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河流、水系、流域与水情
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知识点中国河流是中国境内流域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总数达到200条以上。
这些河流不仅构成了中国的地理格局,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我们对中国河流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学习,以下是本篇文章对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中国河流的基本情况中国河流依据水系不同,可以分为长江水系、黄河水系、珠江水系、海河水系、黑龙江水系等五大水系。
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是中国四大流域。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海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
第二部分:中国河流的地理位置和河道特征中国河流贯穿全国各省市,地理位置广泛。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及它们的支流。
例如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市;长江发源于青海,流经江苏、上海、湖北、湖南等省市;珠江发源于云南,流经广东、广西等省市。
河道的特征也因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而各不相同,需要我们学习时个别描述。
第三部分:中国河流的水资源中国河流的水资源总体过剩,但在一些河流流域中,存在着一些水资源的问题。
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环境和人员的问题。
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与水相关的重要政策法规,例如《水法》、《水土保持法》等。
第四部分:中国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中国河流不仅滋养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文化灵魂;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重心和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珠江流域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地带。
第五部分:中国河流的保护与治理在学习中国河流的知识点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针对河流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河流的环境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等。
西昌水资源情况
西昌水资源情况第一节河流、湖泊、地下水西昌市安宁河及雅砻江两大水系所控制。
安宁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市,市境内其干支流控制集雨面积1852.3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9.8%,是西昌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雅砻江水系其干支流控制集雨面积802.9平方公里,除牦牛山西麓几条支流外,其干流为过境。
市东南有四川第二大淡水湖——邛海,它是市区工农业及城镇生活用水水源。
一、安宁河及其支流安宁河古称孙水,发源于横断山脉小相岭之阳落雪山及菩萨岗之间。
河源海拔4551米,其干流自北向南,由冕宁县漫水湾至黄土坡与沙坝间进入西昌市境,经月华、礼州、西宁、太和、经久、佑君、黄联、黄水、阿七等乡镇,在黄水乡大庆沟与小泸塘间入德昌县境,继续南流,于攀枝花市米易县湾滩以下2.5公里河口大桥注入雅砻江。
安宁河干流总长337公里,在西昌市境内干流长86.31公里,流域总面积115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1852.3平方公里。
市区干流总落差150.22米,平均纵坡1.7%;漫水湾流量站实测多年平均流量11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3470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洪峰流量117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最枯流量1.55立方米/秒(1969年太和站)。
安宁河流域两岸有耕地87万亩,其光热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被列为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开发项目。
西昌市受益的主要有大桥水库漫水湾水利枢纽及渠系配套工程等。
境内安宁河两岸耕地39.62万亩,是西昌市的粮仓。
安宁河水能理论蕴藏量24.83万千瓦,可开发量2.65万千瓦。
大桥水库建成投运,水能可开发量将大大增加。
二、雅砻江及其支流雅砻江系金沙江最大支流,自西北冕宁、盐源两县间进入西昌市,向南流入盐源与德昌县境。
流经西昌市西部境区长78.5公里。
因其河床深切,两岸山高坡陡,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巨大。
市境内有牦牛山西坡诸水汇入雅砻江。
安宁河、雅砻江及其主要支流详见下表:2三、湖泊——邛海邛海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位于市区东南约4公里,西岸有“川南胜境”的泸山为屏,东南及东北有群山环抱,园林旖旎,山水相连,交相辉映,与泸山合为一体,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实验1流域边界的确定
水系:指由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 水系:指由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
河 流 的
3
分 级
4 4
水系的
水系
:
水系 水系 水系 水系
扇状水系
干支流呈扇状分布, 干支流呈扇状分布,各支流较集中地汇入 干流,流域呈扇形或圆形。如海河。 干流,流域呈扇形或圆形。如海河。
羽状水系
支流从两岸相间汇入干流。 支流从两岸相间汇入干流。如滦河。
二、河流的水情要素
(一)水位 ◆水位:指河流某处的水面高程。其零点称为 水位:指河流某处的水面高程。 基面。 基面。 ◆绝对基面:是以某一河口的平均海平面为零 绝对基面: 我国规定统一采用青岛黄海基面。 点。我国规定统一采用青岛黄海基面。 资料可比 ◆相对基面(测站基面):以观测点最枯水位 相对基面(测站基面):以观测点最枯水位 ): 以下0.5 ~ 1 m 处作为零点的基面。 以下 处作为零点的基面。 资料不可比
2 2
◆弯曲系数——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 弯曲系数 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 河段直线距离之比。 值越大, 河段直线距离之比。K 值越大,河段就越 弯曲。 弯曲。 L K = l
水系的发育
多湖泊分布, 初 期——多湖泊分布,支流少而小; 多湖泊分布 支流少而小; 伸长期——溯源侵蚀,干支流系统初步形成; 伸长期 溯源侵蚀,干支流系统初步形成; 溯源侵蚀 扩张期——溯源侵蚀、侧蚀强烈,水系密度最大; 溯源侵蚀、 扩张期 溯源侵蚀 侧蚀强烈,水系密度最大; 合并期——河流劫夺(袭夺),长期侵蚀后转向 河流劫夺( ),长期侵蚀后转向 合并期 河流劫夺 袭夺), 堆积,水系越来越简单化。 堆积,水系越来越简单化。
(四)河流泥沙
◆河流泥沙:指组成河床和随水流运动的 河流泥沙: 矿物、岩石固体颗粒。 矿物、岩石固体颗粒。随水流运动的泥沙 又称固体径流。 又称固体径流。 含沙量:河水中泥沙的含量。 kg/ ◆含沙量:河水中泥沙的含量。单位为 kg/m3。 输沙率: ◆输沙率: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过水断 面的泥沙总量。 kg/ 面的泥沙总量。单位为 kg/s 或t/s 。 输沙量: ◆输沙量: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一定过水 断面的泥沙总量。 断面的泥沙总量。单位为 t 或 万t 。 侵蚀模数: 流域面积上, ◆侵蚀模数:是指每 km2 流域面积上,每 年被侵蚀并汇入河流的泥沙重量。 年被侵蚀并汇入河流的泥沙重量。 /(km 单位为 t/(km2 · a)
第二章河流概论
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 降水过程 流域蓄渗过程
汇流过程 坡面漫流过程 河网汇流过程
2.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2.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气象气候因素
下垫面因素
降水
蒸发
地形
人类活动 农业措施 林牧业措施 水利措施
土壤和地质
植被和湖沼 流域形状 和面积
3.径流的特征值 3.径流的特征值
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断面的水体体积。 流量(Q):单位时间内流过断面的水体体积。(m3/s) 单位时间内流过断面的水体体积 径流总量( ):某时段T内流过断面的总径流体积。 径流总量(W):某时段T内流过断面的总径流体积。 某时段 (m3) 径流深度( ):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流域上的水深。 径流深度(R):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流域上的水深。 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流域上的水深 (mm)
W = Q •T
Q •T Q •T 3 y= • 10 = ( mm ) 6 F • 10 1000 F
径流模数( ):单位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 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
( L / s ⋅ km 2 )
Q 3 M = ⋅ 10 F
径流系数( ):某时段降雨量x所形成径流深R 径流系数(α):某时段降雨量x所形成径流深R的 某时段降雨量 比例数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确定
R α = x
因为降雨总是会有损失,所以一般α只能小于1 因为降雨总是会有损失,所以一般α只能小于1。
3/3
第三节 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
一、泥沙运动基本规律
1. 泥沙特征 (1)泥沙粒径 等容粒径:泥沙颗粒外形不规则, 等容粒径:泥沙颗粒外形不规则,一般采用 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设某一颗粒的体积为V 则其等容粒径为: 设某一颗粒的体积为V,则其等容粒径为:
水文学课件:第二章 河流(River)
南极洲 1398
欧洲
1050
澳大利亚 761.5
大洋洲 (各岛)
133.5
全球内陆 14902.5
年降水 mm 103km3 741 32.2 740 22.3 756 18.3 1596 28.4 165 2.31 790 8.29 456 3.47
2704 3.61
798 118.88
年径流
mm 103km3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Q与流域面积F的比值,指单位时间 (S),单位面积(Km2)上的产流量。
M Q / F Q 1000 F
一、径流特征值
4、径流深度(Y): (mm)
将径流总量(W)平分在流域面积(F)上,
所得的水深为径流深度 。
W的单位是立方米(m3) F的单位是平方千米(Km2)
Y W W 100010001000 W F F 1000100010001000 F 1000
332 14.41
151
4.57
339
8.20
661 11.76
165
2.31
306
3.21
39
0.30
径流 系数
0.45 0.20 0.45 0.41 1.00 0.39 0.09
1566 2.09 0.58
314 46.85 0.39
一、径流特征值
6、模比系数( K ):
某年的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
第二章 河 流(River)
第一节 水系和流域 第二节 河流的水情要素 第三节 河流的补给 第四节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 第五节 河川径流的变化 第六节 河水的运动
第五节 河川径流的变化
径流特征值 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 河川径流的年内变化 洪水和枯水
河流小知识
第一章河流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河流释义与称谓
第二节河流的功能与分类
第三节河流的分段与分级
第四节河流的其他相关概念
第二章水系与流域
第一节水系
第二节流域
第三节我国的河流概况
第三章河道水流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第二节河水的来源
第三节河流水情要素
第四节河流径流的形成过程
第五节河流径流的度量方法
第六节河流径流的变化特点
第七节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
第四章河流泥沙
第一节河流泥沙的来源
第二节河流泥沙的分类
第三节河流泥沙的基本特性
第四节推移质运动
第五节悬移质运动
第六节我国河流泥沙情况
第五章河流观测
第一节河道水流观测
第二节河流泥沙测验
第三节河道地形观测
第六章河流演变
第一节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发育过程
第二节山区河流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平原河流的基本特性
第四节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河相关系及河床稳定性
第六节河床演变基本规律
第七节黄河、长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简史第七章河道治理
第一节河道治理规划设计
第二节典型河段整治措施
第三节常见河道整治工程
第八章河流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论
第二节河流生态系统
第九章河道生态治理
第一节生态治河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要点第三节生态河道治理规划设计第四节河道生态护岸技术
第五节国内外河道生态治理实例。
七年级地理水系和流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水系和流域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科学。
水系和流域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生活在世界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地理水系和流域知识点,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
一、水系的定义及组成水系是由若干个流域组成,通常是水源区、中游、下游三个部分。
流域则是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汇集水流形成的区域。
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海洋等,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水系的特点和作用水系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水系是供水的重要来源,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水;其次,水系是湿润气候和形成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再次,水系可以调节气候,减缓暴雨洪水的影响;最后,水系还是能源的来源,如水力发电等。
三、流域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区分,流域可分为河流流域和内流湖流域两种。
1.河流流域河流流域主要是以一定的河流流程为界限的地区,包括沿河两侧的草地、灌丛和森林等区域。
根据不同的河流形成原因和物理-地理特点,河流流域可以分为盆地型流域、冰川型流域、岩溶地貌区的流域和台地型流域等。
2.内流湖流域内流湖流域是以内流湖为中心的地区,包含内流湖周边的区域。
根据不同的环境类型和自然资源状况,内流湖流域可分为盆地型内流湖流域、山地型内流湖流域、平原型内流湖流域等。
四、流域的形成流域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地质构造、水文过程和气候变化等外在因素影响下逐渐形成。
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流域的形成,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以及人类工程建设等。
五、地理领域中流域与水系的关系水系和流域是地理学中相互依存的重要概念。
水系是由若干个流域组成,而流域则是水系的基本组成单元。
因此,理解水系和流域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对于把握地理的全貌和把握世界的全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总结地理学中水系和流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认知环境和生活在世界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七年级地理水系和流域知识点,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健康】河流概论教案
【关键字】健康《河流概论》教案第一章河流的基本概念1.1 基本知识◆河流、河道、河段?◆水道、航道?◆天然航道、人工航道?◆水流、挟沙水流?◆河床、河槽、河谷?◆河底、河岸?◆左岸、右岸?◆引河、、运河?1.2 河流的称谓◆一般称谓:⏹较大的称江、河、水、川;⏹较小的称溪、涧、源、沟等。
◆特殊称谓----如塘、娄、浜、泾、洪等。
◆两条基本原则:●南“江”北“河”;●大“江”小“河”。
◆特例:如长江: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荆江--皖江-扬子江-Yangtze River"。
1.3 河流的功能◆泄流输沙◆引水排涝◆蓄水发电◆交通运输◆生态环保◆渔业养殖◆景观旅游◆休闲娱乐1.4 河流的分类◆国内河流与国际河流◆外流河和内流河(内陆河)◆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常年性河流与季节性河流◆多沙河流与少沙河流◆天然河流与非天然河流◆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1.5 河流的分段◆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例:长江、黄河1.6 河流的分级◆干流与支流?◆河流分级:一级、二级、三级……◆我国河道分级1.7 河流的落差与比降◆落差◆比降◆水面比降◆河床比降◆横比降1.8 河流的长度、宽度与深度◆河流长度◆河流宽度◆河流深度◆洪水河槽◆中水河槽◆枯水河槽1.9 河流的深泓线、主流线与中轴线◆深泓线◆主流线◆中轴线◆航迹线◆水流动力轴线1.10 河流的纵剖面与横断面◆河床纵剖面◆水流纵剖面◆河流横断面◆基本河槽◆主槽1.11 侵蚀基准面与侵蚀基点第二章水系与流域2.1 水系⏹水系定义与命名◆水系的定义◆干、支流划分方法◆水系的的命名⏹水系的形态◆树枝状水系◆平行状水系◆放射状水系◆辐合状水系◆羽毛状水系◆格状水系◆网状水系◆混合状水系⏹水系的形成与发展⏹水系的基本特征2.2 流域⏹流域的定义◆分水线◆集水区域◆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流域的等级⏹流域的几何特征◆流域面积◆流域形态⏹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因素●降水●蒸发◆下垫面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植被●土壤●地质构造●湖泊沼泽第三章河道水流3.1 河水的来源◆降水补给◆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沼水补给◆人工补给3.2 河流水情要素⏹水位◆正常水位◆高水位◆低水位◆中水位◆洪水位◆枯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历史最低枯水位⏹流速◆测点流速◆垂线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流速◆流速沿水深分布规律◆流速分布公式⏹流量◆流量的定义◆流量过程线◆流量过程规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3 河流径流的形成过程◆降水过程◆流域蓄渗过程◆坡面漫流过程◆河槽汇流过程3.4 河流径流的度量方法◆流量Q◆径流量W◆径流深度Y◆径流模数M◆径流系数α3.5 河流径流的变化特点◆年际变化◆年内变化◆河流洪水及其特征3.6 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两相性◆三维性◆不恒定性◆非均匀性◆不平衡性◆紊动性◆阻力复杂性◆流态特异性第四章河流泥沙4.1 河流泥沙的来源⏹泥沙----随河水运动和组成河床的松散固体颗粒。
水文知识
水文知识一:流域和水系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或汇水区,习惯上指地表水的集水区域。
流域面积(集水面积):流域分水线与河口断面之间所包围的平面面积,单位以km2计。
流域特征:流域的几何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总称。
水系(河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形成彼此连接的一个系统。
河流:在明渠中,受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或受径流调节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的凹地或岩洞流动的水流。
干流:在水系中汇集全流域径流的河流。
支流:流入一较大河流或湖泊的河流。
二:河流的分段每条河流一般都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五个分段。
三:水尺和水位水尺是直接观读江河、湖泊、水库、灌渠水位的标尺。
水尺的历史悠久,直至现代仍在广泛使用。
河流或者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离某一基面零点以上的高程称为水位。
水位的单位是米,一般要求记至小数 2 位,即0.01m。
以水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可绘出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水位过程线四:基面和珠江基面基面:是指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
在水文资料中涉及的基面有: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等四种。
珠江基面:1950-1952 年间,珠江水利工程总局测量总队以广州市东阜大道伪陆军测量学校旧址内之“一等水平基点”作原点测设流域水准线,并假定其高程为110m,其基面称为“珠局统一基面”;1954 年10 月起,广东省水利厅将其高程减去105m,命名为“珠江基面原点”,其基面称为“珠江基面”。
珠江基面=黄海基面-0.586m;珠江基面=国家85 高程基面-0.744m。
五: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渠或管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单位以m3 /s 计。
六:径流和径流量流域地表面的降水,如雨、雪等,沿流域的不同路径向河流、湖泊和海洋汇集的水流叫径流。
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称为该断面的净流量。
径流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径流量是陆地上最重要的水文要素之一,是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
河流水情PPT课件
第2页/共66页
•①水位过程线:是指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其绘制方法,是以纵坐标为水位,横坐标为
由于流量施测非常复杂,步骤繁多,则不可能每天连续地施 测;另一方面,在水文站的日常工作中,水位是逐日观测的。 因此,可通过水位资料利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流量。
第19页/共66页
第20页/共66页
二、年径流的有关概念
•
年径流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
称为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
•
多年平均径流量:实测各年径流量的平均值,称为多年
第11页/共66页
(2)、天然河道中平均流速的计算
• 天然河道中平均流速的计算:在有实测资料时,可根据 实测资料求得。在没有实测资料时,可用水力学公式— —谢才公式计算,即:
• v= c Ri
• 式中:v为河道断面平均流速; R为水力半径; i为水面
比降;c为谢才系数,它与糙率等因素有关,其数值可用
总之,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众多复杂,水位变化 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河流水位 情势是非常复杂的。
第1页/共66页
(3)、水位变化及水位过程线
• 河流水位有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山区冰雪融水 补给河流和感潮河段,水位日变化明显。
• 河流水位随气候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而变化。 例如由雨水补给的河流,其水位随降雨的变化而 变化,雨季水位高,旱季水位低。由冰雪融水补 给的河流,其水位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气温高, 冰雪融水量多,则河流水位高;气温低,冰雪融 水量少,则河流水位下降。
第三章 第一节 陆地水(最新)
河 盆 系 统
地表分水线 地下分水线
长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 长度: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 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 上游:宜昌以上,长4504km,面积100万km2; 中游:宜昌至湖口,长955km,面积68万km2; 下游:湖口以下,长938km,面积12万km2; 比降:源头为10.8‰,三峡河段为0.18‰, 平原河段0.026‰,河口段0.005‰; 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600亿m3; 含沙量:中下游约为0.5-1.0kg/m3;
章
流 域 示 意 图
二、河流的水情要素
水情要素是反映河流水文情势及其变 化的因子。它主要包括水位、流速、流量、 泥沙、水化学、水温和冰情等。通过这些 因素反映河流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其
与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也是研究水文规律的基础。
(一)水位
河流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高程。其零点称为基面。 基面可分绝对基面和相对基面。绝对基面是以某一河口的平 均海平面为零点。如珠江口基面、吴淞口基面(长江口)、 黄海基面等,我国规定统一采用青岛基面。相对基面(也称 测站基面),是以观测点最枯水位以下0.5-lm处作为零点 的基面。相对基面可减少记录和计算工作量,但它与其他水 文站的水文资料不具有可比性,故进行全河水文资料整编和 水文预报时,必须换算为全河统一的基面。 影响河流水位的因素很多,如水量、河道冲淤、风、潮 汐、结冰、植物、支流的汇入、人工建筑物、地壳升降等。 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水量的增减。水量增加,河水位上涨; 水量减少,河水位下降。
水位 变化 大 中 小
基岩砾石 大/大 中粗砂 中/中
小 中 大
宽浅U 细砂淤泥 小/小
1流域及流域水循环过程.
1.1 流域和水系
水系组成
二 水系
天然水系一般属于分杈树的形状,“树根”称为水系 的出口;“树枝”的端点称为河源;两条河流的交汇 点称为节点。相邻节点、出口与相邻节点,以及河源 与相邻节点之间的河段称为链,其中前两种链统称为 内链,最后一种为外链。
图1-5 水系的组成
1.1 流域和水系
河流分级
Strahler于1953年提出: 一级河流:直接发源于河源;
二 水系
图1-6 斯特拉勒河流 分级
1.2 流域水循环
一 水文循环
1.2 流域水循环
二 流域水循环
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实际上就是流域内降雨径流形 成过程
图1-8 流域降雨径流过程(引自《地球水环境学》,111页)
1.2 流域水循环
二 流域水循环
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的空间尺度一般在1-10000km2
1.1 流域和水系
二 水系
概念:流域中脉络相通的大大小小河流交汇形成的 系统,称为水系,也称河系或河网
A 树枝状水系;B 格子状水系;C 平行状水系;D 辐合状水系;E 放 射状水系;F 网状水系
图1-3 水系的结构
1.1 流域和水系
水系形状二 水系源自羽毛状水系由于各支流 平行状水系由于各支流汇集到流域 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 出口断而的同时性强,所以产生较 时间相互错开,所以产 尖瘦的洪水过程;这种水系的洪水 生较矮胖的洪水过程; 状况与暴雨中心的走向、分布关系 这种水系由于干流较长, 密切,如流域内降雨均匀,各支流 各支流汇入干流的时间 的洪水同时汇入干流,流量的时程 有先有后,河网汇流时 (a)羽毛状水系;(b)平行状水系;( c)混合状水系 变化小。如暴雨中心由上游向下游 间较长,调蓄作用大, 移动,易造成大洪水,反之则比较 洪水过程较为平缓。 平缓。
2第二章_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
1.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 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 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
2.答:闭合流域:(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 (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3.答:(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 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 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 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4.答: 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 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Q T y 10 6 F 10 1000 F
3
Q M 103 F
y a x
例:已知某流域F=1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200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600mm。 试求: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多 年平均年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M。
Q
Q=0.6*100*1000*1000/(365*24*3600)=1.9m3/s Z= 1200-600=600 mm
a = 600/1200=0.5
M = 19 L/s.km2
1.已知某断面2000年年平均流量为2000m3/s,
该断面以上的积水面积为688421 km2,分别
计算年径流量、径流深、径流模数。
R 365 86400 2000 6.3072 10 m
10
10
3
R 6.3072 10 Y 91.62mm 1000 A 1000 688421
Q 2000 M 0.003 A 688421
(四)我国河流的水量补给
河流
3、河 流 的 分 段 河
河流通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 河流通常可以根据其地理 地质特征分为河源、上 地质特征分为河源 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 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个部分。
例如长江,从河源到宜昌为上游( ””和“水量 例如长江,从河源到宜昌为上游(由金沙江和川江组 下游:河谷宽广呈“ ,河床位置比较稳定, , 下游:指河流的发源地,河床位置比较稳定,多为 中游:河谷呈“ 、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 字形, 中游 :河谷宽广呈“ 是河流最初具有地表水流 河源的确定通常是根据“ 河源的确定通常是根据 河源唯远” 字形、河 河源:河谷呈“U”字形 “河源唯远形,河床多 河源 :指紧接河源的河谷窄呈“V”字形 河口:河流入海 字形 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 河口:指河流的发源地 上游:指紧接河源的河谷窄呈“ 字形、 上游 此河段奔腾于川藏之间的横断山峡谷地带, ),此河段奔腾于川藏之间的横断山峡谷地带 成),此河段奔腾于川藏之间的横断山峡谷地带,流 为细砂或淤泥,其余各段的划分则应以河流的 为细砂或淤泥。,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 ,河道弯曲,河水比降很小, 粗砂,水量逐渐增加,但比降已经较为缓和,,通 粗砂,水量逐渐增加,但比降已经较为缓和,流水 最丰”的原则。江水急湍。虎跳峡地区两岸雪山夹峙 最丰”的原则,江水急湍。,河水比降很小,河谷, 形态的地方,因此也是全流域海拔最高的地方, 形态的地方,因此也是全流域海拔最高的地方 经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 经常有泥沙堆积河道弯曲 虎跳峡地区两岸雪山夹峙, 深切,比降增大, 深切,比降增大 速也很小,水流无侵蚀力, (侵蚀和堆积作用大 速也很小,水流无侵蚀力,故淤积作用显著, 下切力已开始减小而侧蚀显著(、,由于不同研 下切力已开始减小而侧蚀显著故淤积作用显著, 床多为基岩和砾石、比降大、 床多为基岩和砾石、比降大 流速大, 主要自然特征为依据。但实际上, ,在短短16 主要自然特征为依据。但实际上流速大在短短16 湖处形成三角洲。例如长江在入海口处堆积形 山峰高出河谷3000 3000米 湖处形成三角洲米,而江面宽度仅数十米 ,流量 山峰高出河谷3000 。 而江面宽度仅数十米, 。例如 常与山地冰川、高原湖泊、沼泽和泉相联系。 常与山地冰川、高原湖泊、沼泽和泉相联系 ,水 致保持均衡),水位变幅较小,200米 激流咆哮, ),水位变幅较小 致保持均衡),水位变幅较小,200米,激流咆哮, 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但整体的流量较大, 、 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但整体的流量较大,因 究者分别着重考虑地貌、水文或其他特征, 澜 究者分别着重考虑地貌、水文或其他特征 、 公里长的河段内,水面的落差竟达200水位变幅大 公里长的河段内,水面的落差竟达 纵断面往往成平滑 成的崇明岛。 成的崇明岛。 (侵蚀强烈)、水位变幅大、 下切力强( ,从宜昌到湖口为中游, , )、水位变幅大 小,下切力强 侵蚀强烈)、 )、黄河此河 我国的长江(源于唐古拉山的沱沱河)、黄河、 我国的长江(源于唐古拉山的沱沱河)、黄河 下凹曲线。例如长江, ,湖口以下就是下游段 下凹曲线。例如长江 从宜昌到湖口为中游, 位变幅较小。例如长江, 位变幅较小。例如长江 湖口以下就是下游段, 撼人心弦。 撼人心弦。从重庆万县到奉节段则是闻名于世的三峡峡 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常有不同的划分。 此,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常有不同的划分。 纵断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 纵断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 段江面宽阔,河床比降锐减,水流缓慢,故泥沙淤 段江面宽阔,河床比降锐减)。整个峡谷区呈峡滩相 ,水流缓慢, 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世界著名的长川大河都源于青 沧江(瞿瑭峡、巫峡、西陵峡)。整个峡谷区呈峡滩相 此河段地势低平,没有大支流汇入,水网交错, 此河段地势低平,没有大支流汇入,水网交错, 谷区(瞿瑭峡、巫峡、西陵峡)。 谷区 、 积旺盛, 呈现出一片水乡景象。 积旺盛, ,呈现出一片水乡景象。 间形势,河段迂回曲折,两岸峭壁危崖林立, 间形势,河段迂回曲折,两岸峭壁危崖林立,大多高出 湖泊星罗, 湖泊星罗 藏高原。河床日益抬高。同时由于汉水、洞庭湖、 藏高原。河床日益抬高。同时由于汉水、洞庭湖、 鄱阳湖等支流的汇入,使得水量增加特别迅速。 鄱阳湖等支流的汇入,使得水量增加特别迅速 江面500多米,江面狭窄,最窄处仅100米左右, 。 500多米 100米左右 江面500多米,江面狭窄,最窄处仅100米左右,水流湍 最大流速可达7 急,最大流速可达7-8米/秒。
第一节 河流、水系、流域与水情
H0:流域平均高度(m); fi: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面积(km2); hi:相邻两等高线的平均高度(m); F:流域面积(km2).
月平均水位由各日平均水位之
和除以该月天数可得,年平均水
位则由全年各日平均水位之和除 以全年日数求得.
(3)整理水位观测资料的三种图
水位过程线:是指水位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
水位过程线的主要作用:
可分析水位的变化规律,能直接看出特征水位 (如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高度和出现的日期; 可以研究河流的水源、汛期、河床冲淤情况和 湖泊的调节作用; 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对该流 域水文过程的综合影响。 同一测站各年综合水位过程线图可进行水位历史 分析;各站同一年的综合水位过程线图可比较上下 游各站水位,看出洪水波沿河的传播情形.
河流的弯曲系数: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 线距离之比值。可用下式表示
L K l
式中:K为弯曲系数;L为河段实 际长度(km);l为河段的直线长 度(km)。
河流的弯曲系数K值越大, 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 就越不利。
根据干支流分布的形状,可进行水系分类,主要可分5类: 扇状水系:干支流呈扇状分布,即来自不同方向的各支流较集 中地汇入干流,流域成扇形或圆形。我国的海河水系就属此类 。 羽状水系:支流从左右两岸相间汇入干流,形呈羽状。如太湖 、滦河水系。 平行状水系:几条支流平行排列。如淮河左岸的洪河、颖河 、西浘河、涡河、浍河等。 格状水系:干支流分布呈格子状,即支流多呈900角汇入干 流。这是由于河流沿着互相垂直的两组构造线发育而成。如 闽江水系。 树枝状水系:干支流的分布呈树枝状。大多数河流属此种类 型。如珠江的主流西江水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水位观测与数据整理 (1)水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日8:00和 20:00 各观测一次水尺,在汛期水位变化 较大时应增加为每日02:00,08:00, 14:00,20:00时各一次或更多测次, 水位变化急剧时甚至0.5hr或几min需观测一 次,以能记下洪水过程及洪峰水位值.
(2)水位数据整理(包括日平均水位,月平均 水位和年平均水位) 日平均水位整理方法:
(2)流域长度:从流域出口到流域最远点的流域轴线
长度,计
若流域形状不甚弯曲,也可采用河源至河口的
直线来确定流域长度。 (3)流域平均宽度 可用下式计算;
B=F/L
(4)流域形状系数:
K = B / L
3.流域的地形特征:
1)流域平均高度:表示流域内表面的平均高度。直接影 响流域的气温和降水。计算方法如下:
方法一:算术平均法
H
式中n为观测次数.
H
i 1
n
i
n
适用于当一日内水位变化平缓,或变化虽较大,但为等时 距观测,可采用算术平均法求日平均水位
方法二:加权平均法(面积包围法)
H0 H1 a
b
H2
Hn-1
m n
Hn
1 ab bc a H H 0 2 H1 2 H 2 2 H n a b c m n
知识体系
四、河流的补给 (一)雨水补给 (二)融水补给 (三)湖泊水补给 (四)沼泽水补给 (五)地下水补给 (六)人工补给 五、河流水源的定量估算 六、河川的利用和改造 七、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 的关系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预习思考题
1 河流的分段和纵、横断面
河流分为哪五段?上游、下游、中游各自的特点? 纵横断面的概念?河流纵比降?横断面的形态要素 有哪些? 2 水系 水系的概念?河长、河网密度和河流的弯曲系数的定义? 水系分类? 3 流域 流域?分界线?
2)流域平均坡度:流域乎均坡度对地表径流的产 生、集流、下渗、土壤水、地下水、土壤流失、 河流的含沙量等均有很大影响。流域平均坡度 (Jo)用下式计算:
式中
Ji——相邻两等简线间的平均坡度(m/km); fi一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面积(km2); F——流域面积(km2)。
fi与Ji的计算方法:
设bi为相邻两根长为li和li+1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则该两等高线间的面积fi为
5.泥沙淤积对河道的影响?
6.推移质、悬移质?含沙量、输沙率和输 沙量? 7.侵蚀模数?
8.河流水温的时变规律和原因?
二、河流的水情要素
水情要素:反映河流水文情势及其 变化的因子。它主要包括水位、流 速、流量、泥沙、水化学、水温和 冰情等
(一)水位
1.概念 河流水位:河流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的高程, 以m计。 基面:高程起算的固定零点称为基面.分为绝对 基面与测站基面. 绝对基面(又叫标准基面): 将某一海滨地点平 均海水面的高程定为0.000m,作为水准基面。我 国现在统一规定的基面为青岛黄海基面。 测站基面:某些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假定基面, 一般选择在河床最低点或历年最低水位以下0.5~ 1.0m处的水平面作为零点来计算水位高度。
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重合 非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不一致。
一般大、中河流多为闭合流域,可以不考虑地下分水 线。对于一般小河一次洪水中地面径流占主要部分, 可以不考虑流域非闭合问题。对于年径流,则非闭合 问题应当考虑,尤其是岩溶地区的小河地面分水线与 地下分水线不一致的影响是很大的。
第一节 河
流
一、河流(stream)、水系(drainage system)和流域(drainage basin) (一)河流分段和纵、横断面 1.概念 • “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 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周期地沿 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2.河流的分段 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 为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 河源 是指河流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 (确定原则?) 上游 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河床多为基 岩或砾石;纵横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 段。 金沙江虎跳峡 雅鲁藏布江
观看录象(黄河长江探源)
3.河流纵断面:指沿河流轴线的河底高程或水 面高程的变化。可分为河底纵断面和水面纵断面 两种。可以用比降(I)来表示。即:
式中:H上,H下,分别为河段上下游河槽(或水面)上两 点的高程;H上-H下则为河段的落差;L为河段的长度。
当河底高程沿程变化较大时,河流平均 纵比降计算
河源唯远,水量唯丰 是指紧接河源的河谷窄、呈“V”字形,
金沙江虎跳峡
中游 水量逐渐增加,比降已较和缓;河谷呈 “U”字形;下切力不大而侧蚀显著。
下游 河谷宽广,呈“︶”形, ;河道弯曲,河水流速 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河床多为细砂或淤泥,到 处可见浅滩和沙洲。 河口 是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 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入湖处形 西陵峡出口 成三角洲。
• 两等高线间的平均坡度Ji为
式中,l1l2l3为各等高线的长度
第一节 河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一) 河流的分段和纵、横断面 (二 )水系和水系特征 (三)流域和流域 二、河流的水情 水情要素:水位、流速、流量、 水温与冰情、泥沙、矿化度 三、河川径流 (一)河川径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二)径流特征值 (三)河川径流的变化(时变性、 变化表征) (四)特征径流(洪水和枯水)
树 枝 状 水 系
海河治理措施:
上游: 各大支流上 修建水库 中游: 洼地上修筑 蓄洪工程 下游: 挖掘入海新河
(三)流域 1.概念 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或河流)的山岭或河间 高地。 分水线或分水界: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可分为 地表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
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由于分水线有 地表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故流域也是指汇 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
2.流域的几何特征
流域面积、 流域长度、流域形状、流域平均
宽度等是流域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对
河川径流的影响是明显的。
(1)流域面积
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km2。
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的方法:
(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
(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 (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水位历时曲线:指大于和等于某一数值的水位与 其在研究时段中出现的累积天数(历时)所点绘而 成的曲线。
水位历时曲线的作用:
主要是可从图上看出一年内超过某一水位高度 出现的总天数,这对航运、灌溉、防汛都有重要的 意义。
绘制历时曲线的方法
日平均水位(m) 50 49.5 49 天数 12 8 4 累计天数 12 20 24
第三章 陆地表面水 第一节 河 流 知识体系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四、河流的补给 (一) 河流的分段和纵、横断面 (一)雨水补给 (二 )水系和水系特征 (二)融水补给 (三)流域和流域 (三)湖泊水补给 二、河流的水情 (四)沼泽水补给 水情要素:水位、流速、流量、 (五)地下水补给 水温与冰情、泥沙、矿化度 (六)人工补给 三、河川径流 五、河流水源的定量估算 (一)河川径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六、河川的利用和改造 (二)河川径流的变化(时变性、 七、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 变化表征) 关系 (三)特征径流(洪水和枯水)
48.5 48
47.5 … 35.5 30
5 4
6 … 7 8
29 33
(h0 h1 )l1 (h1 h2 )l2 (hn 1 hn )ln 2h0 L i L2
4.横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
过水断面:谷底过水的部分称河槽,河槽的横断 面称过水断面。
大断面,是指最大洪水时的水面线与河底线包围的 面积。 由于科氏力、惯性离心力和流速分布不均等影响, 河流横断面的水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
(二)水系 水系:一条河流的干支流构成的脉络相通的水道系统。 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长、河网密度和河流的弯曲系数 。 河长:从河口到河源沿河道的轴线所量得的长度。
河网密度: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 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可用下式表示:
D= ∑L/ F
式中:D为河网密度(km/km2);∑L为河流总长度 (km);F为流域面积(km2)。
流
知识体系
四、河流的补给 (一)雨水补给 (二)融水补给 (三)湖泊水补给 (四)沼泽水补给 (五)地下水补给 (六)人工补给 五、河流水源的定量估算 六、河川的利用和改造 七、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 的关系
二、河流的水情要素
预习思考题 1.什么是水情要素?主要包括哪些? 2.水位、三种水位图及其各自作用:水位过程线? 水位历时曲线?相应水位曲线? 特征水位:中水位、平均水位、平均高水 位、平均低水位、常水位? 3.流速?河流纵、横断面流速分布规律?谢才 (薛齐)公式。 4.流量?流量过程线的绘制及其作用?水位-流 量关系曲线及其作用?
(1)方格法:将流域的地形图划分为100个以上的方格, 求出交叉点高程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其平均高度。 (2)加权法:在流域地形图上,用求积仪分别量出两相 邻等高线间的面积,按下式计算:
H0:流域平均高度(m); fi: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面积(km2); hi:相邻两等高线的平均高度(m); F:流域面积(km2).
n 2
1 a b c n ( H 0 H1 ) ( H1 H 2 ) ( H 2 H 3 ) ( H n 1 H n ) 24 2 2 2 2 1 H 0 a H1 (a b) H 2 (b c) H n n 48
第一节 河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一) 河流的分段和纵、横断面 (二 )水系和水系特征 (三)流域和流域 二、河流的水情 水情要素:水位、流速、流量、 水温与冰情、泥沙、矿化度 三、河川径流 (一)河川径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二)河川径流的变化(时变性、 变化表征) (三)特征径流(洪水和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