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热点专题训练:沙漠蝗灾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热点,内蒙古脱贫、沙漠飞蝗成灾、沙特石油战

高考地理热点,内蒙古脱贫、沙漠飞蝗成灾、沙特石油战

高考地理热点:内蒙古脱贫、沙漠飞蝗成灾、沙特石油战内蒙古完成脱贫3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所有贫困旗县脱贫摘帽。

至此,我国已有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河南、湖南、海南、重庆、西藏、陕西10个省区市的贫困县实现了全部脱贫摘帽。

列入贫困线内的扶贫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全国有18个片,包括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

这类地区生活条件差,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文化落后,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第二类,零星的贫困县和贫困户。

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多、劳力少,或家底薄,缺少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

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兜底保障、社会扶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链接材料一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材料二贵州省拥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贫困人口623万,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比重较高的省份。

根据“十三五”规划,贵州省拟通过易地搬迁实现142万贫困人口脱贫,就近相对集中安置迁出人口。

(1)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

(4分)(2)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_____、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分析该省地面塌陷多发的原因。

(4分)(3)分析贵州省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

(4分)(4)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各写出一个易地搬迁后劳动力就业的合理方向,并分别说明理由。

(3分)【答案】(1)贵州省以高原为主;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2)崩塌该省多山,地形起伏大,地表重力作用明显;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裂隙发育,地面易塌陷;贫困人口多,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促使地面塌陷多发。

(3)贵州省多山,地形崎岖,土层浅薄,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贫困人口集中,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差,是造成贫困人口最多、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将人口搬迁至生态环境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促进贫困人口生产转型,增加收入,因此易地搬迁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途径。

2021年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绘图作图题(3)(含答案)

2021年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绘图作图题(3)(含答案)

2021年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绘图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空气质量指数用于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指数越高则大气污染越严重。

下图示意3月份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1)补充完成该日20时沿AB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并用△标注低压槽的位置。

(4分)(2)分析该日20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较高的原因。

(6分)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原有的下垫面特征和近地面的大气结构,形成了以城市效应为主的局地气候。

暑假期间,北京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张老师带领下到天安门广场、香山等现场观测,并走进气象站收集资料,对北京市近地面气象要素进行研究。

比湿是记录大气水汽状况的重要指标,指在一团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质量)的比值。

下图示意2008~2012年夏季北京市城郊比湿日变化以及近地面平均比湿水平分布(单位g·kg-1)。

(1)根据2008~2012年夏季北京市城郊近地面平均比湿水平分布(单位g·kg-1),绘制沿M、N一线比湿变化图。

(4分)(2)研学小组发现,北京市城区夏季比湿低,竟然成为“干岛”。

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3)研学小组发现,夏季北京郊区比湿的日变化中出现了两个低值。

选择一个低值区,从大气热力作用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如果两个都作答,则只批阅第一个)。

(5分)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2019年6月,敦格铁路全线完工,其中重难点工程沙山沟特大桥是我国唯一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桥梁。

沙山沟原为阿尔金山山前洪积平原,后受构造运动和季节性洪水冲刷形成沟谷。

沙山沟两侧是高50m以上的沙山,其基底为剥蚀丘陵台地,上覆沙层厚度仅有0.5~10m,沙山沟内部地表分布着大量砾石和低矮的沙丘。

甲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下图示意敦格铁路经过的局部区域图。

高考地理热点:地理学科视角下的东非蝗灾

高考地理热点:地理学科视角下的东非蝗灾

近日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显示,非洲之角是此次蝗灾的重灾区,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遭遇25年来最严重蝗灾,而肯尼亚正经历70年来最严重蝗灾。

大家看看这次虫灾的元凶“沙漠蝗”。

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谓仅一步之遥。

如此严重的蝗灾且在印、巴都有发生,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它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吗?先说结论:可能性低,但仍需高度警惕。

此次蝗虫“叩关难入”的原因有二。

一是此次蝗灾的主角是沙漠蝗,原生品种对所在地生态系统依存度高,生性不适应我国云贵边境潮湿的环境;二是在印巴两国和中国接壤的边境,拥有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高原屏障。

仍需高度警惕的地方在于,此次沙漠蝗种群规模空前,可能增加其对潮湿生态适应性变异的几率,从而经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侵入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蝗虫迁入,尽管预测的危害概率很小。

此外,这次蝗灾造成世界主粮供应前景悲观,加剧了地区冲突,可能会引发大量的人道主义悲剧。

那么,蝗灾是怎么形成的?第一个从我们熟知的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于旱灾引起的。

由于外界的长期干旱,很容易导致蝗灾的繁衍,再加上温度,空气,和食物的缺乏,导致的蝗虫大量的繁殖。

第二个从蝗虫的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蝗灾的危害又有哪些?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中国历史上,对农业造成毁灭性灾害的是水、旱、蝗虫三大自然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旱涝频繁,是我国蝗灾重灾区。

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蝗虫发生近几年有加重趋势。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第三讲蝗灾和地理环境(共41张PPT)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第三讲蝗灾和地理环境(共41张PPT)

知识梳理:我国蝗灾的防治
经过多年治理,我国初步实现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 入境蝗虫不二次起飞”的治理目标,蝗灾在我们生活区造成的危害大大降 低。
我国现代治蝗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依靠科技进步,资 金投入,重视监测预警,落实防控责任,强调蝗灾可持续治理。国家要求 建立县级以上蝗灾防治指挥机构,各级政府将蝗灾治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 预算,构建监测防控体系。监测队伍要求,确保农区每万亩蝗区有1名查 蝗员、农牧交错区每5万亩蝗区有1名查蝗员、牧区每10万亩蝗区有1名测 报员。要求建立覆盖农区、牧区的全国蝗灾监测预警与防控指挥信息系统, 与农业应急管理指挥决策系统相衔接,建立蝗灾信息数据库,提高防控指 挥信息化水平。同时支持蝗虫研究项目,建设农区和牧区蝗虫研究重点实 验室,加强蝗情监测预警与蝗灾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发。
知识梳理:蝗灾的成因分析
4、虫密过大 蝗虫密度过大也是造成蝗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蝗群处于这 个密度的时候,蝗虫会排列成行,开始朝同一个方向前进。蝗虫 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没有翅的“若虫”,它们倾向于相互 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 们可以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这种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 近邻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 的蝗群。
知识梳理:蝗灾的成因分析
2、蝗虫的生活习性 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知识梳理:蝗灾的成因分析
3、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 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 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 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 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 使其数量大增。因此专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蝗灾 发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 影响。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答案

[最新考纲] 1.主要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难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难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难(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难的产生气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难的形成缘由)。

3.自然灾难与环境(同一自然灾难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应对自然灾难的方法或应急措施;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考纲解读] 1.以当前发生的重大地质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灾难的成因、危害、分布规律、防备措施等。

2.以近几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气象灾难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防灾减灾措施及气象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结合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难,分析我国洪水灾难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洪水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洪水灾难的防备措施,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4.以一些新颖的时事(如海水入侵、咸潮等)作为背景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原理,考查同学的学习探究、学问迁移力气。

考点一用辩证观点生疏自然灾难疑难剖析1.自然灾难的分类自然灾难种类繁多,分类思路也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标准包括种类按成因分地质灾难、气象灾难、生物灾难、人为诱发灾难等按表现特征分突发型灾难、缓发型灾难、过渡型灾难按进展过程分原生灾难、次生灾难等按承灾体的性质分城市灾难、农业灾难、矿山灾难等按损失程度分轻度灾难、中度灾难、重大灾难等2.自然灾难的特点特点含义突变和渐变双重性自然灾难大多具有突发性特点,但发生、进展又往往表现为缓慢孕育、突然爆发、渐渐消退的渐变过程联系和分异双重性自然灾难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各次自然灾难之间、各种自然灾难之间往往存在着确定的联系。

同时,自然灾难的分布又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规律自然和社会双重性自然灾难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难免和可防双重性引发自然灾难的原动力是自然所固有的,目前人类无法转变其进程,但人们可以生疏它们发生、进展的规律,转变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规避风险,削减损失3.自然灾难的规律自然灾难的发生、进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律表现(含义) 举例空间分布的规律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灾难、不同的灾难组合和不同的灾难后果倒塌、泥石流、水土流失、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区,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时间分布的规律性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各种自然灾难总是表现出在某些时间发生或增多,而在另一些时间不发生或削减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并且这种变动的时间间隔往往是有规律的,表现为周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难发生频率的变化与太阳黑子变化相关,表现出确定的周期性。

黑龙江省2021届高考地理自然灾害试题专攻及答案解析(7页)

黑龙江省2021届高考地理自然灾害试题专攻及答案解析(7页)

黑黑黑黑2021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试题专攻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单选题我国,将建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对北京市地质灾害点实现全覆盖。

右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多发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文资料,回答1-3小题。

1.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A. 49毫米B. 99毫米C. 149毫米D. 199毫米2.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 )A. 发生频率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增加B. 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高山高原C. 强度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D. 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避免损失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是因其能( )A. 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B. 实时发布灾情信息,有利于救灾减灾C. 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D. 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4.松毛虫大量暴发导致松树死亡属于( )A. 海洋灾害B. 地质灾害C. 生物灾害D. 气象灾害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

下图中的实线表示害虫种群密度消长状况,虚线表示农作物的污染指数变化。

据此完成5-6小题。

5.生物防治害虫最突出的优点是( )A. 作物增产幅度大B. 保持生物多样性C. 不污染环境D. 降低生产成本6.防治害虫是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既能体现杜绝化肥、农药的滥用,又能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是( )A. 处方农业B. 有机农业C. 节水农业D. 精确农业7.草地鼠灾与下面哪项互为因果()A. 毁林开荒B. 乱伐森林C. 过度放牧D. 过度抽取地下水二、综合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印第安语意为“多山的地方”)共和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1)当该国地震发生时,可能诱发哪些自然灾害?(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室内,应采取怎样的自救措施?(至少举两例)9.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2022高考地理专题三十五 病虫害(含答案解析)

2022高考地理专题三十五 病虫害(含答案解析)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答案】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二、虫害和鼠害
1.虫害的常见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
棉花主产区
1980年
1990年
2005年
长江流域
44.2
33.3
28.1
黄河流域
47.8
58.3
43.5
新疆
3.1
7.8
27.2
①新疆的无霜期长②新疆的病虫害少③新疆的昼夜温差大④新疆的年平均气温高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棉花生长习性,结合新疆气候条件可知,新疆比长江流域纬度高,无霜期短,新疆的年平均气温低,①④错误;新疆冬季寒冷,夏季多晴天,太阳辐射强,病虫害少,②正确;新疆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③正确。综上分析,②③正确,故选C。
(3)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 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

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测评含解析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测评含解析第一册

第三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0年2月“沙漠蝗虫"在埃塞俄比亚东部和索马里北部聚集,遮天蔽日,蝗虫所过之地,树草一片光兀。

蝗灾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重威胁.据此完成第1~2题.1.关于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B.危害最严重且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C。

东亚飞蝗对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危害最大D。

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成长,所以蝗灾经常与水灾链性发生2。

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历史上造成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

①② B.②③C.①③D。

①④1题,蝗虫灾害的发生与旱涝关系都十分密切,经常与旱灾链性发生。

第2题,我国蝗虫并未消灭,2000年华北地区曾爆发蝗灾,且可以用飞机灭蝗.。

D 2.D读图,完成第3~4题.3.2019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灾难发生满15年之际,成千上万人举行纪念仪式,缅怀20多万罹难者。

印度洋大海啸发生的原因是()A.风暴吹动B。

地震引起C.火山引发 D。

滑坡诱发4.海啸灾害属于()A。

地质灾害B。

气象灾害C.海洋灾害D.生物灾害3题,考查了灾害的关联性。

印度洋大海啸是由地震引发的。

第4题,海啸,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巨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所以,海啸属于海洋灾害。

4。

C2015年8月12日夜间至13日凌晨,贵州省册亨县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并引发了某种地质灾害,导致2人死亡,超过18万人受灾。

灾害发生后,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居住了25年,从未见过这种事……我的住处地势高,从高处往下看,一片‘泥海’,不少人爬树自救.”据此完成第5~6题。

5。

这种地质灾害是()A.地震B。

2020高考地理热点:蝗虫

2020高考地理热点:蝗虫

全球变暖促使蝗虫“觉醒”
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异常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气候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巴西 和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告诉人类我们的家园会随时被摧毁,就算你不生活在 林区,浓烟也会随着大气环流来到你的周围,引发你的呼吸道疾病,让你无 路可逃。这是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报复,而报复手段绝对不止一种。
高温目前促使全球海洋的温度上升,原有的洋流系统被破坏,连带着气 候被改变。这次的澳大利亚大火与东非蝗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洋东 非海岸的水温越来越高而澳大利亚西海岸与东非的水温差越来越大,这就让 澳大利亚西部越来越干旱,而东非会出现罕见的降雨深入沙漠地区。
蝗灾靠吃货是解决不了的 恢复生态是唯一途径 我国总流传着吃货的“神话”,好像什么物种入侵中国都能被吃货消灭一 样。但你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就号召过全国吃蝗虫, 但历史上没有一次蝗灾是被人给吃灭的。
为什么吃不灭蝗灾?第一个原因就是蝗虫太多了,一平方 公里的范围内就平均有8000万只蝗虫,而大规模的蝗灾往往 会覆盖数十甚至是数百平方公里,那就意味着数十亿甚至数 万亿只蝗虫,你是得有多少人才能吃得完?
能减少药害维护生态平衡,又可通过养鸡养鸭获得一部分收益。
三、化学药剂防治; 蝗灾一旦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利用机械大面积喷
施化学农药,不过使用农药防治蝗虫时,也会间接杀灭蝗虫的天敌和其它昆 虫,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防治蝗虫的化学药剂主要有敌敌畏、马拉硫磷、氯 氰菊酯、卡死克、快杀灵等,在使用农药防治蝗虫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 明使用农药。
2020高考地理热点:地理学 科视角下的东非蝗灾
近日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 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高考地理考点 _ 从东非蝗虫肆虐看蝗灾

高考地理考点 _ 从东非蝗虫肆虐看蝗灾

背景材料 近日,非洲蝗灾大爆发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热度甚至仅次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年年底至2020年初,起源于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沙漠蝗灾爆发,此次沙漠蝗虫的爆发是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25年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据悉,蝗虫群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

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

当下,来势汹汹的蝗群正在逼近中国,虽然我国有着天然的高原山脉作为屏障,但同样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热点解读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发生蝗灾地区的气候特征、蝗灾形成的原因、蝗虫的生长习性、蝗灾产生的危害、蝗灾的防治。

考点链接 1.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

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2.蝗灾的致灾物种主要为蝗虫。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不完全变态,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约有1万余种,在我国就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

3.蝗虫的生长习性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4.蝗灾的形成原因 (1)干旱: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蝗灾。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沙漠蝗虫虫卵大量存活、幼虫迅速生长的地理环境特征分别是()1.(2)沙漠蝗虫“群聚化”后带来的巨大生态危害主要是()1.(3)治理此次大规模沙漠蝗灾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利用()A. 干旱、湿润B. 干旱、干旱C. 湿润、湿润D. 湿润、干旱【答案】A【解析】(1)沙漠蝗产卵地为干旱的环境适宜虫卵存活虫卵在一定温度孵化孵化期气候、土壤湿润利于幼虫迅速成长故选A【答案】D【解析】(2)沙漠蝗虫“群聚化”后数量巨大由于成年蝗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所经之地寸草不生导致植被急剧减少故选D【答案】C【解析】(3)治理沙漠蝗灾害可从消灭虫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入手但沙漠蝗产卵地较隐蔽、分散、难以发现难以大规模消灭从若虫到成虫的群聚阶段蝗虫较集中容易发现尚未大规模危害农作物、树木等植被该阶段采用有机药液灭蝗群最佳、最直接有效利用鸡鸭、天敌除害虫在规模巨大、历史罕见的沙漠蝗群聚情况下效果甚微卫星监测为消灭沙漠蝗提供信息但不能直接消灭沙漠蝗故选C2.(1)这种情形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2.(2)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分别可能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 终年高温多雨B. 终年炎热干燥C. 四季分明降水均匀D.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答案】D【解析】略4.(1)报道中的自然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4.(2)熊本县本次发生的自然灾害体现了灾害的主要特征是()A. 暴雨灾害B. 河流泛滥C. 山体塌方D. 河川决堤【答案】C【解析】(1)暴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故A选项错误河流泛滥不属于地质灾害灾害故B选项错误山体塌方属于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故C选项正确河川决堤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洪涝灾害故D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A【解析】(2)熊本县此次发生的自然灾害时间、地点、规模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次自然灾害体现了灾害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故A选项正确 BCD选项错误故选A5.(1)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有()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⑤湖泊淤积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弱5.(2)下列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A. ②④⑤⑥⑦B. ①③⑤⑥⑦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⑦【答案】B【解析】(1)淮河支流众多来水量大①正确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南侧支流比北侧先进入汛期②错误淮河主要流经第三阶梯流域内落差小排水不畅③正确由于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加湖泊淤积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⑤正确淮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加剧旱涝灾害与气候异常无关⑥正确④错误下游地势低平河道淤塞泄洪不畅⑦正确故选B【答案】D【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河治理的措施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以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故选D6.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位置如下图)该地区最易发生山火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解析】图示地区位于大陆西岸纬度30º-40 º间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易引发山林大火选B正确7.(1)对在丙、丁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7.(2)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①地形崎岖②泥石流③台风④寒潮A. 平原为主丘陵间杂B. 地表崎岖谷深坡陡C.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D.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答案】A【解析】(1)丙是湖南丁是江西两省北部都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其支流的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平原为主丘陵间杂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特征地表崎岖谷深坡陡是云贵高原特征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特征故选A【答案】A【解析】(2)甲是陕西乙是山西都在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地形崎岖修路难度大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泥石流发生影响修路台风对该地没有影响寒潮对交通线路建设影响不大故选A8.(1)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8.(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 旱涝、风沙、盐碱B. 寒潮、低温、冷害C. 春旱、台风、夏涝D. 凌汛、缺水、寒潮【答案】A【解析】(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多旱涝多风沙土地盐碱化严重限制农业生产该区域可受寒潮、低温、冷害影响但是寒潮、低温、冷害发生在冬季而冬季的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华北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少故选A【答案】D【解析】(2)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棉花、花生、玉米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主要在南方地区种植 A、C项均错春小麦主要在东北地区种植甜菜主要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种植 B项错故选D9.(1)来自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数据表明巴西的火点普遍分布在森林砍伐严重的地区从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上分析巴西森林大火属于()9.(2)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每年均有发生2019年尤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最可能是()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原生环境问题D. 次生环境问题【答案】D【解析】(1)火灾多发系干燥天气、强风及高温引起亚马逊雨林今年并未出现持续严重干燥天气火灾多因人为活动导致为了扩大用于放牧或耕种的土地面积人们不断采伐雨林并通过燃烧树枝、树叶等清理现场这些活动导致了火灾的蔓延因此巴西大火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次生环境问题故选D【答案】B【解析】(2)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每年均有发生 2019年尤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气候异常干旱炎热 B正确澳大利亚东部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如果东南信风强劲降水增多会使大火减轻 A错误原住居民清理植被开辟土地是人为原因 C错误澳大利亚纬度低气温高 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10.(1)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10.(2)台风过境时某地在狂风暴雨过后出现短暂的晴天然后又是狂风暴雨这表明()A. 是热带反气旋强烈发展的特殊形式B. 中心的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C. 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D. 登陆以后势力会锐减【答案】D【解析】(1)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或12级以上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从四周向中心辐合登陆以后由于陆地摩擦力增加和失去了热带洋面上湿热水汽的供应风力减小势力锐减故选D【答案】A【解析】(2)台风中心(台风眼)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无风两侧是旋涡风雨区会带来狂风暴雨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分析金沙江河谷两侧滑坡多发的主要原因11.(2)推断该河段堆积体的形成过程11.(3)说出堆积体与金沙江改道的关系11.(4)有些学者认为该堆积体对上下游地区是一个安全隐患建议人工清除但也有专家认为不需人为干预说明堆积体不需要人为干预的理由【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势起伏大坡体易滑落流水侵蚀坡脚降水集中多暴雨诱发滑坡【解析】(1)两侧多滑坡的原因主要从其内力作用、地形地势、外力作用、气候等方面考虑【答案】(2)古金沙江从上游搬运的卵石、泥沙在该河段堆积古金沙江强烈下切造成岸坡陡峭古岸坡岩石崩塌、滑落进入古河槽【解析】(2)由材料可知该河段堆积体形成于17万年前由棱角分明的大块砾石、磨圆度较好的卵石和泥沙混杂堆积而成分析可知古金沙江从上游搬运的卵石、泥沙在该河段堆积古金沙江强烈下切造成岸坡陡峭古岸坡岩石崩塌、滑落进入古河槽有利于堆积体的形成【答案】(3)古堆积体造成金沙江河道阻塞迫使金沙江干流向东北迁移最终改道【解析】(3)由材料可知古堆积体造成金沙江河道阻塞迫使金沙江干流向东北迁移最终改道【答案】(4)该堆积体位于古河槽凹地下方基岩稳定堆积体形成以来 17万年并未发生滑坡说明其非常稳定堆积体规模较大人工清除难度大、成本高【解析】(4)不需要人为干预该堆积体的原因可以从其稳定性和清理难度等方面考虑结合材料分析即可12.(1)该岛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该海域洋流有关请在图中两条线上用箭头画出该季节洋流流向并说明该洋流的形成过程及性质12.(2)分析该岛降水稀少的原因12.(3)依据图文材料指出该岛上植物的生长习性【答案】(1)夏季受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涌来补偿形成上升补偿流性质寒流【解析】(1)据所学知识夏季该岛附近海域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冷海水上涌补偿将海底盐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增多渔业资源丰富根据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垂直递减规律可知夏季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是底层海水温度低该洋流具有寒流的性质【答案】(2)该岛离大陆较近冬季的东北信风和夏季的西南季风都从陆地吹来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夏半年时寒流经过降水稀少【解析】(2)读图可知该岛离大陆较近冬季盛行东北风从阿拉伯半岛吹来受海洋影响小夏季西南季风从陆地吹来空气干燥降水较少夏季受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温减湿降水较少【答案】(3)耐热耐旱耐贫瘠【解析】(3)该岛纬度位置较低全年高温植物须耐热该岛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物须耐旱岛上随处可见生长在悬崖上的“沙漠玫瑰” 完全不需要土壤的无花果等说明植物耐贫瘠13.(1)简述肯尼亚的地理位置特征13.(2)说出肯尼亚境内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13.(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东非大裂谷谷底多湖泊、火山的成因【答案】(1)位于非洲东部东南濒临印度洋赤道横贯中部全境位于热带北与埃塞俄比亚、东北与索马里交界西与乌干达、西南与坦桑尼亚接壤【解析】(1)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考虑如“赤道横贯中部全境位于热带”属于经纬度位置“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北与埃塞俄比亚、东北与索马里交界西与乌干达、西南与坦桑尼亚接壤”属于相对位置“东南濒临印度洋”属于海陆位置【答案】(2)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成因境内多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对流不旺盛【解析】(2)结合材料可知肯尼亚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东临印度洋但位于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空气对流较弱从而形成了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答案】(3)东非大裂谷为板块的张裂地区地壳不稳定多地层陷落湖及火山【解析】(3)结合材料可知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为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形成断陷湖裂谷处多断层地壳比较薄弱岩浆易喷出地表形成火山14.(1)结合图中的地理位置试推测蒙特港的气候类型和特征14.(2)试从内外力的作用方面对“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14.(3)简析该区域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极大的原因【答案】(1)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蒙特港位于40°S~60°S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控制全年温和多雨【解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特港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可以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回答蒙特港位于40°S~60°S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控制全年温和多雨【答案】(2)地处(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地处西风带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解析】(2)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处位于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地处西风带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答案】(3)西部位于西风带迎风坡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森林景观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草原、荒漠景观【解析】(3)该区域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极大的原因可以从地形、风向、坡度等方面回答该区域西部位于西风带迎风坡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森林景观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草原、荒漠景观。

2021年新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卷(7)(学生版) (2)

2021年新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卷(7)(学生版) (2)

2021年新高考地理终极押题卷(六)一.选择题2020年11月15日,家住淮河流域的小明晨练时发现湖泊上笼罩着一层雾气,太阳升起来后,湖面上“蒸蒸日上”蔚为壮观(见图1)。

1.湖面雾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夜晚湖水蒸发B.湖水蒸发遇冷凝结C.白天湖水蒸发D.大风从周围吹来的2.湖面水汽蒸发最强和雾气最明显的时刻一般为A.14:00 6:00B.13:00 00:00C.12:00 6:00D.11:00 00:003.该日湖面“蒸蒸日上”景观最可能的出现时间和原因分别是A.6:00 雾气中水滴汽化B.00:00 湖面水汽凝结C.8:00 雾气中水滴汽化D.18:00 湖面水汽凝结降水影响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植被状况,而植被生长状况由于还受人类活动影响,并未与降水保持完全同步。

生长季植被生长状况与地下水呈正相关,非生长季植被生长状况与地下水呈负相关。

植被指数是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測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数,生物量越多,植被指数越大。

图2表示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多年平均植被指数、降水量和地下水水位的分布。

4.多年平均植被指数、降水量和地下水水位曲线分别对应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③①5.②曲线在6月出现低谷值的主要原因是华北平原 A.植被落叶 B.正值农忙 C.出现伏旱 D.遭受台风6.①曲线在7月出现低谷值的主要原因是华北平原A.降水增加B.蒸发减弱C.工业用水增加D.农作物生长迅速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随着资源、市场、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资源型城市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见图3)。

7.资源型城市经济规模最大的时期最可能是A.繁荣期或新生期B.繁荣期或衰退期C.兴起期或繁荣期D.新生期或衰退期8.为避免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彻底关停原有资源型企业②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③建设卫星城,吸引人口迁入④大力发展科技,治理环境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W智能电动汽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家联手创立的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物联技术的汽车品牌,该汽车能够快速获取距离最近的充电桩位置。

高考生物热点情境86 沙漠蝗灾与生态

高考生物热点情境86 沙漠蝗灾与生态

高考生物热点情境86沙漠蝗灾与生态一、选择题1.(2022·北京丰台区高三月考)2020年东非地区蝗灾肆虐,给农作物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下列关于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蝗虫的遗体残骸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可被农作物利用B.蝗虫被消灭会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相比杀虫剂治蝗,“牧鸡治蝗”有效又环保,这种治蝗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专家监控蝗虫灾情,需要用标记重捕法测定蝗虫幼虫的密度答案 C2.(2022·辽宁大石桥市高三月考)沙漠蝗繁殖速度快,且可进行孤雌生殖(卵细胞不受精直接发育成成体),沙漠蝗迁徙速度快,距离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性诱杀雄虫后,子代蝗虫数量会明显减少B.蝗灾破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使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在蝗虫高密度地区,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可迅速降低蝗虫密度D.蝗虫破坏某地的生态环境后,由于其K值减小,蝗虫大量死亡,蝗灾结束答案 B解析题意显示蝗虫能进行孤雌生殖,杀灭雄虫后,蝗虫数量不会明显减少,A错误;在蝗虫高密度地区,采用物理或化学防治措施能迅速降低蝗虫密度,而生物防治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调节蝗虫密度的,效果较慢,C错误;蝗虫能够迁徙,且迁徙的距离较远,不会因此大量死亡,D错误。

3.(2022·山东邹平市高三月考)2020 年初爆发的沙漠蝗灾持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20 多个国家,严重威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B.调查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有助于预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沙漠雄蝗会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趋避同种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物种群繁衍中有重要作用D.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一定会导致其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答案 D解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只有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不一定会导致其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D错误。

【地理干货】2021年关于高考地理荒漠化的考点整理

【地理干货】2021年关于高考地理荒漠化的考点整理

【地理干货】关于2021高考地理荒漠化的考点整理你,生活在城市,也许对荒漠化非常陌生;你,也许到过沙漠,惊叹过广袤沙漠的壮阔美丽在未了解荒漠化之前,小编也和大家一样,但直到最近看到北方区域受荒漠化困扰,越来越多的沙漠才意识到荒漠化现状的严重性以及它会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无尽的黄沙,延绵不绝的沙丘,只有漫漫黄沙,点缀着一丛丛灌木,甚至连鸟都不愿飞过,人类更无法生存。

这片“死亡之地”并非一动不动,一旦有机会便会将魔爪伸向周边地区,将原本植物繁茂的地区变成不适合植物生长的不毛之地,而这便是荒漠化。

面对绿色植被的不断减少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应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从环境中换取利润,用短期的经济增长来透支子孙后代的幸福?还是通过治理来延绵子孙的幸福?NASA极地轨道卫星捕捉全球植被覆盖情况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约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70%)即35.92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占全洲总面积的25%,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

尽管如此,沙漠化的威胁还在不断增大。

据估算,当地大约40%的土地都受到了影响,使得5亿人暴露在生活受到灾难性摧毁的危险之下。

而中国地区,截止到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中下游通辽市附近,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也是中国最大的沙地,沙地面积达5.06万平方千米,它原来是科尔沁草原,但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加上气候干旱,使得其由草原演变成了沙地。

如今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增加。

荒漠化的形成与发展原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少、干旱程度严重的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地理热点专题训练:沙漠蝗灾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20 年初,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地发生25 年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下图为联合国粮食组织预测蝗群3~7月迁飞图。

蝗虫喜温暖耐干旱,虫卵可能会在3 月至4 月间孵化,向北迁飞并广泛繁殖。

若出现新蝗群,第二波蝗灾可能对粮食安全造成毁灭性后果。

据此完成1~3题。

1. 下列表述与东非蝗灾形成无关的是A. 政局动荡B. 气候干旱C. 全球变暖D. 生态良好2. 由蝗群迁飞预测图分析,影响蝗群3~7月向北迁飞的原因是A. 降水减少B. 气温升高C. 人类干预D. 风向影响3. 专家预测,蝗群难以由印度进入我国,最可能是途中A. 气候湿润B. 距离遥远C. 森林茂密D. 高山阻隔2019年12月以来,非洲多国遭受沙漠蝗虫灾害,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为25年来最严重,而肯尼亚为70年来最严重。

非洲之角的蝗虫在3月和4月可能会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

“旱极必蝗”似乎已成历史规律,图为2020年2月23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在肯尼亚拍摄的蝗虫肆掠的情景。

据此完成4~6题。

4.. 拍摄该图片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A. 北半球东非高原上一派欣欣向荣之景B. 索马里半岛盛行离岸风,附近海域渔获增多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D. 南非南端的沙丁鱼大范围向北部德班附近迁徙15. 关于肯尼亚蝗灾爆发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季节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B. 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较坚实,利于产卵C. 河湖面积缩小,洼地裸露,产卵场所增多D. 植物的含水率高,蝗虫食物丰足,生长迅速6. 非洲之角中肯尼亚等国蝗灾爆发带来的影响可信的是A. 蝗虫借助西风漂洋过海到达南亚次大陆B. 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草场退化C. 该区域农业大幅减产,鸟类种群迅速扩大D. 该区域引发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动荡2020年2月巴基斯坦东部地区深受沙漠蝗灾影响。

下图是该国蝗灾影响后的某日植被遥感影像图(颜色越深,植被生长越好)。

完成7~8题。

7. 图中获得主要是利用了植被的A.吸收波谱B.散射波谱C.反射波谱D.折射波谱8. 与巴基斯坦爆发沙漠蝗灾有关的气象条件是①气温上升②前期干旱后期多雨③气温下降④前期多雨后期干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沙漠蝗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东和西南亚的炎热沙漠地带,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包括充足的降雨),就会导致蝗虫数量大量增加。

2019年12月以来,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地区爆发了十分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源头可追溯到2018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两场沙漠暴雨。

读图,完成9~11题。

9. 图中沙漠蝗虫的正常活动区域A.地处热带,人口较稠密B.均为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C.地势低平,多沼泽湿地D.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10. 本次蝗灾的形成过程为A.气候异常→降水偏多→利于产卵→繁殖加快→向周边迁徙B.气候干旱→蒸发加剧→土壤缺水→繁殖加快→向周边迁徙2C.气候异常→风力增大→向周边迁徙→繁殖加快→虫卵增多D.气候干旱→河流断流→土壤缺水→繁殖加快→虫卵增多11. 沙漠蝗灾的危害有①导致气候异常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引发森林火灾④威胁粮食安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初,全球特大沙漠蝗灾在东非、西亚和南亚地区10多个国家蔓延。

沙漠蝗虫每天能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的植物叶片,可随风飞行100~200公里,是全球最具毁灭力的迁徙性害虫。

蝗虫发育要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其产孵卵需含水量10%~20%的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若虫的存活,成虫喜干旱。

此次蝗灾的爆发,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阿拉伯海的两场飓风,可能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蝗虫进入我国有南北两条线路,南由中南半岛进入云南,北从西藏进入内地。

专家预测此次沙漠蝗虫入侵我国的可能性不大,控制蝗灾最有效的方式是空中喷洒杀虫剂,“鸡鸭灭蝗”的生物治蝗法也有显成效。

下图示意2019~2020年蝗灾主要分布区及2018年阿拉伯海的飓风路径。

(1)说明2018年阿拉伯海两场飓风及当地盛行风对此次蝗灾形成与蔓延影响。

(2)分析此次蝗灾可能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原因。

(3)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明此次沙漠蝗虫不可能入侵我国原因。

(4)若此次蝗灾持续升级,指出我国在国际防灾减灾中可发挥作用的产业部门。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沙漠蝗虫是具有高度迁徙性的大食量草食动物,在食物充足时散居生活,在食物减少时群体迁飞,它们能受激素诱导而“切换”,并借助风力长距离迁徙。

沙漠蝗虫大约能活90天,以禾本科的绿色植物叶片、嫩茎为主食。

在干旱时,蝗虫产卵量很大,第二年春天回暖后,随着降雨的增多,便会导致蝗虫迅速拉伯半岛以及印巴边境等大范围内快速迁移与繁衍.FAO警告:非洲之角的沙漠蝗虫数量一年半内将暴长6400万倍,蝗灾将导致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目前,巴基斯坦境内的蝗虫已蔓延至我国邻国印度(下图)。

3(1)说明图示东非地区常年干旱面积分布广的原因。

(2)简述2020年开春印巴边境和东非蝗虫灾害形成的联系与差异。

(3)分析2020年开春东非和印巴边境出现历史罕见蝗灾对当地的影响。

(4)蝗灾逼近中国,你认为蝗群是否会向东侵袭我国造成蝗灾?说明理由。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沙漠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2020年初,发端于东非,飞越红海,进入中东和南亚,又到巴基斯坦、印度,沙漠蝗虫在亚非数十个国家肆虐,给当地农业生产等造成重大灾害。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主要有用飞机喷洒农药和保护鸟类等蝗虫的天敌控制煌虫等。

材料二:下图2020年4月沙漠煌虫群集聚、迁移和预计迁移路线示意(1)简述该时段虚线范围蝗虫集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2020年初有人预测蝗虫群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有专家提出了质疑。

你认为专家的依据有哪些?(3)相比利用天敌控制蝗虫,用喷洒农药杀灭蝗虫在效果和生态保护方面有何利弊?参考答案:【答案】1. D 2. A 3. B【解析】1.东非政局动荡,抗灾能力不足,蝗灾影响大;全球变暖、气候干旱易形成蝗灾;生态良好不易形成蝗灾,D符合题意。

故选D。

42. 由蝗群迁飞预测图分析,蝗群3~7月向北迁飞,蝗虫的飞行需借助风力,3~7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风,故影响蝗群3~7月向北迁飞的原因是风向影响;气温、降水对蝗群的迁飞影响小;人类干预能力较小。

故选A。

3.蝗群向北迁~飞,蝗群由印度进入我国需.经过喜马拉雅山脉,蝗群难以飞越,B 正.确;森林、距离、气候对蝗群迁飞的影响较小。

故选B。

【答案】4. C 5. D 6. D【解析】4. 根据“图为2020年2月23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在肯尼亚拍摄的蝗虫肆掠的情景。

”可知拍摄该图片时间为2月23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东非高原上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为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草木枯黄,故A 错;索马里半岛冬季吹东北风,盛行向岸风。

夏季吹西南风,索马里的海岸线与夏季风相背离,使得沿岸呈现离岸风,故B错;2月23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偏转为西北风,影响澳大利亚北部,故C正确;非洲南端的沙丁鱼于当地冬季时北迁到德班附近纬度相对较低温暖水域产卵,此时当地为夏季,故D错。

故该题正确选项为C。

5. 由材料“非洲之角的蝗虫在3月和4月可能会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

‘旱极必蝗’似乎已成历史规律”可知,干旱的环境易形成蝗灾。

肯尼亚位于北半球,此时为冬季,当地为干季,主要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A错;肯尼亚干季,降水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土壤较坚实,有利于蝗虫产卵,B错;干季,河湖水位下降,河湖床裸露面积增多,产卵场所更多,C错;该季节为干季,植物含水率低,且含水率过高不利于蝗虫的生长发育,D正确。

故该题的正确选项为D。

6. 非洲之角中的肯尼亚等国处于低纬,冬季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夏季受西南风影响,故不应该是西风将其带至南亚次大陆,但可以借助西南风,A错;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局部地区干旱,引发蝗灾,而不是蝗灾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主要因人为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植被破坏所致;蝗灾也不会直接导致草场退化,草场退化多因气候变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B错;该季节主要为干季,蝗灾会导致农业减产,但因气候干燥,且为冬季,鸟类此时不多,且沙漠蝗有一定毒性,鸟类种群不会迅速扩大,C错;由于蝗灾导致农业大量减产,可能引发粮食危机,进而造成局势动荡,D正确。

故该题正确选项为D。

【答案】7. C 8. B【解析】7. 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图中获得主要是利用了植被的反射波谱;故选C。

8. 前期多雨有利于蝗虫喜欢啃食的芦苇、稗草、茅草和水葱等湿生和半湿生植物生长,为蝗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后期干旱一方面抑制了蝗虫天敌的繁殖,另一方面天气晴朗温度高,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使湖沼河滩的水位下降,为蝗虫的繁殖提供了场所。

另外,炎热干旱的环境还利于虫卵的孵化和发育。

①④5正确。

故选B。

【答案】9. D 10. A 11. C【解析】9. 据材料可知,沙漠蝗虫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东和西南亚的炎热沙漠地带,由于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故A错。

大部分区域是位于板块内部,故B 错。

多沙漠,故C错。

因为降水少,水资源严重短缺,所以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故D正确。

10. 据材料可知,蝗虫的生活习性是偏爱干旱的沙漠地区,繁殖条件是在湿润的沙土中产卵,当气候异常使降水偏多时,干燥的沙土变得湿润,利于产卵,繁殖速度呈指数倍增长,飞行速度快,流动性大,向周边迅速迁徙扩散,故A正确,BCD错。

11. 沙漠蝗灾是气候异常导致的,故①错;且不会引起森林火灾,故③错;沙漠蝗密度大、流动性强,日食量大,对庄稼的破坏性大,威胁粮食安全、造成生态破坏,故③④错;本题选C。

12.【答案】(1)飓风登陆使干旱的阿拉伯半岛降水有所增加,沙漠土壤含水量升高,利于蝗虫产孵卵;相对湿润的环境和植被的增加,提高了沙漠蝗虫的存活率和数量;之后沙漠蝗虫随该地区盛行的西南风和东北风,分别飞往南亚地区和东非地区。

(2)蝗灾会影响东非、西亚农牧业发展,粮食缺口增大;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水稻产量下降,出口量减少;全球粮食供需趋紧,可能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