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史学与历史人物研究
心理史学

09历师本纪立丽109503705中国史学界对于心理史学的早期探究——梁启超对心理史学的认识和贡献心理史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上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史学流派。
具体地讲,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嫁接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而更全面与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它最早兴起于西方,1910年犹太人弗洛伊德发表《列奥那多.达芬奇:一个童年的记忆》,根据达芬奇日记里的一段话推断他是有“恋母情结”的,这一心理状况对他的行为结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篇文章被认为是心理史学诞生的标志。
弗洛伊德通过手上掌握的史料,再加上以精神分析的理论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剖析,在当时来说实属首创。
此后,费弗尔、埃里克森、荣格、阿德勒等西方心理学大师不断地把目光投向历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西方史学界也涌现出一批史学家积极倡导历史学要与心理学结盟如鲁滨逊及其弟子巴恩斯等人,巴恩斯在其《新史学与社会科学》一书中曾说过:“吾人相信一百年后,弗洛伊德与其信徒所创出之心理系统,将被视为史家之一种工具,史家之欲成功,则必须利用之。
”中国史学界认识、研究和运用心理史学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中国正处于“西学东渐”的时代,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开始涌入中国,其科学心理学思想也随之而入。
著名史学理论家朱谦之,受孔德、杜里舒和兰伯列希影响,开始注意史学研究中“心理的方法”问题。
他在1926年撰写的《历史哲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
首先,他肯定了杜里舒关于人类社会的进化,“归宿在‘知识线’的进化上”,而所谓“知识线”的进化,“又由于人类社会之心理的原因”的理论。
认为社会愈进步,心理因素的影响就愈大。
同时,他对孔德的心理史学理论也十分重视。
认为“从孔德以后,历史才渐渐有科学的根据,才渐渐去注意历史事实的‘所以然’”。
因为孔德明确指出:“历史现象之主要原因,一方面看来是进步,而从它方面看来,社会的进步又是原于人类的心理。
文献中的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

文献中的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跨学科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历史学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
本文将探讨文献中的历史研究如何运用跨学科方法,以及这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可以提供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结构性解释。
历史学家可以借鉴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如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和埃米尔·杜尔凯姆的社会事实概念,来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社会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历史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因素。
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深入研究经济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历史学家可以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工具,如成本效益分析和供需关系模型,来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经济动因和经济结构。
例如,通过对历史贸易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历史学家可以揭示出贸易活动对某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经济格局。
三、人类学的文化研究人类学关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并提供了研究文化和民俗的方法。
历史学家可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中的文化特征和意义。
通过研究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宗教信仰和社会仪式,历史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四、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地理学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供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来进行空间分析。
历史学家可以借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空间分析。
通过绘制历史地图、对比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以及分析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历史学家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历史事件和现象在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和演化。
五、心理学的认知研究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机制,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
历史学家可以参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集体行为理论,来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社会互动。
历史学中的历史心理学研究

历史学中的历史心理学研究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历史人物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它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深入分析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过程,历史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历史事件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历史学中的历史心理学研究,介绍其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价值。
一、历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历史心理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心理学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受到了强烈的历史背景的影响。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历史人物内心的思维和情感,并试图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事件。
著名的历史心理学先驱威廉·迪利(Wilhelm Dilthey)提出了"理解"(Verstehen)的概念,主张通过通过揭示历史人物的内心体验来理解历史。
20世纪初,历史心理学开始融入到正规的历史学研究中。
心理学家西奥多·蓬特伦(Theodor Pöngsten)是最早将心理学应用于历史研究的人之一。
他通过分析拿破仑一世的心理特征,解释了拿破仑战争决策的背后逻辑。
此后,历史心理学逐渐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
二、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揭示历史人物的心理过程,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1. 核查历史文献历史学家通过核查历史文献,寻找历史人物的书信、日记、回忆录等个人材料,从中获取关于其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线索。
这些文献材料可以提供直接的证据,帮助研究者还原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2. 心理分析心理分析是历史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言辞,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推断其内心的思维和情感状态。
例如,通过分析林肯的演讲和写信,研究者可以揭示他的人格特征和决策方式。
3.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历史心理学中一种量化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收集历史人物的心理测试数据、行为问卷和生平资料等,以统计学的方式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
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历史是人类经历和发展的记录,是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启示。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的精神文化也随着时代不断变迁。
因此,历史研究不仅仅是对于事件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的简单记录,更要关注人类的思想和信仰,以及情感和心理。
历史研究的思考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特别是强调对人类的洞察力,并要求交叉文化的精神。
心理学是这个学科的主要内容,是对心理活动和精神变化进行研究和了解,同时为了将文化与人心紧密结合,对历史的探究大有裨益。
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所拥有的应用和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对过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加智慧和宽容的未来。
1. 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在历史学的科学体系中,除了对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和记录,更要注意人民思想的变化和途径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将会为研究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立下贡献。
在对过去事件的深入了解过程中,心理学探究的隐含问题是彼时人类的哲学思考、思维方式、点滴心理。
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帮助诠释那种被化圆为方的历史。
在历史事件中,心理偏见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人类思想探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领域,心理学可以探讨不同文化团体背后的心理因素,帮助我们更接近真实的历史面貌。
2. 研究人类文化的语言的潜在心理语言是文化中的核心之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
而心理学对语言的研究不仅包括语音和词汇,还包括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研究分析。
在历史研究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他特定的言谈方式,精神文化更是在互动中形成的。
通过对文化中的语言和沟通方式的深入研究,心理学可以洞悉一些隐藏在文化背后的重要元素。
这些功能位于语言背后,例如表现历史时期的信仰、思想、情绪等,要比单纯分析言辞更多样化。
而在分析史料和文献的过程中,心理学可以研究到文化的驱动力,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开展。
3. 描述人类情感和心理历史是人类经历和经历的也是音乐般多元化的情感体验。
鸦片战争(心态史观)

问题3: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 动,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是吗?
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 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人 闻讯 ,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人教版必修一课本第50页
如果当时有一宗能代替鸦片的有效商品, 例如蔗糖浆或者大米,这种冲突就可 能要称为蔗糖战争或大米战争,唯一不同处 是时间早晚而已。 ——(美)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
双方各做了一件自己看来正当, 但对方不理解的事情。
1834年英国私 1839年清朝 商策动政府取消 林则徐虎门销 了东印度公司的 烟,解决国内 贸易垄断权,官 白银外流的危 方关系替代了民 机。 间关系。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 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三 破门而入
在广东“不必进行任何陆上的军事行动” “在珠江建立封锁”,“ “有效的打击 应该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占领舟 山群岛,并封锁该岛对面的海口和黄河口 ——英国外相巴麦尊给海军部公函
战争爆发后,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缝可乘, 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继续北上,一度攻占 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必修一课本51页
《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1844 (十二年后修约)
四 门破之后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 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 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 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 鸦片战争后,(大臣)祁贡因仿造火轮船,提议 从澳门雇觅“夷匠”。这可一下子触动了道光帝的 神经,宁可不要火轮船,也不能让这些危险的 “夷匠”入境,连忙下旨阻止。 ——茅海健《天朝的崩溃》
心理学与历史学

心理学与历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是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学科领域,一个研究人类内心的心理过程,一个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然而,当我们深入研究这两个学科时,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
历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心理的形成和变化。
心理学则为历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因素。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学科如何相互促进。
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个体发展等方面。
它涉及认知、情感、学习、记忆等诸多领域,试图解释人类心理的运作方式。
研究人类的人性和内心世界,心理学家努力寻找可以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因素。
然而,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不完整,如果没有考虑到人类活动背后的历史背景,就会缺乏全面性和深度。
历史学将重点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上,它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历史学家通过对过去事件和人物的研究,试图理解人类社会的现状和未来。
然而,如果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心理过程,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结果。
心理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理解。
例如,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和理解,历史学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具体战争事件、政治决策等方面的知识。
然而,对于这个战争的深入理解,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战争的心理背景”。
通过了解这些心理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为什么会发生,人们如何参与其中以及战后的后果如何。
此外,心理学和历史学也可以相互促进,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历史学家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心理动机和行为。
心理学家可以从历史学中获取各种历史事件的素材,用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
心理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丰富的研究途径,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和社会的发展。
总结起来,心理学和历史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史学是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学科,主要关注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本文将对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一、主要史学理论1.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种史学理论体系,强调历史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为历史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历史发展以经济基础为基础,上层建筑受制于经济基础的变化。
2.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是通过对文物、遗址和遗迹的研究,重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考古学理论认为文物和遗址是历史的记录和证据,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发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状况。
3.心理史学理论:心理史学理论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进行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心理史学理论认为历史事件和过程是由个体的心理和思想决定的,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4.文化史学理论:文化史学理论是通过对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的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文化史学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决定。
二、主要史学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包括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历史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通过对现实社会和历史现象的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田野调查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通过与当地人交流和观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
3.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是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逻辑推理法包括归纳、演绎和推论等推理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推理,可以推断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心理史学

应当看到它的缺陷:西方心理史学基本上是建立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在医学和心 理学上特别是在治疗精神病方面有独到的价值,但用它来研究整个历史领域就显得牵强附会了。历史唯物主义认 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脱离了社会关系总的结构,脱离了社会历史环境,仅仅从人的本能和 心理活动去概括解释历史,就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看,心理史学在西方的发展也限制了史学家 的眼界,许多史学家只盯着人的内心活动,而不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存在,这显然背离了心理史学应有 的发展方向;心理史学还导致了不顾事实,随意解释历史的主观主义倾向。
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
心理史学的提出,和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S.弗洛伊德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直接的联系。弗氏等认为,运用 该学说的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人格学说和性的理论等进行历史研究,有助于开拓历史认识的视野。1910年, 弗洛伊德撰有《莱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这是一部体现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人物传记。一些 人认为,这是西方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完美结合,是心理史学一次成功的尝试。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在 普及精神分析理论,而不是历史。
谢谢观看
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与术语
比如“犯罪感”就是应用很广的一个概念。除此之外,还有自我防御机制。自我同一性、心理暂停状态、唤 起代理、男性自我陶醉等;
用精神分析法研究集体心理
法国历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在《1789年的大恐慌》中认为1789年谷物的涨价、农村的饥荒、乞丐、暴徒、 土匪的骚扰、领主对农民起义的镇压、贵族和宫廷的阴谋,这一切使整个法国陷人心理上的大恐慌之中,农民由 于恐惧而作出了防御反应,恐惧消失后又产生了惩罚的愿望,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这场农民革命构 成了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群众革命心理的三个方面:恐惧、防御反应和惩罚愿望是解释法国大 革命的关键;第四,扩大了史料应用的范围。除了传统的文献著作外,心理史学还运用了其它有助于心理分析的 资料:回忆录、私人信件、日记等。另外,生活习惯和个人痛好也被心理史学所注意。
从心理史学的视角解读陈平

中图分类号 : 24 1 K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3 0 2 1 )5— 14—0 10 4 1 (0 0 0 0 3 4
21 00年第 5科学版)
Ju a o F y n ec esC l g ( o i c n e o r l f u a g ah r ol e Sca Si c ) n T e l e
总第 17期 3
S m . 3 u No 1 7
猜忌善疑 , 明主, 非 不可事 , 怀壮志而未得展 胸 有一年, 陈平 主持祭 祀 土地 神并负 责分配 祭 义 , 遂 肉。他把祭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 , 父老乡亲们纷 的陈平再一次选择离去。平 欲择 明主展其宏图, 对其甚为赏识 , 纷称赞他分的公平 、 称职。当时陈平就说 :使平得 归汉王。刘邦 与其 纵论天下大事 , “
发 图强 , 韧 进 取 。陈 平 的兄 长 仁 厚 , 动 承担 了 其 孙女 事陈平 。 坚 主 所 有 的家事劳 动 , 其 学 习和 成 长 创造 了宽 松 的环 为 秦暴 政 , 雄并 起 。满 腹 雄 才 的 陈平 以太 仆 事 群 然 且 境 。但 陈平 的嫂 子 憎恨 他 不 事 家庭 生 产 , 曾愤 然对 魏 王咎 , 而 魏 王咎 不 听 陈 平 谋 划 , 有 人 献 谗 于 情 陈平 毅 然 离 去 。时项 王 最强 , 平 陈 人言 :有叔 如 此 , 如 无 有 。 其 兄 闻 之 , 其妇 而 魏王 , 危之 时 , “ 不 ” 逐
从 心 理 史 学 的 视 角 解 读 陈 平
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关联历史事件的影响与后果

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关联历史事件的影响与后果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关联:历史事件的影响与后果历史学与心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各自关注不同的领域与对象。
然而,在研究历史事件时,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历史事件对人类的心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心理学也为历史学提供了一种解读历史事件的新视角。
本文将探讨历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与后果。
一、历史事件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客观的事实,更是人们的记忆与体验。
例如,二战期间的大屠杀事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创伤,对整个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伤痛。
这些历史事件对个体心理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集体创伤的心理现象。
研究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无论是战争、灾难还是社会动荡,都可能引发人们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心理现象,并为相关个体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手段。
二、历史事件对集体心理的影响历史事件不仅仅对个体产生影响,更对整个集体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国家经历了战争或独裁统治时期,集体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受到压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受限。
心理学家认为,历史事件的集体记忆对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对集体心理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三、心理学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解读历史事件。
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动机、情感和意义,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
例如,心理学的认知过程理论可以解释人们记忆的塑造和扭曲,从而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有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通过研究历史事件中人们的心理反应,揭示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情感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
这种纵向的、动态的心理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后果。
结论历史学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历史事件对个体和集体的心理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手段

什么是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手段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手段:是文献。
基本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手段:1、考据法:即搜集和考证材料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计量史学:通常通过一些统计的数据进行计量,然后得出一些结论。
3、口述史学方法:也称口碑史学、口头史学等,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收集人们口述的历史资料,用来研究历史的新学科。
口述历史学是历史学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注重田野工作即实地调查的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4、比较史学: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来加深、扩大和验证对历史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5、心理史学方法:又称“心理历史学”,西方“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汲取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原则和方法,探究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各种活动,从“心理”的视角丰富和完善历史认识的能力,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
由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所开创。
6、跨学科史学方法:跨学科学是以学科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科技术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学科。
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一方面,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解决日益复杂的许多重大问题又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和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结合,不断涌现与传统学科分类迥异的新学科。
研究历史的作用,有以下四点:(一)搜求既往的事实;(二)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现社会;(四)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
历史,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
合并了两大领域的研究方法。
心理历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该文作者是2 0 年度广西教 育科 学 “ 05 十五” 规划课 题的B 类重点课题之一 “ 历史人物教 学与初 中生人 格教育的研 究与 实践”的课题 负责人 和主要成 员
-
1 04・
曾昭武
黄
莉: 心理历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 课程 目 标针对历史教育 l 乃至于对文化的影响,寻找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学家 版 的 《 青年路德 :对精神分析与历史学的研 :
再次 , 探讨 个 别历 史 人 物 的 心理 特 征 。 长期 以来 ,
究》 一书 , 志着心理 史学 的真正形成 。心理 史学在 i 标 历史人物 的研究存在一种脸谱化 的趋势 , 即总是从政 奥地 利诞生 , 美闰得到长足进展 , 在去论述 、 价历史人物 , 评 生了心态史学。心态史学的概念 比 较模糊 , 它主要研 I 而不能透过人物表 面的言行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 界。
极 理 问题 。又如齐卫平 的 《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 的使命 的心 理 历 史研 究 , 大地 丰 富 了 中 国历史 研 究 。
感》 《 ( 江淮论坛 》 94 19年第3 ) 期 。学者们考察了五 j 四运动 , 中探索影响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 } 从
二、 心理历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 中的应 用
、
后, 0 自8 年代以来 , 逐步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 许多学 一 种新 模 式 。
者从心理学和历史学交叉的角度 , 写了一批颇具学 1 最后 , 讨各个 时期 、 撰 探 各个不 同范围的群体社会 术价值 的论著 , 了心理历 史学 研究 的高潮 , 掀起 主要 I 心理 。如陈桐生的 《 战国时期的价值 观和士林文化 心 成果有以下几个方而 。 ! 》( 江汉论坛 》19 年第7 )李红梅的 《 态 《 92 期 , 清末 志 士仁人的思维方式 》( 黔东南 民族 师专学报 》 9 3 《 19 首先 , 究个别问题开始 , 从研 尝试对某些 历史 问 : 题进行社会心理的解释 如莫世雄发表 的《 护国运动 I 年第3 ) 《 期 ; 民众反蒋心理与解放 战争 的胜利 》( 吉 林师范学院学报 19 年第4 ) 96 期 ,论 述的是解 放战争 时 期商人心理研 究 》 《 ( 历史研究 》 96 期 ) 马 I 18年4 、
心理学史名词解释

心理学史名词解释300题1.心理学史:(1)心理学自身的发生发展史(2)心理学的历史学2.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3.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含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4.重构历史的逻辑:(1)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作者书写历史的逻辑(2)在前者的基础上,由读者重构自己的历史逻辑5.历史思维:一种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历史事实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思维方式6.心理学史的范围:心理学史研究对象的范围,主要涉及时间长度、地域宽度与主题范围三个方面的问题7.心理学发展的动力: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8.观点上的达尔文进化论:主张新的成就接替旧的成就,信赖现在的科学可以提供一切有关的科学的内容,用不到研究历史9.厚古者:对历史人物奉若神明,拔高他们的功绩,甚至无意识中混淆其思想的是非10.厚今者:从今天的成就出发,揭示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不足,贬低他们的功绩,而不是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或环境中进行评价11.感受的方法:把历史的真实发展当作故事或小说的情节,让自己身临其境。
12.识记境界:只会死记硬背,知道一些零碎的心理学事实,并将其像计算机存储一样存入头脑中13.理解境界:能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有时甚至能从历史知识中推导、生发出新知识14.价值境界:把心理学知识和现实关联起来,将知识与价值并重,能泛化学问,将学术逻辑应用为生活逻辑第一章:15.影像说:德谟克利特认为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器官和心灵而产生的。
16.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世界本体是由理念构成的。
17.理念回忆说:柏拉图提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先天就有的,所谓学习谁就是在教学的帮助下对先天知识即理念形式的回忆。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都有些什么?

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关注人类心理的演变和变化。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测量和心理学分析等。
文献研究是历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了解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思想观念等,进而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例如,对于中国古代的文献,可以通过分析古代人物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推测古代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心理学实验是历史心理学的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可以模拟历史时期的情境和环境,研究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人们在战争时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变化,从而了解战争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测量是历史心理学的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心理测量工具,可以对历史时期的人们进行心理测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研究古代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了解古代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心理学分析是历史心理学的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对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心理学分析,可以了解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心理学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从而推测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从而深入探究人类心理的演变和变化。
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测量和心理学分析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从而深入探究人类心理的演变和变化。
历史教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历史教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正文:历史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围绕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或特定时期展开教学。
然而,在这些知识点的传授过程中,如何巧妙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却是一项挑战。
以下是一个结合历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示例。
首先,我们选择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诸葛亮”作为教学案例。
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成为历史上的典范。
在讲述诸葛亮的故事时,教师可以从他的生平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
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深入探讨诸葛亮的心理特质。
例如:“诸葛亮在世时,面临哪些心理压力?”“他是如何平衡内心与外界的压力的?”这些问题不仅促使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还能够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状况。
进一步地,教师可以引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比如抗逆力、情绪管理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心理健康的基本认识。
通过对比古今,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历史人物的智慧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体验历史人物的心理抉择。
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同理心,还能够锻炼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
最后,教案的设计还应该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这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收集学生的反馈或是设置相关的作业任务来实现。
通过这些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来说,历史教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应对现实生活挑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我们能够实现知识传授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双重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学家如何客观评估历史人物的功过

历史学家如何客观评估历史人物的功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众多历史人物如繁星般璀璨闪耀。
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也在历史的卷轴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客观评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但又至关重要的任务。
要做到客观评估,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这些因素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纷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功绩。
但同时,他实施的严刑峻法、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也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如果不考虑战国末期诸侯割据、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就很难全面、客观地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全面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历史资料是客观评估的基础。
历史资料来源广泛,包括官方史书、文献档案、私人笔记、考古发现等等。
然而,这些资料往往存在着主观性和局限性。
有些是出于统治者的需要而进行的编撰,有些则可能受到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的影响。
因此,历史学家需要对各种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和甄别,以获取尽可能真实和全面的信息。
以汉武帝为例,《史记》中对他的记载较为详细,但司马迁个人的遭遇可能会影响他对汉武帝某些政策的评价。
此外,出土的简牍、帛书等考古资料也能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信息。
只有将这些不同来源的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更准确地评估汉武帝的功过。
在评估过程中,还需避免以今人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衡量历史人物。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
如果用现代的观念去苛求古人,必然会得出片面的结论。
比如,在封建社会,帝王的专制统治是常态,我们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古代帝王的功绩。
相反,应该将他们的行为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量。
另外,要充分考虑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历史人物可能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成就,但在个人品德或家庭关系方面存在缺陷;或者在军事上战功赫赫,却在经济治理上表现不佳。
历史解释素养培育引入心理史学的实践路径和教学反思

历史解释素养培育引入心理史学的实践路径和教学反思引言: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习与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在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过程中,引入心理史学是一种有效的实践路径。
本文将探讨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介绍引入心理史学的实践路径,并对其进行教学反思。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历史解释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和研究,理解并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
培育历史解释素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基础知识:学生首先需要掌握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
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解释历史问题的前提。
2. 分析历史文献:历史文献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培养分析历史文献的能力,通过读懂历史文献中的信息,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3. 运用历史方法:历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如比较研究、史料分析等,以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二、引入心理史学的实践路径心理史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心理过程和动机,能够为历史解释提供新的视角。
引入心理史学可以通过以下实践路径来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 培养情感共鸣: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人物的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让学生能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2. 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通过研究他们的心理动机,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运用心理分析工具:在历史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分析工具,如理论视角、实验设计等,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
三、教学反思在实践中引入心理史学,培育历史解释素养,值得我们进行一些教学反思。
1. 转变教学方式: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记忆,我们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动机。
2. 多元化教材选择:为了引入心理史学,需要多元化的教材选择,包括历史文献、历史小说、历史纪录片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趣。
心理史学与中学历史教育概述

心理史学与中学历史教育概述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史学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是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起源于西方心理学,由精神分析学大师奥地利的弗洛伊德所开创,之后迅速在欧美地区流行。
随着美国心理学的发展,渐渐摆脱单一的精神分析法,内涵越来越丰富,成为目前西方“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括来看,心理史学主要是汲取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原则和方法,探究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各种活动,从“心理”的视角丰富和完善历史认识的能力,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
一、心理史学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的地位中国史学界开始引进心理史学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史学理论家朱谦之在1926年撰写的《历史哲学》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
同一时期,著名学者何炳松受美国“新史学”运动的影响也开始向中国提倡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心理史学的方法。
之后,胡秋原、梁启超等人对心理史学也有过涉及和研究。
中国心理史学理论的最早践行者要数台湾学者殷海光。
在1965年出版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中,殷海光运用了文化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对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给予了相当深刻的分析。
80年代之后,大陆学者李泽厚、王富仁、谢天佑、马敏、乐正、唐文权、章开沅、周岩等人也开始运用心理史学的方法。
但是总体说来,中国史学界对于心理史学的态度是漠视的,停留在对国外心理史学理论和成果的一些介绍,在中国心理史学的运用可以说是小道中的小道。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机械地运用着唯物主义史观,为了批判唯心主义历史观,拒绝对历史主体的心理因素进行探析。
历史在结构上被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部分,历史研究也一般地局限于这些领域的分析,这在高中历史课本的编排上最为明显。
这固然传承了中国史学客观严谨的作风,但是也容易导致对历史的简单化、模式化的认识。
二、心理史学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21世纪新课改教材仍然把中学历史必修教材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
心理史学的应用

心理史学的应用一般认为,心理历史学始于精神分析学说对历史学的渗透,而且这一渗透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者弗洛伊德首开其端的,以《列昂纳多达芬奇及其对童年的一个记忆》为其标志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史学中始终占有主流地位,尽管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各派非精神分析心理学也渐渐进入心理史学的领域心理学,特殊是精神分析进入历史讨论并非偶然,两者在许多方面是共通的最显而易见的是,心理学和历史学都是以人的行为思想动机等为讨论对象的;此外,无论是历史学还是心理学其立论依据必需来源于可信的资料与证据,只是历史学家收集史料,精神分析学家探究患者的经受与深层心理因素;两者在熟悉论上也有相通之处,心理学家需要追溯讨论对象的历史,历史学家的讨论也离不开对讨论对象心理的分析(将有关怀理学的内容纳入历史讨论肯定不是弗洛伊德的首创,在心理史学作为一个流派被确定之前,历史讨论对相关怀理学内容的引入必定早已开头)总之,心理史学对于历史讨论来说是可行的从心理史学的进展历程来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看到心理史学虽然有很大的进展前景,但引起的争议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比较明显的一点是,心理史学的讨论方法比较简单走入理论模式去硬套历史的误区埃里克森说:我们必需接受“半是传奇半是历史”的历史,他的意思就是依据精神分析理论,要探究历史人物的心理必需了解其童年和青春期的遭受,这些往往是史料中鲜有记载或没有记载的,这种状况下,精神分析家应当依据自己所受的训练去接受一些传奇作为历史证据,哪怕是无真实依据的也无关紧要,只要不与已知的事实相冲突,并与心理学理论相符合就可以了不加批判地承认现代证据在历史上的有效性,并将其作为历史证据的替代物,这样对待历史讨论,明显是不严厉的大量的心理史学较好的作品基本上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完成,而非历史学家,且存在着将理论套事实之嫌,对历史资料考证不详,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加于其中,按著者自己的方式来重构历史,结果造成心理史学无真实性可言,这与历史追寻的真实性相悖这种缺陷的造成,很大缘由在于,把人看作“生物的人”超过了“社会的人”,用生理缘由解释全部的社会活动它往往把人生物化,只重视人的自然特征心理的生理基础,却忽视了人的社会特性心理的社会基础,片面夸大遗传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却忽视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组织进展对人类行为转变的作用从心理史学的诞生来看,它本身就是精神分析学家用历史证明其理论的产物,而且因此消失上述缺陷就缺乏为奇,但将心理史学作为一门进行历史讨论的史学方法的话,这种缺陷可能是致命的应专心理史学作历史讨论,必需根据不同的历史情境考察社会文化环境等多重因素对历史人物心理的影响集体心理心理状态是肯定群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相对于个人传记式的心理史学讨论,集体心理的分析可能更稳定更有代表性更可信,能更好地避开套用理论的弊端特殊是战斗动乱饥荒瘟疫等历史大事,集体心理较之个人心理对历史讨论更有关心大卫斯坦纳德提出“从理论上说,个人德感知性质乃是独一无二的,但事实上,同一文化和社会群体中则常常存在着对象感知上广泛的相像性,它与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间存在着的巨大的对象感知差异性同时并存”,“虽然我们永久不会知道(也不会留心)一个13世纪的公民,一个中世纪的阿日本武士,或一个17世纪教友派信徒的会如何独特地解释米勒-莱尔错觉,但是我们能够知道并应当留意过去不同社会中盛行的一般感知和认知假定的巨大差异”在此,试着从宗教环境社会结构等方面来把握集体心理,进而分析美国战斗爆发的心理缘由美国战斗爆发的缘由涉及到诸多层面,这里,试图将目光集中到一个特别的群体——新英格兰地区即战斗爆发地的英国移民,从这一移民群体的身上来发觉分析美国战斗爆发的心理缘由首先,宗教,特殊是1718世纪时期的宗教,对当时的公共活动和私人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诞生成人结婚死亡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无不与宗教有着亲密关系最早到达新英格兰地区的移民,也就是被后世尊称为“移民始祖”的群体,最初的移民动机便是宗教信仰问题他们是一批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由于在英国主见清洗国教内部的天主教剩余影响而受到王室的压制,惨遭迫害,不少清教徒被国王囚禁,当时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声称,假如清教徒不服从,就把他们统统赶出国外“移民始祖”是为了躲避宗主国宗教迫害,实践自身宗教抱负而来到北美的所以说,新英格兰地区的移民从一开头心理上便与宗主国有着肯定的离心倾向而且,这一群体特别的移民背景和宗教信仰确定了他们总是雄心勃勃,怀有剧烈的使命感或救世意识,这点可以从移民领袖温斯罗普在向他的清教徒旅伴们宣讲教义时的预言得到表达,“我们将如山巅之城为万众瞻仰因此,我们假如在已经着手的事业中欺蒙我主,使主收回目前赐予我们的庇佑,我们就将成为世人笑柄,天下丑闻”肩负神圣使命感来开拓新大陆的新英格兰人在殖民地追求的重要时刻,也必将责无旁贷,视之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可见,宗教情感为新英格兰地区的移民的意识打下基础既然在这里提到了温斯罗普,那么顺便说一下对历史上领袖的理解埃里克森认为领袖和被领导者是非常近似的,领袖制造性地利用客观世界社会制度语言文化区解决自己的问题,就会引起成千上万要求外部世界满意自己需要的人们的共鸣,他与众多的追随者在本质上别无二致明显,埃里克森对领袖的解释很难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样板,但在此处,对于新英格兰地区的移民领袖来说,这一解释是合理的其次,环境因素也影响到新英格兰移民的生活方式社会进展等先来看气候条件,位于北部地区的新英格兰气温较低,冬季漫长而寒冷,“波士顿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3度,最冷到达零下29度,而南部1月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2北美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南部比较酷热,弗吉尼亚夏天白天气温在32度左右,最热时可达40度,由于此时各种疾病流行,很多人死于夏季因此,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反而使得新英格兰地区较少受到热带疾病的袭扰,各种致命疾病不易流行,人的寿命较长,因此人口的增长稳定而有序到达北美后新英格兰居民比较顺当地移植了他们在宗主国时的家庭模式,人口稳步增长,建构起正常的社会关系,并进入良性循环家庭是社会结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它的重要性可以引用埃里克森在群体讨论中得出的一个结论来说,他认为家庭及其对儿童的抚养形式是将社会价值和社会要求传递给下一代的主要手段新英格兰从移民社会向本地人社会的转变比较短暂这一转变可谓意义重大,由于第一代移民总会和英国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对故土的思念对宗主国的留恋使他们或多或少有一种漂泊感,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情感上很难把北美当作他们真正的家园,所以他们对英国有一种归属感,并且仍旧会致力于保卫英帝国的利益,使得移民社会仍带有浓重的宗主国特点但在北美诞生的其次第三代人不同,他们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更何况他们没有祖辈的英国背景和故土情结,与宗主国在情感上和血缘上都日益疏远,他们把北美当作自己真正的家园,关怀的是本地利益而非英国的`,应当说他们的心理已经是美国化的,而非英国式的,产生的愿望是必定的再来看地理因素的影响,新英格兰的土地比较贫瘠,土壤中多石块,可耕地很少,在新英格兰地区进展农业的潜力不大,此后的事实也证明这里从来不是美国的主要农业区地理环境的限制确定了新英格兰不行能进展南部种植园形式的经济,但与农业条件的恶劣相反,新英格兰进展商业的条件特别优越,新英格兰沿海的山地多与海洋相接,海岸线曲折,有很多大小港湾商业贸易的发达使得这里的移民更具开放性,眼界更为开阔,经济沟通也带动了思想文化的沟通,共同的民族心理也在沟通中渐渐形成新英格兰移民的离心倾向在此后应对英国对殖民地的各项法令措施中愈演愈烈,其中的过程在此不加赘述了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说”好像解释了这一成长过程,生理需要平安需要社会交往需要敬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可以概要地解释新英格兰地区从最初接受英王特许状的殖民地走到打响战斗第一枪的爆发地的演化——早期依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出于移民自身生理和平安的需要;人口的增长社会结构的稳定促进了社会交往需要;随着共同的民族心理的形成,敬重需要应运而生;为到达自我进展的最高力量,必需争取,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己对于心理学理论的熟悉非常肤浅,分析可能有误,因此在此不再绽开论述但在个体或社会患病挫折时,必定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防备机制,当自身的进展已经到达相当高度,而且宗主国的压迫已经难以忍受之时,北美移民所作出的攻击性反应机制是可以理解的针对前文中谈到的心理史学的讨论简单陷入理论模式去套历史的弊端,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托马斯科胡特的看法很有借鉴的价值他主见,不应当用头脑中预先预备好的理论框架去硬套历史,而应借助头脑中的心理学只是增加对于历史问题的敏感性,虽然可以借助理论来加强对于历史的解释,但却不能用理论来证明对历史的理解,要证明这种理解应当用历史的证据而且,广泛使专心理分析术语可以掩盖的混乱冲突及对心理学把握上的欠缺,然而,却使读者望而生畏,使得心理史学著作有心理学上简洁化和历史学上倾向归纳主义的趋势历史家和精神分析学者处理他们所讨论的人类对象的方式基本相同,他们又具有共同的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方法,因此以历史家惯常应用的方法便可探知过去历史的心理侧面,因此心理历史也可以写成一般的历史应用传统的史学方法,配之以对人类心理的敏感,能够产生,事实上已经产生了历史学科标准的讨论著作就如何寻求对人类心理的理解,托马斯科胡特提出了威廉狄尔泰的人文科学方法论——靠神会地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去熟悉,就是“在彼中重新发觉我”,尽管神会的方法往往被认为是反科学的而加以摒弃,但历史学能够回答的最有意义的问题是“为什么”,因此神会理解仍旧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唯一实际可行的方法总之,历史家在讨论往昔的心理侧面时既不需要也不应当依靠心理史学方法,但心理侧面是具有确定性意义的历史问题,每个历史实践,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其心理侧面,不存在“不合理的”心理史学问题,也没有任何“合理的”历史问题不包括心理侧面所以,托马斯.科胡特建议将心理史学成为一般史学,让心理史学家返回历史家的行列托马斯科胡特的看法某种程度上过于极端甚至被批判为反科学的,但对于心理史学的在实际中的应用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当然,假如心理史学家能够接受心理学与历史学的双重训练,或者能够加强有志于心理史学的历史家同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的亲密合作,都将有效促进心理史学的讨论随着心理史学的不断进展,特殊是对群体心理讨论的加强,心理史学所应用的理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主要趋势是突破心理学的局限,走向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彼得洛温伯格对心理史学所下的定义表达了这种认可——心理史学作为历史讨论的一种新方法,是将“历史学分析同社会科学的模型人文学者的敏感心理动力的理论及临床对心理深层的洞察相结合”,以便形成对往昔更为完满的观念类似的观点,也可以从理查德舍恩沃尔德定义中得到,“对历史的心理学讨论,就是专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部分思想方法和结论对过去进行考察”由此可见,尽管心理史学讨论仍以精神分析为主要理论,但其他理论(心理学范畴的和非心理学范畴的)的介入已经成为不行否认的事实和不行逆转的趋势并且,在实际的历史讨论中,心理史学不是唯一的讨论方法,更不行能只应专心理史学的方法来作历史讨论,历史讨论必需综合心理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以及其他一系列知名的不知名的讨论方法来进行总之,心理史学对于历史讨论是可行的有启发性的,但在详细应用过程中必需谨慎,不能走到心理确定论的极端,必需勇于探究历史问题的冗杂性,敬重历史的真相最终,引用理查德舍恩沃尔德的话来结束本文对心理史学的初探——心理学家敢于再现过去,并声称“我表达了历史大事”,而心理史学家甚至还要加上“我揭示了过去的心理”,这看来真是荒唐之极但是,假如心理史学家不懈地努力的话,他总有一天会感到:“我从人的心理活动中,发觉了人的真相”。
积极总结和哈里谢顿的具体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积极总结和哈里谢顿的具体事例分析人物形象哈里谢顿的名字是和心理史学紧密相连的,他站在心理史学的顶尖,从普通的数学家被慢慢神化成了类先知。
谢顿由人到神的过程,或者准确地说,应该是他发展心理史学的过程,离不开四个人的推动。
初出场的谢顿,一个偏僻的赫利肯星的数学家,因为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权力顶峰人物的关注,让他觉得匪夷所思。
因为他始终认为,他提出的心理史学——对未来的理论性几率估算,只是一种数学论证,而没有任何的实际用途。
谢顿不知道自己理论的重要性,不代表别人看不出来,所以这时候上场了第一个关键人物:丹莫刺尔。
丹莫刺尔,这个存在了两万多年的机器人,他既是皇朝的行政首长,又化身为新闻记者夫铭引导谢顿逃亡。
正是在他的一次次说服、推动下,谢顿终于改口,从认为心理史学的的确确没有用,到“我愿意试试”,从而确定了他一生的研究方向。
如果说谢顿对丹莫刺尔的承诺——试图发展出实用的心理史学是出于理智的话,那么到了铎丝这里,就加上了情感的力量。
铎丝是推动谢顿的第二人,或许影响力之大,可以和丹莫刺尔相提并论。
铎丝是丹莫刺尔的助手,同为机器人,化身为历史学教授。
在谢顿的“流亡”过程中,她一直守护在他身边。
开始是出于丹莫刺尔的命令,但最后铎丝惊讶自己竟然有了以前从未体验过的真情。
与此同时,谢顿也深深爱上了她,正是在铎丝的影响下,他决心有必要的话,就和心理史学斗个你死我活。
当然,丹莫刺尔和铎丝解决的是谢顿的动力问题,心理史学研究工作的具体推进和完善,还离不开另外两人。
首当其冲的就是雨果,这是谢顿逃亡到达尔区热闾时发现的一个数学青年。
在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生存条件下,雨果仍然研究数学不辍,可见是真爱。
在谢顿提携下,他终于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正因为此,他终身追随谢顿。
不过,他更爱的是研究心理史学。
在谢顿忙于行政事务时,他几乎成了研究组的扛鼎人物。
在他的呕心沥血下,元光体研制成功,心理史学至此才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第4期(总第129期) 学 习 与 探 索Study&Exploration No.4,2000 G eneral.No.129心理史学与历史人物研究林 泽 荣(哈尔滨学院历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去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应注意心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物个性对历史产生的影响,个体心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群体心理的分析。
同时,在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时应注意个体的阶级性,搜集充分的有关历史人物个体心理材料,关注那些变动着的心理、生理因素对人物行为的影响和个人之间不同的差异。
关键词:心理史学;心理分析;个体心理;历史人物 中图分类号:K03;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0)04-0125-03 将心理学与历史学相结合创立心理历史学的是奥地利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的继起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取得了颇为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由此,心理史学呈现出一片诱人的前景。
1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人是具有高级思维活动的“万物之王”,具有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
尽管现代人和古代人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心理状态也不会完全一样。
但是,人们的心理状态仍具有共通性。
人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目标在行动,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2](P243)由于人类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认为,历史的问题是一个心理问题。
正如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所说:“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事实。
”[3]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考察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时,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状况,包括人们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情感等方面的状况,因为这些都同当时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只有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人们才能真正弄懂历史。
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去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应该注意哪些呢?首先,注意心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的心理状态不是凭空而来的,资产阶级史学家往往有意拔高心理作用而忽视社会环境,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印第安人有一个苏族(sioux)部落,为人慷慨,对财物十分大方。
因为白人侵入北美以前,苏族人生存空间辽阔,食物来源丰富,他们不懂吝啬,并将这种性格特点体现在育儿方式中,他们总是给婴儿充分的任意吮吸母乳的机会,直至幼儿长到喜欢吃其他食物时才断奶。
这样的育儿方式逐渐地潜移默化地使下一代人继承了苏族人慷慨大方的品格[4]。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同其所处的经济、文化生活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密切关系。
正是由于自然界赐予了苏族人丰富的 收稿日期:2000-02-27作者简介:林泽荣(1949-),男,上海人,哈尔滨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从事西欧中世纪史及史学理论研究。
・521・生活资料,才使他们养成了慷慨大方的性格。
这其中,环境是决定性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5]其次,注重人物个性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人具有共性,也各有个性。
所谓个性,也就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
不同个性的人在志向和处理事物时行为各不一样。
我们研究的历史人物通常都是对社会影响较大的,这些人物的影响力除取决于该人物所属的阶级、时代、政治集团外,还受其个性的影响。
历史“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和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2](P393)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对历史进程发生影响的事例屡见不鲜。
项羽因为刚愎自用头脑简单而造成“乌江自刎”,刘邦因善结宾客头脑灵活,关键时刻又能听从部下意见而得了天下。
第三,了解个体心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每个人的身上总会表现出形形色色的心理特征,有许多是经常出现并大体贯彻人的一生的,这就是个体心理的稳定性,它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想法、行为、气质、风度的不同。
但也有些则是偶然出现,不太稳定,仅在一时一事上给人的行为以影响,这就是个体心理的可变性。
稳定性为主,可变性为辅。
在对历史人物研究时应尤为注意可变性。
由于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及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人的个体心理特征,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可能很大。
综观历史,有不少封建帝王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勤于政事,颇有作为,但到后期多数却懒于理政,喜听阿谀之言,生活上追求声色犬马,典型的例子如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如此。
这同他的生理衰退和心理变异很有关系。
他们大致走了创业、守成、昏庸这样的三部曲式的道路。
另外,对变态心理和病态心理的分析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如对君主病态或变态心理的分析与考察,有利于探索社会黑暗和动乱的根源。
最后,注重群体心理的分析。
作为与“英雄人物”对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往往不被重视。
对这绝大多数人采取轻蔑态度,以为他们仅是伟大人物在棋盘上拨弄的棋子显然是不妥的。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集体心理状态是一定的集体共同经历所构成的,这一理论现已被历史学家普遍认可。
例如饥荒、瘟疫、天灾或战争,一定的群体在这些经历中必然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
法国历史学家勒费弗尔对1789年群众恐慌行为的研究很有说服力。
他在《1789年“土匪”骚扰,领主对农的大恐慌》一书中从谷物涨价,农村大饥荒造成的动乱,“乞丐”、“暴徒”、民起义的镇压,贵族和宫廷的阴谋和反抗等因素探讨了1789年的大恐慌产生的原因,由于当时社会动荡,经济混乱,谣言四起,人们产生了以武力驱散第三等级、威胁巴黎并征服各省的心理定势,于是法国陷入一片空前的大恐慌之中。
广大农民因为恐惧而做出了防御反应,恐惧消失后又产生了惩罚愿望,最终发动了起义,推翻了封建统治。
2 寻求和探索人的精神活动轨迹,同研究历史人物本身就是密切相关的。
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有意识的人物研究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范围。
传统的史学固然为人类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其研究范围过于褊狭,仅限于政治、军事和外交事件史。
虽然历史学家也经常对人的行为与动机进行考察,但并不可能依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而仅凭猜测或揣摩。
又由于传统史学所应用的资料仅限于档案资料,在方法上往往是对档案资料的考证和直观的理解,所以不免显得手段单一,粗疏简陋。
现在以心理学理论作为研究手段,无疑将更有助于深刻正确地透视历史人物的行为与动机。
诚如张广智先生所说:“无论是弗洛伊德或埃里克森,还是其他的向导,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只要对心理学理论加以谨慎的应用,便没有任何理由不应当借助于心理学理论来扩大历史学研究的范围,以加深对人和・・126历史文化的认识。
”[6]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心理史学的理论基础就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倾向。
它往往把人生物化,只重视人的自然特征———心理的生理基础,却忽视了人的社会特性———心理的社会基础;它片面夸大遗传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却忽视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组织发展对人类行为改变的作用。
这其中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西方心理史学从不公开提倡阶级分析。
但是,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阶级集团中,他不可能是一个抽象的人。
他的思想、行为、动机等与他所属的阶级特性是不可能分开的。
离开这一点,或者说不敢公开承认这一点,都将对历史人物的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带来巨大的损害。
我们在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时尤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注意个体的阶级性,不能搞纯技术性的心理分析。
要充分注意人物所处时代、环境、阶级、文化等诸背景材料对个体心理特征的影响。
第二,必须注意搜集充分的有关历史人物个体心理的材料,从中追踪和探索历史人物的心理轨迹。
对大量该历史人物遗留下来的日记、书信、年谱、著作甚至同时代人的口碑材料加以整理、发掘,从中找出有用之物。
经过分析、鉴别和取舍,对该历史人物进行科学的心理分析。
第三,必须注意那些变动着的心理、生理因素对人物行为的影响。
由于人在不同生理体质发育阶段或病变阶段,人物心理都会有所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影响人物的行为。
由于这些历史人物通常处于位高权重的领导阶层,因此完全可能进而影响到历史的进程。
第四,必须注意个人之间不同的差异。
作为自然界中的人,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气质、爱好、毅力、才能、人品等各不相同,心理行为也会不一样。
历史实践表明,面临同样情况,不同经历的个体表现出的情况状态不会一样,甚至有相同经历的个体表现出的状态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必须对具体人物作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41.[4] 罗凤礼.历史与心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6] 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302.Psychohistoriography and studies in historical personagesL IN Ze2rong(Depart ment of History,Harbin College,Harbin150086,China)Abstract: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y and circumstances,to influence made by the specific character of historical personages to history,to stability and changeability of psycology of specific character and population psychoanalysis,using psychoanalysis as a method in researches in history and historical personages.Meanwhile,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lass nature of individuality,to collecting full materials concerning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historical person2 ages,showing solicitude for thos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behaviour of personages and dissimilar differences among them.K ey w ords:psychohistoriography;psychoanalysis;individual psychology;historical personages〔责任编辑:崔广斌〕・・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