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经典结构:五段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申论经典结构:五段论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0-8 23:18:22 浏览822次

作为一种考试形式,申论论证与我们平时写文章有明显不同。在考场上,考生不可能有时间修改推敲,几乎是拿笔就写、一气呵成才能完成。所以,最后完成的答卷有一些“草稿”的意味,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细。但正因为是“草稿”,容不得人多想,才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政策水平、思维水平、分析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如果考生在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考试时间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手忙脚乱,忽视一些重要的大的结构环节。而申论阅卷的批改量大、流水作业的特点又决定了,阅卷评委将必然特别注意这些结构环节。或者说,申论结构上的得失常常决定了考生的成绩高低或考试成败。

从整体上说,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只有结构安排得恰当,文章才能有序、完整、合用。许多考生因为对论证的结构经验不足,对于怎样开头,怎样展开,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心里一点数都没有,所以对写文章有恐惧心理,拿起笔来就发愁。其实,申论论证作为“公务文章”,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固定规范,写的人那样写,看的人那样看,已经成了一种大家默认的行文习惯或规则。考生只要按照那种固定的结构去写就可以了,既不需要别出心裁,更不允许随意安排。

有一种所谓的“申论三段论”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思是在文章的开头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样说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如果照这样的三个部分去写,往往却不容易操作。比如许多考生会有疑问:论点放在哪里?原因分析放在哪里?对策放在哪里?等等。的确,像这种三段论结构,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粗糙,让人很难抓住要领。

为了帮助读者有效突破申论结构难题,经过大范围的搜集整理和深入探

究,在参考大量政府公务文章、领导人讲话以及公考申论评阅标准的基础上,曹老师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申论五段论:引、申、议、策、合。

公考实践证明,这个“五段论”虽然简单,但是它非常好用,而且也比较容易掌握。在具体作答的时候,考生可以直接套用这个段落结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章结构不合理的毛病,还可以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什么是申论五段论?所谓申论五段论,就是把一篇申论的结构分成“引、申、议、策、合”五个层次,五个层次的先后顺序及其内容是:

1. 引:在开头第一段,引用给定资料中的典型材料或有关理论材料,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申:在第一段的结尾,或者单独第二段,用一句话申明自己的论点。

3. 议:具体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3~5条)。

4. 策:针对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论证。每条对策最好单成一段。

5. 合:在文章的结尾呼应论点,得出结论,并上升到政策和理论的高度。

在平时阅读政论文章,或者收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的时候,请注意用申论五段论去对照,在申论写作训练中,请努力运用并掌握这种结构方法。只有真正掌握了这种方法,才能体验到它的广泛适用性。

下面提供几篇用申论五段论操作的文章,供读者对照分析:

【例文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大标题就是论点)

黑龙江七台河矿难教训还在总结,又闻河北唐山刘官屯矿难,再传河南寺沟煤矿透水事故;吉林辽源医院大火刚灭不久,广东中山酒吧火灾接踵而来;震惊全国的松花江水污染仍在处理,广东北江又出现令人惊忧的污染事件。(引:开头引用概括事实的材料)血淋淋的矿难、逝者家属的悲痛、城市大停水的不便、火烧医院的惨烈,屡屡敲击着我们紧绷的神经,同时也在警醒我们(分析过渡):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刻不容缓。(申:段尾引申出论点)

重特大事故频发,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过渡句)

首先,中央政令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是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为了遏制事故频发势头,中央出台了许多法律、政令。然而,一方面是国务院三令五申,另一方面却是有关主管部门的官僚主义,仅仅停留在发发文件、开开会议上,企业自然更是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议:分析问题原因1)其次,政府部门执法不严格、监管不扎实、责任不到位,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矿无证开采,常年超产,有些非法矿山甚至在监管人员“鼻子底下”开采。“知道不知道?知道为什么不管?管,为什么不听?”李毅中对一些执法人员的质问,可谓击中问题的要害。官煤勾结,官员入股,权钱交易使个别监管者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议:分析问题原因2)再次,一些企业利欲熏心,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麻木不仁。有的矿主为了一己之私,明知生产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却不采取任何措施,反而鼓

励工人快干多挖。更有甚者,私自关闭报警系统。这些矿主无疑成了矿难的帮凶。(议:分析问题原因3)

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落实;不是没有监管,而是监管不到位;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种在生产中只看到金钱看不到生命,只见物不见人的观念,与时势不符,与中央精神相逆,必须进行彻底纠正和全面清理。(总结问题原因)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面对安全事故多发势头,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过渡句。联系论点,过渡到提出对策)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首先必须鞭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安全生产责任大如山。落实中央政令,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切实转变作风,抓工作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一定要敢抓敢管,抓实抓严,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策:呼应论题,提出对策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工作中,我们并不缺乏制度,但在不少地方,制度却成了一纸空文。制度写在了墙上,挂在了嘴上,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制度源于实践,凝结着血的教训。因此,我们在忙于制定制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严加惩罚,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策:呼应论题,提出对策2)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还必须摆正人与发展的关系。发展需要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