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
电影技术名词解释和简答
电影技术名词解释和简答(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场面调度场面调度一词来自法文mise-en-scène,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
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电影场面调度 mise-en-scne,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象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
一个是静、亮、暖色,另一个是动、暗、冷色,这两个片断多次对比着交递出现,能使观众在紧张的气氛中,更强烈地感受地下工作者为革命冒生命危险的优秀品质。
电影场面调度 - 演员调度①横向调度。
演员从镜头画面的左方或右方作横向运动。
②正向或背向调度。
演员正向或背向镜头运动。
③斜向调度。
演员向镜头的斜角方向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④向上或向下调度。
演员从镜头画面上方或下方作反方向运动。
⑤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
演员在镜头画面中向斜角方向作上升或下降运动。
⑥环形调度。
演员在镜头前面作环形运动或围绕镜头位置作环形运动。
⑦无定形调度。
演员在镜头前面作自由运动。
导演选用演员调度形式的着眼点,不只在于保持演员和他所处环境的空间关系在构图上完美,更主要在于反映人物性格,遵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必然要进行的动作逻辑。
电影场面调度 - 摄影机调度电影场面调度电影场面调度图册摄影机调度的运动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以镜头位置分,有正拍、反拍、侧拍等形式;以镜头角度分,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拍及旋转拍等形式。
一般来讲,若干衔接镜头,用同一个运动形式拍摄,会给人流畅的感觉,用忽而仰,忽而俯的角度拍摄,会给人强烈的对立感觉。
电影的场面调度是演员调度与摄影机调度的有机结合,两种调度相辅相成,都以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所决定的人物行为逻辑为依据。
作者电影理论名词解释
作者电影理论名词解释一、前期电影理论前期电影理论主要是以法国电影理论家让·德拉萨尔为代表的新浪潮电影人,围绕着梅里爱的实验电影展开。
新浪潮的理论家们宣称他们试图为电影建立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美学观念,对已有的传统电影理论进行反叛与颠覆,并且提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观点。
主要包括: 1、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一种“无声的戏剧”。
二、后期电影理论后期电影理论就是好莱坞的现代电影理论,以库布里克和戈达尔等人为代表。
此时,在电影业上的成功已经使得好莱坞电影逐渐取代了欧洲文艺电影成为全球的主流电影。
但是,好莱坞的电影人依旧认为他们是在进行艺术创造,所以大多采用艺术电影理论的基本方法来从事电影工作。
由于受到梅里爱的实验电影和法国先锋派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的艺术电影往往能够更加自由地探讨个人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流手法2、蒙太奇结构3、内在性原则4、类型电影3、形式的内在性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应当具备电影作为艺术的共性,还应当充分满足作为艺术的个性。
而“形式的内在性”正是满足这两种要求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形式的内在性”强调的是电影语言、叙事策略等内部形式与情感主题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融合的关系,即“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因此,通过镜头角度的设置、摄影机运动、剪辑技巧等外在手段来营造一种艺术氛围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通过外部表现形式,将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层面的追求真正呈现出来。
三、创作特点1、客观再现式影像风格2、极端写实性3、非线性叙事结构4、注重电影语言四、评价及影响1、法国新浪潮新浪潮电影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历经40余年,成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最为活跃的电影运动。
其运动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摆脱传统电影的束缚,追求电影语言本身的新变化,探索电影艺术的新可能。
法国新浪潮电影在这一时期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3、形式的内在性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应当具备电影作为艺术的共性,还应当充分满足作为艺术的个性。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
电影学名词解释集锦1.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60年代中期西欧电影理论界出现的新学派。
70年代在英美电影界也流行起来。
(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这一类型的理论是在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哲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其特点大致如下:①与西方其他理论相比,它的内容十分庞杂,既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派之论。
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结构主义或符号学的术语和分析方法。
②这些理论的论述风格都比较抽象,比较富于哲理,也可以说比较富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色彩。
③它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处于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中。
一方面这一理论是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下产生的;另一方面电影理论的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这一类型的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理论界追求美学深度的趋向和一般美学界日益重视的电影艺术分析的趋向汇合的结果。
它的特殊性与含混性也就是由这一特点产生的。
作为代表,主要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首次在《电影中的符号与主义》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彼德·沃伦;罗纳德影像结构分析;帕索里尼在《电影诗学》中的“诗歌电影”理论等。
2.电影符号学一种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研究的理论(创始者是麦茨)认为①电影本性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艺术家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
②电影艺术的创造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程式”,电影研究应成为一门科学。
③电影语言不等于自然语言,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学符号系统本质相似,电影研究应该借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工具。
④电影研究应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原则而系统化。
⑤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是外延和叙事,主张宏观结构分析与微观结构分析并重。
它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中期,帕索里尼的《电影诗学》,意大利的艾柯《电影符码的组接方式》以及沃伦的《电影中的符号和含义》极大推动了其发展,但真正建构电影符号学理论大厦的还是法国的麦茨的《电影语言》和《语言与电影》两部巨著。
电影学考研常见名词解释汇编
目录蒙太奇 (2)【蒙太奇的种类】 (2)【蒙太奇的句型】 (3)库里肖夫效应 (4)作者电影 (4)诗电影 (4)左岸派 (5)电影眼睛派 (5)德国表现主义 (6)超现实主义 (6)超现实主义电影 (6)法国印象派电影 (7)布莱顿学派 (7)新现实主义 (8)新浪潮 (9)真实电影 (10)杂耍蒙太奇 (11)同期录音 (12)《想象的能指》 (1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12)独立制片 (13)景深镜头 (14)升、降格 (14)升格 (14)副光 (15)借位拍摄 (15)跳切 (15)声画对位 (15)180度表演区 (16)场面调度 (16)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 (17)规定情境 (18)格式塔心理 (18)情节点 (18)套层结构 (19)生活流 (19)画外空间 (19)类型电影 (19)理性电影 (20)黑色电影 (21)左翼电影 (22)软性电影 (23)《武训传》 (24)主旋律电影 (25)十七年电影 (25)台湾电影 (25)香港新浪潮 (25) (26)新德国、日本、苏联电影 (26)新德国电影 (26)日本电影 (26)苏联电影 (26)“白色电话”电影 (27)新好莱坞电影 (27)DOGMA宣言 (27)DOGMA纯洁誓言 (27) (28)海斯法典 (28)蒙太奇法文montage n.蒙太奇, 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蒙太奇的种类】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两类蒙太奇模式,它们分别是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电影理论-
电影理论电影理论是研究电影艺术的理论,它主要关注电影与社会、文化、人类心理等方面的关系,探索电影的本质和意义,已成为了哲学、美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交叉的领域。
本文将从电影的起源、电影作为艺术的特征、电影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读者深入理解电影艺术提供一些参考。
一、电影的起源电影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起初是一种新颖的娱乐方式,被称为运动图片(moving pictures)。
1903年,首次经电影拍摄得以展示出来的电影是从纽约到康威(The Great Train Robbery)。
这部电影采用了多个镜头的拍摄和剪辑,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
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沉睡期、黄金期和现代期。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影业面临着声音技术、电视的竞争等问题,经过多次危机,电影才开始走向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制作精良、制作成本高、票价昂贵,是电影史上的高峰。
现代电影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制作的又一次革命,因为它采用了新的拍摄技术和主题,电影逐渐从票房和奖项中解放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二、电影作为艺术的特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许多艺术形式的元素,使得电影富有了复杂的内涵和多层次的表现能力。
其次,电影具有“镜头语言”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队列和画面的运用实现了众多的表现手法,使得电影具有极高的娱乐性和影响力。
再次,电影是一种四维艺术,通过音频、影像、观感和情感等多种元素的交织搭配,使得电影更好地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生动与真实的艺术感受。
三、电影与文化的关系电影是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具有很强的对社会、文化和人性的反映和表达能力。
电影通过不同的主题、故事和表现方式,表达着人类的情感、人生、价值观和观念。
同时,电影也会被文化所影响和塑造,某些电影延续、强化或颠覆了某种文化或价值观的传承。
作者电影理论名词解释
作者电影理论名词解释一、电影论元1、场2、镜头3、画面4、景别5、声音6、银幕、蒙太奇7、长度8、时间9、情节10、台词11、字幕12、闪回13、意识流二、剪辑理论1、主题先行2、反复蒙太奇3、分切蒙太奇4、主观镜头5、隐性剪辑6、场面调度三、经典影片简介《放大》,又名《一夜风流》,是由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爱情剧情片,詹姆斯·贾克内、黛安·基顿等参加演出。
该片讲述了一个海军上尉和一个年轻女孩之间不为人知的故事。
四、“普遍性”剪辑理论1、情节点,一种影片的叙事动力,情节点处理好坏对整部影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时空连续性,即指影片画面中形象的变化与改换没有任何突然性或跳跃性。
3、戏剧动作性,亦称电影动作性,即指影片动作画面的流畅性。
4、视觉结构,即指影片各段落在时间轴上的组接方式。
5、平衡性,即指影片各段落在叙事上的相对均衡性。
6、主观镜头,指无特殊表现目的的镜头。
7、视点,指叙述者的位置或人物的心理位置。
五、“特写”剪辑理论1、剪辑定义:是指影片在创作过程中,将同一个镜头,反复使用,以强调、夸张这一镜头的某些独特之处的剪辑手法。
2、特写镜头是指画面被裁剪成放大一倍到两倍,再按顺序播映,有突出某个部位的细节、强调动作的效果、增加某种情绪和气氛、推进情节的发展、暗示故事结局的一类镜头。
3、特写剪辑是指对同一个镜头多次使用,可以使影片更有吸引力。
4、特写镜头剪辑形式的规律:第一,逐步扩大缩小的方式;第二,注意正面形象的选择;第三,采取多次特写,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和前面等不同角度来表现;第四,注意交代时间;第五,把握全片的总体结构和感情倾向。
六、“内聚焦”剪辑理论1、剪辑定义:是指影片中,某一场面的运动轨迹和静止状态的交替进行所产生的空间深度,即影片的纵深感,或影片内部的空间层次。
2、内聚焦就是通过拍摄人物运动的方式,得到比较清晰的内部运动镜头。
内聚焦的画面因为运动速度快,而能够表现出动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电影名词、术语以及解释一
电影名词、术语以及解释(一)ABERRATION 像差摄影影头因制作不精密,或人为的损害,不能将一点所发出的所有光线聚焦于底片感光膜上的同一位置,使影像变形,或失焦模糊不清。
ABSOLUTE FILM 绝对电影一种用抽象图形来诠释音乐的影片。
由德国羊肠小道前卫电影导演奥斯卡费辛格于1925-1930年首创。
ABSTRACT FILM 抽象电影一种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以及韵律设计等,来表达意念,给人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形式感觉的电影。
ACADEMIC EDITING 学院式剪接一种仔细依循电影剧情发展过程的剪接方式。
其目的是在于重建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维持电影剧情发展的流畅性。
因这种剪接方式不会引起观众对剪接本身的注意,有时也被称为“无痕迹剪接”,是好莱坞最常用的剪接方式之一。
ACADEMY APERTURE 影艺学院片门由美国影艺学院推行的一种电影片门规格,主要是用于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
此种规格宽高比例为1.33:1。
亦称ACADEMY FRAME 。
ACADEMY AWARDS 奥斯卡金像奖美国影艺学院于197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颁给表现杰出的电影工作者。
每一个奖项最多有五个提名。
个人项目奖,可以提高演员或电影工作者的身价。
ACADEMY LEADER 影艺学院导片依据影艺学院所设定的标准,连接在放映拷贝首尾的一段胶片。
导片中含有一系列倒数的数字、放映记录和其他信息,便于放映师装片和换片。
导片不仅有保护影片的功能,同时可使放映机从起动到第一格画面到达放映机片门之前,达到正常的放映速度。
ACADEMY MASK 影艺学院遮片由影艺学院规画出来的一种遮掩摄影机部分片门的装置。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 SCIENCE 美国影艺学院(台)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大陆)第 1 页成立于1927年,宗旨是“提升电影媒体的艺术品质,提供电影工业不同部门及技术的普遍交流,促进动技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代表作,追求其既定的多元化目标”。
电影理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编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一、重点名词解释1 改编的影视化原则:影视作品的改编,即运用电影、电视独有的思维方式,遵循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与特性,将其它体裁的文艺作品改写为电影、电视剧作。
改编影视作品时,主要应遵循的原则是:第一,相似性原则。
无论怎样改编,都必须与原作保持一种相似性。
第二,整体性原则,改变影视作品,是为了重新构造一个独立的艺术整体,因而,对原作的修改、加工、创造,都必须服从总体的需要。
第三,影视化原则。
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则,一方面必须尽量避免、删除、转化原作中的那些不能通过视听手段加以有效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把原作的内容转化为视听形象。
2 改编影视作品的主要方法:1,再现式改编;2,节选式改编;3,取材式改编;4,重写式改编。
电影的改编偏重于吸收原作在人物性格刻画与思想主题方面的特点;而电视剧的改编则更偏重于对原作故事、情节的移植和发展。
3 导演风格:导演风格即个人风格。
影视导演作为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时代、阶级之中,艺术民族风格、时代风格的共性,又不能不影响与作用于他们的个人风格。
影视导演风格既具有层次性特征,也具综合性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各部门艺术家风格有机综合的体现。
所以,影视导演风格比起其他艺术家风格的形成难度更大。
导演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主要取决于艺术家的精神个性与创作个性,客观因素有艺术家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人生经历等等,同时,来自观众的信息反馈对导演风格的影响和制约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
4 “新中国制片方针”:夏衍曾把新中国制片方针概括为:1,中国电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是党借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武器;2,中国电影遵循列宁所说的“必须为千百万劳动人民服务”和毛泽东所说的“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根本方针,所以它必须从属于政治,坚定地配合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3,强调知识分子改造思想,建立一支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电影队伍;4,坚持“双百”方针,鼓励自由创造,反对千篇一律。
电影名词解释[整理版]
1.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
通过放映,在萤幕上造成活动影像和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2.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荧幕上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来,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史:电影自身发展的历史。
4.电影思维: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荧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
5.商业电影: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所有影片的统称。
6.艺术电影:指趣味高雅,注重艺术技巧,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电影。
7.场景: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
8.电影空间:由荧幕体现的空间世界。
9.景别:被摄主题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10.多景别:同一镜头中,不间断变化的画面景别。
11.特写: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部分的电影画面。
12.全景:表现成年人体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1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
14.近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15.电影画面:即电影镜头。
16.电影学:即一般电影研究,包括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等。
17.电影时空的特殊性:即电影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
18.段落:电影剧本中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19.场面: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
20.客观镜头:镜头特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而是采用普通人看事物的观点。
21.主观镜头:所表现的内容明显的带有导演的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22.电影构思:电影剧作者考虑和酝酿电影剧本写作的艺术思维活动。
23.电影文本: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24.电影剧作:按照对生活的理解,体验,评价,运用电影思维所进行的电影创作工作。
25.电影导演:是影片艺术创作的领导人物和总指导。
26.电影制片人:指在电影生产,制作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资金,人员,物质材料等所进行经营管理工作的人。
电影学考研常见名词解释汇编
目录蒙太奇 (2)【蒙太奇的种类】 (2)【蒙太奇的句型】 (3)库里肖夫效应 (4)作者电影 (4)诗电影 (4)左岸派 (5)电影眼睛派 (5)德国表现主义 (6)超现实主义 (6)超现实主义电影 (6)法国印象派电影 (7)布莱顿学派 (7)新现实主义 (8)新浪潮 (9)真实电影 (10)杂耍蒙太奇 (11)同期录音 (12)《想象的能指》 (1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12)独立制片 (13)景深镜头 (14)升、降格 (14)升格 (14)副光 (15)借位拍摄 (15)跳切 (15)声画对位 (15)180度表演区 (16)场面调度 (16)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 (17)规定情境 (18)格式塔心理 (18)情节点 (18)套层结构 (19)生活流 (19)画外空间 (19)类型电影 (19)理性电影 (20)黑色电影 (21)左翼电影 (22)软性电影 (23)《武训传》 (24)主旋律电影 (25)十七年电影 (25)台湾电影 (25)香港新浪潮 (25) (26)新德国、日本、苏联电影 (26)新德国电影 (26)日本电影 (26)苏联电影 (26)“白色电话”电影 (27)新好莱坞电影 (27)DOGMA宣言 (27)DOGMA纯洁誓言 (27) (28)海斯法典 (28)蒙太奇法文montage n.蒙太奇, 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蒙太奇的种类】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两类蒙太奇模式,它们分别是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电影专业术语详解大全
电影专业术语详解大全第一篇:电影专业术语详解大全电影专业术语详解大全白昼电影能在光线明亮条件下放映的电影。
这种电影白天也可在露天放映。
放映时须在银幕前装设暗框,以使画面具有足够的亮度与反差。
白昼电影改变了电影必须在暗室放映的限制,扩大了电影的放映范围。
彩色影片在银幕上能够还原被摄体自然色彩的影片。
一般用彩色多层胶片制作。
先用彩色底片拍摄成原底片,再用彩色多层正片通过底-正片工艺印制成彩色拷贝;也可用染印法工艺以黑白接受片为原材料,印制成彩色拷贝。
本色演员演员的一种类型。
多扮演与演员本人的外形、气质、性格近似的角色;本色演员塑造的银幕形象比较接近于生活,表演较为真实自然,符合电影特性的要求并为观众所接受。
其局限是往往只能表现单一的银幕形象,而不能通过表演去创造不同的性格。
插曲为影片中某一场面、某一情节中的人物而作,并不直接概括影片主题思想或基本内容的歌曲。
也有的只为表现时代气氛、地方特征等。
插曲一般在影片中不反复出现。
长焦距镜头指焦距长于标准尺寸的摄影物镜。
在电影摄影中,选取水平视角为23-24,相应焦距约为画幅对角线长度两倍的摄影物镜作为标准镜头。
35毫米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50毫米,凡长于50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16毫米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25毫米,凡长于25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
故事片摄影,使用75毫米或100毫米的长焦距物镜拍摄特写或大特写镜头,因摄影机远离被摄对象,可避免演员产生紧张心理,且便于照明布光。
焦距特别长的摄影物镜(如400、800、1000毫米甚至更长)称为“望远镜头”,能摄取很远景物的某个细部成为特写镜头,造成远处景物被移近的银幕效果。
但其所摄画面,缺乏空间感、纵深感和透视关系。
在科教影片中,运用望远镜头,可在隐蔽的远处摄取野生动物,避免动物受到惊扰,从而使画面显得自然真实。
长镜头“短镜头”的对称。
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外国电影理论整理
苏联蒙太奇学派。
(1)苏联蒙太奇学派【名词解释:苏联蒙太奇学派】20世纪20年代,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受到革命斗争现实的鼓舞,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手段来表现新的革命内容,他们将实验的重点放在蒙太奇的运用上。
库里肖夫和爱森斯坦强调两个不同镜头的对立或撞击会产生新的质、新的思想涵义,这是他们对蒙太奇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他们代表性的理论分别是“库里肖夫效应”和“杂耍蒙太奇”;其他人诸如普多夫金发展了叙事蒙太奇、维尔托夫创建了“电影眼睛派”,这批人是20年代苏联先锋主义电影美学探索的中间力量,在蒙太奇理论的创建和运用上贡献卓著,因此被称为苏联蒙太奇学派,他们的理论研究和拍片实践构成了苏联电影学派的第一个阶段。
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爱森斯坦等人的极端的蒙太奇探索受到批判,苏联蒙太奇学派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
(2)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a . 库里肖夫库里肖夫在十月革命前就开始了电影工作,建立了“实验工作室”,他是一个构成主义者,代表作品有《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里的奇遇》、《遵守法律》等;代表理论有“库里肖夫效应”和“电影模特儿”。
【名词解释:“库里肖夫效应”】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作的一项实验,该实验实际上是由普多夫金具体操作的。
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剪为三段,分别接在一碗汤、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的镜头之前,结果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却似乎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分别对应着饥饿、喜悦和忧伤。
库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并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
他得出的结论是,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
他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的结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
电影考研名词解释题库
电影考研名词解释题库电影考研名词解释题库是供电影考研学习者使用的一套题库,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影学相关领域的专业名词和概念。
本题库包含了电影学的基本概念、电影理论与批评以及电影史等方面的题目,涵盖了电影学的各个领域。
现将题目及解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电影学基本概念1. 影像:指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通过摄影手段记录下来的视觉图像。
解析:电影是一种通过连续播放影像产生的艺术形式,它以影像为媒介传递信息和情感。
影像是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观众感知电影世界的方式之一。
2. 镜头:指摄影机在拍摄电影时所采用的各种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
解析:镜头是电影摄影的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镜头设置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法。
3. 剪辑:指电影制作过程中将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织和拼接的过程。
解析:剪辑是电影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剪辑可以改变影片的节奏、情感和叙事方式,对观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电影理论与批评1. 意识形态:指电影中所表达的某种思想观点或社会价值观。
解析: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往往会通过对故事、人物和视听效果的塑造,传递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
2. 影院观众:指在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受众群体。
解析:影院观众是电影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对电影的票房和口碑评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力。
3. 亚文化:指在主流文化之外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解析: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涉及到特殊群体或次文化的表达,这些亚文化对于特定观众群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影史1. 默片时代:指从电影诞生到声音电影出现之前的历史阶段。
解析:默片时代是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拍摄的电影没有声音,主要依靠图像及配乐等手段表达故事和情感。
2. 新好莱坞时代:指上世纪60年代至今,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生产的阶段。
解析:新好莱坞时代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生产的阶段,电影制作更加商业化,注重市场营销和利润回报。
3. 法国新浪潮:指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股法国电影运动。
电影专业术语详解大全
电影专业术语详解大全白昼电影能在光线明亮条件下放映地电影.这种电影白天也可在露天放映.放映时须在银幕前装设暗框,以使画面具有足够地亮度与反差.白昼电影改变了电影必须在暗室放映地限制,扩大了电影地放映范围.彩色影片在银幕上能够还原被摄体自然色彩地影片.一般用彩色多层胶片制作.先用彩色底片拍摄成原底片,再用彩色多层正片通过底-正片工艺印制成彩色拷贝;也可用染印法工艺以黑白接受片为原材料,印制成彩色拷贝.本色演员演员地一种类型.多扮演与演员本人地外形、气质、性格近似地角色;本色演员塑造地银幕形象比较接近于生活,表演较为真实自然,符合电影特性地要求并为观众所接受.其局限是往往只能表现单一地银幕形象,而不能通过表演去创造不同地性格.插曲为影片中某一场面、某一情节中地人物而作,并不直接概括影片主题思想或基本内容地歌曲.也有地只为表现时代气氛、地方特征等.插曲一般在影片中不反复出现.长焦距镜头指焦距长于标准尺寸地摄影物镜.在电影摄影中,选取水平视角为-,相应焦距约为画幅对角线长度两倍地摄影物镜作为标准镜头.毫米电影摄影地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毫米,凡长于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毫米电影摄影地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毫米,凡长于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故事片摄影,使用毫米或100毫米地长焦距物镜拍摄特写或大特写镜头,因摄影机远离被摄对象,可避免演员产生紧张心理,且便于照明布光.焦距特别长地摄影物镜(如、、毫米甚至更长)称为“望远镜头”,能摄取很远景物地某个细部成为特写镜头,造成远处景物被移近地银幕效果.但其所摄画面,缺乏空间感、纵深感和透视关系.在科教影片中,运用望远镜头,可在隐蔽地远处摄取野生动物,避免动物受到惊扰,从而使画面显得自然真实.长镜头“短镜头”地对称.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地、占用胶片较长地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地蒙太奇句子).其长度并无明确地、统一地规定.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其中运动长镜头包括摄影机地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由于长镜头能把镜头中地各种内部运动方式统一起来,因此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为画面造成多种角度和景别,既能表现环境、突出人物,同时也能给演员地表演带来充分地自由,有助于人物情绪地连贯,使重要地戏剧动作能完整而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长镜头地拍摄,由于不会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地空间与时间地连贯性,所以具有较强地时空真实感.分镜头剧本又称“导演剧本”.将影片地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地镜头,以供现场拍摄使用地工作剧本.由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提供地思想与形象,经过总体构思,将未来影片中准备塑造地声画结合地银幕形象,通过分镜头地方式予以体现.导演以人们地视觉特点为依据划分镜头,将剧本中地生活场景、人物行为及人物关系具体化、形象化,体现剧本地主题思想,并赋予影片以独特地艺术风格.分镜头剧本是导演为影片设计地施工蓝图,也是影片摄制组各部门理解导演地具体要求,统一创作思想,制订拍摄日程计划和测定影片摄制成本地依据.分镜头剧本大多采用表格形式,格式不一,有详有略.一般设有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音响、音乐等栏目.表格中地“摄法”是指镜头地角度和运动;“内容”是指画面中人物地动作和对话,有时也把动作和对话分开,列为两项.在每个段落之前,还注有场景,即剧情发生地地点和时间;段落之间,标有镜头组接地技巧.有些比较详细地分镜头剧本,还附有画面设计草图和艺术处理说明等风景片亦称“风光片”、“风景速写片”.专题介绍风景、地理、名胜古迹地一种影片.除以优美画面展示风景外,也有普及历史、地理,以及考古学、气象学等科学知识地作用.早期风景片多为纪录性,近年也有以故事情节加以贯串地.随着世界旅游事业地兴起,风景片也有导游地作用.中国第一部风景片系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年摄制地《西湖风景》.歌剧片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地影片.多由歌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年代在西方曾风行一时,中国大陆从年代开始摄制歌剧片,较著名地有《白毛女》、《刘三姐》和《江姐》等歌舞片由大量歌舞组成地影片.多由专业歌舞演员担任主要角色.早期歌舞片多为轻松优美、娱乐性强地舞台艺术片.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地艺术成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年代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摄制《四十二号街》后,西方歌舞片曾风靡一时.年代中国也曾摄制歌舞片.跟镜头又称“跟拍”.摄影机跟随运动着地被摄对象拍摄地画面.跟镜头可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角色在行动中地动作和表情,既能突出运动中地主体,又能交代动体地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地关系,使动体地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地精神面貌.功夫片亦称“武打片”、“武术片”.中国首创地表现中华武术技艺地影片.年代默片时期,明星影片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著《江湖奇侠传》改编摄制《火烧红莲寺》后,一时群起效尤,但多为神怪荒诞之作.年代香港电影界摄制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讲究实战技击地《黄飞鸿》成功,功夫片开始扬名影坛.年代香港影星李小龙主演以真实武功为表演手段地《精武门》等影片后,功夫片作为一种新地样式屹立于世界影坛.年代由中国武术运动员李连杰主演地《少林寺》等影片,更风靡一时.故事影片由演员扮演角色,表演故事情节,表达一定主题思想地影片.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或历史,经过艺术地集中和概括,运用蒙太奇等各种电影表现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复杂地社会生活和人地内心世界,给观众以感染和教育.故事影片在四大影片种类(故事影片、科教影片、美术影片、新闻纪录影片)中占有重要地位.按题材可分为战争片、体育片、侦探片、神话片等;按样式可分为喜剧片、惊险片、功夫片、音乐片等.故事影片地放映长度一般为分钟左右,因此通常以分钟作为一个单独地放映单位.合成镜头一般指采用“合成摄影”方法拍摄地镜头画面.有时也指电影镜头地声画合成.在影片拍摄过程中,画面与声音是分别记录在两条载体上地,直到印制影片拷贝时,才将画面与声带合印在一条胶片上.因此,声画俱备地镜头,也称“合成镜头”.拉镜头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地画面.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画面就从一个局部逐渐扩展,使观众视点后移,看到局部和整体之间地联系.类型电影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好莱坞占主流地位地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地统称.电影艺术在其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电影所特有地不同类型地影片.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地题材、技巧和格调而形成地影片地范畴、种类或样式.例如,好莱坞电影最重要类型之一——西部片,具有独特地题材领域、自然背景、地区特征乃至于场景、服装、道具等造型元素,并由此产生这一类型独有地叙事方式、形象构造、场面调度等艺术手法.其他类型如喜剧片、歌舞片、犯罪片、警匪片、侦探片、恐怖片、战争片、社会片、伦理片、幻想片、心理片、历史片、传记片、爱情片、儿童片、体育片、灾难片等都有各自地传统特征.类型电影是艺术产品商业化、标准化地表现形态,多以观众喜爱地明星扮演地定型化地人物、观众感兴趣地流于程式化地情节,富于刺激性地图解式地银幕形象牢牢地抓住观众;但由于它保留了历年来艺术家们卓有成效地创造,形成电影自身地传统,并随着时势地推移不断有所变化,符合大众化艺术地要求,因此为好莱坞电影赢得广大地国际市场,并为其他国家商业电影所仿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地解体、导演个人风格地强调、各国新电影流派地兴起、观众审美情趣地变异,电影类别及其内涵、技法、形式、界限均发生很大变化.类型演员又称“天然型演员”.这类演员在外形或气质上具有较为鲜明地特点,十分适合扮演某部影片中地某一角色.有时由于这一角色地演出成功,以至经常被选用扮演同类角色,导致演员戏路地类型化.历史片以历史上重大事件为题材地影片.内容大多涉及政治、军事方面地斗争.历史片创作因取材于史实,表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必须符合历史真实,但次要情节和细节描写允许有一定程度地艺术虚构.例如苏联影片《彼得大帝》、中国影片《林则徐》等.历史片对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地作用.立体电影使观众从银幕上看到具有立体感地影像地电影.根据双目视觉原理,用并列地两台摄影装置分别代表人地左、右眼,同时摄取同一拍摄对象地两个影像.将这两个由于视点不同略呈偏差地影像,同时投映在银幕上,并使观众地左、右眼睛分别只能看到其中相应地一个影像,由视神经传至大脑,叠合在一起,就产生了立体感.立体电影现有两类:一类需要戴特制地眼镜(红绿眼镜或偏光眼镜等)观看;另一类不戴特制地眼镜,而由光栅银幕产生立体感.中国于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影片《魔术师地奇遇》.圈入圈出“划”地一种变化.以圆圈地方式,从画面中心圆点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以圆圈将整个画面逐渐收缩为圆点(圈入),并由下一个画面所取代.有时圈入也用于强调或突出画面上某一细节部分.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地电影画面.全景具有较为广阔地空间,可以充分展示人物地整个动作和人物地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地生动画面.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差别悬殊.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地跳跃,常能收到特有地艺术效果.全景电影也称“西尼拉玛”.宽银幕电影地一种.拍摄时由三台联接在一起地摄影机,在三条毫米地胶片上分别摄取宽幅画面地三分之一,放映时使用三台同步运转地放映机,将各占画面三分之一地三条影片同时投映于银幕(如图),并合成整幅画面.全景电影放映在宽阔地弧形银幕上,提供观众以146?地水平视野,并配有多路立体声还音装置.全息电影在全息摄影基础上发展起来地新型电影.放映时用激光投射全息片,观众不用戴立体眼镜,就能看到立体地影像.全息电影技术较为复杂,拍摄时也须以激光照射,激光能量大则伤害演员,小则达不到拍摄效果.因此一般多用于拍摄风光片、木偶片和动物等.散文电影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出现地与“诗电影”相对地电影创作主张和艺术风格.苏联“散文电影”地倡导者认为电影艺术地中心任务是塑造“能够使观众喜爱地主人公”;影片中主要地是“人、他们地行动、他们地相互关系”;“形象只有通过与其他人们地相互关系、与事件地相互关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主张电影“向散文学习”.他们地代表作品有《夏伯阳》(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列宁在十月》(罗姆导演)、《马克辛三部曲》(柯静采夫导演)、《伟大地公民》(艾尔姆列尔导演)等,这些影片塑造了革命领袖地形象,描写了英雄人物地思想发展和性格成长,并通过叙事结构和人物地心理刻画,表现了时代环境,歌颂了无产阶级地革命斗争和历史上地丰功伟绩.年代初,苏联电影界曾发生“散文派”和“诗派”地激烈争论.②年代以来,一般被认为与“戏剧电影”相对而言地艺术风格.以美国影片《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导演)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为开端.这类影片不遵循传统地戏剧结构形式,不采用完整贯串地情节冲突,而通过多种叙述手段,用多侧面、多层次、多声部地手法,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地本来形态,以造成真切可信地艺术效果.这类影片并不排斥戏剧性,而是从自然地日常生活描写与相对自由地散文结构中表现现实生活地某种规律性和戏剧性因素.闪回影片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地一种手法.即突然以短暂地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地心理状态和感情起伏.与一般回忆及倒叙不同,闪回不需要中断原来场景中地动作和节奏,而撷取最富于特征、最具有鲜明形象性地动作或细节,用极其简洁明快地手法加以强调和表现,给观众以清晰而深刻地印象.“闪回”地内容一般为过去和已经发生地事情,如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地事情地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两者统称为“闪念”.舞台艺术纪录片或称“舞台艺术片”.戏曲、音乐、舞蹈、歌剧、舞剧、话剧、曲艺、杂技等舞台表演艺术纪录影片地统称.这种影片常在舞台演出地基础上,作一定地电影化处理,用以记录某一剧种、某一流派、某一剧目或某表演艺术家地艺术成就,以满足更多观众地欣赏需要,或作为传授表演艺术地教材和研究资料.西部片以开拓时期地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地影片.美国早期电影盛行地影片样式.多描写世纪白人向西部拓展疆土,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以及当时各种势力之间地斗争,颂扬拓荒精神.年代地西部片故事情节单调,宣扬善恶因果报应,常见地内容为美人遇难,英雄相救,大打出手,有情人终成眷属等.影片主人公都是富于正义感地戴宽沿帽,穿花衬衫牛仔裤,腰插双枪地牛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詹姆士·克鲁兹(-)导演地《篷车》和约翰·福特(-)导演地《关山飞渡》等影片问世,把西部片地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到新地水平.但多数西部片仍是迎合观众口味地粗糙之作.后来意大利也摄制一种类似地西部片,因意大利人喜食通心面条,被称为面条西部片.喜剧片以笑激发观众爱憎地影片.常用不同含义地笑声,鞭笞社会上一切丑恶落后现象,歌颂现实生活中美好进步事物,能使观众在轻松愉快地笑声中接受启示和教育.多以巧妙地结构,夸张地手法,轻松风趣地情节和幽默诙谐地语言,着重刻画喜剧性人物地独特性格.种类较多,常见地有歌颂性喜剧和讽刺性喜剧,如《假凤虚凰》、《今天我休息》和台湾影片《稻草人》等.b5E2R。
(完整word版)电影名词解释
第一章电影理论考试内容: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重点)电影理论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电影本体论一.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经典电影理论部分(一).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德)抽象电影抽象电影(法)纯电影(法)印象派电影(法)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法国20年代(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
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
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名词解释:先锋派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而主要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
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拍片活动开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于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在有声电影发明后,先锋电影趋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在拍片方式和艺术主张上大同小异的实验电影。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活动的中心是德国和法国;然而,以“复兴法国电影”为起点的这场先锋艺术运动,几乎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民族电影的命题,而成为对电影艺术的表现潜能的多方面的论证. 其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桃祷阆蜓现兀馐沟门分薜牡缬耙帐跫也苏裥嗣褡宓缬暗脑竿欢且徽酱吹木裎; 铀倭?9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
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
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 使之成为供少数人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
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并创造了诸如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
电影名词
ABERRATION 像差摄影影头因制作不精密,或人为的损害,不能将一点所发出的所有光线聚焦于底片感光膜上的同一位置,使影像变形,或失焦模糊不清。
ABSOLUTE FILM 绝对电影一种用抽象图形来诠释音乐的影片。
由德国羊肠小道前卫电影导演奥斯卡费辛格于1925-1930年首创。
ABSTRACT FILM 抽象电影一种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以及韵律设计等,来表达意念,给人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形式感觉的电影。
电影术语以及解释ACADEMIC EDITING 学院式剪接一种仔细依循电影剧情发展过程的剪接方式。
其目的是在于重建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维持电影剧情发展的流畅性。
因这种剪接方式不会引起观众对剪接本身的注意,有时也被称为“无痕迹剪接”,是好莱坞最常用的剪接方式之一。
ACADEMY APERTURE 影艺学院片门由美国影艺学院推行的一种电影片门规格,主要是用于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
此种规格宽高比例为1.33:1。
亦称ACADEMY FRAME。
ACADEMY AWARDS 奥斯卡金像奖美国影艺学院于197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颁给表现杰出的电影工作者。
每一个奖项最多有五个提名。
个人项目奖,可以提高演员或电影工作者的身价。
ACADEMY LEADER 影艺学院导片依据影艺学院所设定的标准,连接在放映拷贝首尾的一段胶片。
导片中含有一系列倒数的数字、放映记录和其他信息,便于放映师装片和换片。
导片不仅有保护影片的功能,同时可使放映机从起动到第一格画面到达放映机片门之前,达到正常的放映速度。
ACADEMY MASK 影艺学院遮片由影艺学院规画出来的一种遮掩摄影机部分片门的装置。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SCIENCE 美国影艺学院(台)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大陆)成立于1927年,宗旨是“提升电影媒体的艺术品质,提供电影工业不同部门及技术的普遍交流,促进动技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代表作,追求其既定的多元化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一、重点名词解释1 改编的影视化原则:影视作品的改编,即运用电影、电视独有的思维方式,遵循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与特性,将其它体裁的文艺作品改写为电影、电视剧作。
改编影视作品时,主要应遵循的原则是:第一,相似性原则。
无论怎样改编,都必须与原作保持一种相似性。
第二,整体性原则,改变影视作品,是为了重新构造一个独立的艺术整体,因而,对原作的修改、加工、创造,都必须服从总体的需要。
第三,影视化原则。
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则,一方面必须尽量避免、删除、转化原作中的那些不能通过视听手段加以有效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把原作的内容转化为视听形象。
2 改编影视作品的主要方法:1,再现式改编;2,节选式改编;3,取材式改编;4,重写式改编。
电影的改编偏重于吸收原作在人物性格刻画与思想主题方面的特点;而电视剧的改编则更偏重于对原作故事、情节的移植和发展。
3 导演风格:导演风格即个人风格。
影视导演作为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时代、阶级之中,艺术民族风格、时代风格的共性,又不能不影响与作用于他们的个人风格。
影视导演风格既具有层次性特征,也具综合性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各部门艺术家风格有机综合的体现。
所以,影视导演风格比起其他艺术家风格的形成难度更大。
导演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主要取决于艺术家的精神个性与创作个性,客观因素有艺术家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人生经历等等,同时,来自观众的信息反馈对导演风格的影响和制约也是不容忽略的因素。
4 “新中国制片方针”:夏衍曾把新中国制片方针概括为:1,中国电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是党借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武器;2,中国电影遵循列宁所说的“必须为千百万劳动人民服务”和毛泽东所说的“为工农兵服务”这一根本方针,所以它必须从属于政治,坚定地配合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3,强调知识分子改造思想,建立一支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电影队伍;4,坚持“双百”方针,鼓励自由创造,反对千篇一律。
这一时期的制片方针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电影由解放前的商业性向为人民服务方向的根本性质的转化,;另一方面也因其过分强调为政治服务而使中国电影长期存在着单纯宣传工具的倾向,当然,坚持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寓教于乐”,仍是中国电影制片思想的主导方面。
5 蒙太奇:“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影视理论家将其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
蒙太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即在后期制作中,将摄鹿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
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6 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
其目的在于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
表现蒙太奇包含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
7 叙事蒙太奇: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
1,平行蒙太奇2,交叉蒙太奇3,重复蒙太奇4,8 理性蒙太奇:让.米特里给理性蒙太奇下的定义是: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环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
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象。
这类蒙太奇是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创立,其中包含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和思想蒙太奇。
9杂耍蒙太奇: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
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杂耍蒙太奇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
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内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
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10 场面调度:也是一种语言,原为舞台剧用语,场面调度是导演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对戏剧艺术讲是演员扮演的角色在舞台上的方位。
对影视艺术讲,除了演员的方位,还有摄影机的方位,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影视艺术的场面调度。
11 电视系列剧:也是一种分集播出的电视剧,但他与电视剧不同。
它虽然由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但故事本身并不连贯。
电视系列剧的每一集都是一个新的、完整的故事,上一集的故事与下一集的故事没有内容上的联系。
人物保持着连贯性,而每一集的情节是独立的。
12 电视剧:专门为电视荧屏播放的并依照电视传媒特点创作摄制的,以人物动作表演、台词、语言展示戏剧冲突,推进故事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最新的视觉艺术类别。
电视剧和故事片的关系:相同点:都采用不同景别的镜头,方向拍摄;都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后期制作;呈现出活动的平面图象;均是视觉艺术类别。
电视剧承袭了故事片的艺术必须形式。
不同点:拍摄器材、制作工艺、传媒本体、观赏环境不同。
13 《小城之春》:《小城之春》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费穆为中国电影艺术宝库贡献的一部极其优美的电影精品,它为我国的电影事业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影片的突出特征在于以优美、精致的艺术形式,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情感、道德伦理、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
整部影片贯穿着一条情与理的冲突线,然而却以“发乎情止于礼”终结。
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了人的道德意识。
影片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
但影片中的人物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知识人士,不论他们在感情上经受多大痛苦,最终总是服从礼义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这是符合中国文化人的做人准则的,因而也是令人信服的。
影片在艺术表现上是细腻的、优美的,体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完美的人性美。
影片中只出现了妻子、丈夫、朋友、妹妹、仆人5个人物,在小城中再未出现其他人影,这样的环境表现,表面看似不真实,然而它正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净化的造型风格。
这是为了更突出、更集中、更清晰地体现感情世界的人物关系。
影片中多次展现荒凉的小城城头,既含蓄地隐喻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烘托着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使人物的情感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含蓄幽深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这部影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堪称一部艺术精品。
14 中国“30年代电影”:通常所说的“30年代电影”在时间上并非确指1930~1940年的整个10年,而是指从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六年中,中国电影出现的一段空前繁荣的局面。
在这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电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传世之作。
《十字街头》、《大路》、《风云儿女》、《渔光曲》、《神女》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5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被称为“美国电影之父”,一生共执导了450部影片,如《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取材发明的各种手法,摆脱了舞台化模式的束缚。
平行交叉蒙太奇的运用突出了节奏感和紧张感,“最后一分钟营救”成为以后普遍被效仿的对象。
16库里肖夫效应:库里肖夫是前苏联蒙太奇理论的第一位研究家。
他从库存的废片中找出沙皇时期一位男明星的一个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然后将这个镜头分别与一盆菜汤、一口棺材、一个小女孩的镜头并列组接在一起。
当他放给不知道其中奥妙的观众看时,许多人交口称赞这个天才演员的“杰出表演”,说他一会儿在那盆汤前表现出饥饿难熬的样子,一会儿在棺材前表现出沉痛悲哀的忧伤,一会儿又在小女孩面前表现出慈父般的感情。
实际上,这位男明星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的“表演”。
根据这一实验,库里肖夫得出结论:通过创造性地将不同镜头加以并列或拼接,便可以获得一种新的涵义,一种新的性质。
影片结构的基础来自镜头的组合,即蒙太奇。
这就是电影史上有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17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爱森斯坦是前苏联杰出的将理论研究工作与创作实践同时进行的电影大师。
理论上,他在世界电影史上首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
先后提出了“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认为蒙太奇就是镜头内部的冲突。
实践上,他拍摄了电影史上的不朽作品《战舰波将金号》。
《战舰波将金号》共分五个章节:1、人与蛆。
2、后船甲板上的戏剧。
3、死者的呼唤。
4、敖德萨阶梯。
5、与分遣舰队汇合。
影片中蒙太奇的运用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营造了整体的叙事节奏。
“敖德萨阶梯”一场里,爱森斯坦将沙皇士兵的脚,血迹斑斑的阶梯,一辆载着婴儿的摇篮车滚下阶梯等镜头交叉剪辑在一起,表达出极其愤慨,仇恨的情绪,堪称影片中运用蒙太奇结构的最杰出段落。
另外石狮子和小天使的镜头的组接,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成功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范例。
爱森斯坦的其它作品还有《十月》,《伊凡雷帝》等。
18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弗拉哈迪被称为“纪录电影之父”,他原是一名探险家,因而在他的电影中,人与自然搏斗是其一贯主题。
他先后拍摄过《北方的纳努克》、《摩阿拿》、《亚兰岛人》、《路易斯安纳州的故事》。
无疑《北方的纳努克》是其中最成功的。
它是纪录电影的浪漫主义起点。
弗拉哈迪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记录片拍摄方法,他与影片中的人物全面合作,与他们一起生活。
弗拉哈迪将故事片的一些基本原理用进了记录电影,对记录电影是一种突破。
他的高明之处正在与他完全吸收了故事片的手法,但却运用在既非作家和导演所创作,也非演员所表演的题材上去了。
他运用故事片那种简洁的表现手段,更有力地传达出非虚构题材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勃勃的生命力。
《北方的纳努克》完整地记录下了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并且能够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观赏。
19 旧好莱坞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今0年代中期的30多年里,尤其是1930—1945年的15年间,好莱坞电影领导着世界电影的潮流,开创了电影的一个“黄金时代”。
旧好莱坞电影的特点是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工业生产流水线式的制作模式;制片人中心制和明星制。
旧好莱坞电影主要是类型片,如西部片、强盗片、音乐片、喜剧片、科幻片、家庭情节片、战争片、警匪片、灾难片、悬念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