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家》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我的家》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庭成员,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家人的外貌和特点;通过图片和故事,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情感,激发幼儿表达对家人的爱的意愿。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词语描述家人的外貌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懂得关心和尊重家人。
3. 激发幼儿表达对家人的爱,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会用词语描述家人的外貌和特点。
重点:认识家庭成员,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激发幼儿表达对家人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故事书《我的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家人的外貌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我的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的特点和相互关爱。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家庭成员的图片,让幼儿用词语描述他们的外貌和特点。
(2)幼儿互相分享,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材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家庭成员的认识。
(2)教师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关心和尊重家人。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的家》2. 板书内容:(1)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2)描述词语:高、矮、胖、瘦、黑、白、笑、哭(3)教学目标:认识家庭成员、描述家人外貌、表达对家人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用词语描述他们的外貌和特点。
2. 答案示例:爸爸:高高的,瘦瘦的,戴着眼镜。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教案附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讲述、交流,了解自己家庭的基本情况。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了解家庭成员及各自的特点。
2.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
3.与同伴分享家庭快乐时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家庭成员的特点,培养观察力。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
(2)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活动的快乐。
2.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照片里有什么?你认识他们吗?”3.主题活动(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庭。
(2)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
(3)绘画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并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
(4)教师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分享。
4.小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a.你最喜欢的家庭成员是谁?为什么?b.你和家人一起度过了哪些快乐的时光?c.你想对家庭成员说些什么?(3)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家庭,讲述家庭故事。
2.在绘画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
3.小组讨论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时光,增强了合作精神。
5.不足之处: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表现出拘谨、不敢表达的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充满自信。
同时,丰富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多元化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设置角色扮演环节,让幼儿模拟家庭成员间的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知道家人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家庭中的温馨瞬间。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
4. 培养幼儿的亲情情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幅家庭成员的图片,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2. 准备一些关于家庭的词汇卡片,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等。
3. 准备一首关于家庭的儿歌或故事。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2. 讲解家庭关系:向幼儿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爸爸和妈妈是夫妻,哥哥和姐姐是兄弟姐妹等。
3. 学习家庭词汇:出示词汇卡片,让幼儿认识和学习关于家庭的词汇。
4. 讲述家庭故事或唱儿歌: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温馨故事或唱一首关于家庭的儿歌,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
5. 结束活动: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美好瞬间。
四、活动延伸1. 家庭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进行家庭生活场景的模拟。
2. 家庭绘画: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庭,展示并对同伴分享。
3. 家庭访问:组织幼儿参观同伴的家庭,了解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
五、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发言。
2. 在讲述故事或唱儿歌时,可以邀请幼儿演示家庭动作,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3. 在活动延伸环节,要尊重每个幼儿的选择,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家庭。
4. 活动结束后,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六、活动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关系。
2. 卡片教学法:使用词汇卡片,让幼儿学习和掌握关于家庭的词汇。
3.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关于家庭的温馨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4. 儿歌教学法:通过唱儿歌,让幼儿愉悦地学习和掌握关于家庭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的温暖》,详细内容为“我的家”。
通过学习,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增进对家庭的认识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
2. 感受家的温暖,培养幼儿爱家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爱家的情感,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照片、画纸、画笔、彩泥。
学具:家庭照片、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自己家庭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照片中的家庭成员和场景。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自己的家庭为例,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如:“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弟弟和我。
我们住在一个温馨的小屋里,门前有一棵大树。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家庭照片,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
(2)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家庭描述。
4.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和彩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创作。
(2)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表现出自己的家庭环境,并在作品旁边用简单的句子进行描述。
5. 分享环节(5分钟)(1)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
(2)其他幼儿认真倾听,给予掌声和鼓励。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的温暖和爱家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我的家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弟弟、我家庭环境:温馨的小屋、门前的大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并画一幅家庭画。
2. 答案:(示例)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妹妹和我。
我们住在一个漂亮的楼房里,阳台上种满了花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达到了教学目标。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儿歌《我的家》的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演唱。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识,增进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课件:家庭图片、家庭成员的图片等。
2. 儿歌《我的家》文本。
3. 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4. 家庭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围裙等)。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
2. 引入主题(5分钟):教师出示家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3. 学习儿歌(5分钟):教师教授儿歌《我的家》,引导幼儿正确朗读和演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件和家庭成员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4.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角色进行扮演。
幼儿在扮演过程中,要用儿歌中的歌词描述自己的角色。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5. 总结与反思(3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如学会了家庭成员的名称、了解了家庭的关系等。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家庭主题墙,展示幼儿家庭成员的照片,增进幼儿对家庭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家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活动效果的评价,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
3. 幼儿表现: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关心家庭事务等。
六、活动准备:1. 图片: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照片,如做饭、打扫卫生、玩耍等。
2. 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如爸爸的领带、妈妈的围裙等。
3. 家庭场景布置材料,如家具模型、装饰品等。
4.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纸张等。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篇一」设计背景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而言,他们最为熟悉最为亲切最为引起他们共鸣的就是自己的家,为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目的是通过对画面细节的观察和判断,家庭生活的回忆和模仿,引导孩子充分感受家人之间的爱与被爱,体验全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活动目标1、在说说玩玩中感受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2、尝试从细节分辨人物的身份,并积极表达与各人物在一起的生活场景。
3、通过介绍家人,让幼儿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
重点难点重点:在说说玩玩中感受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难点:尝试从细节分辨人物的身份,并积极表达与各人物在一起的生活场景。
活动准备ppt图片音乐《让爱住我家》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里的小朋友要向你们介绍他的家人,你们想看吗?2、出示封面:教师;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老师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到了电脑里,小朋友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呀?你们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呢?(幼儿和封面上的小宝打招呼)小宝的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介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1、出现爷爷:老师问:这是谁?这是小宝的爷爷,爷爷手里拿的是什么呀?我们来模仿一下爷爷走路好吗?(带领幼儿一起模仿爷爷走路)老师:爷爷要看报纸,可是眼镜不见了,爷爷找来找去也没找到,沙发上没有,下面没有,小朋友们眼镜在哪里呢?小宝帮助爷爷找到了眼镜,小宝真是个好孩子。
2、出现奶奶:老师:这是谁呀?奶奶在什么地方啊?奶奶在煮什么呢?给谁吃?小宝吃的怎么样呢?小朋友家里是谁做好吃的呀?3、出现爸爸:小宝家还有谁呢?爸爸在做什么呢?(锻炼)。
我们也来锻炼一下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做运动)小朋友看爸爸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哑铃)很重很重的,爸爸真是个大力士,能把重重的哑铃举得很高很高。
爸爸做完运动干什么呢?在玩什么呢?(和幼儿一起玩荡秋千)4、出现妈妈:妈妈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看小宝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小宝手里拿得是什么啊?(靠垫)妈妈爱小宝给小宝讲故事,小宝也很爱妈妈,给妈妈拿靠垫让妈妈舒舒服服的讲故事。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启蒙》第三单元“我的家”,具体内容为第5章节“我的家教案”。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每个人的特点,并能够简单表达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故事。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并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照片、家庭场景图、教学挂图、故事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家庭成员。
同时,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庭成员照片,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个人的特点。
接着,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故事卡片,让幼儿选择一个家庭成员,用画笔、剪刀和胶水制作一幅家庭成员的画作。
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画作中的故事。
4. 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画作中的故事。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画作和故事。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教师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照片2. 家庭场景图3. 故事卡片4. 幼儿画作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成员请幼儿用画笔、剪刀和胶水制作一幅家庭成员的画作,并用自己的话讲述画作中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庭结构,增进对家庭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2. 学习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喜好。
3.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自己家庭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及特点。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用语言表达家庭成员的喜好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
2. 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3. 准备手工制作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
2. 基本部分:(1)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喜好。
(2)分组进行绘画、手工制作,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家庭的特点。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3. 结束部分: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家庭的特点。
4. 课后反思:(1)本节课幼儿的参与度如何?(2)幼儿在表达家庭成员喜好和特点方面有何困难?(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
2. 评估幼儿在描述家庭成员特点和喜好时的语言表达清晰度和准确性。
3. 收集幼儿的作品,观察其对家庭特点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家庭主题的艺术作品。
3. 组织家庭访问日,让幼儿了解不同家庭的文化和特点。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不过度超越其理解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和个性化表达。
3. 鼓励幼儿的积极参与,对他们的努力和成果给予正面的反馈。
九、教学资源1. 家庭成员图片或卡片。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教案
一、活动目标:1. 理解儿歌《我的家》的内容,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 能够参与班级讨论,分享自己家庭的趣事。
3.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
二、活动准备:1. 儿歌《我的家》的音频文件。
2. 家庭成员的图片卡片。
3. 记录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的画笔和画纸。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播放儿歌《我的家》,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唱。
2. 引入活动:提问幼儿关于家庭成员的问题,如:“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你最喜欢的人是谁?”等,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
3. 主题活动:分发图片卡片,让幼儿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家庭成员的图片,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个家庭成员。
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轮廓,并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
4. 分享活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了解和欣赏。
四、活动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儿歌《我的家》,并与家人一起唱。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首关于家庭的儿歌,并与班级同学分享。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收集和欣赏幼儿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绘画技能的发展。
3. 听取幼儿的分享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家庭和活动的看法和感受。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我的家》的内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爱和感受。
七、活动步骤:1. 教师播放儿歌《我的家》,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唱。
2. 教师提问幼儿关于家庭成员的问题,如:“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你最喜欢的人是谁?”等,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
3. 教师分发图片卡片,让幼儿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家庭成员的图片,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个家庭成员。
4. 教师邀请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轮廓,并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
5.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了解和欣赏。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的家》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的家》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知道家人的关系。
2. 能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词汇,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弟弟等。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互动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意识。
2. 培养幼儿与家人相互关爱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我的家》2.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掌握基本的词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互动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表达和互动。
3.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以一首儿歌《我的家》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人的名字。
4.2 基本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弟弟等。
4.3 实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家庭关系。
4.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家人的特点和趣事。
4.5 游戏环节:组织家庭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表达和互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发言、互动等。
5.2 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在讨论和游戏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5.3 家庭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的绘画作业,让幼儿表达对家庭的热爱。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图片:收集各种家庭成员的图片,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弟弟等。
6.2 教学故事书:选择一本关于家庭的温馨故事书,用于引导幼儿了解家庭关系。
6.3 家庭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家庭角色的道具,如:医生、警察、老师等,用于游戏环节。
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和各自的角色,知道家人的相互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增进幼儿与家人的感情。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人的相互关系。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家庭图片、家庭成员角色卡片、画纸、画笔、彩色珠子。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对家庭的基本了解。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家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
2. 基本部分:a. 教师向幼儿介绍家庭成员的角色卡片,让幼儿认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角色。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用画纸、画笔和彩色珠子创作自己的家庭成员。
c.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
3. 结束部分: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表达对家人的喜爱之情。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家庭成员角色,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家人的特点。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家庭角”,展示幼儿的作品和家庭成员的照片。
3.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六、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法:通过展示家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及关系。
2.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扮演不同家庭成员,增强对家庭成员角色的认识。
3. 创作表达法: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情感。
4.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表达。
2. 评价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家庭作业,了解幼儿对家庭成员角色的介绍和家人的特点描述。
八、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成员: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我的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我的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故事内容。
2. 能简单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3. 能用词语“爸爸、妈妈、我”等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2.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故事《我的家》:爸爸、妈妈、我和弟弟组成的一个幸福家庭。
故事描述了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和彼此间的关爱。
2.2 教学词汇爸爸、妈妈、我、弟弟、家庭、关爱、日常生活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部分3.1.1 活动名称:猜谜语3.1.2 活动过程:1. 教师出示谜语:“天生一对,地造一双,从小相伴,永不分离。
”2. 幼儿猜谜底,引导幼儿说出“父母”。
3. 教师总结,引入本课主题《我的家》。
3.2 故事讲解3.2.1 活动名称:听故事《我的家》3.2.2 活动过程:1.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引导幼儿倾听。
2. 教师暂停故事,引导幼儿猜测会发生什么。
3. 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3 活动实践3.3.1 活动名称:我来扮演家庭成员3.3.2 活动过程:1. 教师分发角色卡片,引导幼儿选择扮演家庭成员。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3.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扮演心得,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内容1. 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 幼儿在集体分享中的参与程度。
4.2 评价方法1. 观察法: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2. 问答法: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了解幼儿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3. 同伴评价:鼓励幼儿相互评价,提高集体合作意识。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一张全家福,并简单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我的家》。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家的样子”,详细讲解家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第二章“家人的称呼”,介绍家庭成员及其称谓;第三章“我在家里”,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活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的样子,能说出家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2. 学会家庭成员的称呼,并能正确运用;3.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家的样子、家庭成员称呼及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活动。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场景图片、画笔、颜料、画纸;2. 学具:幼儿用书《我的家》、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的样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展示家庭成员图片,教授家庭成员称呼;b. 教师示范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活动;c. 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模仿教师进行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幼儿用书《我的家》,指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b. 幼儿分组讨论,互相介绍家庭成员;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4. 创作环节(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和颜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家;b. 教师协助幼儿完成画作,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画。
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和描述;六、板书设计1. 家的样子:房子、窗户、门、家具等;2. 家庭成员称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3. 我在家里:吃饭、睡觉、玩耍、学习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的家有一座房子,房子里有窗户、门和家具。
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我们一起吃饭、睡觉、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家的样子、家庭成员称呼以及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活动。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教案《我的家》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教案《我的家》一、教案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幼儿能够认知并掌握与家庭相关的基本词汇,如家人的称呼、家庭成员的名称等。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家庭相关的词汇,帮助幼儿建立对家庭的情感认同和情感联系,增强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家庭成员的称呼及名称的学习。
•教学难点:家庭成员称呼的正确使用及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三、教学准备•绿板、彩色粉笔•家庭成员的图片卡片•老师自制的家庭成员头饰道具•CD及家庭相关的歌曲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老师首先与幼儿们进行简单的打招呼,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我的家”。
2.播放家庭相关的音乐,让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为学习活动做氛围铺垫。
第二步: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15分钟)1.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卡片,并教导幼儿们认识不同家庭成员的称呼。
2.演示正确的家庭成员称呼用法,引导幼儿模仿。
第三步:歌曲唱跟读(10分钟)1.通过播放家庭相关的歌曲,让幼儿们跟唱歌曲中描述家庭成员的部分。
2.鼓励幼儿们大声唱,培养其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第四步:角色扮演(15分钟)1.分发老师自制的家庭成员头饰道具,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2.让幼儿们自由选择扮演的家庭角色,进行简短的对话练习,巩固所学家庭成员称呼。
第五步:课堂总结及延伸活动(5分钟)1.老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成员称呼的重要性。
2.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最喜欢家里的哪个人?为什么?”等,激发幼儿思考和交流。
五、家庭作业•可以要求幼儿们在家里尝试用所学的家庭成员称呼进行交流,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表达关爱。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家庭成员的称呼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活动,让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家庭相关词汇,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化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我的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为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描述自己家庭的成员、家居物品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关于家庭的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描述自己家庭的成员、家居物品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及关系。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讲述家庭成员、家居物品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居物品图片、故事书《我的家》、儿歌CD、白板、白板笔。
2. 学具:彩笔、画纸、家庭照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导幼儿讲述家庭成员的名字、关系以及特点。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我的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家居物品。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成员和家居物品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认识和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进行家庭成员和家居物品的描述练习。
(2)幼儿分组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5. 儿歌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儿歌《我的家》,引导幼儿跟唱,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我的家》的画,并描述画面中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物品。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爸爸、妈妈、我,我们三个人。
爸爸戴着眼镜,妈妈笑着,我正在玩玩具。
家里有沙发、电视、餐桌等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描述家庭成员、家居物品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我的家》。
主要章节包括:家的定义、家庭成员、家的氛围、家的物品。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理解家的概念,学会表达对家的情感;认识家庭成员及其称谓;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了解家中常见的物品及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家的概念,表达对家的喜爱和依恋。
2. 学会介绍家庭成员及其称谓,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珍惜家庭和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会介绍家庭成员及其称谓,表达对家的情感。
重点:理解家的概念,认识家庭成员,感受家的温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照片、家庭成员玩偶、家庭场景布置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彩笔、画纸、家庭成员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照片中的家庭成员。
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家的定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家庭成员玩偶,展示家庭成员的称谓,引导幼儿跟读。
讲解家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家的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家庭成员卡片,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巩固家庭成员称谓。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家庭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家庭成员,感受家的氛围。
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跟读家庭成员称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家的定义2. 家庭成员及其称谓3. 家的氛围4. 家的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全家福,并介绍家庭成员。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一句话表达对家的喜爱。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家庭照片、玩偶等教具,让幼儿充分了解家的概念,认识家庭成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个体差异,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性。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家庭画作,增进亲子关系,巩固家庭观念。
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品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品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我的家》。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家的样子》,详细内容为介绍家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以及家庭成员;第二章《家的温暖》,详细内容为描述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家的温暖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的样子,能说出家的外部和内部结构,认识家庭成员。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家人之间的关爱,感受家的温暖氛围。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语言表达家人之间的关爱,感受家的温暖氛围。
重点:了解家的样子,认识家庭成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图片、家庭成员玩偶、PPT、录音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家庭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家里的样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家的外部和内部结构,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各个部分。
(2)利用家庭成员玩偶,介绍家庭成员,让幼儿了解并说出每个成员的称呼。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家的样子。
(2)用剪刀剪下家庭成员玩偶,贴在画纸上,组成一个完整的家。
4. 语言表达(10分钟)(1)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画中的家。
(2)引导幼儿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爱,感受家的温暖氛围。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家的样子: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家庭成员。
2. 家的温暖:相互关爱、温暖氛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的家,并描述家人之间的关爱。
2. 答案示例:我有一个很温暖的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
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每天在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家的样子,认识家庭成员,并用语言表达家人之间的关爱。
从课堂表现来看,幼儿对家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我的家》。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家的样子”,了解家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第二章“家里的宝贝”,介绍家庭成员及其特点;第三章“我爱我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和珍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能描述自己家的样子;2. 学会介绍家庭成员,培养表达和沟通能力;3. 感受家的温暖,培养爱家、珍惜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描述家的样子和介绍家庭成员;教学重点:培养爱家、珍惜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挂图、录音机;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画,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2. 例题讲解(15分钟)a. 教师通过挂图和卡片,引导学生了解家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如:“这是客厅,我们可以在客厅里看电视、玩游戏;这是卧室,我们可以在卧室里睡觉、休息……”b.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沟通。
3. 随堂练习(15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家;b. 学生之间相互介绍家庭成员,并进行角色扮演。
a.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画的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家的样子;b. 学生齐声朗读《我爱我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和珍惜。
六、板书设计1. 家的样子: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2. 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弟弟妹妹3. 我爱我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家,并介绍你的家庭成员。
2. 答案示例: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家里有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
客厅里有一台大电视,我们经常一起看电视、玩游戏。
卧室里有一张舒服的大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
我的家里还有爸爸、妈妈、弟弟和妹妹,我们相亲相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家的样子和家庭成员,培养了学生爱家、珍惜家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优质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详案优质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我的家》。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
2. 学习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和特点。
3. 学会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家庭成员的称呼,并描述其外貌和特点。
2. 通过学习,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和特点。
2. 教学重点:正确说出家庭成员的称呼,表达对家庭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的图片、PPT、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家庭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家庭成员。
2. 讲解:(1)教师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称呼。
(2)教师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和特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表达。
(3)教师示范如何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如:“我爱我的爸爸,因为他很幽默。
”3. 实践:(1)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用彩泥进行装饰。
(2)幼儿用卡片选择一个家庭成员,向大家介绍其外貌和特点。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外貌和特点。
5. 随堂练习:(1)幼儿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进行展示,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家》2. 内容:(1)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2)外貌和特点:描述具体人物的外貌和特点(3)表达爱意:学会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庭成员,并描述他们的外貌和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的一家:爸爸:高高的,戴眼镜,喜欢运动。
妈妈:长长的头发,喜欢唱歌。
爷爷:白头发,戴帽子,喜欢看书。
奶奶:温柔,喜欢做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家》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家》教案:《我的家》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家庭主题,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孩子们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
难点: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图片、家庭成员的单词卡片、家庭成员的玩具模型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家庭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环境。
2. 学习家庭成员的单词:出示家庭成员的单词卡片,让孩子们学习并掌握单词的含义。
3. 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场景,用所学的家庭成员单词进行角色扮演。
4. 制作家庭成员卡片:让孩子们用彩纸和剪刀制作家庭成员的卡片,并在卡片上写下家庭成员的名称。
5. 家庭介绍:让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卡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家庭成员的单词和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
难点: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
但在观察能力的培养上,我发现有些孩子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孩子们的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描述。
拓展延伸:我可以通过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在家中观察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同时,我还可以组织一次家庭访问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到同学家中参观,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家》
活动目标:
1、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能说出父母的姓名以及他们做什么工作。
2、能在集体中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带全家合影一张。
2、制作漂亮的、可贴照片的楼房墙饰。
3、父母事先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姓名、工作。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每天早晨从哪里来到幼儿园?下午又从幼儿园回到哪里?
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
我们都很喜欢自己的家。
2、谈谈:我的家。
(1)出示一位幼儿的全家合影,请他向大家介绍:
你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叫什么名字?
你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吗?(在幼儿介绍过程中,教师给予帮助)(2)相互介绍家人。
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照片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这是我的XX,这是我的XX……”
幼儿自由结伴相互介绍。
小结:你们真能干,能说出自己爸爸妈妈的名字,还知道他们在哪里工作。
3、教师依次将幼儿的全家合影插入楼房中,在教室里布置“我的家”专栏,供幼儿欣赏。
4、欣赏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家及家人的情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