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7.25•【字号】浙政办发〔2016〕83号•【施行日期】2016.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8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25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迈向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决胜阶段(一)形势与需求。
十二五"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紧紧围绕破解科技创新"四不"问题,深入开展"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6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2位。
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首次突破千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倍;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78%提高到2.36%;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保持全国前列。
浙江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中央1号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6〕132号)和《浙江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浙科发农〔2016〕105号)精神,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科技型企业,补齐农业科技短板,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场需求、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合力推进”的原则,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建立一批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企业技术研发机构。
主要任务是:(一)引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应把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补强创新短板、促进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开展科技攻关,提升农业产业创新能力。
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推动行业共同进步。
(二)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型企业.通过开展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开发,不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涉农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使农业科技型企业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
- 1 -(三)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通过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引导高层次人才、团队、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向农业科技企业集聚,有效聚焦重点、集成资源、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起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条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将以大农业产业为支持方向,以延伸做强农业全产业链为目标,重点支持以下领域技术创新及产业化:(一)现代种业。
(二)十大农业主导产业。
(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
(四)现代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设施。
(五)营养健康食品开发与保鲜物流。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农业生物产业.(八)跨界融合农业。
第二章评审第四条坚持企业自愿申报原则,由企业负责填报《浙江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申报书》(附件1)、《浙江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实施方案》(附件2)等申报材料。
十三五规划思路
十三五规划思路一、背景介绍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是指从2016年到2020年的国家发展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重要发展纲领。
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和目标。
二、发展思路1. 创新驱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d in China”的转变。
2. 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4. 人民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主要目标1. 经济增长:实现年均经济增长率在6.5%左右,提高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
2. 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3. 环境保护: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4.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信息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水平。
5. 教育和人力资源: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6. 医疗卫生: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人民的健康水平。
7. 农业农村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8. 城镇化: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具体措施1. 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
3. 加强对外开放,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4.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
5.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配置。
6. 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7.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
2022年浙江省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科技行动计划
浙江省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科技行动计划(2018-2022)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以创新驱动浙江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意见》, 以及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等重要部署, 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 以产业兴旺为主攻方向,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攀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农村生态宜居支撑、农业农村富民强县、农业农村科技型人才培育”六大科技强农惠民工程和四大保障措施。
到2022年底, 实施省级重点科技项目500项, 培育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30家, 打造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0家, 建设星创天地100家。
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 农业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农村生态宜居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科技富民成效更加显著, 涉农科技型人才队伍更加壮大, 为全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有效推进农产品供给和农业生产方式结构性调整, 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攀高工程, 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以农业科技成果源头供给结构性调整为主线, 每年布局实施100项左右省级重点科技项目, 获取一批前瞻性、颠覆性、创新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 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1. 稳定支持农业新品种选育。
以“高效生态、进口替代、特色优势、优质功能”为目标, 推动农产品源头供给结构性调整。
围绕水稻、旱粮和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油茶、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 布局9大农业新品种选育协作组, 每年稳定支持育种专项课题, 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挖掘利用与优异育种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商业化育种模式、农业新品种选育资源数字化监管系统研究, 努力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低耗和广适性、专用性、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业新品种。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十三五”规划是指中国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的国家发展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等。
在这期间,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确定了一系列重点项目。
一、创新驱动型国家建设: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中心、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等。
2. 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
3. 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水务、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
2. 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
3. 城市综合配套改造:提升城市的市容市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技术和机械化生产。
2. 改善农村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用水、用电、用气等基础设施。
3.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四、生态文明建设:1.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2.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 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五、社会民生建设: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2. 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建设。
3.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资源配置。
“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涵盖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
通过实施这些项目,中国将能够建设更加繁荣、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淳安县“十三五”规划
老旧小区改造
对县城内老旧小区进行全 面改造,包括建筑立面、 绿化、道路、停车设施等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和修缮,传承和弘扬传统 文化。
城市风貌规划
制定城市风貌规划,塑造 具有淳安特色的城市形象 。
美丽乡村建设
村庄整治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清理垃圾、污水、违章建筑 等,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农房改造
推进农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 村生活品质。
乡村旅游发展
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 入。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
01
建设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桥梁、隧道等,提高交
通便捷性。
市政设施
02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提高城
市承载能力。
信息设施
05
CATALOGUE
环境与生态保护
环境污染治理
废水治理
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废水处理达标后 再排放。
废气治理
对燃煤、工业废气等开展综合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固体废弃物治理
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减少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修复与保护
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
02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淳安县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规划
实施,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的发展格局。
03
加强资金监管
淳安县政府应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规划实施的资金使用效益和
安全。
07CATALOGUE Nhomakorabea结语“十三五”规划的意义
规划意义
淳安县的“十三五”规划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规划,旨在指导该县在 未来五年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十三五的规划
十三五的规划十三五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了中国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为目标。
以下是对十三五规划的简要概述:一、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左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增加;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显加强。
二、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中国将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市场化改革,实现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市场竞争。
三、创新能力提升:中国将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四、节能环保:中国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特别是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修复,推进绿色发展。
五、农业发展:中国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实现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六、城乡发展:中国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民就业创业。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七、改革开放: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总之,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在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提升、节能环保、农业发展、城乡发展和改革开放等方面,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
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涉及多个重点领域,其中涉及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业技术等多方面的课题。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课题: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该课题旨在通过研发和示范一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关键技术,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的环境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其中包括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面源污染物减排技术、生态农业模式等。
2.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该课题以创新为核心,旨在推进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其中包括农业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等。
同时,该课题还将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科技的社会经济效益。
3. 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该课题旨在加强对中国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推进农村发展的规划和实施。
其中包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等。
同时,该课题还将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农民收入提高等问题。
4. 农村电商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该课题旨在积极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通过研发和示范一批关键技术,提高农村电商的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其中包括物流、支付、智慧农业等关键技术。
5. 农业规模经营改革该课题旨在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改革,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其中包括聚合化经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细化管理等。
通过规模经营改革,逐步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 特色农业优质粮食生产与产业发展该课题旨在推进特色农业和优质粮食生产,通过研发和示范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益。
其中包括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有机食品生产等关键技术。
7. 农村人口发展与管理该课题旨在推进农村人口的发展和管理,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人口支持。
其中包括农村人口结构与规划、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培训、农村妇女和儿童等问题。
通过研究农村人口问题,帮助实现中国农民的合理发展和幸福生活。
以上是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一些重要课题,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帮助提高中国农业的生产力和质量,推进中国农村的发展,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
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在中国,国家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每五年都会制定一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被称为“五年规划”。
这些规划旨在指导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规划”是指2016年至2020年的国家发展规划。
该规划的重点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将介绍关于十三五规划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十三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并对规划所涉及的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有关当前国家发展的见解和建议。
二、经济结构调整1. 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农业和农村发展被视为国家的重要任务。
我们调查了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显示,在十三五期间,农业生产规模有所增加,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足。
2. 工业转型升级工业转型升级是十三五规划的另一重点领域。
我们对一些关键产业进行了调查,包括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
结果显示,在十三五期间,这些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所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也较快。
三、创新驱动发展1. 科技创新在十三五规划中,科技创新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们调查了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科技研发情况。
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科技研发投入有所增加,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有所提高。
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化方面仍存在差距。
2.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发展的一大亮点。
我们调查了艺术、设计、娱乐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可持续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可持续发展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们调查了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生态建设仍面临困难和挑战。
农业十三五规划
农业十三五规划农业十三五规划是指2016年至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制定的农业发展规划,旨在加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是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
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结构,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转变。
农业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包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
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
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强农业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从依靠资源投入和要素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转变。
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提高灌溉设施建设水平,保障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水资源供应。
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
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与农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性。
总体来说,农业十三五规划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并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1.09•【文号】农科教发〔2017〕2号•【施行日期】2017.0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农科教发〔201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农业部编制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经农业部2017年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2017年1月9日“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部署,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2012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各地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创新机制、建立制度、健全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发展成效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
随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一批高素质的青年农民正在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企业骨干,一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催生一批新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是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该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以下是关于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的一篇700字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也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保障国家的食品安全。
为此,国家制定了《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首先,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农业将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将实现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
同时,农业科技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将有所提高。
这对于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和品种单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规划还明确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规划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运输、仓储和物流能力的目标,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体系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
再次,规划重点关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加强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举措。
通过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最后,规划还明确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规划提出了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要举措。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解决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通过农业产业的优化和提升,带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之,《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整体战略和重要举措。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攻坚期。
为明确“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重点,进一步夯实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根据**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对接上级主管部门规划,制定《**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现实背景“十二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旅游兴市、城市发展、产业支撑总体工作布局的突出位置,深入贯彻“一核一极三区三基地”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我市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建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药材、生姜产业两个“**第一市”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强力抓好城郊商品蔬菜生产,奋力推进特色水果向“一村一品”发展,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成功争创**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2015年,粮食总产万吨,油料总产万吨,种植中药材万亩,生姜万亩,建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场镇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水果万亩;初步形成东北部低山区中药材、生姜基地,东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优质粮油基地,中部浅丘区商品蔬菜和特色水果基地三大板块;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种植业基地面积万亩。
——新型主体快速成长。
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到2015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家,其中省级重点家、**市级家,产值过亿元的家,农民专合社家,家庭农场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个,带动农户万户,联结基地万亩;农产品初加工以上,精深加工以上。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到2015年底,土地流转面积达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
十三五规划思路
十三五规划思路十三五规划思路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2016年至2020年的国家发展规划。
该规划旨在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经济发展思路: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二、社会发展思路:1. 推进人口和就业优先发展: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加强就业创业支持,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2.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
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路:1. 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2.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 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四、农业农村发展思路:1. 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2.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五、城镇化发展思路:1. 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协调,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
解读“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第九篇
解读“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第九篇本人有幸作为学员之一再次走进自认教室,聆听了浙江大学及浙江省规划设计单位教授的讲演,为期一周的学习和考察,让本人深受启发和教育,联系我县农业发展实际,谈谈几点感受。
一、要认清“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特点,谱写好“十三五”时期三农组织工作新篇章。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所谓的新常态,农业也展现出新阶段、全新常态下发展特点。
表现为农民投资回报率生产经营性收入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比例进一步下降;农业发展呈现降速趋势,呈现“两板(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的天花板和农业生产成本的地砖)效应”;农业发展由“十二五”时期追求“量”的扩张转向“十三五”时期既要求有很强的“量”又要求有较高水平的“质”,这种“质”的要求体现在农产品内在质量和安全的高度统一、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协调;农业发展约束因素增多,尤其是耕地资源刚性减少造成不能通过增加种养总规模持续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农业进步更加倚赖更加科技支撑,科技高科技将成为农业腾飞的翅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下一阶段加大,农业交通网络会大大改善农业等。
可见,“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战略是挑战和机遇并存,面对这些巨大变化和挑战,我们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加快转变农业的产业发展方式,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做好“三农”新文章,为实现“三全”目标打好基础。
二、“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范数要符合合肥市城郊型农业定位和肥西县域扶贫开发发展五大功能性分区总体规划要求,做到上下相通、左右相融。
根据合肥市农业小城镇经济发展规划和我县“主城融合、中间突破、两翼保护、西北控制”发展空间布局,未来5年,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行点面结合的结构调整计划,依托肥西县的自然资源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沿湖环山产业区、近城都市服务型、远郊农产品保障型的农业金融板块,推行一产、二产、三产高度融合发展,走一条高效、环保、安全、现代化的农业健康发展道路。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十四五”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作为中国特色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科技支撑,现就《“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印发如下:一、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定位,实行“现代农业、扶贫强农、乡村振兴”三个统筹一体发展战略,建设新时代新形象的现代化农业,坚定精准扶贫新思路,形成可持续农村发展新格局,实现农业绿色现代化。
二、认真落实国家“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和“两高一定”战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业部门科技服务网络,加大农药等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三、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优化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节水灌溉、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等公共产业体系,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广农业现代化装备和先进农业科技,开展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实践。
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抓好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大力推动转移计划、农业科技竞赛和新型实践教育,发挥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国家科技工程作用,强化科技项目实施、成果转化和创新应用,实施科学技术成果转移院士专家工作站改造升级计划,创新示范区科技转化服务机制,推进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五、加大政策扶持投入,实施“十四五”科技发展要求,落实“十三五”实施政策体系,支持地方扩大农业农村科技投资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新开展试点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农业农村科技示范推广应用。
六、增强干部农业素质,加大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重点院校实施农业农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开展“支招百村”等形式,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宣传和推广教育,扶持农民增收上市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希望各部门加强领导、重视组织保障,统筹协调,落实落实,真正把我国的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提高到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与要求,明确“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一)发展现状“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5%,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农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取得新成果,支撑粮食连年增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带动农业产业不断升级。
农业资源环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科技创业积极推进。
城镇化与农村民生科技逐步强化,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发展需求21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已进入了一个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新时期。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加速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变革与升级,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农业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迈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挑战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
——保障粮食和农产品有效供给,需要持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我国粮食已实现连续八年增产,但产需矛盾依然突出,同时还面临水土资源紧缺、生产成本提高、气候变化异常等严峻问题。
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引言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规划的背景、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二、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资源环境压力、市场需求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种植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旨在推动种植业的现代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1. 提高种植业总体效益:到2020年,种植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6%。
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业。
3.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种植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种植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
4.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大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力度,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
5.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四、重点任务1. 提高农作物品种质量:加大对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发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种植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5.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大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的力度,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2023年“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农业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十二五”现代农业改革提速。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进展要求更加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量的冲突更加突出,要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加快转变农业进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平安、资源节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关于我国现代农业进展阶段推断1、“十三五”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进展阶段。
浙江高校卫龙宝课题组将我国的现代农业进展阶段划分为: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应处于基本实现阶段的初期,这个时期以进展绿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作物品质结构和农业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院胡志全课题组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进展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全面实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依据世界现代农业进展规律推断,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政策支撑等条件作用下,“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进展阶段。
2、区域不均衡将滞缓我国现代农业进展进程。
胡志全课题组通过测算发觉,我国省际间现代农业进展水平差距明显,由于差距过大,“十三五”期间,区域不均衡将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进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冲突突出,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我国居民人均大米、小麦等谷物消费从20世纪九十年月后期就开头呈下降趋势,而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占食物消费的比例持续快速增长。
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牛羊肉、奶类、优质高端苹果等高品质产品供需冲突加剧。
“十三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是,重点保口粮,统筹兼顾棉油糖、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生产,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进展草牧业,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农牧结合、粮经饲兼顾,努力提升大中城市的“菜篮子”产品自给力量。
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拉开十三五规划的帷幕,我们农业农村局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农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围绕“三农”问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现代化,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在农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下,我们的工作是实现“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区域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提升农民收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为此,我们明确了具体的任务目标:1. 实现“三农”问题全面解决,确保农民的有底气、有尊严、有安全感。
2. 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
3.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扩大农业调结构、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果。
4. 加快农村经济区域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经济转型。
5. 提升农民收入,扩大农民群众受益面。
6.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我们积极贯彻国家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按照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 “三农”问题明显改善在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进一步缩小,公路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2. 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效果显著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土地整备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初步成型。
3. 农村产业发展成果显著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4. 农村经济区域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农村经济区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果不断显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省率先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引领农业发展的能力,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浙江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需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为“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双双提升。
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成果转化率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62%、59%和97%;选育具有新品种保护权和生产技术标准的新品种(系)180个,其中100多个成为生产主导品种。
农业传统产业、农业高新产业快速发展。
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升至67%,多个产业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粮食种植面积、单产与总产量均保持稳定;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与物流技术装备、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设施农业、蓝色(海洋)农业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正加速形成。
农业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政策更加健全。
涉农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不断深化,农业高新园区、涉农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等农业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与农村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和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显著。
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发生重大变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浙江省提前迈入依靠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出现新的趋势。
农业科技孕育新的突破。
前沿基础性研究正在加速推进,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正在广泛展开,科技创新将深度融合并广泛渗透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四化同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导力量。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生态环境技术、纳米科技和新材料等领域的突破将催生一大批农业新业态,形成竞争新优势。
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成为当务之急。
农业产业面临重大变革。
农业生产从单功能、低效益和高资源依存型向多功能、高效益和高科技依托型转型。
农业领域从农产品生产向食品营养与健康、动植物生物医药、生物质能源与生物基材料、微生物资源应用、智能化海洋农业技术与装备、农业工程与装备等拓展。
农业的使命从保障食物安全向缓解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优美环境等延伸。
农村经济进入崭新阶段。
传统农村进入新型城镇化(中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协同推进期。
传统农民进入城镇市民转换期。
经营主体向集约化、规模化、商业化的新型经营主体转变。
生产主体向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农民转变。
生产方式向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转变。
随着浙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推进,对农业科技要求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
一是确保资源有效供给的科技需求。
全省耕地、能源和水等资源有限,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自给率下降,主要农产品刚性需求压力长期存在,迫切需要在紧缺耕地资源替代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二是确保补齐农业短板的需求。
浙江农业发展存在产业链短、附加值和比较效益低、农业企业和园区创新基础条件较差、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科技素质不高等短板,迫切需要在提高农业企业和园区的创新能力、支撑产业链拓展和跨界融合、提高从业者素质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确保绿色生态发展的科技需求。
农业生产仍然大量依靠农药化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偏低,未来发展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有增无减,加快推进“五水共治”和建设“美丽乡村”,迫切需要在农业农村生态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四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科技需求。
农业GDP占全省GDP比重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人力成本大幅增加,农业发展面临新旧动力转换等问题,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创新环境营造上有新的突破。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落实资金链为途径,以突破农业短板和支撑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构建创新要素有效配置、创新效率显著提升、创新成果快速转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转化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管理体系,为在国内率先进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创新驱动力。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需求导向。
围绕满足需求和引领需求两个层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系统部署,准确把握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依靠科技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抓手,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占领农业科技制高点。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
遵循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研究的科学发展规律,注重农业科技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十一五”和“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进行延续、拓展和深化。
三是坚持开放协同。
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全球视野谋划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推进创新要素跨界流动,打造全方位农业科技开放协同格局。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公共服务,营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创新生态,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农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我省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建成支撑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创新主体更加强大。
建立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体系。
建立以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战略联盟为主体,应用为主的产业创新体系。
建立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以转化推广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
培育一批研发实力、产业规模与竞争能力位居国内前列的农业创新领军企业,培育600家以上农业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大量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大量涌现。
通过组织实施农业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等,在农业新品种、生态农业、现代农机装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跨界融合农业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获得并转化推广一批具有颠覆性或拐点性意义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全省农业知识产权拥有量年均增长10%以上。
——支撑产业转型绩效明显。
基于我省农业主导产业和大力培育的新兴产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体系、涉农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专业农技推广体系,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达到30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力争达1000亿元,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
——创新创业环境显著改善。
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农业产业政策基本形成,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星创天地”等的支撑与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帮扶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基本形成科技资源向基层、向产业集聚的创新创业良好局面。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事关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公益性、战略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产品等需求,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研究等项目,获取一批颠覆性的、拐点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技术成果,实现农业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农业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带动引领浙江农业科技实现新跨越,再创农业产业新优势,推动农业科技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一)加强农业新品种选育,占据种业发展制高点围绕粮食和农业主导产业,按照种质创新、基因挖掘、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科技创新链条,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品种创制与示范应用等方面,开展全产业链育种协作攻关。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良种供应保障能力。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新品种选育,建立主要农林产品有效供给的科技支撑体系。
(二)加强生态农业创新,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围绕我省绿色农业强省发展的目标,针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开展农业生产系统建构与平衡机理研究,重点支持农田面源污染与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和生态高效种养殖技术研究、化肥减量与替代增效技术和农药减施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实施渔场修复振兴技术研究与模式创新,推动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和渔业生态发展,加快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体系。
(三)加强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效率低、投入粗放、综合生产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开展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等研发,构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智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满足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机械装备的紧迫需求。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究,支撑农业安全生产新体系针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要求,重点支持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农产品追踪溯源技术、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等研究,推进绿色环保“三药五剂”和肥料开发,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五)加强营养健康食品开发与保鲜物流技术研究,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新需求针对食品产业科技支撑与未来发展需求,按照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总体思路,加强营养健康食品研发理论和创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满足特殊膳食和特殊工作环境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实现营养健康食品的产业化开发和跨越式发展,全面惠及人民大众。
(六)加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拓展农业产业新空间针对我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的提质增效、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增值加工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重点支持大宗农产品加工利用技术、农业生物资源高效转化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等研究,建立农业生物制造科技支撑体系。
(七)加强农业跨界融合技术研究,催生现代农业新业态按照“系统化设计、一体化布局、阶段性安排和持续性推进”的思路,充分运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技术成果,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农产品物流等模式创新,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四、加快农业成果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紧紧围绕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全方位破除制度障碍,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通过成果转化让科技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