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 水和氢气066

合集下载

【精选】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氢气》知识点汇总

【精选】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氢气》知识点汇总

生成
加热⑦停止通入氢

问题小解答:
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实验图
步骤
结论
①用拇指堵住满氢气 的试管②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点火
①听见尖锐的爆鸣 声,表示氢气不纯② 听见声音很小,表明
氢气纯净
②为什么要先通入氢气?
答:排除管内空气,防止爆炸 解析:因为氢气不纯的情况下,加热会使玻璃管爆炸,在通入氢气一 段时间的情况下,是氢气比较纯是才不至于爆炸
塞塞住试管口⑤用排水

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
①简易启普发生器: 优点: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②氢气的用途:制备金属材料,合成氨,合成盐酸。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凝固点
沸点
无色
无味
液态
约 1g/cm3
0C。
化学性质
①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H2O+CO2==H2CO3
②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H2O+CaO==Ca(OH)2
过滤
吸附
蒸馏
1:试剂:明 矾
2.净水原理: 利用明矾溶 于水形成的 胶状物对水
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 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
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 三靠 ”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常用的吸 附剂:活 性炭(具 有吸附
性)
2.适用范
1.净水原 理:利用液 体沸点不 同将液体 分离的方
的情况下,闭
合开光关③一
段时间后,停 止闭合开关,
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1)电源种类 ---直流电
(2)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增强水的导电性

2023年初中化学竞赛专题辅导氢气和水

2023年初中化学竞赛专题辅导氢气和水

竞赛专题辅导二: 氢气和水[要点讲解]抓住旳互变关系, 掌握波及旳各物质旳性质, 转化条件, 从宏观现象到微观解释, 从自然现象到书本知识, 联络好, 分析透。

[内容综述]1. 有了水才有生命。

对旳认识自然界水与人类饮用水旳关系, 建立节水、爱水、防治水污染旳意识。

2. 掌握及旳化学性质;研究水构成旳试验;旳试验室制备及试验原理旳一般规律。

[要点讲解]1. 由自然界水旳存在提出多种问题, 如: 水旳特性, 水旳用途, 水旳污染、防治, 积累这些方面旳有关知识。

2.设计研究水构成旳试验, 训练动手制备氢气并研究氢气性质旳能力。

3.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 处理综合性“量化”问题。

例1. 下列说法对旳旳是()A 氢气比空气轻, 是填充飞艇旳一种比较安全旳气体。

B 可燃气体点燃后产物有水, 则此气体一定为水。

C 用比较活泼旳金属与酸反应就可获得氢气。

D 凡可燃气体在加热条件下还愿氧化铜时, 都应试验前先通气体, 试验后冷却再撤气体。

解析: 与空气混合受热易爆炸, 填充飞艇不安全, A错。

可用氦气替代。

点燃后产物有水, 阐明原可燃气体含氢元素, 不一定是氢气, 如燃烧有水生成。

B错, 活泼金属与稀HCl,酸反应出, 与反应则无生成。

C错。

D对, 理由同。

例2. 我国旳四大发明中, 与化学关系亲密旳是________, _______, 其中用到水较多旳是_________。

与上述有关, 易导致水污染旳工业生产是___________。

解析: 对我国历史, 现代旳科学成绩要多关注并联络学过旳知识解释有关问题。

四大发明是①火药、②活字印刷、③指南针、④造纸。

其中与化学关系亲密旳为①、④。

④用水多, 其化工生产会排出大量污水。

例3.某同学在没有酒精灯旳条件下完毕了氢气还原氧化铜旳试验。

简答:⑴他怎样处理热源(不可增长其他可为热源旳仪器)。

⑵换成一氧化碳, 按相似试验过程合理吗?若有不一样, 明确比较优缺陷。

解析: 联络重要化学性质: 可燃性和还原性, 将通过试验装置过量引到氧化铜下部点燃运用其放出旳大量热, 第⑴个问题处理了。

初中化学《第2讲 水、氢气》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第2讲 水、氢气》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第2讲水、氢气》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1.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B.过滤C.吸附D.蒸馏【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2.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B.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C.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组成3.水l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组成5.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

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6.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评卷人得分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 H2↑+O2↑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7.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所以有时可以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火箭的高能燃料C.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实验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组成8.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我们应爱护水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都是混合物,淡水都是纯净物B.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到“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C.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D.硬水是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二、未分类(共1题)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答案】D三、填空题(共8题)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6水和氢气(解析版)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6水和氢气(解析版)

母题六:水和氢气【母题】20215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一10【母题原题】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证实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 1 D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答案】B【江七用"一】二国卫EUi更出直三T!邕匚匚.iLh三更工二而气।.仃安□一U,为 3纲或STFft道亓森.黛气茁流亓燕觐栗声正.所以冰导中SL i的t相抠水的化学式且a 水中震.霰元景蒙陆瞪L等物.苴中0元量话量比7 :息_空个水分孑由两个重原主和一中番藻孑国£ti_由以上加曲£水是由氢元耕氧元素组成,A干正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岚气,B正确5水中氢元素陶蚩与氧二季恁量r_F: < l*2>s 16"l-k!j C不正水分子由氢厚干和匐?子构成.D不正柄.水分子中畲背麻子不能含有夕沔【命题意图】此题主要是考查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水的组构成的表达,明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说法,同时强调对于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构成的表达中要注意种类和种类的对应,数量和数量的对应关系,此题在中考题中属于中等难度的题,考查学生的物质组成的元素观,构成的微粒观的培养和建立程度.【测试方向】通过对水的电解实验的考查,强调了化学学科学习中要建立物质组成的元素观和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学生学过本局部后应该建立微粒观中种类和数量的对应关系的表达,注重根底知识的落实与稳固;此知识点与物质分类知识相联系综合考查是测试的.新热点.【得分要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的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说法,在物质组成的表达中要注意,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微观表达中要特别注意有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种类和种类的对应、数量和数量的对应关系是得分的前提条件.1. 〔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某同学根据以下图几个实验,获得如下熟悉,其中正确的()A.由A实验可以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B.当B装置漏气时,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大C. C装置中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利用了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D.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要从a端通入【答案】C[:ZXXK]HB■分析工由A实嬲可以得出水是由更元素值阮*坦成的F当B黎用屏气时『演姆的空气中氯、愫积分物偏小,+g气体说“另娟二仁中小. 4们体护I C提贵中二・化嘴■欢韶用了它的物理和比学性质,苴中利用了二瓶化曜辘雌左气大性质和不,TFVM帆攀性质,用口装—重氧气,气体要从b端咱3 N十元气排密甘十F 宝气一选C点:实验的操作和结论[:Zxxk]2. 〔2021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以下各组物质按纯洁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顺序分类正确的选项是〔〕A.糖水、一氧化碳、铁粉、水 B .水、铁水、氯酸钾、五氧化二磷C.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氧化铜D .矿泉水、红磷、高镒酸钾、氯酸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糖水属于溶液是一种混合物,一氧化碳不是单质;C中澄清石灰水不是化合物而是混合物;矿泉水是混合物,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应选 B.考点:物质的分类3. 〔2021届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三中考二模〕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以下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选项是〔〕A.蔗糖放入水中,逐渐消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通直流电分解.,是由于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是由于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减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藤槽放入水中.逐本泊先.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B,水通直渣电分解,是鼬水分干痛罅坏.购瓶的分子,正啾C.二Mft 裱气南B 成三•矗由于二甄化盼开印却HM\错 谡* □. 一澈化聊匚K 化制!育不郦讹争t 珅.♦由于构脸南千事周正,散选t考点:分子的性质和构成.4. 〔2021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初三中考二模〕以下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BCD图 示.■ ■ ———KdA, ...照用 ■ T 士 II VIJ . .J[ . |("TTj-jk-P J- } _,甲IJr V, —ifr 0 十*4 Hi L 」 £:• 同8..__ 7% 1!*现 象 有大量气泡产 生,生成的气体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Zxxk] 冷却后,翻开弹簧 夹,水被吸入瓶 内,瓶内水面上升 约1/5a 中的气体能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 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滴后紫色石蕊的溶液 呈蓝色,参加稀盐酸 后蓝色变为红色结 论 该粉末中一定含 有碳酸钠氧气约占空气质 量的1/5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 成的反响后的溶液一定小 呈碱性【答案】IMftl■师A 中日色划后与稀盐1ft 反响生或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变浑浊.说明谡物质含用酶艮再于1 但不一定是嗤却礼福瑞* E 中冉更胖币;J?霸气约占空气总体税的L5,错误& C 中划鼻水瘫胃到 辘论水是由复元素和瓦元素组成的,花? 的及浴干及仔三W 的石林试一脑I 超.・»**#* 色的石蓑试液变贩色,现潮蝮成了红色,说明瀛渣不是就性翻b 正咻 W&D*:物质的验证,常见化学实验式为〔2〕小红同学用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5.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依据实验目的设O甲装置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2021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化学是〔1〕用甲装置测定水的组成.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该判断所依据的现象是.②一段时间后,小红观察到蜡烛熄灭,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3〕用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填字母序号〕.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马上翻开弹簧夹 D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消耗氧气的体积【答案】〔1〕 8:1 2H 2O型2H2T +O2T 〔2〕①烧杯内壁上有水雾②与氧气接触〔3〕 C 【解析】试题分析:〔1〕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 ;甲装置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H 2H2T +QT;〔2〕①烧杯内壁上有水雾,证实蜡烛中含有氢元素;②由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为:与氧气接触〔3〕A红磷要足量,将氧气完全消耗掉,正确;C考点:电解水实验,燃烧条件.[:Zxxk]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选择题1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B. 12c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C. t iC时,a、c的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12c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iC,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2 .以下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K、Na T、SO2-、Cl-B. Na > H、NO-、HCOC. NH+、K、OK SQ2-D. Ag+、M『、NO-、Cl -3 .室温下,向a克Mg粉和Ag粉的混合物中参加Cu 〔NO〕2溶液,经充分反响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那么以下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B.滤液中一定没有Cu2+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aD.滤液中一定含有Ag + 4.水是生命之源.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5 .以下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 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 CO 〔CQ:点燃C. NaCl溶液〔MgCb〕:参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响后过滤D. CaCl2溶液〔HCl〕:参加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响后过滤6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纳米材料是指用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7 .我们身边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8 .体温表中的水银是金属银C.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由于洗涤剂有乳化功能D. “真金不怕火练〞指的是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响8 .以下操作错误的选项是〔〕A.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要从试管的底部套上、取下9 .过滤时漏斗末端管尖要紧靠烧杯内壁C.烧得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D.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一定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10 以下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响,该物质是〔〕A. COB. CuSQ溶液C.稀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11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响前后的质量关系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口—►表示反响前的质量口f表示反响后的后量甲乙丙丁A. x的值是15B.丙可能是该反响的催化剂C.该反响是分解反响D.反响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在管道煤气中常添加微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GHS〕,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以下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B.乙硫醇中C 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C.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1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1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13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一一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中和反响都有水生成一一「和O^合成水分子14 .以下实验设计不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15.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⑤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二、填空题16.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镒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NazQ〕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氧气.〔1〕写出方法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你认为最适合于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3〕如图为某化学反响的微观过程,其中不同的两种小球表示两种不同原子.①反响属于―〔填根本反响类型〕反响.②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选填A、B、C、D〕.17.以下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响关系的归纳与整理.NaCl(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2)写出反响①的化学方程式:.⑶说出NaHC0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4)反响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5)实验室配制200g 8 %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g,配制过程中为了加快NaCl的溶解,可以采取的举措是.18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等得到长足开展,跻身世界前列.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空强国梦又迈出了一大步.大飞机使用的材料如下图.胎金的合金(1)大飞机滑轮中的橡胶属于 (选“金属〞、“无机非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2)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单质硅是由石英( SiO2)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响制得的,同时生成可燃性气体CO写出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判断此反响的根本类型为反响.三、简做题19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L温度(1)t 1℃时A的饱和溶液80 g ,其中A的质量为 ;(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提纯A,原因是(3)将t「C时A B 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1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4))t 2c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填选项).A、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20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推动了化学的开展.请根据信息答复以下问题.图二(1)通过分别称量以下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定律的是 (填字母).A大理石和稀盐酸 B NaOH 溶液和N&SQ溶液(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一所示.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 i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响生成C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二.①A、C两种物质均属于纯洁物中的 ,判断的微观依据是.②该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四、实验题21 .化学与实验.(一)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现有如下图的实验装置:B C D E(1)A装置可用于制—气体,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可选用C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气体前,先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淹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其目的是为了—.(4)用B、D组合制取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二)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生石灰枯燥剂,请勿食用〞.该食品已放置两月有余.请你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枯燥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足量的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可继续作枯燥剂烧杯中,参加适量的水,触摸杯壁(2)猜测: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还可能含有Ca(OH)2和—;(3)请设计实验证实(2)中你所填的物质是否存在—.五、流程题,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 ;(2) “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响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3) “操作A 〞的名称是 ,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实验室常用的研磨仪器是(4) “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六、计算题2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 10g 石灰石样品,把40g 稀盐酸分4次加 入样品中(样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响,也不溶于水 ),充分反响后经过滤、枯燥、称量等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凑L 次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盐酸的用量 10g 10 g 10 g 10 g 剩余固体的质量 X g4 g2 g2 g(1)表中X 的值为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24 . 2021年4月20日,我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 7.0级大地震.为预防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 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亚氯酸钠(NaClQ)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2)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Q (精确到0.1%)(3)假设要配制质量分数为 15%勺亚氯酸钠溶液 200kg 用于环境消毒,那么需要亚氯酸钠多少 kg,同时需要水多少ml?(写出过程)七、探究题甲同学(1)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5.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 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图所示的实验.:辎熬麟硬瞌钠 港液有气泡产生乙同学22.学以致用是化学学科特点.在化装品中用氧化锌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目无明显现象(资料查阅)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CO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参加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 参加酚酬: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实验探究二〕〔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 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 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写化学式〕.〔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假设将上述废液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盐酸和NaCQ中的局部物质.〔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写化学式〕.【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6. 2N&Q+2CO= 2N&CO+Q ③分解D17. 〔1〕 NaOH〔2〕2Na+2HCl====2NaCl+H 2 T 〔3〕治疗胃酸过多〔4〕由于它们有水、气体或沉淀之一生存. 〔5〕184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8. 有机合成2C+SiO 2苣遇Si+2COT 置换反响.三、简做题19. 16g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比拟大, 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拟小B>C>A D20. A 温度未到达金属镁的着火点化合物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氮原子和氧原子四、实验题21.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Zn+H 2SO— ZnSO+H4、Z H Q M H O12HO+OT、CaCO+2HCl—CaCL+HO+COf B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预防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2KMnO 4力喘KMnO+MnO+Q T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 那么证实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杯壁变热CaCO 3 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五、流程题22. HzQQ ZnCl 2 + (NH^GQ == 2NH4CI + ZnC 2OH 过滤引流研钵ZnC 2Q向加ZnO + COTCOT六、计算题23. 80% 3.52g24. (1) 90.5 (2) 35.4% (3) 30kg 170000mL七、探究题25. Ca(OH)2 + 2HCl =CaCl2 + 2H 2O碱CaCb、HClNaCl、N&COCaCGNIaCO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 .除去以下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 FeCl 2溶液〔CuCl 2〕一参加过量的铁粉,过滤B. KNO 固体〔NaCl 〕一蒸发结晶,过滤C. CO 气体〔CQ 〕—通过足量的 NaOH 容?,并枯燥D. NaCl 溶液〔MgCL 〕一加人过量的 NaOH 容^^,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 pH=7 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 1C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C. 12c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图示正确的选项是〔〕4 .在金星的大气中含有 GQ 气体〔分子结构如图〕,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C.*空气中物质的含量酸的通性由卜D .燃烧的条件A.该气体是由2个碳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B.该气体是由多原子构成的C. 一个三氧化二碳分子含有 35个质子5 .以下装置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6 .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以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选项是7 .以下各组物质中,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水、干冰 B .生铁、氯化氢 C.铜、金刚石 D .硫酸铜、氯化钠 8 .以下实验中,能到达实验目的是〔〕A. 比拟二氧化镒和氧化铁催化效果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D.该气体的一个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 3个氧原子构成的A. 碳酸钠NaCO^C. 氯化核D.氢氧化铜Cu(OH)zC. B.D.D. k ? 证实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9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一定是单质B.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混合物,因此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10 .除去以下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选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括号内是杂质〕 所加试剂或方法A NH (CO)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B Cu(CuO)足量氢气,加热C NaCl 溶液(NaHCO) 滴加适量稀盐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DNaOH^夜(Na z CO)适量的Ca 〔OH 〕2溶液,过滤11 .要验证Mg Fe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好选用的试剂组是〔 〕A. Cu FeCl 2、MgCl 2B. Fe 、CuSQ MgCl 2C. Fe 、Cu 、MgCl 2D. Mg CuSO 、FeSO 12 .以下关于金属利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用铝制高压电线B.用鸨制灯丝C.用铅制菜刀D.用铜制导线13 .装有50g 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渊Ba 〔OH 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钢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选项是〔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水的质量沉淀的质量A上砍人空气I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是由于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1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 20c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5%C. 40c 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c 析出的固体乙可能比甲多D. 40c 时,甲物质的溶液降到 20c 溶液一定到达饱和状态 二、填空题16 .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P 点,据图答复:“I a50 ------------ /20 二…"J\ CI------- 1----- ! ----- ► . 口 匕温度七 (1) P 点的含义是;(2) tiC 时,30ga 物质参加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3) tJ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4)在12c 时,将等质量的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逐渐降温至tJC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C. 14. 是 的空气,0 EMOH):溶液质量,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 RMOH)储液质量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以下说法不正确①如图A 、B> C 、D 四种粒子共表布 种兀素.②E 粒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那么该粒子符号表示为18. KNO 是制黑火药的重要原料.①KNO 属于 〔填“酸〞、“碱〞或“盐〞〕②KNO 进行焰色反响,透过蓝色车^玻璃观察到火焰呈 色.③下表是KNQ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C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100g 水〕45.863.985.5110138169I. 30 C 时,KNO 的溶解度是 g/100g 水.II. 50 C 时,KNO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 〔只列出表达式〕 III. 80C 时,将一定质量的 KNO 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降温至丁口七sor KNO :溶液 析出10 &KNO1共析出3845 共析出80c 时的KNQ 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 n 的数值为 . 三、简做题19.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燃煤会影响环境,以下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酸雨 B温室效应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2〕北方有些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 PM 5,以下关于PM15的说法以及减少 PM15的举措错误的 是 oA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 2.5 pm 的颗粒物 B限制城市汽车保有量C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 1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方案能源结构变化的 比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要调整是一;17 .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 ABC D E降温至前七石加7 7V炭69%十二五方案能率IS构方案(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Q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Q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Q转化为有用物质.如图2是用NaQH§液来“捕捉〞CQ2,并将CQ储存或利用的局部流程(反响室内有Ca (QH 2,局部条件及物质未标出):A该过程可实现CQ零排放B该过程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别离室中别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响2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试答复以下问题期1H2He 第二周期3Li4Be5B6C①②9F10Ne 第三周期11Na12Mg③14Si15P16S17Cl18Ar(1)①所示元素是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②所示元素与③所示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镁离子 ,二氧化硅中硅的化合价四、实验题21.结合以下实验常用装置,答复有关问题.A B C DE F(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 , b.(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章水、氢试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章水、氢试题

水氢一:水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1:水占地球外表积的农业用水占淡水总量的水受到污染的主要途径是:工业消费中的。

农业消费中。

2: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工业上要用大量水来、、,并用水作原料来制等产品。

二:水的组成1:水的物理性质。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原因。

2:电解水:正氧负氢直流电,气体体积一比二2H2O 通电 2H2↑+ O2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通电分解的本质是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

可见在化学反响里,分子可而原子那么不可再。

三: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工业上常用做原料制氢气1:;原料:〔即药品、反应物、试剂〕⑴金属:镁〔Mg〕铝〔Al〕锌〔Zn〕铁〔Fe〕(都是银白色固体),⑵稀硫酸、盐酸〔无色液体〕2:;实验装置:⑴简易装置:反应不能控制。

〔2〕启普发生器:反应可以人为控制。

3:操作步骤: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⑵往试管中装入锌粒;⑶往试管中倒入稀硫酸;⑷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

4:收集方法:⑴向下排空气法〔为什么?〕⑵排水法〔为什么?〕验满方法:〔仅限于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不要求验满〕当集气瓶〔或者试管〕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3〕放置方法:倒放在桌子上〔为什么?〕,并垫上毛玻璃片〔为什么?〕5:反应原理;〔置换反应〕镁和稀硫酸反响:镁+硫酸→硫酸镁+氢气 Mg +H2SO4-铝和稀硫酸反响:铝+硫酸→硫酸铝+氢气 Al + H2SO4-锌和稀硫酸反应:锌+硫酸→硫酸锌+氢气Zn + H2SO4-铁和稀硫酸反响:铁+硫酸→硫酸亚铁+氢气 Fe+H2SO4-镁和稀盐酸反响:镁+盐酸→氯化镁+氢气 Mg + HCl-铝和稀盐酸反响:铝+盐酸→氯化铝+氢气 Al + HCl -锌和稀盐酸反响: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 HCl-铁和稀盐酸反响:铁+盐酸→氯化铁+氢气 Fe+ HCl-6:置换反应:判断方法: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且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 专题六 水、氢气

九年级化学 专题六 水、氢气

九年级化学 专题六 水、氢气一、水1.组成(1)从宏观看,水由H 、O 两种元素组成;从微观看,1个H 2O 分子由2个H 原子 和1个O 原子构成。

(2)电解水实验:①负极得H 2,正极得O 2②2H V :2O V =2:1③2H m :2O m =1:8④说明: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分布:地球其实更应该叫水球,因为其表面3/4被水覆盖。

3.污染及防治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的使用,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清除对水源的污染、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例1:(2002年浙江省中考题)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下列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右图是简易电解水的装置:(1)在图的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表示)(2)与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两气体的质量比是 ,分子个数比是 。

审题与思路:本题考查同学们对电解水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你必须要抓住试管中空白的多少来判断各是什么气体,从而在解题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气体体积小的试管里生成的是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体积大的试管产生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且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以推知,正、负极产生O 2、H 2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 (1×32):(2×2)=8:1解答:(1)左边“-”极,右边“+”极(2)氧,氢,8:1,1:2 () ()总结:本题考查我们对电解水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我们必须抓住试管中空白的多少来判断中是什么气体,从而在解题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反三新活题训练A1. 2002年春季汉江再度发生严重的“水华”现象。

“水华”主要是指向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而有腥臭味,造成鱼类死亡的现象。

中考复习-6水和氢气

中考复习-6水和氢气

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 沉淀 、过滤 、 吸附 、 消毒 等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
加絮凝剂 明矾 除悬浮物 过滤 砂石 除不溶物 吸附 活性炭 除有气味有色物质
消毒 ClO2 除微生物
3、硬水和软水 ⑴硬水是含有Ca2+ Mg2+ 较多的水,软水是含 Ca2+ Mg2+ 较少的水。 ⑵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 来区分,产生泡沫较 多的是 软水 ,产生泡沫少的是 硬水 。 ⑶硬水的软化方法:
BaO + H2O = Ba(OH)2 Na2O+ H2O =2NaOH
你能写出有水生成的化合、分 解、置换、复分解反应吗?
点燃
2H2+O2==2H2O 2H2O2=Mn=O22 H2O + O2↑

H2 + CuO==Cu + H2O
NaOH + HCl =NaCl + H2O
二、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的本质: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 间隔 和分子的 排列方式 ,这样的变化是 物理变化。
2、微观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 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 动加快,分子间的 间隔 增大,水 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 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 减小 ,水 由气态又变回 液态 。
三、水的净化
生活中用煮沸法 工业上用蒸馏法 ⑷硬水的危害:
生活中洗衣服洗不干净且浪费肥皂; 锅炉易结水垢,严重时会导致爆炸。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D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D

11.中考化学专题06 水和氢气 (解析版)

11.中考化学专题06 水和氢气 (解析版)

专题06 水和氢气考向1 电解水实验【母题来源】2019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母题题文】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负极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两个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一样D.正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更大【答案】A【试题解析】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符合题意;B.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不符合题意;C.在实验中可以看到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正极的两倍,因此负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也是正极的两倍,故不符合题意;D.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是正极的两倍,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水的组构成的叙述,明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说法,同时强调对于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构成的叙述中要注意种类和种类的对应,数量和数量的对应关系,本题在中考题中属于中等难度的题,考查学生的物质组成的元素观,构成的微粒观的培养和建立程度。

【命题方向】通过对水的电解实验的考查,强调了化学学科学习中要建立物质组成的元素观和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学生学过本部分后应该建立微粒观中种类和数量的对应关系的叙述,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此知识点与物质分类知识相联系综合考查是考试的新热点。

【得分要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的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说法,在物质组成的叙述中要注意,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微观叙述中要特别注意有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种类和种类的对应、数量和数量的对应关系是得分的前提条件。

同时充分理解分子、原子的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发生变化。

考向2 氢气的性质【母题来源】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母题题文】CuO 粉末与H2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所需H2可由Cu与稀H2SO4反应制得B.反应过程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C.发生的反应为CuO+H2ΔCu+H2OD.该反应说明H2具有还原性【答案】A【试题解析】A、Cu 与稀H2SO4不发生反应,故错误;B、CuO 粉末与H2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铜,则反应过程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故正确;C、发生的反应为CuO+H2ΔCu+H2O,故正确;D、H2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则H2具有还原性,故正确。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水、氢习题及答案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水、氢习题及答案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对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8”表示氧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 (B)圆圈表示氧原子的原子核(C)弧线表示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层 (D)“6”表示氧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2.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3.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4.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5.Cl-离子与Cl原子相比, 不同的是()A.电子层数B.核电荷数C.电子总数D.中子数6.M2+的核外有x个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为m,那么M元素原子核里的中子数是()A.m-x-2B.m-xC.m+x-2D.m-x+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个, 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个, 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________元素。

属原子的核外共有________个电子层, ________个电子。

二、化学式与化合价:1.两个镁离子的表示方法是 ( )( A )Mg2+ ( B )2Mg+2 ( C )2Mg2+ ( D )Mg2 22.下列各物质的组成中, 不含原子团的是()A. FeCl3 B. HNO3 C. MgSO4 D. NaOH⑴Cu ⑵2Fe⑶Cl- ⑷KMnO4⑸3CO2 ⑹2Mg2+⑴2H ⑵O2⑶2SO3 ⑷2OH-⑸2Na+⑹Mg2+5.在二氧化氮(NO2)中,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6.下列四种物质①KClO3 ②Cl2 ③HCl ④HClO, 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7.下列化学式中, 正确的是 ( )(A)ZnCl3 (B)CaNO3 (C)KOH (D)AlO28.X原子的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 由X、Y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2Y (C)XY (D)X2Y39.在NaNO3中N的化合价是______价;在NH4Cl中N的化合价是_____价。

初三化学水和氢知识精讲试题

初三化学水和氢知识精讲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初三化学水和氢知识精讲【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第三章水和氢1.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水的污染。

2.掌握水的组成。

3.理解置换反响的概念。

4.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重点、难点:1.水的组成2.氢气的制法。

三.教学过程:〔一〕水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2.水在工农业消费中的作用。

3.保护水资源⑴淡水资源缺乏1%⑵水污染⑶措施〔二〕水的组成1.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计算质量比,得出水的化学式。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

〔三〕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响原理锌+硫酸====硫酸锌+氢气2.置换反响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叫置换反响。

3.原子团在化学反响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映,好似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3.实验室制氢气的装置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4.搜集方法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取气法。

例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锌和稀硫酸反响生成氢气,锌置换了硫酸中的氢气B.原子团在所有的化学反响中,都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响,不能再分。

C.凡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响,一定是置换反响。

D.KMnO4和K2MnO4中的MnO4不是同一种原子团。

分析:因为硫酸是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不含有氢气,应该说锌置换硫酸中的氢元素。

原子团一般情况下,化学反响中不分开,但有些反响中是可以分开的,如氯酸钾分解,氯酸钾中的氯酸根分开了。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不一定是置换反响,如氯酸钾分解也得到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但是分解反响。

D 选项是正确的,KMnO4中叫高锰酸根,K2MnO4中的MnO4叫锰酸根,其中的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答案:D例2.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用的药品是A.铁和浓硫酸B.镁和浓盐酸C.铁和硝酸D.锌和稀硫酸分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响容易出现钝化现象,就是在金属外表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反响终止。

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研究常见的物质水氢气练习

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研究常见的物质水氢气练习

第2讲水氢气(时间:30分钟分值:49分)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 (2018原创)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小明同学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标志,其中属于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万州区五模)水是生命之源,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17年“世界水日”废水,旨在引起世界范围内对废水问题的关注,引导废水管理模式不断优化。

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加入氯化钡处理硫酸厂的废水B. 化肥农药的施用可能引起水体污染C.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D. 可采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的方法净水4. (2017 广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 明矶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 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 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5. (2017 徐州)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B. 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C. 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2. (2017 江西)下列单一操作中, 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B. 蒸馏C.吸附D. 静置沉淀3. (2017的主题是:第5题图D. 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6. (2017 重庆二外模拟)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B. 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 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7. (2017 宁夏)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黄河水过滤可得到纯净水B. 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水C.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所以水资源不可能短缺D. 活性炭有净化水的作用,但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8. (2017 沙坪坝指标到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得到蒸馏水B.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体污染C. 水电解时负极得到氧气D. 通过煮沸可以降低饮用水的硬度二、填空题9. (2017 大渡口区二诊)(4 分)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关于水和氢气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水和氢气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水和氢气的知识点总结水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水的分子式为H2O,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

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无臭的液体,在常温下呈液态。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我们需要水来饮用、洗涤、种植等各种各样的用途。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水以冰和蒸汽的形式存在。

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在4℃时密度最大。

水的沸点为100℃,在此温度下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

水的凝固点为0℃,在此温度下水转化为冰。

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够在水中溶解。

这使得水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在很多化学反应中都会用到水作为反应溶液。

水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的化学性质,还在于其在地球上的作用。

水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所需的生存条件。

地球的大部分表面都被水覆盖,而生物体内也大量含有水分。

水对地球生物体来说至关重要,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也是地球上的资源宝库,它为人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

人们可以通过水来灌溉农作物、养殖鱼类、和运输货物。

水也可以转化成为能源,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的能量来产生电力。

此外,水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家庭用水等各种方面。

除了水之外,氢气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

氢气的分子式为H2,由两个氢原子组成。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呈气态。

与其它气体一样,氢气也具有可压缩、膨胀、扩散等特性。

氢气具有非常丰富的特性,使得它在工业和科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氢气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通过燃烧产生能量。

由于氢气在燃烧时只产生水和热能,不会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

氢气也可以用于制造氨、氢化石蜡、甲烷和一些有机物等。

氢气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比如在氢化加工、氢化裂化等反应中都需要氢气作为还原剂。

氢气也被用于人工合成氨、氢氧化铝、氢氰酸等工业产品。

此外,氢气还可以作为一种储能方式,使得它在电力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九年级化学竞赛专题辅导2:氢气和水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竞赛专题辅导2:氢气和水含答案

竞赛专题辅导二:氢气和水[要点讲解]抓住的互变关系,掌握涉及的各物质的性质,转化条件,从宏观现象到微观解释,从自然现象到书本知识,联系好,分析透。

[内容综述]1.有了水才有生命。

正确认识自然界水与人类饮用水的关系,建立节水、爱水、防治水污染的意识。

2.掌握及的化学性质;研究水组成的实验;的实验室制备及实验原理的一般规律。

[要点讲解]1.由自然界水的存在提出各种问题,如:水的特性,水的用途,水的污染、防治,积累这些方面的有关知识。

2.设计研究水组成的实验,训练动手制备氢气并研究氢气性质的能力。

3.利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解决综合性“量化”问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比空气轻,是填充飞艇的一种比较安全的气体。

B 可燃气体点燃后产物有水,则此气体一定为水。

C 用比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就可获得氢气。

D 凡可燃气体在加热条件下还愿氧化铜时,都应实验前先通气体,实验后冷却再撤气体。

解析:与空气混合受热易爆炸,填充飞艇不安全,A错。

可用氦气代替。

点燃后产物有水,说明原可燃气体含氢元素,不一定是氢气,如燃烧有水生成。

B错,活泼金属与稀HCl,酸反应出,与反应则无生成。

C错。

D对,理由同。

例2.我国的四大发明中,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_,其中用到水较多的是_________。

与上述有关,易造成水污染的工业生产是___________。

解析:对我国历史,现代的科学成绩要多关注并联系学过的知识解释有关问题。

四大发明是①火药、②活字印刷、③指南针、④造纸。

其中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为①、④。

④用水多,其化工生产会排出大量污水。

例3.某同学在没有酒精灯的条件下完成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简答:⑴他怎样解决热源(不可增加其它可为热源的仪器)。

⑵换成一氧化碳,按相同实验过程合理吗?若有不同,明确比较优缺点。

解析:联系主要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将通过实验装置过量引到氧化铜下部点燃利用其放出的大量热,第⑴个问题解决了。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6水和氢气(解析版)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6水和氢气(解析版)

母题六:水和氢气【母题】20185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10【母题原题】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水的组构成的叙述,明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说法,同时强调对于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构成的叙述中要注意种类和种类的对应,数量和数量的对应关系,本题在中考题中属于中等难度的题,考查学生的物质组成的元素观,构成的微粒观的培养和建立程度。

【考试方向】通过对水的电解实验的考查,强调了化学学科学习中要建立物质组成的元素观和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学生学过本部分后应该建立微粒观中种类和数量的对应关系的叙述,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此知识点与物质分类知识相联系综合考查是考试的新热点。

【得分要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的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说法,在物质组成的叙述中要注意,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微观叙述中要特别注意有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种类和种类的对应、数量和数量的对应关系是得分的前提条件。

1.(2018届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某同学根据下图几个实验,获得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A.由A实验可以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B.当B装置漏气时,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大C.C装置中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利用了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D.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要从a端通入【答案】C[:ZXXK]考点:实验的操作和结论[:Zxxk]2.(2018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下列各组物质按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顺序分类正确的是()A.糖水、一氧化碳、铁粉、水 B.水、铁水、氯酸钾、五氧化二磷C.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氧化铜 D.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氯酸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糖水属于溶液是一种混合物,一氧化碳不是单质;C中澄清石灰水不是化合物而是混合物;D中矿泉水是混合物,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中考化学 第2讲 水 氢气

中考化学 第2讲 水 氢气

第2讲水氢气考点1 爱护水资源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用水,另一方面要______水体污染。

2.水污染的原因: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3.防治办法:加强水质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要经过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2 水的净化1.净化方法原理作用沉淀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与水分离除去大颗粒不溶性物质吸附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______作用除去自然界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物质除去色素和异味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进行分离除去______物质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除去各种杂质(净化程度最高)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反应沉淀池→______池→______池→清水池→投药消毒→用户。

其中,只有____________为化学变化。

3.过滤(1)过滤装置与仪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______、玻璃棒、______、滤纸等。

实验装置(见图)(2)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在______,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a.液面低于______;b.滤纸低于______。

______三靠:a.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______上;b.玻璃棒轻靠在______滤纸的一边;c.漏斗的______要紧靠在承接器(烧杯)的内壁。

【温馨提示】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

4.蒸馏:利用液体内各物质的______不同,将其分离。

加热时,烧瓶底部要垫上______;冷凝管中冷水流向是___进___出;为防止烧瓶内出现暴沸,要加入少量______。

5.硬水软水定义含有较多可溶性______的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______的水鉴别①用______,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②加热蒸发产生______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硬水软化①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②实验室中用______的方法考点3 水的组成实验药品水、稀硫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极上有______产生,一段时间后,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或玻璃管)内气体与负极相连的试管(或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气体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用______检验,发现______,说明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______,说明是氢气实验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 水和氢气061

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 水和氢气061

1.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流至海口时,水下能见度不足10 cm。

其主要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①生活污水②工业废水③泥沙④普通雨水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答案:C解析:水的能见度低,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难溶性悬浮物,悬浮物应该主要是泥沙、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题干评注:节约用水问题评注: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人人都应节约用水。

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B.少喝水,不洗澡C.用洗过菜的水冲洗马桶D.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答案:B解析: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出现缺水危机,所以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节约用水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加强工业、生活用水的循环使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注意不要浪费水。

题干评注:节约用水问题评注: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合理的是()①化学沉降②消毒杀菌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答案:B解析:水的人工净化方法和步骤:自然沉降是把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沉降到底部,明矾是净水剂,其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用漂白粉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加热煮沸进一步杀灭微生物。

题干评注:节约用水问题评注: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4.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不可取代的物质基础。

水的开发利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珍惜每一滴水,是任何一位公民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实验步骤是:①停止加热②停止通入氢气③给氧化铜加热④向试管里通氢气⑤氢气验纯。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⑤④③①②
B. ③⑤④②①
C. ⑤④③②①
D. ③⑤④①②
答案:A
解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氢气使用之前,必须验纯,保证安全,接下来的顺序为:氢、灯、灯、氢。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2.实验室制取氢气不需要的仪器是()
A.大试管
B.导气管
C.集气瓶
D.酒精灯
答案:D
解析:因实验室制取氢气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不需加热,故选答案为D.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3.能用于实验室制取H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A、B、C、D、
答案:B
解析:A、反应一旦开始,就不能随意停止,故A错误;
B、能用于实验室制取H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以随时增加稀硫酸,具体操作是:关上止水夹,氢气将液体压出干燥管,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液体淹没固体,反应发生,产生氢气故B正确;
C、没有带孔塑料板,反应不能随时停止,故C错误;
D、也没有带孔塑料板,漏斗伸入试管内也太短,反应不能随时停止,故D错误;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4.一定条件下,同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现用100g30%的盐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使反应慢点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氢氧化钠
B、水
C、氯化钠稀溶液
D、碳酸钠溶液
答案:BC
解析: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盐酸中氯化氢质量减少了,因为氢气中的氢全部来自酸,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减少,故不选;
B、加水等于稀释盐酸,降低了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与锌反应减缓进行,而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没有改变,故选;
C、加入氯化钠稀溶液等于增加溶液的质量,降低了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与锌减缓反应,但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没有改变,故选;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NaCl+CO2↑+H2O,盐酸中氯化氢质量减少了,因为氢气中的氢全部来自酸,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减少,故不选;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5.在实验室制备氢气可以用()
A、炭粒跟水起反应
B、铁屑跟盐酸起反应
C、锌粒跟硝酸起反应
D、氧化锌跟盐酸起反应
答案:B
解析:A、炭不与水反应,故不可生成氢气,故不可选;
B、铁屑可跟盐酸起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故可选;
C、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故不可选;
D、氧化锌跟盐酸起反应,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故不可选.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6.在如图的装置中,用弹簧夹夹紧a处的橡皮管,以锌粒和稀硫酸为原料,可制取氢气.某次实验后锥形瓶中锌粒已耗尽,稀硫酸仍有剩余,液面上方充满了氢气.若想赶出这些氢气进行收集利用,可打开a处的弹簧夹,从a处往锥形瓶中通入一定量的()
A、水
B、空气
C、碳酸钠溶液
D、氧气
答案:A
解析:要想排出氢气,可以使用排水法进行,故可以加入水,观察选项,故选A.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7.化学实验应遵循操作的顺序,以保证实验顺利完成.下列对氢气的有关实验中先后顺序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进行实验
B、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时,应先验纯,再点燃
C、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给氧化铜加热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
答案:D
解析:A、实验制取气体是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保证装置的完好,所以A正确.B、由于氢气和氧气混合可组成爆鸣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都要验纯,所以B正确.
C、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反应需要加热,而装置中有空气,若不出去,将会发生爆炸,出现事故,所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会儿氢气,以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所以C正确.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若先停止通氢气,受热的铜将再次被氧化,导致实验失败,所以要继续通氢气,直到铜被冷却,所以D不正确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8.实验室制氢气,最常选用的药品是()
A、铁和稀硫酸
B、锌粒和稀硫酸
C、铜和稀盐酸
D、石灰石和盐酸答案:B
解析:对于A、B 若用其它的活泼金属如Mg,反应太剧烈,不易控制,若用不太活泼的金属如Fe,反应太慢,耗时较多,经过综合试验用Zn最好.至于酸,因为硫酸是不挥发性酸,而盐酸是挥发性酸,会有HCl挥发出来,使H2不纯,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不能生成H2.故常用稀硫酸.所以B最好.
对于C,铜和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应,对于D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不能放出氢气.所以C、D都不正确.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9.下列反应放出的气体中有氢气的是()
A、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放出的气体
B、盐酸加入锌和石灰石的混合物中放出的气体
C、向水中插入两个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在电源的负极上产生的气体
D、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后放出的气体
答案:BC
解析:A、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放出的气体是氧气,故A错误;
B、盐酸加入锌和石灰石的混合物中放出的气体是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
C、向水中插入两个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在电源的负极上产生了氢气,故C正确;
D、加热高锰酸钾晶体产生的是氧气,故D错误;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10.如图所示,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过程中,发现试管内液面下降,稀硫酸脱离锌粒,可能的原因是()
A、试管内氢气的压强过大
B、伸入浓硫酸的导管插得过浅
C、装置漏气
D、外界大气压过大
答案:A
解析:A、可能是因为反应速度过快,气体不能很快排出去,导致了试管内气体压强过大,将稀硫酸压回长颈漏斗,所以A可能.
B、应为在反应过程中液体的体积变化不大,只要开始长颈漏斗的低端插入液面以下,就可以.所以B不会这种情况.
C、装置漏气,试管内的液面不会变化,所以C不对.
D、外界大气压是不变的,所以D也不是.
题干评注:氢气的制法
问题评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