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联考试题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变化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百炼成钢B.冰雪消融C.粮食酿酒D.钢铁生锈2.碳酸钠是一种常见物质,碳酸钠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3.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作物叶片泛黄﹣﹣施用氮肥B.少乘车多步行﹣﹣低碳环保C.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减缓白色污染D.早餐喝牛奶﹣﹣主要提供糖类4.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讨论发言,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用橡皮塞塞住试管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B.氧气充足的燃烧可节约燃料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D.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用于制作铜锅是因其导电性好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是铁D.由可知,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8.化学知识可用于改善环境,下列关于我们周围的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A.呈酸性的雨水都是酸雨B.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减少温室效应C.工厂中废水无色无味即可排放D.PM2.5是指一类直径很小的可吸入颗粒物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Fe2O3+4HCl═2FeCl2+H2O B.H2OH2↑+O2↑C.3Fe+2O2Fe3O4 D.CuO+H2═Cu+H2O10.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是因为CO2有毒性B.CO2与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C.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D.铅笔芯中含有石墨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溶剂可以多种C.有色溶液可以通过颜色判断浓度大小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2.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试管中粉末由黑色变红色B.实验中一氧化碳表现了还原性C.如图装置不够完备D.B试管中增重的质量为A试管中减轻的质量13.“诺龙”(C18H26O2)是一种兴奋剂.下列有关“诺龙”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服用以提高运动成绩B.属于有机物C.由46个原子构成D.由三个元素组成14.下列除杂(括号中未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O2(H2O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B.ZnSO4溶液(CuSO4)﹣﹣加入适量铁粉,过滤C.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盐酸D.KCl(MnO2)﹣﹣溶解,过滤,洗涤,烘干15.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少量该粉末加入足量水中,下列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溶液呈无色,则一定没有硫酸铜B.溶液澄清透明,则一定没有碳酸钙C.向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有硫酸钠和碳酸钠D.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无现象,则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碳酸钠16.下列各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如图表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如图表示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C.如图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如图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0分)17.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2)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3)75%的酒精溶液中的溶质.18.重庆市中考体考使用了“体能测试专用跳绳”,专用跳绳的包装上有这样的介绍:“绳内核为强力钢丝材料,外围为优质TPU塑料,整体柔韧性和悬垂性好,不易磨损和打结”.回答下面的问题:(1)中考专用绳的外围材料属于什么材料;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2)内核为强力钢丝,它与纯铁相比的优点是(写一点即可);(3)兴趣小组的同学切下一截钢丝并投入稀盐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溶液呈浅绿色,出现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是会带来结水垢、洗涤效率降低等问题.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2)简易净水器中,依次填充了小卵石、细砂、活性炭粉、细棉纱等物质,浑浊、有色的污水经过净水器后,变得澄清、无色,其中活性炭粉的主要作用是;(3)蜡烛一扇即灭,炉火越扇越旺,关于生活中这个矛盾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扇风可以降低蜡烛的着火点B.扇风对燃煤有供氧的作用C.扇风带走了热量,但炉内温度仍高于燃煤着火点.2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2)在保持溶液质量分数不变的前提下,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3)t1℃时,将一定量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A、B、C三种物质各30g分别溶于100g水中,当温度控制在t1℃<t<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物质.2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1)汽车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接触而生锈.(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要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试剂是.(4)把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字母序号).A.滤渣中肯定含有银B.滤渣中肯定含有银和铜C.滤液中一定有Fe2+和Cu2+D.滤液中可能含有Ag+和Cu2+.22.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1)小明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泥沙,为了进一步除去两种可溶性杂质,他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填字母序号),充分反应后再次过滤.A.KOH溶液B.Na2CO3溶液C.NaOH溶液D.K2CO3溶液(2)小明接着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边滴加边搅拌,当测得pH=7时,停止操作,此时得到氯化钠溶液.写出上述过程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3.图甲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常见仪器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实验都用到的仪器是(填字母),进行蒸发结晶还差的仪器的名称是(2)实验室欲用上述仪器制取较大量氧气,并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发生装置的组合是(填字母),反应的方程式为;(3)下列气体中用如图乙装置来净化(药品未画出)或收集,且气体是从同一端进入的是(填字母序号).A.二氧化碳B.氧气C.一氧化碳D.氢气.24.几位同学将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假设]假设1:澄清石灰水已完全变质.假设2:气体中除了有CO2外,还有气体.[实验探究]Ⅰ.探究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用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③步骤③中现象为:假设1不成立Ⅱ.探究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溶液假设2成立[实验反思]将所得气体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得溶液中溶质有种.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25.氢氧化钠是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的化合物,皮肤和眼与之接触会引起灼伤,在实验室急救时,可用5~10%硫酸镁溶液清洗皮肤;用3%硼酸溶液冲洗眼睑.(1)硼酸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2)实验室拟配制5%的硫酸镁溶液160g,计算需要20%的硫酸镁溶液的质量,需要加水的质量;(3)硫酸镁稀溶液也可用于处理氢氧化钠等碱性废液,计算处理20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少需要5%的硫酸镁溶液的体积.(5%的硫酸镁溶液的密度约为1.2g/mL)xx年重庆八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变化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百炼成钢B.冰雪消融C.粮食酿酒D.钢铁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D、钢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碳酸钠是一种常见物质,碳酸钠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据此结合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酸,故选项错误.B、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D、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作物叶片泛黄﹣﹣施用氮肥B.少乘车多步行﹣﹣低碳环保C.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减缓白色污染D.早餐喝牛奶﹣﹣主要提供糖类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白色污染与防治;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氮肥能够使叶色浓绿;B、少乘车多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塑料制品引起的;D、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解答:解:A、氮肥能够使叶色浓绿,农作物叶片泛黄﹣,施用氮肥,正确;B、少乘车多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C、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塑料制品引起的,正确;D、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早餐喝牛奶不是为了补充糖类,故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用科学的知识来指导生活.4.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讨论发言,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原子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微粒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原子的概念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三者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应用.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用橡皮塞塞住试管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B.氧气充足的燃烧可节约燃料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D.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它稳定性;B、根据燃料完全燃烧的意义分析;C、氢气不纯点燃可能会爆炸D、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解答:解: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用于食品防腐就是利用其这一性质,故错误;B、氧气充足,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热量多,可节约燃料,正确;C、氢气不纯点燃可能会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正确;D、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在判断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相关的性质,所以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用于制作铜锅是因其导电性好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是铁D.由可知,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铜的性质和用途分析;B、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C、根据金属的使用状况分析;D、根据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铜锅是因其导热性好,故A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故B错误;C、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是铁,故C正确;D、由可知,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有利于解答本类题.8.化学知识可用于改善环境,下列关于我们周围的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A.呈酸性的雨水都是酸雨B.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减少温室效应C.工厂中废水无色无味即可排放D.PM2.5是指一类直径很小的可吸入颗粒物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酸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乙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解答;C、根据工厂废水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解答;D、根据PM2.5是一类直径微小的可吸入颗粒物解答.解答:解:A、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正常雨水也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乙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乙醇汽油的使用,不能减少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工厂废水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无色无味也不能直接排放,可能造成水污染,应处理后再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D、PM2.5是一类直径微小的可吸入颗粒物,故选项说法正确.答案:D点评:结合热点问题考查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Fe2O3+4HCl═2FeCl2+H2O B.H2OH2↑+O2↑C.3Fe+2O2Fe3O4 D.CuO+H2═Cu+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氯化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O+H2Cu+H2O.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0.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是因为CO2有毒性B.CO2与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C.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D.铅笔芯中含有石墨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B、根据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性质不同解答;C、根据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解答;D、根据石墨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无毒,故错误;B、二氧化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C、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故正确;D、石墨质软,可用于作铅笔芯,故正确.答案:A点评:此题考查了重要的化学规律,学会利用化学规律来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此题难度较小.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溶剂可以多种C.有色溶液可以通过颜色判断浓度大小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考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可以多种,溶剂只有一种;有色溶液可以通过颜色判断浓度大小;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例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也是很小的.错误;B、溶液中溶质可以多种,溶剂只有一种;错误;C、同种溶质的带色溶液,颜色越深,溶进去的溶质越多,溶液越浓,故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但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水不是溶液.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试管中粉末由黑色变红色B.实验中一氧化碳表现了还原性C.如图装置不够完备D.B试管中增重的质量为A试管中减轻的质量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A试管中粉末由黑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实验,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的氧,表现了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D、B试管中增重的质量为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一氧化碳与A试管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氧化铜的实验现象与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诺龙”(C18H26O2)是一种兴奋剂.下列有关“诺龙”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服用以提高运动成绩B.属于有机物C.由46个原子构成D.由三个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兴奋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来分析;B.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解答:解:A.兴奋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较大,不能服用,故错误;B.由物质的化学式可知,C18H26O2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C.该物质是由C18H26O2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下列除杂(括号中未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O2(H2O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B.ZnSO4溶液(CuSO4)﹣﹣加入适量铁粉,过滤C.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盐酸D.KCl(MnO2)﹣﹣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适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少量该粉末加入足量水中,下列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溶液呈无色,则一定没有硫酸铜B.溶液澄清透明,则一定没有碳酸钙C.向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有硫酸钠和碳酸钠D.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无现象,则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碳酸钠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分析:A、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都会生成白色沉淀进行分析;D、根据碳酸钠和硝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溶液呈无色,则一定没有硫酸铜,故A正确;B、碳酸钙难溶于水,溶液澄清透明,则一定没有碳酸钙,故B正确;C、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都会生成白色沉淀,向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含有硫酸钠或碳酸钠或两种都有,故C错误;。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科学发展观是要求进行低碳经济建设且保护好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设计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中的原子100%转移到产物中B.将生活垃圾回收可直接撒到农田中作有机肥C.将污染较大的企业全部迁到无人居住的山区,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D.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2.氧气广泛用于炼钢、气焊和金属切割等,这些应用依据氧气的性质是() A.不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大C.与其它物质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D.无色、无味的气体3.xx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该成果推动了磁信息材料的发展,MgFe2O4是一种磁信息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则Mg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4.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B.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D.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5.下表中,不能根据分类依据得到的分类结果是()选项分类依据分类结果A 固体有无熔点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B 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可分为混合物和化合物C 动物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D 氧化物是否含金属元素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A. A B. B C. C D. D6.取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其变化的图象是()A.B.C.D.7.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A.(NH4)2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0H)2D.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8.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表示反应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B.X表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氢气的质量二、简答题(本题有6小题,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9.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元素.(2)SiO2是砂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R,R的化学式为;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下列中的.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3)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10.小黄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药品和水;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④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 g/L);⑥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g.(1)A仪器的名称为;(2)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黄在实验前将块状的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4)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外,还应;(6)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7)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理由是.四、分析计算题(第30题8分、31题6分、32题8分、33题8分,共30分)11.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124.9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Cu(OH)2沉淀,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1)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为________g;(2)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x年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三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科学发展观是要求进行低碳经济建设且保护好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设计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中的原子100%转移到产物中B.将生活垃圾回收可直接撒到农田中作有机肥C.将污染较大的企业全部迁到无人居住的山区,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D.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考点:绿色化学;"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去考虑;B、根据生活垃圾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分析;C、位置虽然改变但废物排放总量并没有减少;D、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水资源.解答:解:A、绿色化学工艺就是使原料中的原子100%转移到产物中,不产生污染物和副产品,故A正确;B、生活垃圾中可能含有废弃塑料、电池等造成土壤污染的物质,所以将生活垃圾回收直接撒到农田中作有机肥的做法是错误的,故B错误;C、将污染较大的企业全部迁到无人居住的山区,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由于排放出的污染物总量没有减少,对环境仍然有很大的污染性,所以该做法错误,故C错误;D、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2.氧气广泛用于炼钢、气焊和金属切割等,这些应用依据氧气的性质是()A.不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大C.与其它物质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D.无色、无味的气体考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与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有关;与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等无关.①炼钢:碳+氧气→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②焊接或切割金属:氧气和乙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解答:解: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是利用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故选C.点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能根据用途推测出物质的性质.3.xx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该成果推动了磁信息材料的发展,MgFe2O4是一种磁信息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则Mg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利用物质的化学式MgFe2O4及Mg、O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2,计算化合物中Fe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设在化合物MgFe2O4中Fe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2)+x×2+(﹣2)×4=0解得x=+3故选C.点评:利用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4.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B.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D.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一氧化碳的毒性;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判断.B、根据指肪的代谢过程判断.C、根据胃酸的成分和用途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解答:解:A、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会与血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血液的pH降低,所以错误.B、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水,说法正确.C、人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它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所以正确.D、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便很难再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的能力,造成中毒,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历来是考查的热点,特别是关于食品加工及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元素、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生活经验或常识等.5.下表中,不能根据分类依据得到的分类结果是()选项分类依据分类结果A 固体有无熔点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B 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可分为混合物和化合物C 动物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D 氧化物是否含金属元素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A. A B. B C. C D. D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异解答;B、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解答;C、根据动物的分类标准解答;D、根据氧化物中元素的类别解答.解答:解: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正确;B、混合物是根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分类,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的类别进行分类,错误;C、根据动物有无脊椎骨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正确;D、根据氧化物是否含金属元素可以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分类标准的考查,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概念结合标准进行.6.取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其变化的图象是()A.B.C.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即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向其混合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继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开始滴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至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但反应的速率不同,图示过程与反应事实不相符,故A 不正确;B、稀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与稀加稀盐酸的量相等;而与碳酸钠反应时由于放出气体,溶液增加量小于所滴加的稀盐酸的量;图所示的溶液增加的曲线没有完全反映出这一增加量的不同;故B不正确;C、开始滴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产生气体,至氢氧化钠安全反应后,盐酸开始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图示的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与反应事实相符;故C正确;D、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随着与稀盐酸的反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图所表示的溶液pH变化逐渐变大至呈碱性与实验事实相反;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对于变化曲线图类问题,分析曲线的起点、折点及趋势的特殊意义是判断曲线与变化关系的关键.7.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A.(NH4)2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0H)2D.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硫酸铵属于盐,水溶液显酸性;熟石灰显碱性,可以改良显酸性的土壤;碳酸钾属于盐,水溶液显碱性.解答:解:A、硫酸铵属于盐,水溶液显酸性,(NH4)2SO4溶液的pH小于7.说法正确;B、长期施用(NH4)2SO4可能使土壤酸化板结.故说法正确;C、熟石灰显碱性,将适量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以改变土壤酸性情况.但施用硫酸铵是为了补充氮元素,同时施用氢氧化钙会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说法错误;D、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显碱性.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表示反应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B.X表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氢气的质量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图示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由题意:质量相等的Mg和Al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根据Al~H2SO4~H2↑,Mg~H2SO4~H2↑,Al产生氢气的质量比Mg产生氢气的质量多,同时Al 消耗的硫酸质量也比Mg消耗的硫酸质量多.因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不相同,所以它们反应所需的时间也不相同.解答:解:A、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不相同,所以它们反应所需的时间也不相同,Mg比Al 活泼,因此反应时间短,因此当横坐标为时间时,正确的如下图,故A错误;B、X表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由于镁比铝活泼,产生等量氢气所用时间应该是镁少铝多,所以B错误;C、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时,金属过量,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因此两条线重合,根据化学方程式,Al产生氢气的质量比Mg产生氢气的质量多,因此后来Mg反应完后Al继续反应,Al消耗的硫酸质量也比Mg消耗的硫酸质量多,故C正确;D、产生等量氢气,所需金属的质量Al<Mg,则两条线不可能重合,故D错误.故选C.点评: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象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本意,审清图象内涵.准确理解并应用图象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二、简答题(本题有6小题,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9.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2)SiO2是砂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R,R的化学式为CO;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下列中的③.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3)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地壳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百分含量为百分之四十八点六,其次是硅和铝等八种元素.(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根据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就可计算出生成物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反应物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差,然后除以2,就是R的化学式中含有的元素的原子个数;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确定反应类型;(3)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解答:解:(1)因为地壳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其次是硅.故答案为:氧;(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SiO2+2CSi+2R)可知,R的化学式中应有的Si元素的原子个数为(1﹣1)÷2=0,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2÷2=1,C元素的原子个数为2÷2=1;则R的化学式为CO.故选CO;②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③.(3)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使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故答案为:温室效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以及对地壳元素含量和温室效应的知识的认识.10.小黄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药品和水;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④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 g/L);⑥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g.(1)A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2)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3)小黄在实验前将块状的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加快反应的速率;(4)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提高D管,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外,还应使D、C中的液面相平;(6)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测量铜锌合金样品的质量;(7)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重新实验;理由是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量气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实验题.分析:(1)熟记常用的仪器名称,如:分液漏斗;(2)B装置中锌与盐酸反应,所以可写书写化学方程式;(3)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接触面积大,充分反应,可以提高反应速率;(4)认真分析其原理,利用大气压强的知识来解释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外,还应D处观察上升的是否与C中下降的一致;以尽量减少误差;(6)已知气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可以求出气体的质量;又知道剩余固体质量为Wg,但不知道原固体的质量,无法计算.所以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测量铜锌合金的总质量;(7)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解答:解:(1)熟记常用的一些仪器名称:分液漏斗;(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3)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接触面积大,充分反应;目的为了提高反应速率;(4)注意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提高D管,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5)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外,还应D处观察上升的是否与C中下降的一致;(6)已知气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可以求出气体的质量;又知道剩余固体质量为Wg,但不知道原固体的质量,无法计算.实验中由于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测量铜锌合金的总质量;(7)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所以要重新实验.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2)Zn+2HCl═ZnCl2+H2↑(3)加快反应的速率(4)提高D管,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即可)(5)使D、C中的液面相平(6)测量铜锌合金样品的质量(7)重新实验;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点评: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一些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掌握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了解量气的装置.四、分析计算题(第30题8分、31题6分、32题8分、33题8分,共30分)11.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124.9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Cu(OH)2沉淀,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1)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为________g;(2)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由关系图,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待混合溶液中硫酸完全反应后开始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在计算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时,应该考虑到上述的反应情况,即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为与硫酸反应的溶液和与硫酸铜反应的溶液质量和.(2)分析题意可知,反应至C点时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计算出生成硫酸钠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计算即可.解答:解:(1)设与硫酸铜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x2NaOH+CuSO4═Na2SO4+Cu(OH)2↓80 142 9810%x y 4.9gx=40gy=7.1g∴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为:40g+40g=80g(2)设40g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z2NaOH+H2SO4═Na2SO4+2H2O80 14240×10%g z。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44分)1. (2分)(2014·连云港)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滴水成冰B . 木已成舟C . 聚沙成塔D . 百炼成钢2. (2分)(2016·龙华模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B .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水吸热来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C . 使用碳素墨水来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是利用了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D .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3. (2分)(2019·鲅鱼圈模拟)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封容器中,在你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7.6 2.00.20反应后质量(g)3.2X 5.80.4A . X=0.4B . 丁一定是单质C . 甲和乙是反应物D . 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之比是11:144. (2分)(2018·南岗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正确的是()A . 用聚氨乙烯制塑料大棚B . 用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C .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D . 用石灰石做天安门前华表5. (2分) (2019九上·新平期末) 锌硒茶”里的“锌”、“硒”指的是()A . 原子B . 元素C . 分子D . 单质6. (2分) (2015九上·福清期中)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 .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 .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 . 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少从而导致水面上升D . 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7. (2分)(2017·泉州模拟) 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 . +6B . +4C . +3D . +28. (2分)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对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选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C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A . AB . BC . CD . D9. (2分)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A . K+、OH﹣、NO3﹣B . NH4+、Cu2+、Cl﹣C . Ca2+、CO32﹣、Cl﹣D . K+、Na+、SO42﹣10. (2分)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A . 酚酞B . 石蕊C . 盐酸D . 硫酸铜11. (3分) (2019九上·北京月考)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填序号);A . 空气B . 澄清石灰水C . 蒸馏水D . 高锰酸钾12. (5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图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_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 .13. (10分)材料: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萝卜风干 B.凉水冻冰 C.葡萄酿酒 D.辣椒剁碎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B.液氧C.食盐水D.清新的空气3.“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B.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D.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4.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装入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6.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8 B.50 C.88 D.1267.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5 D.+68.关于SO2 O2 C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氧化物B.都含有氧分子C.都含有氧元素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9.下列有关单质与化合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B.单质的化学式都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D.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化合物二、选择填充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3分.现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11.硬水中含有的离子有A.铜离子 B.镁离子 C.铁离子 D..1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D..1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氯酸钾 B.五氧化二磷 C.氧气 D..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氮气,二氧化碳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C.矿泉水,五氧化二磷 D..15.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三、填空与说明题(共5小题,满分35分)16.用化学符号表示:(1)碳元素(2)氮气(3)2个钠离子(4)﹣2价的碳元素.17.化学实验中药品应该按要求存放在容器中,并贴上标签.标签中通常包含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请认真观察如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B标签上填写相关物质的化学式为;(2)在C标签上填写物质名称为,该物质颜色为.(3)盛装A物质的仪器是(广口瓶、细口瓶),“酒精易挥发”描述.(4)C标签贴在(填字母编号)仪器上.(5)F图中吸取和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为.18.空气是由于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1)200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2)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3)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溶于水.(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作用.(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②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19.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以及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了解微观世界粒子有重要意义,请结合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填字母,下同),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其离子符号.(2)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N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M、N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图为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若为原子,则X﹣Y等于.若X﹣Y等于8,则该粒子的符号是.20.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水中预先加少量的稀硫酸,目的是,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江西水资源丰富,但分别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作用是.(3)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四、实验与探究题。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黑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中,做法不正确...的是()A.给学校钢质篮球架喷刷油漆防止钢铁锈蚀B.用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等化肥配制植物生长液C.用液氢和液氧作发射火箭的推进剂D.用稀盐酸长时间浸泡铝壶除去生成的水垢【答案】D【解析】【详解】A、钢质篮球架喷刷油漆,可以隔绝空气中氧气和水,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而锈蚀,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属于复合肥,可以用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等化肥配制植物生长液,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液氢具有可燃性,液氧具有助燃性,两者混合在点燃条件下可以燃烧,放出大量热,可以作发射火箭的推进剂,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不能用稀盐酸长时间浸泡铝壶除去生成的水垢,因为稀盐酸除与水垢反应之外,还与铝反应,会使铝壶被腐蚀,最终漏水,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
2.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拉瓦锡C.侯德榜D.张青莲【答案】A【解析】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A。
3.根据右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答案】C【解析】铝的核电荷数为13,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是13,故A错;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含有两个电子层,故B错;根据表中信息,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故C正确;在化学变化中镁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而不是镁元素失去电子,故D错。
4.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的是()A.“互联网+”使产业升级换代B.生产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C.化学合成药物,保证人体健康D.用化学合成的纤维制成服装【答案】A【解析】【分析】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范围包括:化学合成药物,化肥和农药的研制,合成纤维的制取。
2019-2020化学九年级(二诊)
A.提高产量ꎬ多施化肥
B.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C.焚烧方法处理塑料垃圾
D.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4.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密闭的房间中ꎬ可以用燃煤取暖
B.厨房煤气泄漏ꎬ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C.图书档案起火时ꎬ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ꎬ立即涂大量浓 NaOH 溶液
四、( 本题有两个小题ꎬ共 22 分) 18.(10 分)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实验 A 为测定白醋的酸碱度ꎬ若先用水润湿 pH 试纸ꎬ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 ꎮ
(2)实验 B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ꎮ 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ꎬ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ꎬ产生 ꎬ放出热量ꎮ 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ꎬ还可以 ꎻ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ꎬ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ꎮ
(9) 实验中需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ꎬ判断 BaCl2 溶液已过量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2 分)
(10) 实验测得样品中 NaHCO3 的质量分数为 ꎮ (2 分)
九年级化学(下)半期教学质量测评 第 7 页 (共 8 页)
九年级化学(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 第 8 页 (共 8 页)
该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ꎮ (4)A 与 E 反应时 (填“可能”或“不可能”)有气体产生ꎮ 五、( 本题有 1 个小题ꎬ共 15 分) 20.(15 分) 生活是化学的源泉ꎬ食盐( 主要成分氯化钠) 是重要的调味品ꎬ小苏打( 碳酸氢钠) 是发 酵粉的主要成分ꎮ 厨房里现有一包白色固体ꎬ可能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ꎮ 某化学小组 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ꎮ ( 一) 定性分析 【 实验目的】 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 实验方案】 :小明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I)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I)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2分)(xx•太原二模)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酒精B.石油C.食醋D.生铁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酒精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B、石油中有汽油、煤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生铁属于铁的合金,合金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分)(xx•太原二模)青少年体内因缺乏钙元素易患的疾病是()A.贫血B.佝楼病C.夜盲症D.坏血病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从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A错误;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故B正确;C、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C错误;D、人体缺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熟记各种物质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知道缺少什么元素得什么病.3.(2分)(xx•太原二模)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钢B.氢气C.氯化钠D.硫酸锌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硫酸锌是由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xx•太原二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不能用于溶解操作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固体氢氧化钠时,应用药匙取用,且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不能用于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2分)(xx•太原二模)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在农业与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硝酸铵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属于氧化物B.其相对分子质量是80gC.它可用作复合肥D.其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是7:1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铵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2):(1×4)=7: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2分)(xx•太原二模)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铝的叙述错误的是()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化合物中铝元素通常显十3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得失电子情况等,进而可以根据得失电子情况判断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和形成的离子.A、根据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解答;B、根据铝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解答;C、根据地壳中前五位元素是O、Si、Al、Fe、Ca,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解答;D、可以根据得失电子情况判断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故A说法正确;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B正确;C、地壳中前五位元素是O、Si、Al、Fe、Ca,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C错误;D、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易失去3个电子,而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化合价与之符号相同,数值等,所以该元素在其形成化合物时常显示+3价,故D 说法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特点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解题的能力.7.(2分)(xx•太原二模)下列有关燃烧的描述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可以产生热能和光能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C.吹灭蜡烛.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D.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热水的作用只是将水中白磷与空气隔绝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燃料燃烧发光发热故可以产生热能和光能;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吹灭蜡烛.是利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D.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热水的作用不只是将水中白磷与空气隔绝,还为烧杯上面的白磷燃烧提供了条件;解答:解:A.燃料燃烧发光发热故可以产生热能和光能;故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C.吹灭蜡烛.是利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错误;D.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热水的作用不只是将水中白磷与空气隔绝,还为烧杯上面的白磷燃烧提供了条件;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原理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2分)(xx•太原二模)鉴别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硫酸,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二氧化碳B.硝酸钾溶液C.氯化钡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稀硫酸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B、硝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稀硫酸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硫酸分别显碱性、酸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蓝色、红色,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故选:B.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9.(2分)(xx•太原二模)对生活、生产中的下列变化原理描述正确的是()A.洗涤剂清洗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B.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炼铁时发生了置换反应C.铁粉作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与铁生锈的原理相同D.烟草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能与胃酸结合,所以是大气污染物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反应类型的判定;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了解洗涤剂的乳化作用;B、用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C、铁粉作食品的干燥剂是铁与包装袋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不是胃酸.解答:解:A、用洗涤剂洗去碗筷表面的油污,利用的乳化作用,而不是溶解作用,故做法错误;B、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由置换反应的概念知,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此说法错误.C、铁粉作食品的干燥剂是铁与包装袋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与铁生锈的原理是相同的,故正确;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不是胃酸,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2分)(xx•太原二模)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意义与下列选项不符的是()A.电解一定量水产生气体的体积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消耗氧气的体积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D.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铜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考点:电解水实验;空气组成的测定;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解答;B.根据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解答;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情况解答;D.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铜反应情况解答.解答:解:A.电解一定量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不断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再改变;正确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消耗氧气的体积不断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再改变;正确C.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不断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再改变;正确D.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铜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是从零开始,稀盐酸中也有水;错误答案:D点评:在处理图象类问题时,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是分析曲线的重要依据.三、填空题(共17分)11.(6分)(xx•太原二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从图中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A 和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t2℃时将A、B、C各60g分别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C;(3)将(2)中A的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g,取70g该溶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稀释至20%,需加水的质量是3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答;(2)根据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B=C >A;故填:B=C>A;(3)根据A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解答.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解答.解答:解:(1)根据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A >B>C>A;根据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及有关的信息.A和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由于t2℃时,AC的溶解度是60克,B的溶解度大于60克,即在t2℃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60克AC,正好是饱和溶液,B能全部溶解,是不饱和溶液,A、B、C三种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相等,故将A、B、C各60g分别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3)将(2)中A的溶液降温到t1℃,A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会有晶体析出,溶质变为40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g;取70g该溶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稀释至20%,需加水的质量是x×100%=20%x=30g答案:(1)A>B>C A和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A=B=C AC(3)140g 30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溶解度的含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并进而分析升温或降温前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等知识才能正确解答.12.(6分)(xx•太原二模)化学与能源、环境及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1)天然气是一种较清洁的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2)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新燃料,N2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O2N2+2H2O(3)净水器中用活性炭将水中色素除去,这是因为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2)根据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答;(3)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2)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N、H、O原子个数分别是2、4、2,反应后N、H、O原子个数分别是2、0、0;故填2H2O;(3)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答案:(1)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2)二氧化碳2H2O(3)活性炭疏松多孔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四、简答题(共12分)13.(5分)(xx•太原二模)世界是变化的,物质是多样的,“同种”与“不同”是相对的.(1)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状态.如;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为雨水,其微观原因是水分子间隔变小(2)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4)同种反应物可以生成不同生成物,如:木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木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其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回答.(2)根据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3)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比较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即可.(4)根据木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木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进行解答;解答:解:(1)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是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其微观原因是水分子间隔变小.(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答案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由于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H2O和H2O2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H2O 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故答为:分子的构成不同.(4)根据木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木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因此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故答案为:(1)水分子间隔变小.(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分子的构成不同.(4)木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木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会通过比较物质的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来分析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14.(7分)(xx•太原二模)工业用苛化法制烧碱,其原理是以石灰石和纯碱为原料,经如图所示的一系列操作完成.(1)①的反应条件是高温,X的化学式是H2O;(2)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3)溶液C的溶质是NaOH(填化学式),③的方法是蒸发;(4)判断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及理由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为氧化钙,其化学式是CaO;X的化学式是H2O;(2)反应②为氢氧化钙溶液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3)反应②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溶液C的溶质是NaOH,利用蒸发得到固体烧碱;(4)判断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及理由是碳酸钙;因为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溶液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答案为:(1)高温;H2O;(2)Ca(OH)2+Na2CO3═CaCO3↓+2NaOH.(3)NaOH,蒸发;(4)碳酸钙;因为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溶液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酸钙与氧化钙、氢氧化钙的相互转化、盐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五、实验探究题(共14分)15.(7分)(xx•太原二模)实验室可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在水槽中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满一瓶氧气后,正确的操作是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2)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钙,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经3次洗涤后,欲检验二氧化锰是否洗涤干净,可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往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有,则未洗涤干净;若无,则洗涤干净.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根据排水取气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不变,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作用是催化作用,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用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洗涤干净,滤液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在水槽中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满一瓶氧气后,为了防止氧气逸散,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移出水面,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正放在桌面上;(2)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作用是催化作用;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溶于水,所以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的方法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用硝酸银溶液,若没有洗涤干净,滤液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答案:(1)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2)催化作用;过滤、烘干取样,往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有,则未洗涤干净;若无,则洗涤干净点评: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在明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计算质量分数以及固体物质分离的方法.16.(7分)(xx•太原二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中的现象是产生气泡,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2)由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铁能与酸、盐溶液反应.(3)上述实验充分反应后,同学们发现B、C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将三支试管中的剩余溶液倒在废液缸中,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该废液的成分是什么?【设计方案】测定溶液的PH;【进行实验】测定溶液的PH=5;【获得结论】该废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Na+、Fe2+;;【反思与评价】废液缸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OH﹣=H2O,,欲将这些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需进行的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铁与硫酸有硫酸铜反应的现象分析(2)根据铁的化学性质分析(3)根据硫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分析解答:解:(1)A试管中铁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可看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B试管中发生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2)由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铁能与酸、盐溶液反应。
2019-2020年九年级(上)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年九年级(上)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冰雪融化C.食物变质D.空气液化2.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从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元素是()A.Fe B.Si C.O D.Al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人B.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对着手心C.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D.做实验要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5.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碳原子和氧原子B.碳原子和氧分子C.二氧化碳分子D.碳单质和氧单质6.你知道吗,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易患坏血病;缺钙易得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这里的铁、碘、钙、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7.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软水是一种纯净物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8.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9.当我们经过花园时常常会闻到花的香味,其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核电荷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中子数不同11.某元素R的原子核带x个正电荷,则 R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A.x﹣2 B.x+2 C.x D.无法确定12.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5:1 D.4:11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A.②④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②③),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4.现在净化水的药品中有一种是二氧化氯(ClO2()A.+1 B.+3 C.+4 D.+715.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B.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和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16.一个密封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7g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C一定是催化剂D.在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C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二、填空题(共5道小题,每空1分,共19分)17.用化学符号表示:(1)磷元素:;(2)5个氢氧根离子:;(3)铁的化合价为+3价:;(4)2个二氧化碳分子:.18.用分子、原子、离子填空:(1)构成物质的微粒(2)不带电的微粒是(3)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水的电解(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磷在空气中燃烧(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0.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当A、B为原子时,X= ;Y= .(2)C表示的粒子的符号是.21.现有①氧气,②自来水,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⑥空气.其中,(1)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3)属于化合物的是;(4)属于属于氧化物是.三、实验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22.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仪器B的名称是、仪器D的名称是.(2)在用仪器E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视线应当,如果线仰视读数,则得到的液体(填番号).A.偏多 B.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3)在对仪器A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时,除了用到上述仪器C和铁架台之外,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4)如果燃着的仪器C被碰到,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进行的措施是.23.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代号,下同),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有关方程式为.(4)二氧化碳在实验室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发生装置可选用,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用.(选择仪器编号)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第一小题3分,第二小题3分,共6分)24.碳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见光、受热、受潮都易分解.请根据所学知识计算:(1)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5.将25克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大试管中充分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时,最后固体质量为16.2克,求加入试管中的氯酸钾的质量分数.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四中等五校九年级(上)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冰雪融化C.食物变质D.空气液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食物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空气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2.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食物会和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氧气进行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产生热量,极易食物变质.【解答】解:A、常温下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和食物易进行缓慢氧化而导致食物变质;故A正确;B、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常做食物的保护气;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不能使食物变质;故C不正确;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和其它物质反应,不能使食物变质;故D不正确;故选A3.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从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元素是()A.Fe B.Si C.O D.Al【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析】根据地壳中所含元素含量和元素的简单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四种元素是:O、Si、Al、Fe,其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O.故答案为:C.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人B.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对着手心C.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D.做实验要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倾倒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剩余药品的“三不”原则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对着人,故A正确;B、为防止药品污染试剂瓶标签,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对着手心,故B 正确;C、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故C正确;D、做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如果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故D错误.故选D5.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碳原子和氧原子B.碳原子和氧分子C.二氧化碳分子D.碳单质和氧单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来保持.【解答】解: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就由二氧化碳分子来保持.故选C6.你知道吗,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易患坏血病;缺钙易得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这里的铁、碘、钙、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本题,人体缺少的铁、碘、钙、锌等指的是元素,它们以化合态存在于人体中.【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人体缺少的铁、碘、钙、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是指元素.故选C.7.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软水是一种纯净物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考点】硬水与软水.【分析】A、根据软水中的成分进行分析;B、根据硬水的定义进行分析;C、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硬水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解:A、软水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硬水通过静置只是除去了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硬水不会自动变为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但不排除含有其他杂质,所以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8.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A.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简单方法;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C、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D、三种气体分别通入水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选B9.当我们经过花园时常常会闻到花的香味,其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分子具有的性质有: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隔,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性质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及变化.【解答】解:由于分子是运动的,当我们经过花园时,花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触动了我们的嗅觉神经,不是因为分子的大小、构成以及分子之间的间隔的原因,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核电荷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中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解答】解: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见,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的质子数或桥电荷数,所以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B.11.某元素R的原子核带x个正电荷,则 R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A.x﹣2 B.x+2 C.x D.无法确定【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失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解答】解:元素R的原子核带X个正电荷,说明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是x,在原子内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2+离子是R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故其核外电子总数为x﹣2,故选A.12.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5:1 D.4: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解答】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故答案为:C.1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A.②④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②③【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再根据其微观意义: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选:C.14.现在净化水的药品中有一种是二氧化氯(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A.+1 B.+3 C.+4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氯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x+(﹣2)×2=0,则x=+4.故选C.15.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B.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和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可知,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物是淀粉和氧气,因此反应物中的氢元素和碳元素完全转化到淀粉中,而反应物中的氧元素可能完全转化到氧气中,也可能转化到了淀粉和氧气中,因此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16.一个密封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7g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C一定是催化剂D.在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C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本题可分析先A、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B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A的质量减少了8g﹣2g=6g,故A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6g;C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C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D是生成物,生成的D的质量为42g﹣8g=34g;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34g ﹣6g=28g,故X的数值为35g﹣28g=7g.A、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34g﹣6g=28g,故X的数值为35g﹣28g=7g,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是D,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C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C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于C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则无法计算C、D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5道小题,每空1分,共19分)17.用化学符号表示:(1)磷元素:P ;(2)5个氢氧根离子:5OH﹣;.(3)铁的化合价为+3价:;(4)2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5OH﹣;(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铁的化合价为+3价,故可表示为:;(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故答案为:(1)P;(2)5OH﹣;(3);(4)2CO218.用分子、原子、离子填空:(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2)不带电的微粒是分子、原子(3)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分子,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1)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解答;(2)根据已有的微粒带电性的知识进行解答即可;(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解答】解:(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2)分子、原子是呈电中性的微粒;(3)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分子,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答案:(1)分子、原子和离子;(2)分子、原子;(3)分子;原子.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水的电解 2H 2O2H 2↑+O 2↑(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 2Fe 3O 4(3)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 22P 2O 5(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2H 2↑+O 2↑.(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 2Fe 3O 4.(3)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 22P 2O 5.(4)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 4K 2MnO 4+MnO 2+O 2↑.故答案为:(1)2H 2O 2H 2↑+O 2↑;(2)3Fe+2O 2Fe 3O 4;(3)4P+5O 22P 2O 5;(4)2KMnO 4K 2MnO 4+MnO 2+O 2↑.20.A 、B 、C 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当A 、B 为原子时,X= 8 ;Y= 1 . (2)C 表示的粒子的符号是 Cl ﹣ .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当A、B为原子时,根据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计算X的值;(2)根据C粒子结构示意图,由质子数判断元素,由质子与电子数的关系判断粒子带电情况,据此写出粒子符号;【解答】解:(1)当A为原子时,X=2+6=8;B为原子时,Y=11﹣2﹣8=1,(2)粒子C中质子数为17,即原子序数为17,该元素为氯元素,粒子为带一个单位负电子的阴离子,故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Cl﹣;故答案为:(1)8,1;(2)Cl﹣.21.现有①氧气,②自来水,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⑥空气.其中,(1)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⑥(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③④⑤;(3)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⑤;(4)属于属于氧化物是③④.【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②自来水,⑥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①氧气,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它们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它们都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它们都属于氧化物.【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②自来水,⑥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①氧气,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它们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它们都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它们都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②⑥;①③④⑤;③④⑤;③④;三、实验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22.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仪器B的名称是漏斗、仪器D的名称是玻璃棒.(2)在用仪器E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视线应当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如果线仰视读数,则得到的液体偏大(填番号).A.偏多 B.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3)在对仪器A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时,除了用到上述仪器C和铁架台之外,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石棉网(填名称).(4)如果燃着的仪器C被碰到,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进行的措施是用湿布盖灭.【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分析】(1)熟悉常见的仪器,了解名称;(2)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尤其是读数方法考虑本题;(3)根据仪器A是烧杯,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4)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1)图中仪器B是漏斗,D是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2)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采用仰视读数的方法,则读数偏小,量取到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大,如果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比实际值偏大,量取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小.故答案为: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偏大.(3)仪器A是烧杯,烧杯加热时,为防止局部受热液体溅出,需要垫石棉网.故答案为:石棉网.(4)仪器C是酒精灯,酒精灯被碰倒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进行的措施是用湿布盖灭,可以根据氧气灭火.故答案为:用湿布盖灭.23.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集气瓶 ,② 试管 ;(2)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 2H 2O 22H 2O+O 2↑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A (填代号,下同),收集氧气可选用 C 或D 装置.有关方程式为 2KClO 32KCl+3O 2↑ .(4)二氧化碳在实验室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B ,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用 D .(选择仪器编号)【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实验室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常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据此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4)根据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是集气瓶;②是试管.(2)实验室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常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2H 2O+O 2↑;(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所以应该选择A 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联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H---12
请你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氯酸钾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 D
2.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液氧是淡蓝色的
B. 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C. 氢气有可燃性
D. 活性炭有吸附性
3. 下列化学符号既表示一种金属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的是()
A.CO2 B.C C.Zn
D.Fe3+
4.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取用固体药品
C.加热高锰酸钾
D.熄灭酒精灯
5.在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A.HNO3B.NH3C.NO2D.HNO2
6. 甲醛(CH2O)是家庭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是致癌物质之一,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由碳.水两种物质组成
B.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C.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7. 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原子是由原子核、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不显电性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不可以使硬水软化,蒸馏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 .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 . 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为每年的3月22日
9.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 . 一定是纯净物
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 一定是一种单质
10.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Fe (铁)
B . He (氦气)
C . NaCl ( 氯化钠)
D . I 2(碘)
11.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7,下列关于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77
B.核电荷数为70
C.相对原子质量为77
D.非金属元素
12. 下列四组物质中,按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排序的是( )
A .矿泉水 五氧化二磷 水银
B .食盐水 冰水混合物 蒸馏水
C .铁锈 四氧化三铁 氧气
D .石灰水 洁净的空气 二氧化碳
13. 相同质量的 CO 和 CO 2 中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 .11:14
B .14:11
C .1:2
D .11:7
14. 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
是( ) A .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 .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能灭火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点燃H 2与O 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天然气与O 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下图能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二.填空题( 本大题有4个小题,共28分)
16.在下列空格上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10分)
(1) 2个氮分子 (2) 氯化钙 (3) 铝元素
(4) 硫酸根离子 (5)2个亚铁离子
(6) +5价的磷元素 (7) Si (8) 2CO 2 (9) CuO (10) OH
17.(6分)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右
图所示),A 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 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
的白烟。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
”表示氮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
(1)该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2)图中一共有几种化合物
(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看,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变了
(4)若用软塑料瓶做这个实验,你还会看到 原因是
A m
B m
C m
D m
18.(7分)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其中 a 管相连的是电源的 极,检验b 管中气
体的方法是
(1)有同学观察到 a 管的气体比 b 管气体的2倍还要多,
这可能与气体在水中的 性有关,有同学做
实验时错把氯化钠当成了氢氧化钠加入了水中,结果发现一个玻璃管中
产生的是黄绿色的气体,老师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气体单质,它应该是
(填化学式)
(2)写出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19. (5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资源,所以人们要有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
(1)如图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自来水厂净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
A 沉淀
B 过滤
C 煮沸
D 蒸馏
E 吸附
(2)农村还有一些地方的居民食用井水,要判断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 ,食用井水对身体有害,在家中要把硬水转变成软水的方法是 。
(3)水在实验中的用途很多,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盛少量水的作用是。
(4)爱护水资源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治水体污染,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
三.实验和探究(本大题共19分)
20. (10 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⑴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⑵乙炔(C 2H 2)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
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最好是 ;
如果电石厂发生火灾能否用水来灭火,为什么?__ 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若用F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
______管进(填 A 或 B );
实验结束后,老师建议同学们回收二氧化锰,有同学说可以蒸发掉水,有同学说可以过滤,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_______
(4)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有同学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四.计算题(8分)
22.(4分)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 C2H4O3,请回答:
(1)该物质由种元素组成的,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个原子,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2分)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本小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 (3)38克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