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孤村,荒城古道全诗原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王维唐诗《归嵩山作》全诗赏析

王维唐诗《归嵩山作》全诗赏析

王维唐诗《归嵩山作》全诗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归嵩山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

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解1、闲闲:从容貌。

2、迢递:远貌。

3、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

译文清沏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赏析一这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

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

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

末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

写景写情并举,于写景中寄寓深情。

层次整齐,景象萧瑟。

赏析二此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安详闲适的心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首联描写诗人归隐嵩山的情景。

清澈的水流环绕着绵延不绝、草木丛生的林地,诗人的车马悠闲地行进,描绘出一派从容自在的景象。

诗人浮宦一生,终于可以辞官归隐,得以享受山林之趣,心情自然是安详闲适的。

“闲闲”一词既刻画出车马徐徐前行的从容,又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颔联紧承“清川带长薄”一句而来,进一步描摹途中景色。

河中水流潺潺,仿佛也似人一般有情意,跟随在诗人左右;林中暮鸟归栖,也好像在和诗人一起结伴而还。

此处移情及景,把流水和暮禽拟人化,写景生动活泼。

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对山林的亲切和归隐的怡然自得之情。

诗人的辞官归隐正如暮禽的倦归一样,此时的诗人超然世外,寄情山林,可谓景中有情,意蕴深远。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

鉴赏诗歌高效素能提升11-1

鉴赏诗歌高效素能提升11-1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官舍竹①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拂”和“侵”。

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

“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

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南吕]阅金经春徐再思紫燕寻旧垒,翠鸳栖暖沙,一处处绿杨堪系马。

他,问前村沽酒家。

秋千下,粉墙边红杏花。

(1)此曲前三句是如何描写春景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曲中的一问一答有何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色彩对比。

燕子紫,鸳鸯翠,杨树绿,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如诗如画。

②动静结合。

紫燕飞来飞去寻找“旧垒”,鸳鸯在暖暖的沙上栖息,一动一静,生趣盎然。

(2)行人问酒家何处有?回答是在那秋千下,有粉色墙红杏花的那家就是。

一问一答,化用杜牧《清明》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形象丰富,情趣盎然,一片春意,跃然纸上。

王维诗十首赏析

王维诗十首赏析

王维诗十首赏析辋川闲居赠裴秀才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这首诗即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

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

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首联写山中秋景。

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

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

“转”和“日”用得巧妙。

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颈联写原野暮色。

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

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

“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

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

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

“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

“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1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点绛唇》原文及赏析1点绛唇·波上清风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古诗简介《点绛唇·波上清风》是北宋词人魏夫人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是一首表现人生聚散匆匆的憾恨之情的词。

上片写清风、明月、画船,这些本来应该是费心悦目的。

但是,词人所面对的却是难堪的别离。

周围的景物虽清新秀丽,纠缠主人公的愁思却拂之不去。

下片就转为直接的愁绪抒发,将人生不如意时的愁苦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整首词用语恰当,语意清新,含蓄隽永,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翻译/译文水上清风徐徐波平浪静,在画船上宴饮话别好友,直到天色傍晚归来之后,日间酒意渐消离恨涌心头。

独自凭栏远望很久很久。

人生欢聚离散来去匆匆,这种离愁别恨年年都有,人人都不堪重回首。

天边云烟迷茫稀疏杨柳,隐隐传来声声芜城更漏。

注释1、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2、残酒:指残留的醉意。

3、独自凭栏久:一个人依凭着栏杆站了很长时间。

4、聚:团聚、相聚。

5、散:离散、分手。

6、回首:回顾、回忆。

7、隐隐:隐约。

8、芜(wú)城:即广陵城,今江苏扬州。

曾在战乱中荒芜,鲍照为之作《芜城赋》,故称芜城。

这里指游人所去的地方。

9、漏:指更漏,古代的报时器。

赏析/鉴赏词的上片由景物引出人物。

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

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杆,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在夜空中的一叶轻舟。

江波、清风、明月、画船,开端并列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就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

值此良宵美景,与意中人联袂共赏,该是何等快意惬怀;然而,其人竟登舟飘然远去,“良辰好景虚设”,令人黯然神伤。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使意脉陡转,气氛骤变,顿时给主人公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

关于保护水的古诗

关于保护水的古诗

关于保护水的古诗有:
风为裳,水为佩。

——李贺《苏小小歌》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秘演《山中》
风淅淅,水淙淙。

——张淑芳《更漏子·秋》
闲来水上踏青阳。

——杨基《浣溪沙·上巳》
山不尽,水无涯。

——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李白《鞠歌行》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郑板桥《泜水》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王建《渡辽水》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沈约《古意诗》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陈霆《踏莎行·晚景》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宋之问《始安秋日》
淋浪淡墨水云乡。

——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芦花千顶水微茫。

——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以上就是关于保护水的古诗,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代: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支离:流离。

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鉴赏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

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

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

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

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明代词萃

明代词萃

明代词萃刘基小重山月满江城秋夜长。

西风吹不断,桂花香。

碧天如水露华凉。

人难见,有泪在罗裳。

何许雁南翔?堪怜一片影,落潇湘。

百年身世费思量。

空回首,故国渐苍茫。

千秋岁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

花有泪,莺无语。

芭蕉心一寸,杨柳丝千缕。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

良会知何许?百杯桑落酒。

三叠阳关句。

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杨基夏初临瘦绿添肥,病红催老,园林昨夜春归。

深院东风,轻罗试着单衣。

雨余门掩斜晖。

看梅梁,乳燕初飞。

荷钱犹小,芭蕉渐长,新竹成围。

何郎粉淡,荀令香销,紫鸾梦远,青鸟书稀。

新愁旧恨,在他红药栏西。

记得当时,水晶帘,一架蔷薇。

有谁知,千山杜鹃,无数莺啼。

高启沁园春雁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

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

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

相呼共宿寒烟,想只在、芦花浅水边。

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陇塞间关。

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

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瞿佑摸鱼子苏堤春晓望西湖、柳烟花雾,楼台非远非近。

苏堤十里笼春晓,山色空濛难认。

风渐顺,忽听得、鸣榔惊起沙鸥阵。

瑶阶露润。

把绣幕布微搴,纱窗半启,未审甚时分。

凭栏处,水影初浮日晕。

游船未许开尽。

卖花声里香尘起,罗帐玉人犹困。

君莫问,君不见、繁华易觉光阴迅。

先寻芳信,怕绿叶成阴。

红英结子,留得异时恨。

张红桥念奴娇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

三叠阳关歌未竟,城上栖乌催别。

一缕情丝,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

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

谩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

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

剪灯帘幕布,相思谁与同说?踏莎行晚景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槎牙老木乌鸢噪。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

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诗歌鉴赏】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原文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原文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原文翻译赏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原文翻译赏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原文【其一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其二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其三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其四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

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其六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其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其八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其九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

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

所居秋草净,正闭小蓬门。

【其十一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

【其十二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其十三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其十四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登余干古县城》全诗翻译赏析

《登余干古县城》全诗翻译赏析

《登余干古县城》全诗翻译赏析第一篇:《登余干古县城》全诗翻译赏析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登:途径。

余干:唐代饶州余干县,今江西余干。

古县城:指唐朝以前建置的余干县城。

齐:一样高。

楚水:先秦古名。

这里指信江。

官舍:官衙。

空:人去楼空。

没(m):淹没,覆盖。

犹:仍然。

参考译文这是一座小小的山城,踞高临水,就象塞上的孤城,恍惚还象先秦时那样,矗立于越国的西边。

它太高了,仿佛跟空中白云一样高;也太荒凉了,似乎亿万斯年就没人来过。

城里空空的,以前的官署早已掩没在秋天茂密的荒草里,唯有城上的女墙还在,但已看不见将士们巡逻的身影,只在夜间听见乌鸦在城头啼叫。

站在城头眺望,平旷的沙地无边无际,令人迷茫;孤零零的夕阳,对着诗人这个远方来客冉冉低落下去,天地显得格外沉寂。

然而无知的鸟儿不懂得这一切,依然飞到这里觅食,朝来暮去。

赏析《登余干古县城》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景抒情而又不拘泥历史事实,为了突出主旨,诗人作了大胆的虚构和想象,诗人在缅怀历史的同时,又通过描绘被贬途中景色,来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

这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它所描绘的山水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的。

荒凉古城,无可赏心悦目,并非欣赏对象,而只是诗人思想的例证,感情的寄托,引人沉思感伤,缅怀历史,鉴照现实。

所以这诗不但在处理题材中有虚构和想象,而且在诗的结构上也突出于表现诗人情怀和自我形象。

诗人满怀忧国忧民的心情,引导人们登临这高险荒凉的古城、空城、荒城、指点人们注意那些足以引为鉴戒的历史遗迹,激发人们感情上共鸣,促使人们思想上深省。

第二篇:《江汉》全诗翻译赏析“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这两句是说,我虽已到暮年,行将“日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好像增添了力量,如病将痊愈一样。

《踏莎行》诗词精选320篇大全集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行》诗词精选320篇大全集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远。

淮南皓⽉冷千⼭,冥冥归去⽆⼈管。

踏莎⾏·雪似梅花宋代: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来旧事⽆⼈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春暮宋代:寇准春⾊将阑,莺声渐⽼,红英落尽青梅⼩。

画堂⼈静⾬蒙蒙,屏⼭半掩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踏莎⾏·碧海⽆波宋代:晏殊碧海⽆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长⽔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闺掩雾。

红笺⼩字凭谁附。

⾼楼⽬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

踏莎⾏·⽉华如⽔清代:纳兰性德⽉华如⽔,波纹似练,⼏簇淡烟衰柳。

塞鸿⼀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瘦。

韵拈风絮,录成⾦⽯,不是舞裙歌袖。

从前负尽扫眉才,⼜担阁镜囊重绣。

踏莎⾏·庚戌中秋后⼆⼣带湖篆冈⼩酌宋代:⾟弃疾夜⽉楼台,秋⾹院宇。

笑吟吟地⼈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

踏莎⾏宋代:欧阳修⾬霁风光,春分天⽓。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双双,⽟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来,⽆⾔敛皱眉⼭翠。

踏莎⾏·祖席离歌宋代: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尘已隔犹回⾯。

居⼈匹马映林嘶,⾏⼈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楼⽬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穷⽆尽是离愁,天涯地⾓寻思遍。

踏莎⾏·情似游丝宋代:周紫芝情似游丝,⼈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溪烟柳万丝垂,⽆因系得兰⾈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如今已是愁⽆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

凭阑总是销魂处。

⽇⾼深院静⽆⼈,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住。

【诗歌鉴赏】杨广《秋思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杨广《秋思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杨广《秋思诗》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杨广《秋思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杨广《秋思诗》原文寒鸦飞数点,流水拖贫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杨广《秋思诗》译者待更新杨广《秋思诗》赏析《秋思诗》隋炀帝杨广的诗词作品,杨广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成为后世诗人模仿之,甚至袭用之,如《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诗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著名词家秦观在名作《满庭芳》词中几乎完全袭用。

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就是袭用的例子。

元代著名词家马致远作有一首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亦是受上述杨广诗句的影响而化出的。

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文哀,帝王有作,与众同波”。

南朝至隋,帝王诗中不并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确就是一种较好的风气。

杨广诗风功不可没。

隋炀帝虽在生活上就是不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学上的确正统的诗人。

他诗中爱好扬州风光之情,歌颂扬州美景之功,当书之,当记之!隋炀帝杨广(569年-68年4月日),一名英,小字阿?,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于隋京师大兴,开皇元年(58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公元6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

《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

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

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村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

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重,后两句描绘出乡村之夜的美景。

诗人通过秋夜的凄清,透露了孤独寂寞的心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参考一下。

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1原文夜泊水村陆游〔宋代〕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译文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想老夫我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

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注释1.夜泊水村:夜间把船停泊在临水的村庄旁。

2.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3.太息:叹气。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勒铭:刻上铭文。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大败匈奴,追击单于至燕然山,班固写了一篇铭文,把铭文刻写在巨石上,记载这次成功。

此句作者借喻自己未能建立战功。

4.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

《晋书》:“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大漠:古瀚海,亦称大碛。

在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之间,西接新疆,四月间狂飙屡起,沙砾飞扬,故号为流沙。

绝大漠:横度大沙漠。

绝,横度,跨越。

5.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

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众人闷闷不乐,相对涕泣。

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见《晋书·王导传》。

6.“一身"句: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7.青:黑色。

再:第二次。

8.记取:记住,记着。

9.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

汀:水边平地,小洲。

鉴赏此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

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但大都从个人遭际出发,境界不高。

七言绝句《村居》赏析

七言绝句《村居》赏析

七言绝句《村居》赏析七言绝句《村居》赏析《村居》是北宋诗人张舜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七言绝句《村居》赏析,希望有所帮助!《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赏析此诗描写农村秋日黄昏之景。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两句,是对村庄的具体描写:农绿水环绕着田,绿竹绕篱笆而植,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了。

通过对这些典型而又独特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农村和平静谧的气氛。

后两句“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则是从村外来描写村居。

这两句诗将薄暮笼罩下的农村景色作了高度的浓缩:夕阳西下,原野上呈现一片金黄色,村子也沐浴在夕照中,显得极其温馨美好。

这时一头牛慢悠悠地沿着小路回村,而牛背上并没有牧童,有的却是一双乌鸦,仿佛是老牛正把他们带回村庄。

“夕阳”二字包含了整个村子以及原野在暮色中呈现出的景色,属于全景镜头。

而老牛回村这一情景则属于一个特写镜头,作者通过对缓缓而归的老牛的刻画,表现出夕阳中的农村宁静和平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

在写作手法上,这两句写景,动中显静,和谐自然。

赏析二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

农家的情况,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

这首诗采用远近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写的手法,提供带有暗示性的画面,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平面。

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

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平静穆的气氛。

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古从军行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蒲桃:今作“葡萄”。

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一、二句是说,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三、四句是说,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敲击的凄厉声,又听到远嫁乌孙国的汉家公主的幽怨的琵琶声。

《淮阳路》唐诗原文及注释

《淮阳路》唐诗原文及注释

《淮阳路》唐诗原文及注释《淮阳路》唐诗原文及注释《淮阳路》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淮阳路》唐诗原文及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介绍】《淮阳路》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38首。

【原文】淮阳路作者:唐·李商隐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

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

昔年尝聚盗,此日颇分兵。

猜贰谁先致,三朝事始平。

【注释】①淮阳:唐郡名,即陈州(今河南淮阳县)。

开成五年深秋,王茂元由朝官出为陈许观察使(治许州,今河南许昌),商隐于其年初冬赴召至陈许幕,这是途经淮阳时所作。

②废营:指淮西方镇吴少诚、吴元济等割据陈蔡时所遗的营垒。

③聚盗:指建中时李希烈、贞元至元和吴元济父子,相继割据叛乱,均骚扰波及陈州境内,故说“聚盗”。

④分兵:指鉴于淮西统帅长期割据,吴元济平后,朝廷析淮西所辖郾城为溵州,属陈许。

其后又撤销淮西彰义军建置,划归忠武军。

⑤猜贰:猜疑背叛,指唐德宗与方镇双方而言。

据《通鉴》,贞元元年,德宗从陆贽所奏,诏“希烈若降,当待以不死”。

二年,陈仙奇毒杀希烈,举淮西降,以为节度。

才数月,诏发其兵于京西防秋。

吴少诚杀仙奇,自为留后,密召防秋兵归。

德宗救李沁、刘玄佐击之,得至蔡者仅四十七人。

少诚悉斩之以闻,缮兵完城,抗拒朝命。

⑥三朝:指德宗、顺宗、宪宗三朝。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写寒鸦的散文诗

写寒鸦的散文诗

写寒鸦的散文诗寒鸦,作为一种常见的鸟类,自古以来便出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

它们的形象既神秘又富有诗意,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载体。

以下是一些写寒鸦的散文诗作品,以及它们的赏析:1.贾岛《忆江南·寒鸦》:诗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这里的寒鸦形象寓意着寂寥与孤独。

枯藤、老树、小桥、流水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画卷,而寒鸦则成为了点睛之笔,增添了画面的深邃与神秘。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在这首诗中,寒鸦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原野上的火焰无法烧尽寒鸦,春风一吹,它们又重新焕发生机。

这种生命力顽强的形象,令人感叹不已。

3.辛弃疾《鹧鸪天·寒鸦》:“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映疏柳,淡月挂黄昏。

岁云暮,客愁新。

叹人生,浮云散尽,扁舟何处寻?”此诗以寒鸦为主题,描绘了寒鸦在流水、孤村、斜阳、淡月等景象中的美丽与哀愁。

诗人借寒鸦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杜甫《月夜忆舍弟》:“戍楼望辽阳,想象边塞风光。

万里寒鸦啼,春风吹不还。

”这里的寒鸦形象展现了边塞风光的荒凉与壮美。

戍楼、辽阳等地标性与寒鸦相结合,凸显了戍卒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与忠诚。

5.苏轼《和子由渔父词》:“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中的寒鸦寓意着隐逸与超脱。

湖水平静,寒鸦在湖面翩翩起舞,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纷繁世界的超然态度。

这些散文诗作品通过描绘寒鸦的形象,展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从寂寥、孤独到坚韧、忠诚,再到超脱、向往,寒鸦在诗人们的笔下演绎着丰富多彩的画卷。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境和审美情趣。

《点绛唇 夜宿临洺驿》《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点绛唇 夜宿临洺驿》《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①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

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

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

②离离,排列密集貌。

③稗,杂草。

晴髻:古代女子的发髻。

1.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

(4分)2.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

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

(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

(2分)2、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

(2分) 【赏析】:此词虽为短调,容量却很大,感慨兴亡的主题借阔大萧瑟之景,表现得极其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此词是写在晴朗的月夜下,作者之所闻所感。

远望中的太行山如蝌蚪那样累累叠叠地排列在眼前;而近处的原野,枯萎的稗草,在月光下如凝霜堆积。

如果说上片直写所见,则下片主要写所感:从历史回忆中着眼。

此地关山,乃兵家必争,战国诸雄,就曾在此反复较量。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

“悲风吼”,此所闻,更加强了所感。

一个“悲”字,表现的显然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既是历史的感慨,更是现实的反映。

“中原黄叶走”,便是历史与现实、象征与写实、整个人生与个人命运的交融一体,写尽从古到今历史风云变化的无常,和个人在此中的无可奈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出自明代陈霆的《踏莎行·晚景》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槎牙老木乌鸢噪。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

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写翻译写赏析分享相关翻译写翻译踏莎行·晚景注释
槎牙:错杂不齐貌。

鸢:俗称鹞鹰。

芙蓉老:荷花凋残。

...
相关赏析写赏析踏莎行·晚景评解
此词题为《晚景》,写景多运化前人诗词中成句,流转自然一如己出,而创意不足。

词中写登楼晚眺,周遭风景在目。

但诗人意不
在赏玩秋光,而在问行人归信。

不意“青山尽处行人少”,遂只得注目于远 ...
作者介绍陈霆陈霆(约1477年-1550年),字声伯,号水南,浙江德清县人。

明朝官员,学者。

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官刑科给事中。

为人耿直。

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弹劾张瑜,被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juview_3709.h tml
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出HH56F>
自先秦宋玉的《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
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风止雨霁,云无所处。

”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

”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

广矣普矣,万物祖矣。

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

”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

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

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

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

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

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上。


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

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

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

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

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

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

股战胁息,安敢妄挚。

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鱣鮪,交积纵横。

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

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

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

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

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
五变四会。

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裖陈皑皑。

磐石险峻,倾崎崖。

巌岖参差,纵横相追。

陬互横啎,背穴偃蹠。

交加累积,重叠增益。

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

炫燿虹蜺,俯视峥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

悠悠忽忽,怊怅自失。

使人心动,无故自恐。

賁育之断,不能为勇。

卒愕异物,不知所出。

纵纵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

状似走兽,或象飞禽。

谲诡奇伟,不可究陈。

上至观侧,地盖底平。

箕踵漫衍,芳草罗生。

秋兰茝蕙,江离载青。

青荃射干,
揭车苞并。

薄草靡靡,聮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

王鴡鸝黄,正冥楚鸠。

秭归思妇,垂鸡高巢。

其鸣喈喈,当年遨游。

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有方之士,羡门高谿。

上成郁林,公乐聚榖。

进纯牺,祷琁室。

醮诸神,礼太一。

传祝已具,言辞已毕。

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

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

于是调讴,令人惏悽,胁息曾。

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

涉莽莽,驰苹苹。

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

何节奄忽,蹄足灑血。

举功先得,获车已实。

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

差时择日,简舆玄服。

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

风起云止,千里而逝。


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

延年益寿千万岁。

写翻译写赏析分享相关翻译写翻译相关赏析写赏析高唐赋鉴赏
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的姊妹篇,两篇赋都是写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爱情故事,但两篇赋的神女形象差别很大。

《高唐赋》中的神女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她自由奔放、大 ...
作者介绍宋玉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

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

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
齐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