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的意义、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堂上教学的效果是不同的。并且中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无奈而痛苦。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特征,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致使学生长期地被动参与教学活动,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

(二)选题的理论支持: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型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2、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地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切领会其新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精简教学设计,分层落实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成为鲜活的学习主体,使数学教学成

为师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生命发展的过程。

2.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过程中“动态生成”。。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专家进行“交流”和“对话”,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根本转型。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我校数学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通过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以转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整体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二)研究的内容

1.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的研究。

(1)课前预设方案在课堂实证中,多了什么,需要补充什么;

(2)备课是否体现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达成了没有,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调整;

(3)预设的过程联结如何,其上位的结构和静态的模型是什么;

(4)集体备课是否适合自己班级和学生,需要怎样的调整和变通;

(5)教材中同类型的课有哪些,核心的有效性设计要素是什么,等等。

2.课前导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策略与研究。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树立"对象意识"与"全人概念",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同时,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所追求的价值是什么" 。

(4)确立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需要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3、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可加附页)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同时结合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教科研方法。

1.行动研究法是一种融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

我们本着“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把研究的主阵地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目的是为了弄清有效课堂对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对比各种因素进行评价,从而能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在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两者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提升课题研究的价值。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尝试在小范围、一段时间内运用实验法,从实验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为研究成果提供较为可靠的事实依据,坚持观察研究对象(学生)在数学有效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情感、方法和成绩等方面的变化,作好状况和历史材料,并加以科学地分析整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调整研究的方式手段,逐渐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能发掘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操作方便,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体系。

3.研究的过程:

(1)成立研究小组、细化研究目标。

(2)学习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3)理论结合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4)课题实践(汇报课、观摩课、实验课)与创新。

(5)学生问卷与调查报告。

4.研究方法:

⑴对比实验法。分别在七—九年级设立5个实验班进行教学实验,作为平行的对照班级进行比较,调查师生目前的教与学现状。

⑵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⑶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高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⑷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有一定理论高度。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本课题下的各子课题之间既独立又联系,并行实施,分阶段开展研究活动。现拟定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课题研究规划、组建实验队伍阶段:(2012年1 2月-2013年12月)。

初步探索,构建框架。学习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和研讨主课题方案,组建各级子课题组,制定子课题方案。

各子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对子课题进行分解,形成次级子课题。

根据各级次子课题,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准备和主要教学行为的设计,探讨和研究教学理论指导实际操作。

对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实例进行反思,优化具体一堂课的教学策略和灵活指导的设计。

第二阶段:研究与实验阶段:(2013年10月—2015年7月)

深入探索,分步研究按课题研究设计,分步实施研究计划,以具体的课堂为主,进行实践。根据数学教材分课型、依学生学习能力选择学习方式和指导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对具体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