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摄影的原则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常用X线投照体位
最近带的几个实习同学总是搞不清骨科开的拍片单需要怎么写拍片体位要求,尤其是需要比较特殊的投照位置但又是值班时常遇到的需要做的拍片检查,所以稍稍收集整理了一下,也再次发贴给大家分享,希望有用。
常用X线投照体位上肢2~5指:正位、侧位、斜位拇指:正位、侧位、斜位手:正位、侧位、斜位腕:正位、侧位、尺偏正位、桡偏正位、半旋前斜位、半旋后斜位腕管:切线位前臂:正位、侧位肘:正位、侧位、内旋斜位、外旋斜位肱骨:正位、侧位、经胸侧位(创伤时)肩肩:正位、内旋正位、轴位、后前“Y”形斜位锁骨:正位、轴位肩胛骨:正位、侧位肩锁关节:不负重正位、负重正位下肢足趾:正位、内旋斜位跖趾关节籽骨切线位足:正位、侧位、内旋斜位跟骨:轴位、侧位踝:正位、侧位、内旋斜位胫腓骨:正位、侧位膝:正位、侧位、内旋斜位、外旋斜位、髁间窝轴位髌骨:正位、轴位股骨:正位、侧位骨盆骨盆:正位、出口位、入口位髋:正位、侧位、经股骨侧位、斜位(蛙式位)骶髂关节:前后斜位髋臼:左前斜位、右前斜位(Judet位)脊柱颈椎:正位、侧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过伸过屈侧位、寰枢椎开口正位颈胸椎侧位(游泳者姿势)胸椎:正位、侧位腰椎:正位、侧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腰骶关节:轴位、侧位骶骨:正位、侧位尾骨:正位、侧位脊柱侧弯:1.常规X线片应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长正、侧位摄片。
2.摄仰卧位侧弯位片(bending film),测定侧弯及旋转可以自行校正的度数. 3.牵引位摄片4.特殊体位的X线片,如Stagnara投射法。
X线投照技术
X线投照技术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X线投照技术摄影位置一上肢(1)手后前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掌面及碗部放暗盒上,第三掌骨头置于胶片中心,手指平行于胶片长轴,各指稍分开。
中心线经第三掌骨头,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指、掌、腕诸骨后前位及拇指斜位影像。
(2)手斜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侧臂伸掌面向下放于暗盒上,然后碗部外旋,是手掌与暗盒成35度角,同事使五指微屈均匀分开,各指尖触暗盒面上。
中心线经第二掌骨头,垂直胶片。
显示部位显示指、掌骨斜位影像。
(3)腕关节后前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呈半握拳状,掌面向下,以便碗部紧靠暗盒,将腕关节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经腕关节垂直胶片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的后前位影像。
(4)腕关节侧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呈半握拳状,尺侧紧靠暗盒,将腕关节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经腕关节垂直胶片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侧位影像(5)尺桡骨前后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掌向上,碗部轻度外旋,使前臂保持正确前后位,前臂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肩部放底,手背与前臂及所包括关节均需紧靠暗盒,胶片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经前臂中心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全部尺、桡骨、肘关节及腕关节。
(6)吃桡骨侧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前臂内收,肘部弯曲约成90°角。
尺骨紧靠暗盒,肩部放底,尽量使上臂与台面接近,胶片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经前臂中心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及上、下邻近关节侧位影像。
(7)肘关节前后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侧上臂前伸,手掌向上,尺骨鹰嘴放于胶片中心,使肘背侧紧靠暗盒,身体稍向患侧倾斜,以使肘部保持正确的前后向,肩部放底,上臂及前臂尽量靠近台面。
中心线经肘部与胶片垂直。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Work hard in everything, everything follows fate!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距离150cm..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中心线:垂直于平板中心;深呼气后曝光..胶片距:90cm8、骨盆前后位片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床;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置于正中线上;下至伸直足尖向上并拢;两侧髂前上棘与床面平行;下缘包括坐骨..中心线: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曝光..9、腰椎前后位片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床;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正中线重合;双髋、膝关节屈曲;足平踏床面;上肢置于身旁;平板上缘包括胸12椎体;下缘包括骶椎..中心线:对准腰3脐上2.5-3cm垂直射入;深呼气后闭气曝光..胶片距:90cm10.腰椎侧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台;两上臂屈曲;向前上举起;抱于头的两侧、髋、膝屈曲;冠状面垂直;棘突后缘置台中线外5cm处;上包胸12;下包上部骶骨..中心线:对准:腰3垂直或者向足侧倾斜5-100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胶片距:90cm.11.腰椎斜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台;身体平直..然后对侧抬高被检侧在下;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呈450角;髋膝屈曲支撑身体;棘突后缘垂直于胶片中线外约4cm处;上包胸12;下包部分骶骨..中心线:对准:腰3垂直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2.胸椎前后位正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仰卧摄影摄影床;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剑突颈静脉切迹;臂下垂置身旁;下肢伸直;上包颈7;下包腰1..中心线:对准胸6胸骨柄切迹至剑突的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3.胸椎侧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床;臂屈曲抱头;膝髋屈曲;冠状面垂直床面;棘突垂线距台面中线外5cm;上包颈7、下包腰1..中心线:对准胸7垂直射入;膈上胸椎深吸气后闭气曝光..膈下胸椎时深呼气后闭气曝光..14.颈椎前后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站立平板前;正中失状面垂直台面;且与台中线垂直.. 27头稍向上仰;听鼻线垂直台面;上包对耳孔;下包颈颈静脉切迹..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0甲状软骨平面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5.颈椎侧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下颌上仰听鼻线与冠状面垂直;两肩尺量下垂;片盒长轴与矢状面平行;上包对耳孔;下至胸骨切迹..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处;颈前后缘中点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16.颈椎斜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俯卧;右前斜时面向左侧旋转;左侧台高;头和身保持统一解剖位置..中心线:向足侧倾角100经甲状软骨平面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7.髋关节前后位正位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患侧股骨沟置台面中心;;平板中线射入..中心线: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下5cm为入射点;垂直射入..造影检查部位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常规需要了解病史;临床诊断及检查目的..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查对姓名;床号等;造影剂名称;浓度;准备好造影用具及压迫器等..造影前拍腹部平片胸10-耻骨联合一张..注射造影剂前令患者解小便;以及压迫..查对药品;浓度、剂量、常用者为泛影葡胺成人用量20-40mg步骤:患者仰卧屈膝;腹部放松;压迫球置耻骨联合上2cm;加压注意压力不要过大;讲清道理;力争患者配合..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快速;一般选择肘静脉;此过程中密切注意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注射完后;根据需要可选5、7、15、30分钟各点片一张;此过程医师需要在场;每片过目;显影满意后即可终止检查;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时间..将药品、剂量、拍片时间记于申请单背面..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后;拍全尿路片..特殊情况;应由当班医生决定;是否加照输尿管片;斜位或侧位片..2、逆行肾盂造影一、膀胱镜检查;输尿管插管由泌尿科操作..二、注射造影剂之前;常规拍腹部平片;明确导管头端所在位置以脊柱为标志描述..三、注入造影剂之前应排气气泡形成假象;缓慢注入;压力不可过高或过量5-10ml;以免剧痛或溢流;影响胶片质量..摄完一张胶片后;立即观察;如不满意;可即时补充注药或换位拍片..四、记录两侧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3、食道钡餐检查一、患者准备:1、吞咽困难者;查前四小时禁饮食..2、疑有喷门病变者;检查当日禁饮食..3、除去有碍透视的衣物及饰品..二、医生准备1、了解病史;尤其是吞咽困难的程度..2、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3、调好钡剂膏状或糊糊状;编码及日期..4、讲明要求;力争配合;消除恐惧..5、调整拍片条件..三、检查方法:1、先作胸腹部透视;注意纵隔、心脏、两肺、横隔及胃泡情况..2、透视与拍片相结合..3、患者口含钡剂站立于造影机上;嘱多次吞钡;注意观察:①钡剂延咽部通过的情况;咽部大小;充盈的对称情况及特征..梨状隐窝的排空情况;多轴位观察..观察钡剂沿胸段食道通过情况;食道的位置、压迹、舒张度、外形改变等..喷门区情况:裂孔随呼吸的变化、膈壶腹段的走形、钡剂入胃的形态、方向及方式..食道各段要正、侧、斜多轴位观察其形状、位置、食道壁有无压迹、轮廓;柔软度及黏膜皱襞等改变..可疑区可再吞钡重复观察;也可大量吞咽稀钡液、呃气等..观察食道充盈情况可取卧位观察..需观察管壁及胃泡时、可服发泡剂;如小苏打3-4g;再服枸橼酸2-3g..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药片片拍片时要注意解剖标志4、胃肠道钡餐一、查前准备:1、钡剂准备:调制钡剂稀糊状;编排号码;给好机器条件..2.扼要了解病史;症状、临床诊断及检查及检查重点要求;有关体征如包块的部位、大小等;作到心中有数;重点观察..若有出血史;应在出血停止五天后为妥..3.了解病人空腹状况;未准备好者可暂缓检查;以免影响准确性..4、去除腰腹部的饰物等..5、准备一包产气粉成品;用10ml温开水咽下..二、检查步骤:透视与拍片相结合..1.嘱患者咽钡一口;放倒检查床令患者左右翻滚2-3次;仰卧位观察胃黏膜及胃壁情况..2.令患者再服钡2-3口;观察胃底充盈度及食道钡剂通行状况..3.府卧位观察胃底黏膜像、胃体及胃窦部充盈像..4.立位并左右斜位观察胃全貌..三: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1、常规胸腹部透视:观察心、肺、纵隔及腹部胃有无潴留有无异常..①膈下有无游离气体、肠道气液平面;结合病史、症状符合空腔脏器穿孔者;钡餐检查是禁忌症..②有无钙化及肿块影;肝脾情况..③胃泡大小、形态有无液平及肿块..④胃肠道有无异常高密度影..⑤以10ml温开水口服产气粉一包成品;大约3g..2、常规造影检查:让患者含一口稀钡约15ml..食道:吞咽一口稀钡;正位自颈段食管下咽部观察钡头;转动体位;多轴位观察..右前斜观察胸腹段;了解钡剂通过情况;管壁、管腔轮廓;舒张度、蠕动、粘膜皱襞等..疑有病变者、待胃、十二指肠查完后;再用稠钡剂作重点检查及拍片..钡剂通过贲门入胃的情况:正常者钡剂入贲门后基本沿胃小弯缘下降散开;贲门黏膜皱襞呈星芒状..若潴留液多时;钡剂呈“飘雪花”状下降;若幽门梗阻胃内残留多时;钡较乱不易附着于黏膜面;勿勉强行检查;应下胃管抽出;再做..注意:“钡流”异常:如贲门部肿块;钡从胃底大弯侧呈分流状或喷射状;贲门狭窄时通过受限;上方食道扩张;钡逆流等..胃:钡剂入胃后沿胃小弯散开;此时把床放在水平位;嘱病人翻滚2-3次;使胃黏膜均匀涂抹;观察胃黏膜正常胃小弯侧黏膜呈与胃小弯平行规则的纵行皱襞、大弯侧稍粗大不规则弯曲或呈锯齿状、胃窦部黏膜呈横、纵行至幽门管呈收集状;钡剂未进入十二指肠前;尽快拍摄黏膜像..再次喝钡两口约30ml;俯卧位观察胃体及胃窦部充盈像;重点观察蠕动波;胃壁柔软度;龛影;充盈缺损等;变换至仰卧位;再次观察胃体、胃窦黏膜以及胃底充盈状况..需看胃窦黏膜;可右侧抬高..注意:此段时间要快;避免十二指肠药物重叠;难以观察..站立喝钡;观察胃全貌;发现问题;重复再次观察..十二指肠:俯卧位十二指肠充盈;观察其蠕动、轮廓分布及走形情况..小肠:可采用连续喝钡;每次间隔5-10分钟;喝钡约300ml;再次观察小肠的充盈、分布、走行、动度;变换体位可观察黏膜状况..5、钡剂灌肠检查①术前准备:检查前2-3天进流食..检查前一天多饮水;术前一晚服缓泻剂番泻叶50g泡水或酚酞0.2g..检查前12小时禁饮食..习惯性便秘或服缓泻剂无效者;于检查前作温水灌肠;直至无粪便排出..②钡剂的配置:70%-80%;250ml钡200g+水200-240ml+食用胶若干;双球囊注气约500-800ml.③方法及步逐:肛门插管;先用液体石蜡油涂抹导管头端;令病人放松;左侧卧位;张口呼吸;从肛门插入;深约10-15cm;变换为仰卧位;头低足高约10-15度..慢慢注入钡剂;乙状结肠充盈后夹管;转动体位观察肠曲..连续灌钡至钡头到达结肠脾屈;注气500-800ml;并嘱患者左侧抬高;利用气体促使钡剂充盈结肠肝曲及升、盲结肠拔管..床位放平;转动病人;使要观察的结肠气钡分布均匀;多轴位观察; 重点观察肠壁的分布、柔软度;黏膜状况等;并进行必要的点片..如行低张造影者;检查前肌肉注射654-210-20ml;步逐同前..T形管造影病人准备:术前作碘过敏试验;阴性者可做..准备20ml注射器一支;50ml注射器一支;76%泛影葡胺10-20ml..给病人讲述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造影剂准备:抽取76%泛影葡胺10ml+生理盐水30ml;即19%泛影葡胺40ml..。
X线投照技术
X线投照技术摄影位置一上肢(1)手后前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掌面及碗部放暗盒上,第三掌骨头置于胶片中心,手指平行于胶片长轴,各指稍分开。
中心线经第三掌骨头,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指、掌、腕诸骨后前位及拇指斜位影像。
(2)手斜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侧臂伸掌面向下放于暗盒上,然后碗部外旋,是手掌与暗盒成35度角,同事使五指微屈均匀分开,各指尖触暗盒面上。
中心线经第二掌骨头,垂直胶片。
显示部位显示指、掌骨斜位影像。
(3)腕关节后前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呈半握拳状,掌面向下,以便碗部紧靠暗盒,将腕关节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经腕关节垂直胶片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的后前位影像。
(4)腕关节侧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呈半握拳状,尺侧紧靠暗盒,将腕关节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经腕关节垂直胶片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侧位影像(5)尺桡骨前后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掌向上,碗部轻度外旋,使前臂保持正确前后位,前臂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肩部放底,手背与前臂及所包括关节均需紧靠暗盒,胶片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经前臂中心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全部尺、桡骨、肘关节及腕关节。
(6)吃桡骨侧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前臂内收,肘部弯曲约成90°角。
尺骨紧靠暗盒,肩部放底,尽量使上臂与台面接近,胶片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经前臂中心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及上、下邻近关节侧位影像。
(7)肘关节前后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侧上臂前伸,手掌向上,尺骨鹰嘴放于胶片中心,使肘背侧紧靠暗盒,身体稍向患侧倾斜,以使肘部保持正确的前后向,肩部放底,上臂及前臂尽量靠近台面。
中心线经肘部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正位及尺、桡骨近端、肱骨远端正位影像。
(8)肘关节侧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肘部弯曲成90°角,手掌呈侧位,拇指在上,肩部放低,上臂与台面接近,幷与胶片长轴平行,肘关节位于胶片正中。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摄影的原则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第4页
骨骼部分
手正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下蹲,手掌紧靠 床面,将第三掌骨头放于照射野中心。各 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全部指、掌、腕骨,尺桡 骨下端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放射科惯用X线投照技术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第1页
序言
医学影像学是由影像诊疗学和影像检验技 术学两大部分所组成。它们是相互联络、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整体。影像检验技术 学是影像诊疗学基础。它担负着影像科首 诊任务,伴随高、精、尖影像设备深入开 发、完善,影像检验技术更显得尤为主要。 今天主要讲一下放射科惯用X线投照技术常 规。
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胫腓骨下端和上 部距骨前后位影像。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第14页
踝关节外侧位
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于床面,
对侧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部 外侧紧靠 床面。膝部用沙袋垫高,足跟摆平,使
踝关节成侧位。将内踝上方1CM处放于照射野中 心,与暗盒垂直。
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1CM处,与床面平行。 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侧位影像,胫腓骨下端相 互重合。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第8页
舟状骨后前位(尺偏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下蹲,前臂伸直,然后将 手掌尽可能偏向尺侧,手掌与床面成20度角,使 舟状骨和它邻接面分开,舟骨就能清楚显示。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与摄影 台垂直,手掌与床面成20度角。而将X线球管 向 肘侧倾斜20度角,也能取得一样效果。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腕部后前位影像,而舟状 骨和它邻接面影像尤为清楚。
放射科X线投照步骤及注意事项
放射科X线投照步骤及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申请单,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明确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
2、确定投照位置,放置好照片标记;
3、做好投照前的准备,除去影响投照部位的衣物,腹部摄影应当清洁灌肠;
4、摆好投照位置,病人肢体放置力求稳定舒适,选择适当的焦——片距,对好中心线;
5、根据投照肢体厚度及患者的年龄、体重情况,选择适当的投照条件;
6、根据投照部位合理选择滤线器和其它滤线设备;
7、投照胸腹部时,应训练病人呼吸和屏气动作;
8、启动机器,调节控制台上各个旋钮,核对表针指示情况。
曝光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机器仪表指针工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机器故障;
9、较复杂的投照,应待照片符合诊断要求后,再让患者离去,出现偏差应及时补照;
10、填写摄影记录和各项投照条件并签名。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范全
第—节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一、上肢X线摄影(一)肘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2.尺骨鹰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紧贴暗盒。
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肘横纹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3.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170°(女多为165°,男多为170°)。
【质控要点】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上髁。
(二)肘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
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间隙,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形重迭显示。
【质控要点】1.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三)肩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
X线摄影体位方向
.
❖ 一、摄影体位方向 ❖ 二、摄影步骤 ❖ 三、十字定位投照法
.
(一)、解剖学姿势
❖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 前。(在摄影工作和阅片、拍片时,无论被 检者处于何种体位,都应依照标准解剖学姿 势作为定位的依据。)
❖ 摆位置 根据摄影部位和检查目的,用标准位 置摆放好,通常将检查部位放置与暗盒中心, 并以最舒适的位置投照,尽量减少被检者的 痛苦
.
❖ 曝光机后期处理 以上步骤完成后,调节校 正控制台上各种曝光条件,然后曝光,投照 完毕后对图像进行黑白、对比度等图像后处 理,根据被检部位等正确裁剪图像大小,并 做好左右标记,最后保存发送至报告台。
❖ 听眦线(OMBL) 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 听鼻线 鼻前棘与外耳孔中点的连线 ❖ 听眉线(SML) 外耳孔点与听眶线垂直的
线。
.
(四)、摄影体位
❖ 包括:立位、坐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斜位 ❖ 右前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朝前倾斜紧贴探测器,射线从左
.
(五)、摄影方向
❖ 矢状方向:前后位(AP);前后位(VD);背腹像 (DV)
❖ 冠状方向:左右向(LR);右左向(RL) ❖ 斜方向:背腹斜方向;腹背斜方向。从足侧向头侧
倾斜角度称为头侧倾斜;反之则为向足斜位。 ❖ 水平方向:X线束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射入被检
部位时,摄影方向称为水平方向。 ❖ 轴方向: X线束与被检者的组织,器官长轴平行或
.
(二)、解剖学的基准线
❖ 垂直线 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 矢状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 前额线 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开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技术标准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注意事项:1、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常规X线投照技术2PDF
常规X线投照技术2 PDF手正斜位手后前位摄片目的概括手骨形态软组织阴影关节和异物等。
为手的常规片。
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一端被检侧腕关节和指伸展手掌向下五指稍分开平放于床面第三掌骨远端置于中心。
中心线单手片垂直摄入第三掌骨远端双手片中心线对胶片中心照片显示为单手及双手掌下正位影象显示2—55掌指骨的正位投影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象腕骨的舟骨为轴位投影豌豆骨与三角骨重叠钩骨的钩突与体部重叠与其他骨的邻接面多有重叠骨皮质与髓质层次分明软质可见轮廓。
手掌下斜位摄片目的用于观察第23掌指骨及其关节的测斜位影象。
因45掌部分重叠45指骨显示为斜位影象故适于观察各掌指骨的背侧皮质。
摄影体位背检侧小指和第五掌骨放在外边内部手掌向内倾斜各指均匀分开稍屈曲是指头尖部触及片盒第三掌骨头在中央。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
照片显示为掌下显示第2—5指骨的外斜影象掌骨基底部有不同程度的重叠背侧内部及掌骨外部的骨皮质呈切线象。
拇指的外斜位象显示其背侧外部及掌侧内部皮质切线位掌指及指间关节有重叠掌碗关节清晰。
若用棉垫支持1—3指呈水平诸及指掌关节斜位象都能显示清晰。
右手食指正侧位示指侧位摄片目的观察第示指骨侧位影象与正位片为相互垂直方向的常规片。
摄影体位患指伸直其余4指屈曲手内旋并外翻使外侧面贴近胶片。
中心线经被检手指的外侧垂直摄入胶片。
照片显示为被检指侧位影象。
右拇趾正侧位拇指正位摄片目的观察拇指及其关节或软组织的正位影象。
摄影体位此位置有两种摆法1掌下正位见手侧位片纸包胶片下垫纱布卷使拇指保持水平。
2掌上正位手内旋并外翻至掌面向上360度将拇指背面平置胶片上。
中心线对准拇指近端垂直射入胶片。
照片显示为拇指正位影象。
拇指侧位摄片目的观察拇指骨及关节改变了解软组织异物在掌面或背面深度摄影体位患者第2—5指屈曲呈半握拳状手背向上拇指外侧向下置纸包胶片上。
中心线经拇指近端垂直射入。
照片显示为拇指及第一掌骨侧位影象。
右腕正侧位腕关节正位摄片目的概括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挠骨远说墓侵使亟诩爸芪碜橹榭龆嘤糜谕氩客馍恕,鄄煨《 ? 榭鲂枭闳? 嗤氩空弧?摄影体位患肢呈半握拳状或伸直小儿账面向下碗部放在在照射野中心用沙袋或其他辅助呀手指及前臂以防止移动。
常见X线摄影体位及其标准影像所见(6)
常见X线摄影体位及其标准影像所见
(6)
【考点1713】肱骨前后位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或对准探测器中心)。
【考点1714】肱骨侧位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或对准探测器中心)。
【考点1715】肱骨侧位标准影像∶①全部肱骨显示在照片中;②肱骨结节相重叠,远端显示肘关节侧位像;③皮肤软组织及骨小梁结构显示清晰;④照片上缘包括肩关节。
【考点1716】肩关节前后正位中心线对准肩脾骨喙突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考点1717】肩关节穿胸侧位中心线对准对侧腋下垂直射入(或对准探测器中心。
【考点1718】肩关节穿胸侧位标准影像∶①肱骨头位于胸腔内显示;②前面不与胸骨重叠,后不与胸椎重叠;③影像对比良好,层次分明。
【考点1719】锁骨后前正位中心线对准锁骨中点垂直射入(或对准探测器中心)。
【考点1720】锁骨后前正位标准影像∶①锁骨正位影像显示有一定曲度;②皮肤软组织及骨小梁结构显示清晰。
【考点1721】肩锁关节后前位中心线对准喙突垂直射入(或对准探测器中心)。
【考点1722】肩锁关节后前位标准影像∶①肩锁关节显示于照片上;②皮肤软组织及骨小梁结构显示清晰。
X线检查技术
脊柱骨
脊柱骨:脊柱的范围大,部位深, 椎体数目多,有生理弯曲存在。摄 影时要注意:①矫正生理弯曲,尽 量减少影像失真;②除第1、2颈椎 外,其他颈椎、胸椎、 腰椎、骶骨
前后位、侧位的位置摆法基本相同, 中心线均取所摄位置的中心;
③下部脊柱摄影前要清除肠内容物及 排尿;④脊柱多采用前后位和侧位, 必要时须加摄斜位片。如外伤、脊椎 病等;⑤拍摄脊柱片时必须深吸气后 曝光;⑥必须用滤线设备吸收散射线。
另外,头颅骨摄影时要用滤线栅,吸收 散射线,提高摄影效果。由于新的检查 技术的出现(CT、MR),使许多传统 的头颅位置不用或少用,如:颌下顶位、 眼眶位、鼻骨、颞骨、乳突、鼻窦的一 些摄影和位置等,本节不再述。
头颅后前位
病人取俯卧位。两肘弯曲,头部正中面 对台面中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该位 置可在眼眶内显示双侧的颞骨岩部和内 听道。
第1和第2颈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此位置能从口腔 中显示寰椎、枢椎和寰枢关节及 齿状突影像。
第3至第7颈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
颈椎侧位
病人取立位。颈部长轴与暗盒长 轴平行,头部向后仰。中心线对 准第4颈椎。
胸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 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胸 骨角—剑突联线中点。
膀胱前后位
病人以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 中线。暗盒上缘与髂骨嵴相齐,下 缘超过耻有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 暗盒中心。
膀胱左、右斜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 线。然后将身体向左或向右倾斜,使 躯干与台面成45°。暗盒上缘与髂骨 嵴相齐,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缘。中 心线对准暗盒中心。
膀胱侧位
摄影位置方法简单,但应用最广, 至今仍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常 规位置是胸部后前位、侧位,心脏 大血管的后前位、侧位和左右前斜 位。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上)
手前后斜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小指和第五掌骨*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
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尺桡骨下1/3互相重叠,桡骨头与尺骨喙突也有重叠现象。
肘关节前后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手掌向上。尺骨鹰嘴突放于暗盒中心,肘部背侧紧*暗盒。肩部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
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肘关节、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的前后位影像。
肩锁关节后前位
位置:患者直立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二臂下垂,两侧肩锁关节对暗盒中线,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纵的中线。患者两手下垂,肩部下垂,锁骨成水平状。
中心线:对准第三胸椎体,与暗盒垂直。
屏气情况:曝光时嘱患者屏气。
显示部位:显示两侧肩锁关节后前位影像。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腕骨、尺桡骨下端与掌骨近端的后前位影像。
腕关节侧位
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手和前臂侧放,将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暗盒。尺骨茎突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腕骨、掌骨近端和尺桡骨下端的侧位影像,但都相互重叠。
显示部位:能清晰显示关节广盂与肱骨头间的间隙。
锁骨后前位
位置: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锁骨中点,对台面或暗盒中线。头部转向对侧,使锁骨与台面*紧。手臂内转,手掌向上。肩部下垂,使肩部与胸锁关节相平,将锁骨中点对暗盒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
• 手前后斜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小指 和第五掌骨靠近床面,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外 转, 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 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
稍有重叠 。 根据病人受伤手指部位不同,选择手的后前
斜还是前后斜。
a
7
• 拇指前后位 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下蹲,前臂伸直,手和前臂 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床面。(2 )患者面对摄影台 下蹲,前臂伸直,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床 面。其他四指 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 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 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 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 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a
2
注意事项
• 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
尽量使肢体贴近探测器,并且与照射野平 行。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 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 高的效果。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 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a
3
• 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
被摄体和探测器为最好的投影方式。与胶 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 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如牙片),利用斜射 线与倾斜中心线可得到相同效果。如颈椎 正位的摄片。
• 显示部位:经位置显示全部趾骨、跖骨和距骨前 面的跗骨(包括舟骨、骰骨和第一、二、三楔骨) 的正位 影像。距骨和跟骨因被胫腓骨下端所重叠 而不能显影。
a
12
• 足前后内斜位 位置:患者坐于摄影台上,两膝弯曲,被检侧足 底部紧靠床面。第三 跖骨底部放于照射野中心, 使照射野中线与足长轴平行。然后将被检侧下肢 内倾,使足底与暗盒约成30~45度角,并用对侧下 肢支撑被检侧膝部。 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足骨和各关节的内斜位影像。
互相重叠。
a
15
• 胫腓骨前后位 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摆 成前后位。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 如病 变局限于一端者,可包括邻近一侧关节,使 小腿长轴与照射野中线平行。 中心线:对准小腿中点,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胫骨、腓骨和邻近关节的前后位 影像。
a
16
• 胫腓骨外侧位 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床面, 对侧髋和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 小腿外缘 紧靠床面。照射野上缘包括膝关节,下 缘包括踝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者,可仅包括 邻近一侧关节。小腿 长轴与照射野长轴中线平行, 足跟稍垫高。 中心线:对准小腿中点,垂直床面。
a
4
骨骼部分
• 手正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下蹲,手掌紧靠 床面,将第三掌骨头放于照射野中心。各 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 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a
5
• 手后前斜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下蹲,将小指和第五掌 骨靠近床面,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内转,使手 掌与床面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 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 有重叠。
a
9
• 尺桡骨前后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手掌向上,背面紧靠床面,前臂长轴须与 照射野长轴平行。照射野上 缘包括肘关节, 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骨和桡骨的前后位影像。
a
10
• 尺桡骨侧位 位置:患者者在摄影台边下蹲,肘部弯曲。 前臂摆成侧位,尺侧紧靠床面,桡侧向上。 肩关节放低,尽量与腕和肘关节相平,这 样可避免前臂移动。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a
1
前言
• 医学影像学是由影像诊断学和影像检查技 术学两大部分所组成。它们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影像检查技 术学是影像诊断学的基础。它担负着影像 科的首诊任务,随着高、精、尖影像设备 的进一步开发、完善,影像检查技术更显 得尤为重要。今天主要讲一下放射科常用X 线投照技术常规。
部距骨的前后位影像。
a
14
• 踝关节外侧位 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于床面, 对侧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部
外侧紧靠 床面。膝部用沙袋垫高,足跟摆平,使 踝关节成侧位。将内踝上方1CM处放于照射野中心, 与暗盒垂直。 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1CM处,与床面平行。 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的侧位影像,胫腓骨下端
•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胫骨和邻近关节的侧位影 像。
a
17
• 髌骨轴位(俯卧位) 位置: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被 检侧膝部尽量弯曲,并嘱患者用被检侧 的手拉住 小腿。大腿长轴与照射野中线平行。 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通过髌骨和股骨间的关 节间隙,射入照射野中心。 显示部位:显示髌骨和股骨的关节面和髌骨的轴 位影像。
•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尺桡骨 下1/3互相重叠,桡骨头与尺骨喙突也有重 叠现象。
a
11
• 足前后位 位置:患者坐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或弯曲。 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紧靠床面。照射野上缘 包括足趾 ,下缘包括足跟。第三跖骨底部放于照 射野中心,并使照射野与足底部长轴平行。 中心线:(1)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床面垂直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 舟状骨后前位(尺偏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下蹲,前臂伸直,然后将 手掌尽量偏向尺侧,手掌与床面成20度角,使舟 状骨和它的邻接面分开,舟骨就能清晰显示。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与摄影 台垂直,手掌与床面成20度角。而将X线球管 向 肘侧倾斜20度角,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腕部的后前位影像,而舟 状骨和它的邻接面影像尤为清晰。
足外斜位主要用于观察足骰骨的影像,一般很少 拍。
a
13
• 踝关节前后位 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膝 部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将踝关节(即 胫骨内踝上方1CM处) 放于照射野中心。足 尖前倾,足第二趾垂线垂直床面,小腿长
轴与照射野中线平行。 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联线上方1CM处,与床 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胫腓骨下端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