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自行车转动

分析自行车转动
分析自行车转动

分析自行车转动、制动、止逆行、运动实现,用到什么机构,工作原理

转动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止逆行:自行车的动力系统是两个齿轮(一个是前面的大齿轮,一个是后面的小轮,即与后轮胎连在一起的轴盘轮),脚蹬带动前面的大齿轮旋转,前面的大齿轮又带着链条“行走”,而链条是和后面的小齿轮连在一起的。后面的小齿轮里有滚珠等结构。而且通过设计,后面的小齿轮只能朝一个方向(后方,即自行车行走的反方向)自由转动,而朝另外一个方向(前方,即自行车行走的方向)无法转动。后盘的小齿轮的轴是和后轮固定在一起的。这样,当向前蹬脚蹬时,大齿轮向前转动,链条随之向前转动,由于后齿轮只能朝后方自由转动,故后齿轮(相对于轴不动),从而使得后轮胎向前滚动。若向后蹬脚蹬,则大齿轮向后转,链条随之向后转,此时,后齿轮可以自由向后转动,即后齿轮和轮轴之间有相对运动,所以,后轮不动,自行车的后轮是驱动轮,前轮是从动轮

运动实现: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自行车的原理是通过人的脚对脚蹬施加力,从而通过曲柄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又通过链条带动飞轮的转动,飞轮进而后轮转动。由于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后轮与地面不会相对滑动,而后轮在地面上滚动,整个车子就运动起来了

080303127

张睿婷

自行车风扇及传动机构设计

摘要 (2) 1绪论 (4)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4) 1.1.1自行车的历史 (4) 1.1.2自行车的原理 (4) 1.1.3自行车风扇的意义 (5) 1.2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5) 1.2.1传动方案的设计 (5) 1.2.2链轮的设计 (6) 1.2.3轴承的选用 (6) 1.2.4其他零件的结构设计 (6) 1.2.5计算机的辅助设计 (6) 2总体方案的设计 (7) 2.1总体方案的确定 (7) 2.2圆锥齿轮变速器及风扇方案的确定 (7) 3链传动的设计 (8) 3.1链传动类型及特点 (8) 3.1.1链传动的类型 (8) 3.1.2链传动的特点 (8) 3.2滚子链设计 (8) 3.2.1滚子链的结构和规格 (8) 3.2.2滚子链链轮 (9) 3.3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3.3.1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12) 3.3.2滚子链的额定功率曲线 (12) 3.3.3设计计算步骤 (13) 3.3.4设计计算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4圆锥齿轮变速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按接触强度计算D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校核D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几何尺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受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齿轮轴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5其他零件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箱体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键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滚动轴承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密封与润滑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车核算

“维修费单车核算” 一、“单车费用核算制度”的制定 以往车辆维修,单台车辆每年维修费使用多少没有标准,修理次数无法控制,修理中换的质量如何,换的什么部件也只知道个大概,这两年维修费用一直在持续压缩,为立足改革,并提高驾驶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出在车队首先实行单车费用核算制度。 二、“单车费用核算制度”的内容 单车费用核算是指单车维修费用核算,对每台车每年的修理费用进行定额,有效控制维修费用。根据我处工作目标,充分挖掘设备潜力,节约维修费用,制定了车辆维修费用单车定额标准,实行单车费用核算。车辆年维修保养费用定额为:每台车基数为7000元;自新车投产后,每行驶一年或一万公里增加维修费用2%;大修、中修另由单位统一安排,不列入当年维修费用中;车辆大修后,费用重新核算。对超出核定修保费用的车辆,取消年度红旗设备和优秀操作手的评比资格;对超出核定维修费用的车辆,原则上不与安排修理,对生产急用车辆,可通过申请,经机动科鉴定,财务科审核后,安排修保。 三、“单车费用核算制度”的微机化管理 单车核算要求对车辆日常的多项数据进行时时监控,包括形式公里数、日常维护保养费用、修理次数等,全处200多台车辆,如果借助计算机进行监控和数据统计分析,不但大大节省劳动时间和强度,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所以我们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和本办法的具体内容,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以便计算机管理控制。

我们开发出多种功能,如:修理派工单、修理费用统计、修理次数和公里数统计、大修和购置的相关内容等。主要程序如下: SM=MONTH(DATE()) if sm<10 tm="0"+str(sm,1) else tm=str(sm,2) endif yer=year(date()) Txlrq=YER*10000+sm*100+day(date()) tp="鲁E- " @ 9,16 SAY "请输入牌照号: " GET TP READ sele 2 USE DJ &&use dj index dj.pzh set index to dj.pzh find '&tp' &&LOCATE FOR PZH="&tp" if eof() @ 5,23 SAY " 输入牌照号错........" wait " 按任意键继续......." clear DO GG retu endif if ye<0 @ 11,23 say "车辆维修费已超出......."

自行车传动系统

自行车传动系统初探

自行车传动系统初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自行车看似很简单,实质是结合人体工程学、动力学、机械、美 学等多方面的综合设计,所以,要成功设计一辆高效受欢迎的自行车 是需要花很大功夫的。 自行车主要由三大部件构成,它们分别是:驱动传动系统、导向 系统和制动系统。总的来说,驱动系统是整个自行车结构的灵魂。一 辆自行车的好坏,往往也就是取决月驱动传动系统的好坏。下面我们 来看看这个最神奇的驱动传动系统的神秘所在。 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前进是在人的脚蹬踏作用下从轮盘到链 条再到飞轮而后后轮得到动力的。这个过程中,传递力的效率高低,往 往决定了一辆自行车的使用性能。 我们看看下面的传统自行车传动模型:

不难看出,要提高车的速度,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提高R1R3/R1的值。因此,可以把前链轮做的大一些,后链轮较之后轮和轮盘小很多,那么就可以提高骑行速度。但是,当R1R3/R2的值过大,我们会发现 问题,自行车不但没有像理想中那样提速,反而连骑动都很费力,当然这样的自行车在市场中是不存在的(不会有商家弱智到这种地步,但是分析是有意义的,因为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分析的重点)。其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当人骑车时,通过脚踏板和曲轴给轮盘一个转动力偶,这个力也是基本已定的。当这个动能通过链条传递到后链轮后,车后轮就和后链轮一起被驱动,当假设地面是光滑的时候,后轮应该是在原地绕着轴转动。正是由于地面不光滑,后轮受到了一个来自地面的摩擦力,所以它才在人力驱动下相对地面 做以一个绕无穷远点为中心的转动,也就是沿着轮和地面接触点切 线方向向前进。来自大地的摩擦力既有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也有少部分静摩擦力,而其中静摩擦力的上限稍稍大于滑动摩擦力。在未开始骑行时,将可以把这三种摩擦力的合力视为滑动摩擦来处理,这时将整个车受到的静摩擦和滚滑动摩擦一起设为,人和车总重为G, f 橡胶轮与地面的摩擦因素设为,那么有:。这个就是我们需 μG ≥f fμ 要通过踏板给予车轮的。先不考虑脚踏板和轮盘间传动效果,设人能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神奇的机械》单元的第六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杠杆、滑轮、斜面几种简单机械之后,进一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虽然转传动装置在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学生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即使接触到了,也很少有仔细地观察与深入地思考。因此可以说学生对于传动装置是比较陌生的,更没有思考过在其中所包含的能量与动力的传递。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应该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例如自行车脚踏板与后轮之间的部分,或者是学生们经常接触的四驱车内部结构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对熟悉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平日接触的简单玩具中其实蕴藏着很多科学的奥秘,从而使认知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并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二是研究齿轮转传动以及链条传动的特点。第一部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从实际现象中去分析,理解传动的特点和作用,只有学生透彻地理解了什么是转动,并了解其中动力与能量的传递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第二部分的活动。而第二部分则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即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两种传动方式的特点,从而对传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为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组装齿轮传动装置和链传动装置。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初步体会动力的传递和能量的守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研究活动中的乐趣。 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自行车、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 2.分组实验器材: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瓦楞纸板条等。

自行车传动系统

自行车传动系统

自行车传动系统初探

自行车传动系统初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自行车看似很简单,实质是结合人体工程学、动力学、机械、美学等多方面的综合设计,所以,要成功设计一辆高效受欢迎的自行车是需要花很大功夫的。 自行车主要由三大部件构成,它们分别是:驱动传动系统、导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总的来说,驱动系统是整个自行车结构的灵魂。一辆自行车的好坏,往往也就是取决月驱动传动系统的好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最神奇的驱动传动系统的神秘所在。 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前进是在人的脚蹬踏作用下从轮盘到链条再到飞轮而后后轮得到动力的。这个过程中,传递力的效率高低,往往决定了一辆自行车的使用性能。 我们看看下面的传统自行车传动模型: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前轮以ω1的速度转动时,后链轮的转动速度应该是: 2112R R ωω= 同时,由于后轮和后链轮是同一个轴上的同步转动的,所以又有如下关系: 后 轮 R R 2 R 3 后链轮 L 前链轮

2 1123R R ωωω== 那么就可以得到,当人以每分钟n 转的速度骑行的时候,应该有自行车的前进速度即为后轮的前进速度: 车νπων===2 31333602R R nR R 因为人体每分钟能提供的n 可以看做常数,且是有限的,即如果将上面表达式中常数部分以一个量a 来表示时,上式即变成: 2 31R R R a ?=车ν 不难看出,要提高车的速度,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提高R 1R 3/R 1的值。因此,可以把前链轮做的大一些,后链轮较之后轮和轮盘小很多,那么就可以提高骑行速度。但是,当R 1R 3/R 2的值过大,我们会发现问题,自行车不但没有像理想中那样提速,反而连骑动都很费力,当然这样的自行车在市场中是不存在的(不会有商家弱智到这种地步,但是分析是有意义的,因为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分析的重点)。其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当人骑车时,通过脚踏板和曲轴给轮盘一个转动力偶,这个力也是基本已定的。当这个动能通过链条传递到后链轮后,车后轮就和后链轮一起被驱动,当假设地面是光滑的时候,后轮应该是在原地绕着轴转动。正是由于地面不光滑,后轮受到了一个来自地面的摩擦力,所以它才在人力驱动下相对地面做以一个绕无穷远点为中心的转动,也就是沿着轮和地面接触点切线方向向前进。来自大地的摩擦力既有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也有少部分静摩擦力,而其中静摩擦力的上限稍稍大于滑动摩擦力。在未开始骑行时,将可以把这三种摩擦力的合力视为滑动摩擦来处理,这时将整个车受到的静摩擦和滚滑动摩擦一起设为f ,人和车总重为G ,橡胶轮与地面的摩擦因素设为μ,那么有:G f μ≥。这个f 就是我们需要通过踏板给予车轮的。先不考虑脚踏板和轮盘间传动效果,设人能给予轮盘的力即后链轮受到的带动拉力为F ,那么F 和f 对后轮轮盘中心的力矩为零。所以就有关系:

单机单车核算

严控成本提高创效单机单车核算势在必行 一、单车单机核算原则 在机械单位单机核算实质上就是将单机单车在施上生产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维修费及其他机驾人员可控制的费用实行包干到人的核算方法,把机驾人员的收益与单机单车所发生的成本紧紧捆绑在一起,是机驾人员工资发放的依据及考核机械车辆经济指标的基础资料。 1)我们项目部实施单机核算一直本着遵循人机固定的原则,即机械与操作人员相对固定,做到定人、定车、定责,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以提高机驾人员责任心。 2)实施单机核算必须遵守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的原则。 3)实施单机核算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分工及职责 我们项目部对单车单机核算各个环节作出了明确划分,并对各责任人明确了其相关责任。 设立单车单机核算的牵头部门为计划合同部 1、车队调度职责 1)按照生产需要合理调配机械、车辆,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2)及时、准确记录设备日调度情况及单车工作量,并与每月23日登记车辆行驶里程。 3)了解设备构造性能、熟悉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保养规程,组织本班组织人员精心操作、细心爱护、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充分发挥其生产效率; 4)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值班记录和各项统计数据。负责向接班调度交代本工班作业情况,并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 5)负责安全生产,对设备的安全运转负责,发现不安全因素或事故苗头,应采取有效措施,并立即报告领导、及时处理。 三、单机单车核算内容 对单机单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核算 1、油料核算 油料节超奖罚=单机油料消耗差*单机产量 油料平均耗=油料总消耗/单机总产量 单机油料平均消耗=单机消耗量/单机总产量 单机油料消耗差=油料平均消耗-单机油料平均消耗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案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4.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制作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自行车。 学生材料:每组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各1套,学生字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或音乐盒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谈话:你会骑自行车吗? (出示原始和现代不同造型的自行车图片)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有链条…… 3.谈话:想知道我们在踩踏板时,链条是怎样把动力传递给车后轮,让自行车前进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4.课件出示课题: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二、认识传动装置 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1.谈话:是不是所有动力的传递都用链条呢?谁来说说在我们生活生产中,你还见过哪些传动装置?(皮带、齿轮)你能描述一下这种装置的结构吗? 2.谈话:你们想不想认识更多的传动装置?(想)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

3.观察自己的玩具和常见的机械,找一找它们的传动装置。 4.(出示各种传动装置:如链条传动、蜗杆传动、螺丝传动、齿轮传动等)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传动方式。 三、认识传动装置的特点 (一)认识链条传动。 1.谈话:如果用真实的自行车来观察和实验不大方便,我们可以做个模型来代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自行车上的链条装置,需要哪些材料? 教师出示:两个齿轮(1大1小),一根链条,一个底板和固定的两个齿轮的钉子,一个手柄。2.提问:你能组装自行车链条装置的模型吗? 3.学生分组组装模型。 4.展示组装好的模型。(一个到展台上,其他小组举起组装好的模型。评价:同学们真棒,都组装对了。错了,给你们一点时间,纠正一下。) 5.(手持链条传动装置)小结并出示课件:像自行车链条这样可以把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像自行车这样利用链条传递动力的方式叫做“链条传动”。(板书:链条传动) (二)认识齿轮转动。 1.(出示各种齿轮子传动图片)提问:这些传动装置结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是由齿轮与齿轮咬合在一起的) 2.谈话:像这样利用齿轮传递动力的方式叫做“齿轮传动”。(板书:齿轮传动) 提问:给你们材料,你们会组装齿轮传动吗,动手试试看吧。 3.学生展示组装的齿轮传动。 4.展示组装好的模型。 5.(手持链条传动装置)小结并出示课件:像自行车链条这样可以把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像自行车这样利用链条传递动力的方式叫做“链条传动”。(板书:链条传动) (三)总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 1.谈话:生活中的传动装置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常见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这两种传动方式都可以传递动力,那么这两种传动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动手研究看看。 2. 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出示实验要求: (1)做好标记。

自行车的构造及原理

自行车的构造及原理 与自行车有关的物理学知识 自行车结构 自行车根据不同的目的的开发设计。因此,要在日新月异的新型自行车中挑选自己中意的自行车并非易事。 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想骑怎样的车,然后考虑用途。例如,在山间骑行,就需要较结实的类型,山地车比较合适.在柏油马路行驶,则可选择速度较快的公路跑车。逛逛自行车商店,了解一下行情,也是一个好办法,很可能无意间遇上中意的商品。里讲解自己如何装一辆山地车,由于山地车具有刚度大,行走灵活等特点,骑乘是 不必择途选道,无论街巷漫游还是休闲代步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具有缓冲作用的轮胎,不易疲劳的手把,即使在陡峻的坡道上也能够畅快地骑行的变速器等,保

证骑者在各种路面环境上能尽情地享受舒适的骑行乐趣。 下面是山地车的基本结构的图示: Headset:车头碗组Shifters:变速把Brakes:刹车Suspension:避震Seat Post:座杆Wheels:车轮Tires:车胎Bottom Brackets:中轴Cranksets:大齿盘Pedals:脚踏Rims:车圈 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 ①自行车上的杠杆 ·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 ·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比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支持人重和货重的杠杆、三角杠、货架、前叉、后三角杠,都是广义的杠杆,用以形成车身和承重 ②自行车上的轮轴 ·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由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半径·自行车手把与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手握把外的半径大于前叉轴的半径·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齿轮半径小于后轮半径·自行车行驶速度与车轮直径的关系:常见的自行车轮的直径有559mm(22英寸)、610mm(24英寸)、660mm(26英寸)、711mm(28英寸)的,有实际经验的同学知道,骑28车比24车费力一些,但速度快,因为28车轮的半径大,轮子每转一圈走的距离长一些,故速度快,半径大使轮轴的轴半径大,故费力轮轴更费力. 自行车传动 自行车是传动式机械,它的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通称轮盘)、被动齿轮(通称飞轮)、链条及变速器等。齿轮比与传动比关系着自行车的使用效率,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懂得并掌握这些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齿轮比:主动轮对被动轮的齿数之比为齿轮比。如果两个齿轮的齿数相同,那末踏蹬一周。两个齿轮和后轮都各旋转一周。假如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被动齿轮的齿数,那么每踏蹬一周,被动齿轮转的圈数就大于一周多,速度加大。因此,齿轮比与主动轮的齿数成正比,与被动齿轮的齿数成反比。以g代表齿轮比,C 代表主动齿轮的齿数,F代表被动齿轮的齿数,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g=c/f 例如:赛车轮盘为49齿,飞轮为14齿,代入公式即可求出齿轮比为:

单机单车成本核算办法

单机单车成本核算办法 第一章实行单机单车成本核算的目的 第一条本单位在具体实施单机单车成本核算试行办法过程中,最终应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的: 一、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具体以单机(车)月产值(或完成的实物工程数量)来体现。 二、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或消耗)。具体以单机(车)月计盈亏来体现。 三、防止内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 四、促使机驾人员尽心尽力,避免出现消极怠工及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发生。 第二条单机单车成本核算激励机驾人员的方法和措施 一、以单机单车完成的实物工程数量计算工作台班,具体方法见第三条。 二、将机驾人员的月工资收入直接与所操作(驾驶)的机(车)完成的月计实物工程量、月计盈亏挂钩,促使机驾人员在尽最大努力完成实物工程量的同时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消耗)。

三、对同类设备(车辆)的单位台班维修费,单位台班油料费进行横向比较,以便及时发现并制止“跑、冒、滴、漏”等现象。 四、将机驾人员的月工资(按月计完成实物工程量及月计盈亏计算的工资)及设备完好率按比例系数绑定在一起。 第二章单机单车收入、支出及核算方式 第三条单机单车完成台班数量的确认方法 除非常特殊的情况外,一般情况下均按照单机单车完成的实物工程数量折算台班进行台班数量的确认。每台班应完成的实物工程数量以交通部2007年10月19日颁布的[2007]33号《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同时结合项目经理部实际施工环境、条件、实际机况等因素进行确定;也可考虑以《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项目经理部通过实地测定后综合确定。 第四条单机单车月收入计算 一、单机单车月收入=月完成台班数量×台班收入。 二、台班收入=台班折旧费+台班大修费+台班维修费+台班管理费+台班定额燃料数量×项目实际燃料到场价格+台班定额耗电度数×项目实际电价。 三、台班收入中不计算工资及规费(养路费、年检费、

汽车运输企业单车核算的管理

汽车运输企业单车核算的管理 汽车运输业业务具有独立运行、单车作业、流动性太、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结合运输业的特点,实行单车核算是最基本的核算形式,是进行全员、全过程、全面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单车核算是挖掘运输企业内涵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税务机关的有效监督。 一、汽车运输成本的构成 汽车运输成本是汽车运输单位为完成货客运业务所支出各种费用的总和。按完成一个运次或一定期间的运输量计算的成本称为汽车运输总成本,平均单位运输量的成本称为汽车单位运输成本。按成本发生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随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加;固定成本包括折旧、通行费、货物(客票)附加费和管理费、保险、年审及分级维护检测费、驾驶人和售票人固定工资:变动成本包括燃料费、修理费、轮胎费、路桥费、驾驶人和售票人绩效工资、交通事故直接损失、其他费用、出差补助费和各种奖励。汽车运输成本中燃料费、轮胎费、修理费,称三大变动成本,如走收费公路的话路程费即过路过桥费也是一大变动成本,一般占总成本60%-70%,比例较大,是主要成本。 二.对汽车运输变动成本控制的几点认识 在汽车运输企业。运输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其中固定又有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之分。从汽车运输企业的实际看,除营运保险外,其他酌量性固定成本很少,可控制的潜力不大。这样,成本控制的重心自然落到了变动成本的控制上。 1、变动成本控制的重心首先是“堵漏”。 汽车运输具有流动分散的特点。其生产过程不象工业企业那样容易直接监控。作为变动成本的主项——燃料、轮胎、修理、路桥费等费用,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开放的、不可控的环境中发生的,费用在票据值与实际发生额是否相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和良心。驾驶员职业道德败坏引起的变动成本虚增往往如由浪费引起的变动成本增加更为严重。同时由于变动成本的特性,也成为不良经营者通过虚增变动成本虚抵增值税进项税额,达到不缴少缴应缴增值税、所得税金,甚至虚开增值税货运专用发票等目的的主要项目对象。因此。堵漏是企业比节约更为重要的成本控制主题,也是税务部门税源监控管理的重要环节。 2、变动成本的控制方式主要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 直接控制是将变动成本形成的场所限制在企业控制或设有“耳目”的范围内,如定点加油,定点修理或干脆自修,凭符合报废标准的原胎以旧换新等。有的甚至将业务范围收缩在中短途。这种控制方式在管理力量不足,生产规模较小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说课稿_(1)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一、教材分析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是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的容。这节课在学生了解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几种典型的简单机械的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车轮的转动和实验使他们认识到:运动或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从一个装置传递到同一机器结构的另一个装置上。是本单元第2-5课具体研究简单机械之后,把相互关联的机械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统整课。通过学习,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几种常见传动装置的特点与作用,了解常见物体是如何来传递运动和能量的,发现有关传动的科学规律,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为他们探究机器的部结构和传动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分三部分:1、通过观察自行车等传动装置,了解传动装置是如何传动的。2、通过实验认识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即各自特点)。3、指导学生认识自行车上的链条传动,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经过了两年多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对科学研究有较大的兴趣,初步学会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近一个单元的学习,能用实验的方法对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进行研究,但我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记录仍然不太重视,不善于收集证据。因此,在这节课的学习当中,我一方面让学生继续体验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实验研究,加深记录证据对科学解释的意义,从而开始重视实验的记录 三、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知

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并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能通过实验的比较、探究及整理实验记录等材料,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探究传动的活动并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四、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发现机械中的传动装置及其作用。 难点是了解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打开后盖的座钟、三球演示仪、自行车、音乐盒、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 2.分组实验器材: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橡皮筋、链条轮等。 3.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 六、教法学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富于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与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研讨、自主设计、合作实验、归纳概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七、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播放录像、激趣导入;分组实验、探究新知;学以致用、迁移拓展三个方面说说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激趣导入(6分钟) 1.该环节我主要通过把学生最爱看的动画片作为教学的引子,以

自行车传动机构发展调研

自行车传动机构发展调研 一、引言 自行车被发明及使用到现在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自行车发展的目的也从最早的娱乐用途变为交通代步及休闲运动用途,休闲及竞赛领域的发展使自行车研发工作不断的精益求精。这两百年间人类在不断的尝试与研发过程中,自行车的传动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完善。 二、自行车传动机构概述 现代自行车主流传动系统仍然是由脚蹬、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轮组成的传动系统。除此之外另一种踏板式自行车传动系统也有相关的研究文献。 三、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早期自行车传动机构 德国男爵卡尔杜莱斯是一般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他在1817年制造出有把手的脚踢木马自行车,最早的木马车没有把手不能控制方向、不能转弯、只能直线前行,木轮的转动及停止完全靠双脚踢地来控制;杜莱斯把木制的车架跟把手装在车上之后,转弯或移动方向就更方便了,不必停止两脚踢在地上的动作,更不必提起车子移动方向;这部车子就被拿来作为玩具马。此时的自行车的传动系统是力由人体传向车身使轮子转动车子前进。 这种情况直到1801才得以改变。1801年,俄国人阿尔塔夫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踏板踩动的自行车。1817年德国人德雷斯在自行车上装了方向舵,使其能改变行使方向。1839年,麦克米伦制造出木制车轮,装实心橡胶轮胎、前轮小、后轮大、较低、装有脚踏板和装置,骑者可以双脚离开地面的自行车。骑乘时不需再以脚踩地面去转动轮子前进,这也是自行车发明的一大进步。之后1861年法国的娃娃制造商Michanx也发明了类似的踏板曲柄直接驱动前车轮的自行车并实现量产。

2)曲柄链条飞轮传动机构 1869年德国出现了由后轮导向和驱动的自行车,同时车上采用了、飞轮、脚刹、弹簧等部件。英国人詹姆斯把自行车前后轮改为大小相同,并增加了,使其车型与现代自行车基本相同。 当人骑车时,通过脚踏板和曲轴给轮盘一个转动力偶,这个力也是基本已定的。当这个动能通过链条传递到后链轮后,车后轮就和后链轮一起被驱动,当假设地面是光滑的时候,后轮应该是在原地绕着轴转动。正是由于地面不光滑,后轮受到了一个来自地面的摩擦力,所以它才在人力驱动下相对地面做以一个绕无穷远点为中心的转动,也就是沿着轮和地面接触点切线方向向前进。 3)踏板式自行车传动系统 结构组成 四连杠杆式自行车传动机构如图5所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 l—B轴、2一支架体、3----A轴、4--内齿轮、5--飞轮、6--摇杆7---C轴、8--支杆、9--D轴、10--右压杆1I一右槽轮组、12一右连杆、13-一连动体14一右齿轴、15一左齿轴、16"-左压杆、17一左连杆、18--左槽轮组图5 四连杠杆式自行车传动机构结构原理图 (1)A轴3将摇杆6的头端孔与支架体2的上端孑L相连,B轴1将支杆8与支架体2的下端孔相连,c轴7和D轴9分别将压杆lO上的头端孔、中端孔与摇杆6的中孔和支杆8的另一端孔连接,组成单组四连杆运动机构。 (2)左连杆17上的左齿轴15与右连杆12上的右齿轴14啮合,经轴承安装在车架体的连接板上,左连杆17上的左槽轮组18和右连杆12上的右槽轮组11分别安装在左压杆16和右压杆10上,形成左右压杆相反运动的连动器。 (3)连动器将左右两组传动机构组合成连动体,左右两个摇杆6上的内齿轮4

1什么是单机单车核算

1什么是单机单车核算 单机单车核算是以单台设备、单台车辆为单位进行的成本核算,在机械单位单机核算实质上就是将单机单车在施上生产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维修费及其他机驾人员可控制的费用实行包干到人的核算办法,把机驾人员的收益与单机单车所发生的成本紧紧捆绑在一起,是机驾人员工资发放的依据及考核机械车辆 经济指标的基础资料。 2为什么要实施单机单车核算 随着项目管理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和深化,机械化施工队的管理也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单机单车核算成为了机械队组织施工生产和控制成本的有效武器,坚定不移地执行和推广单机单车核算是机械队肩负和重大使命和责任,能否准确、成功地实行单机单车成本核算成为体现一个机械队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也成为衡量机械队管理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 3实施单机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1)实施单机核算必须遵循人机固定的原则,即机械与操作人员相对固定,做到定人、定车、定责,这 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以提高机驾人员责任心。 2)实施单机核算必须遵守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的原则。 3)实施单机核算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 分工及职责 4.1负责人职责 1)牵头组织单机核算工作,协调各业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2)督促各业务人员及时、准确完成各自的业务工作并规定提供单机核算的基础资料。 3)定期组织考核、分析单机核算执行情况并修正、完善单机核算指标。 4)组织考核管服人员及机驾人员的任用。 5)监督、审核核算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核算办法,提高单机单车核算的科学 性,合理性。 4.2调度职责 1)根据上级下达生产经营计划均衡组织施工生产,按照生产需要合理调配机械、车辆,以提高设备利 用率。 2)及时、准确记录设备日调度情况及单车工作量,并于每月23日登记车辆行驶里程,报车队统计。

五年级科学下册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辅导材料素材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辅导材料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6.自行车轮转动的奥秘 一、问题解答 1.自行车中包含哪些科学知识? 答:自行车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有: 整个车架是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轮胎有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车闸:增大摩擦; 轴与轴瓦之间有滚珠:减小摩擦; 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车把套是塑料:热的不良导体; 车把套上有花纹:增大摩擦; 脚蹬子有花纹:增大摩擦; 车架上涂漆:防止铁生锈; 车尾灯:光的反射; 自行车前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车座:增大面积,减小压强; 车把、轮盘:利用了轮轴; 前闸刹车:利用了杠杆原理; 螺丝钉:利用了斜面原理等等。 2.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的? 答: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3.传动装置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传动装置可分为三种:即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齿轮。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比如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转速增加一倍。皮带传送可以远传动,但容易损失动力。 4.常见的齿轮传动装置有哪几种?

答:常见的齿轮传动装置有:普通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伞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 5.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答: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都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链条传动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齿轮传动需要近距离传递,而且它们的用力方向也不相同。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为载体,来探究其中的传动装置的特点,了解自行车的发展过程,知道简单机械原理在自行车中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

自行车传动系统

自行车传动系统 【摘要】 关键词 一.自行车传动系统的演变 自从1817年德国男爵卡尔杜莱斯发明第一辆自行车以来,自行车被发明及使用到现在已有200年的历史。在这200年间,人们不断地尝试与创新,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将玩具式的木马车演变成现今世界上随处可见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各式各样造型新颖别致、色彩亮丽、功能多样,集休闲、运动、竞赛于一体的自行车。1791年,法国人西弗拉克发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车,当时它只有两个轮子而没有传动装置,人骑在上面,需用两脚蹬地才能驱动自行车向前滚动。1801年,俄国人阿尔塔马诺夫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踏板踩动的自行车。1818年,德国的德赖斯发明木制、带车把的两轮自行车,靠双脚蹬地行驶。1839年,美国人麦克依伦发明了现代自行车相似的双轮车,只不过前轮大、后轮小,闪轮的轴心装有脚蹬,骑车人不必再用脚蹬地,只需踏蹬脚蹬就可以前进了。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在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骑者可以双脚离开地面,该车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曾一度掀起自行车热。而真正具有现代化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英国人罗松在自行车上别出心裁地装上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不够协调与稳定。1886年,英国人詹姆斯把自行车前后轮改为大小相同,并增加了链条,使其车型与现代白行车基本相同。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用橡胶制造出内胎,用皮革制造出外胎,以此作为自行车的充气轮胎。从此,基本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自行车最原始的前进动力是靠骑行者两脚下垂交互踩踏前进,车子像溜冰一

样前行。后来改进为装有曲柄和能转动踏板的自行车,但前行的动力完全来自于骑行者两脚使力。传动部分由脚蹬、曲柄、链轮、中轴、链条和飞轮组成。骑车人的双脚踩动脚蹬,带动曲柄作回转运动,由链轮经链条传到后轴的飞轮而带动车轮旋转。 二.传动原理 自行车变速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前齿盘的大小和后齿盘的大小决定了自行车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时,脚蹬时越感到费力。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时,脚蹬时越感到轻松。根据不同车手的能力,即可通过调整前、后齿盘的大小调整自行车的车速,或是应对不同的路段、路况。 1.段数 变速自行车段数有18, 21, 24, 27 30,段数多的通常比较贵,也更能适合 自行车变速系统 多种路况。 一般自行车变速所谓的几段变速是指‘前大盘齿片个数 x 后飞轮齿片个数’,登山车通常是前3大盘,后飞轮六、七、八、九速,乘起来就是18、21、24、27段变速。 2.齿比 “齿比 = 前大盘齿数 / 后飞轮齿数”,基本上自行车齿轮加链条的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将车手踩踏的能量(马力)转换成轮胎的扭力”。 “速度”由最大齿比(前大盘最大齿片对应后飞轮最小齿片)决定,在同样踩踏回转数时,齿比越大,速度越快。例如一般27速登山车最大齿比为“前44T,

公务车辆单车核算制度

宣城市局(公司)公务车辆单车核算制度 一、车辆管理 组织管理 (一)各单位要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的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 度。 (二)各单位要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参与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每月分析安全形势, 总结交通安全工作,并报安保部门。 (三)安保部门负责组织全市机动车辆的安全监督与检查,并对驾驶员进行业务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 (四)通过推进精益管理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能有效提升公务车辆规范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降低公务车辆运行费用,提升管理效益。 车辆管理 (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局(公司)有关规定科学选购车辆。推进公务车辆购置工作规范化、制度

化,建立决策科学的透明机制。严格落实省局(公司)文件精神,严禁超标准、超编制配备公务车辆,严禁未批 先购,严禁对公务用车在原出厂标准配置基础上进行豪华装饰。严格杜绝采购中的高价格和浪费行为,要以质量、 价格、技术和服务为依据,在分析历史运营成本费用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和逐步统一车型,从源头上降低公务车辆运行费用。严格执行省局(公司)有关公务车辆处置规定,认真履行报批手续,完善内部规程,重视事前审核,强化监督管理,及时处置闲置公务车辆,及时更换油耗大、维修成本过高的公务车辆。 (二)按照当地车辆管理部门的规定,经检验合格,领取有关牌、证后上路行驶,并按规定进行年检。 (三)车辆使用标准: 1、所有车辆必须由车辆管理部门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2、用车实行申请、派车制度。调度派车时填写《机动车辆派车单》,驾驶员凭派车单出车,严禁私自出车和车辆带病行驶。 3、派车权限:市区内用车由车队队长批准;全市范围内用车由安保部门负责人批准(下属单位县际之间用车 由各县级局局长批准);省内用车由分管领导批准;出省车辆和外借车辆必须报经主要领导批准。 4、确定驾驶员所驾车辆,明确职责,车辆实行一车一档。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评课稿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评课、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6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杠杆、滑轮、斜面几种简单机械之后,进一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虽然转传动装置在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学生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即使接触到了,也很少有仔细地观察与深入地思考。因此可以说学生对于传动装置是比较陌生的,更没有思考过在其中所包含的能量与动力的传递。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应该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例如自行车脚踏板与后轮之间的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对熟悉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平日接触的简单玩具中其实蕴藏着很多科学的奥秘,从而使认知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并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二是研究皮带传动以及链条传动的特点。第一部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从实际现象中去分析,理解传动的特点和作用,只有学生透彻地理解了什么是转动,并了解其中动力与能量的传递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第二部分的活动。而第二部分则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即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两种传动方式的特点,从而对传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丰富的表象和直观的模型是学生认识传动装置和了解动力传递方式的基础,此处借助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呈现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传动装置特点,以及传动装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奠定了知识基础。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传动装置,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传动装置中动力传递的过程,也更好地理解了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此处实验表格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首先引导学生看懂表格,明确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再进行实验,这样有助于学生得到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实验结果,也更容易独立总结出链条传动的特点。 在链条传动和皮带传动上,陈俊强老师对比二者为第二节课做下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