交活动,认识闭关锁国对我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这两个历史事件可能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以及小组讨论、探究等互动方式,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此外,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从而形成全面的历史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和后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情感,认识闭关锁国对我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背景、过程、影响;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和后果。
2.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为例,分析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教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视频资料等。
3.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说课稿)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的第6课。
这一课着重从对外政策的角度,通过从开放到闭关的转变讲述明清时期由繁盛走向衰落的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了解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认识闭关政策是清朝保守落后的对外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政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后者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使学生领悟到对外开放是国家经济文化繁荣、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课标要求本课的课程标准是: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设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在感知、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在解读闭关政策的过程中,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四)教学重难点的设定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航行最远的一次远航,这一行为彰显了明朝初年国力的强盛和技术的领先,郑和的远航,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和中华文明的传播,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
追溯郑和远航的路线,想象一路的艰辛,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河);
到达地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
海技术,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统治者的支持。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表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拥有 设备
到达 范围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7
4
27800人
1000~1500人
共200余艘
17艘
大船长151.8米, 旗舰长24.5米,宽
宽61.6米
6米
1 160人
4艘
长34米,宽8米
航海图,罗盘针
亚非30多个国家 和地区
罗盘针 美洲
罗盘针 印度
刘 家 港
红海沿岸
非 洲 东 海 岸
郑和最大的宝船 约150╳ 60米
哥伦布最大的旗舰 约 25╳ 6米
>一个标准足球场 <半个篮球场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是世 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郑和远航各国,促进了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 交流,增强了政府间和人民间的友谊,而且推动华侨移 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 什么是闭关? 2、 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3、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4、清朝的闭关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闭关政策的产生是与中国比较稳定的小农自给自足、农 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相适应的。当时中国的资 本主义萌芽虽有缓慢发展,但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自给 自足的封建经济,不需要大宗的外国商品。封建的自然 经济使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虚骄自大,闭关自守。闭 关政策并非完全闭关,对外贸易时还有照顾外商之意。 乾隆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 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巾为西洋各国及 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 治,清军入关后,一些抗清力量转入南洋一带,清政府 担心这些人重新打回来。而这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 经常进行海盗活动,甚至把炮艇开到中国沿海、内河, 进行武装讹诈,这更使清政府忐忑不安,担心中国人民 跟外界接触后会“滋扰生事”,威胁它的统治,故实行 闭关政策。 阅读上述材料,找出: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 政策?
教师招聘初中历史说课稿:《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我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北师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由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两目构成。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同时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往。
“闭关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闭塞和停滞。
二、说学情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历史课,并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和积累,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影像视频资料以及图片的方式,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来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本课的理解和掌握。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史实,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感悟郑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体会闭关政策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对外开放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闭关政策的含义及原因。
【难点】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托尔斯泰说过:“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课下搜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
通过小辩论会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共分两个子目,“郑和下西洋”和“闭关政策”。
前者体现了明朝初期开放式的对外关系,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后者介绍了清朝保守落后的对外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齐读导言部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引导学生回忆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学生归纳出郑和下西洋具备的条件:A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B唐宋以来,我国的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C罗盘针的使用等。
通过归纳,使学生学会联系前后知识。
2.郑和下西洋的情况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由学生课前寻找相关的资料,上课时介绍,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放一段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录像,同时强调学生要从片中抓取重点信息。
然后每一学习小组派代表就所抓取的信息在《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地、所经过的地区和最远到达的地方。
(通过读图,解决这一重点问题)教师强调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课下收集欧洲航海家航海的情况,制成对比表格,从时间、船数、航船大小和随航人数上来对比。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1 新人教版
课题: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简述闭关锁国的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有关史实的比较,培养学生横向看历史、立体看问题的能力。
通过辩论的方式,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
情感目标:郑和是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对加强我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起了重大作用。
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难点:理解明清盛世表现的后面是停滞落后,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危害教学过程:一、启动课堂1、复习旧知:听写上节基础知识2、课堂导入回忆明清两朝的历史,两者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时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科技文化上也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是,两者在对外政策上却大不相同,明清两朝分别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请和我一起共同走进第23课。
二、学习导航基本采用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必要教师点拨的方法。
第一目: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到达地点、意义?2. 郑和下西洋会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的航海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时间早(前者是15世纪初,后者是15世纪末);规模大:见128页表格。
结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第二目:1、什么是闭关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为什么要推行闭关政策?2、闭关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点拨:闭关原因:(1)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2)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3、课堂小结:闭关政策的产生是与中国比较稳定的小农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相适应的。
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已有缓慢发展,但是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不需要大宗的外国商品。
封建的自然经济使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虚骄自大,闭关自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6(说课)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23 课
红海沿岸
天方
非洲东海岸
刘家港
榜葛刺
古里
占城
爪哇
大连市第四十五中学 艾宛 虹
七年级历史下第23课
1、假如你是郑和,在航行前你 们都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当时远航 已具备了哪些条件?
2、你和你的船员们都遇到了哪 些困难?你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大连市第四十五中学 艾宛 虹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 前夜危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围绕“明清两朝对外关系” 这一主题,分两个子目进行了对比介绍。其中,第一子目“郑和 下西洋”体现了明初开放式的对外关系,第二子目“闭关锁国” 介绍了清朝保守落后的对外政策,两种不同的政策导致了截然不 同的结果。郑和下西洋是对唐宋时期开放的对外交往的继承,体 现中国人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但自明朝中后期之后,尤其是清 朝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这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 的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停滞与倒退, 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为近代中国不断 遭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和掠夺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为初二中 国近代史学习做铺垫,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唇枪舌剑辩一辩
正 方:闭关锁国利大 VS
反 方:闭关锁国弊大
>
利
弊
利只是 弊却是 眼前的 将来的 暂时的 长远的
影 响: 防御侵略 阻碍交流 限制发展
到184粮0年食鸦产片量战:争中爆国发=1时/5为美止国,
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
美铁国产已量接:中近国10=10/01公0法斤国;=1/40英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清朝保守外交——闭关锁国
1.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人们无需同外界进 行太多的交往。 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 了中国的进步。 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 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 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 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 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产生 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
教学难点 闭关的原因和消极影响。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 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 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 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培养观察 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的能力。 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 信息的能力。 收集相关资料,写一篇游记,培养文字组织 能力。
闭关锁国的正面影 响是否大于负面影 响?
情感升华 课堂小结 小结设计:
郑和七下西洋送去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带去了中国人 民的深情厚意,迎来了外国的使臣,建立了贸易网与外交关系。 从清王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对外学习先进 文化的途径,中国由海上强国向内陆化发展。近代以后,中国 早已经落伍于世界,西方殖民者凭借坚船利炮在中国横冲直撞, 中华民族历史上刻上永久的耻辱。巨大的反差让人深思!开放 与包容,锐意探索与和平铸造国运昌盛之道!相反,自我封闭、 夜郎自大则会断送民族生机! 今天的我们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郑和的伟大, 我们纪念他开拓创新、扬帆万里睦邻友好的精神,而我们今天 改革开放,就要向他一样避风斩浪、勇往直前,再创中华民族 的辉煌!
马 六 甲 华 人 朝 拜 郑 和 庙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马 比欧洲航海家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 六 甲 海史上的壮举。 三 宝 庙 三 郑和航海壁画 宝 南京各界人士祭奠郑和 井 印尼三宝庙
郑和航海油画
马 六 甲 华 人 朝 拜 郑 和 庙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表
郑和 1405--1433
7 2.7~2.8 万人 共200余艘
哥伦布
1492--1504 4 1000--1500人 17艘
达· 伽马
1497--1498 1 160人 4艘 长34米,宽8米 罗盘针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拥有 设备 到达 范围
大船长151.8米, 旗舰长24.5米,宽 6米 宽61.6米
2.具体表现有哪些?
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 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3.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 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 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 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 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 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郑和与欧洲航海家具有什 么精神呢?郑和精神是什 么呢?
马 六 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甲 三 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 宝 庙 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 三 郑和航海壁画 宝 南京各界人士祭奠郑和 井 印尼三宝庙
郑和航海油画
教学过程
关注现实,课堂拓展
活动五:2010年就是纪念郑和下西洋( ) 周年,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郑和呢? 如果要举办纪念大会,你会定一个怎样的 口号呢?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关注现实, 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历史知识的迁 移能力。
大与富有,和平的交往,贸易往来等)
问题驱动,感受新知 活动二:快速抢答: 1.西洋是指今天哪儿?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3.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 4.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次数分别是?
活动三: 根据刚才的路线演示,分小组抢答问题。
2 4 、郑和七次下西洋必经的第一个海峡是什么海峡? 、地图上的三宝垄是在今天的哪个国家? 3、如果你是郑和,要从南海进入印度洋必定经过哪个海峡? 1 、郑和下西洋的起点在哪?起止时间是什么? 5、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航海图,罗盘针
亚非30多个国家 和地区
罗盘针
美洲
印度
思考讨论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航海?
明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明朝造船业发达,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 统治者的支持
4.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初一年学生学习的内容。初 一年学生活泼好动,开始具备一定的思维 分析能力,对某些问题开始有了一定的看 法。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中本人设计了 一个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同时也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根据初一学生 的认知水平,我选择了典型的、孩子们有 兴趣的图片、文字等材料配合学习,激发 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手段和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 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精讲深化、设疑讨论、列表分析。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问题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历史人物扮 演。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纪念邮票,提出问题: 1.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 2.看邮票猜一猜,郑和航海曾经到达 哪些地方?
导入新课:
马 六 甲 华 人 朝 拜 郑 和 庙
马 六 甲 三 宝 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 庙 三 郑和航海壁画 看邮票猜一猜,郑和航海曾经到达哪些地方 ? 宝 南京各界人士祭奠郑和 井 印尼三宝庙
郑和航海油画
分组活动,感受新知
活动一:郑和访谈录 把全班学生分成皇帝组、郑和组、郑和随从 组与外国使者组,每小组同学收集相关资料,并 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初步了解郑和 下西洋的原因、经过与影响等,同时也锻炼了学 生们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拓展:
2010年就是纪念郑和下西洋( )周年,你会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郑和呢?如果要举办纪念大 会,你会定一个怎样的口号呢?
教学过程
问题驱动,感受新知
活动六:点评学生精彩表现,鼓励其他各组学生继 续加油。自由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具体表现有哪些? 3.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议一议:闭关锁国的正面影响是否大于负面影响?
问题驱动,感受新知
活动四:讨论思考: 1.完成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表。你有 什么感受? 2.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航海?
3.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 4.郑和与欧洲航海家有什么共同的精神?什么是 郑和精神? 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培 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团结合作的精神。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嘉祥县纸坊镇第二中学 任宪法
一、教材分析
明清时期是中华帝国专制统治的晚期, 本课介绍了明清两朝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 策。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对外交往 活动频繁。明朝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 洋,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往,促进 了南洋的开发。但此时清朝对外关系却转 向保守落后与闭关锁国,虽对西方殖民者 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阻碍 了中国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停滞与倒退, 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郑和随从组的问题: 3.作为郑和的随从,你为什么敢加入下西 洋的队伍?请介绍一下你都到过哪些国家 好吗?(探险,参与盛大的远航,到达很多国家,
感受异国风情,受到沿途国家友好热情招待,进 行贸易往来,带回麒麟等吉祥动物等)
外国使者组的问题: 4.欢迎您到中国来,是什么样的信念让您 搭乘郑和的船只来到中国?(仰慕大明的强
反馈检测
1、从郑和的经历或精神中,你觉得给自己 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启示? 2、从开放到闭关锁国政策改变的史实中, 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哪些方面的 借鉴?请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一、明朝开放的外交——郑和下西洋 1. 原因: 2. 经过: 3. 影响: 4. 评价郑和: 二、清朝保守的外交——闭关锁国 1. 原因: 2. 内容: 3. 影响:
皇帝组的问题: 1.作为皇帝,您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您 选择郑和的理由是什么呢?(郑和下西洋的 原因,郑和的个人经历、品质、信仰)
郑和组的问题: 2.面对惊涛骇浪,您接受这项任务的 勇气来源于什么?(皇帝的信任,甘愿
冒险的精神,高超的航海技术<罗盘针、宝船, 精通天象>,对沿途国家宗教信仰的了解、和 平友好的外交,还有大明充实的国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