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大肠杆菌实验报告引言: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尽管大肠杆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没有害处,但某些菌株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
本实验旨在探究大肠杆菌的特性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2. 探究大肠杆菌的生长条件和适应能力;3. 研究大肠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培养基- 灭菌培养皿- 灭菌试管- 灭菌移液管- 微量移液器- 恒温培养箱- 显微镜2. 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将大肠杆菌培养基按照说明书配制好,并灭菌处理。
2. 接种:使用微量移液器,将大肠杆菌接种到灭菌培养皿中。
3. 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并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4. 观察生长情况: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培养皿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形态和结构观察:取一部分培养物放在载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实验结果:1. 大肠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大肠杆菌呈现为短杆状,长度约为2-4微米,直径约为0.5微米。
细菌的表面有许多纤毛,这些纤毛有助于细菌的运动和附着。
大肠杆菌呈现为革兰阴性菌,其细胞壁主要由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
2. 大肠杆菌的生长条件和适应能力: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迅速生长和繁殖。
它对温度、pH值和营养物的要求较为宽容。
一般来说,大肠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pH值在6.5-7.5之间。
此外,大肠杆菌对葡萄糖等简单糖类具有较高的利用能力,能够利用这些营养物进行代谢和生长。
3. 大肠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大肠杆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会加快,而在低温环境下则会减慢。
此外,在酸性环境中,大肠杆菌的生长可能受到抑制。
然而,尽管大肠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盐度等,它的生长可能会受到抑制或甚至死亡。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掌握大肠杆菌的鉴定方法。
2. 掌握微生物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微生物生化反应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肠杆菌科。
在微生物学中,生化实验是鉴定细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细菌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可以判断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本实验主要采用糖发酵实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等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菌种、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吲哚试剂、甲基红试剂、卢戈氏碘液、乙醚、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接种针、培养皿、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德汉氏小管、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电炉、石棉网、铁架台、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等。
四、实验步骤1. 糖发酵实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观察培养基中是否产生气泡,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
2. 吲哚试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取少量培养液加入吲哚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3. 甲基红试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乳糖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加入甲基红试剂,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糖发酵实验:大肠杆菌在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中产生气泡,说明其能够利用葡萄糖。
2. 吲哚试验:大肠杆菌在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其具有吲哚酶活性。
3.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在乳糖发酵培养基中不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其不能发酵乳糖。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该菌株为大肠杆菌。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微生物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加深了对微生物生化反应原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细菌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从而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研究大肠杆菌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和动物的消化道中。
大肠杆菌是一种强大的生物工程工具,被广泛用于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大肠杆菌的生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温度:大肠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为37℃。
过高或过低
的温度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2. pH值:大肠杆菌对酸碱度有一定的耐受能力,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6.5-7.5。
3. 氧气含量:大肠杆菌是一种厌氧菌,但也可以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长。
4. 营养物质:大肠杆菌需要碳源、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来进行生长。
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基:将大肠杆菌营养琼脂混合溶解,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2. 用无菌移液管取一小滴大肠杆菌液,滴入含有营养琼脂的平板培养基上,轻轻摇晃平板,使细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上。
3. 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调节温度为37℃,培养一定
时间,观察菌落的形成和生长情况。
4. 在不同温度、pH值、氧气含量和营养物质条件下,重复步
骤2和3。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大肠杆菌在37℃左右的温度下生长最好,pH 值在6.5-7.5之间时生长最快,适宜的氧气含量是气体和液体的界面。
实验结论:
大肠杆菌的生长受到温度、pH值、氧气含量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掌握这些影响因素,能够更好地培养和利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和工程应用。
微生物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2. 掌握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3. 掌握大肠杆菌的培养和计数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肠杆菌科的一种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中。
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和鉴定大肠杆菌,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掌握其培养和计数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粪便、营养琼脂平板、营养肉汤、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器、酒精灯、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方法1. 大肠杆菌的分离(1)取新鲜粪便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2)取适量稀释液,用无菌棉签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
(3)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2. 大肠杆菌的纯化(1)观察平板上的菌落,挑选单菌落,用无菌移液器移至新的营养琼脂平板上。
(2)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3. 大肠杆菌的鉴定(1)观察纯化后的菌落,记录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2)将纯化后的菌株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培养24小时。
(3)取培养液,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
(4)对培养液进行生化试验,如乳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等。
4. 大肠杆菌的培养与计数(1)将纯化后的菌株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培养24小时。
(2)用无菌移液器取适量培养液,进行系列稀释。
(3)取稀释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
(4)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5)观察平板上的菌落,记录菌落数,并计算大肠杆菌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肠杆菌的分离:在平板上观察到圆形、光滑、白色、半透明的菌落,说明已分离出大肠杆菌。
2. 大肠杆菌的纯化:经过纯化后,菌落特征与分离菌落相同,证明已得到纯化的大肠杆菌。
3. 大肠杆菌的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发酵乳糖,产生吲哚,表明已鉴定为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肠杆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3. 提高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相关实验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属于条件致病菌。
本实验采用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主要利用大肠杆菌在LB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特性,通过计数菌落数来估算大肠杆菌的浓度。
三、实验器材1. 培养箱;2. 移液管(10只);3. 锥形瓶(250ml,12只);4. 大试管(5只);5. 试管架;6. 平皿(45个);7. 大烧杯(500ml,1个);8. 电子天平;9. 纱布;10. 脱脂棉;11. 灭菌锅;12. pH计或pH试纸;13. 电炉;14. 石棉网;15. 铁架台;16. 量筒(100ml,1个);17. 橡皮手套;18. 超净台。
四、实验药品1. 磷酸盐缓冲液;2. 蒸馏水;3. LB培养基;4. 琼脂;5. 5%NaOH;6. 5%HCl。
五、实验步骤1. 培养基制备(1)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3)用棉花堵住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4)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下灭菌20min;(5)灭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2. 样本处理(1)取适量样本(如食品、水等);(2)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梯度稀释;(3)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平皿中,制成平板;(4)将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h。
3. 菌落计数(1)观察平板,找出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2)用移液管吸取适量菌液,加入锥形瓶中;(3)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5%NaOH溶液,充分振荡;(4)将锥形瓶放入培养箱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h;(5)观察锥形瓶中的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数。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引言: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肠道中。
尽管大肠杆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某些菌株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
因此,对食品和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了解大肠杆菌的存在和浓度。
材料与方法:1. 食品和饮用水样本:我们选择了市场上常见的食品和饮用水样本,包括蔬菜、水果、肉类和瓶装水。
2. 大肠杆菌培养基:我们使用了含有大肠杆菌特异性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3. 培养皿和培养试管:用于培养大肠杆菌。
4. 显微镜和染色剂:用于观察和鉴定大肠杆菌。
实验步骤:1. 样本准备:我们将食品和饮用水样本分别取样,并放入培养皿或培养试管中。
2. 培养:将样本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中,然后将培养皿或培养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
3. 观察:在培养一段时间后,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或培养试管中的样本。
为了更好地观察大肠杆菌,我们使用染色剂对样本进行染色。
4. 记录:记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数量和形态特征。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不同食品和饮用水样本进行大肠杆菌检测,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结果:1. 蔬菜和水果样本中的大肠杆菌数量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蔬菜和水果在生长和加工过程中接触到了土壤或污染的水源。
2. 肉类样本中的大肠杆菌数量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肉类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高温处理,杀死了大部分的细菌。
3. 瓶装水样本中没有观察到大肠杆菌。
这是因为瓶装水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卫生控制。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肠杆菌在食品和饮用水中的存在是普遍的,但其浓度和数量因样本类型而异。
这提醒我们在选择和处理食品和饮用水时要格外注意卫生和安全。
结论:本实验通过采用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对不同食品和饮用水样本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在食品和饮用水中存在普遍,但其浓度和数量因样本类型而异。
这对我们提醒了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
【报告】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关键字】报告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篇一: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国标法操作的原理实验器材:培养箱,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试管架,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实验药品: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LB培养基,琼脂,5%NaOH,5%HCl实验步骤:一: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100ml 量筒进行洗涤,然后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条件下灭菌20min。
灭完菌后烘干,完成后放入超净台中。
用酒精擦拭超净台,紫外消毒30min二:1:用电子天平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
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
3:用棉花堵住该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再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之下灭菌20min。
4:灭完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三:1:取1只无菌250ml锥形瓶,用量筒向其中加入49ml PBS2:将1ml样品加入到该锥形瓶中,摇匀制成1:50的细菌溶液。
3:取4只试管,编号1—44: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向4只试管中加入9ml的PBS5:用1ml无菌移液管从样品中移取1ml菌液加入到1中.震荡试管使菌液均匀。
6:用1ml无菌移液管从1号试管中移取1ml的细菌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摇匀7:用另一只1ml无菌移液管从2号试管中移取1ml细菌溶液,加入3中,摇匀......以此类推直至4只试管中均加入了细菌溶液。
9:取4只平皿,编号1—410:分别用4只无菌移液管从这4只试管中移取1ml的菌液置于4只平皿中,加入45—50摄氏度温度下的培养基,约15mm厚度。
缓慢旋转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
微生物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微生物大肠杆菌实验报告微生物大肠杆菌实验报告一、引言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其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大肠杆菌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
本实验旨在通过培养大肠杆菌并观察其生长情况,以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营养琼脂平板- 大肠杆菌培养液- 恒温培养箱- 培养皿- 灭菌针2. 实验方法:- 将营养琼脂平板在恒温培养箱中加热至50℃,待其稍微冷却后,倒入培养皿中。
- 用灭菌针蘸取大肠杆菌培养液,均匀地在琼脂平板上划线。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37℃。
- 观察培养皿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我们观察到培养皿中出现了大肠杆菌的生长。
大肠杆菌呈现出圆形、透明的菌落,数量逐渐增加。
这说明大肠杆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能够良好地生长和繁殖。
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湿度等环境条件。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37℃,这是大肠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
此外,琼脂平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大肠杆菌提供了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
因此,大肠杆菌在琼脂平板上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
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与繁殖能力也与其遗传特性有关。
不同的大肠杆菌株可能存在差异,有些株系生长较快,繁殖能力较强,而有些株系则相对较慢。
此外,大肠杆菌的生长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中的抗生素、pH值、氧气浓度等。
大肠杆菌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肠道内的营养吸收、合成维生素等。
然而,某些大肠杆菌株也可以引起食源性疾病,如腹泻和食物中毒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避免摄入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培养了大肠杆菌,并观察到了其在琼脂平板上的生长情况。
大肠杆菌的斜面扩大培养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的斜面扩大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
本实验旨在通过斜面扩大培养的方法,探究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
(2)琼脂平板培养基
(3)斜面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1)制备斜面培养基:将琼脂平板培养基煮沸后冷却至50℃左右,倒入试管中,倾斜试管使其形成斜面,待凝固后储存备用。
(2)制备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按照说明书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粉末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
(3)接种:将大肠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摇晃孵育12小时。
(4)制备斜面扩大培养:将液体培养物均匀地涂布于斜面上,垂直放置于恒温箱内孵育24小时。
(5)观察: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结果
经过斜面扩大培养后,大肠杆菌在琼脂平板上形成了圆形、平整的菌
落,直径约为2-3mm,表面光滑、无色透明。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细长的杆状细胞。
2. 实验分析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其生长速度较快,在液体培养基中可以迅速繁殖。
而通过斜面扩大培养,则可以促进其单个菌落的生长和分化,使其更容易被观察和鉴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斜面扩大培养,并对大肠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斜面扩大培养的方法,并成功地对大肠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
我们还发现,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同一种细菌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在进行细菌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篇一: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国标法操作的原理实验器材:培养箱,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试管架,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实验药品: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LB培养基,琼脂,5%NaOH,5%HCl 实验步骤:一: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100ml量筒进行洗涤,然后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条件下灭菌20min。
灭完菌后烘干,完成后放入超净台中。
用酒精擦拭超净台,紫外消毒30min二:1:用电子天平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
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
3:用棉花堵住该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再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之下灭菌20min。
4:灭完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三:1:取1只无菌250ml锥形瓶,用量筒向其中加入49ml PBS 2:将1ml样品加入到该锥形瓶中,摇匀制成1:50的细菌溶液。
3:取4只试管,编号1—44: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向4只试管中加入9ml的PBS5:用1ml无菌移液管从样品中移取1ml菌液加入到1中.震荡试管使菌液均匀。
6:用1ml无菌移液管从1号试管中移取1ml的细菌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摇匀7:用另一只1ml无菌移液管从2号试管中移取1ml细菌溶液,加入3中,摇匀......以此类推直至4只试管中均加入了细菌溶液。
9:取4只平皿,编号1—410:分别用4只无菌移液管从这4只试管中移取1ml的菌液置于4只平皿中,加入45—50摄氏度温度下的培养基,约15mm厚度。
缓慢旋转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大肠杆菌的培养方法,掌握其生长规律。
2.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培养纯化大肠杆菌。
3. 了解大肠杆菌在食品、环境及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在实验室条件下,大肠杆菌可以通过人工培养获得纯化菌株。
本实验采用LB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显微镜观察等方法,了解大肠杆菌的生长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大肠杆菌菌种;(2)LB培养基;(3)无菌水;(4)无菌试管、培养皿、移液管、镊子、酒精灯等。
2. 实验仪器:(1)恒温培养箱;(2)显微镜;(3)酒精灯;(4)高压蒸汽灭菌器。
四、实验步骤1. 菌种复苏(1)将大肠杆菌菌种接种于LB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2)待菌液生长旺盛后,取适量菌液,用无菌水进行稀释。
2. 培养基制备(1)按照LB培养基配方,称取相应的成分,加入去离子水溶解。
(2)将溶液煮沸,去除其中的氧气。
(3)将溶液冷却至50-55℃,加入适量的无菌水。
(4)用无菌滤膜过滤除菌。
3. 接种与培养(1)将制备好的LB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用无菌移液管吸取菌液,均匀涂布于培养基表面。
(2)将培养皿倒置,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4. 观察与鉴定(1)观察菌落形态,记录菌落颜色、大小、边缘等特征。
(2)用无菌镊子挑取菌落,制成涂片。
(3)将涂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等特征。
5. 结果与分析(1)菌落形态:大肠杆菌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颜色为乳白色。
(2)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短粗,两端钝圆,呈杆状。
五、实验结果1. 菌落形态:大肠杆菌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颜色为乳白色。
2. 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短粗,两端钝圆,呈杆状。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无菌操作非常重要,以免污染菌种。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了解其在水质检验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杆菌,是一类嗜热性、厌氧性以及革兰阴性杆菌。
该菌种常常是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水污染的重要指示菌之一。
(1)标准培养基法经过富营养培养基的生长,大肠杆菌会形成显性和隐性的群体。
这种检测方法适用于水质样本、地球样品以及饮用水。
(2)膜过滤法样品通过过滤器滤过后,将过滤后的膜放入培养基上培养。
这种方法既适合于生物质量较小的样品,也适用于分析浓度高的样品。
(3)MPN法通过使用3组不同浓度的小管,并观察哪个浓度的小管有生长曲线的所有格子都被满足,来计算菌落形成单位的浓度。
可以适用于样品浓度较低的环境。
三、实验操作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优化阳性对照菌株、培养基、蒸馏水、实验器材、滤纸、吸管、离心机、洗涤液和细胞硬度试剂。
2. 实验步骤(1)制备纯菌液:将大肠杆菌基配合缓冲液跳接种到营养琼脂平板上,并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过夜。
将菌落划入脱色水中,通过洗涤和离心的方式,获得纯化的细胞菌悬液。
(2)制备样品:将需要检测的水样分别过滤,过滤膜使用巨孔滤纸。
滤膜被慢慢放在脱色水上U型板中间的孔里,然后浸泡(3)培养过程: 将U型板接入温度为37℃的有氧培养箱内,在24 - 48小时内观察细菌进行生长,并做出相应的计数和检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处理和培养后,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如果在实验中产生的试样中出现了大肠杆菌生长,且其生长优于阳性对照;或者在某些水样中不能检测出大肠杆菌,说明该水质品质不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不同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在水质检验中的重要性。
在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科学准确的操作,人们可以更好地保证饮用水的健全和安全。
大肠杆菌生化鉴定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化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鉴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并确定其特性和代谢途径。
实验步骤:
1.选择大肠杆菌鉴定常用的生化试验,包括甲烷氧化、尿素加水
解、氧化/发酵葡萄糖、氧化/发酵乳糖、氧化/发酵葡萄糖醇、胱氨酸脱羧等试验。
2.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样品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上
述生化试验。
3.根据不同试验的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并确定
其特性和代谢途径。
实验结果:
1.甲烷氧化试验:阴性,说明大肠杆菌无法利用甲烷进行代谢。
2.尿素加水解试验:阳性,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加水解尿素,产生
氨。
3.氧化/发酵葡萄糖试验:发酵,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
行发酵代谢。
4.氧化/发酵乳糖试验:发酵,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乳糖进行发
酵代谢。
5.氧化/发酵葡萄糖醇试验:发酵,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
醇进行发酵代谢。
6.胱氨酸脱羧试验:阳性,说明大肠杆菌能够脱羧胱氨酸,产生
氨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结果,样品中存在大肠杆菌,并且其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葡萄糖、乳糖和葡萄糖醇的发酵代谢,以及尿素的加水解和胱氨酸的脱羧代谢。
结论:样品中存在大肠杆菌,其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葡萄糖、乳糖和葡萄糖醇的发酵代谢,以及尿素的加水解和胱氨酸的脱羧代谢。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的特性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大肠杆菌是一种在肠内自然存在的细菌,主要是以葡萄糖和乳糖作为碳源。
其常见的形态为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代谢能力和蛋白质生产能力。
因此,大肠杆菌广泛应用于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色氨酸、木糖、岩藻糖、年糕、矿物盐、琼脂等。
实验步骤:
1. 大肠杆菌的培养。
将新鲜无菌的大肠杆菌落接种到含有矿物盐和琼脂的培养基中,放入恒温箱中以37°C 培养 24 小时。
将培养好的大肠杆菌涂布到色氨酸、木糖和岩藻糖三个培养基上,分别在 24 小时内观察大肠杆菌的菌落形状和颜色。
实验结果:
在色氨酸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形状为直径 1-3 毫米的圆形,呈淡黄色或橙色。
2. 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
经过大肠杆菌代谢产物检测,发现大肠杆菌发生了年糕的发酵,后产生了醋酸和乳酸。
结论:
本实验探究了大肠杆菌的特性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和检测代谢产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肠杆菌的鉴定并了解其代谢能力。
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这对于正确应用大肠杆菌具有重要意义。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报告大肠杆菌生化实验报告引言: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消化系统中。
由于其简单的生长条件和高度适应性,大肠杆菌成为了许多生化实验的理想模型。
本报告旨在介绍大肠杆菌在生化实验中的应用和结果。
实验一:酶活性测定酶活性是衡量细胞代谢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大肠杆菌中的一种酶,β-半乳糖苷酶(LacZ),来进行酶活性测定。
实验步骤:1. 培养大肠杆菌细胞。
2. 采集细胞样品,并进行离心。
3. 悬浮细胞样品,并加入底物。
4.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测定底物的降解程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测定底物的降解程度,我们可以得到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中的β-半乳糖苷酶酶活性存在差异。
这表明培养条件对细菌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究这些影响因素,并优化培养条件,提高酶活性。
实验二:代谢产物分析大肠杆菌是一种典型的乳酸菌,其代谢途径复杂多样。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大肠杆菌中的乳酸代谢途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代谢产物分析来了解细菌的代谢特征。
实验步骤:1. 培养大肠杆菌细胞。
2. 采集细胞样品,并进行离心。
3. 提取细胞内代谢产物。
4. 使用色谱或质谱等技术,对代谢产物进行分析。
结果与讨论:通过代谢产物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大肠杆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代谢特征。
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有所差异。
这表明培养基成分对细菌代谢途径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究这些影响因素,并优化培养基配方,调控代谢途径,提高产物产量。
实验三: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用的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进行敏感性测试。
实验步骤:1. 培养大肠杆菌细胞。
2. 制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
3. 在琼脂平板上涂布细菌样品。
大肠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肠杆菌的培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肠杆菌的培养方法。
2. 学习大肠杆菌的鉴定方法。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本实验通过培养大肠杆菌,观察其菌落特征,并进行鉴定,以掌握大肠杆菌的培养与鉴定方法。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营养肉汤、琼脂、酚红指示剂、盐酸、生理盐水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接种环、酒精灯、培养皿等。
3. 实验菌株:大肠杆菌标准菌株。
四、实验方法1. 菌种活化(1)将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从冷冻保存的甘油管中取出,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2)将培养好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适宜浓度。
2. 菌落培养(1)将稀释后的菌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用无菌接种环均匀涂布。
(2)将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3. 菌落特征观察(1)观察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边缘等特征。
(2)记录菌落特征。
4. 鉴定实验(1)将培养好的菌落用无菌接种环挑取,接种于含有酚红指示剂的营养肉汤中。
(2)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酚红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3)若酚红指示剂变为黄色,则说明该菌为产酸菌,可能为大肠杆菌。
五、实验结果1. 菌落特征: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红色,边缘整齐。
2. 鉴定实验:酚红指示剂变为黄色,说明该菌为产酸菌,可能为大肠杆菌。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培养了大肠杆菌,并观察到了其菌落特征,为后续的鉴定实验奠定了基础。
2. 在菌落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
3. 鉴定实验中,酚红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菌种的一个依据,但还需结合其他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培养大肠杆菌,观察其菌落特征,并进行鉴定,使学生掌握了大肠杆菌的培养与鉴定方法。
大肠杆菌的治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究针对大肠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标准菌株ATCC 259222. 实验试剂:抗生素、培养基、生理盐水、无菌水等3.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显微镜、移液器、培养皿等三、实验方法1. 菌株培养将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接种于LB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过夜,备用。
2.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1)将过夜培养的大肠杆菌菌液进行稀释,制成不同浓度的菌悬液。
(2)将菌悬液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
(3)观察并记录细菌生长情况,根据抑菌圈直径判断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敏感性。
3. 抗生素治疗效果试验(1)将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接种于LB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过夜。
(2)将过夜培养的大肠杆菌菌液稀释至一定浓度,备用。
(3)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4)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稀释的大肠杆菌菌液,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5)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病情变化,包括精神状态、食欲、体温等。
(6)在第3天和第5天,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抗生素治疗,剂量为抗生素最大安全剂量。
(7)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病情变化,包括精神状态、食欲、体温等。
(8)在第7天,处死小鼠,无菌操作下采集心血和肝、脾等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
四、实验结果1.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以下抗生素敏感:利福平、青霉素、多西环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链霉素等。
2. 抗生素治疗效果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在第3天和第5天,实验组小鼠病情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体温下降、食欲增加、精神状态好转。
在第7天,实验组小鼠心血和肝、脾等组织样本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抗生素治疗有效。
五、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大肠杆菌计数实验报告
1. 掌握大肠杆菌的计数方法。
2. 了解大肠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3. 学习使用标准平板计数法进行微生物计数。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肠道中。
本实验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通过在培养基上接种一定量的样品,观察形成的菌落数量,从而估算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标准菌株- 琼脂培养基- 蒸馏水- 碘液- 灭菌器材- 移液器- 平板计数器2. 实验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锅- 灭菌操作台- 电子天平- 烧杯- 玻璃棒- 离心机1. 样品制备:- 称取适量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制成菌悬液。
- 将菌悬液用移液器稀释至适当浓度。
2. 琼脂培养基制备:- 称取适量的琼脂,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加入琼脂培养基。
- 将溶解后的培养基加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下灭菌20分钟。
3. 接种:- 取适量菌悬液,用移液器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平板上。
- 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
4. 计数:- 观察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用平板计数器进行计数。
- 根据计数结果,计算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制备:- 制备的菌悬液呈均匀浑浊状,未见明显的絮状沉淀。
2. 琼脂培养基制备:- 制备的琼脂培养基呈透明状,未见明显的杂质。
3. 接种:- 接种后的平板在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平板上形成大量菌落。
4. 计数:- 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为30个,根据计数结果,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浓度为10^6 CFU/mL。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进行大肠杆菌计数,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3. 本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方法可行。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大肠杆菌的计数方法,了解了大肠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doc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篇一: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国标法操作的原理实验器材:培养箱,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试管架,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实验药品: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LB培养基,琼脂,5%NaOH,5%HCl 实验步骤:一: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100ml量筒进行洗涤,然后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条件下灭菌20min。
灭完菌后烘干,完成后放入超净台中。
用酒精擦拭超净台,紫外消毒30min二:1:用电子天平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
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
3:用棉花堵住该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再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之下灭菌20min。
4:灭完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三:1:取1只无菌250ml锥形瓶,用量筒向其中加入49ml PBS 2:将1ml样品加入到该锥形瓶中,摇匀制成1:50的细菌溶液。
3:取4只试管,编号1—44: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向4只试管中加入9ml的PBS5:用1ml无菌移液管从样品中移取1ml菌液加入到1中.震荡试管使菌液均匀。
6:用1ml无菌移液管从1号试管中移取1ml的细菌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摇匀7:用另一只1ml无菌移液管从2号试管中移取1ml细菌溶液,加入3中,摇匀......以此类推直至4只试管中均加入了细菌溶液。
9:取4只平皿,编号1—410:分别用4只无菌移液管从这4只试管中移取1ml的菌液置于4只平皿中,加入45—50摄氏度温度下的培养基,约15mm厚度。
缓慢旋转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doc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doc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细菌培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和保存方法。
同时,培养并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征,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1. 消毒方法
采用高压灭菌器进行消毒,其原理是利用压力和高温来杀灭菌体和孢子,常用于灭菌
培养基、器具和试剂等。
2.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是为了满足菌体生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而设计的,用于培养、
繁殖和检测微生物。
常见的培养基有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霍乱弧菌选择性富营
养琼脂培养基等。
3. 大肠杆菌的生长规律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
大肠杆菌的正常生长温度
为37℃,最适生长温度为42℃,pH值最适范围为6.8-7.2。
取营养琼脂粉30克,加入蒸馏水1000毫升中,调整pH值至7左右。
将混合溶液煮沸,加热消毒15分钟,制成琼脂培养基。
将琼脂培养基加入试管中,压紧塞子,放入高压灭菌器中,灭菌条件为121℃,压力
为0.1MPa,时间为20分钟。
取一小块纯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群,放入琼脂培养基中,摇晃均匀,倒入无菌平皿中。
标记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7℃,观察24小时内的生长情况。
经过24小时的培养,观察到在琼脂培养基中,大肠杆菌呈现出乳白色半透明的菌落状,形态大小比较均匀,边缘光滑,质地较软。
各菌落之间并没有合并,整个培养皿表面布满
了菌落。
总之,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微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并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
医学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杆菌紫外线诱变及抗药性菌株筛选
0740063 阿噟兰
1.前言
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
但某些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性,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能抵抗抗生素的性状。
在自然情况下,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很低,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想要获得有抗性的细菌是很困难的。
当给与适当的物理条件时,其突变率会大大增加。
如当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线、微波等物理因素辐射时,能够促进遗传物质突变。
DNA 对紫外线(UV)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
紫外线引起DNA 结构变化的形式有DNA 链断裂、碱基破坏、胸腺嘧啶二聚体等。
因此,紫外线通常作为诱变剂,用于微生物菌种选育。
一般细胞分裂越旺盛,诱变剂量越大,突变率高,诱变最有效的波长253~265 nm。
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对于获得较高突变率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菌株死亡或诱变不充分而降低诱变效果。
在紫外线诱变下,菌株发生不定向的突变,想要得到需要的特向变异必须对诱变后的菌株做筛选。
本实验想要得到的是能够抵抗抗生素的菌株,因此可以用抗生素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对菌种进行筛选。
若菌株没有发生定向突变,则该菌株不能在抗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只有发生了定向突变才可能在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紫外线对于菌株有诱变作用外,对菌株还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因为紫外线改变了菌株的基因结构导致菌株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因此,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在合适的照射剂量的设置下,比较不同不同照射剂量下的致死效果和突变率,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在分析死亡曲线和诱变率曲线的基础上,能了解诱变育种的机理和方法,为做进一步的诱变实验做准备。
2.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菌种:大肠杆菌
仪器:超净台、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磁力搅拌器、培养皿、涂布器、移液管、移液器
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关试剂、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2.2.1制备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400ml):
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按配方配制好培养基后置于灭菌锅中115℃15min,倒平板,4皿*15ml*5组+2皿*15ml=22皿*15ml=330ml
筛选培养基(200ml):含抗生素50mg/L。
(卡那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结合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上的16SrRNA,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按配方先不要加硫酸卡那霉素配制然后115℃15min灭菌,取出培养基后冷却至60℃时将硫酸卡那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充分震荡混匀,倒平板,2皿*15ml*5组+2皿*15ml=12皿*15ml=180ml
2.2.2制备菌悬液(106 ~ 108个/mL)
①固体培养:大肠杆菌划线或涂布接种于固体培养基,37℃培养24-48h。
②菌悬液:用适量生理盐水刮洗菌落,倒入一个无菌小三角瓶(或试管)中,充分振荡使菌
体散开,得到菌悬液。
③菌悬液浓度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使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将菌液滴在血球计数板0.1ml 的计数格中,细菌被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选择数出若干个小格中的细菌数目,(一般数125个小格),根据比例关系折算出单位体积菌液中细菌的数量。
血球计数板规格: 计数格=4*4=16大格 1大格=5*5=25小格
小格体积=**==*10-7ml(长*宽*高)
计算方法例如:125格中90个细菌,则(90÷125)÷(*10-7)个/ml=*106
所以,125格中的细菌大约在31(4格1个菌)—3125(每个小格25个菌)个。
2.2.3诱变处理及接种
① 将紫外灯打开,预热30min ;
② 取无菌培养皿(Φ90mm ,含无菌大针),加入稀释好的菌悬液8ml 以覆盖培养
皿底面为宜。
③ 将待处理的培养皿置于诱变箱内的磁力搅拌仪上,开启磁力搅拌仪旋纽进行搅
拌1分钟,然后打开皿盖,分别处理10s 、20s 、40s 、80s 、160s (可以累积照射),照射完毕后先盖上皿盖,再关闭搅拌和紫外灯;
④ 每个照射剂量分别取分别稀释1000倍和100倍,然后取稀释液做普通培养基
的涂布培养,每个处理两个重复;同时每个照射剂量取照射液直接做两个筛选培养基的涂布培养。
⑤ 对照涂布培养:将照射的菌液稀释1000倍,在稀释液中取做2个普通培养基
涂布培养,2个筛选培养基的涂布培养。
涂布要均匀,培养基表面无液流。
⑥ 37℃培养24h 后,计数,统计分析。
对于筛选的抗性菌种进行验证、纯化。
2.2.4.结果计数、分析、统计及讨论
①以辐射时间为横坐标,以存活菌落数的lg 值为纵坐标,作紫外线对大肠杆菌致死效应曲线。
②列公式计算不同辐射剂量下的致死率。
%100///⨯-=
ml
ml
ml 照射前活菌数照射后活菌数照射前活菌数死亡率
③计算并比较不同辐射剂量下大肠管杆菌的抗药突变率,并分析不同辐射剂量的诱变效果差异原因
突变率=筛选平板菌数/普通平板菌数*100% ④抗药性菌株的筛选与纯化
将一抗性克隆划线到一新的抗性平板上,与对照菌相比较,观察生长状况
3.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记录及初步整理
表1.大肠杆菌诱变初始数据
照射时间筛选培养基活菌数
个/皿
普通培养下
稀释度
普通培养基中菌数
个/皿
溶液浓度
个/ml 1号2号平均1号2号平均
0000100500056005300*107
1000010-2200018201820*106 00010-3366251251*106
2000010-22564*104 00010-32011*104
4000010-2253*103 00010-30000
8000010-250*103 00010-3400202*105
16000010-20000 00010-30000
最佳照射时间的设置
结合数据处理结果的图和表分析,在10s的照射下,细菌死亡率达到了95%,20s时达到了%,说明在20s内大部分菌株已经死亡,而整个实验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正突变,可能与此有较大关系。
已经有实验证实,当菌种死亡率达到70%~80%时,突变率最大。
所以在做进一步的实验中应该减少照射剂量,或通过增多10s内的照射设置,或增大照射距离,因为时间太短可能导致控制实验的难度加大。
使死亡率变化曲线能突显出变化趋势。
筛选培养基选择
筛选培养基是将发生突变的菌株从普通菌株中显现出来并对其浓缩。
该实验中的筛选培养基中的添加剂是硫酸卡那霉素,若发生突变的菌株能对其显现出抗性,但这抗性也是有一定范围的,若超过其抗性范围即使发生突变也不能正常生长。
本实验选用的50mg/L,实验证明该浓度对于该菌种抗性选育来说已经过高,应该选择较低的浓度。
可以在试验前对该菌种的最低致死浓度做检测。
将制备好的出发菌株溶液涂布在含不同浓度硫酸卡那霉素的平板上, 37 ℃培养24h,观察不同平板上的菌落数,并记录不同抗生素作用浓度。
凡是在前一个低浓度平板上已长出菌落而在后一个较高浓度平板上未长出菌落的,后一浓度即为某种抗生素对出发菌株的最低致死浓度【1】。
表2.不同照射剂量下的存活率lg值和死亡率
照射时间/s存活菌浓度存活菌的lg值死亡菌浓度致死率
0*10700
10*106*107
20*104*107
40*103*107
80*103*107
1600*1071
4.小结与讨论
(1)本实验通过对大肠杆菌进行紫外线照射,欲得到抗性菌株,但由于照射剂量过大和抗生素浓度过高等原因未得到任何一株抗性菌株。
(2)通过本实验,得到了在28cm,下大肠杆菌的照射致死致死曲线,可以依此曲线反回归在该照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照射时间得到较高的突变率。
(3)欲得到较高的抗性突变率,还可尝试改变培养温度,有实验证实不同的温度培养会对细菌的突变率造成影响【2】。
(4)欲得到较好的突变率还需要较优质的菌株。
因为菌株的突变主要是发生在遗传物质复制转录的过程中,所以菌株的生理活性对突变效率会有很大影响,最好选择在对数期的菌株。
状况比较同步、易变异、重复性较好;同时为了保证处理时具有一定的细胞浓度,以增加可变异细胞总数,故选用对数期的细胞进行处理。
[1] 涂国全,刘姝,黎循航. 通过获得链霉菌抗性基因突变株筛选梅岭霉素高产菌株[ J ]. 中国抗生素,2002, 27 (6) : 321 - 325.
[2]汪志芸抗生素产生菌AP19-1的鉴定及UV诱变育种的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