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石壕吏①暮投石壕村②,有吏夜捉人③。

老翁逾墙走④,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⑤!妇啼一何苦⑥。

听妇前致词⑦,三男邺城戍⑧。

一男附书至⑨,二男新战死⑩。

存者且偷生⑪,死者长已矣⑫!室中更无人⑬,惟有乳下孙⑭。

有孙母未去⑮,出入无完裙⑯。

老妪力虽衰⑰,请从吏夜归⑱。

急应河阳役⑲,犹得备晨炊⑳。

夜久语声绝㉑,如闻泣幽咽㉒。

天明登前途㉓,独与老翁别㉔。

词句注释:①石壕:村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东七十里,现名干壕村。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②暮:傍晚。

投:投宿。

③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④逾: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⑤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⑥啼:哭啼。

苦:凄苦。

⑦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⑧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防守,这里指服役。

⑨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⑩新:刚刚。

⑪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⑫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⑬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⑭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⑮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⑯完裙:完整的衣服。

“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⑰老妪:老妇人。

衰:弱。

⑱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⑲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⑳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㉑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㉒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㉓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道路。

㉔独:唯独,只有。

白话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1、暮:在傍晚。

2、投:投宿。

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18、新:最近,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2、室中:家中。

23、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24、唯:只,仅。

25、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26、未:还没有。

27、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28、完裙:完整的衣服。

29、老妪(yù):老妇人。

30、衰:弱。

31、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32、应:响应。

33、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杜甫《石壕吏》翻译及写作背景

杜甫《石壕吏》翻译及写作背景

杜甫《石壕吏》翻译及写作背景《石壕吏》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房间里没有人,只有一个婴儿和一个孙子。

还有奶奶没去,也没有裙子进出。

老身虽弱,请官夜归来。

如果你急着要给厉中河和杨上菜,还不如准备一下早上的饭菜。

夜很长,很寂静,像在哭泣,像在窒息。

黎明将升到未来,留下老人一个人。

注释(1)黄昏:傍晚。

投票:留下。

石昊村:现名干壕村,位于河南省陕县以东70英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4)喊:讲,喊。

贺贺:怎么样,怎么样。

愤怒:愤怒、凶狠、粗鲁,在这里是凶的意思。

(5)啼:哭啼。

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9)新:刚刚。

(10)活着:活着,活着。

并且苟且偷生:过一天算一天吧。

而且,暂时,暂时。

苟且偷生。

(1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13)仅:仅,仅。

哺乳的孙子:正在哺乳的孙子。

(14)还没有。

走:离开,这里指再婚。

(15)成品裙:完整的衣服。

有两句是讲孙子的,一句是讲奶奶的,没有官员的裙子。

(16)老妪(y):老妇人。

衰:弱。

请官夜回来:晚上请让我陪你回去。

拜托,请求。

跟着,跟着,跟着。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石壕吏》古诗原文及赏析

《石壕吏》古诗原文及赏析

《石壕吏》古诗原文及赏析《石壕吏》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赏析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

“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

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

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

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

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石壕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石壕吏唐·杜甫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邺城:卽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至,回来。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乳下孙:正在喫嬭的孙子。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去,离开,此指改嫁;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杜甫《石壕吏》原文与译文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杜甫《石壕吏》原文与译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
杜甫《石壕吏》原文
与译文
文本
文本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
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
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
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夜久语声绝,
别。

如闻
泣幽
咽。

天明
登前
途,
独与
老翁
别。

石壕吏杜甫的诗词

石壕吏杜甫的诗词

石壕吏杜甫的诗词《石壕吏》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赏析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

“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

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

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

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

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石壕吏》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叁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翻译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叁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1)暮:在傍晚。

(2)投:投宿。

(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唿: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幺。

(9)怒:恼怒,凶勐,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18)新:最近,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2)室中:家中。

杜甫《石壕吏》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杜甫《石壕吏》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路。

独:唯独、只有。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翻译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凶恶,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石壕吏唐朝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石壕吏》注释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杜甫石壕吏原文

杜甫石壕吏原文

杜甫石壕吏原文杜甫石壕吏原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石壕吏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石壕吏》作品介绍《石壕吏》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33首。

《石壕吏》是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原文石壕吏(陕县有石壕镇)作者: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注释1、暮:在傍晚。

2、投:投宿。

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18、新:最近,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2、室中:家中。

23、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24、唯:只,仅。

25、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注释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注释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原文:石壕吏唐代-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对照翻译: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吏呼一何怒!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

妇啼一何苦!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听妇前致词: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三男邺城戍。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è)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石壕吏》原文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及赏析

《石壕吏》原文及赏析《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经典作品,咱们一起来瞅瞅原文,再好好品品其中的韵味。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可太有料了!杜甫不愧是大诗人,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悲惨的场景刻画得入木三分。

就说我之前去乡下的时候,遇到过一件事儿。

那村子也不大,和石壕村有点像,村里的人都特别朴实。

有一天晚上,突然来了几个像是来收什么东西的人,那阵仗,把村里的人都吓得够呛。

我当时就在边上看着,那种紧张害怕的氛围一下子就弥漫开来。

就像诗里的石壕吏突然在夜里出现,整个村子都陷入了恐慌。

回到这首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傍晚到了石壕村,正碰上官吏晚上来抓人,这一开头就营造出了紧张的气氛。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翁赶紧翻墙跑了,老妇去应门,这细节描写得多生动,感觉那画面就在眼前似的。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喊得那叫一个凶,老妇哭得那叫一个惨。

这一怒一苦的对比,把官吏的蛮横和老妇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老妇说“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三个儿子都去打仗了,两个死了,剩下一个还不知道咋样。

这是多么让人心酸啊!家里就剩下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和连件完整裙子都没有的儿媳妇。

老妇自己虽然力气衰弱,但为了不让官吏抓走儿媳妇,还是决定跟官吏走,去河阳服役,还能给士兵们做做饭。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晚上慢慢安静下来了,却好像还能听到隐隐的哭泣声。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天亮了杜甫要走了,就只和老翁告别。

想想这场景,多凄惨啊!这首诗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就是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悲哀和对百姓的同情。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石壕吏杜甫〔唐代〕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出门看一作: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凶恶,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老翁一个人告别。

注释: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杜甫石壕吏原文

杜甫石壕吏原文

杜甫石壕吏原文杜甫石壕吏原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石壕吏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石壕吏》作品介绍《石壕吏》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33首。

《石壕吏》是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原文石壕吏(陕县有石壕镇)作者: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注释1、暮:在傍晚。

2、投:投宿。

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18、新:最近,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2、室中:家中。

23、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24、唯:只,仅。

25、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石壕吏》原文及译文

《石壕吏》原文及译文

《石壕吏》原文及译文《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诗作之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瞅瞅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

《石壕吏》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只听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踏上前行的路,只能同老翁一个人告别。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解这首诗的时候,有个小家伙瞪着大眼睛问我:“老师,为啥那差役这么凶啊?”我笑着回答他:“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差役们有任务在身,要抓足够的人去打仗,所以就凶巴巴的啦。

”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的表情,我心里想,让他们真正理解这首诗背后的沉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咱们再仔细琢磨琢磨这首诗啊。

杜甫通过对石壕村这户人家遭遇的描写,把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看那老翁匆忙逾墙而走的紧张模样,还有老妇哭诉时的悲苦神情,仿佛都活生生地出现在咱们眼前。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一怒一苦的对比,多么强烈啊!差役的蛮横无理,老妇的悲惨可怜,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再说这老妇,为了保护家人,自己挺身而出,要跟着差役去服役。

古文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古文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古文石壕吏原文及翻译古文石壕吏原文及翻译石壕吏杜甫〔唐代〕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出门看一作: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石壕吏翻译和原文

石壕吏翻译和原文

石壕吏翻译和原文《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石壕吏翻译和原文,欢迎阅读参考。

石壕吏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1)暮:傍晚。

投:投宿。

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

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13)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

“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

《石壕吏》的原文

《石壕吏》的原文

《⽯壕吏》的原⽂《⽯壕吏》的原⽂ ⽯壕吏(陕县有⽯壕镇) 作者:唐·杜甫 暮投⽯壕村,有吏夜捉⼈。

⽼翁逾墙⾛,⽼妇出门看。

吏呼⼀何怒!妇啼⼀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男附书⾄,⼆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完裙。

⽼妪⼒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翁别。

《⽯壕吏》作品译⽂ (作者我)傍晚投宿⽯壕村,有差役夜⾥来强征兵。

⽼翁越墙逃⾛,⽼妇⾛出来应付差役。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妇⼈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作者我)听到⽼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去邺城服役。

其中⼀个⼉⼦捎信回来,说两个⼉⼦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姑且活⼀天算⼀天,死去的⼈就永远不会复⽣了! (⽼妇我)家⾥再也没有其他的⼈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

因为有孙⼦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件完整的⾐服。

⽼妇虽然年⽼⼒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 夜深了,说话的声⾳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作者我)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翁告别。

(⽼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史(史思明)之乱,郭⼦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的⼉⼦)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在第⼆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盾重重,形势发⽣逆转,在敌⼈两⾯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

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壕、潼关等地,根据⽬睹的现实,写了⼀组诗,《⽯壕吏》是其中的⼀⾸。

⽯壕,也叫⽯壕镇,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官,这⾥指差役。

759年(唐肃宗乾元⼆年)春,已经四⼗⼋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文言文石壕吏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石壕吏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石壕吏的原文及翻译(附注解+简介+教案)文言文石壕吏的原文及翻译(附注解+简介+教案)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全文翻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注解: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史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 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 故事情节。
谢谢指导
再见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是什么?
• 老翁逾墙走 跑,逃跑 死者长已矣 停止 • 请从吏夜归 请允许 一男附书至 信
4.根据要求填句子
①.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句子: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②.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老妇人和官吏
去的人就永远的完结听了妇。前家致里词实:三在男没邺有城能戍打。仗 的所男以有人他差了的傍役,母晚在附只亲我趁书到有还投夜:捎了一没宿抓信深个有在壮夜一存吃离石丁男者,奶去壕。附且说的,村老偷书话孙(,翁至生的子可,,正吓声二死。怜碰得男者因)上翻长新为她战 已有进死 矣新孙进。 !:最子出近, 出但兵连 请 役无墙完件 您 ,逃请裙完 让 还从跑: 音人赶头:整我能没了请偷没低路儿有的跟来,允生完有声的告衣您得许老:整了 的 时 别跟差 老服连及苟的已妇, 哭 候 。从衣役 妇且:都 夜 给赶犹停服室有老急我 泣 ,活的 哭没 归 军得止忙。中孙妪应着好 。 只叫 得:,有 营 营裙出更母力河还像 天 同,这嚷 又。 , 准门这无未虽阳能里听 亮 那是 是里我 赶 备察人去衰役够引泛到 登 个多 多快虽 早,,,,看指申有 程 老么 么惟出请犹去然 饭。衣为有入从得暴悲服应年呢完微幽乳无 吏 备怒苦征老。结\断咽下完 夜 晨!!河力续:孙裙 归 炊形阳衰的。。 , 。容哭的,低声
应: 应征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前与途老:翁前别去。的路
第一段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石壕村——地点 *夜——时间 *吏夜捉人——事件(暗示捉人经常发生、手
段狠毒)
*诗人、吏、老翁、老妇——人物
归纳:故事的开端。交代了事情发生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捉人。
听出 感情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竹 林 中 学
•粟 永 扬
杜甫,字 子美,唐代伟
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
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而衰
的变化过程,被称为 “诗史 ”,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 ”。
因一度在长安少城陵南野少老陵附近居
住,曾自称“
”,又
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杜员工外部郎的
官衔,后杜工人部也集称之为

”,著有《
》。
写作背景
第四段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官兵捉人的时间比较长。 • 老妇人的家人伤心哭泣 • 诗人与老翁别离,踏上远方的路。
归纳:故事的结局。暗示老妇人被抓走服役 ,说明管吏之狠毒,连一个老太婆也不放 过。
总结:
这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 见闻,叙述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庭 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 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安史之乱 ”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 露了官吏的蛮横残暴,表达了诗人 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
问题: 1.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善良、凄苦、机智、有胆略,爱护家人
2. 官吏又怎样? .凶狠、蛮横无理、没有同情心
3.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怎 样?
.对战争的厌恶,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知识巩固
• 1.下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
• A石壕(háo) 老翁(wōng) 逾(yú)墙 • B邺(yè)城 戍(sù)守 老妪(yù) • C官吏(lì) 急应(yīng) 晨炊(chuī) • D致词(cí) 力衰(shuaī) 暮(mù)投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 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 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 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 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 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段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家境困难 • 诗人听自到请老服妇诉役苦:• 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 ①丧子之苦
希?望博得同情
• ②困窘之苦
希望高抬贵手
• ③应征之苦
挺身而出,让官兵不再纠缠
归纳:故事的高潮。老妇人掩护家人与官 吏周旋。暗示“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 来深重的灾难,也表现了诗人对疾苦人民 的同情,对战争的控诉。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y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前只到儿致听 邺 子词见 城 最:走老 防 近上妇守战前上了死去逾前,了(:投对越对一。:差过投差 个 幸役老吏宿暮役 儿 存)翁呼说投说 子 的逾一话石话 托 暂男墙何壕: 人 且:走怒儿村苟“ 捎,,子一,妇老且我 信何有走啼妇:的三回吏:多跑出 一夜活个来么,门 何捉着儿说逃看 苦人戍跑,子两。 !。:防死都个守
“三吏”是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教学目标
• 1读准字音,并通过熟读后达到背诵。 • 2把握词义,进而对此诗句意的理解。(重点) • 3逐层分析,归纳段落大意,并总结文章的中心
思想。(重点) • 4对老妇人、官吏、作者的评价。(难点)
听准 字音
听出 节奏
第二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呼——怒
蛮横、如狼似虎





啼——苦
悲伤无奈
归纳:故事的发展。既交代了矛盾的双方 (吏——妇),也简练的描写了双方的神态、 情形,官吏紧紧逼迫,老妇痛苦无奈诉苦。
战争惨烈
第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暮投石壕( háo)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 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yè)城戍( 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qún)。 老妪( Yù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yìng )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