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成功举办
最新-做一个幸福的法大人——中国政法大学黄进校长的毕业典礼致辞 精品
![最新-做一个幸福的法大人——中国政法大学黄进校长的毕业典礼致辞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e2b8a4e1ed9ad51f01df243.png)
做一个幸福的法大人——中国政法大学黄进校长的毕业典礼致辞做一个幸福的法大人——校长黄进在中国政法大学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以天下为会堂,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同学们,你们是我来法大担任校长后迎进来的第一届研究生,又是法大建校60周年的毕业生,我们共同度过了三年时光,我们有特别的联系和感情,看到你们完成学业,顺利毕业,获得学位,我和你们一样,感到非常非常的高兴。
首先,我代表学校和学校的全体老师,对大家表示最真诚、最热烈的祝贺!同学们,在这依依不舍、挥手告别的时刻,我想起了一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现代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我校已故教师、当代著名诗人海子的代表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人对幸福的向往。
今天,籍此诗句,我想与大家谈一谈这个时尚而又经典的话题——那就是幸福,作为对全体毕业研究生和全校师生的祝福与期望,祝福大家一生一世与幸福永远伴随,希望大家成为幸福的法大人。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法律制定,以及社会的变革。
的确,我们无论是对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追求,还是对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的追求,抑或是对财富与爱情的追求,其终极意义都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
9!#"&当下中国,幸福感缺失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事实上在我国,幸福,已经超越了个人精神感受层面,进入到了国家公共政策领域,一些机构甚至推出了城市幸福指数排行榜,其内容涉及到城市建设、生态安全、经济转型、公共政策等等,幸福公民的内容也包括物质生活水平、身体健康、家庭和谐、自我价值实现等等。
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给幸福下定义。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坐在宝马车里哭就比坐在自行车上笑幸福吗?留在国家中央机关就比扎根西部服务基层幸福吗?做颠倒红尘的富律师就比做儿童公益的穷律师幸福吗?这些都不尽然。
人大法学院举行“法硕脱产班校友毕业10周年”返校活动
![人大法学院举行“法硕脱产班校友毕业10周年”返校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0bd8e2010661ed9ad51f3af.png)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举行“法硕脱产班校友毕业10周年”返校活动8月13日下午, 1999级法硕脱产班校友毕业10周年返校活动在明德法学楼601会议室隆重举行。
99级法硕脱产班50位校友和我院党委书记林嘉教授、校友工作委员会主任韩玉胜教授、副主任王宗玉副教授、99级法硕脱产班班主任周珂教授、任课老师何家弘教授、张曙光副教授、院办副主任路磊、院校友办主任曹爱莲等参加了欢迎活动。
校友工作委员会主任韩玉胜教授主持会议。
会上,院党委书记林嘉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法学院的近况和发展规划。
她希望99级法硕脱产班校友与学院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更加关心法学院的发展;学院也会一如既往地为校友们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师生情分,源远流长,学脉相承,师生永继。
希望97级本科校友常回来看看,学院始终关注并期待同学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祝愿全体同学幸福快乐!99级法硕脱产班班长余涛向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筹备过程。
王晓斌代表99级法硕脱产班发言。
与会全体校友分别介绍自己10年来的发展情况。
何家弘教授、周珂教授、张曙光副教授等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师生座谈其乐融融。
99级法硕脱产班校友毕业十年后重返母校,亲耳聆听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倍觉感慨和亲切。
同学们一致认为,正因为在校学习时得到法学院众多恩师的辛勤培育,受到母校优秀文化积淀的良好熏陶,才使毕业后的十年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机会作出成绩,有能力报效祖国。
我们要谨记老师的嘱托,为母校争光。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愿以多种形式,为师弟师妹们的成长出力。
祝愿法学院蓬勃发展,祝愿老师们幸福康健!99级法硕脱产班校友还向法学院赠送了礼品并参观了法学院图书馆、陈列室。
人大法学院毕业生在法学院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人大法学院毕业生在法学院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https://img.taocdn.com/s3/m/5e61ee2d87c24028915fc3fe.png)
人大法学院毕业生在法学院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2015届知识产权法学硕士毕业生庄智博,非常荣幸今天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近来,正如大家所知,我国股市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牛”之后,遭遇了强烈震荡。
但六月的校园中,“毕业季”板块有一支叫“不想说再见”的情绪股却依然持续走俏。
尽管随着“毕业典礼”、“图书馆停止借阅”、“离校手续办理”等诸多“利空”消息的传来,但此情绪股依然早早涨停。
截止今天下午3点学位授予仪式进行时,即便该股早已无法“成交”,依然有数不尽的同学用骊歌、用泪水在大量“买入”,因为,我们真的不想说再见!毕业,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可能只是不同学籍身份的转换,金秋九月又将重回法学院的怀抱,既能继续聆听男神女神老师们的教诲,汲取各式各样的知识;又能继续关怀一批又一批豆蔻初开的师弟师妹,给予他们各式各样的爱。
这些美好的期待兴许可以安抚一下毕业的伤感。
但对于大部分的同学,包括我自己在内,今天的拨穗正冠,却意味着明天的真正离开。
站在毕业的路口回首来路,有些印记却是挥之不去,历久弥新的。
犹记得2012年9月,我带着录取通知书,满心期待来到人大。
一路上我望着录取通知书上明德楼水印的背景,心中的神圣感犹然而生。
但报到当天,我却“误入”人大东门,我看着通知书上的雄伟壮阔的明德楼,再看看在秋风中凌乱的东风楼,那感觉,也是醉了。
问得路人方知,欲达明德法学楼,还得一路西行。
我听罢笑对,看是西行“取经”来了。
随后不久的开学典礼上,似曾相识的此情此景,在这个舞台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法学院的老师们,听到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犹如梦想照进现实,为自己能加入到这样的法学院而倍感光荣。
然而,田宏杰老师在随后发言中一句“加入人大法学院并不意味着就成为了人大法律人”,并以“如何成为真正的人大法律人”为题为我们上了第一堂课。
那一刻,我才切身体会到,人大法律人学的不仅仅是法律,更是一种担当。
人大法学院校友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暨抗击雾霾研讨会成功举办
![人大法学院校友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暨抗击雾霾研讨会成功举办](https://img.taocdn.com/s3/m/0c006bcb5022aaea998f0fc2.png)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校友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
年暨抗击雾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年2月28日,庆祝北京陈律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暨抗击雾霾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人大法学院院长韩教授、海淀区律协会长张律师、北京市人大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人大法学院史教授、北京李晓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律师到会祝贺并致贺词。
陈律师做了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十年工作总结,并宣布了新的专家顾问名单。
会上,张栩月小朋友代表38位中小学生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坐公共交通上下学;人大法学院经济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海放教授发出倡议“依法治霾”;科学家代表白彤霞老师发出倡议“加强科研、绿色生活”;爱故乡促进会秘书长黄志友倡议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归农创业;北京雄才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亮倡议北京周边农村燃烧清洁煤。
会议并举行了庄严的授剑仪式:韩院长、张会长、史教授、刘老师、陈律师分别向五位倡议者授“抗击雾霾越王剑”。
会议的第三单元研讨环节,煤科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战略研究所任所长和环保部环评司丰研究员分别谈了清洁燃煤技术和雾霾问题。
陈律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校友,2003级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知名公益律师,积极探索民间公益律师和公益诉讼之路,长期从事环境和动物保护、小区业主维权、教育医疗、劳工保护等公益诉讼,2009年入选LAW FIRM 50:中国十大公益律师。
法学会十周年庆典讲稿
![法学会十周年庆典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858314a2161479171128c4.pn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社团同仁:大家晚上好!首先,受诸位老会长、老干事和老会员的委托,向法学会成立十周年表示深深的祝福,并真诚的感谢第十届全体会员所付出的努力,你们辛苦了!不知不觉,法学会已经迎来了她十周岁的生日,而我也伴随着法学会走过了三个春秋。
在法学会这个大家庭中,因为缘分,我们从不期而遇变成了流水知音;因为信念,我们同舟共济,堪称风雨故人。
我们因法学会而结缘,这些年,我们见证了法学会的成长,我们实现了法学会从三星级向四星级的跨越,我们也将永远铭记法学会蝉联十佳社团殊荣的光辉时刻。
虽然已经离开了法学会,但是我依然常常会回忆起在这个地方的种种美好的记忆和非凡的快乐,也会时常想起那时经常挂在嘴上,响在耳边的“法扬校园,律动青春”。
时间在一年一年的过去,法学会在一年一年的成长,细数法学会走来的这十年时光里,每一届都留下了社团人恣意挥洒热情的足迹,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着别人说,这里有我们的青春。
十年的历程,法学会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独挡一面的人才,大家的努力为法学会带了发展,使之跻身南航社团的前列,而今天我们所祝福的不仅有法学会十周岁的生日,我们更加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从法学会走出去,为自己带来一份好前程,并在成功之际为法学会带来更多的支持。
在很多高校中,许多学生社团前十年与后十年的发展截然不同,十年是一个转折。
过来人都知道,法学会探索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是在无数次的挫折中积累起来的,而当下的法学会成员必然也承载了更多的责任,社团之路漫漫,你辈当奋起求之:法学会需要你们去传承长久以来的优秀传统;需要你们针对新的变化为后来人树立榜样;也需要你们常怀拼搏之心带领法学会更加荣耀的走下去。
不管我们怎么相遇,我们都是因“法学会”被连接在一起。
三千六百五十多天中,我们有太多的心声一点一滴被珍藏在彼此的青春里;任时间如何流逝,任往事如何化为云烟,法学会的每一次成长都积攒着岁月的情怀,延续着不灭的激情,那些我们曾经共同演绎过的最美,都将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最温柔的一片梨花雨地!栉风沐雨,法学会走过了十年的光阴;风雨之后,法学会持起彩炼当空飞舞;在共同的大家庭里,此后的花开花落不再是寂寞的枯荣更替,朝朝暮暮也不再是简单的日月轮回,法学会将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同这世界一起起落循环!最后再次祝法学会十周岁快乐,也把这份美好和祝福送给全社团的朋友,送给一直关心、关注法学会成长的所有朋友!谢谢大家!。
人大法学院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人大法学院开学典礼隆重举行](https://img.taocdn.com/s3/m/60a8206e168884868762d6cd.png)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金秋九月,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前叠翠流金,生机盎然,664名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青年学子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这所中国年轻法律学子最向往的学院,从此满载青春朝气的他们将置身于中国法学教育阵地的最前沿,为我国法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鲜的血液。
9月15日的如论讲堂庄严神圣、热烈祥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届开学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法学院院长韩教授、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副院长龙教授莅临典礼,我院德高望重的高教授、孙教授、王教授三位荣誉一级教授和两位老教授出席了典礼,法学院全体教师和六百余名新生共同见证了这庄严而难忘的时刻。
本次典礼由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教授担任主持人。
下午两点,在全体新同学的庄重注视中,与会法学院领导、教师步入明德堂。
林嘉书记兼副院长宣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在著名法理学家、新中国法理学奠基人孙教授激情澎湃的指挥下,全场参会人员起立,饱含热情齐声高唱国歌。
随后,在龙副院长的主持下,于主席台就坐的各位老师简短地介绍了自己并向新同学们送上祝福。
经过六十四年发展,今天的人大法学院已经成为全国一流的法学学府,汇集了一大批国内顶尖的一流法学家,他们当中有为新中国法学奠基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法学家,有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知名法学教授,还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崭露头角的中青年法学学者,他们将不遗余力地倾注心血,在新同学未来的法学学习和发展的道路上扮演重要的学术和人生导师的角色。
人大法学院法学院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人大法学院法学院毕业典礼隆重举行](https://img.taocdn.com/s3/m/3102c2403c1ec5da50e2701a.png)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法学院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3年的毕业季如期而至。
从手捧录取通知书时的欢呼到接过毕业证书时的激动,转眼间已几度春秋;走过今天,2013届毕业生将挥别校园,在老师、同学们的深深祝福中奔赴祖国各地,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毕业典礼分为全体合唱校歌、校领导致辞、法学院2013年度杰出校友颁奖、法学院2013届优秀学位论文表彰、优秀毕业生表彰、支援西部就业毕业生表彰及“为民奖学金”颁发等十二部分依次举行,这庄重而神圣、饱含鼓舞和祝福的仪式在所有毕业生心中留下永恒的美好回忆。
毕业典礼由2013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杨和、2013届法学硕士毕业生杨子强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https://img.taocdn.com/s3/m/61d4f7d96f1aff00bed51ecd.png)
纪宝成校长在中国人民大学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2010届毕业典礼。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奔赴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的2928名本科毕业生、2583名硕士毕业生和777名博士毕业生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其中的352名毕业留学生表示格外的祝福!向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教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今年,我校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有27.4%的同学选择了升学和出国继续深造。
已落实就业去向的同学中,15.1%的同学选择了党政机关,24.9%的同学选择了科研机构、高校和其他事业单位,39.5%的同学选择了国有企业,18.4%的同学选择了三资、民营企业,2.1%的同学选择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
在这些同学中,192名同学主动选择到西部艰苦地区工作,248名到基层单位工作,还有63名同学报名到农村担任“村官”或城镇社区工作,17名同学预征兵入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培养的第二届109名国防生也即将奔赴祖国各地的武警部队,实践报效祖国的使命。
同学们即将以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寒来暑往,春华秋实。
同学们在中国人民大学度过了一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这些年来,同学们在读书治学、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志愿服务等各个舞台上挥洒汗水,展示了人大学子的自信与昂扬;在北京奥运会、60周年国庆、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表现出了人大学子的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
不仅如此,同学们在各类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毕业时刻到来了,同学们就要离开母校了,此时此刻,我由衷地为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而高兴,为人大拥有你们这样优秀的学生而自豪!大学之大,乃学生之大。
学生是学校最活跃的主人、最亮丽的风景,也是最重要的成果。
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人才培养质量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2024年“法律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2篇)
![2024年“法律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93a4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4.png)
2024年“法律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法律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2024年4月至6月活动地点:全市中小学校三、活动主题以“守法从小,成就未来”为主题,突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培养。
四、活动方式1. 开展主题宣传教育(1)制作海报、横幅、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张贴在学校主要通道和公共场所。
(2)组织法治知识宣讲活动,邀请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进校园宣讲。
(3)利用校园广播、电子阅览室等宣传渠道,播放相关法治宣传内容。
2. 组织知识竞赛活动(1)开展法治知识竞赛,邀请学生参与,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
(2)组建学校法治知识小组,培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3. 实施法制教育课程(1)加大法制教育课程的开设,重点推动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研发。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设计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课程活动,如法治微剧、法治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4. 开展主题讲座和座谈会(1)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相关人士进行主题讲座,解答学生对法律问题的疑虑,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组织座谈会,让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法治的兴趣。
5. 推动法治文化建设(1)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了解司法实践。
(2)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模拟法庭等场所,亲身感受法治文化。
6. 加强家庭教育(1)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法制教育活动,促进家庭和学校的协同育人。
(2)组织家庭法治教育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
五、活动评估根据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反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提高活动效果。
六、活动宣传利用新闻媒体、校园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活动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七、活动资金保障活动经费主要由政府预算拨款、企事业单位捐赠和社会资助等方式筹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章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章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0e98cdaef8941ea76e0539.p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章程(修改草案)第一章校友会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英文译名为:Juris Master Alumnus Association of Law School of Re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法硕校友会”。
本会是从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联谊工作的社会团体。
本会住所: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207室。
第二条本会宗旨:加强人大法硕校友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促进校友之间互帮互助;加强校友和母校的联系,关心支持母校建设,增进母校的法律硕士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文化,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推动中国法治化进程。
第三条本会的活动范围包括:(一)人大法硕校友与母校之间、人大法硕校友之间、以及人大法硕校友与外校法律硕士之间、人大法硕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谊与合作活动,搭建人大法硕校友之间及其与母校之间、与外校法律硕士以及社会各界联系的平台;(二)承担联络校友工作,组织和支持校友联谊活动,宣传校友事迹、提高校友凝聚力和自豪感;(三)开展校友之间的传帮带,立足于法硕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特色、增进学术交流与实践应用,促进人大法律硕士教育发展;(四)编辑、出版、发行校友会刊物,建立校友网络管理系统,设立人大法硕网站;(五)接受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捐赠,设立人大法硕校友基金,帮助贫困校友,奖励学术突出或工作业绩出色的校友和教师;(六)协助母校做好法律硕士的招生、就业及跟踪服务工作;(七)学校和校友委托的其它工作。
本会的活动地域主要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第二章会员第四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人大法硕校友会会员:(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各个时期的毕业生、肄业生;(二)中国人民大学各地举办的法律硕士教育培训项目毕业或结业的学员;第三章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第五条会员享有以下权利:(一)在产生人大法硕校友会各种机构成员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参加法硕校友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三)对母校的法硕教育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四)对本会章程提出修改意见;(五)有权取得本会的有关刊物、资料和活动信息。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生返校庆典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生返校庆典](https://img.taocdn.com/s3/m/3b9582a23968011ca2009130.png)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生毕业十周年返校庆典2014年8月30日,?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生,从全国各地再次汇聚法学院,举行毕业十周年庆典。
当日下午15:00点同学们集齐于法学院,欢喜地穿着他们为本次活动特意设计的“I LOVE PKULAW”文化衫,在凯原楼门口合影留念。
该届学生离校之时,还没有现在高大上的凯原楼,应同学们的要求,杨晓雷副院长带领大家参观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法律图书馆和古建风格的四合院,并就设施情况和使用状况进行了介绍。
活动的高潮是以晚宴的形式在博雅酒店中华厅举行,张守文院长、王锡锌副院长、杨晓雷副院长、龚刃韧教授,王慧教授、法学院校友办张婕老师和党淑平老师出席了晚宴。
张守文院长首先做了开场致辞。
他介绍在他印象中,该届学生多是省、市、县等各级的状元,而他们入校后也表现出了状元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他真心为法学院拥有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感到高兴。
他认为北大法学院走出去的步伐是令人可喜的,在先后与国际多所一流名校建立了国际交流和合作关系后,法学院师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参与到法学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中。
法学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以及法学院校友的支持和关注,尤其是校友的良好发展也从另一层面提升了学院的声誉。
最后他从基础设施、教学科研、国际化、信息化以及校友会建设五个方面介绍了法学院近十年来的发展情况。
当他了解到在本届学生中有一位日本留学生,特地从日本赶到现场参加返校活动后,张院长感慨万千。
他强调法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留学生校友以及在国外工作的校友之间的联系,创造机会多组织相应的活动。
(张守文院长开场致辞)接着,杨晓雷副院长也感慨地提到自己和该届学生的缘分。
杨院长是比这届校友高两届的学长,有不少校友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就认识。
2004年,这届校友毕业的时候,杨院长又刚好回到北大工作,与继续读研的该届同学多有接触,并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联系。
他非常珍惜这样的兄弟缘,师生缘,希望这样的缘分能一直持续下去。
人大法学院徐副教授和部分法律硕士研究生应邀参观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
![人大法学院徐副教授和部分法律硕士研究生应邀参观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https://img.taocdn.com/s3/m/f11f3fc0195f312b3169a51f.png)
人大法学院徐副教授和部分法律硕士研究生应邀参观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11月8日上午,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徐阳光副教授带领部分法律硕士、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应邀参观了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了解了律所的办公环境和邦盛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并与邦盛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罗传伟律师进行了座谈。
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在资本市场享有良好声誉的著名法律服务机构,总部设立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投资融资”、“并购重组”、“民商诉仲”等多个专家团队,曾成功办理“中国负案上市第一案”、“中国股权激励第一案”、“中国破产法第一案”、“中国PE投资第一案”等在资本市场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例,具有超过1000个诉讼仲裁案件代理的丰富经验,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律师事务所。
罗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知识产权法第二学士学位、法律硕士学位和民商法学博士学位。
在实践方面,罗律师从事专职律师业务十五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被我院聘为法律硕士兼职导师。
2011年10月,罗传伟律师为我院2010级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主讲《法律谈判》课程,得到了学生好评。
在本次参观交流活动中,邦盛律师事务所首先为同学们播放了律师的英文宣传片以及为公司企业提供的“1+1”公司上市快车服务的宣传片,同学们认识到,唯有拥有国际视角、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才能在改革、竞争的洪流中取得优势并获得成功。
罗主任回忆起在人大就读的经历,为大家分享了人生的感悟,鼓励同学们认真学好法律知识、树立诚信意识,努力为自己的信誉加分,健全人格,做一名优秀的人大法律人。
徐副教授向罗律师及其邦盛律师事务所表达了感谢之情,感谢罗主任主动邀请我院师生参观学习,感谢罗主任为我们学生授课和对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悉心指导,祝愿邦盛律所越办越好,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法学院教学培养提供更大的支持。
徐老师还勉励同学们在做学问和做人两方面都要加倍努力,不辜负学院和实践合作单位的厚望。
人大法学院环境法教研室举行欢送毕业生茶话会
![人大法学院环境法教研室举行欢送毕业生茶话会](https://img.taocdn.com/s3/m/ce2dd093ec3a87c24028c432.png)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环境法教研室举行欢送毕业
生茶话会
6月17日下午,环境法教研室欢送2012届毕业生茶话会在校内泊星地咖啡厅举行。
出席本次茶话会的有环境法教研室的周教授、李教授、竺副教授以及20多位环境法教研室应届博士、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毕业生,欢送会由竺效老师主持。
周教授和李教授先后发言,对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表示了祝贺,对毕业生在读期间对教研室开展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给予的支持、参与、理解、配合给予了感谢,并祝福毕业生们未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随后,20多位毕业生轮流发表毕业感言,从在人大环境法教研室就读学到了什么,到现在的就业去向,各位毕业生开怀畅谈,发自肺腑的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细数老师指导的点点滴滴,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回味与同学的珍贵友谊。
最后,各位老师总结,希望各位毕业生学以致用,前途似锦;毕业生们也再次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和法学院的培养,感谢老师,祝福老师。
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方案
![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c6c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b.png)
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方案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的背景介绍,以及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可以提及学校十周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是学校成立以来的重要时刻,需要通过系列活动来庆祝和纪念。
同时,也可以简要介绍本文将涉及的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方案的章节和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概览,让他们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的概述进行介绍,并说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讨论系列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内容的安排以及参与人员和合作方的安排。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探讨活动预期效果、可持续发展措施,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1.3 目的: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的目的在于弘扬学校的学术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通过举办一系列多样化的活动,让师生们感受到学校的成长与进步,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也是为了再次凝聚学校师生的力量,共同迎接学校更美好的未来。
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系列活动主题选择在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中,选择合适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
主题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整体氛围和效果,因此需要认真考虑和策划。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以“回顾与展望”为主题,通过回顾学校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展示学校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同时展望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这样的主题能够让学校师生共同感受到学校的成长与变化,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以“共建共享”为主题,强调学校师生、家长、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贡献。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互动,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另外,我们也可以考虑以“文化传承”为主题,通过举办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和展览,让师生深入了解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传承和弘扬学校的优秀传统。
以上所列的主题只是初步想法,具体选择还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的意愿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主题能够有力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引领学校十周年系列活动取得成功。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2级博士毕业十年返校活动稿件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2级博士毕业十年返校活动稿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87a7075f0e7cd1842536a2.png)
法学院2002级博士毕业十年返校活动成功举办
9月19日,法学院2002级博士毕业十年返校活动在北大凯原楼一层模拟法庭成功举办。
本次返校活动凝聚了四十余位校友其中10位同学更是从专程从天南地北赶回来参加。
法学院副院长杨晓雷、校友会老师党淑平及多名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
首先,党淑平老师从自身发自内心的感动和眷恋出发介绍了校友会工作,并回忆了1998年第一次的回归盛况以及校友会的成立过程。
她强调,领导高度重视网络平台凝聚校友、服务校友与在校生的作用,并为解决需求在陈明楼一楼开办校友俱乐部。
她还介绍了重新成立的理事会,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分会进行无压力捐赠,倡议不以金钱为导向的凝聚精神的家园。
随后,进行了图书捐赠仪式。
校友中的部分博士生代表将整理成册的论文集捐赠给了法学院图书馆。
杨晓雷老师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对此表示了感谢。
他表示,校友是与学院血脉相关的群体,校友工作是战略性的思考,法学院最好的资源就是精神的传承和校友在社会中的影响。
最后,在模拟法庭内播放了包括燕园情在内的纪念ppt,校友们分别上台畅谈了十年的感悟,讲述了现在的成就,并表达了对北大法学院诚挚的感谢。
之后,班主任臧文素老师围绕“相遇是缘分,祝福”进行了总结致辞。
本次返校活动在校友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大家还将参观法
学院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并留念,下午、晚上还将有更多更丰富的校友聚会活动。
聚时虽短,但北大法院人的凝聚之心将永远在一起。
(法学院团委)。
人大法学院韩院长在毕业典礼的致辞人大法学院韩院长在毕业典礼的致辞
![人大法学院韩院长在毕业典礼的致辞人大法学院韩院长在毕业典礼的致辞](https://img.taocdn.com/s3/m/194c8a90bceb19e8b8f6bab4.png)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隆重举行毕业生欢送会暨“我们”毕业联欢会凤凰花开,骊歌唱响,弦音浩荡,勇踏征程!6月17日的世纪馆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和大家庭的温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届毕业生欢送会暨“我们”毕业联欢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我院全体教职工、百余名学生家长和我院2012届900多名欢聚一堂,欢庆毕业!下午16:00点左右,在毕业合影之后,出席欢送会的学校学院领导、教师、嘉宾和毕业生陆续踏上红地毯,步入世纪馆主馆,拉开了毕业生欢送会的序幕。
16点30分,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共同高唱《中国人民大学之歌》,毕业欢送会正式开始。
欢送会由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教授向全体毕业生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毕业致辞。
他代表学校祝贺各位毕业生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并向一直以来为毕业生的成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王利明教授也对即将走出校园、开始新生活的毕业生们提出了深切的希望:希望所有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要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实践法治,追求正义;希望同学们能扎根基层,勤于奉献,始终心系祖国、情系人民,学习苗为民校友始终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在人生道路上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矢志不渝地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希望同学们秉承求实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做时代的强者,继续坚持人民大学的光荣传统,不忘实事求是的校训,诠释人大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
既要仰望星空,目标远大,更要脚踏实地,敢于吃苦,勇于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追求卓越,创造一流。
欢送会上,学院对2012届优秀毕业生进行了表彰。
法学院副院长刘明祥教授宣读了2012届优秀毕业生名单,院领导及老教授们为获得市级、校级、院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的同学们颁发荣誉证书。
我院今年共产生北京市级优秀毕业生32人,校级优秀毕业生48人,评选出院级优秀毕业生48人。
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施十周年-fashuo.doc
![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施十周年-fashuo.doc](https://img.taocdn.com/s3/m/9789af37f7ec4afe04a1dfcd.png)
近日,来自法学各界的学者教授、公安司法等部门参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创办者与中国人民大学各级师生齐聚如论讲堂,庆祝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施十周年。
庆祝会上,与会各级代表分针对人民大学法硕教育十年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优秀毕业生代表、海淀法院法官宋鱼水为在座的师生作了精彩的演讲。
与会嘉宾和校友还举行了“中国法律硕士教育和实践”,分别就“向中国法治的法硕教育”、“法律硕士的职业、责任、信念”等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借此十年庆典,已经毕业的人大法律硕士自发成立了法律硕士校友会,设立了法律硕士“教学实践基地”。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
动成功举办
6月10日上午,法学院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在法学院601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牵手十年共同成长”为主题,旨在总结回顾2004级法硕毕业生毕业十年来的工作、学习、生活历程,凝聚校友感情,促进共同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教授、法学院校友工作委员会主任龙教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阎芳老师、教师代表徐教授、王副教授、校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老师出席座谈会。
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副会长、1996级法律硕士校友,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副会长、2001级法律硕士校友应邀也参加座谈会。
来自新加坡、香港地区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110余名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生和家属参加了返校聚会活动。
返校座谈会由龙教授和2004级法律硕士1班班长赵玉港共同主持。
在学院领导和老师致辞环节,阎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向返校校友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在服务校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韩院长代表法学院对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及其家属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对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精心制作的通讯录做了精彩点评,并对校友们及其家属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温馨的祝福。
韩院长寄语校友要保持健康的体魄,充满人大法学院毕业生的责任感,并用健康、自信、快乐、宽容四个词祝福校友。
王老师在讲话中回顾了自己指导2004级法律硕士学生的回忆,也向校友们送上了祝福。
法硕校友会代表王立君和肖宝兴在讲话时,祝贺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的顺利举行,并结合自己在法学院的求学经历和毕业后的工作生活,对学院和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们送出了诚挚的祝福。
在校友代表发言环节,来自广州的胡丽萍,新加坡的邹阿源,北京的范围、梁雪峰、曹颖,贵州的蒋炜分别发言。
在发言中,他们情深意切地回顾了在法学院学习的经历,感谢法学院对自己的教育和各位老师的教诲。
他们表示,在法学院学习的两年是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在法学院不仅学习到了法律知识,还学到了做人做事的真谛,学到了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作风。
所有这些,都为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发展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学院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家,不管身在何地、身居何位,都不会忘记法学院的培养
座谈会上,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向学院发展基金进行了捐赠,以感恩学院的培养,为学院科研教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最后,学院领导、老师和参加返校活动的校友及其家属在明德法学楼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