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标准汇编

压力容器标准汇编
压力容器标准汇编

常用压力容器国家标准

一、GB系列标准

1、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2、GB 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3、GB 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释义(未找到)

4、GB/T 699–2006,优质碳素结构钢

5、GB 700-2006,碳素结构钢

6、GB/T 713-2008,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

7、GB 985-19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8、GB 986-19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9、GB 3087-1999,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0、GB 3274-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11、GB 3531-1996,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

12、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

13、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

14、GB/T 5293-1999,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15、GB/T 5293-1999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16、GB 5310-199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7、GB/T 8110-1995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18、GB/T 8163-1999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19、GB/T 8165-1997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20、GB/T 9019-2001 ,压力容器公称直径

21、GB/T 9112~9124-2000,钢制管法兰(合订本)

22、GB/T 9125-2003,管法兰连接用紧固件

23、GB/T 9126-2003 ,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尺寸

24、GB/T 9128-2003 ,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尺寸

25、GB/T 9129-2003,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技术条件

26、GB/T 12212–1990,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方法

27、GB/T 12470-2003,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

28、GB/T 12522-1996,不锈钢波形膨胀节

29、GB/T 12777-1999,金属波纹管膨胀节

30、GB 13296-2007,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31、GB/T 14976-1994,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32、GB/T 15601-1995,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

33、GB 16749–1997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二、JB系列标准

1、JB/T 4700~4707-2000,《压力容器法兰》内容包括:压力容器法兰分类与技术条件、甲型平焊法兰、乙型平焊法兰、长颈对焊法兰、非金属软垫片

缠绕垫片、金属包垫片、等长双螺栓

2、JB 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3、JB/T 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4、JB/T 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

5、JB/T 4711-2003,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及释义

6、JB/T4712.1~4712.4 -2007,《容器支座》内容包括:鞍式支座、腿式支座、耳式支座、支承式支座

7、JB 4726~4728-2000,压力容器用钢锻件

8、JB 4727-2000,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锻件

9、JB 4728-2000,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

10、JB/T 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1、JB/T 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学习指南

12、JB/T 4731-2005 ,钢制卧式容器

13、JB 4733-1996,压力容器用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

14、JB/T 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及释义

15、JB/T 4736-2002 ,补强圈及标准释义

16、JB 4744-2000,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

17、JB/T 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及标准释义

18、JB/T 4747-2002 ,《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及标准释义

19、JB/T 4750-2003,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及释义

三、HG系列标准

1、HG 20527-1992,不锈钢突面对焊环钢制管法兰

HG 20528-1992,衬里钢管用承插环松套钢制管法兰

HG 20529-1992,不锈钢衬里法兰盖

HG 20530-1992,钢制管法兰用焊唇密封环

2、HG/T 20569-1994,机械搅拌设备

3、HG 20580-1998,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

HG 20581-1998,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

HG 20582-1998,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

HG 20583-1998,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HG 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HG 20585-1998,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

4、HG 20592-1997,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

HG 20593-1997,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4-1997,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5-1997,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6-1997,整体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7-1997,承插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8-1997,螺纹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9-1997,对焊环松套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600-1997,平焊环松套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601-1997,不锈钢衬里法兰盖(欧洲体系)

HG 20602-1997,钢制管法兰盖(欧洲体系)

HG 20603-1997,钢制管法兰技术要求(欧洲体系)

HG 20604-1997,钢制管法兰压力—温度等级(欧洲体系)

HG 20605-1997,钢制管法兰焊接接头和坡口尺寸(欧洲体系)

HG 20606-1997,钢制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欧洲体系)

HG 20607-1997,钢制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欧洲体系)

HG 20608-1997,钢制管法兰用柔性石墨复合垫片(欧洲体系)

HG 20609-1997,钢制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欧洲体系)

HG 20610-1997,钢制管法兰用缠绕式垫片(欧洲体系)

HG 20611-1997,钢制管法兰用齿形组合垫(欧洲体系)

HG 20612-1997,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欧洲体系)

HG 20613-1997,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欧洲体系)

HG 20614-1997,钢制管法兰、垫片、坚固件选配规定(欧洲体系)

HG 20615-1997,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美洲体系)

HG 20616-1997,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美洲体系)

HG 20617-1997,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美洲体系)

HG 20618-1997,整体钢制管法兰(美洲体系)

HG 20619-1997,承插焊钢制管法兰(美洲体系)

HG 20620-1997,螺纹钢制管法兰(美洲体系)

HG 20621-1997,对焊环松套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622-1997,钢制管法兰盖(美洲体系)

HG 20623-1997,大直径钢制管法兰(美洲体系)

HG 20624-1997,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美洲体系)

HG 20625-1997,钢制管法兰压力—温度等级(美洲体系)

HG 20626-1997,钢制管法兰焊接接头和坡口尺寸(美洲体系)

HG 20627-1997,钢制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美洲体系)

HG 20628-1997,钢制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美洲体系)

HG 20629-1997,钢制管法兰用柔性石墨复合垫片(美洲体系)

HG 20630-1997,钢制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美洲体系)

HG 20631-1997,钢制管法兰用缠绕式垫片(美洲体系)

HG 20632-1997,钢制管法兰用齿形组合垫(美洲体系)

HG 20633-1997,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美洲体系)

HG 20634-1997,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美洲体系)

HG 20635-1997,钢制管法兰、垫片、坚固件选配规定

5、HG 20652-1998,塔器设计技术规定

6、HG/T 21618-1998,丝网除沫器

7、HG 20660-2002,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8、HG/T 20678-2000 ,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

9、HG/T 21514-2005 ,钢制人孔和手孔类型与技术条件

10、HG 21515-2005,常压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600

11、HG 21516-2005,回转盖板平焊法兰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600-0.6

12、HG 21517-2005,回转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400~600-1.0~1.6

13、HG 21519-2005,垂直吊盖板式平焊法兰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600-0.6

14、HG 21520-2005,垂直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600-1.0~1.6

15、HG 21521-2005,垂直吊盖带颈对焊法兰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600-2.5~6.3

16、HG 21522-2005,水平吊盖板式平焊法兰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600-0.6

17、HG 21523-2005,水平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600-1.0~1.6

18、HG 21524-2005,水平吊盖带颈对焊法兰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400~600-2.5~6.3

19、HG 21525-2005,常压旋柄快开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500

20、HG 21526-2005,椭圆形回转盖快开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450×350-0.6

21、HG 21527-2005,回转拱盖快开人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400~500-0.6

22、HG 21528-2005,常压手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150~250

23、HG 21529-2005,板式平焊法兰手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150~250-0.6

24、HG 21530-2005,带颈平焊法兰手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150~250-1.0~1.6

25、HG 21531-2005,带颈对焊法兰手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150~250-2.5~6.3

26、HG 21532-2005,回转盖带颈对焊法兰手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250-4.0~6.3

27、HG 21533-2005,常压快开手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150~250

28、HG 21534-2005,旋柄快开手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 150~250-0.25

29、HG 21535-2005,回转盖快开手孔施工图(碳钢、低合金钢)150~250-0.6

30、HG 21537.1-1992,碳钢填料箱(PN 0.6)

HG 21537.2-1992,不锈钢填料箱(PN 0.6)

HG 21537.3-1992,常压碳钢填料箱(PN<0.6)

HG 21537.4-1992,常压不锈钢填料箱(PN<0.6)

HG 21537.5-1992,管用碳钢填料箱(PN 0.6)

HG 21537.6-1992,管用不锈钢填料箱(PN 0.6)

31、HG 21537.1-1992,碳钢填料箱(施工图)PN 0.6 DN 30~160

32、HG 21537.2-1992,不锈钢填料箱(施工图) PN 0.6 DN 30~160

33、HG 21537.3-1992,常压碳钢填料箱(施工图)PN<0.1 DN 30~160

34、HG 21537.4-1992,常压不锈钢填料箱(施工图)PN<0.1 DN 30~160

35、HG 21537.5-1992,管用碳钢填料箱(施工图)PN 0.6 DN 25~200

36、HG 21537.6-1992,管用不锈钢填料箱(施工图) PN 0.6 DN 25~200

37、HG 21563-1995,搅拌传动装置系统组合、选用及技术要求

38、HG 21564-1995,搅拌传动装置——凸缘法兰

HG 21565-1995,搅拌传动装置——安装底盖

HG 21566-1995,搅拌传动装置——单支点机架

HG 21567-1995,搅拌传动装置——双支点机架

HG 21568-1995,搅拌传动装置——传动轴

HG 21569.1-1995,搅拌传动装置——带短节联轴器

HG 21569.2-1995,搅拌传动装置——块式弹性联轴器

HG 21570-1995,搅拌传动装置——联轴器

HG 21571-1995,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

HG 21572-1995,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

HG 21537.7-1992,搅拌传动装置——碳钢填料箱

HG 21537.8-1992,搅拌传动装置——不锈钢填料箱

39、HG/T 21574-2008,化工设备吊耳及工程技术要求

40、HG 21588-1995,玻璃板液面计(系列)

41、HG 21592-1995,玻璃管液面计(系列)

42、HG 21594-1999,不锈钢人、手孔(系列)

43、HG 21595-1999,常压不锈钢人孔施工图

44、HG 21596-1999,回转盖不锈钢人孔施工图

45、HG 21597-1999,回转拱盖快开不锈钢人孔施工图

46、HG 21598-1999,水平吊盖不锈钢人孔施工图

47、HG 21599-1999,垂直吊盖不锈钢人孔施工图

48、HG 21600-1999,椭圆快开不锈钢人孔施工图

49、HG 21601–1999,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施工图

50、HG 21602-1999,平盖不锈钢手孔施工图

51、HG 21603-1999,回转盖快开不锈钢手孔施工图

52、HG 21604-1999,旋柄快开不锈钢手孔施工图

53、HG 21607-1992,异形筒体和封头

54、HG/T 21619~21620-1986,压力容器视镜

四、规则及图书

1、1999年出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2008年出版,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3、2002年出版,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含三个附件)

4、2002年出版,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及释义

5、2003年出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6、2003年出版,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

7、2002年出版,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试题及答案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试 题及答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3题,共3分) 基础知识 1.氧、氟、氯、氧化氮等是可燃物。() 2.在相同的容积内,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盛装高温饱和液体时的爆炸能量要比盛装饱和蒸汽时的爆炸能量大得多。() 3.物质的三种形态之间是不能无条件相互转变的。() 二、判断题(共10题,共10分) 专业知识 1.蒸压釜安全阀安装时应与釜体管座直接连通,中间不允许装有任何阀门。() 2.液氧与人皮肤、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与油及脂、沥青、煤油、油漆、织物、木材及各种可燃物接触都极易引起燃烧,因撞击或与可燃物混合会发生爆炸。()

3.蒸压釜是一种最常见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其对釜盖与釜体的开关有严格地关门送汽、排汽开门的安全联锁要求,以保证压力容器的运行安全。() 4.低温液体贮槽的压力表刻度盘上应划出最高工作压力的指示红线。() 5.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钢材主要强调其强度、塑性、韧性和硬度四个性能指标。() 6.压力表有()等种类。 7.低温液氮、液氩贮槽安装在室内时,大量的气、液体不可排放在室内。() 8.自紧式平垫密封是依靠容器介质的压力作用在顶盖上压紧平垫片来实现的。() 9.低温液体贮槽操作人员,应熟悉《固定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色及其危险性。()

10.压力容器强度是指容器在确定的压力或其它外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三、判断题(共17题,共17分) 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知识 1.压力容器的安全与压力容器的使用关系很大,除对压力容器进行技术管理外,还应对压力容器的使用人员提出具体要求。() 2.节能技术中经济运行管理中要求压力容器运行时,应经常检查管道、仪表、阀门及保温状况,确保其完好、严密,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等情况。() 3.尽管各种压力容器使用的工况不一致,但其操作却有共同点。() 4.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是压力容器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及时发现操作上或设备上所出现的不正常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消除,防止异常情况的扩大和延续,保证容器安全运行。() 5.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运行时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A1级压力容器制造资格取证资料

A1级压力容器制造资格取证资料

一.评审组到达的当天,请企业为每人准备一套质保手册及程序文件。 二.评审需提供资料(提前准备,评审时使用) 资源条件组: 1、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原件; 2、技术人员一览表,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原件; 3、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任命文件(有效期内各年的); 4、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原件、上 岗证书; 5、焊工一览表、焊工资格证书原件; 6、无损检测人员一览表、无损检测人员证书原件; 7、技术人员、质保体系责任人员、焊工、无损检测人员劳动合同、 缴纳社会保险凭证; 8、工厂面积、生产车间面积、存放材料专用场地、焊材一、 二级库、焊接试验室、射线曝光室、不锈钢容器制造专用场地面积的统计; 9、设备台账; 10、计量器具台账、合格证、周期检定计划表; 11、工艺技术文件; 12、压力容器现行法规、标准统计表; 13、有效期内制造压力容器数量统计表;

14.、有关分包资料(对分包方评价、分包方资质、分包协议 质量管理组: 1、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文件、记录 表卡; 2、焊接工艺评定一览表; 3、内外质量信息汇总资料; 4、质量分析会记录; 5、内部质量审核资料; 6、用户来信、来函的处理及走访用户资料; 7、监检单位出具的书面意见(联络单、监检意见通知书)及处理 资料; 8、不合格品处理资料; 9、有关人员培训见证资料(含培训计划、记录等); 10、体系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11、原材料、外购件采购控制资料(合格供方评价、合格供方清单、 对合格供方动态管理); 12、任意抽调三名焊工业绩档案; 13、随机抽调关键设备档案。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

2007年4月,**公司因取《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需试制一台压力容器。公司决定试制一台自用的储气罐,规格Φ1000×2418×10,设计压力1.78MPa,设计温度40℃,属二类压力容器。通过该压力容器的试制,对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流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工艺流程:下料——>成型——>焊接——>无损检测——>组对、焊接——>无损检测——>热处理——>耐压实验 一、选材及下料 (一)压力容器的选材原理 1.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稳定性。 2.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和焊接性能。 3.在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必须有良好的耐蚀性和抗氢性。 4.在高温状态使用的设备要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5.在低温状态下使用的设备要考虑有良好的韧性。 (二)压力容器材料的种类 1.碳钢,低合金钢 2.不锈钢 3.特殊材料:①复合材料(16MnR+316L) ②刚镍合金 ③超级双向不锈钢 ④哈氏合金(NiMo:78% 20%合金) (三)常用材料

常用复合材料:16MnR+0Gr18Ni9 A:按形状分:钢板、棒料、管状、铸件、锻件 B:按成分分: 碳素钢:20号钢20R Q235 低合金钢:16MnR、16MnDR、09MnNiDR、15CrMoR、16Mn锻件、20MnMo锻件高合金钢:0Cr13、0Cr18Ni9、0Cr18Ni10Ti 尿素级材料:X2CrNiMo18.143mol(尿素合成塔中使用,有较高耐腐蚀性) 二、下料工具与下料要求 (一)下料工具及试用范围: 1、气割:碳钢 2、等离子切割:合金钢、不锈钢 3、剪扳机:&≤8㎜L≤2500㎜切边为直边 4、锯管机:接管 5、滚板机:三辊 (二)椭圆度要求: 内压容器:椭圆度≤1%D;且≤25㎜ 换热器:DN≤1200㎜椭圆度≤0.5%DN且≤5㎜ DN﹥1200㎜椭圆度≤0.5%DN且≤7㎜ 塔器: DN

离职交接规范

岗位离职交接管理规范 为了加强公司员工在工作交接过程中的管理,保持交接岗位工作的有效链接,维护公司利益,特制定如下规范: 一、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二、定义 离职:指员工因内部工作调动、轮岗、晋升或者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等原因离开原工作岗位或者公司的情况。 三、权责 1.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定员工离职交接管理制度与程序。 2.员工辞职须先向本部门主管递交辞职申请、交由人力资源部批准后, 再进行工作交接。主管级以上员工辞职,须亲自向分公司总经理提交辞呈,分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开始办理交接手续。? 3.员工的辞退经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主管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 4.综合办公室负责办理员工离职的结算手续,包括档案与物品的转移和 清点。 四、原则 1.员工离职必须履行完整的工作交接程序,交接手续办理完毕后财务部 方可对其进行工资结算。

2.离职交接须以文字形式记录备案,保证资产、财产、账务、资料、钥匙、工作证件等全部移交无误。 3.档案交接必须由移交人、接收人与监交人共同签字,并签注时间地点。? 4.公司重要证照、档案文件、材料的交接须呈主管副总确认签字。 5.若移交人在正常条件下无进行交接或交接不请,公司有权扣发当月工资,直至将工作交接清楚。 五、交接程序 1.员工离职须向人力资源部领取《员工离职申请表》(见附表1)及《离职交接表》(见附表2)并按要求认真填写,内容包括:? 离职岗位、离职原因、入职、离职日期、部门意见、离职约谈内容等个人工作信息;办公资产、办公用品、钥匙、门禁卡、技术资料、参数、客户资料、工作记录、设备及工具、工作证等公司资产财产。? 2.离职员工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工作交接,综合办公室负责监督交接。 3.固定资产的验收:部门主管须按照部门台账、个人台账、领用单与实物核对,无误后方可填写交接单。交接单须由部门主管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 4.交接完毕后,《离职手续清单》递交人力资源部审核无误后存档。 5.财务部负责核算离职员工的应付工资,并于下个月工资发放日发放。 一、交接内容 (一)网络系统 1、网络拓扑。

固定式压力容器实操试题

固定式压力容器实操试 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实操试题 1、压力储罐在日常巡检中,从安全的角度主要观察什么? 答: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 2、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在采取各种措施仍不能使之下降,操作人员怎么办? 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压力容器检修前从安全性应进行哪些工作呢? 4、隔绝、转换、清洗、吹扫。 5、压力容器怎么操作才能提高容器的使用寿命和操作的安全性呢? 答:“四慢一平稳”升压降压及升温降温要慢;恒温恒压运行时工艺参数要平稳6、投入运行的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必须保证哪些条件呢? 答:齐全、灵敏、可靠。 7、你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出现人孔和手孔的补强圈观察孔漏气,能是什么原因呢? 答:是被补强处材料泄漏。 8、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端盖、人孔或手孔等法兰密封结构泄漏,无法正常工作时,你应怎么办? 答:应立即停车泄压后,再修复密封锁紧元件,再开车。 9、压力容器上安全阀超压起跳应如何处理? 答(1)马上打开排空管阀门,泄压; (2)安全阀回落后,观察容器工作时是否符合工艺参数; (3)检查容器出口管线是否堵塞,检查调节阀; (4)如不能保证容器正常工作参数,应停车查找原因并检修。 10、有限制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转动后不能回到限制钉处;没有限制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规定的允许误差如何处理呢?答:停止使用。 11、在操作压力容器时,如何做才能保证平稳操作呢? 答:升压、降压时,开、停车速度不能过快,特别是压力较高或低温的容器冷却或加热时应缓慢进行。 12、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工艺参数应控制哪几个指标呢? 答:压力、温度、液位、投料及介质的腐蚀等。 13、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怎么应处理呢? 答:(1)首先采取紧急措施,如情况应无法控制压力容器时,停止运行。

实用文档之工作交接管理制度

实用文档之"工作交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做好岗位的工作交接与公物交接,避免因交接不清引起的工作失误及公物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子(分)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公司各岗位人员在内部岗位调整、离职或调出(及请假一周以上)时,都必须依照本制度办理工作交接。 第四条工作交接的责任主体分别为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以及移交人的直接主管。移交人是指将所负责工作和物品移交给接收人的人员;接收人是指接受移交人所移交的工作和物品的人员;监交人是指监督移交人、接收人进行工作交接的人员。 第二章工作交接内容 第五条应交接的业务工作包括(由离职人出具书面报告): (一)重要客户名单及公共关系名单以及联络方法。 (二)已完成工作的详细工作报告。 (三)未完成工作的各项待办事宜及关键点。 (四)本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分工 (五)业务流程 (六)其他纸质和电子文件资料。 第六条应交接的公司物品包括 (一)用品,办公设备、办公用品、书籍、文件资料(含计算机软件)、钥匙、印章、宿舍等公司物品。 (二)证件,因员工工作需要,公司发给员工的各种证件。 (三)重要文件,包括政府批准证书、营业执照正本、副本,企业章程和各类年检批件等。 (四)员工接收的其他已离职人员的工作资料(全部)。 (五)由财务部门开具的财务款项结清证明。

(六)其他重要文件或监交人认为应交接的文件。 第三章工作交接流程 第七条职位异动申请批准后,员工开始进行工作交接。到人力资源部领取并填写《员工离任交接清单》。 第八条当出现需工作交接情形时,由需移交人的直接主管安排工作交接,明确监交人,并安排移交人准备工作交接。 第九条监交人核实移交人填写的《员工离任交接清单》,必要时作适当调整,确定《员工离任交接清单》。 第十条工作交接必须交接人、承交人和监交人三方同时在场,逐项按交接清单清点文件资料和办公物品,核对无误后三人共同签字确认。承交人和监交人对工作交接过程及交接工作的完整性负责。 第十一条业务工作交接应由交接人向承交人和监交人出具书面报告,并认真回答承交人和监交人的有关问题,监交人有权召集公司有关人员了解交接人的具体工作情况。 第十二条经三方签字确认的《员工离任交接清单》送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员工离任交接清单》原件送人事专员,由其存放入移交人个人档案;《员工离任交接清单》复印件分别留存于移交人和接收人处各一份。① 第四章工作交接要求 第十三条职位异动申请未经公司领导批准前,员工必须坚守岗位。若因私自离岗或消极怠工,给公司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者,公司将按制度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当出现因工作调动、请长假或离职等需要工作交接时,应在工作调动、请长假或离职前1日内完成工作交接。 第十五条如移交人有特别原因不能亲自办理工作交接,须提前申请经部门经理核准后,可由指定负责人代为办理交接,但所有一切 ①对于离任者,工作交接完成后,还需要填写其他离任表格(《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并经过相关领导审核无误签字后,方可离任(详见本公司的离任章程中的规定)。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考试题库(共1083题)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考试题库(共1083题)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考试题库 一、安全管理及安全操作知识(共333题) 1、检修人员进入压力容器内作业前,应按照( C )的规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达不到要求时,严禁人员进入。(单选题) A、《条例》; B、《固定容规》; C、《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2、盛装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 C )用空气置换。(单选题) A、不应当; B、一般不准; C、严禁。 3、进入压力容器内检修用的照明不超过( B )。(单选题) A、12V; B、24V; C、36V; D、48V。 4、盛装易燃介质的压力容器严禁用( C )置换。(单选题) A、水; B、氮气; C、空气; D、惰性气体。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应每( C )年复审一次。(单选题) A、二; B、三; C、四。 6、压力容器按破坏(失效)机理可分为( F )破坏。(单选题) A、韧性; B、脆性; C、疲劳; D、腐蚀; E、蠕变; F、其他选项都对。 7、凡符合登记发证的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投用( C )内,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单选题) A、10日; B、20日; C、30日。 8、进入压力容器内检验用照明用电不超过( B )。(单选题) A、12V; B、24V; C、36V; D、220V。 9、压力容器的维修或改造资料,应由施工单位在竣工后( C )

16、安全状况等级定为4级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如超过监控时间仍未修理时( C )。(单选题) A、一般不应继续使用; B、视情况定可否继续使用; C、不得继续用。 17、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 C )。(单选题) A、安全意识; B、节能意识; C、安全、节能意识。 18、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应及时或定期清理压力容器内的( C ),防止过热变形或发生事故。(单选题) A、介质; B、杂质; C、结垢、积碳、结疤; D、积灰。 19、国家鼓励( C ),对取得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单选题) A、安全生产; B、节约; C、推行科学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 20、液化石油气储罐如超装发生的爆炸事故应属于( B )。(单选题) A、化学爆炸; B、物理爆炸。 21、( C )压力容器的停止运行,使用单位应编制停车方案。(单选题) A、需定期检验的; B、需年度检查的; C、连续性运行及系统操作的。 2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在巡回检查时,如发现不安全隐患时,应( A )。(单选题) A、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B、先处理

工作交接管理制度

工作交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做好岗位的工作交接与公物交接,避免因交接不清引起的工作失误及公物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子(分)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公司各岗位人员在内部岗位调整、离职或调出(及请假一周以上)时,都必须依照本制度办理工作交接。 第四条工作交接的责任主体分别为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以及移交人的直接主管。移交人是指将所负责工作和物品移交给接收人的人员;接收人是指接受移交人所移交的工作和物品的人员;监交人是指监督移交人、接收人进行工作交接的人员。 第二章工作交接内容 第五条应交接的业务工作包括(由离职人出具书面报告): (一)重要客户名单及公共关系名单以及联络方法。 (二)已完成工作的详细工作报告。 (三)未完成工作的各项待办事宜及关键点。 (四)本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分工 (五)业务流程 (六)其他纸质和电子文件资料。 第六条应交接的公司物品包括 (一)用品,办公设备、办公用品、书籍、文件资料(含计算机软件)、钥匙、印章、宿舍等公司物品。 (二)证件,因员工工作需要,公司发给员工的各种证件。 (三)重要文件,包括政府批准证书、营业执照正本、副本,企业章程和各类年检批件等。 (四)员工接收的其他已离职人员的工作资料(全部)。 (五)由财务部门开具的财务款项结清证明。 (六)其他重要文件或监交人认为应交接的文件。

第三章工作交接流程 第七条职位异动申请批准后,员工开始进行工作交接。到人力资源部领取并填写《员工离任交接清单》。 第八条当出现需工作交接情形时,由需移交人的直接主管安排工作交接,明确监交人,并安排移交人准备工作交接。 第九条监交人核实移交人填写的《员工离任交接清单》,必要时作适当调整,确定《员工离任交接清单》。 第十条工作交接必须交接人、承交人和监交人三方同时在场,逐项按交接清单清点文件资料和办公物品,核对无误后三人共同签字确认。承交人和监交人对工作交接过程及交接工作的完整性负责。 第十一条业务工作交接应由交接人向承交人和监交人出具书面报告,并认真回答承交人和监交人的有关问题,监交人有权召集公司有关人员了解交接人的具体工作情况。 第十二条经三方签字确认的《员工离任交接清单》送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员工离任交接清单》原件送人事专员,由其存放入移交人个人档案;《员工离任交接清单》复印件分别留存于移交人和接收人处各一份。① 第四章工作交接要求 第十三条职位异动申请未经公司领导批准前,员工必须坚守岗位。若因私自离岗或消极怠工,给公司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者,公司将按制度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当出现因工作调动、请长假或离职等需要工作交接时,应在工作调动、请长假或离职前1日内完成工作交接。 第十五条如移交人有特别原因不能亲自办理工作交接,须提前申请经部门经理核准后,可由指定负责人代为办理交接,但所有一切责任仍由原移交人负责。 第十六条工作交接必须附有《员工离任交接清单》,并由交接人、承交人和监交人三方在清单上共同签字确认。《员工离任交接清单》填写不详者,或交接手续未办完者,人力资源部不予办理异动手续。 第十七条工作交接自批准职位异动申请时开始。交接时间原则为两个工作日,特殊需要可适当延长交接时间。 ①对于离任者,工作交接完成后,还需要填写其他离任表格(《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并经过相关领导 审核无误签字后,方可离任(详见本公司的离任章程中的规定)。

压力容器制造取证资料A1级

一.评审组到达的当天,请企业为每人准备一套质保手册及程序文件。 二.评审需提供资料(提前准备,评审时使用) 资源条件组: 1、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原件; 2、技术人员一览表,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原件; 3、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任命文件(有效期内各年的); 4、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学历证书、技术职称证书原件、上岗证书; 5、焊工一览表、焊工资格证书原件; 6、无损检测人员一览表、无损检测人员证书原件; 7、技术人员、质保体系责任人员、焊工、无损检测人员劳动合同、缴纳社 会保险凭证; 8、工厂面积、生产车间面积、存放材料专用场地、焊材一、二级库、焊 接试验室、射线曝光室、不锈钢容器制造专用场地面积的统计; 9、设备台账; 10、计量器具台账、合格证、周期检定计划表; 11、工艺技术文件; 12、压力容器现行法规、标准统计表; 13、有效期内制造压力容器数量统计表; 14.、有关分包资料(对分包方评价、分包方资质、分包协议 质量管理组: 1、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文件、记录表卡; 2、焊接工艺评定一览表;

4、质量分析会记录; 5、内部质量审核资料; 6、用户来信、来函的处理及走访用户资料; 7、监检单位出具的书面意见(联络单、监检意见通知书)及处理资料; 8、不合格品处理资料; 9、有关人员培训见证资料(含培训计划、记录等); 10、体系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11、原材料、外购件采购控制资料(合格供方评价、合格供方清单、对合格 供方动态管理); 12、任意抽调三名焊工业绩档案; 13、随机抽调关键设备档案。 (所有表格都不用打出来,正式评审时根据不同要求再打。) 附件1

工作交接管理规定

工作交接管理规定1.目的: 规范员工工作交接内容与流程,加强工作衔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公司所有人员晋升、换岗、调动、离职、停薪留职等岗位变动皆适用。 3.权责: 3.1凡离开现岗位的员工有义务移交清楚自己本岗位的工作。 3.2接收新岗位工作的人员有义务详细核实接交的工作内容。 3.3各部门主管对本部门各岗位的交接工作负监督责任。 4.定义: 移交人:要离开现岗位工作的人员。 接交人:接受新岗位工作的人员。 监交人:负责监督工作交接过程的人员 5.交接内容: 交接内容包括:工作内容交接、实物交接以及文件交接。

5.1工作内容交接主要是指移交人把日常所从事的本岗位工作交接给他人,包括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内容描述以及目前手上未完成的相关工作事项。 5.2实物交接主要是指移交人把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办公设备、相关辅助工具、与外界的联系方式和用到的印章等物品移交给他人。 5.3文件交接主要是指开展现岗位的工作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6.规定细则: 6.1工作内容交接具体内容 6.1.1移交人需书面列出自己本岗位工作提纲以及详细的工作内容,可以按照岗位的关键点进行分类;要求工作内容表达全面、具体,不允许只简单的表达出工作的名称而没有具体的内容。再交由部门主管审核。 6.1.2移交人需给接交人讲解岗位工作职责中的内容,并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实例阐述本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以便接替人能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6.1.3移交人需对本岗位具体的各事项相关流程作详细的讲解,包括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6.1.4移交人需详细的讲解本岗位的管理权限。 6.1.5移交人需按照时间进程详细的讲解本岗位年度、月度、每周及每日对应需要完成的工作。 6.1.6移交人目前手上未完成的相关事宜需做详细说明,包括完成的进度、现已完成的状

试论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试论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压力容器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设备,对其制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对其使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制造质量不符合使用需求,则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标签:压力容器;容器制造;制造质量 压力容器是生产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尤其是在很多大规模企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当前,我国有很多压力容器的制造企业,可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生产要求的压力容器制造。通常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经过设计、制造和安装几个基本环节,而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到相应的工艺和技术,所以要实现对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注重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 1 压力容器的特点 1.1 压力容器的产品结构和参数具有多样性 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制药、化工、石油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压力容器的品种和结构十分多样,以满足不同生产领域的使用需求,所以在压力容器的参数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1.2 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要求较高 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必须要严格按照其应用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内的压力容器设计规范方面具有明显的时效性。通常情况下,压力容器内盛装的介质多为易燃、易爆、剧毒等物质,并且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运行,所以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制造规范和标准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标准和规范,才能满足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要求。 1.3 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相似信息的利用 在压力容器的制造构成中会存在很多相似的信息,如容器的外观形状、产品结构以及制造的工艺流程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如果可以对这些相似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便可以节约一定的制造成本,有利于提高制造企业的效益。 2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交接管理规定

工作交接管理规定 1.目的: 规范员工工作交接内容与流程,加强工作衔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公司所有人员晋升、换岗、调动、离职、停薪留职等岗位变动皆适用。 3.权责: 3.1凡离开现岗位的员工有义务移交清楚自己本岗位的工作。 3.2接收新岗位工作的人员有义务详细核实接交的工作内容。 3.3各部门主管对本部门各岗位的交接工作负监督责任。 4.定义: 移交人:要离开现岗位工作的人员。 接交人:接受新岗位工作的人员。 监交人:负责监督工作交接过程的人员 5.交接内容: 交接内容包括:工作内容交接、实物交接以及文件交接。 5.1工作内容交接主要是指移交人把日常所从事的本岗位工作交接给他人,包括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内容描述以及目前手上未完成的相关工作事项。 5.2实物交接主要是指移交人把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办公设备、相关辅助工具、与外界的联系方式和用到的印章等物品移交给他人。 5.3文件交接主要是指开展现岗位的工作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6.规定细则: 6.1工作内容交接具体内容 6.1.1移交人需书面列出自己本岗位工作提纲以及详细的工作内容,可以按照岗位的关键点进行分类;要求工作内容表达全面、具体,不允许只简单的表达出工作的名称而没有具体的内容。再交由部门主管审核。 6.1.2移交人需给接交人讲解岗位工作职责中的内容,并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实例阐述本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以便接替人能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6.1.3移交人需对本岗位具体的各事项相关流程作详细的讲解,包括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6.1.4移交人需详细的讲解本岗位的管理权限。 6.1.5移交人需按照时间进程详细的讲解本岗位年度、月度、每周及每日对应需要完成的工作。 6.1.6移交人目前手上未完成的相关事宜需做详细说明,包括完成的进度、现已完成的状态、如何去实施、工作期限以及需要达到的效果等,必须交接清楚,不得遗漏。 6.2实物交接具体内容: 6.2.1移交人员需列出具体的物品清单,交由部门主管确认后,由移交人交给接交人并向其讲解物品用途。 6.2.2无需交接的物品由移交人自己办理退库手续。 6.2.3相关部门,如项目部、财务部各岗位因涉及到技术资料、管理资产的移交等重要交接事项,因此在办理技术资料、管理资产的交接时,更应严格遵守本规定在部门主管的监督之下进行。 6.2.4实物交接时,接交人需仔细核查实物清单,核查无误后,移交人、接交人及监交人在清单上签字确认。 6.3文件交接具体内容: 6.3.1移交人需详细列出现岗位文件移交清单,交由部门主管确认后,由移交人交接给接交人并向其讲解文件用途。 6.3.2接交人需仔细核查文件移交清单与实物是否符合。 7.交接程序要求: 7.1工作交接必须有相应的人员进行监督,可以是部门主管也可以是主管指定的人员。 7.2移交人应提前清理交接的事项,列出实物清单,编制好工作交接计划并注明具体的交接时间。 7.3在交接过程中,接交人如对所交接的工作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移交人有义务负责答复。 7.4部门主管应起到监督的作用,保证交接的有效性,不得敷衍了事。 7.5交接完毕后,需移交人、接收人、部门主管在工作交接计划上签字确认。 8.其它事项; 8.1若在规定时间内,接交人未能到岗,现岗位的工作由部门主管接手,移交人向部门主管移交工作,由第三方人事行政部负责监交。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试题及答案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考试卷 姓名身份 证号 工作 单位 题型 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总 成 绩基础 知识 专业 知识 安全 知识 法规 知识 基础 知识 专业 知识 安全 知识 法规 知识 基础 知识 专业 知识 安全 知识 法规 知识 成 绩 总共83题共100分一、判断题(共3题,共3分) 基础知识 1. 氧、氟、氯、氧化氮等是可燃物。() 2. 在相同的容积内,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盛装高温饱和液体时的爆炸能量要比盛装饱和蒸汽时的爆炸能量大得多。() 3. 物质的三种形态之间是不能无条件相互转变的。() 二、判断题(共10题,共10分) 专业知识 1. 蒸压釜安全阀安装时应与釜体管座直接连通,中间不允许装有任何阀门。() 2. 液氧与人皮肤、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与油及脂、沥青、煤油、油漆、织物、木材及各种可燃物接触都极易引起燃烧,因撞击或与可燃物混合会发生爆炸。() 3. 蒸压釜是一种最常见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其对釜盖与釜体的开关有严格地关门送汽、排汽开门的安全联锁要求,以保证压力容器的运行安全。() 4. 低温液体贮槽的压力表刻度盘上应划出最高工作压力的指示红线。() 5.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钢材主要强调其强度、塑性、韧性和硬度四个性能指标。() 6. 压力表有()等种类。 7. 低温液氮、液氩贮槽安装在室内时,大量的气、液体不可排放在室内。() 8. 自紧式平垫密封是依靠容器介质的压力作用在顶盖上压紧平垫片来实现的。() 9. 低温液体贮槽操作人员,应熟悉《固定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色及其危险性。() 10. 压力容器强度是指容器在确定的压力或其它外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三、判断题(共17题,共17分) 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知识 1. 压力容器的安全与压力容器的使用关系很大,除对压力容器进行技术管理外,还应对压力容器的使用人员提出具体要求。() 2. 节能技术中经济运行管理中要求压力容器运行时,应经常检查管道、仪表、阀门及保温状况,确保其完好、严密,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等情况。() 3. 尽管各种压力容器使用的工况不一致,但其操作却有共同点。()

工作交接管理规则

工作交接管理规则 1、目的‘ 为确保员工离任时,其工作能明确地转移,以利继任人完整接任工作。特订定本规则。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员工(含外派分支机构的员工)在调职、离职(包括辞职. 解雇、退休)时,应依本规则办理工作交接; 3、定义 3.1、离任通知 (1)科长级以上人员(含科长),以公司级文件《精工集团字[XX XX] XX号》:关于X XXX组织架构调整通知或人员任免通知为离任通 知; (2)科长级以下人员(不含科长),以《公司员工调配通知单》及《公司通知单》为离任通知; 3.2、交接时同:从离任通知中规定的任职日开始,至本规则规定的不同 级别人员办理充工作交接的最后一天为止; 3.3、继任人:接替离任人工作的员工; 4、工作交接时间 4.1、科长级以上入员交接时间不多于10个工作日,其中原岗位的离任交 接时间不多于5个工作日,新岗位的继任交接时间不多于5个工作 日; 4.2、其他科室人员交接时间不多于4个工作日,其中原岗位的离任交接时 间不多于2个工作日,新岗位的继任交接时间不多于2个工作日; 4.3、直接生产岗位人员交接时间由本部门按需要安排; 4.4、如果离任人或继任人因出差不能按时交接的,交接时间可顺延。 5、交接程序 5.1、科长级以上人员交接手续: (1)离、继任双方从继任人任职之日起办理工作交接; (2)离任人会同继任人填写《工作交接清单》的交接项目; (3)办理交接; (4)交接工作结束后,离任人、继任人和直接上级在《工作交接清

单》上签名确认,交接双方各持一份; (5)工作交接清单的复印件由继任人送规划与招聘科备査; 5.2、其他人员的交接手续由各部门按本部门要求制定,经本部门领导签 名确认后,即表明该项工作交接工作己完成。 6、交接内容 办理交接应由离任人就下述事项填写工作交接清单(见附件);6. 1经办职务移交事项 (1)岗位说明书(包括职务范围及工作项目); (2)下属人员名单(包括紧急联络电话); (3)己完成及未完成事务逐一说明; (4)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包括通知、通报等公文); 6.2、经营财务移交清单(应示明存放位置) (1)事务用具(含固定资产、杂项购罝等); (2)工作参考书籍; (3)各项经管财务明细(含借款单、应收帐款,催办单、投标押金等); (4)有价证券及其它财产凭证; (5)印章 (6)机器设备 (7)现金; (8)其它经管物品(如文具用品等)。 6.3、工作文件、档案、磁盘移交清单(应明示存放的位置、有关各项经 营业务文件,报表、单据及含同等的档案、磁盘,应详细说明其储存内容) 7、工作交接管理 7.1、从继任人任职之日起,由继任人负责继任岗位的工作; 7.2、在交接时间内,如有关入员故意缺勤或未尽全力办理交接工作,或 因不尽职责而给公司帝来经济损失的,公司将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力; 7.3、移交后,如发现离任人在主管的业务中有违反公司制度之事项,仍 由离任人负责; 8、附件 《工作交接清单》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 理论:单选+判断,100题,1小时,60及格,随机抽题 实操:25题库随机抽3道,8分钟,60及格 考试关闭手机 1 法规 ①宪法> ②基本法律、其他法律、一般法律> ③行政法规> ④部门规章、地方规章> ⑤安全技术规范> ⑥标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法—— 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⑤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装和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作业人员: (1)操作员,初中及以上学历,种类是作业,项目是R1(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2(移动压力容器操作)、R3(氧舱) (2)管理员,高中及以上学历,种类是相关管理,可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A3 操作人员:18周岁以上(含),男不超过60周岁,女不超过55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岗位操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体检合格。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压力容器定义: 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

工作交接管理规范

部门工作交接管理规范 为了加强公司员工在工作交接过程中的管理,保持交接岗位工作的有效链接,维护公司利益,特制定如下规范: 1.交接前准备 1.1及时处理好尚未完成的工作。 1.2整理好应移交的各项文件、资料和工具,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并注明尚未完成的原因和剩余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时间; 1.3工作交接中涉及到物料的必须列明物料清单作为交接附件; 1.4 所有准备工作由移交人负责完成。编制移交清单,列明移交内容(见附件一) 2.交接内容 2.1公章类:公司行政公章、法人章、部门专用章及其他各类公章。 2.2财务类(含电子版):凭证、账簿、报表、财务分析、银行对账单和预算各类表格以及现金等。 2.3文书类(含电子版):各级文件、领导讲活、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等。 2.4 人力资源类(含电子版):工资帐页、各项保险的情况、公司人员结构、管理平台账号及密码、对外联络单位及负责人和主要业务等。 2.5业务资料类(含电子版):专题材料、各类年终报表、经济合同、借款合同、统计资料、会议材料、贷款担保书、检查资料、调查资料、录音资料、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 2.6票据类:未使用的空白票据(支票、行政事业收费收据、结算凭证、其他收据等)、已使用过的存根、票据领购发放登记簿。 2.7物资类:交通工具、办公用具、物料道具等。 2.8 流程类:办公流程交接、设备设施操作流程、工作流程。 3.交接程序

3.1移交人员需按照移交清单逐项进行移交,接收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3.2交接事项必须当面点清,核对相符,不得封包交接。 3.3 交接人必须认真填写移交清单。交接清单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持一份,本单位留档一份。 3.4办理转岗或离职工作交接时,可以邀请第三方参与。而一般日常工作交接,可由本各自部门负责人监督,部门负责人交接由主管及以上级别领导直接参与或指派人员进行监督。 3.5转岗、离职人员在交接手续尚未办清前,不得为其办理人事转岗、离职等事项。 3.6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第三方负责人要在移交清单上签字确认。并在移交清单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第三方参与人的部门和姓名,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3.7对人员临时离职或因病暂时不能工作,需要有人暂时接替或代理工作的,也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临时离职或因病暂时离岗的人员恢复工作,也要与临时接替或代理人办理交接手续。 3.8移交人对自己经办且已经移交的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需承担责任。 3.9 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由移交人员委托他人代办移交手续,但委托人必须承担本通知3.8条规定的责任。 4. 部门日常工作交接流程 4.1 各部门根据需求自行建立日常工作交接记录档案,用于每日值班人员交接记录。该记录需完整记录每一次交接过程和明细,并长期保存。 4.2部门员工在换班、换岗交接过程中需由交接人事先做好交接准备,包括物料盘点、资料整理、工作记录、卫生清洁等工作。根据需要交接的事项认真填写交接记录。4.3承接人到岗后根据交接事项进行清点工作,包括物料、文档文件资料、现金、设备等,对于所交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要严格查验,无误后方可签字确认接收。 4.4 对于工作事项和设备操作流程的交接必须由交接人亲自演示并培训承接人,培训完成后由承接人试操作,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如承接人无法领悟工作要点和流程可要求转接人再次演示。 4.5交接过程中,对过期失效或变质的物料,可由直接上级提出处理意见,经总经理、

[全]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1题、【判断题】介质危害性是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者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2题、【判断题】从压力容器的应力分布情况来看,球形结构最好,圆筒形结构次之,箱形结构最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3题、【判断题】从压力容器的应力分布情况来看,箱形结构最差,圆筒形结构最好,球形结构次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4题、【判断题】以丙烯、丙烷、异丁烷为代表的的常见无保温或者保冷结构的充装液化气体介质的罐体的设计压力分别是≥1.95MPa、≥1.61MPa、≥ 0.7MPa。 A、正确 B、错误

第5题、【判断题】低压容器的设计压力小于1.6MPa。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6题、【判断题】低压容器的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6MPa。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7题、【判断题】低温压力容器是指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的压力容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8题、【判断题】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中允许使用参数和时间内运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9题、【判断题】使用单位应对年度检查中发现的压力容器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A、正确 B、错误

第10题、【判断题】使用单位租赁的压力容器(移动式容器除外)均由产权单位办理使用登记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1题、【判断题】停车后,压力容器内的介质应清理干净,达不到安全要求时,严禁人进入容器内。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2题、【判断题】储存0℃以下介质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应选用防霜液位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13题、【判断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度,而本身组成和质量在反应后仍保持不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工作交接管理规定定稿版

工作交接管理规定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工作交接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交接程序,加强工作衔接,完善管理,强化内控制度,集团财务部对工作交接具体程序、注意事项作出如下规定。 一、交接内容 本管理办法所指交接事项按照交接要素包括两个层次,工作交接和实物交接。 (一)工作交接主要指交接人将所从事的工作的一部分或全部移交给他人,包括工作权限的范围说明、工作内容的描述、工作岗位的职责、未尽事宜的声明等内容。 (二)实物交接主要涵盖: 1、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办公用品、公司配备的交通工具(计算机、笔记本、计数器、汽车、桌椅等) 2、“交出工作”管理范围内的资产移交事项,主要是公司负责人移交工作时涉及的内容。 二、具体管理规定 (一)工作交接 1、书面详细说明交出工作的内容,要求按照岗位的关键工作点,分几个主题描述清楚,不允许只含糊的说明工作的岗位名称,不说明具体工作的内容。 2、简要说明本工作的具体职责。 3、工作的管理权限说明,包括签字审批的权限、决策的权限、调控资金的权限等方面。

4、未尽事项的说明:对待办理的事项详细说明其来龙去脉,避免因工作交接影响工作的延续性。 (二)实物交接 1、办公用品交接 逐项列出物品清单,接收人在监交人的监督下,仔细点验,遇由毁损的要求交出人书面标明,视该物品金额的大小情况,是否追究交出人(保管人)的责任,另行处理。 根据具体的资产管理制度需要变更使用人手续的,交出人必须随同接收人一起去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电脑、计算器等) 不需要交接的物品,由交出人负责办理退库手续。 2、管理资产的交接 公司或项目负责人工作交接时,其中所管理资产的移交是工作交接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本管理办法执行。 A、交出人交出之前,认真负责的清理现有资产、债务状况,编制交接日的资产负债表,核实实物资产与帐面价值的一致性。 B、接收人仔细核对所接受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 C、必须有上一级财务部门指派具体的财务人员行使资产的移交事项。 三、交接程序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