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领域的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教育领域的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教育领域的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B. 技能的培养C. 性格的塑造D. 全部都是答案:D2. 下列哪个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因材施教B. 教学相长C. 寓教于乐D. 全部都是答案:D3.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B. 培养学生的能力C. 塑造学生的品格D. 全部都是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实验法C. 讨论法D. 广告法答案:D5. 下列哪个是教育评价的方法?A. 考试B. 观察C. 问卷调查D. 全部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教育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不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

(错误)2. 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正确)3. 教育评价只有考试这一种方法,其他方法并不有效。

(错误)三、简答题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性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2. 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等,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3.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品格,以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4. 教学方法有哪些?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 教育评价的方法有哪些?教育评价的方法有考试、观察、问卷调查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理论基础是指的是什么?A.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B.教育实践的基础知识C.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D.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答案:A2.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知识传授B.个体发展C.社会变革D.道德培养答案:B3.教育的目标是什么?A.培养社会人才B.提高国民素质C.实现个体自我价值D.促进社会和谐答案:C4.教育的价值是什么?A.经济价值B.社会价值C.文化价值D.个人价值答案:D5.教育的类型包括哪些?A.基础教育B.职业教育C.继续教育D.全面教育答案:A、B、C6.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什么?A.师生关系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评价答案:A、B、C、D7.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检测学生学习情况B.促进教育改革C.提高教学质量D.选拔人才答案:A、B、C8.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A.社会化功能B.人力资源培养功能C.人格塑造功能D.知识传递功能答案:A、B、C、D二、问答题1.简述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内容。

答: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2.列举三种教育的类型并简要说明。

答:三种教育类型分别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 基础教育指的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知识技能。

- 职业教育指的是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教育,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旨在培养人力资源和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技能的需求。

- 继续教育指的是为成年人提供的终身学习机会,包括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学历提升等形式,旨在促进个人的继续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

3.教育的价值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教育的价值和目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教育的价值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内在依据。

《教育基础知识经典题》100道及答案(精品)

《教育基础知识经典题》100道及答案(精品)

《100 道教育基础知识经典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的是()。

A.赫尔伯格B.怀特海C.瓦•根舍因D.克伯屈2.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保罗•朗格朗B.罗杰斯C.索尔蒙斯D.布鲁纳3.“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反映的教育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B.神学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论4.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认知属于()。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感知直观6.语文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A.目录B.课文C.练习D.实验7.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8.教学过程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是()。

A.杜威——五步教学法B.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C.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9.《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1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课程改革B.教材改革C.课程教学改革D.教师素质提高11.不符合新课程下教师新角色的是()。

A.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课程执行者C.教育教学的研究者D.社区型的开放教师12.王同学私自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发,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答:“王同学,你私自拿了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王同学低头回答说:“第五次了”。

“你为什么不改呢?”“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老师应该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教师采用贴小红星、小红花等形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14.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解析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解析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社会现象D. 心理活动{答案:C} 解析: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知识、能力、心理等多个方面,但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因此选项C正确。

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任务?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发展个性D. 娱乐休闲{答案:D} 解析:教育的任务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而娱乐休闲并不是教育的直接任务,故选项D不正确。

二、填空题1. 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 解析:教育的基本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

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等。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的本质。

{答案: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培养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人的社会性,使个体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 请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这些规律体现了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教育基础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A. 知识传递- B. 技能培养- C. 社会化过程- D. 个人发展答案:C. 社会化过程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 B. 教育过程- C. 教育方法- D. 研究心理答案:D. 研究心理3. 下列哪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A. 讲授式教学- B. 探究式教学- C. 被动研究- D. 小组合作研究答案:B. 探究式教学4.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长期发展过程的全面评价?- A. 终结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综合性评价答案:D. 综合性评价二、填空题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教育目的性、教育适应性、教育参与性和教育效果性2.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______种智能。

- 答案:九3. 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层次。

- 答案:认知、情感、动作技能4.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学科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发展、研究能力发展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 答案: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筛选和传承文化、培养社会成员的社会化、促进社会流动、推动社会进步等。

2. 请简述课程标准的构成。

- 答案:课程标准主要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构成。

四、案例分析题1. 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不佳,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答案:针对学生数学成绩不佳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了解学生研究困难的原因,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定期进行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研究进度和不足。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D. 社会化过程答案:C2. 教育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什么?A. 个体本位B. 社会本位C. 知识本位D. 能力本位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要素?A. 教育者B. 学习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环境答案:D4.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A. 权威与服从B. 平等与尊重C. 竞争与合作D. 指导与被指导答案:B5.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A. 单向影响B. 双向互动C. 无关D. 随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教育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个性D. 社会化答案:A, B, C, D7.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哪些?A. 终身化B. 民主化C. 个性化D. 信息化答案:A, B, C, D8. 教育评价的类型有哪些?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定性评价D. 定量评价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9. 简述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内容。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负责设计和实施教育计划,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

学习者是教育活动的接受者,通过教育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媒介,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

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完整过程。

10. 论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是个体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智力水平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育通过传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使其成为社会的一员。

再次,教育有助于个体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育还能够提升个体的文化素养,丰富其精神生活。

四、论述题11.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影响。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服务社会D. 提高素质答案:B2. 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是()。

A. 德育、智育、体育B. 德育、智育、美育C. 德育、智育、劳动教育D. 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答案:D3.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以上都是答案:D4. 教育的实施方式不包括()。

A. 课堂教学B. 自学C. 社会实践D. 家庭作业答案:D5.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了解学生C. 改进教学D. 以上都是答案:C6.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

A. 信息技术B. 网络技术C. 多媒体技术D. 人工智能技术答案:A7.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是()。

A. 机会均等B. 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以上都是答案:D8.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 培养专业人才C. 培养创新人才D. 培养道德人才答案:A9. 教育的社会责任是()。

A. 培养合格公民B. 促进经济发展C. 传承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 信息化B. 国际化C. 个性化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的四大支柱包括()。

A. 学会认知B. 学会做事C. 学会共同生活D. 学会生存答案:ABCD2. 教育的类型包括()。

A. 基础教育B. 职业教育C. 高等教育D. 成人教育答案:ABCD3.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终身学习答案:ABC4. 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学生评价B. 教师评价C. 课程评价D. 学校评价答案:ABCD5.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

A. 远程教育B. 电子教学C. 多媒体教学D. 人工智能教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基础知识的试题与答案集

教育基础知识的试题与答案集

教育基础知识的试题与答案集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教育的基本要素?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影响D. 全部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属于教育的本质属性?A. 育人B. 传授知识C. 培养能力D. 全部选项答案:D3. 下列哪项是教育的根本任务?A. 传道授业解惑B. 发展智力C. 培养品德D. 全部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属于教学的基本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全部选项答案:D5. 下列哪项是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全部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___。

答案:育人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

答案:传道授业解惑、发展智力、培养品德3. 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4. 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

答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的概念。

答案: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培养活动,是传递社会经验、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 请简述教学的概念。

答案: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一种双边活动。

3. 请简述课程的概念。

答案:课程是学校教育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用以增进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形成品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四、论述题1. 请论述教育的本质属性。

答案: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

2. 请论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案: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要直观、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性原则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50%—60%B. 60%—70%C. 70%—80%D. 80%—90%4.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 4 2B.5 2C.6 2D.7 2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称为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的经验过程。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成分。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 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情境阶段D. 关注生存阶段21.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 原则。

22.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三种成分。

23. 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条件作用。

26.—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的信息。

27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执行具有内潜性,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三个基本30 .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38 .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分)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 C5. C6. D7. .B8. A9. .B 10. D11. C 12. A 13. C 14. .B 15. D 16. D 17. B 18. D 19. B 20. D二、填空题.21.循序渐进原则.22 .自我体验、自我监控23.语言、个体24.逃避25.替代性强化26.辨别、概括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28.创造性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30.知识、评价31.区分度32.心理健康、社会行为33 .他律道德三、简答题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

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

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

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 【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7. 【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8. 【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9.【要点】一、复述策略的定义:四、论述题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二、常用的复述策略有:(2)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 多年。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提出字智P育思想。

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著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

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 “发现法”。

&“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孩”说明遗体本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13.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14.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1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演学制。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卯学制。

16.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1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 年。

18. 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 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中。

20. 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21. 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2. 教师各课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3. 教育过程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税收政策法规2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25. 知识能力谁为主两种教育论:形成教育论(能力为主)、实质教育论(知识为主)。

26. 《学记》中:“学而等”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土地出让政策法规。

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

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要素:知、情、意、行。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幼儿政策与法规试题组织培养班级体。

41. 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研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并给予了理论化的回答:(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 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从 而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建立起了经典的课程研制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①分析课程资源, 确定基本目标;②选择学习经验;③组织学习经验;④评价学习结果。

(二)心理学27. 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方式。

28.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在清朝末年。

29. 30. 我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1. 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 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3. 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4. 35. 36. 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7. 38. 39.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形成正确的舆论。

40.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1.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能力、气质、个性。

2.人的心理反映的最咼形式是意识。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4.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梅生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