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和魏晋服装讲解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服饰》课件

《魏晋南北朝服饰》课件

发饰与配饰
总结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注重发饰与配饰 的搭配,以彰显身份地位和审美品味。
VS
详细描述
发饰包括发簪、发钗、发带等,材质多为 金银玉器。配饰则包括耳环、项链、手镯 等,材质有金、银、玉、珍珠等。这些配 饰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有象征意义,如耳 环的佩戴可表示已婚或订婚。
04
魏晋南北朝服饰的文化意义
详细描述
短裙一般以单层丝绸或麻布制成 ,长度在膝盖以上,有的款式甚 至短至大腿中部。颜色以浅色系 为主,也有一些鲜艳的颜色。
上衣与外套
总结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上衣多为窄袖 紧身,外套则多为宽袖长袍。
详细描述
上衣通常为交领,紧贴身体,凸显女 性身材。外套多为广袖,长至膝盖以 下,有的甚至长至脚踝。材质多为丝 绸或棉布,色彩丰富,图案多样。
03
魏晋南北朝女装
长裙
总结词
长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的主要下 装,款式多样,色彩丰富。
详细描述
长裙通常由多层丝绸或棉布拼接而成 ,长度过膝,有的甚至拖地。颜色方 面,除了常见的素色,还有各种图案 和绣花装饰,如牡丹、莲花、凤凰等 。
短裙
总结词
短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女子的 休闲装束,轻便舒适,适合夏季 穿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在面料选择和搭配上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丝绸、麻 布等面料的运用,为现代服饰的面料选择提供了借鉴。同时,这一时期服饰的色 彩搭配和图案设计也对现代服饰产生了影响,使得现代服饰更加丰富多彩。
05
魏晋南北朝服饰的影响
对后世服饰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风格和特点对 后世的唐、宋、明等朝代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如宽衣大袖、褒衣博带等元 素被继承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男子着装风格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男子着装风格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男子着装风格的特征
1. 着装松散:魏晋南北朝时期男性着装风格以松散为主,尤其是上衣,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喜欢穿宽大的袍子或长袍,腰间系上一条宽腰带。

2. 色彩素淡:魏晋南北朝时期男性着装中以素淡的色彩为主,以灰、黑、白、蓝、绿、棕等色为主,少量的红、黄等鲜艳色彩。

3. 着装简洁:男性服饰的装饰简单,在衣服上的饰品通常只有一些简单的线条或波纹。

官员有时在服装上用金线绣花。

4. 善于搭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着装不是单一的一件衣服,而是要将不同的衣服搭配起来,形成整体的效果。

例如,在上衣外面穿着长袍或披风,在腰部用腰带系上等。

5. 强调品质:男子着装时强调品质和质地,常常使用高质量的丝绸、棉布、麻布等面料,同时还注重衣服的剪裁和缝制技术,使得衣服更加合身、舒适。

魏晋南北朝 (220~589) 服饰特点

魏晋南北朝 (220~589) 服饰特点

魏晋南北朝 (220~589) 服饰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非常丰富,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服饰也有很多特点,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也逐渐加强。

这个时期的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修养,弘扬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此来追求精神上的幸福。

1、男装特点男子的服饰比较简单,通常包括衣、裤和帽子。

衣服的样式多以宽大为主,衣袖也非常长。

男子常常佩戴半罩面的巾帽,有的还穿上学士服装和五彩鱼袋。

女子着装更加细致,服装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女子的裙子通常分为紧身裙和宽裙两种,还有一些由长裤和短上衣组成的女装。

女子的服饰上相对比较注重色彩的搭配,经常用五颜六色的布料来装饰。

此外,女子还佩戴各种发饰、珠宝等。

3、官服特点官员穿的服装比较特别,通常有明显的颜色和各种符号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权利。

在这个时期,各级官员的服饰都非常正规,并且有着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的样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个时期的服饰具有自然、舒适的基调,注重表达个性和精神追求,也更加注重服饰的美感和舒适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不仅在中国自己的服饰上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外交往产生了影响。

当时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非常频繁,中国的服饰和文化也逐渐传播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中。

同时,外来的服饰和文化也逐渐传播到中国。

这些交流和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也增加了中国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点非常丰富,它们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同时也为当时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服饰风俗。

魏晋风骨化衣裳——东晋文人的服饰偏好:士族好鹤氅、方士着布衣

魏晋风骨化衣裳——东晋文人的服饰偏好:士族好鹤氅、方士着布衣

魏晋风骨化衣裳——东晋文人的服饰偏好:士族好鹤氅、方士着布衣引言:在中国的文化史中,魏晋时期名士的风度可谓是如雷贯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

魏晋士人洒脱随性、直率疯癫的性格伴随着他们不拘小节、寄情山水的思想获得了后世的褒奖。

这些名士的精神不仅显现在他们狂放不羁的诗文名著中,还体现在他们的服饰风尚中。

古时候的服饰不仅有着保暖护体的作用,在儒学逐渐发展下还成为了封建礼仪教化的工具。

文人的穿着自然可以引领着社会风气,在琅琊王司马睿南下建康之后一直到宋武帝刘裕废掉晋安帝的近百年间,东晋文人的服饰有着与前朝后世都截然不同的特征。

不追寻传统的两汉服饰,魏晋的服饰受到了三教的共同影响呈现了多样化的状态,而自皇室到平民的好玄学也让服饰多了点空寂的氛围。

一、江左世族皆为首——政治因素下东晋世家大族的衣着特点:尊贵飘逸文人是一个涉及了众多阶层的有着十分特殊地位的群体,在魏晋这个不崇尚战争而是充满文人气息的时期,文人群体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整体的服饰风俗,体现了东晋独一无二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随着九品中正制造就的士族豪门兴起,等级森严的世家子弟往往占据了高官甚至垄断了知识传播,这些群体中的文人多数知识渊博能说会道,仅仅在文学方面展现自己的本事远远不够。

为了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在服饰方面也开始了攀比之风。

另一方面,因为东晋的偏安一隅,皇室不是十分热衷像两汉那样开疆拓土,而是保障自身的权益。

为了自己的皇位永固,东晋的皇帝多数给予士族特权来获得他们的支持,久而久之,士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几乎接近了皇帝。

在这种上下界限不甚分明的政治环境下,两汉时期那种儒学制约的服饰等级制度被逐渐抛弃。

在有着足够的经济支持下,士族的服饰讲究华美,追求独特。

当时的社会经济逐渐复苏,衣着所需的棉、丝都开始供应充足,一些难见的贝壳、矿石也出现在服装制作中。

士族的地位让他们可以充分享受这些奇装异服。

相较于两汉时期文人服饰讲究循规尊教,魏晋文人更讲究服饰的个性与优美。

《魏晋南北朝服装》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服装》PPT课件

魏晋时期的女子在深衣的下摆部分要接 上重重叠叠的三角形装饰布,又在腰上 系围裳,从围裳下面再伸出许多长长的 飘带。由于使用了轻柔飘逸的丝绸材料, 所以这两种装饰使女子在走动的时候, 更加富有动感和韵律感。后来,这两种 装饰逐渐合二为一,这就是杂裾垂髾 [shāo]服的造型。杂裾垂髾服使魏晋的女 子充满灵动、飘逸的气质。
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152衫裙是魏晋女子的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长衫流行的原 因,衫的特点以及衫与袍的区别; 男子的各种首服,漆纱笼冠的特点 和工艺;女子深衣和襦裙的特点, 披和履的特点和穿着方法,女子发 饰的特点;北方少数民族裤褶和 裆 的特点和穿着方法。
洛神赋图
列女仁智图 东晋 顾恺之
第二节: 汉族的男子服饰
• 1、长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 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 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 族服饰,袭北方习俗。汉族 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衫 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 按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 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 qū 口。
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
学习目标
熟悉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长衫流行的原因 ,衫的特点、衫与袍的区别;了解男子的各种 首服,尤其是熟知漆纱笼冠的特点和工艺;掌 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深衣和襦裙的特点 ,披和履的特点和穿着方法,女子发饰的特点 以及北方少数民族裤褶和裆的特点和穿着方法 。
章节结构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汉族的男子服饰 • 第三节: 汉族的女子服饰 • 第四节: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
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 都以宽博为主,其特 点为:对襟,束腰, 衣袖宽大,并在袖口 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 的缘饰,下着条纹间 色裙,腰间用一块帛 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 裳,除间色裙外,还 有其它裙式 。

魏晋风度的服饰特点

魏晋风度的服饰特点

魏晋风度的服饰特点
魏晋时期,服饰趋向文雅简洁,注重轻便舒适的穿着,具备一定的个性化与时尚感。

在这个时期,男性和女性的服装有异,但融入了相似的风格元素。

男性服饰以马褂为代表,马褂的主要特点是宽松、长袖、高领、中腰,结构独立,刻意避免与传统的内衣、外袍的穿着方式相混淆。

魏晋时期的男性在服饰上强调整体美感,通常在腰间系上一条长长的肚带或腰带,显得精神矍铄。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魏晋服饰显得更为细致、华丽。

在衣服的剪裁上,女性服饰强调曲线美感,腰部和胸部采用收紧的设计,而常见的袍、裙等衣服的下摆则为宽松的A字形,利于舞蹈和行走。

女性的服装还加入了许多细节设计,如刺绣,花边等,在装饰上体现了精致的高雅。

魏晋时期的服饰注重轻盈、舒适和华贵,材料采用的多为轻薄纱绸类面料,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身体的线条美。

同时,魏晋时期的服饰更加追求时尚感,常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和复杂的图案,这些元素为穿着者增添了更多的个性风采。

总的来说,魏晋时期的服饰以清新、明快为主要特点,而且富有个性和时尚感。

对现代人而言,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的是:在装扮上表现自己的个性,注重细节和整体美感,力求简约而不失华贵,精心呈现人体线条美。

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有服药、饮酒、长啸、清谈和服饰。

一、服五石散:
从而达到身体精神上的畅快和狂欢。

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损害身体的同时,达到精神肉体上的高度愉悦。

吃药是从魏晋名士何宴开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始名士”,何宴、王弼、夏侯玄。

二、纵酒:
典型如刘伶,喝完酒赤身“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挥衣”;还有阮咸与猪共饮的故事,也是很有名的。

其代表人物是“竹林名士”,以嵇康、阮籍为代表。

三、长啸:
代表人物是阮籍,最有名的就是他苏门长啸的故事。

阮籍去苏门山上拜访当时的著名隐士孙登,他请教了很多问题孙登都没有回答,于是阮籍下山时就对着山上长啸一声“清韵响亮”。

孙登在山上也对着山下长啸一声,“若鸾凤之音焉”,啸声十分的动听。

四、清谈: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名士们常常一起谈论老庄思想,坐而论道。

也就是清谈,这在当时深受名士们的推崇。

五、服饰:
魏晋服饰分为三个境界。

1、严装,魏晋风度的初始境界。

严装,也就是涂脂抹粉、华衣美服的意思。

2、粗服乱头,魏晋风度的浪漫境界。

粗服乱头,就是指不注重外表仪容,追求自由的极致。

3、淡装,魏晋风度的玄远境界。

淡装处于严装和粗服乱头之间,没有前者的雕琢感,也没有后者的刺激感,更加平淡自然,其代表人物有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信使服饰

魏晋时期的百姓服饰近年在甘肃嘉峪关东北的戈壁滩上, 发现一处魏晋时期的墓群,其中有六座墓室的墓砖上绘有 彩画,共有六百余幅。砖画的内容几乎都是现实生活的各 种场景,包括采桑、耕田、狩猎、畜牧、屯垦、庖厨、宴 饮等等,其中描绘劳动者形象的,就有二百多幅,。如农 民的袍服、猎户的毡帽、信使的巾帻、牧民的绑腿、妇女 的围裳等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Leabharlann 男子 魏晋以来,社会上盛传的玄学与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藐视 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魏晋时期的男子已很少穿传统的额审议,他们穿宽松的 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 女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主要发型为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发髻形势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势的 簪扠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撑假发的杈子,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 服装商承袭秦汉的遗俗,有衫、裤、褥、群等形制,后逐渐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 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紧身的衫褥或者袄,衣衫以对襟、交领为多,领、袖都有缘边;下着长裙, 腰用帛带系扎。款式多位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群多位折戟裙,裙长曳地,下 摆宽松,给人以俊俏潇洒之感;加上丰富的首饰,反映出奢华靡丽之风。南北朝时期的百姓妇女梳 丫髻,穿宽袖短衣、长裙、侍女梳环髻、穿对襟衣。
贵妇衣裙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 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 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 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 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 此图为穿汉化衣裙的贵妇。
魏晋官吏服饰
魏晋杂裾垂髾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裾垂髾服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 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 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在衣服的下摆部位, 加一些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 三角,并层层相叠。另外,由于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比 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 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 使两者合为一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征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征【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战争和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服饰产生了巨大变化,男装追求彰显个性的褒衣博带服饰的魏晋风度,女性服装呈现奢靡异常的风貌,整个时兴胡汉交融的新样式。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服饰;褒衣博带;胡汉交融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唐宋,服饰受战争和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整体风格与前朝后代大相径庭。

魏晋南北朝服饰一改秦汉的端庄稳重之风,也与唐代开放艳丽,雍容华贵的服饰风格不同。

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魏晋南北朝服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男装追求褒衣博带的魏晋风度魏晋时期是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朝代,文人雅士纷纷毁弃礼法,行为放旷,执著于追求人的自我精神和特立独行的人格,重神理而遗形骸,表现在穿着上往往是蔑视礼教,不拘礼法,率性自然,甚至袒胸露脐。

同时清谈玄学在士人之间成为一种时尚,强调返璞归真,一任自然。

对人的评价不仅仅限于道德品质,而纷纷转向对人的外貌服饰,精神气质的评价,他们以服饰的外在风貌表现出高妙的内在人格,从而达到内外完美的统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即著名的魏晋风度。

魏晋南北朝服装与儒学禁锢下的秦汉袍服不同,变得越来越宽松,“褒衣博带”成为是魏晋时期的普遍服装形式,其中尤以文人雅士居多。

众所周知的竹林七贤,不仅喜欢穿着此装,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这种风格是由于当时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文人欲实现政治理想又怯于宦海沉浮,为寻求自我超脱和精神释放,故采取宽衣大袖、袒胸露臂的着装形式,因此形成了“褒衣博带”的服装样式。

二、女装呈现奢靡异常的风貌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经学崩溃,个性解放,玄学盛行。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人们讲究风度气韵,“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服装轻薄飘逸。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装承袭秦汉遗风,在传统服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吸收借鉴了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创造了奢靡异常的女装风貌。

服饰整体风格分为窄瘦与宽博两种倾向,或为上俭下丰的窄瘦式,或为褒衣博带的宽博式。

魏晋南北朝服饰考究

魏晋南北朝服饰考究

魏晋南北朝的服饰2007-03-16 来源:作者:220年—581年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汉代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中国内部分崩离析,出现了以魏为首的三国鼎立,两晋争权,周边的许多游牧民族也乘虚而入,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小王朝。

这使得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中国处于空前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传统服饰的机能性在这一时期得到加强,在美学风格上则是追求“仙风道骨”的飘逸和脱俗。

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传顾恺之《列女图》局部)漆纱笼冠漆纱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具特色的主要冠式。

当时的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佩戴。

因为它是使用黑漆细纱制成的,所以得名“漆纱笼冠”。

冠的特点是平顶,两侧有耳垂下,下边用丝带系结。

伦敦大英博物馆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之一,男穿曲领大袖长襦,女倭堕髻垂臂,右衽衫,长裙拂地,腰束细绅带。

漆纱笼冠图(根据传世帛画、壁画及出土陶俑复原绘制)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大袖宽衫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道教和玄学,因为祈望长生不老,所以炼制丹药服用的情况较为普遍。

服食丹药后常使身体发热,不适合穿紧身的衣服,加之当时的人们大多追求“仙风道骨”的风度,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们喜欢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世称“大袖宽衫”。

穿大袖衫、间色条纹裙的贵妇及其侍从(敦煌莫高窟288窟壁画)穿大袖宽衫的贵族及侍从(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裤褶裤褶是实际上一种上衣下裤的组合,它的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袖衣,下身穿肥腿裤。

裤褶原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服装开始在汉族地区广为流行,裤口也越来越大,为了行动方便,人们用1米左右的锦带将裤腿缚住,称为“缚裤”。

后来衣袖和裤口愈加宽大,时称“广袖褶衣”、“大口裤”,一时之间成为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服饰。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藏北魏彩绘陶文武士俑穿裤褶的男子和女子(北朝陶俑,传世实物)杂裾垂髾服魏晋时期的女子在深衣的下摆部分要接上重重叠叠的三角形装饰布,又在腰上系围裳,从围裳下面再伸出许多长长的飘带。

传统服装与魏晋风度以及晋代名士的休闲服

传统服装与魏晋风度以及晋代名士的休闲服

传统服装与魏晋风度以及晋代名士的休闲服在中国政治史上,魏晋两百多年间无疑是一个黑暗时期,政权频繁更迭,战祸屠杀,几无宁岁,再加上天灾和瘟疫,人民生活动荡不安。

固有的礼法制度完全崩坏,儒学失去了统治人心的力量。

而与此同时,随着老庄学说的流行、佛经的翻译、道教的发展、清谈的兴盛,在当时的士族社会产生了人性觉醒的思潮。

贵族官宦子弟追求个性解放,在各个领域引领着社会时尚和舆论,充当着“文化精英”的社会角色,他们广泛结交、品评人物、控制舆论,形成了强大的清议势力,这引起了传统势力和皇权的恐慌,许多士子都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人所遭遇到的生命的危险和心灵的苦闷,无过于魏晋。

而魏晋文人的另一种典型形象,却是饮酒、奏乐、纵情山水、服寒食散、扪虱谈玄或潜心参道理佛,政治的险恶促使一些文人以这样的方式寻找慰藉和解脱。

他们反对传统礼教,要求摆脱虚伪和束缚,回归真实自由的生活。

逍遥、养生、纵欲三种不同的生活态度都有相当多的拥趸。

士族阶层的生活情趣和行为方式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一些日常举止中有意反叛传统道德,着装上也极力营造洒脱、豁达、飘逸、不拘小节的风尚,或不修边幅、解衣当风,或褒衣博带、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士族阶层的情趣最终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服饰风格。

这一时期,以门阀官资计人之高低贵贱,人被分为九品,世族为士,平民为庶,界限严格,互不通婚。

为标榜门第,婚丧嫁娶,不仅富贵人家崇尚奢侈,就连普通的庶民家庭也讲求铺张排场。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件趣事。

阮籍(210-263)和他的侄子阮咸(生卒年不详)住在道南,另有一些姓阮的人住在道北。

北阮富,而南阮穷。

每年七月七日,北阮时兴晒衣,摆出来的都是些绫罗绸缎,实则是借晒衣之俗以摆阔。

有一次,阮咸用竹竿挑了一条粗布大裤衩立于中庭。

别人不解,问他晒这个干什么,他回答说:我不是也不能免俗吗,因此也来凑个热闹。

这种行为本身,即是对绫罗绸缎、锦衣玉食的生活,以及权贵阶层的礼俗的嘲讽与抨击。

第十一章 严装·淡装·粗服乱头——魏晋风度和服饰PPT资料34页

第十一章 严装·淡装·粗服乱头——魏晋风度和服饰PPT资料34页

于是宽衣博带的哲人们,经国济世的君子们不屑于在 公开、严肃的场合谈论这一问题了。
于是,对人物仪容的品评就有了更多的盲区与误区。
到了魏晋时代,这一格局被突破了。
其代表性的成果,便是刘邵所著的《人物志》。这部 著作分上中下三卷,总计十二篇。他不仅系统地总结 了汉末以来品评人物的经验和理论,而且把它发展和 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他由五行与人体的骨、筋、气、 肌、血的联系中,看到了人的个性智能与其自然机体 的内在联系。他便着意探寻从人的形质发现其内在精 神风貌的观察方法与途径。
五、余论
魏晋风度显著地披露 了一个容易为服饰专 家们所忽略的问题, 即男性也是时装潮的 弄潮儿。
年龄差异,性别区分, 民族界线,时代挪移, 都不能使任何人自外 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的围城。
顾凯之《女史箴图卷》、《列女图》中裙裾曳地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裾垂髾服 ,采自《中国历代服饰》
根据曹植《洛神赋》,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展示魏晋华美衣装
汉魏时代的发髻美饰
三、粗服乱头:魏晋风度的浪漫境界
南京西善桥出土砖刻竹林七贤与宋启期像
魏晋风度至今仍为人们所激赏。这是
现代画家刘旦宅的竹林七贤图:
右图:汉铜镜中之 舞者像
既然不是显赫的权 势,不是外在的功 业,不是高深的学 问,而是容貌的审 美如此为世人看重, 那么时代的需要便 会普遍地唤醒人们 在这方面的自觉意 识。于是由衣装、 饰物、发型、姿态、 肤色等领域展开了 全方位的策划与扮 饰。
右图:顾凯之《列 女图》、《洛神赋》 中女性美饰的飘逸 造型
乏文化依据,属于不伦不类的东西。 沙门袒露右肩,是拂逆民族服饰文化心态而行的举
动,是“寄至顺于凶事,表吉诚于丧容”,这样以 来,就使得原本祥和的着装虔诚的意态,却让人一 下子联想到凶险战乱、死亡丧葬 。

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

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

右——女官陶俑短褥长裙(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
梳双髻的少女
南北朝——双环髻、裲裆衫、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 时拿的狭长板子)头履贵族和爽髻侍女刻画像(河南邓县出土)
西晋时作十字式发髻,头顶作十字形发髻,余发下垂过耳
大袖衣贵族及仆从
晋朝——穿上褥、长裙女婢和大袖长衣贵族妇女临镜化妆
魏晋女子发式
265 316 52
103
东晋形势图
安 。
立的司 的北马 年前方睿 ,秦士建 高曾族立 喊一。东 “度北晋 北统方, 伐一少在 ”北数江 的方民南 口。族设 号东纷置 ,晋纷“ 而传建侨 行 立州 动帝政郡 上,权” 却历,安 甘时氐置 心 族南 偏 建下 11
南 北 朝 形 势 图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是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经历了宋、齐、 梁、陈四个朝代;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 朝代,其中东魏和西魏是从北魏中分裂出来的。
南北朝时期形势图
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背景
魏晋风度
魏晋是动乱而迷惘的时代,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 性命于乱世,心态发生畸形裂变,传统的礼教约束消失了, 法律的明文制裁无效了,对天下对自己陷入绝望,对人生 未来丧失了信心,摆脱明教而自命通达,成了当时的流行 风尚。这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影响。
河南邓县出土的南北朝砖刻人物 戴小冠、梳双丫角,穿袴褶、拿棋子方褥、执大型盧尾侍从 砖刻画像
穿 袴 褶 的 北 朝 男 子
裲裆
裲裆没有 衣袖,只有两 片衣襟,一在 前胸,一在后 背,后来称为 “背心”或 “坎肩”,男 女皆穿。
妇女服饰
女子服装风格是“上俭下丰”, 始于汉代的襦裙套装至晋代具有了上 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在深衣腰 部加围裳,从围裳伸出长长的飘带; 发髻以假发相称做成各种发式,如飞 天髻、十字髻、盘桓髻等,发髻上插 簪、花等头饰。少女则梳双髻或以发 覆额。

魏晋服装特点简介概括

魏晋服装特点简介概括

魏晋服装特点简介概括
1. 魏晋服装那叫一个飘逸啊!就说那袖子吧,长长的,一挥起来简直像要飞起来一样。

你看电视剧里那些仙人的服饰,是不是有点魏晋服装的感觉?人家走起路来那袖子随风飘动,多美呀!
2. 魏晋服装的色彩也很有特点哟!不是那种大红大紫的扎眼,而是比较淡雅的颜色。

这就好像一幅水墨画,看着特别舒服。

想想看,在一群花花绿绿中突然出现一个穿着淡雅魏晋服装的人,得多显眼呐!
3. 材质方面,魏晋服装大多是很柔软的布料。

哇,穿在身上那感觉,就像被温柔地拥抱着一样。

就好比你躺在柔软的云朵里,那滋味,甭提多惬意啦!
4. 还有那领口,设计得很独特。

不像现在的衣服,魏晋服装的领口往往有一种含蓄的美。

就像一朵还未完全绽放的花,让人特别想去探究里面的神秘呢!
5. 魏晋服装的腰带也是一大亮点呀!那可不像我们平常的腰带那么简单,往往装饰得特别精美。

这就好像给一件艺术品加上了最后的点睛之笔,一下子就让整个造型活起来了。

6. 再看看那裙摆,长长的拖在地上。

走起来的时候那裙摆摇曳生姿,哎呀,简直太迷人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步步生莲吗?
7. 魏晋服装的图案也很讲究呢!不是随便乱画上去的,而是有着各种寓意和故事。

这好比是在衣服上写了一本小书,等着人去慢慢解读。

8. 总之啊,魏晋服装真的是太有魅力了!简洁中透着大气,淡雅中藏着精致。

它就像一颗被时间掩埋的明珠,一旦被发现,就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觉得魏晋服装真的是古代服饰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好好欣赏和研究!。

魏晋南北朝服饰有哪些特点

魏晋南北朝服饰有哪些特点

魏晋南北朝服饰有哪些特点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传统服饰的主要特点吧。

魏晋南北朝男服服饰特点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

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汉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国古代的周礼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据周礼而定。

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

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

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都有五色朝服,不过汉代平时常朝以皂朝服、绛服为多,而魏晋南北朝则以绛朝服为主。

冠服:魏晋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礼服。

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诸王所服,着朱衣,绛纱袍,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

百官冠服:以绛纱为主。

但陈制较复杂,百官位高者以朱衣为朝服,位卑者,则以皂衣为朝服,皂白纱缘中单。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馈绣,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裤褶服,用途非常广,可以做朝服、军服、便服、从贵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魏晋南北朝女服服饰特点皇后谒庙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礼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庙佐祭服:为妃、嫔、命妇之祭服。

在晋及南朝宋、陈均为皂上皂下。

亲蚕服:为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均为青上缥下。

助蚕服:为妃、嫔、命妇助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在晋及南朝陈为缥上缥下。

南朝宋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为女性之朝服。

比周礼服:女性官服与男性官服同样,非常复杂,用色亦多,与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魏晋南北朝园林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对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的布局、构图、手法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他的六法其一是“ 气韵生动”,“气韵”是一幅画的总的艺术效果和它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服装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服装

2.1、男子典型服饰
• • • • • 1袍、衫 2裤褶 3裲裆 4半袖衫 5首服
1.大袖衫 - 汉化宽松服装
• 宽大敞袖 • 有单、夹二式 • 男女皆着
顾 恺 之 《 洛 神 赋 图》
顾恺之
• 工诗赋,善书法,被 时人称为“才绝、画 绝、痴绝”,他的画 风格独特,被称为 “顾家样”,人物清 瘦俊秀,所谓“秀骨 清像”,线条流畅, 谓之“春蚕吐丝”。
• 由于“大口裤”的裤 管宽松而博大,不便 于活动,因此用带子 在膝盖处将裤管紧紧 系缚,勿使松散。
现代舞蹈服
现代服装
3.裲襠
• 由前后两片组 成,肩上用带 系结,腰用大 带或皮革扎紧, 后演变为马甲 或背心。
着裲襠的武人
5、首服
• 承袭汉代遗制 • 祭祀的冠服基本是沿袭前制 • 出现了小冠和笼冠
• 顾恺之的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 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珠)中。 其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又如春 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通称为 高古游丝描。着色则以浓色微加点缀, 不求藻饰。
2.裤褶
• 袴褶-男女 皆穿,式样 为翻领、左 衽、大袖、 衣长至胯, 大褶至膝下、 裤肥大。
缚裤
帔-妇女饰物,
形似围巾,披 于颈肩,交于 领前,自然垂 下
喻 。 “华 带 飞 霄 ” 之

衣 襟 随 风 轻 舞 ,

现代舞蹈服
现代服装变形运用
3.间色裙
• 衣为对襟,领、袖 俱镶织锦缘边,下 身多穿条纹间色裙, 腰间用帛带系扎。
间 色 裙
4.抱腰
• 腰间加束带, • 长带飘逸, • 垂及地面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服装
一、魏晋南北朝服饰概述
• 社会背景 始于公元三世纪,历时300多年,是中国 历史上战乱频繁,充满曲折的时期。 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得到广泛交流, 是各民族融合的高峰期。

第三章民族融合中的魏晋南北朝服饰

第三章民族融合中的魏晋南北朝服饰

第三章民族融合中的魏晋南北朝服饰一、概述⏹魏、蜀、吴¡ª¡ª西晋¡ª¡ª东晋¡ª¡ª南朝¡ª¡ª北朝⏹战争促使南北迁徙,民族错居,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初期各族服饰自承旧制,后期因相互接触而渐趋融合。

何为魏晋南北朝?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

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

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南北朝的服饰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年—581年)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汉代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中国内部分崩离析,出现了以魏为首的三国鼎立,两晋争权,周边的许多游牧民族也乘虚而入,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小王朝。

这使得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中国处于空前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传统服饰的机能性在这一时期得到加强,在美学风格上则是追求“仙风道骨”的飘逸和脱俗。

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传顾恺之《列女图》局部)漆纱笼冠漆纱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具特色的主要冠式。

当时的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佩戴。

因为它是使用黑漆细纱制成的,所以得名“漆纱笼冠”。

冠的特点是平顶,两侧有耳垂下,下边用丝带系结。

伦敦大英博物馆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之一,男穿曲领大袖长襦,女倭堕髻垂臂,右衽衫,长裙拂地,腰束细绅带。

漆纱笼冠图(根据传世帛画、壁画及出土陶俑复原绘制)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大袖宽衫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道教和玄学,因为祈望长生不老,所以炼制丹药服用的情况较为普遍。

服食丹药后常使身体发热,不适合穿紧身的衣服,加之当时的人们大多追求“仙风道骨”的风度,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们喜欢穿宽松肥大的衣服,世称“大袖宽衫”。

穿大袖衫、间色条纹裙的贵妇及其侍从(敦煌莫高窟288窟壁画)穿大袖宽衫的贵族及侍从(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裤褶裤褶是实际上一种上衣下裤的组合,它的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袖衣,下身穿肥腿裤。

裤褶原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服装开始在汉族地区广为流行,裤口也越来越大,为了行动方便,人们用1米左右的锦带将裤腿缚住,称为“ 缚裤” 。

后来衣袖和裤口愈加宽大,时称“广袖褶衣”、“大口裤”,一时之间成为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服饰。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藏北魏彩绘陶文武士俑穿裤褶的男子和女子(北朝陶俑,传世实物)杂裾垂髾服魏晋时期的女子在深衣的下摆部分要接上重重叠叠的三角形装饰布,又在腰上系围裳,从围裳下面再伸出许多长长的飘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风度的第三重境界
淡装 服饰风格:自然平朴,返璞归真 代表人物:陶渊明
*1、裤褶 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这时候 的裤叫做“裤褶”,和裆裤,实 为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之一种, 经几百年的演变、改进,不断 完善而形成。 裤脚有大小口之分,大口在裤 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 “缚裤”
裲襠
《释名 ·释衣服》称: “裲襠,其一当胸, 其一当背也。”即 今之背心。
裲襠 缚裤
魏晋南北朝两裆铠 魏晋北 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窄袖
因此他们的衣着不拘仪表礼俗,随意放荡, 甚至往往褴褛肮脏
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所示竹林七贤,都穿 着宽敞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着胸怀,七人全赤 足;其中一人散发,三人梳丫髻,四人裹幅巾,这 反映了当时玄者的典型衣着。由于玄者轻蔑礼法, 放纵高傲, 因此他们的衣着不拘仪表礼俗,随意 放荡,甚至往往褴褛肮脏。他们大多隐居山中,相 互讲话谈玄以求超脱,还时常过度饮酒和吃药,吃 后药性发作,周身发热和发痒,所以他们的衫子多 肥大得出奇,抓起痒来倒是十分方便。
一、男子的衫、巾与漆纱茏冠
*1、大袖长衫
魏、晋男服以长衫为尚。衫 与袍的区别在于袍有祛,而衫为宽 大敞袖。衫也有单、夹二式,质料 有纱、绢、布等,上至王公贵族下 至黎民百姓,均以宽衣大袖为尚。 褒衣博带为文人雅士普遍服式。史 载“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行 相仿,舆台成俗”。
大袖长衫和漆纱茏冠
北方民族的裤褶与裲襠
它裙式。
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2、深衣下摆与华饰
深衣仍在妇女中流行。 其变化主要在下摆,通常将下摆
裁制成三角,上宽下尖,层层相叠, 围裳中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走起路 来随风起,如燕子飞舞,煞煞是迷人。 也称杂裾。
3、帔
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 于领前自然垂下。
魏晋风度的第二重境界
粗服乱头 代表是竹林七贤 服装特点是:由于玄者轻蔑礼法,放纵高傲,
女子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
深衣根据衣裾是否绕襟分为曲裾和直裾 深衣的衣襟加长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
深衣创始于周代,流行于战国期间。
《五经正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 是因其拥蔽全身,又因是衣制的初始阶段,人们相信衣制 式样出于圣人所作,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 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 粉碎了传统的价值观,这个 时期佛道盛行,玄学兴起, 崇尚思想自由,强调理性思 辨,破坏了束缚人的礼教和 制度
魏晋风度的三重境界
严装 粗服乱头 淡装
魏晋风度的第一重境界
严妆 上流社会涂脂抹粉华衣美食,热衷身体修饰 男着女装(孔雀革命)
宽衣博带为魏晋时尚
这一时期的女子,大多穿着
广袖短襦,曳地长裙。腰部束以 “抱腰”,并且用衣带来装饰, 当时还流行在头上插戴花钗和 “步摇”,这样走起路来衣袂飘 飘,环佩叮当,进一步强调了女 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
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1、宽衣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 魏晋
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 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 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 着几何花纹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
《宋书·沈约传》记载:“汉末王公,多委 王服,以幅巾为雅 ” 当时,不仅士人竞 相以头扎巾为时髦,就连“袁绍、崔豹之 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 可见此 风之盛行。而这种风气的形成与当时名士 崇拜有很大的关系。 巾也因名士而命名,例如林宗巾、诸葛巾 等 其中,以诸葛巾最为著名。
诸葛亮
小冠
比以往冠的形制小, 但顶部依然为平制, 它是从帻(zé)巾发展而来的, 是把帻后加高、顶拉平, 并缩小了体积, 也称‘平上帻’。 这种小冠当时上下层人士 皆可戴之
笼冠
在小冠上再加笼巾即成笼冠。 笼冠不是顶于头上, 而是像帻一样罩在头上, 顶平,两边有目。 形制又像汉时的梁冠, 有圆、方之分和梁数之别, 前壁向后倾斜, 戴于头上显得十分挺拔、庄重。 所以当时文官皆戴笼冠。
幞( fú )头
自北周武帝用幅巾之制, 并加裁四角带, 名曰幞头,又名折上巾、 自幞头盛行后, 启后世唐代幞头之始, 其他冠也因此而少用。
“裲裆”,有两种含意,一种 是指服饰制度中的“裲裆衫”; 一种是指武士穿的“两裆铠”。 两者的外形大体相同,区别主 要在质料上。裲裆衫的材料, 通常用布帛,中间纳有丝棉, 取其保暖。而裲裆铠的材料则 大多采用坚硬的金属和皮革。 铠甲的甲片,有长条形和鱼鳞 形两种,比较常见的则是在胸 背部分采用小型的鱼鳞甲片, 以便于俯仰活动。
魏晋风度和魏晋服饰
所谓魏晋风骨
起源 魏晋风骨的来源 什么是魏晋风骨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300余 年战乱不息,社会动荡。 魏晋南北朝约公元3世纪至 6世纪末,是中国历史上战 乱频繁、充满曲折的一个 时期政治和经济动荡激烈。 这一时期,由于南北战争 与迁徙,民族错居,加强 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 合,对服装的影响产生积 极的影响。
首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冠 帽之制有它自己 的特点,从各方面资 料来看,这个时期戴 汉代梁冠的比较少见。 用于祭把的冠服基本 上是沿袭前制,没有 大的改动。朝服的首 服此时期最大的特点 小冠 是出现了小冠与笼冠。
首服
笼冠
幞( fú ) 头

束巾
巾 一般用丝带、葛布、鹿皮制作,用以 束头。 巾在汉以前本为庶民所戴,《释名·释首 饰》云:“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贵族男子到了2O岁都要行加冠礼,而庶 人只能戴巾。但是到了东汉末和魏晋初, 这种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