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界湖小学全体党员干部奔赴“青驼战工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沂南县界湖小学开展“触摸春天 放飞梦想”主题户外实践活动

沂南县界湖小学开展“触摸春天放飞梦想”主题户外实践活动近日,沂南县界湖小学夏庄联小组织学生到学校东临历山开展“触摸春天放飞梦想”主题户外实践活动。
活动前,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做了周密部署,制定了应急预案,各班主任在班内进行了交通、活动及物品等安全教育后,学生们在队旗的引领下,兴致勃勃地向目的地出发了,一面面鲜艳的队旗、一排排整齐的队伍,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拥抱春天,亲近自然,呼吸春的气息和花草的芬芳。
孩子们在各自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唱歌、做游戏等,感知春天的美好与温馨。
孩子们愉快的嬉戏声,欢呼声在历山的上空久久回荡,给美丽大山的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此次活动拉近了孩子与自然的距离,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培养了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情感。
(刘涛)。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临沂的红色文化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
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迹和红色纪念建筑。
主要有:1、以夏蔚镇王庄为中心的沂水红色文化区域。
这里地处沂蒙山腹地,徐向前、罗荣桓、陈毅三位老帅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是三四十年代山东军民抗战的指挥中心和山东省建党建军开创时期的革命圣地,在革命斗争史上被称为“王庄时代”。
有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野战医院旧址,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遗址,山东分局、分局党校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厂旧址,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山东第一个党支部——沂水支部诞生地,王庄烈士陵园等。
2、以马牧池乡为中心的沂南红色文化区域。
这里有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纵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战工会、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大一分校旧址,青驼镇山东战工会纪念馆,徐向前旧居,鲁中革命烈士陵园等。
3、以大店镇为中心的莒南红色文化区域。
这里有八路军115师师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军区驻地,刘少奇、罗荣桓等办公地,山东新华书店诞生地,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遗址,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
4、以河东区九曲镇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主体的临沂市内红色文化区域。
1945年10月28日,新四军军部在军长陈毅的率领下北移山东,设在临沂市九曲镇前河湾,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所在地(之后新四军与山东八路军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现遗存有陈毅住所、张云逸住所及军部办公室共15间。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建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949年4月,占地15万平方米,有大型纪念建筑物18处,是全国最大的综合型烈士陵园之一。
5、蒙山红色旅游区。
位于沂蒙山腹地,是我党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主要包括115师东进支队司令部遗址、山东省委驻蒙山办公遗址等,陈毅、徐向前、罗荣桓、粟裕、肖华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
沂蒙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那就是发生在我们伟大祖国山东沂蒙山区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
在沂蒙山区,有一群可歌可泣的红嫂,她们是沂蒙精神的杰出代表。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她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投身革命事业,用自己的乳汁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我要向大家讲述的是沂蒙红嫂王换于的故事。
1939年夏,日寇来沂蒙山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搬到了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
由于战乱磨难,部队干部的孩子都很消瘦,王换于疼在心里,随即向部队建议,开办战时托儿所,挑起了抚养和照顾革命后代的重担。
托儿所最多的时候养育着50余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出生仅3天。
王换于和其他红嫂们,为了让革命后代吃上奶,不惜将自己的孩子推到一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革命的希望。
“给革命后代吃奶,给咱自己的孩子吃粗的吧,咱的孩子没了还能再生,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这是王换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母爱无边。
沂蒙红嫂的故事,只是沂蒙精神的冰山一角。
在沂蒙山区,还有无数个像王换于一样的英雄,她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沂蒙精神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牢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让我们共同高呼:沂蒙精神永放光芒!谢谢大家!。
心系红领巾 争当向上向善好队员

心系红领巾争当向上向善好队员
10月13日,沂南县界湖小学夏庄联小举行了“心系红领巾争当向上向善好队员”新生入队仪式。
75名入队学生面带笑容,无比激动与自豪。
新队员代表王子悦用稚嫩的声音向老师和同学们表达了决心:“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当向上向善好队员。
此外,该校还将举办“抗日故事会”,“我是向上向善好队员”演讲比赛等,将此项活动推向高潮。
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多做好事、善事,做一个文明懂礼、品德高尚的好少年。
(刘涛)。
让红色飘香 让红星闪光

让红色飘香让红星闪光作者:赵万奎来源:《中国德育》2018年第05期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地处沂蒙革命老区核心地带,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马牧池乡中心小学,前身为抗战时期“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的战地托儿所,2010年5月17日,学校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山东沂南换于红军小学”。
长期以来,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立足办学理念,基于育人目标,在深入理解课程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红色校本研学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沂蒙红色研学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学校联盟,依托研学基地,探索红色研学校本化的实施路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构建以乡土乡情为主的红色校本研学课程体系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开创了行走的课堂的先河。
马牧池乡这片红色沃土,是学校进行红色游学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也是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在广泛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学校的“让红色飘香,让红星闪光”的核心办学理念和“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育人目标,将“铺设红专之路,助力童星追梦”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和实施了以马牧池乡土乡隋的红色校本研学课程体系,让红色教育走出传统的课堂,让“红色文化教育”有了可靠的依托,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红色校本研学课程体系中。
1.有机融合,赋予基础学科课程以红色文化基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利用红军精神、沂蒙精神的内涵,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小组团结合作能力。
充分挖掘各学科的红色育人底蕴,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实现教学与红色德育的统一。
如:语文课上,读到红色革命故事时,写读后感,感受战争时代的艰苦;数学课上,利用拥军支前数据编写应用题,让学生感受到沂蒙劳动人民的伟大;品德课上,组织学生学习本地乡土人文,了解革命老区英雄战斗史;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队列练习、推小车比赛、扔“手雷”比赛等,感受战争年代的场面;音乐课上,教唱红色歌曲,并把沂蒙红歌加入到课程当中去;美术课上,绘画心目中的红嫂,并到红嫂纪念馆进行写生,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直观中领会,把握革命传统和老区精神的实质。
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

11
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
文 | 本刊记者 王楠 通讯员 谢成才
2021年暑假第一天,临沂大学“ 赓续红色血脉、追
风、 校 训、 校 标、 校 歌 等 校 园 精 神 标 识 系 统, 形 成 独
寻红色足迹”学党史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子们就踏上了
特的“ 红色文化”。建设追溯学校红色源头的“ 溯园”,
社会实践之路。通过重走“ 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
赏,历史课贯穿沂蒙精神与时代精 神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抒写红色 故事,体育教学中设计红色元素的 课程和竞赛项目,让“ 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融会贯通进
色历史、现场专题活动,有声有色的
教材、生动活泼进课堂、潜移默化
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将初心使命铭
进头脑。
记 于 心。 学 生 到 临 沂 华 东 烈 士 陵 园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2
育人,以美焕心,以史铸魂,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打造沂蒙精神育人品牌。
传 承 红色 基 因, 红色 实 践 扎 实 育人
立足沂蒙红色热土的临沂大学,在沂蒙精神的哺育 中成长壮大,素有爱党爱国、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一 直以来,学校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将社会实践作为深 化实践育人和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学生 增强社会责任、涵养家国情怀。
弘 扬 沂 蒙 精 神, 打 造 特 色 思 政 教 育
史教育中,让信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把红色基
学校坚持以史润心、资政育人,将沂蒙精神融入人
因作为大学精神的底色,源源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
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 三
大任的时代新人。
沂蒙精神(临教基字[2012]4号)
![沂蒙精神(临教基字[201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8c016c47a8956bec0975e3fb.png)
临教基字[2012]4号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 临沂市文明办 临沂市教育局 共青团临沂市委 关于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各县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体育局、团委,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卫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市直各学校:为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光辉历史文件 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 临沂市文明办临沂市教育局 共青团临沂市委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沂蒙精神进校园的重要意义“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样,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活动,是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具体措施,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泛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活动沂蒙精神进校园的主题是:弘扬沂蒙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各县区、各学校要全面、深入、系统的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工作,把沂蒙精神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把沂蒙精神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让沂蒙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的重要环节。
各县区、各学校要以落实“四个纳入”为抓手,建立弘扬沂蒙精神的长效机制。
一是将沂蒙精神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以《沂蒙精神教育读本》作为主要载体开展教学工作,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的沂蒙精神教育课程,在义务教育其他年级和高中学校开展沂蒙精神专题讲座。
青驼镇战功会的故事

青驼镇战功会的故事
青驼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
曾是抗战时期,山东省战工会成立之处,是有名的红色遗迹。
在纪念馆内,展出了当时召开会议时的老照片。
这些珍贵的照片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主力量和人民大众为争取民主权利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
这场会议前前后后持续了一个月,是因为在会议期间受到了日伪军的袭扰,而不得不转移到附近的孙祖继续召开。
在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的院子里,树立着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纪念那个年代在这里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那次会议。
走到纪念碑前,讲解员说:“1945年8月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又改称山东省政府。
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山东省人民政府,可以说,这里就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起源的地方,对整个山东来说都是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