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的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的论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和财政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有三个构成要素:(1)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业务。(2)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发行量,利率等。(3)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改变货币发行量,利率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上述对货币政策内涵有了总体的把握,下面就我个人谈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情况。货币政策工具有三个,各个国家的喜好各不相同。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美国喜好用公开市场业务,西欧的发达国家喜好用再贴现业务,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晚的我国喜好用存款准备金率。总体这各个工具对应国家效果还不错。
下面简要叙述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业务的使用情况。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1999年,中国基础货币的主要供应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主渠道。全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础货币1920个亿,占全年基础货币投放的52%。再贴现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和规定贴现条件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和需求。从1998年3月起再贴现利率成为独立的利率体系,不再继续与同期再贷款利率挂钩。同时下调再贴现利率并延长再贴现最长期限。1999年,中央银行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改进了再贴现业务的方式,扩大其范围,使年末余额达500亿,增长51%。由于我国喜欢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业务相对用的少一点,尤其再贴现业务,用的更少且市场影响小。我个人在这方面了解不多,也没查到比较好信息,在此多做介绍。
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以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主,以下主要介绍存款准备金率。由上图,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投资热,物价高涨,我国基本每月提高一次法定款准备金率,并且多次加息。之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球发生金融海啸,我国也不例外,为挽救经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及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投放4万亿救市,多次降低法定款准备金率,并且多次降息。08年GDP仍保持8%的增长速度,世界各国都非常吃惊,我个人感觉法定款准备金率的使用对这次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作用。10年的下半年,货币供应太多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cpi不断超出预期,并且物价普遍持续上涨,为此央行六次提高六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上半年,cpi不减,反而不断上升,同样六次提高六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每月提高一次,六月二十号再一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零点五个百分点。与07年相比,央行更多的在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息使用次数相对在减少,这是我国在过去几年中经验中所得认识和理论,这也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一大转变,也可以算得上一种进步。从效果上看,cpi的持续上升,有人可能怀疑甚至否认货币政策的使用。他们的观点可能不无道理,但cpi高涨有很多原因,且货币政策又有时间性和局限性,07年通货膨胀历时14个月,我们要有耐心等待,用时间去见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