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掌握大肠杆菌的鉴定方法。

2. 掌握微生物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微生物生化反应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肠杆菌科。

在微生物学中,生化实验是鉴定细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细菌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可以判断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本实验主要采用糖发酵实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等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菌种、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吲哚试剂、甲基红试剂、卢戈氏碘液、乙醚、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接种针、培养皿、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德汉氏小管、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电炉、石棉网、铁架台、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等。

四、实验步骤1. 糖发酵实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观察培养基中是否产生气泡,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

2. 吲哚试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取少量培养液加入吲哚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3. 甲基红试验(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乳糖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2)加入甲基红试剂,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糖发酵实验:大肠杆菌在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中产生气泡,说明其能够利用葡萄糖。

2. 吲哚试验:大肠杆菌在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其具有吲哚酶活性。

3.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在乳糖发酵培养基中不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其不能发酵乳糖。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该菌株为大肠杆菌。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微生物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加深了对微生物生化反应原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细菌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从而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

微生物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微生物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2. 掌握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3. 掌握大肠杆菌的培养和计数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肠杆菌科的一种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中。

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和鉴定大肠杆菌,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掌握其培养和计数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粪便、营养琼脂平板、营养肉汤、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器、酒精灯、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方法1. 大肠杆菌的分离(1)取新鲜粪便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2)取适量稀释液,用无菌棉签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

(3)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2. 大肠杆菌的纯化(1)观察平板上的菌落,挑选单菌落,用无菌移液器移至新的营养琼脂平板上。

(2)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3. 大肠杆菌的鉴定(1)观察纯化后的菌落,记录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2)将纯化后的菌株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培养24小时。

(3)取培养液,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

(4)对培养液进行生化试验,如乳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等。

4. 大肠杆菌的培养与计数(1)将纯化后的菌株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培养24小时。

(2)用无菌移液器取适量培养液,进行系列稀释。

(3)取稀释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

(4)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5)观察平板上的菌落,记录菌落数,并计算大肠杆菌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肠杆菌的分离:在平板上观察到圆形、光滑、白色、半透明的菌落,说明已分离出大肠杆菌。

2. 大肠杆菌的纯化:经过纯化后,菌落特征与分离菌落相同,证明已得到纯化的大肠杆菌。

3. 大肠杆菌的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发酵乳糖,产生吲哚,表明已鉴定为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培养实训报告模板

大肠杆菌培养实训报告模板

一、实训目的1. 熟悉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2. 掌握大肠杆菌的纯培养方法。

3. 学习无菌操作技术。

4. 了解大肠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四、实训器材与试剂1. 器材:无菌培养皿、无菌接种环、无菌吸管、无菌试管、酒精灯、酒精棉、无菌滤纸、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2. 试剂:大肠杆菌菌种、LB液体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无菌水、酚红指示剂、无菌甘油等。

五、实训内容1. 大肠杆菌的纯培养2. 大肠杆菌的形态观察3.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4. 大肠杆菌的接种方法5. 大肠杆菌的保存方法六、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并进行消毒处理。

- 准备LB液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基,并调节pH值至7.0。

- 将大肠杆菌菌种从冰箱中取出,恢复至室温。

2. 大肠杆菌的纯培养- 将无菌培养皿打开,用酒精棉擦拭消毒。

- 将菌种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用无菌接种环进行划线分离。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 大肠杆菌的形态观察- 取出一部分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菌落,涂片。

- 用酒精灯进行固定,用结晶紫染色。

- 在显微镜下观察大肠杆菌的形态。

4.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将大肠杆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 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量菌液的吸光度,绘制生长曲线。

5. 大肠杆菌的接种方法- 将无菌吸管插入LB固体培养基中,吸取少量菌液。

- 将菌液滴加于无菌培养皿上,用无菌接种环进行划线分离。

6. 大肠杆菌的保存方法- 将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菌液,加入无菌甘油。

- 将菌液置于-80℃的冰箱中保存。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肠杆菌的纯培养- 成功分离出纯的大肠杆菌菌落。

2. 大肠杆菌的形态观察- 大肠杆菌呈杆状,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对排列。

3.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阶段: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实验原理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

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

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不能繁殖。

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1. 通过制备LB 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 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3. 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稀释倍数104105大肠杆菌单个菌落个数837799111812平均数86.313.7浓度 1.726×1070。

274×107实验结果与讨论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726×107ml/cm^3稀释了104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0。

274×107ml/cm^3全组数据计算出来结果为2.233×107ml/cm^3讨论:在稀释倍数为104的试验中大肠杆菌菌落较少,原因可能是在稀释过程操作中,震荡不够,而且由于不小心洒了半管104稀释液,所以取液接种的时候底层的大肠杆菌数量偏少了。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肠杆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3. 提高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相关实验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属于条件致病菌。

本实验采用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主要利用大肠杆菌在LB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特性,通过计数菌落数来估算大肠杆菌的浓度。

三、实验器材1. 培养箱;2. 移液管(10只);3. 锥形瓶(250ml,12只);4. 大试管(5只);5. 试管架;6. 平皿(45个);7. 大烧杯(500ml,1个);8. 电子天平;9. 纱布;10. 脱脂棉;11. 灭菌锅;12. pH计或pH试纸;13. 电炉;14. 石棉网;15. 铁架台;16. 量筒(100ml,1个);17. 橡皮手套;18. 超净台。

四、实验药品1. 磷酸盐缓冲液;2. 蒸馏水;3. LB培养基;4. 琼脂;5. 5%NaOH;6. 5%HCl。

五、实验步骤1. 培养基制备(1)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3)用棉花堵住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4)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下灭菌20min;(5)灭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2. 样本处理(1)取适量样本(如食品、水等);(2)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梯度稀释;(3)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平皿中,制成平板;(4)将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h。

3. 菌落计数(1)观察平板,找出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2)用移液管吸取适量菌液,加入锥形瓶中;(3)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5%NaOH溶液,充分振荡;(4)将锥形瓶放入培养箱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h;(5)观察锥形瓶中的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数。

【报告】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报告】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关键字】报告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篇一: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国标法操作的原理实验器材:培养箱,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试管架,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实验药品: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LB培养基,琼脂,5%NaOH,5%HCl实验步骤:一: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100ml 量筒进行洗涤,然后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条件下灭菌20min。

灭完菌后烘干,完成后放入超净台中。

用酒精擦拭超净台,紫外消毒30min二:1:用电子天平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

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

3:用棉花堵住该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再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之下灭菌20min。

4:灭完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三:1:取1只无菌250ml锥形瓶,用量筒向其中加入49ml PBS2:将1ml样品加入到该锥形瓶中,摇匀制成1:50的细菌溶液。

3:取4只试管,编号1—44: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向4只试管中加入9ml的PBS5:用1ml无菌移液管从样品中移取1ml菌液加入到1中.震荡试管使菌液均匀。

6:用1ml无菌移液管从1号试管中移取1ml的细菌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摇匀7:用另一只1ml无菌移液管从2号试管中移取1ml细菌溶液,加入3中,摇匀......以此类推直至4只试管中均加入了细菌溶液。

9:取4只平皿,编号1—410:分别用4只无菌移液管从这4只试管中移取1ml的菌液置于4只平皿中,加入45—50摄氏度温度下的培养基,约15mm厚度。

缓慢旋转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

大肠杆菌实验结果与分析

大肠杆菌实验结果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2.1、细菌总数检测结果2.1.2、细菌总数的计算与报告根据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术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克(或毫升)中菌落总数结果。

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载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下式计算:N=∑c/[(n1+0.1n2)d]式中:N—样品中菌落数;∑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n1—第一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n2—第二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为1.75x107;在浓度10—6(g/ml)的时候,大肠杆菌的细菌总数约为1.60x107;在浓度10—7(g/ml)的时候,大肠杆菌的细菌总数约为2.01x107。

分析数据可知,在浓度10—7(g/ml)的时候,细菌总数远大于其他两个梯度,这与常理不符。

那么有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导致,可能是稀释不够、密封不紧、没有进行无菌操作等因素有关。

2.2、大肠菌群检测结果2.1.1、初发酵各浓度梯度阳性管数统计附:检验原始记录检验原始记录检测记录与结果培养基配制:样品配制:1、 固体样品,无菌称取25g 样品加225ml 生理盐水,均质。

2、 液体样品,需稀释的,吸取25ml 于225生理盐水,混匀。

菌落总数:检验依据:GB/T4789.2-2008大肠杆菌:检验一句GB/T4789.3-2003大肠杆菌:检验一句GB/T4789.3-2003注:“P ”表示阳性结果,“N ”表示阴性结果检验起止时间:2011年09月25日至2011年09月27日检测人:复核人:。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大肠杆菌的培养方法,掌握其生长规律。

2.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培养纯化大肠杆菌。

3. 了解大肠杆菌在食品、环境及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在实验室条件下,大肠杆菌可以通过人工培养获得纯化菌株。

本实验采用LB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显微镜观察等方法,了解大肠杆菌的生长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大肠杆菌菌种;(2)LB培养基;(3)无菌水;(4)无菌试管、培养皿、移液管、镊子、酒精灯等。

2. 实验仪器:(1)恒温培养箱;(2)显微镜;(3)酒精灯;(4)高压蒸汽灭菌器。

四、实验步骤1. 菌种复苏(1)将大肠杆菌菌种接种于LB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2)待菌液生长旺盛后,取适量菌液,用无菌水进行稀释。

2. 培养基制备(1)按照LB培养基配方,称取相应的成分,加入去离子水溶解。

(2)将溶液煮沸,去除其中的氧气。

(3)将溶液冷却至50-55℃,加入适量的无菌水。

(4)用无菌滤膜过滤除菌。

3. 接种与培养(1)将制备好的LB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用无菌移液管吸取菌液,均匀涂布于培养基表面。

(2)将培养皿倒置,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4. 观察与鉴定(1)观察菌落形态,记录菌落颜色、大小、边缘等特征。

(2)用无菌镊子挑取菌落,制成涂片。

(3)将涂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等特征。

5. 结果与分析(1)菌落形态:大肠杆菌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颜色为乳白色。

(2)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短粗,两端钝圆,呈杆状。

五、实验结果1. 菌落形态:大肠杆菌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颜色为乳白色。

2. 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短粗,两端钝圆,呈杆状。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无菌操作非常重要,以免污染菌种。

微生物实验设计报告

微生物实验设计报告

一、实验原理肠道杆菌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少数无鞭毛不能运动,不产生芽孢,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一般都生长良好,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气,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还原硝酸盐。

这类细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有的引起腹泻、肠炎、肠热症和痢疾等。

有的为条件致病菌,有时也可引起身体各个部位的感染。

二、实验材料1.病鸡:怀疑被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2.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麦康凯平板三糖铁高层斜面蛋白胨水葡萄糖蛋白胨水3.革兰式染色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溶液、革兰氏碘溶液、95%酒精,沙黄水溶液4. 生化管: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甘露醇、枸橼酸盐、H2S、尿素5. 生化试剂:吲哚试剂, MR 、VP 试剂7.药敏实验试剂: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三、实验内容及其安排(一)、制备培养基:麦康凯、半固体、三糖铁高层斜面、蛋白胨水、葡萄糖蛋白胨水。

(二)、解剖实验动物,细菌分离培养:病料抹片,染色镜检。

划线接种麦康凯或S·S琼脂平板。

(三)、观察细菌培养性状,选择可疑菌落进行纯培养。

普通琼脂平板、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三糖铁琼脂斜面。

(四)、观察细菌纯培养结果,细菌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细菌抹片及纯培养情况,。

(五)做生化试验、药敏试验。

(六)观察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

第一天:制备培养基解剖实验动物、病料抹片、细菌分离培养1.S.S培养基:50g S·S培养基+800ml蒸馏水,煮沸溶化浇平板(15ml/块平板),无需高压2.麦康凯培养基3.三糖铁琼脂4.葡萄糖蛋白胨水:1.25g蛋白胨+1.25g葡萄糖+1.25g磷酸氢二钾+250ml水,加热溶解,调pH至7.6,分装40根短试管高压(3指半高,约5-8ml)5.蛋白胨水:1.25g蛋白胨+0.625gNaCl+125ml水,调pH至7.6,分装40根短试管,捆扎,高压,121℃15分钟(2指高,约2-4ml)6.半固体:分别称取蛋白胨5g、牛肉膏2.5g、氯化钠2.5g、磷酸氢二钾0.5g、蒸馏水500ml,加热溶解,调pH7.6,过滤称琼脂粉2g+肉汤500ml,煮沸,待琼脂粉完全溶化,分装短试管(2指高,约2-4ml)病鸡剖检的方法和步骤一、剖检要求:剖检鸡最好在死前或濒死期进行。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分析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实验中一项基本且重要的技术,通过对细菌进行培养,可以观察其生长特性、分离纯化、鉴定以及进行各种生化实验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培养细菌,并对所分离的菌落进行形态观察、生化实验和药敏试验,以分析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琼脂平板等。

(3)试剂:酚红指示剂、葡萄糖、乳糖、靛基质、甲基红、V-P试剂、革兰氏染色液等。

2. 实验方法(1)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将待分离的细菌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接种环进行划线操作,重复划线直至菌落分离。

(2)观察菌落特征:观察分离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边缘、表面等特征。

(3)进行生化实验:对分离的菌落进行葡萄糖发酵、乳糖发酵、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等生化实验。

(4)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落特征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我们得到了形态各异的菌落。

大肠杆菌菌落呈白色、光滑、圆形、边缘整齐;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光滑、圆形、边缘整齐;枯草芽孢杆菌菌落呈白色、粗糙、圆形、边缘不整齐。

2. 生化实验结果(1)葡萄糖发酵: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生红色沉淀;枯草芽孢杆菌不发酵葡萄糖。

(2)乳糖发酵: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发酵乳糖,产生红色沉淀;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不发酵乳糖。

(3)靛基质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产生靛基质,使培养基呈蓝绿色;大肠杆菌不产生靛基质。

(4)甲基红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呈阴性反应;大肠杆菌呈阳性反应。

(5)V-P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呈阴性反应;大肠杆菌呈阳性反应。

3. 药敏试验结果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生素敏感;枯草芽孢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抗生素耐药。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大肠杆菌的特性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大肠杆菌是一种在肠内自然存在的细菌,主要是以葡萄糖和乳糖作为碳源。

其常见的形态为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代谢能力和蛋白质生产能力。

因此,大肠杆菌广泛应用于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色氨酸、木糖、岩藻糖、年糕、矿物盐、琼脂等。

实验步骤:
1. 大肠杆菌的培养。

将新鲜无菌的大肠杆菌落接种到含有矿物盐和琼脂的培养基中,放入恒温箱中以37°C 培养 24 小时。

将培养好的大肠杆菌涂布到色氨酸、木糖和岩藻糖三个培养基上,分别在 24 小时内观察大肠杆菌的菌落形状和颜色。

实验结果:
在色氨酸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形状为直径 1-3 毫米的圆形,呈淡黄色或橙色。

2. 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
经过大肠杆菌代谢产物检测,发现大肠杆菌发生了年糕的发酵,后产生了醋酸和乳酸。

结论:
本实验探究了大肠杆菌的特性及其培养、鉴定方法。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和检测代谢产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肠杆菌的鉴定并了解其代谢能力。

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这对于正确应用大肠杆菌具有重要意义。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篇一:大肠杆菌实验报告大肠杆菌紫外线诱变及抗药性菌株筛选0740063阿噟兰1.前言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

但某些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性,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能抵抗抗生素的性状。

在自然情况下,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很低,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想要获得有抗性的细菌是很困难的。

当给与适当的物理条件时,其突变率会大大增加。

如当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线、微波等物理因素辐射时,能够促进遗传物质突变。

DnA对紫外线(uV)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

紫外线引起DnA结构变化的形式有DnA链断裂、碱基破坏、胸腺嘧啶二聚体等。

因此,紫外线通常作为诱变剂,用于微生物菌种选育。

一般细胞分裂越旺盛,诱变剂量越大,突变率高,诱变最有效的波长253~265nm。

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对于获得较高突变率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菌株死亡或诱变不充分而降低诱变效果。

在紫外线诱变下,菌株发生不定向的突变,想要得到需要的特向变异必须对诱变后的菌株做筛选。

本实验想要得到的是能够抵抗抗生素的菌株,因此可以用抗生素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对菌种进行筛选。

若菌株没有发生定向突变,则该菌株不能在抗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只有发生了定向突变才可能在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紫外线对于菌株有诱变作用外,对菌株还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因为紫外线改变了菌株的基因结构导致菌株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因此,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在合适的照射剂量的设置下,比较不同不同照射剂量下的致死效果和突变率,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在分析死亡曲线和诱变率曲线的基础上,能了解诱变育种的机理和方法,为做进一步的诱变实验做准备。

2.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菌种:大肠杆菌仪器:超净台、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磁力搅拌器、培养皿、涂布器、移液管、移液器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关试剂、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生理盐水2.2实验方法2.2.1制备培养基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400ml):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7.0按配方配制好培养基后置于灭菌锅中115℃15min,倒平板,4皿*15ml*5组+2皿*15ml=22皿*15ml=330ml筛选培养基(200ml):含抗生素50mg/L。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一、引言细菌培养是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培养细菌,我们可以研究其生长特性、代谢途径、致病机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本实验旨在通过培养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以大肠杆菌为例),观察其生长过程,并分析培养条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营养琼脂培养基- 大肠杆菌菌种- 恒温培养箱- 培养皿和试管- 移液管、移液器等实验仪器2. 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将营养琼脂培养基装入试管中,加热至溶解,再反复煮沸,使其无菌。

2) 接种菌种:在无菌条件下,将大肠杆菌菌种转接到试管中的培养基中,轻轻摇匀。

3) 培养条件设置:将含有菌种的试管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37摄氏度,培养时间为24小时。

4) 观察菌落:使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试管中是否出现菌落,并对其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描述。

5) 记录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菌落特征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6) 分析菌落数量:使用计数板或显微镜进行细菌计数,并根据计数结果计算细菌密度。

三、结果与讨论1. 观察结果:在培养基上,我们观察到了大肠杆菌形成的菌落。

菌落呈现典型的圆形、凸起状,边缘整齐,颜色为乳白色。

菌落直径大约为2-3毫米。

2. 菌落数量统计:通过计数板对菌落数量进行统计,我们得到了在培养基上每平方厘米的菌落数量。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得到了细菌密度为XXXCFU/mL(CFU:Colony-Forming Units,菌落数量单位)。

3. 讨论:本实验观察到的大肠杆菌菌落符合该细菌的典型特征。

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

同时,根据菌落数量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该菌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细菌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

在本实验中,温度被设置为人体温度37摄氏度,这是因为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人体消化道,适应于体温环境。

而培养基的选择也是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营养琼脂培养基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大肠杆菌的生长需求。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年 月 日
二、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
2.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其结论
分析:
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培养基里的液体变得越来越混浊,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味道很难闻,是因为大肠杆菌增长迅速,后来数量达到顶峰,此时培养基内的营养物质已被消耗殆尽,大肠杆菌进行营养和空间的竞争,有些大肠杆菌死亡,最后数量不断减少,直至变为0。
整个过程最好是在无菌操作台上操作,这样培养基受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就较小,同时也可以减少污染,保证培养基里大肠杆菌纯度较高,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每隔半小时或一个小时(测量时间要安排合理,时间要控制好:在实验初期30min对菌悬液进行一次测定。实验中期每小时测一次,后期1~2小时测定一次,依次持续到20小时后。)从恒温摇床取出锥形瓶,用无菌移液管移取少量,操作要快,先进行预测,OD值应在0.10-0.65 之间,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则需要进行稀释后再测量。
3.315
2.86
修正后的大肠杆菌的吸光度数据
时间/h
0
1
3.75
6
7
8
8.5
9பைடு நூலகம்
10
11
OD600
0.073
0.073
0.079
0.282
0.456
1.105
1.168
1.662
2.284
2.564
前12小时的大肠杆菌的吸光度数据
前12小时的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图
六.参考文献
[1].牛天贵.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1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2.营养肉汤培养基灭菌:将步骤一包好的培养基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121℃灭菌30min.
3.配制大肠杆菌菌液:取大肠杆菌斜面菌种一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操作,用接种环刮取少量菌苔于约50mL生理盐水中,充分震荡均匀。

大肠杆菌的涂布与划线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的涂布与划线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的涂布与划线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肠杆菌的涂布与划线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涂布和划线法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掌握大肠杆菌的基本培养技术,培养对实验中的微生物理解和分析能力。

实验步骤:
1.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培养基和试验用具。

2.将一定量的大肠杆菌接种于牛肉膏培养基上,均匀涂布。

3.用铅笔或者玻璃胶棒将三个平行的划线在试验板上。

4.放入恒温箱进行培养。

5.观察24小时后,记录大肠杆菌在涂布和划线实验中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
在涂布实验中,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均匀分布,生长繁殖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现象。

在划线实验中,大肠杆菌沿着划线生长,形成了一条条明显的线条,增加了观察的准确性,也便于对菌落的计数和统计。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大肠杆菌的基本培养技术,学习了涂布和划线实验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大肠杆菌在涂布和划线实验中都能够正常生长,大肠杆菌在培养中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条件简单,适合用于实验和生产中。

大肠杆菌计数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计数实验报告

1. 掌握大肠杆菌的计数方法。

2. 了解大肠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3. 学习使用标准平板计数法进行微生物计数。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肠道中。

本实验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通过在培养基上接种一定量的样品,观察形成的菌落数量,从而估算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标准菌株- 琼脂培养基- 蒸馏水- 碘液- 灭菌器材- 移液器- 平板计数器2. 实验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锅- 灭菌操作台- 电子天平- 烧杯- 玻璃棒- 离心机1. 样品制备:- 称取适量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制成菌悬液。

- 将菌悬液用移液器稀释至适当浓度。

2. 琼脂培养基制备:- 称取适量的琼脂,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加入琼脂培养基。

- 将溶解后的培养基加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下灭菌20分钟。

3. 接种:- 取适量菌悬液,用移液器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平板上。

- 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

4. 计数:- 观察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用平板计数器进行计数。

- 根据计数结果,计算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制备:- 制备的菌悬液呈均匀浑浊状,未见明显的絮状沉淀。

2. 琼脂培养基制备:- 制备的琼脂培养基呈透明状,未见明显的杂质。

3. 接种:- 接种后的平板在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平板上形成大量菌落。

4. 计数:- 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为30个,根据计数结果,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浓度为10^6 CFU/mL。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进行大肠杆菌计数,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3. 本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方法可行。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大肠杆菌的计数方法,了解了大肠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大肠杆菌斜面扩大培养实验的结果报告

大肠杆菌斜面扩大培养实验的结果报告

大肠杆菌斜面扩大培养实验的结果报告大肠杆菌斜面扩大培养实验的结果报告序号:1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大肠杆菌斜面扩大培养实验的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总结。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斜面扩大培养,希望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其生长特性和产生的一些相关特征。

下面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

序号:2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含有某种培养基的斜面培养板作为我们的生长介质。

这个培养基提供了大肠杆菌所需的必要养分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我们在斜面上均匀涂抹了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样本,并进行了培养。

序号:3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我们观察到大肠杆菌在斜面上开始生长。

我们注意到生长的速度是逐渐增加的,最初几天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序号:4随着大肠杆菌的生长,我们还注意到在斜面上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结构和特征。

其中之一是菌落的形成。

我们观察到菌落开始作为一个小的点状结构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和成长。

这表明大肠杆菌在斜面上形成了一个分散的、有机体群体的结构。

序号:5我们还观察到大肠杆菌的颜色在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最初,大肠杆菌呈无色或淡黄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逐渐变为深黄色。

这可能是由于细菌的代谢产物或细胞成分的变化所致。

序号:6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分析,我们还注意到大肠杆菌在斜面上的生长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和方向性。

在斜面上,我们观察到菌落的扩大和生长主要沿着特定的方向。

这可能是由于培养基和其他环境条件在斜面上的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

这一发现揭示了大肠杆菌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长模式。

序号:7大肠杆菌斜面扩大培养实验的结果展示了大肠杆菌在特定环境中的生长和形态特征。

通过斜面扩大培养,我们能够观察到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菌落形成、颜色变化和空间方向性等特征。

这些观察为我们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序号:8在对这个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总结中,我们认为斜面扩大培养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观察细菌的生长和形态变化。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doc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doc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doc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细菌培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和保存方法。

同时,培养并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征,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1. 消毒方法
采用高压灭菌器进行消毒,其原理是利用压力和高温来杀灭菌体和孢子,常用于灭菌
培养基、器具和试剂等。

2.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是为了满足菌体生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而设计的,用于培养、
繁殖和检测微生物。

常见的培养基有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霍乱弧菌选择性富营
养琼脂培养基等。

3. 大肠杆菌的生长规律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

大肠杆菌的正常生长温度
为37℃,最适生长温度为42℃,pH值最适范围为6.8-7.2。

取营养琼脂粉30克,加入蒸馏水1000毫升中,调整pH值至7左右。

将混合溶液煮沸,加热消毒15分钟,制成琼脂培养基。

将琼脂培养基加入试管中,压紧塞子,放入高压灭菌器中,灭菌条件为121℃,压力
为0.1MPa,时间为20分钟。

取一小块纯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群,放入琼脂培养基中,摇晃均匀,倒入无菌平皿中。

标记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7℃,观察24小时内的生长情况。

经过24小时的培养,观察到在琼脂培养基中,大肠杆菌呈现出乳白色半透明的菌落状,形态大小比较均匀,边缘光滑,质地较软。

各菌落之间并没有合并,整个培养皿表面布满
了菌落。

总之,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微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并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
医学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

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

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不能繁殖。

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 通过制备LB 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 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 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稀释倍数104105
大肠杆菌单个菌落个数837799111812
平均数86.313.7
浓度 1.726×1070.274×107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726×107ml/cm^3
稀释了104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0.274×107ml/cm^3
全组数据计算出来结果为2.233×107ml/cm^3
讨论:
在稀释倍数为104的试验中大肠杆菌菌落较少,原因可能是在稀释过程操作中,震荡不够,而且由于不小心洒了半管104稀释液,所以取液接种的时候底层的大肠杆菌数量偏少了。

也有可能是靠近酒精灯附近使得温度升高杀死了一部分细菌或者降低了活性。

从实验图片中可以看出,涂布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固体培养基上不平滑,有多处破损,细菌在破损处的生长大多是不规则的连续紧挨在一起的,所以不便于菌落的计数,也会影响最终实验数据。

课后提问
使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计算出来的细菌数量与实际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呢?误差有多
大?有没有误差更小的更准确的方法来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