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认识孩子少作横向比较多作纵向比较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实施与反思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实施与反思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中心环节是( )。
A.准备阶段B.评价实施阶段C.评价结果反馈阶段D.评价结果推广阶段2.( )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改进和完善课程,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A.游戏B.反思C.总结D.评价3.建立幼儿园教育评价相关的组织发生在评价实施过程中的( )。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结果反馈阶段D.决策阶段4.评价人员与评价对象相互沟通,并收集资料、评分和汇总整理发生在评价实施过程中的( )。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结果反馈阶段D.决策阶段5.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
A.成长=经验+经验B.成长=理论知识+经验C.成长=经验+反思D.成长=专家指导+经验+反思6.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广泛和复杂的内容,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灵活选择、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
这反映了( )的要求。
A.评价取向多元化B.评价情境自然化C.评价类型多样化D.评价主体多元化7.下列不属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的是( )。
A.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B.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C.有利于教师的晋级D.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8.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进步,其核心策略是( )。
A.自我监督B.他人监督C.自我反思D.他人评价9.教师在对先前经验的回想中学习,这种反思方式属于( )。
A.行动中反思B.回顾式反思C.深思熟虑式反思D.觉察意识式反思10.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王老师总是先思考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然后从中选择的合理的解决方式。
这种反思方式属于( )。
A.行动中反思B.回顾式反思C.深思熟虑式反思D.觉察意识式反思11.( )是一种不断在行动过程中进行与问题情境“对话”的反思方法。
A.行动中反思B.回顾式反思C.深思熟虑式反思D.觉察意识式反思12.觉察意识式反思包括( )两大组成要素。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中班(七篇)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中班(七篇)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中班篇一家长开放日活动不仅让家长觉得受益匪浅,感触多多,同时也给了幼儿园不少启示。
从家长的反馈中也看到了我们今后值得改进的地方,为幼儿园今后工作再上一个层次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家长们留下了宝贵的意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具体总结如下:一、希望今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如:亲子游、亲子合作活动、亲子制作等。
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以便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幼儿园开展工作。
二、建议活动中能多以游戏进行教学,让小朋友在玩中学。
三、希望老师在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不要局限于幼儿在老师引导的答案中思考。
四、在美术活动中,多指导,多准备一些不同的材料,引导孩子画画。
五、希望老师可以将每天的教育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叫幼儿带回家,让家长了解小朋友在园的学习情况。
家长开放日是个平台,有利于家幼之间直接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家长们深入课堂一线真切地感受幼儿在园的情况,感性地聆听幼儿的心声和老师的因材施教,拉进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段创新,克服家幼共育的不足之处,将家幼共育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中班篇二为了使家长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学习、生活情况,为了能更好地给幼儿提供多元化、智能化的游戏、生活,发展幼儿多方面的素质提供的广阔的平台。
我根据班内幼儿的年龄的实际特点,以及《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指导思想,特在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设计了《小猫钓鱼》这一系列活动。
从本次活动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自己本身也有许多不足,总的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
现将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做一简单总结:一、参与情况:本班现有幼儿幼儿45名,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共有43名幼儿参加,40位家长参与,幼儿和家长都配合的较好,致使本次活动能顺利的完成。
二、对教材选择不当,挖掘不够:儿童是一个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主体,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正确的进行孩子的横向比较
如何正确的进行孩子的横向比较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如何正确的进行孩子的横向比较,希望有所帮助!很多家长很喜欢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但是育儿专家不赞成这种比较方法。
其实依我看,横向比较不是不可以,但把握起来难度确实很大,特别需要注意的有:①双方要有充分的可比性,不能只抓对比点而不及其余。
例如,将两个人的'成绩做对比,要考虑到两人的基础、状态、方法、反应、记忆力乃至环境和条件等方面。
我有一个学生就曾经向我诉苦:“爸妈总说我的成绩越来越差,一个亲戚的孩子越学越好,可我家自从搬到临大马路的房子里,车来车往吵得我晚上连觉都睡不着,怎么学?”②千万别用一方的强项比另一方的弱项。
拿孩子的强项比别人的弱项,容易让孩子骄傲大意;拿孩子的弱项比别人的强项,又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甚至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③横向比较时更要注意分析。
要分析说明比较的原因、项目、标准、依据、方法、结果等,至少要让孩子觉得有比较价值,而且可以接受。
我教的是普通班,就经常鼓励孩子们和精品班比,有的孩子叫喊没有可比性,我给他们解释:和精品班比未必一定要比成绩,能进入精品班的学生,肯定是有一定的过人之处,这是长期努力和科学训练的结果,也可能有一些先天因素和后天条件的影响,我们短时间内要赶上或者超越他们,肯定不太现实。
但是,我们不妨这样比:不比成绩比努力,不比名次比习惯,不比水平比境界。
例如,普通班有不少同学能体验到学习本身的乐趣,那就比精品班一些为成绩而苦学的同学境界高一点,这就是论语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
我们不妨就和他们比一比看能不能在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而且学习与成长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在不能和他们比成绩,是因为从前比他们差,那就不比现在比将来。
这就是一种横向比较,通过分析,将它转化为一种激励和期待,使评价不只是作为一种对既定事实的表述,而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它的意义和作用就会更大。
横向和纵向评价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横向和纵向评价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当前的幼儿教育正朝着更加全面、立体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幼儿教育的需求,因此学界和实践界开始广泛使用横向和纵向评价,以期更好地把握幼儿的发展状况,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那么,这两种评价方式到底有哪些特点和应用价值呢?横向评价的优势横向评价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对幼儿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幼儿各个发展领域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观察幼儿的社交互动、语言交流、认知表现等,教师可以全面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并相应地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这种横向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把握幼儿的发展状况,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纵向评价的价值相比之下,纵向评价则是关注幼儿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发展变化,通过追踪幼儿个体的成长轨迹,分析其发展规律,为教学提供依据。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
例如,通过定期观察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交互动等,教师可以客观把握幼儿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历程,为下一步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纵向评价为教师洞察幼儿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支撑。
横向和纵向评价的协同应用事实上,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并非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
将两种评价方式协同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全面把握幼儿的发展状况。
一方面,横向评价可以为纵向评价提供基准参照。
通过横向比较,教师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幼儿在不同发展领域的相对水平,为后续的纵向跟踪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纵向评价则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为横向评价提供更加深入的解释。
将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全面、客观地把握幼儿的发展状况,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
将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放下横向比较,看到孩子的成长需求
放下横向比较,看到孩子的成长需求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偶尔就会听到这样的话:“谁家的孩子和他一样大,都会10以内加减法了。
”这句话带给我两个思考:第一个是关于孩子的成长需求。
从学习的内容来说,学习加减法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加减法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我们需要去看到幼儿早期的数学学习内容包括数、量、形、时间和空间,我们看待知识的学习要扩展开来看。
知识仅仅是每个人成长中需要学习的一部分,我们继续拓展,来看一下不同的教育文化和理念下对于人的成长阶段都有着怎样的划分?罗马人的人生与阶段0——15岁童年即上学期15——25岁青年期25——40岁第一成年期40——55岁第二成年期66岁以上老年期注:这可能是由于发现人生形象变化很大,所以最早时用形象来给年龄分段希腊人的人生十阶段0——7岁幻想时代7——14岁想象阶段14——21岁青春期与青少年时代21——28岁发现和把握人生的基础28——35岁证实和强化已发现的基础。
35——42岁第二青春期,按内心的召唤重新调整方向。
42——49岁狂躁抑郁期49——56岁与自己的衰老搏斗56——63岁思想成熟63——70岁第二童年期(如果有意识的接受这一转变,它将把人引向新的更高的起点)注:这是从内心的变化和对人生的把握来给年龄分段。
中国大教育家孔子的人生六阶段十五立志向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蒙台梭利生命成长阶段:0——3岁(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3——6岁(自律与服从)6——9岁(文化感受性和文化生活)9——12岁(有意识的心智学习)华德福生命成长阶段:0——7岁(与世界统一体),7——14岁(感觉的发展),14——21岁(思想意识的发展),21——35岁(自我意识发展完全,投入忘我的状态)不同的文化和教育模式对生命成长阶段的划分都会有所不同,发展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部分是对生命成长的尊重,是对生命成长需求的关注。
透过这些我们看到,学习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也不是唯一,生命的成长还需要心理的营养,包括无条件的接纳,我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认同、赞美、学习、认知、模范。
2024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
2024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单选题(共40题)1、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对幼儿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
A.遗传因素B.教育因素C.环境因素D.生理成熟【答案】 D2、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来看。
A.教学活动中B.幼儿园小范围C.课堂小范围D.学校【答案】 B3、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
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C.在条件好的城市的幼儿园大班可行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答案】 B4、下列不属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是( )A.强调儿童内在生命力B.强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C.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D.强调儿童在“工作”中发展【答案】 B5、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包括()。
A.体格发展B.认知发展C.社会性发展D.同伴关系的发展【答案】 D6、()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B.性别角色的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答案】 C7、()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答案】 C8、照料者应对婴儿的要求给予及时的回应,这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A.基本信任对不信任B.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C.主动性对内疚D.自主性对害羞【答案】 A9、我国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这说明了()。
A.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B.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C.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D.指出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点【答案】 B10、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 )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D.观察法【答案】 D11、3岁儿童()。
教师在家校沟通中的问题与策略
教师在家校沟通中的问题与策略家校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家长和教师相互了解孩子在家、校的表现,便于教师和家长达成对孩子教育以及方法的共识,统一教育思想,研究教育方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但由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有效性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文本就从教师与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与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教师,特别是新教师,面对各色家长,通常有不够自信或过于自信两种状况,没有给自己找准定位;或者缺乏家校沟通的经验。
因此,教师在家校沟通中常常会觉得难于应付,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
1、在沟通时机上重结果而轻过程,无系统性教师没有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与家长的单独沟通常常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如不能高质量完成作业、与同学发生不愉快等。
没有形成与家长的过程性的系统沟通。
2、在沟通的思想认识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有效的沟通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在沟通前充分准备(尤其是提出沟通的一方),沟通中双方互动,就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共同协调、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从而去影响、引导学生,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在很长时间用心灵认识你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在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
”这是教育中一种最细腻的东西,也是二者沟通中最细腻的东西。
所谓自我教育是学生为完善个性和品德而进行的思想转化和控制活动,其特点是自觉性和主动性。
而现实情况是:有些教师在沟通中往往不愿听家长谈有关孩子学习以外的情况;有些家长,则不切实际的向教师提要求:求高,求好。
3、在沟通内容上存在“两重两轻”现象教师重结论性沟通,轻描述性沟通,不能把学生的发展结果与学生的努力过程相结合;重横向比较,轻纵向比较;重学习成绩的沟通,轻人文素养的沟通。
结论性沟通,即在沟通中双方对学生阶段性表现当成学生的一种内在、永久性的问题来认识、讨论,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表现下结论。
如何在家长工作中体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
如何在家长工作中体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看看吧!幼儿教育是为孩子的一生的发展奠基的教育,是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起始环节,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培养合格公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而家园共育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大教育观的体现,也是当今幼教改革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倡导的精神。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家长的自身素质、家教理念、家教经验千差万别,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爱、自己的专业知识引领幼儿,还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做家长工作时,我们本着主动积极、鼓励表扬、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理解、尊重、合作的态度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不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从中也体现幼儿教师的良好师德和专业素养。
一、以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赢得家长的信赖。
很多家长把幼小的孩子送入幼儿园,心里都充满了焦虑,他们不知道孩子在园一天生活的怎么样,他们迫切想找到能让他们放心的理由。
这时,一个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仪表端庄大方的老师会让他们放心许多。
所以我们在每天入园和离园时,面带微笑、仪表整齐地迎接每一位家长,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安心、放心。
二、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龙凤”,是各方面都优秀、完美的孩子,是自己引以为荣的骄傲,因此我们在反映孩子的情况时,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首先介绍孩子的优点、进步,然后婉转地提出今后要努力或改正的方面,使家长既了解孩子的优点,又了解了存在的不足,最后以探寻的口吻和家长一同探求解决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孩子的问题。
面对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家长,我们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
学前教育中如何尊重幼儿
学前教育中如何尊重幼儿《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尊重了幼儿、尊重其发展规律、自尊及其生命,树立了“儿童高于一切”育儿观点。
人们尽量以新《纲要》的精神指导自己的教育方法,并努力使自己原本急于求成的“功力”心与新纲要精神相互协调、达成一致,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大多数成人还是“换汤不换药”,幼儿教育并没有按新纲要预设的方向前进。
如何协调二者,如何在新儿童观的指导下教育幼儿,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住新儿童观的精髓——尊重幼儿。
在此提出尊重幼儿是因为我们的确有意无意地“不尊重幼儿”,幼儿一直被看作是不懂事、无思维能力的,他们是“未成熟者”,不会也没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需要家长和教师无微不至的照顾,需要家长和老师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出规范指导,我们过于强调了成人的干涉作用,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和体验。
这种有意无意的“不尊重”严重挫伤了幼儿的心理,是现代幼儿教育坚决扬弃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幼儿呢?我认为尊重幼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尊重幼儿就要遵循幼儿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进程,不论孩子的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
相应地,幼儿的生活世界也是一个与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那里幼儿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谓科学、客观的标准看待事物,不是按习惯性的常规或理论来分析事物合不合理,而是按自身的感受和需要表达可不可爱、自己喜不喜欢。
他们往往凭借这种臆想或即兴、奇异的想法看事物,因而他们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赋予变化的。
在幼儿期教育中,表现较普遍的就是父母和老师缺乏等待幼儿自然成长的耐心,迫不及待的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所谓的“学习”中,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盲目的举动,背离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加重了幼儿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
另外,过早进入学习阶段,免不了遭遇种种困境与失败,而不少父母只是一味地批判、责骂孩子,却很少检讨自己的确心态和行为,父母和老师在急于求成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只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他自己自然成长发展的时间表,成人应让他们按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走完每一个发展阶段,这是尊重幼儿的基础和保障。
幼儿教师如何与不同的家长沟通
幼儿教师如何与不同的家长沟通一、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其明白过高、过急地要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使幼儿丧失自信心。
如,不少家长问“孩子念儿歌时总是手舞足蹈,怎么办”。
我便对他们说:“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用动作来帮助自己理解儿歌内容,这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
”同时我告诉家长,这还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平时给孩子讲故事或描述事物时也可采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
二、对孩子期望过低、任其发展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客观地评价孩子,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比较,使家长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从而对孩子提出合适的要求。
除常规沟通外,教师还可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态度,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
三、对孩子漠不关心、寄希望于教师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向他们宣传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重要影响,从而主动承担教育责任。
教师应主动“出击”,利用双休日或晚上的时间进行家访,面对面地与家长恳谈。
一方面,给他们提建议,告诉他们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外。
不能忽视孩子的精神营养。
另一方面。
争取与家长建立友谊,真诚地请他们支持幼儿园教育,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四、对孩子粗暴或指责教师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采取聊天的方式,先听听家长的想法,再逐步引导他们明白自己的认识误区,重新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如,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有的家长立刻对着孩子发脾气,还当着孩子的面找老师“兴师问罪”。
对这种家长,教师可采取“降温”法——主动承担责任,同时向家长解释孩子之间发生摩擦是正常现象,成人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与伙伴友好交往。
此外,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保持耐心,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理解教师的苦心,进而愿意与教师心平气和地交流。
正确运用比较激励孩子
PAGE实践PRACTICE着孩子的缺点,拿他们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比较,时间久了,孩子的意志就会被摧毁,不再相信自己,变得自卑和压抑,甚至产生妒恨的情绪,影响人际关系,不好的人际关系又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
所以,家长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做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孩子自己和自己比,是一种正面的激励。
比如孩子上次考了60分,这次考了70分,就过去而言,孩子是进步的,他超过了昨天的自己,就值得赞扬。
追求完美不是超越别人,而是不断地超越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认同,会让孩子更开心,更有动力。
这样,既帮助孩子建立了自信,也激发了孩子前进的动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说,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
霍华德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生来就拥有语言、数学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7个方面的智能。
这7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有的人可能有些技能很突出,而另外一些人的这些技能就比较弱。
所以,我们要用多元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孩子,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擅长的部分。
另外,我们应该比较过程而不是结果。
例如,小美的妈妈带着小美去邻居家,看到邻居家的女儿源源钢琴弹得很好。
如果小美妈妈说:“看,源源的钢琴弹得多好。
你呢?”这样会伤害小美的自尊心。
小美妈妈应该这样说:“源源的钢琴弹得这么好,学了几年了?每天练多长时间?弹得真好听。
”源源妈妈说:“源源学了两年了,每天练两个小时。
”这时候,小美妈妈可以跟小美说:“如果你也是每天练两个小时,坚持练两年,我相信,你也可以弹这么好。
”这种比较是把别人的努力和进步的过程呈现出来,展现一个人如何超越自我的过程,给孩子传递正面信息。
所以,比较不是拿结果来做比较,而是把努力的过程呈现出来。
通过正确的比较,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激发其内在动力。
这样,孩子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做得好的时候,就不会再心生嫉妒,而是思考这个问题:别人是如何做到的?孩子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感觉自己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学习对象,有了再一次进步的可能。
不要拿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
不要拿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不要拿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适当引导孩子的好胜心是培养的关键。
孩子天生就有或多或少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理,这种心理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要父母给予正确引导,就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使孩子变得更优秀。
竞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实力,而要增强实力,关键是超越自己。
当然,孩子要提高自己就得向别人学习,要进行横向比较,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但是无论怎样横向比较,最终还是要改变自我,才能有成效。
连自我都不能超越的人是无法超越别人的,超越自我是超越别人的前提,超越别人只不过是超越自我的一种自然结果。
很多父母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关系颠倒了,他们总是横向比较,忽视了孩子自己跟自己比是否有进步,而是将自己的孩子去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当成习惯。
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眼睛盯着别人位置的不正常的心理,从而滑向喜欢嫉妒别人的泥坑。
1.不要抬高自家的孩子而贬低别人家的孩子“我听说你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了,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你的孩子一样有出息。
”或者“你肯定走后门了吧?”如果这是你的口头禅,那么表明:当朋友或邻居们的孩子做得很出色时,我们都免不了会比较。
如果自己的孩子相形见绌,不要自责。
要常常提醒自己,就算孩子没有得到很多的奖品或证书,你也同样可以是个好父母。
如果连你都很在意这些荣誉的话,你就在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他是个失败的孩子,因为他没有得过奖。
同样,你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别的孩子得了奖,他们的父母一定是走后门。
这种想法会使得你们之间产生隔阂,一旦孩子碰到困难时,你便不会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你是听众: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这是对你的最好的恭维和鼓励。
但切记不要时时刻刻都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
因为这样,你和孩子都会慢慢地迷失在这些夸奖当中,无从判断,其实他仍然有待提高。
但如果你总是对孩子的成绩不予以重视,吝惜你的夸奖,那么你的孩子便会始终缺乏自信。
【正面管教秘诀】在对自己的孩子作评价时,与孩子的同龄人作横向比较是十分自然的,但此时须注意多多肯定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而切莫任意抬高自己、压低别人,如孩子仿而效之,将后患无穷。
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要多作纵向比较
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要多作纵向比较王营近日,武汉市小学期末成绩陆续发布,有位家长称,孩子语文考了90,数学考了96,但问了其他学生的家长才知道,几乎全班同学的分数都在90以上,孩子的成绩在班里只能算倒数。
该家长对此哭笑不得:“现在小学的考试这么简单了吗?还是说孩子们都变聪明了?”(2月2日长江网)小学考试分数越来越高,一方面说明考试试题简单,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区分度不大;另一方面说明教师把握了考试的重点,学生学得扎实,对基础知识落实到位。
对小学生而言,考试分数高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让孩子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但是在当前应试仍然主导教育的环境下,孩子的考试分数却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神经。
家长拿到孩子的分数后,有时候最关心的可能不是孩子考了多少分,而是作横向比较,关心孩子考了多少名。
若考了第一名,即使不及格也皆大欢喜;若名次靠后,即使90分以上,也非常失落,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分数代表名次,一分之差可能决定孩子未来的前途命运,正所谓“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这样的比较方式,徒增了家长的焦虑和烦恼,也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
孩子的名次真得有那么重要?在笔者看来,孩子考90分和93分,虽然可能相差十几个名次,但就学习质量而言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差别。
因此,对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家长不应横向比名次,而要纵向比进步。
正如报道中的老师所言,家长没有必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只要孩子有进步,就是优秀的。
同样是考93分,与孩子的基础或上一次考试相比,有的学生可能进步很大,有的可能退步了,对于成绩进步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1971年《教育评价》专著中曾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他说:“教育必须使儿童获得最好的发展,寻求每一个儿童能够达到自己潜能的最高水准的学习条件。
”由此可见,要使儿童获得最好的发展,学校和家庭就要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促使儿童达到自已潜能的最高水准,而通过考试成绩激励孩子不断进步,也许是挖掘孩子潜能的有效条件。
幼儿语言发展中的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
幼儿语言发展中的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理论基础
1.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幼儿的发展除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不可强求所有幼儿都是同一发展起点.具有整齐的发展速度。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幼儿所具有的独特能力的组合存在质的不同.难以从量上加以排序、分类。一个幼儿与其他幼儿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不可能相同。所以.横向比较幼儿的发展速度或状况很不科学.横向评价是一种与他人进行的比较.从而确立自身在群体中的位置。指名道姓的横向比较极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多一些纵向比较.就会多一些对幼儿的信心.幼儿也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3.评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速度、特点和倾向性。”此时.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对幼儿发展的分析包含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也可说是终身教育观念的一个体现。评价包含已有的发展和潜在的发展。所以.不能确定某个时刻幼儿的状态为其以后的状态.用它来跟同伴比较而断言幼儿将来的能力是没有意义的。这极有可能使年幼的幼儿处在长期的失败感中.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产生消极的自卑感。而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幼儿发展.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及时看到幼儿的进步.对幼儿充满信心.探索幼儿的发展过程.使幼儿找到成功的乐趣.对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促进更大的进步。
家庭教育之不拿孩子横向比较
家庭教育之不拿孩子横向比较展开全文育邻梦如果您家的孩子正在茁壮成长,那么请您不要将孩子与周围其他孩子做横向对比。
细心的您肯定能听懂:“你为什么不能像……那么乖?”;“你为什么不能像……那样让人省心呢?”有些家庭有两个孩子,如果其中一个孩子很乖巧,而另一个孩子则经常调皮捣蛋。
您和他们聊天会发现,孩子的父母心目中住着两个不同性格的孩子。
某种程度来说,两个孩子性格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父母。
因为他们常常对那个顽皮的孩子说:“你为什么不能像……那么乖?”毫无疑问,这句话就是“斗牛的红布”,很容易让孩子不那么乖巧。
如果容许嫉妒和竞争在孩子之间滋生,兄弟姐妹之间就无法拥有和谐的关系。
所以,作为父母,您绝对不能让其中一个孩子知道,您觉得他在运动上的表现比其他孩子好,或他没有其他孩子聪明,不够风趣,没有才华等等。
但是,这也并不表示父母要假装孩子在各方面都一样好,这样就太荒谬了。
不过,父母可以不指明孩子们之间的差异,更没有必要对不同的孩子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做任何评价。
不做孩子间对立的对比这一点至关重要。
当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在美术方面真的很有天分,你的画画的比同龄人都好;你说话很清楚,发音很准确。
”但是千万不要说:“你的美术比……好;你说话比……好。
”毕竟这种说法会让人觉得您并没有将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
而且也等于在告诉某某,他是表现差的孩子。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件好事,父母应该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他们的长处和短处,而不要把他们放在一起作比较。
毕竟单纯地去看孩子的优缺点,如会不会煮饭、唱歌、跳绳、算术、说英文、讲笑话、梳理头发等,实际上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让他们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技能,不是吗?当然,孩子可不会这么想。
通常,男孩子比较喜欢竞争,女孩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
所以,免不了会有孩子拿些琐碎的事情来问您。
例如,“我画的图比她的好看,对不对?”“我可以跑得比他快,对不对?”……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认真地考虑一下该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千万不要伤害孩子。
横比与纵比
横比与纵比——不要总对孩子说“××比你强”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就是许多家长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指名道姓地给孩子树立榜样。
这些榜样,可能是孩子的同班同学,或者是亲友家的孩子,或者是同事家、邻居家的孩子,或者是大众传媒中报导过的孩子。
他们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
家长教育自己孩子,可能说以下一些——“看看人家多要强,看看你,赶上人家一半就不错。
”“××学习多棒,你好好向人家学习学习。
”“人家跟你差不多大,人家的书是怎么念的?”“××多懂事,该干什么都干得好,你看你,一天胡里胡涂,就知道疯玩儿。
”“我片是倒霉到家了,贪上你这么个不上进的东西。
”……讲这类话的,似乎做妈妈的更多些。
当家长这样“横着比”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时候,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家长并不知道。
我给您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几位家教研究者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进行家庭教育咨询。
风很大,天也比较冷。
有一位母亲带着上五年级的独生女儿带找我咨询。
母亲说“王老师,我听过您的报告,很受启发。
这次从《北京晚报》上看到您参加咨询,我特地带着孩子从城外赶来请教。
”我请母女坐下,对小女孩儿说:“小朋友,看看你妈妈多关心你、多爱你啊!”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小姑娘立刻反驳说:“才不呢!我妈妈现在不爱我,她爱别人。
母亲争扯白脸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就你这么一个孩子,不爱你爱谁?”小姑娘反驳她母亲:“最近几个星期,你总说我们班××比我好,我都听腻了,说明你爱××,不爱我啦!”您看,家长的一番好心,孩子是怎样理解的。
孩子在这样的心态下,他能按照您的希望去看别人的优点,自己好好努力赶上去吗?恐怕极少可能。
这种简单地横比,孩子从心理上不愿接受是有原因的。
其一,您对横比的对象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只是看到他某方面的优点,就作为榜样让孩子向他学。
如果是孩子认识并了解的小朋友,他会很快想到这位小朋友存在某些缺点,于是可能反驳说:“那天体育课他跑得特慢,体育教师让他好好锻炼身体。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思维运用和培养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思维运用和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用到许多方法,但我个人认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思维的运用和培养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相当的重要,也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首先,我对横向比较阐明我的观点:有人说横向比较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
但我个人认为他的说法他狭隘了,我认为可以把相同和相似的东西拿来进行比较。
其次,我对纵向比较阐明我的观点:有人说纵向比较是单个事物与过去某个时间的状态进行比较。
但我却横向比较法是指对同类的不同对象在统一标准下进行比较的方法,这一方法是交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比如,在讲授“明朝的对外关系”时,可以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从时间上看,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世纪。
在规模和航海次数方面,外国与中国更是无法比较的。
第二,从目的上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西欧新航路开辟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第三,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对中外历史事件进行横向比较,说明世界人民都有足够的能力和胆略征服海洋,同时能使学生明确了解事物的本质内容和根本特征,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浅谈历史教学中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一)纵向比较编辑本段概述纵向比较是单个事物与过去某个时间的状态进行比较。
即时间上的比较。
编辑本段意义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所谓“纵向比较”,是指从时间观念出发,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例如,1899年,美帝国主义曾要求我国全境“门户开放”。
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在我们自己也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观地认识孩子少作横向比较多作纵向比较
成长中的孩子是动态的,以某一时刻的长短去评价孩子,本身就不够客观。
科学的比较应该多从孩子自身成长变化来看,也就是纵向比,而不要盲目地与其他孩子作横向比。
那么怎样做到客观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所处的成长阶段,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指标。
对应指标来看我的孩子是否达到?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调整?
婴幼儿阶段的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获得一种能力或几种能力的敏感期。
现在通过网络和各种育儿书籍可以很便捷地查阅到孩子在每个时期所应该掌握的能力和达到的标准。
小宝宝在两岁半左右就开始对秩序比较敏感了。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很容易把大人不经意的一些习惯认为是自己的规律。
比如,妈妈每天都给宝宝穿鞋,下意识地先穿左脚再穿右脚,这只是妈妈一个无意识的习惯,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宝宝会把它当做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当妈妈有一天疏忽了,先给宝宝穿右脚后穿左脚,宝宝就不干了,他会说“妈妈穿错了!我要那只,先穿那只!”其实他也许并不理解“左”、“右”的概念,但是他已经对穿鞋这件事有了很好的秩序感。
很多妈妈都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听同一内容的故事,《白雪公主》或者《卖火柴的小姑娘》、《三只小猪》,等等,每天让妈妈重复讲。
有时妈妈偷个懒把其中的某个情节漏掉了或者是少说了一句话,宝宝就会补充,说妈妈哪里哪里没有讲。
妈妈也许会哑然失笑,宝宝明明已经把故事背下来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讲呢?而且如此认真,少讲一点儿都要补上。
这些现象都说明宝宝对秩序非常敏感。
爸爸妈妈就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尽快教会宝宝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当中的规律,引导他们玩一些规则意识比较强的游戏。
3岁半左右的宝宝则对符号比较敏感。
符号就是指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音符等具有抽象概念的信息。
这类信息的吸收、处理能力,关系到孩子上学以后理科类科目的学习能力。
以阿拉伯数字为例,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应当利用孩子的数字敏感期,尽快地教会孩子掌握数的基本概念,而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学习问题。
现在的宝宝接触信息比较早,早期家庭教育让他们不到3岁就学会数数了。
爸爸妈妈自然特别高兴,于是趁热打铁,赶紧教孩子加减法。
而事实上,对于3岁的宝宝,会数数只是唱数,他并没有了解数的实际意义,也就是说还不了解数的基本概念,所以教他做加减是没有意义的。
孩子对数的认知,要经历“唱数、点数、数的集后以及数的守恒”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