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1.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
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图。
(1)1t ℃时,若饱和KCl 溶液与饱和4MgSO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溶剂的质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将2t ℃时2MgCl 、KCl 和4MgSO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3t ℃,有晶体析出的是 。
(3)3t ℃时,向100g 30%的2MgCl 溶液中加入240g MgCl 固体后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则m 的值为 。
(4)t℃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24MgCl MgSO KCl >>,则t 的范围是 。
2.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
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2MgCl 、4MgSO 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40℃时,把260g MgCl 加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g 。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若要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2)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提纯氯化钠;(3)图1中烧杯℃为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通过升高温度使℃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作答:(1)P点的意义是。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
(3)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形成g溶液。
5.如图是某苏打气泡水的标签。
(1)该气泡水中溶剂的化学式是。
C H O。
从赤藓糖醇的化学式中能获得与其有关的(2)赤藓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化学式为4104信息是(任写一条)。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不变KNO3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变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固体溶解度外因温度、压强(气体)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提示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提示】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另外,溶解度不同于溶解速度。
搅拌、振荡、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
溶解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简介指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内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度质量。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溶解度(20℃)易溶大于等于10g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微溶大于等于0.01g小于1g难(不)溶不溶小于0.01g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气体)。
主要影响固体的溶解度是温度。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摘要:I.引言- 介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说明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II.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类型- 类型1: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不变- 类型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上升- 类型3: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III.各类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特点- 例1:NaCl 的溶解度曲线- 例2:KNO3 的溶解度曲线- 例3:Ca(OH)2 的溶解度曲线IV.溶解度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分析溶解度曲线与温度的关系- 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V.总结- 回顾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 强调熟练掌握各类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特点正文:I.引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溶解性质,为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本文将介绍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II.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类型根据固体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溶解度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类型1: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不变这种类型的溶解度曲线通常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例如,NaCl 的溶解度曲线就属于这种类型。
2.类型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上升这种类型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的趋势。
一般来说,这类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如KNO3 等。
3.类型3: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这种类型的溶解度曲线则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这类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例如Ca(OH)2 等。
III.各类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特点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几种典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特点:1.例1:NaCl 的溶解度曲线aCl 的溶解度曲线属于类型1,即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不变。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温度如何变化,NaCl 的溶解度始终保持在约36g/100g 水左右。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固体溶解度三条曲线
固体溶解度三条曲线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液中最多能溶解的固体物质的量。
固体溶解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溶剂种类等。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固体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固体溶解度的三条曲线。
第一条曲线是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曲线。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使固体溶解度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溶剂分子的热运动加剧,从而增加了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促进了溶质分子的溶解。
但是,对于某些物质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固体溶解度反而会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溶剂分子的热运动加剧,从而使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导致溶质分子的溶解度降低。
第二条曲线是压力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曲线。
一般来说,压力升高会使固体溶解度增大。
这是因为压力升高会使溶剂分子的密度增大,从而增加了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促进了溶质分子的溶解。
但是,对于某些物质来说,随着压力的升高,其固体溶解度反而会降低。
这是因为压力升高会使溶剂分子的密度增大,从而使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导致溶质分子的溶解度降低。
第三条曲线是溶剂种类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曲线。
不同的溶剂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极性溶剂对于极性溶质的溶解度较大,而非极性溶剂对于非极性溶质的溶解度较大。
这是因为极性溶剂分子具有极性基团,可以与溶质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等相互作用力,从而促进了溶质分子的溶解。
而非极性溶剂分子则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力,因此对于非极性溶质的溶解度较大。
综上所述,固体溶解度的三条曲线分别是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曲线、压力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曲线和溶剂种类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曲线。
了解这些曲线的变化规律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3.2.3溶解度曲线
3.2.3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一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得最大克数。
符号:S,单位:g/100g水2、溶解度的含义:20℃时,S NaCl = 36g/100g水含义:20℃,食盐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溶解36克。
举例:20℃时,S AgNO3 = 222g/100g水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唯一因素是对于气体溶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和二绘制溶解度曲线图(1)请根据下表列出硝酸钾、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在坐标系中作出温度(℃)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13.3 31.6 63.9 110 169 KNO3温度(℃)0 20 40 100 溶解度(g/100g水)0.173 0.165 0.121 0.076Ca(OH)2(2)溶解度曲线的运用溶解度曲线上表示溶液的点的位置所表示的含义及点的移动操作诀窍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1)6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2)10℃时,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A物质的溶解度。
(3)℃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例2:.右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A点所表示的意义(2)若X、Y、Z三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气态物质,该物是。
判断的依据是。
(3)20℃时,N处物质X的溶液呈(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要使该溶液从N状态变为M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有或三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S 100 =m(溶质)m(溶剂)SS+100=((+(mm m溶质)溶质)溶剂)=m(m溶质)(溶液)例1、在T℃时,向80克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20克,恰好达到饱和,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例2、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则在此温度下,3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多少克?T℃,硝酸钾饱和溶液200克,蒸发20克水后析出晶体12克,则该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当堂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与否,为什么?(1)20℃时,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 (2)20℃时,100克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26.4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26.4克/100克水(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③下降型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面(或线外的点):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 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Q(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引言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包括盐类、糖类和气体。
盐类的溶解度曲线盐类是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钠等。
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剧,能够更好地与盐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盐类的溶解度。
如图所示,盐类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增的趋势。
当温度较低时,盐类只能部分溶解在水中;随着温度升高,其溶解度逐渐增加,直到达到饱和溶解度。
超过饱和溶解度后,盐类会析出形成晶体。
糖类的溶解度曲线糖类是指由碳、氢、氧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等。
糖类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糖类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如图所示,糖类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递增的趋势。
随着温度升高,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得糖分子更容易与水分子相互作用而溶解在水中。
然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些特定类型的糖类可能存在反溶解现象,即随着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反而下降。
气体的溶解度曲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受到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加。
如图所示,气体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减的趋势。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液体中的分子运动加剧,气体分子更容易从液相逸出;同时,温度升高还会降低液相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气体分子更容易溶解在液体中。
结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等。
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糖类一般情况下也是如此,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反溶解现象。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减。
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我们合理控制和利用这些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曲线的运用 解答题专练(解析版)
溶解度曲线的运用中考真题专练1.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曲线上M点表示t2℃时,________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10gA物质放人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4)现有30℃时A的不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30℃时A 的溶解度;③溶液的质量;④溶液中A的质量。
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A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填序号)。
(5)t3℃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三者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
(6)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________(填“蒸发”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7)气体的溶解度常用体积来表示。
如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其含义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1)P点表示。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填“甲”或“乙”或“丙”)。
(3)8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分别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t2℃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质量是 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t1℃时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2)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学校化学溶解度学问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定义: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肯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到达饱和④质量:单位:克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
如Ca(OH)23、溶解度曲线t3℃时A的溶解度为80g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挨次CBA从A溶液中猎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猎取晶体。
从A溶解度是80g。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别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肯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到达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5、混合物的分别过滤法:分别可溶物+难溶物结晶法:分别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初三化学基础学问氧气一、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气态的氧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注: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202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甲 > (选填“>”“=”或“<”)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3)t2 ℃时分别把15 g甲、乙、丙固体加入50 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2022•四川内江)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 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下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B )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 不饱和的 C.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2.(2022•四川达州)t1 ℃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盛有100 g
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Ⅰ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D 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 ℃时,乙烧杯中 仍然有固体剩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4.(2022•江苏宿迁)“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 NaCl+NH4HCO3 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
2020届中考化学(真题版)专项练习题:溶液
溶液1.(2019德州)右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t2℃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点表示t1℃时X、Y的溶液都为不饱和溶液D.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D2.(2019安徽)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答案】C3.(2019雅安)下图是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30℃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B.将60℃时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C.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N的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答案】B4.(2019长沙)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蔗糖容易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答案】C5.(2019湘潭)下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C.t1℃时,将8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童为70g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答案】C6.(2019济宁)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
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B.反应中,氧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D.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答案】B7.(2019自贡)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答案】C8.(2019连云港)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硝酸铵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
硝酸钠
a
氯化铵 氯化钠
50 40 30 20 10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硝酸铵、 硝酸钾、硝酸钠等。
0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 如氯化钠。 硼酸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 温度(℃)钙(熟石灰)。
一、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 、列表法; 2、溶解度曲线。 我们怎样来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呢?
【自主学习】:P159 二、溶解度曲线。
【想一想】:什么是溶解度曲线?有何意义? 1、溶解度曲线: 【自主学习】:P158—159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 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的曲线。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溶 解 200 (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 190 度 一个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 硝酸铵 硝酸钾 180 度下所溶解的质量(即溶 ( 170 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克 160 ) 150 (2)、溶解度曲线下方的 b 140 c 点,表示该温度时的不饱 130 120 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上方 d 硝酸钠 a 110 的点,表示该温度时的饱
B
C
O
Hale Waihona Puke t1 t2t课堂小结
一、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的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试题溶解度曲线分类题练答案版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试题溶解度曲线分类题练答案版化学试题1.(2022眉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C. 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乙的质量为30gD. 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答案】D的溶解度(见下表)和溶解度曲线(见图)。
下列说2.(2022连云港)KC1和KNO3法正确的是A. 曲线甲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线B. 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63.9%C. t1的值在20~30之间D. 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C3.(2022镇江)如图为Na2CO3和NH4HC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3℃时,将30gNa2CO3固体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 将Na2CO3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4℃,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 将100gNH4HCO3饱和溶液从T4℃降温到T1℃,析出20gNH4HCO3晶体D. 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4℃,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答案】D4.(2022潍坊)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如图是反应过程涉及到的NH4HCO3、NaCl、NH4Cl和NaHCO3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30℃时将等质量的NH4Cl和NaHCO3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NaHCO3大于NH4ClB.在20℃时将30gNH4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NH4Cl的饱和溶液C.NH4HC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该温度下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H4HCO3【答案】CD;5.(2022临沂)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例题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 ℃降低到t1 ℃,只有Z无晶体析出(B) t1℃时,用l00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y(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D)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1. 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例1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溶解度三条曲线
固体溶解度三条曲线引言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单位体积所溶解的固体物质的质量。
它是描述溶解过程中固体在溶液中溶解程度的重要指标。
固体溶解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温度。
在不同温度下,固体溶解度常常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为了更好地了解固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我们常常绘制固体溶解度三条曲线。
三条曲线的概念固体溶解度三条曲线通常指的是饱和溶解度曲线、过饱和溶解度曲线和不饱和溶解度曲线。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条曲线的特点。
饱和溶解度曲线饱和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加,最终达到一定的饱和状态时所绘制的曲线。
饱和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溶质溶解度的增加,曲线的斜率也会逐渐变小,直至趋于平缓。
在饱和溶解度曲线上,溶解度为最大值,此时溶液呈饱和状态。
过饱和溶解度曲线过饱和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超过饱和状态所绘制的曲线。
过饱和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当达到饱和状态后,继续向溶液中加入溶质,溶液中会发生过饱和现象。
过饱和溶解度曲线上,在超过饱和状态后,溶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不饱和溶解度曲线不饱和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解度随溶质的添加而增加的曲线。
不饱和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随溶质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不饱和溶解度曲线上,可以通过调整溶质添加量来控制溶质的溶解度,以满足实际需求。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固体溶解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和溶液成分等。
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溶解度通常会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活动能力增强,固体的结构不稳定,溶解度也较高。
此外,压力的变化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显著影响溶解度。
溶液成分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别很大。
固体溶解度三条曲线的应用固体溶解度三条曲线的研究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不变KNO3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变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固体溶解度外因温度、压强(气体)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提示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提示】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另外,溶解度不同于溶解速度。
搅拌、振荡、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
溶解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简介指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内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度质量。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溶解度(20℃)易溶大于等于10g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微溶大于等于0.01g小于1g难(不)溶不溶小于0.01g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气体)。
主要影响固体的溶解度是温度。
对于大多数固体,温度越高,固体的溶解度越大。
微专题09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09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2)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
(3)P 点对应混合物,甲、乙、丙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
【答案】(1)丙<甲<乙(2)甲=丙(3)乙【解析】(1)如图所示,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点在上的是乙表示乙的溶解度最大,其次是甲,最下面的是丙,表示丙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者溶解度小到大的顺序是:丙<甲<乙;(2)如图所示,t 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则根据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公式100%100g⨯+溶解度溶解度:计算,因此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丙;(3)如图所示,P 点对应的甲和丙溶解度点都在P 点以下,说明此时甲和丙都处于饱和状态,而P 点在所对应的乙的溶解度点以下,说明此温度下乙是不饱和状态,故填:乙。
2.(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突破一、溶解度曲线(1)t 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______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t 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2)丙(3)C【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t ℃时甲、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即1t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三川初中董海江 2015年1月6日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它们如何相互换。
2、知道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3、掌握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规律。
4、掌握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温故知新
1、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如何相互转换?
3、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设疑自探:
看课本37页9-12、9-13,写出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规律。
解疑合探:
1、下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在t ℃时,a 、b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将t ℃时b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浓度不变。
D 、10℃时,分别用100 g 水配制a 、b 的和溶液所需a 的质量小于b 的质量。
2、下图是甲乙两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10℃时,分别用100水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 、40 ℃时,分别用100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4、下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50℃时,将40g 该物质加入到l00g 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g。
5、如下图所示:t 2℃时分别将100gA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析出固体质量A B(填“>”、“<”或“=”)。
6、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
20℃时(填“甲”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课代表畅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