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下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学设计】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冷和热1 冷热与温度2 热胀冷缩3 水受热以后4 水遇冷以后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5 地球6 月球7 太阳8 太阳钟第三单元昆虫9 庞大的“家族”10 养昆虫11 探究昆虫的奥秘第四单元繁殖12 用种子繁殖13 用根、茎、叶繁殖14 动物的繁殖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15 生物与非生物16 动物的庇护所17 环境变化以后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021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与实验计划××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具体如下: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二课。
本课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感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研究液体、气体和固体受热冷却后体积的变化,会解释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本课从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开始,逐步深入地安排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将温度计放在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从而初步感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通过设计实验感受液体、气体和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第三部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二、学习目标1.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设计实验探究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3.会正确使用酒精灯。
4.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实验探究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难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烧杯、温度计、空心管、胶塞、圆底烧瓶、水槽、气球、铜球、铁圈、酒精灯五、教学过程(一)感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1.操作:分别将两支温度计放入冷水和热水中2.提问:观察这两支温度计的变化,想一想温度计是怎么工作的?【意图解析】通过观察温度计在冷水和热水中的变化,思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二)研究液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1.要求: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液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问题:水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假设: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
2.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5.把瓶子放入冷水水槽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三)研究气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问题: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假设:实验步骤:1.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口。
2.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3.再将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苏教版(2023秋)四年级科学下册1.2《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3秋)四年级科学下册1.2《热胀冷缩》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中的第二课,热胀冷缩是基本热现象,《热胀冷缩》一课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冷和热的动手实践课。
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富有趣味的活动,带领学生探究物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进而揭示这一科学现象。
【学情分析】现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初步理解了冷、热和温度等概念,但对常见的热学现象不能给出科学的解释,仍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基本原理以及实践操作还不甚以解。
而这些问题恰好为本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切入点,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的,逐步树立“做中学”的学习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大多数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会利用热胀冷缩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能为生活生产服务。
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模仿实验,体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通过设计实验,认识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树立“做中学”的意识。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以及利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液体热胀冷缩装置、气体热胀冷缩装置、固体热胀冷缩装置、酒精灯、火柴、红墨水、冷水、热水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中,我们发现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温度计放在冷水中,液柱会下降。
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冷和热对物体的体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和学生一道,探索科学问题,了解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实验,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好基础,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第二单元;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通过一些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观察;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运动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力有大小以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进行建构的;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技能学习,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那就是提出问题、观察与测量、排序与分类、调查与预测、解释与建立模型、交流与质疑、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等。
四、教学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江苏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
备课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课程标准:1.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3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不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层次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探究能力:层次 1:不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层次 2: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副图,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
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实验(素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1.冷热与温度(1)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实验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实验步骤:1.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壁和侧壁。
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2.不要将温度计拿出水杯读数。
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再读数。
视线与温度计顶端保持水平。
3.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1.冷热与温度(2)实验名称: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实验目标: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以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掌握一些探究方法和技能。
实验器材:温度计、多用途夹,装有热水的烧杯、计时器。
实验步骤:1.先引导学生预测热水降温的规律:先快后慢、先慢后快或匀速下降。
2.借助多用途夹将温度计放入入固定在水中。
(注意温度计,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3.记录第一个数据。
视线与温度计液柱顶端保持水平。
4.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六次。
5.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分析温度变化的规律。
6.思考: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先下降的速度快,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变慢,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了。
实验结论: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到一定温度后不再下降。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不要碰触烧杯的水和温度计,实验室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2.热胀冷缩(1)实验名称: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器材:玻璃瓶、玻璃细管、色素、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三分之一)各一实验步骤:1.将玻璃细管用手捏住下端,慢慢推进瓶塞中。
2.在水中滴入两滴色素,搅拌后倒入玻璃瓶中,尽可能倒满玻璃瓶。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科学课本。
明确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对课本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分析全书的结构。
生命世界: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第2单元《养蚕》: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物质世界:第3单元《物体的运动》: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第4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研究事物的性质过程与方法显性化:第5单元调查与预测过程与技能训练:在各单元学习中均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渗透在各单元的教学活动之中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单元总体说明本单元围人体运动系统中——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和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构建而成。
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由四课组成1、骨骼:感受骨骼的存在,认识骨骼的作用,初步了解骨的构成以及功能。
2、关节:在第一课认识骨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人体骨与骨的连接——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知道常见的关节的类型和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
3、肌肉:初步认识肌肉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存在部位。
结合前两课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作用使人体运动起来的,让学生对人体的运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4、骨骼、肌肉的保健:在前三课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运动、营养、安全对骨骼、肌肉的保健,让学生了解运动系统的保健知识,增进学生的运动保健意识。
第二单元养蚕单元总体说明《养蚕》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领域里有关“常见的动物”和“动植物的一生”的具体内容标准编写的。
在去年,孩子们种植了大豆,亲历了植物生长的完整周期。
这学期的养蚕活动,重在观看教学碟“养”,让学生在观看中经历养蚕的过程中,了解动物(昆虫)生长的完整周期,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观看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5降落伞|苏教版
《降落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简易降落伞,并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2、能借助常用测量工具测试它的下降速度,在活动中验证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3、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并试着猜想引起问题的原因;。
进行定量观察,围绕研究目标提出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二、重难点:重点: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在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并猜想,并通过实验活动验证猜想。
三、教学用具塑料纸、铁夹子、细线、剪刀、秒表、胶带、实验报告单、自制的降落伞、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认识降落伞1、打开视频,观看火箭发射视频,了解降落伞。
请同学们想一想火箭飞上天空,不管能飞多高,当火药用完之后总是会怎么样(生:落到地面)为什么呢(生:重力)是的,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火箭最终总是会落向地面,并且速度非常快,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也让火箭筒平稳着陆,老师在火箭筒里面加了这样一个装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视频继续,生:降落伞)出示带来的火箭筒,取出降落伞。
2、提问:为什么降落伞能让火箭筒平稳着陆呢(生:空气阻力使下降变慢......)。
3、看来同学们对降落伞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降落伞。
(板书:降落伞)看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对降落伞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降落伞。
二、制作降落伞1、出示自制降落伞,谁想来玩一玩(指名玩,不一定正确)师示范放法:由于空间狭小,我们可以采取双手举高再放的放法。
谁再来用老师的方法玩一玩2、大家都很想玩,不如我们自己制作一个:那制作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呢(生:需要布,和线)是的,(电脑呈现)降落伞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上面的塑料纸叫伞面,下面的线叫伞绳,下面挂着的我们统一称为重物。
降落伞可以让人和重物安全着落。
(这种伞叫人用伞,还有其实还有物用伞和阻力伞,它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都有伞面和伞绳。
)3、了解了这么多,先来看一个制作流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学情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
全册教材包括了“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5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1—11借助人体骨骼模型认识骨骼1—2一、实验名称:认识关节实验材料:木棍(卫生筷),胶带或绳子实验步骤:用木棍、胶带或绳子,将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固定起来,再按要求做各种动作,体验关节的作用。
实验现象:关节固定后做事不灵活实验结论:关节使运动更加灵活1—3二、实验名称:1、做手臂活动模型(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肌肉》实验目的:了解手臂的肌肉及其作用实验材料: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实验过程: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
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注意事项1、绳子应粘牢,以免拉断;2、钉子应在两块纸板接触点的中心,使它们能够灵活转动。
3—1 无3—2三、实验名称:2、测走路的速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 《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材料:秒表、米尺、粉笔实验过程: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实验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注意事项:1、分工合作,记录时间要准确及时;2、可用表格或文字记录。
3—3四、实验名称:3、探究物体运动的方式(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运动的方式》实验目的:1、认识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知道能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分析物体的复合运动。
实验材料:风车、皮球、绳子、夹子、三角形木块、易拉罐、竹蜻蜓、橡皮实验过程:1、用橡皮从三角形木板的斜坡滑下,分析运动轨迹;2、拍皮球,分析运动轨迹;3、转动风车,分析运动轨迹;4、画出运动轨迹,总结运动方式;5、滚动易拉罐,玩竹蜻蜓,分析包含了哪几种运动方式;6、记录、交流。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教案安排
本教案安排是针对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
以下是具体的教案安排。
第一课神奇的石头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石头的类型和特点,掌握石头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通过PPT、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将石头的类型、特征、用途等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摸索等方式去感受石头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了解石头的类型和特点,掌握石头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实物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评价:通过PPT分享、学生观察、摸索、讨论和小组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二课物体的运动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速度、加速度等,掌握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方法。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PPT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速度的测量方法,并在课堂上组织实验,让学生使用工具实际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教学重点:学习物体的运动规律、速度、加速度等,掌握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速度的测量方法,同时引导学生重视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对比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评价:通过实验结果表现、学生作业、讨论和小组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三课气体的压力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气体的特点和常见现象,掌握气体的压力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介绍气体的特点和常见现象,并让学生亲身体验气体的气压感受,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气体的压力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气体的特点和常见现象,掌握气体的压力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体的特点和常见现象,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精神去探究气体压力的本质。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实验法、对比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评价:通过实验结果表现、学生作业、讨论和小组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四课土壤的特点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点,掌握土壤的测量和观察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2.1 单元一:天气变化- 学习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天气现象- 探索天气与季节的关系- 进行简单的天气观察实验2.2 单元二:物质变化- 学习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过程- 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进行简单的物质变化实验2.3 单元三:生物的生长变化-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 进行简单的植物观察实验2.4 单元四:人体的生长变化- 学习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进行简单的人体观察实验3.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通过直观的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 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评估- 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力。
- 笔试评估:组织小测验或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教学资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实验器材和材料-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投影6. 教学安排- 每个单元约需花费2-3周的时间进行教学和实践探究。
- 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
7. 教学活动设计7.1 天气变化- 活动一:观察天气- 活动二:季节和天气的关系- 活动三:制作天气预报仪7.2 物质变化- 活动一: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区分- 活动二:物质的溶解和凝固实验- 活动三:气体的扩散实验7.3 生物的生长变化-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活动二:植物的繁殖实验- 活动三:制作植物生长记录表7.4 人体的生长变化- 活动一: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活动二:观察人体的生长变化- 活动三:制作人体器官模型以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苏教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苏教版篇1一、指导思想科学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方法的训练。
关注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能量等方面的发展,以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
二、学情分析通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比较了解,很多学生探究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对科学精神和方法都有所感悟,对学习科学也有很浓厚的兴趣。
但许多学生在准备材料、资料方面做得不好,影响学习效果。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地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地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地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地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地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地联系。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生物地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技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四、教材分析1.“生物地进化”——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环境地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人类发展地历史以及驯化动物地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地查找让学生亲历研究地过程,初步了解进化论。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分别从污染地现状、污染地源头、污染地危害、怎样防治污染地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地污水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地环保意识。
3.“宇宙探索”——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近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地奥秘,激发他们地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科学实验是孩子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中,有一系列丰富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实验一:探究种子的萌发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培养皿、纸巾、水实验步骤:1、在培养皿中铺上湿润的纸巾。
2、将适量的绿豆种子均匀地撒在纸巾上。
3、再在种子上覆盖一层湿润的纸巾。
4、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几天的观察,会发现种子逐渐吸水膨胀,然后种皮破裂,长出胚根和胚芽。
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这个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植物生命的起始阶段,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好奇。
实验二: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铜球、铁环、酒精灯、冷水实验步骤:1、常温下,将铜球刚好能通过铁环。
2、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一段时间。
3、尝试将加热后的铜球通过铁环,观察能否通过。
4、把加热后的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再尝试通过铁环。
实验现象:加热后的铜球无法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深刻理解物体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特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实验三:观察物体的导电性实验材料:电池盒、电池、导线、灯泡、不同材料的物体(如塑料棒、金属棒、木棒、橡皮等)实验步骤:1、组装好电路,使灯泡发光。
2、分别将不同材料的物体接入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现象:金属棒接入电路时灯泡发光,而塑料棒、木棒、橡皮等接入时灯泡不发光。
实验结论: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这个实验帮助孩子们区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导电性能,增强他们的安全用电意识。
实验四:模拟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实验材料: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子、球实验步骤:1、在托盘里铺上一层细沙。
2、用大小不同的石子或球从不同高度丢向细沙。
3、观察细沙表面形成的坑洼。
实验现象:细沙表面出现大小、深浅不同的坑洼。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轻易捏、看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介绍人体内骨骼的原产与形成,可以组装一个完备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晓得骨骼就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存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晓得人体的骨骼具备刻画体形、积极支持躯干、运动、维护内脏器官、生产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最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协助我们更好地介绍人体内部的结构与共同组成。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成,上课时带回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出售一些无肉的猪骨头可供学生观测用;4.压缩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折页;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有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回答: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就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必须构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具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具完工后的大楼)回答:大楼投入使用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踪影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1/30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概括学生想要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自学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形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电1.1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B、雷电的知识C、富兰克林的故事D、关与电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等…)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全班交流。
三、总结。
1.2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目标: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运动的方式 苏教版
《运动的方式》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
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能够根据物体运动时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物体进行分类。
2.科学知识: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观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分析问题的乐趣。
运用所学的知识编舞、跳舞,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健康。
二、教学重点:认识物体运动的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并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认识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件2.学生操作材料:分组——秋千、乒乓球、弓箭,每组三种玩具,彩色卡纸3张、笔3支。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学生通过玩风车观察风车的运动,讨论: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2.学生交流、汇报3.师提问:谁来说一说风车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可能答:风车的叶片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在做旋转运动)谁能用线画出它的运动方式?(生上台,划一个圆,加一个箭头)及时评价肯定学生,并告诉学生用线表示运动的方法叫做运动的图示。
你能给象风车这种运动起个名字吗?你认为叫什么运动?(生说:旋转运动)4.师小结:真聪明,象风车叶片这样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在顺时针或逆时针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旋转运动(板书:旋转运动),旋转运动就是风车的运动方式。
5.揭示课题:运动的方式(板书)【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风车”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运动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探究两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1.师谈话: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运动的物体,他们又存在那些运动方式,同学们想不想去研究一下,(生答:想),好的,那我们现让风车休息一下,请组长把风车轻轻地放进抽屉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谈话:要精确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弹簧秤。力的单位是牛顿。
5、(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3)、被测物体的重量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指导学生使用弹簧秤测量拎起一些物体时所需要的力。
7、学生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5、讲解:出示儿童骨骼模型,手骨共有27块,成人骨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实验结论
手骨共有27块,成人骨共有206块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体会关节的作用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观察)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2、讨论: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110米栏)在决赛中,刘翔以12秒91获得了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第三名,他跑出了13秒20的成绩。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时间的多少)
3、小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进行一定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教学过程
1、谈话并演示:老师先玩一玩摆给大家看看,你们要学会数摆的次数。摆往返一回才算摆动一次。
2、谈话:摆的快慢会影响摆钟的时间的快慢,如果家里的摆钟太快或者填满,会影响准时上学或上班,很不方便。这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得了解摆的秘密,弄清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好不好?
2、讲述:小小降落伞,空中开花本领高。那么,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呢这些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教师随学生的发言在图片上画上表示力的一些箭头)
3、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做个小伞兵呢那好,我们来把课前制作的小小降落伞拿出来吧,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降落伞了,谁愿意来让你的降落伞试落一下呢
3、提问:在下面哪种情况下,粉笔掉地不容易碎为什么
情形一:站立,将手中的粉笔掉在地上。
情形二:取一支粉笔,用纸包起来,掉在地上。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教学目标
1、能够假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的就越慢;反之摆的越快。
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
不同长度的线、铁架台、秒表、夹子、硬币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教学重点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儿童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
1、谈话:上节课通过研究,知道了人体所有的骨头共同构成了整个人体的支架,也就是骨骼,那么有没有想过这副骨骼是不是完全合拢的呢人怎样才能运动
4、(出示图片)讲述:这是古埃及金字塔,非常壮观的建筑。建造埃及金字塔的巨石平均每块有吨,最重的可达160吨,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古埃及人从遥远的地方搬来的,而且完全依靠人力。搬运这些巨石是个好大的工程,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搬得动这些巨石呢,然而他们却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工程,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搬巨石的(
4、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下吗那么,你想设计这样的活动吗(出示表格,小组同学说明一下这张表格的意思)
5、在一定的距离内,测出所用的时间。
6、根据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的公式算出其速度。
实验结论
学生学会了如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经验提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3、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
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教学难点
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教学准备
秒表、小车、尺子、垫圈
教学过程
1、谈话:今天,老师到学校来的途中,看到两辆载重汽车,一辆开的很慢,一辆开的很快,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大家帮老师想想,可能是什么原因。
4、提问:你们认为降落伞下降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5、学生提出假设。
6、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来研究哪个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呢?
7、小组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学会制作了降落伞,并知道影响降落伞快慢的因素是伞面的大小。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探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类型
实验结论
学生准确学会使用弹簧秤。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研究物体的弹性、研究弹力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性质。
2、能够区分弹力与弹性。
3、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教学重点
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教学难点
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
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准备
儿童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
1、谈话:每天除了睡觉,我们总是在不停地活动,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吗?
2、揭示主题:答案就在你的皮肤下面,摸摸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那就是骨骼。
3、活动: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4、交流: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你摸出了几块骨头?
4、提问:你们认为降落伞下降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5、学生提出假设。
6、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来研究哪个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呢?
7、小组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学会制作了降落伞,并知道影响降落伞快慢的因素是伞面的大小。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对着间隔5厘米的两张纸用力吹气会怎样
对着漏斗吹口气,乒乓球会怎样
2、讲述:小小降落伞,空中开花本领高。那么,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呢这些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教师随学生的发言在图片上画上表示力的一些箭头)
3、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做个小伞兵呢?那好,我们来把课前制作的小小降落伞拿出来吧,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降落伞了,谁愿意来让你的降落伞试落一下呢?
教学过程
1、讲述:小明一个人在操场上踢足球,他飞起一脚,球迅速地向前滚了出去。可是,不久球就自动停了下来。小明平时不仅是个足球迷,而且还是个小牛顿。这时,他的头脑中忽然闪现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足球为什么会自己停下来呢?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和小明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吗?
3、讲述: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摩擦力的秘密。
2、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研究员,看看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现在,我们需要些什么材料呢?
3、出示小车模型讲述:刚才大家说我们需要一辆小车,还需要在车里放一点货物,现在我们就用三个钩码放在车里代表货物,好吗?
4、演示小车在一个垫圈下的运动,提问:我们小车和很多运输车一样,开得很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车开得快一点呢?
在路上铺上一根根圆木)
5、提问:为什么在地上铺上圆木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搬运巨石了呢?
6、谈话:你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你们能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
实验结论
学生明白了摩擦力的功与过,进而知道恰当地利用好摩擦力,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探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2、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3、能够设计减小运动物体摩擦力或阻力的验证试验。
4、知道如何减小摩擦力。
教学重点
研究如何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教学难点
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教学准备
测力计、木板、毛巾、铅笔、橡皮泥、洗洁精(油)、饮料瓶、重物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学习使用弹簧秤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到力的普遍存在,知道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2、会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
认识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
体验力的普遍存在。
教学准备
弹簧秤、钩码等。
教学过程
1、掰手腕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2、提问:刚才两位同学分别用了多少力气呢?
5、提问:如果我们现在就来研究拉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的速度有没有影响,我们该怎样来研究呢?小组讨论,完成记录表。
6、学生进行试验,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小车行驶速度的快慢,跟拉力的大小和所受摩擦力有关。还有其他因素仍在影响小车的行驶速度,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3、提出研究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4、学生提出假设,老师及时板书呈现学生的观点。大致以下几种假设:
(1)、可能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