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西北地区
八年级下册干旱的西北地区-陈天喜
【教案背景】:http:/search/wenku/teach3/1.面向学生:初中生学科:地理2.课时:1课时3 .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熟悉学习内容。
(2).教师课前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课题】:《干旱的西北地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之西北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让学生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当地经济建设、民众生活的制约。
3、让学生明确西北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读图确定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问题让学生探究并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以及自然景观分布规律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2、通过了解西北地区的干旱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唤醒学生珍惜水资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要点:1、重点: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制约影响。
2、难点: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教材分析】:本节学习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内容,这一节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并列的,都是对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特征的介绍。
这一节第一部分就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做了进一步的描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属非季风区,和北方、南方地区有较大的差别,所以编排在了一起。
《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学习提出以下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概括当地的主要自然特征,并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西北地区 区域特征
发展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
发展畜牧业基地
不利条件
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 ③地表植被少,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 严重。
四、土地沙漠化及其治理
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干旱西北
冰雪融水
灌 溉 农 业
河水
天山山麓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三、农业生产
新疆绿洲灌溉农业
三、农业生产
牧区分布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 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大型优质草场。贺
一、概况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 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80°E
90°E
100°E
110°E
120°E
二、干旱的自然环境
二、干旱的自然环境
二、干旱的自然环境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大。 特征: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干旱时本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之一。
二、干旱的自然环境
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湖,且多为季节性河流。 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艾丁湖
二、干旱的自然环境
区域内部的自然环境差异
思考
西北地区各地干旱的程度是否一致?
二、干旱的自然环境
西部 荒漠
荒漠草原
东部 草原
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 夏季牧草茂盛,牛羊成群
西北地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概况
一、概况
大 兴 安 岭
中国的西北地区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1)农业生产条件:
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发展绿洲农业、
温 ②新疆山麓绿洲、河西走廊有冰 灌溉农业
带 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
大 原有黄河水灌溉。
陆 ③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本区草 发展畜牧业基
性 原广阔
有利条件 地
气 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候 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在有河流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的平原地区 可以发展种植业:
如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塞上江南”); 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的高山山麓等地区,有冰川 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成为西北地区的粮棉瓜果之 乡。 (“坎儿井”)
主要农产品:小麦、棉花、瓜果(吐鲁番葡 萄、库尔勒香梨、哈密瓜)、甜菜
新疆的长绒棉驰名中外,成为我国最大的棉 花生产区(五大商品棉基地之一——南疆棉区)
②交通运输:
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 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③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
4、居民:地广人稀,面积占30%,人口只占4%
少数民族集聚地,汉族人占2/3,主要少 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 古族等。
农田、村镇、城市多呈带状(河流、山 麓、铁路线)或点状(工矿区)。
③地表植被少,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不利条件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2)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全国最重要的
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 最大的长绒棉基地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绿洲农业(河西走廊、高山山麓) 温带水果产地(新疆) 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国地理分论部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一、东部季风区及其内部差异北方地区(一)东北地区——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A、自然特征:B、社会经济条件:(二)华北地区——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包括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南方地区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半干旱1、地理位置范围1)、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陕甘宁地区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
2)、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3)、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大陆性气候为主)经度位置:73ºE——120ºE多(干旱——半干旱)纬度位置:40ºN——50ºN之间(温带为主)2、地貌1)特征:地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地表风力作用强烈。
2)、主要地形区:高原:内蒙古高原;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山地:天山山脉,贺兰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3)、地形成因:山脉为内力作用形成褶皱山。
(板块碰撞)3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风沙。
4河流:内流河为主,塔里木河、弱水本区有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水文特征:流量小,季节性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补给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量随气温变化。
7、8、9月为汛期,10月后水量减小,冬季断流。
5、植被景观:温带荒漠(西)—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东)降水量50mm————200mm————400mm内陆西——————————东(距海近)经度地带性西部以温带荒漠为主,耐旱植物(芨芨草,胡杨林)东部为温带草原(呼伦贝尔草原)6、自然资源:A矿产资源主要是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主要油田:克拉马依塔北塔中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霍林河,元宝山东胜)陕西(神府)、新疆、宁夏(石嘴山,灵武),铁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矿,有色金属——甘肃金昌的镍,白银的铜,新疆阿尔泰的金。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西北地区的气候是该地区的特征之一,大多数是干旱的,因此西北地区也常常被称为“黄土高原”。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人为因素等。
首先,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导致其处于不适宜降雨的位置上。
它处于内陆,由于西北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气流分隔,雨水无法从南方向北方移动,因此西北地区雨量少,降雨不足。
其次,西北地区的地形也是影响其是否干旱的一个隐含因素。
西北地区主要是高原,由于高原上空的空气特性,使得西北地区的气压低、对流弱,环流的降水影响不大,从而导致西北地区干旱。
此外,西北地区也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
该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较低,降雨不足,以弱夏季降雨为主,暖洲多雨夏季少雨,沙漠气候特别干燥。
最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也与人为因素有关。
许多西北地区的森林发展项目被植被布的不当,导致西北地区的土壤被污染和破坏,大量的气体排放也会导致地表温度上升,从而加重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状况。
总之,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由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人为因素等原因共同影响的。
如果要改善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状况,就必须从上述各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如果能减少森林破坏、减少污染,促进气候回归正常,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状态将会得到改善。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考点3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
(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一般说来,沙暴是就地起沙(扬沙),它携带的沙物质搬运的距离不远,而尘暴(浮尘)却能在高空中飘移几千千米,甚至更远。
一位法国的地质学家曾在欧洲阿尔卑斯山的积雪中发现了来自中国的这些“不速之客".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多于其他地区。
为何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增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西北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口素质较低,是根本原因.(2)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开垦,滥挖药材,草场遭到破坏,荒漠化不断加重和扩大是造成沙尘暴的地表原因.(3)气候异常,北方持续干旱,气温又普遍偏高,是造成沙尘暴的天气原因。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地带规律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 植被和土壤:
植被分布自西向东呈经度地带性(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 土壤:荒漠土,盐碱化
4、水文: 多内流河、湖(博斯腾湖、 艾丁湖、罗布泊)。 塔里木河、伊犁河、弱水 有没有外流河? 黄河、额尔齐斯河
农田、村镇、城市分布
• 西北地区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呈带状 或点状,为什么呢? • 因为它们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平原,沙漠 边缘(山麓)的绿洲,以及铁路沿线的工 矿区。 • 这些地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灌溉农业 及工矿业发达,而且交通比较便利。
5、自然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铁等矿产
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
伊敏河 √ √
√
√ 镜铁山 √√ √ 石嘴山
霍林河
元宝山
5、自然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铁等矿产
• 煤矿: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东胜、 石嘴山(哈密、乌鲁木齐) •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的探明储量占世界的三 分之二 • 包头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主要 城镇
练习
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 和平原,分别确定其大致经纬度位置。 45°N 准噶尔盆地
吐鲁番盆地
42.5°N
40°N 塔里木盆地 80°E
90°E
42.5°N
80°E
90°E
40°N
100°E
110°E
120°E
40°N
100°E
110°E
120°E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干旱
三河牛
三河马
滩羊毛皮大衣
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 肉、奶、毛、皮及其制品。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区牧民定居点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茫崖的气候特点什么气候类型
茫崖的气候特点什么气候类型茫崖气候特点及气候类型茫崖,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西北干旱高原的一部分,该地区的气候在整个西北地区来说显得异常干燥和寒冷。
茫崖的气候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呈现出独特的气候特点,并划分为寒冷干旱气候类型。
茫崖地处中国的阴山腹地,位于西北干旱高原的西南部,周围是高山和沙漠区域,所以其气候决定了茫崖常年来都面临着极度干旱和寒冷的天气条件。
在茫崖,夏季的气温会比较高,但降雨量极少,一直以来都是旱季。
冬季则干冷且漫长,降雪量相对较多,但降水量依旧较低。
除了年降水量较低以外,茫崖地区的蒸发量也相对较高,导致空气湿度很低,经常出现干燥的环境。
寒冷干旱气候是茫崖的主要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气象研究,茫崖的年平均气温为0摄氏度左右,其中冬季的最低气温可达-30摄氏度以下,夏季的最高气温也可达30摄氏度以上。
冬季的寒冷和干旱较为明显,降水大部分以降雪为主,而夏季虽然较热,但由于缺乏有效降水,空气湿度低、地表水供应少,依旧属于干旱气候。
除此之外,茫崖还受到地形和地势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和气候特点。
在茫崖主要分布着高山、山地、丘陵和盆地,不同地势的地形对气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茫崖地区的山地和高山地带海拔较高,气温普遍较低,降雨量相对较高,山地气候显得更加湿润。
总的来说,茫崖的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高山孤岛、干冷寒旱和大差异变化。
茫崖地区具有干旱的气候特征,在冬季独特的寒冷与干燥让这片土地显得茫然,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茫崖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农牧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茫崖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但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茫崖地区的农牧业和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善。
政府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当地的水资源问题,提高了灌溉利用率,增加了农牧业的产出。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草原资源的保护,并鼓励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1、位置:位于新疆南部,______ 山脉和_______ 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 ______ 的盆地。
2、气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又有高的山脉环抱,降水稀少,气候。
戈壁、沙漠广布,盆地中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一一: ____________ 。
3、呈_____状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点点的绿洲,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 和___________ 水,是当地人口、城镇和交通线的主要分布地区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运输)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西部环境改善;缓解东部能源____________ 改善东部(酸雨减少)。
5、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避免环境破坏,要加强绿洲环境保护。
第二节高原湿地一一三江源地区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______ 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由于海拔高,因而气候―,广布的____________ , _______ 星罗棋布长江总1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3、江河的水源来源: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4、河流的天然调蓄器和。
5、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生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 ______ 、面积_______ 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_________ 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2)生态环境问题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B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A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等措施。
【做一做】一、单项选择题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 .距洋遥远B .纬度很高C .海拔很高D .位于背风坡2.新疆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习惯,这种习惯适应了新疆()A .多风沙的特点 B.光照强的特点C .昼夜温差大的特点D .降水稀少的特点3.观赏沙漠景观,参观坎儿井,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应该去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A.内蒙古8.西藏C.新疆 D.河南4.新疆的瓜果比较甜的主要原因是()A .昼夜温差大 B.海拔高 C.降水量多0.空气潮湿5.河套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人.雨水 B.黄河水口天山的冰雪融水 D .祁连山的冰雪融水6.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 .改善生态环境B .发展畜牧业C .开展生态旅游 D.增加木材产量7.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常沿盆地边沿伸展,其主要原因是()A .盆地边沿地形平坦,减少建设成本 B.盆地边沿距离较短,减少运输成本口水源条件好,人口较多 D.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8.西气东输二期工程最终将把天然气输送到()A.上海B.福建C.广西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D.广东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1.出示塔里木盆地地图,读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引导学生说出印象中的塔里木盆地景观是这样的?总结:沙漠、戈壁广布,人迹罕至。
3.出示塔里木盆地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追问:为什么?4. 合作探究: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出示图片:5. 我们还能见到这样的塔里木盆地景观6.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读教材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追问:这些公路是不是很快就会被流沙呢?出示塔里木盆地中公路实况图片。
提供图片: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 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万股荒原开始焕发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引导学生合租探究:了解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1)找一找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并能读图找出经过的地形区。
(2)找一找西气东输二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4. 提出问题: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归纳: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
对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A.矿产B.水源C.地形D.交通2.下面所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 )A.油气资源丰富B.是“丝绸走廊”C.降水稀少D.地势平坦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3~4题:3.西气东输线路不经过(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第11页共11页。
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特征
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特征西北干旱区是中国的重要地区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特征而闻名于世界。
其地理位置北纬35°30′-49°08′,东经73°40′-104°47′,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
本文将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方面,为您介绍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特征。
一、气候特征西北干旱区的气候特征是寒冷干旱、风沙天气多。
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冬季长,夏季短。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风向偏西北,气旋活动频繁,雨量很少。
冬季时常受冷空气和风沙袭击,严重的雪灾和旱灾使得这个地方的气候对于农业有很大的影响。
二、地形特征西北干旱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差较大,有大量的山脉和高原。
大部分区域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与此形成的特殊的微气候条件,使得该地的气候更加干旱。
此外,该地区尚有莽莽大漠、甘肃峡谷等特征明显的地貌。
整个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势明显,真正意义上成了西北干旱区的大自然风光。
三、水文特征由于缺乏降雨,加之河流泉眼常年干涸,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极为匮乏。
流经该区的黄河、洛河等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外地,同样的,沙漠里的吐鲁番地势低,盐碱地多,灌渠自然不成。
仅仅是位于甘肃西部的祁连山地区,由于长期积累的积雪,才成了青藏高原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四、植被特征植被是地球上自然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
在西北干旱区,独特的干旱气候和特殊的地形条件造就了其丰富多彩的植被。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植被分布十分分散、稀疏、贫瘠,大多数区域是以荒漠为主,草原、林地面积较少。
其中,荒漠植被特别突出,以天山沙漠和库姆沙漠为代表,故民间俗称其为“地狱”。
总之,西北干旱区被誉为中国少有的自然环境特征的集成地,这些特征深刻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吐鲁番盆地
呼伦贝尔高原
河套平原
东部是内蒙古高原
西部是盆地和山地相间分布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贺兰山
宁夏平原
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地形闭塞,多风积地貌(如沙丘);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有山间豁口,是半封闭盆地,多风蚀地貌 (如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洼地等);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段南侧,是一个断裂陷落盆地,盆地中 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陆地上的最低处
设计省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天津、北京、河北、 辽宁、吉林、黑龙江
内蒙古牧场防护林 宁夏盐池牧场防护林
甘肃张掖农田防护林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灌草地带——发展林业、牧业
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
(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 源问题
五、西北的矿藏和工业
1、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分布
西北地区主要矿产
3 克拉玛依 塔里木 5 白云鄂博 2 霍林河 1
玉门4
6 金昌
2、主要工业中心——包头钢铁,玉门、克拉玛依的石 油,金昌的有色金属
六、城镇和铁路
1、城镇: 择水而居--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在绿洲上) 2、铁路: 择水而走--兰新线和包兰线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2、气候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年降水量由东 往西逐渐减少,新疆塔里 木盆地降水甚少,吐鲁番 的托克逊降水全国最少。 准噶尔盆地受西风影响, 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 汽可以进入盆地内部,降 水稍多。 本区冬冷夏热,气温 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由 东往西逐渐增大
西北地区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这里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受到地理位置和
地形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气候特征。
西北地区大致被分为干旱气候和半干旱气候两种类型。
干旱气候
西北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这些
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湿度低。
其中,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是干旱气候的典型代表。
极端气候现象比较常见,例如日夜温差大、风力强等。
在干旱气候的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
降水主要集中在春
秋两季,冬季很少降水,夏季也相对较少。
这种类型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人工灌溉等手段来补充水源,以维持农作物的生长。
半干旱气候
西北地区还有一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主要包括陕西、宁夏等地。
这些地
区的气候特点是降水较少,但相对于干旱气候来说,湿度要稍高一些。
降水量比较分散,呈现出干旱和湿润相间的特点。
在半干旱气候地区,四季明显,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主要在夏季集中,冬季较少降雨。
这种气候类型适宜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的生长,也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总结
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是主要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对当
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也为该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和机遇。
通过合理的调控和管理,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特殊的气候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大气悬浮颗粒物与空气质量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大气悬浮颗粒物与空气质量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区的一部分,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
这个地区的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极高,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大气悬浮颗粒物(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由于其微小的粒径和浓缩的有毒有害物质,PM2.5非常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
西北干旱区的大气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首先,工业活动和能源消耗是主要的排放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尘埃、烟尘以及工业废气中产生的颗粒物被排放到空气中。
其次,天然因素也是大气悬浮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西北干旱地区长期缺水,土地裸露,加之这个地区的气候干燥,常年的强风会携带着土壤颗粒物和沙尘暴,使得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不断上升。
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增多直接导致了空气质量的恶化。
西北干旱区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困扰。
空气中弥漫的烟雾和颗粒物不仅使人感觉不舒适,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据统计,这个地区的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另外,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存在也直接影响了当地的能见度,给航空和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困扰。
为了改善西北干旱区的空气质量,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推动煤炭的清洁利用,并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支持力度。
其次,加强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鼓励封山育林和沙漠化防治,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此外,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的认知,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减少机动车使用,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避免高峰期。
当然,解决西北干旱区的空气质量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同时,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总而言之,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大气悬浮颗粒物和空气质量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PPT
一、自然地理概况
3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由东往西逐渐增大。
4
5
二、河西走廊
介于祁连山和合黎山、龙首 山之间,因位于黄河以西, 被称为“河西走廊”。
黄土高原
6
7
“西北粮仓”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 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是西北地区最主要 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 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 料、啤酒大麦和瓜果蔬菜。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 大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马铃薯。 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仔瓜和白兰瓜,果树 以枣、梨、苹果为主。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 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 河西畜牧业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即为著名军马场。
图为被沙漠侵蚀的石羊河。
14
材料二
随着石羊河中上游来水量减少,
下游民勤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
致民勤绿洲不断退化,差一点遭
沙漠包围。武威是河西人口最多
的城市,这些年来在从石羊河上
游古浪县城到市区所在地凉州区
布局了众多产业园区和大中城镇,
再加上原有的大片农业区,这一
地区的耗水增多、打井数量增加,
导致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41
42
43
44
特色林果基地建设
45
新疆细毛羊
46
坎儿井
47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48
伊犁河谷
49
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与西南 -东北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 宽东部窄,西部低东部高,开口向西
西北干旱地区节水与社会、经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0期—349—西北干旱地区节水与社会、经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祁永靓(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1西北干旱地区概况1.1地理气候特征 西北干旱地区指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四个省(区)。
由于地处欧洲和亚洲的大陆腹地,它远离海洋,四面环山,山脉和盆地交替分布,平原辽阔,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稀疏。
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例如阳光充足,日温差大,冬夏温度差大,湿度低,蒸发力强等。
1.2社会经济状况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水资源的区域分布极为不平衡,西北地区的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8%,制约了农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制约西北干旱地区工农业经济生产发展,这也是恢复生态平衡的最重要因素。
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黄河上游和内陆河水电资源丰富,从战略上讲,它们是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河流径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化的补充。
由于一年中温度和降水变化很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分布非常不均匀。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有效利用率很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在某些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井的密集和无限的过度开采,水位下降,甚至形成了区域下降漏斗。
近年来,地区利用水库工程,渠道调水和灌溉等水利工程措施改善缺水地区的水源状况,但上游和下游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再分配不合理,导致地区生态平衡失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染物排放和工业污染源造成的水污染日趋严重。
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在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方面,水利管理体系不健全,工程项目严重老化。
流域的地方当局缺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一监督和管理。
配水的能力被削弱,供水计划难以执行。
而协调用水的效率低下导致最终用户无法满足其用水需求,从而导致工程用水短缺的格局。
2节水措施的运用情况2.1水资源综合规划 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制度,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和节水改造,完善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工程技术体系以促进高效用水设施和技术的利用。
西北地区
气候 小结: 干
旱 少 雨 的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冬冷夏热 气温日、年较差大 降水稀少 光照强 多大风天气
多沙尘暴天气(有风、有沙)
寒潮 暴风雪
灾害性天气
读“西北地区”,回答:
• 山脉:A___阴__山______;B__祁___连__山____;C__阿__尔__泰__山__; D____天__山_____;E___昆__仑___山___;F_阿___尔__金__山__。H___贺__兰__山____。
盛产小麦、水稻、 棉花、瓜果、甜菜。
(2012.海南高考)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
品种,近年来深加工,产品远销各地。
1.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
树,主要是因为其
A
A. 耐旱
B. 耐涝
40°
C. 抗病虫害
D. 占耕地少
2.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
城镇
自然灾害是
D
100
中温带
暖温带
<200毫米
>50毫米
内流河为主,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 内流河为主,塔里木河是我国 最长的内流河
稍好,多固定沙丘
极差,多流动沙丘
六.土壤
西北地区自然景观
“雅丹”地貌
移动沙丘
风蚀蘑菇
发育差,多沙质沉积物
自然 小结:
深居 内陆
地形 阻挡
气候
干旱(大 陆性强)
河流:西北地区河流少,多属内流河;水量 小,汛期短,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普遍断 流;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
120°
大 呼伦贝尔草原 兴
安 岭
西北的戈壁沙漠
西北的戈壁沙漠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之一,位于我国内陆,主要涵盖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
它的独特风貌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引发人们对其深入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戈壁沙漠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及对人类的影响等方面。
一、地理特征戈壁沙漠地处中国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幅员最广和分布最广的沙漠之一。
它的地理范围包括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莫尔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
戈壁沙漠以其广阔的沙丘、裸露的岩石和贫瘠的土地而闻名。
戈壁沙漠地势平坦,沙丘连绵起伏,有时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
沙质土壤肥沃度低,水分稀缺,植被覆盖不足。
由于地处内陆地区,戈壁沙漠气温变化大,白天酷热,夜晚酷冷。
这些地理特征造就了戈壁沙漠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二、气候条件戈壁沙漠主要受到干旱的天气系统的影响,是高寒、多风和低湿的地区。
降水量非常有限,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尽管如此,戈壁沙漠的风有时强烈且频繁,带来沙尘暴和风沙侵蚀。
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植物生长和土壤肥沃度,但也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和生态景观。
三、生物多样性虽然戈壁沙漠的气候条件恶劣,但仍然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有一些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如胡杨树、沙蒿和苦荞等。
胡杨树是戈壁沙漠地区的一种典型植物,能够适应沙漠环境中的干旱和高温。
沙蒿则是一种常见的沙漠植物,能够抵御风沙蚀刻。
此外,一些蔬菜如黄瓜和西红柿也能在沙漠地区种植。
戈壁沙漠也是一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骆驼、草原鹿、盘羊等。
它们适应了沙漠环境,并发展出独特的生存策略。
一些鸟类和昆虫也居住在戈壁沙漠中,丰富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四、对人类的影响戈壁沙漠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如干旱和风沙侵蚀等问题,但也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
首先,戈壁沙漠地处内陆,地形陡峭,气候恶劣,限制了人口迁徙和大规模开发。
然而,它也是一些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莫高窟和鸣沙山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探索。
西北干旱区环境与资源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资源与环境1. 干旱区整体环境中国西北干旱区系指35°N以北,106°E以西的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24.5%。
由于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平原降水量在160mm以下,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形成世界上最严酷的干旱区之一。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
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
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
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
随距海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区内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
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
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
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
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
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
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
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
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
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
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断续出现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植物逐渐旱生化,种属较少。
第四纪初曾经有过比较湿润的时期,有些地方古水系较为发育。
湖岸阶地的存在,也可以作为地质时期中气候向干旱变化的证据。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
但在与东部季风区接壤的地区,以及有流水可资灌溉的地域等,也可看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生学科:地理
2.课时:1课时
3 .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熟悉学习内容。
(2).教师课前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课题】:《干旱的西北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之西北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让学生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当地经济建设、民众生活的制约。
3、让学生明确西北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读图确定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问题让学生探究并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西北
地区干旱的原因,以及自然景观分布规律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2、通过了解西北地区的干旱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唤醒学生珍惜水资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要点:
1、重点: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制约影响。
2、难点: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内容,这一节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并列的,都是对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特征的介绍。
这一节第一部分就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做了进一步的描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属非季风区,和北方、南方地区有较大的差别,所以编排在了一起。
《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学习提出以下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概括当地的主要自然特征,并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部分教材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
形特点。
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干旱的原因。
3、干旱对西北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
4、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及原因。
【教学方法】:
本节对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地形、自然景观的分布等其他一些自然环境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借助图片,同时学习内容单一、枯燥。
为了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的利用了百度搜索,搜索了许多相关的图片,同时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设置了一些问题,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投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和学生一起复习四大区域的分界线,并明确指出,其中南、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位于非季风区。
[教师引入]:前两节课我们详细了解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另外两大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板书课题:干旱的西北地区)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放课本第11页图5.14 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并引导学生观察该图:
[提问]:(!)西北地区的位置怎样?
(2)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3)西北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学生作答](略)
[归纳]:①西北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北部,位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大兴安岭以西,阿尔泰山脉以南。
②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③主要地形:
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
盆地:(西部)
准葛尔盆地
[课件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图。
并引导学生读图。
[提出问题]:
(!)西北地区降水怎么样?
(2)西北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
(3)西北地区的河流多还是少?
(4)其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
[学生回答]:(略)
[归纳总结]:降水稀少,异常干旱,河流稀少,大多为内流河。
[教师引导]:就以上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果用两个字予以概括,你以为那两个字最为合适?
[学生回答]:干旱
[教师强调]: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师转承]:西北地区干旱是因为降水少,那么西北地区的降水为什么如此少?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课件展示]:再一次投放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并外围的重要山脉。
[学生探讨]:(略)
[归纳总结]:
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降水少所以干旱
②其外围特别是南、东方向上的
高大山脉阻隔了海洋上湿润气流的进入。
[教师转承]:这样一来,西北地区要发展经济,民众要生活,最大的瓶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缺水、干旱。
[课件展示]:展示西北地区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观(即: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三幅图片)。
[提问]:以上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西北地区从东向西,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学生探讨]:(略)
[学生回答]: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深入提问]:西北地区这样的自然景观分布特点,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探讨]:(略)
[教师引导]:自然景观不同,说明各地的气候也不尽相同。
[归纳总结]:西北地区因为其东西跨度很大,距海远近不同,所以各地的降水多少也不同,致使各地的干旱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东西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
[课堂小结]:(提问)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用两字可概括为?
(3)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规律是?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课三练》第三节部分。
【教学反思】:
本节的可取之处:1、能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重新整合教材,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脉络清晰。
2、将正文部分和课后活动部分糅合在一起,在师生的互动中完成课后活动,同时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
3、课间,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设计问题,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使学生能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
不足之处:1、课件制作略显粗糙,单纯的图片展示、知识点的归纳,没能给学生视觉听觉以更大的冲击,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上,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
式太过俗套,循规蹈矩,没有什么新颖之处。
授课教师:陈天喜陕西省西乡县两河口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